登陆注册
19700200000034

第34章 英国及法国、德国新闻传播教育综述(4)

这些理念在教学内容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专业性新闻传播院校的课程大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通识教育,主要有语言、当代重大问题研究、英语、文学、历史、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第二部分是专业教育,主要有新闻学、信息与传播学、媒介知识、新闻法、职业道德、媒介经营与管理、文化与媒体、法律与媒体、政治与媒体;第三部分是技术与职业教育,主要有信息搜集、报道与调查、文字表达、口语表达、视觉表达、解释性新闻、特稿、多媒体新闻、编辑、助理编辑、文本处理与电脑辅助出版等。各校高度重视能力的训练,提倡“现实教学法”,在校内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学生们经常模仿记者和编辑部的工作节奏,置身于快速变化的职业氛围之中;去媒体实习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学年安排学生去媒体锻炼少则两个月,多则半年左右。

法国大学新闻传播专业教育的优点在于重视知识化和职业化,课程设置综合性强,教师的职业竞争强调科研成果,也就是说强调知识更新的竞争。一般没有指定教材,教师在课堂上根据自己的知识能力、学术经验或实践体会讲授课程,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学会了一种批评态度或批判思维。综合性大学传播学的基础理论教学一般包括语言学、美学、社会学、经济学、社会心理学等,也包括各种相关的技术和实践课程。整个教育方针以文化素质教育和知识能力教育为重点,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方法论的掌握理解当代社会中传播活动的地位和功能,分析现实当中的传播过程,在毕业后能够适应社会经济环境中传播技术和传播实践的演变。

各个学校都有不同于其他学校的特色专业。斯特拉斯堡大学新闻教育中心设立的“欧洲新闻”专业,在欧洲是独一无二的;图尔技术专科大学信息与传播系设置的“企业信息与资料”专业,着眼于企业和组织内外两方面信息的收集、分析、利用与传播,提供面向现代技术网络、多媒体的知识和方法,为各级各类组织培养职业信息人员,受到人才市场的普遍欢迎。

一些学校还嫁接外校优势资源,通过联合办学创建特色专业。里尔新闻高等学校先后与当地科学技术大学、农业高等学院合作,创办了“记者与科学工作者”和“新闻与农业”两个专业,主要面向有相关专业背景的大学生,文凭由这些学校分别颁发。如“记者与科学工作者”专业,由里尔新闻高等学校发给专业能力证书,里尔科学技术大学发给“科技知识传播——记者与科学工作者”大学普通文凭,报考这个专业,不但要求书面和口头表达流利,还至少要有科学硕士学位或同等文凭。马赛新闻与传播学校与当地医学院合办了“信息与卫生”专业,重点招收在卫生、医药和生物学专业学习的大学生,跨学科的优势,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继续教育是法国新闻与传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1992年,里尔新闻高等学校就创建了“媒体管理干部”继续教育项目,包括“企业之间”和“企业内部”两种形式。前者属于大学第三阶段专业研究文凭,包括每周五个主题会和一次国外学习旅行,学习内容主要有团队激励、劳动法与出版法、企业战略、编辑部营销控制及企业管理提升;后者是组织总编辑、部门负责人在编辑部内进行媒体管理训练,课程大体包括人力资源管理、记者团队激活、时间管理、媒介经济、市场分析、日报营销技术、媒介公关、冲突管理(涉及冲突来源、编辑部冲突预见、发现消极现象、调解冲突、建立对话通道、解决冲突的对策、角色活动训练)等。巴黎新闻教育中心还开办成人职业教育,包括新闻记者和新闻管理干部的培训、企业公共传播人才的培训和国际新闻记者的培训。

斯特拉斯堡大学新闻教育中心颁发四种文凭:一种是科学和新闻技术学士,这种专业招收有过两年大学学历的人,通过两年的学习,可获取学士文凭。第二种是图片新闻报道大学文凭,学习时间为22周,招收对象为至少有三年职业经验且被公开承认专业学历的新闻院校的毕业生。第三种是欧洲高等新闻研究文凭,学习期限为34周,招收对象也是那些至少有三年职业经验、被公开承认专业学历的新闻院校的毕业生。第四种是信息工艺管理高等研究文凭,学习期限为26周,招收对象为至少有五年实践经验、被公开承认专业学历的新闻院校的毕业生,或者是多媒体专业的学士和美术院校的毕业生。

在法国新闻与传播教育界,这些年来还流行一个新概念——“定制教育”。它的教育目标是为适应申请者需要,特别设计教学内容、场所、日期和进度。信息与传播研究高等学校已确定了近期定制教育的多个主题,如危机采访、危机传播、媒体战略、组织传播与局域网、互联网计划指导、媒体关系控制等。巴黎新闻实验学院最新的定制教育计划,包括媒介营销、编辑部组织管理、记者招聘与评估等多门课程。

法国记者协会和俱乐部为数众多,它们同样承担着培训记者的任务。最典型的是法国记者俱乐部,被称为欧洲第一的“巴黎记者之家”,不仅是服务、接待和餐饮中心,更是一个信息中心。俱乐部每月向多名成员提供一份会面、交谈和研讨的计划,围绕重要或现实的主题组织多个专题讲座;这里还拥有一个媒体教育空间,采用电视和广播灵活的技术平台,为成员提供真实的职业环境和一流的媒体沟通技术,成为媒体工作者极为理想的训练场所。

