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700500000011

第11章 三十年来中国大陆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之回顾与探讨(1)

林其玲、刘自雄

自1978年我国恢复新闻学研究生招生以来,2008年是第三十个年头了。回顾三十年来我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经验、现状和问题,并探讨解决对策,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收集了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研究的相关历史文献与统计资料,通过回顾研究生教育思想转型、招生政策变化、重要教育会议、硕博士学位授权点变化、招生人数增长、课程设置以及教材使用等多个方面,考察三十年来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轨迹与现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历史与现状的分析,并整合相关的讨论意见,提出有关问题的解决对策,以期推动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继续深化改革,大力发展。

文献回顾

自1978年恢复招生以来,随着新闻学研究生教育事业的发展,教育界陆续出现了一些回顾与探讨研究生教育发展历史及现状的文章,其中影响较大的有:

1984年,温济泽发表《我国新闻研究生教育发展概况》,回顾了1918-1983年间我国新闻学研究生教育的历史,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篇系统描述新闻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的文章。1999年,赵玉明和郭镇之在《现代传播》上发表《中国新闻学教育和研究80年》,回顾了1918-1998年间中国新闻学教育和研究的发展历程,并简单地勾勒了新闻学研究生教育发展情况。1999与2000年,金洪海、张玲与贡爱强发表系列文章《中国大陆新闻学研究生教育的产生及发展》、《中国大陆新闻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现状》,更加详细地描绘了1918年之后中国新闻学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积极思索新闻教育的发展模式。2000年,张玲主编《新闻学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介绍了国外新闻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概况、中国新闻教育与新闻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概况,对我国新闻学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2000年,刘卫东发表《新中国新闻教育50年》一文,对新中国成立后50年来新闻教育的发展作了系统回顾。

近年来,随着学科地位提升和社会影响增大,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也引发了教育界的反思,出现了一些积极探讨现状、问题和对策的文章。何梓华认为: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学内容没有拉开档次;博士点少;博士生导师负担过重;博士生的培养质量值得忧虑。郭克宏认为:教育理念存在偏差,表现在培养定位上,很多教育机构把新闻传播学硕、博士教育定位为研究型人才,重论文写作,忽视新闻业务训练;并认为“论文一刀切”的评价机制不尽合理,应借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办法,写出、拍摄出有分量的好新闻作品同样可以,因为它体现了学生所具备的思想水平与实际业务能力的综合素质。曹鹏则批评各校院系领导为了个人政绩而竭尽全力争取硕博士学位点,导致队伍壮大、院系林立,日益暴露出严重的危机,新闻教育质量与声誉每况愈下,即使是著名院系的毕业生,要在业界找到满意的工作也不容易;新闻专业教材质次量多;高学历人才面临两难处境,高校与研究机构趋于饱和,相当比例的博士只能进入业界。伍静与刘海贵指出:硕士生毕业后大多选择去媒体等实践岗位工作,选择继续攻读博士的实为少数。但是这两类学生在课程和论文要求上均没有区分开来,对于想去媒体工作的硕士生来说,其在校期间所获得的实务训练非常欠缺。

此外,博士生培养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如2003年和2006年分别召开了全国新闻传播学博士生教育研讨会,教育界专家对博士培养定位、培养模式、研究论文等热点问题展开了全方位的讨论。另外还有少数专论文章,如胡春阳认为:博士培养目标和方向不明确;培养模式不成熟;博士生课程设置落后;传播学博士教育师资力量不足;国际化程度较低等。

三十年来大陆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发展与改革历程

1961年,复旦大学新闻系招收2名新闻学研究生,专业为中国新闻事业史,计划学制三年(实际学习四年),这是我国首次招收有国家纳入招生计划的正规新闻学研究生。1966年6月27日,我国高教部发出通知:因为“文革”,1966年、1967年研究生招生工作暂停。自此全国停止招收研究生达12年之久。

1977年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年份。邓小平在8月召开的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和9月同教育部主要负责同志的谈话中都强调科学和教育的重要性。

1977年10月12日,国务院转批了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招收研究生的意见》。意见指出:高等学校应从1977年起,在办好本科教育的同时,积极招收研究生。11月3日,教育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出《关于一九七七年招收研究生具体办法的通知》。至此,随着全国研究生教育的恢复,我国新闻学研究生教育也开始复苏。但是由于一些原因,1977年的研究生招生计划没能得到有效的执行,真正恢复招生实际上是从1978年开始的。根据此后三十年间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本文将其划分为恢复期、稳步发展期、快速发展期和高速扩张期四个发展阶段。

(一)复苏期(1978-1982)

1978年,教育部发出《关于高等学校一九七八年研究生招生工作安排意见》,决定将1977和1978两年研究生招生工作合并进行,统称1978年研究生。1978到1983年,是我国新闻学研究生教育迅速恢复时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进展:

(1)四大新闻院校开始招生。1978年,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分别招收85名、8名、4名新闻学研究生,成为“文革”后国内第一批培养新闻学研究生的院系。1979年,北京广播学院招收新闻学研究生2人。5年内,四所院校共招收新闻学研究生305人。直到1983年厦门大学新闻系开始招生后,四大高校垄断招生的局面才得以打破,随后各地院校纷纷开始招收新闻学研究生。

(2)制定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该项法规自1981年1月1日起施行。将学位划分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是反映高等教育各个阶段所达到不同学术水平的称号。《学位条例》是我国当代教育、科技事业发展史的一项重要立法。

(3)1981年国务院审批了国内第一批博士、硕士授予单位。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复旦大学新闻系3家单位成为我国第一批新闻学硕士授予单位。

(4)提出较明确的培养目标。当时各院校将新闻学研究生(硕士)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新闻研究人才和新闻教育师资,同时也为新闻机关培养一部分理论和业务水平较高的新闻工作者”。

从专业设置与课程设置来看,1983年前后新闻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发生了较大变化。1983年前,开设的专业主要有“马克思主义新闻理论、中国共产党新闻业史、世界新闻业史、新闻业务、国际新闻报道、英文新闻写作、英文新闻采编、广播电视研究等专业”。课程设置结构包括基础课、专业课与选修课等三部分共40多门课。1983年之后,新闻学专业设置面不断开阔,课程设置分为学位课(4门)、非学位课(1门)、必修课(3-4门)、补修课(3-4门),不到1983年前研究生课程门数的一半。同时还增设了一批管理学、法律学、统计学、广告学等新兴学科课程。

(二)稳步发展期(1983-1992)

1983年5月,中宣部和教育部在北京联合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全国新闻教育工作座谈会,着重讨论了新闻教育发展规划和改革问题。中宣部和教育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新闻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要加速发展新闻教育,同时要积极进行新闻教育改革。此次会议标志着新闻教育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1983-1992年间,新闻学研究生教育进入稳步发展时期,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新增5个新闻学硕士点,批准第一批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84年,北京广播学院被批准为新闻学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新闻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被批准为新闻学博士学位授予单位。1986年,暨南大学新闻系、广西大学新闻系、武汉大学新闻系、四川省社科院成为第三批获得新闻学硕士授予点的单位。

1990年,第四批新增博、硕士学位授予单位中,没有新增新闻学博硕士点。

(2)招收第一批新闻学博士研究生。1984年,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开始招收中国历史上第一批新闻学博士生,标志着我国新闻学研究生教育事业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3)提出新闻学研究生招生规模稳步扩大的计划。根据1981年中宣部和教育部的调查:到2000年,中国新闻传媒事业将需要补充11万专业人才,包括9万本科毕业生和2万需要培训的在职干部。为了扭转新闻人才紧缺的被动局面,1983年,教育部决定在大多数省市设立新闻学专业。1983年,新闻学研究生招生人数较前一年增长80%,随后两年招生人数稳步上升,1986年有所回落。1988年11月,国家教委在南京召开了“全国高等学校新闻教育改革座谈会”,分析了当时新闻学教育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困难,提出了加强和深化新闻教育改革的意见。到1991年,全国新闻学研究生招生人数降至28人,是1978年新闻学研究生恢复招生以来招生人数最少的一年。

在1983-1992的十年期间,新闻学研究生招生规模在40人到100人之间波动,处于蓄势待发的阶段。

(三)快速发展期(1993-1999)

1992年,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11次会议暨国家教委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工作会议上,讨论了《关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建议下一阶段的研究生发展工作需作出调整:博士生数量要有一个大的发展,研究生教育应侧重于内涵的发展,改进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招生就业制度以及培养方式,逐步改革研究生教育经费拨款和投资机制。根据“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指导思想,从1992到1999年,研究生招生规模均以10%-20%的速度稳步增长。新闻学研究生教育进入快速发展期,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进展:

(1)国家教委开始实施“211工程计划”。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3月9日,国家教委发出通知,为贯彻落实《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实施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大学和重点学科”的“211工程计划”。1994年7月3日,国务院发布《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指出:硕、博士生的培养基本要立足于国内;在培养基础科学人才的同时,要重视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急需的高层次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

1995年6月19日到28日,由国家教委高教司主持的“高校新闻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讨会”在武汉大学召开。这是一次对21世纪新闻人才培养目标与业务要求、教学方案大致定位产生重大影响的会议。会议认为,新闻教育改革的重点应放在教育观念的转变上,主要体现在人才培养应迅速从专才教育向专才与通才并重转移,从注重专业向注重素质教育转移。

(2)第二次新闻教育工作座谈会召开。1994年7月5日至7日,中宣部新闻局、国家教委高教司、中国新闻教育学会联合召开了第二次新闻教育工作座谈会,对新闻教育提出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会议提出必须加强新闻教育改革,包括加强新闻理论教学、加强新闻职业道德教育、加大新闻实践力度、提高新闻教师队伍的素质。