法国新闻与传播学校同媒介企业和记者团体保持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各校普遍聘请许多知名或资深的新闻工作者和媒介管理者执教或从事科研,并与不少媒介企业签订了学生实习协议。

第五节德国的新闻传播教育

从17世纪末,德国一些大学开始开设报学课程,一些大学生撰写报学方面的学位论文,世界范围内的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开始发端。1845年,德国学者普尔兹写成世界上最早的新闻学专著《德国新闻事业史》。1916年,莱比锡大学首先创办报纸学学院,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报纸学取得了与别的专业同等的地位。“二战”后,报纸学逐渐被新闻学、传播学所取代。

在德国,进入新闻界有四种途径:(1)高中毕业后作为自由人员或职业人员接受为期两年的培训,这些培训生被称为新闻预备生(现在约占15%,有减少趋势);(2)高中毕业后进入新闻专科院校,或攻读为新闻求职者开设的各种专业训练和教育课程(目前约占10%);(3)高中毕业后考入大学,获得某种学位,并接受较短期的专门训练(目前约占50%,并有增加趋势);(4)高中毕业后考入大学新闻专业、写作或媒介科学专业,其后从事新闻记者职业(现为15%到20%之间,有增加趋势)。

“根据德累斯顿工程学院传播系系主任提供的最新数据,德国现有新闻从业人员70万,大约49万人是永久雇员,而剩下的为独立撰稿人。从职业待遇上,永久雇员享有比较充足的社会保障,而独立撰稿人的生存状态相对艰辛。但近年来,独立撰稿人中出类拔萃、知名度特别高的记者非常多。许多驻外记者往往选择成为独立撰稿人,这样可以根据不同题材选择不同的媒体发表。这些记者的出身背景差别很大。有学文学的,也有学法律和经济的,还有一部分学哲学的,但是在成为新闻记者前是需要经过系统的新闻和传播的培训的。当然,一开始就学习新闻和传播在职业起步时有更多优势。”

德国开设传播学科或媒介科学相关专业的高校数量为65所,不到德国高等教育机构总数(276所)的四分之一。传媒学科相关专业通常设在社会科学学院、文学院或艺术学院之中,直接设为一级学院的极为少见,而且德国高校开设新闻学专业一般下属于传播学科,大多不是为媒体培养新闻工作者,而是为研究新闻传播行为中的各种现象和规律准备研究人才,着眼于传播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并与社会学、政治学、心理学等其他基础学科联系紧密,所以在其课程设置中,新闻史、新闻理论、新闻产业等与新闻研究相关的基础课程较多,而新闻写作等实用课程则很少;媒介科学学科教学则以媒介活动中的应用技术为主要内容,注重实用性和操作性技术的学习。电影电视专业和媒介经营与管理专业非常有特色。

汉诺威音乐学院的媒介经营与管理专业在德国享有较高的声誉。本科学士课程要学习:大众媒介的经济学、法学和组织机构学方面的知识;公众传播的方式、内容和答复方式的具体分寸;媒介的信息和内容结构以及媒介的信息网络;媒介内容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媒介工作者的工作和工作方式;公司企业传播的工作方式和实践;媒介企业的运营过程。埃尔兰根-纽伦堡大学艺术学院的电影电视专业很有特色,学生在基础课阶段的末期就进入分组实践项目。在专业课阶段,学生开始学习更加有实践意义的工作方法和新技术。专业课结束之后,学生要到自己感兴趣的机构进行为期九个月的专业实习。

同类推荐
  • 清粥草头咂咂鱼:江南野味的民间话本

    清粥草头咂咂鱼:江南野味的民间话本

    当美食日渐成为一种文化,一种时尚,雅俗共赏成了一种趋势。家厨与食府,会搭起各自不同的景观。味道的厚薄,人情的冷暖,行云流水,自在其间。江南鱼米之乡的丰饶与温润,最能显见于口腹之道。其实,吃什么,喝什么,聊什么,都是次要的,关键在于味觉能透露一种心情。本书展现了一个不一样的江南,有口舌惜繁华的秦淮桥下水,有舌尖下的西湖,有味蕾上的芜湖,有茶意的江南,有风味里的故乡。好吃好看,给江南古意平添了一分魅力。
  • 中国人的脸谱

    中国人的脸谱

    本书是美国著名学者亚瑟·亨·史密斯先生的经典著作。
  • 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让教育回归本原的探索

    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让教育回归本原的探索

    什么样的教育是好的教育?什么样的学校是好的学校?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可能会见仁见智。上海市黄浦区针对教育时弊,拨开重重迷雾,提出“办学生喜欢的学校”这一朴素的命题,展开让教育回归本原的探索。本书就是这次探索的初步经验总结。全书共分“观点”、“调研”、“策略”和“实践”四大部分,主要从课程构建、课堂改革、教师队伍建设与校园环境优化等方面介绍了他们基于学生、为了学生的思考与做法,既有理性思辨,又有实践探索。教育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但它需要一个突破口,本书就是以“学生喜欢”这个核心问题作为突破口进行的一次有益的探索。希望以此为契机,引发教育界对这一问题做更深入的思考。
  • 80后,影响与领导中国的未来

    80后,影响与领导中国的未来

    本书分为“捆绑与自由”、“欲望与进步”两篇,内容包括80后的前世今生、生命是一个美丽的“悲剧”、懂得摇摆着走路、其实我是一条龙、压力中的孤独感、我们是个大家族等共9章。
  • 石述思说中国:中国各阶层矛盾分析

    石述思说中国:中国各阶层矛盾分析

    本书主要围绕当下中国社会面临的各种问题进行论述,分为政策之思,价值之辩,富贫之觞,教育之考,文化之思,时事随笔等几部分,分别从国家政策、价值观、贫富差距、教育问题、文化现象、热门话题等方面揭示当下中国各阶层的矛盾。本书语言犀利而不激进,思想深刻而不哗众取宠,有高度的现实意义,是一本能真正反映当下中国社会真实现状的良心之作。
热门推荐
  • 末日之最后的光芒

    末日之最后的光芒

    魔界侵略的爪牙已经来临,它们带来了无穷的末日,唯有战胜,才能结束末日。战场的最前方,是六道无比震撼的身影,他们是天之骄子,更是救世主!末日带走了他们的一切,这一次,他们要守护他们仅剩的家园。“没有人能带走我的一切,这一切,有我们来守护!”
  • 天道学院

    天道学院

    难道仙只为了长生?难道仙只是那样的自私?难道仙侠只是一个简单的升级故事?不,在这里,我将为大家讲述不一样的仙侠,不一样的仙。
  • 斯内普同人之只为你欢喜

    斯内普同人之只为你欢喜

    ★穿越时空位面只为改写你的结局,但我没料到,蝴蝶那小小翅膀终究无能为力。梅林说每个结局都是注定,若要改变,唯有以伤换伤、以命抵命…我亲爱的教授,抱歉不能一直陪你。———卡萝·里德★那场战争胜利后我就带着小塞德里克隐退了,在麻瓜世界里,在巴布亚新几内亚,那天堂鸟的故乡,看到它们就好像看到了你。你欠我的七个加隆,什么时候还清呢…———伊洛蒂·布莱恩女主不玛丽苏不小白不圣母,努力不把教授性格写崩,完成这个故事是为了满足一下多年关于教授结局的执念。周更,尽量多更,第一次写文献给斯内普教授,求轻喷。
  • 唐梁志

    唐梁志

    大唐盛夏,王十三提着他那把柴刀站在钦天监前的广场上。这里已是杂草丛生,唯独只有那块残破的铁碑还立在那。南边的长安城依旧鼎沸,十三想起年前陪着大先生一起去剑庐的时候,那是剑神最后的荣耀。那柄剑自剑池底冲天西去,这时十三才明白,那剑夺的不是人命,而是人心。这时的长安城内响起了端阳节的焰火,可属于大唐的荣耀却缓缓落下了帷幕。
  • 系统之回归

    系统之回归

    为了一个莫名的呼唤,他从现实世界来到天灵大陆,陌生的世界里,他仅有一个充满神秘的系统,他将如何生存。爱情也曾经离他那么近,但是他却一心挂念回家之路,他和她的前路究竟在何方,还是就此终结?
  • 落花赋,空余恨

    落花赋,空余恨

    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寻道者,朝闻而夕死;问鼎者,上下而求索;修行者,九死而未悔。从不究前因,从不问缘起,从不悔初见。凡女沐清晚误入异世,归彼大荒。誓不悔,终成道。只是,高处不胜寒,问仙一句:为何断尘缘?
  • 泰戈尔作品选

    泰戈尔作品选

    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诸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本书是泰戈尔诗歌选集。
  • 阿迦陀密一印千类千转三使者成就经法

    阿迦陀密一印千类千转三使者成就经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炮灰公主逆袭记

    炮灰公主逆袭记

    她本是站在金字塔顶尖的特工,一朝和周公约会,却到了这个莫名其妙的世界。陌生女声的威逼利诱,家人的辱骂殴打,某女表示真是哔了狗了。皇子公主都来欺负她是吧?看她诛了皇室九族!白莲花绿茶婊圣母装可怜整她是吧?看她把这些败类杀光光!就在众人对她闻风丧胆之时,有只不怕死的妖凑上来了:“哎,我们来互相伤害吧,就当为民除害。”“那你得先打过我再说!”
  • 考试

    考试

    郁达夫,原名郁文,字达夫,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1896年12月7日出生于浙江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幼年贫困的生活促使发愤读书,成绩斐然。1911年起开始创作旧体诗,并向报刊投稿。1912年考入之江大学预科,因参加学潮被校方开除。1914年7月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后开始尝试小说创作。1919年入东京帝国大学经济学部。1921年6月,与郭沫若、成仿吾、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东京酝酿成立了新文学团体创造社。7月,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沉沦》问世,在当时产生很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