(3)招生规模扩大。1994年,新闻学研究生招生总人数第一次超过百人,达到114人。此后,招生人数稳步攀高。

(4)明确了新闻学的学科地位。1990年,国务院颁布《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把新闻学专业划分为法学门类中的社会学(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以及文学门类的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下属的二级学科。到1997年6月,我国第二次颁布了《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时,在文学门类中新增设了一级学科——新闻传播学。

(5)新闻学博硕士点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1993年前,我国有新闻学硕士学位授予点8家,到2003年底,我国新闻学硕士授予点总数达到41家,10年间增长了4倍多。

(6)审批了第一批传播学博硕士学位授予点。从1998年开始,相继审批了一批传播学博硕士点,并且迅速增长。

同类推荐
  • 多维视域的大众传媒

    多维视域的大众传媒

    本书是在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总局的人文社科项目和中国传媒大学“382人才工程”的基础上形成的成果。本书尽量做到有理论有实际,论述深入浅出,适合大众阅读,希望能在传播理论的研究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走进多元智能(名师解惑丛书)

    走进多元智能(名师解惑丛书)

    多元智能理论自1983年由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教授提出以来,迄今已有近20年的历史,已经逐渐引起世界广泛关注,并成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西方国家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
  • 童兵自选集

    童兵自选集

    新闻传播学是人文社会科学众多门类中的一门新兴的学科。在中国,新闻学的研究有近一个世纪的历史,传播学引起关注和广泛研究,也有近三十年的历史。由于新闻传播学者们的努力,中国的新闻传播学已经由被某些业界人士妄自菲薄的“无学”,变成了“显学”。在国家颁布的学科目录中,从无到有,由附属在中国语言文学之下的二级学科,变成了独立门户的一级学科。
  •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做校本研究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做校本研究

    当前,我国正在蓬勃开展的“校本教研”是适应教育改革需要的一项实践探索和制度创新。那么,教师该如何进行校本研究呢?由于校本研究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一个特定范畴,校本研究所采用的方法也必然是教育研究方法类群中的一些适合学校坏境、符合研究目的、便于教师“边工作、边研究”的方式和方法组合。本书就是为教师怎样才能结合学校实际,做好校本教研提供方法支持而编撰的。
  • 祝酒辞

    祝酒辞

    本书精心打造了中国式宴请的攻略与祝酒技巧,既阐释了宴会的礼仪和酒宴接待,又介绍了祝酒、劝酒、挡酒的实用方法,同时还遴选出各种场合祝酒的言辞。
热门推荐
  • 血色星光

    血色星光

    皇权与王朝的更迭之路,注定满目苍夷血泪横流。国仇家恨与兄弟情谊该如何取舍;江山美人何去何从。王图霸业不过是一局棋,谁是操棋者,又谁是棋子。当夜幕降临血色的大地,终将隐入星光。
  • 风起之前,去江湖

    风起之前,去江湖

    主角卢望南是大雁门下第二十六代弟子,在师父去世后,天资平平的他肩负起振兴门派的大任,为了完成这样艰难的任务,没有背景、没有朋友、没有高深武艺的他开始在江湖漂泊。
  • 三生三世不可忘

    三生三世不可忘

    身为大财团公主,却被迫流落他乡。明明可以隐姓埋名安度余生,却为报仇雪恨走上亡路。活三生人恋三世情三生三世却不忘那仇那恨那人不是不可忘而是不能忘看她如何活出精彩活出传奇
  • 异世修仙追美记

    异世修仙追美记

    靠着网络猎美,宅男逆袭成为选美大师,车祸后穿越了,来到美女如云的修仙大路,从此饱受艳美之福,可惜危机重重,必须靠着自己多年来,在网络现实中的打拼经历,修仙崛起。
  • 能力加行动等于成功

    能力加行动等于成功

    管理成功学是把管理学与成功学结合起来,把人的成功看成是企业成功的本质,把管理看成领导力的培养、企业家精神的形成、员工与老板一起成的、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系统工程来运筹与管理的新学科,从而使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路线图得以深化、具体化、可操作化。它既是管理学与成功学的综合学科,也是管理学与成功学的边缘学科。
  • 网王之天使颂

    网王之天使颂

    【完结】主讲一位名叫音成忆陌的女孩子在网王世界与各个王子们的日常小故事,本文玛丽苏,且为黑历史处*女作,如有雷同,发文年限比我早的是巧合,发文年限比我晚的是抄袭。即便本文再不好也是作者的一片心血。女主的小苏之路,本文为黑历史。(本文NP)
  • tfboys的青春誓约

    tfboys的青春誓约

    和明星一起上学放学,一个女孩不经意间闯入了tfboys的生活。是仲夏还是深秋?在那最美好的年龄遇见最美好的你,十年不长,十年不短。
  • 诛天鬼帝

    诛天鬼帝

    【鬼者,逝者之魂。常人不见,常居鬼域;或怨气遗世,扰乱民间;或随风而行,含泪顾盼】一个王牌青年杀手,意外身亡。醒来后发现自己竟然变成了鬼,竟然当场被自己吓晕过去·······故事从这里开始·····
  • TFBOYS:盛夏初恋

    TFBOYS:盛夏初恋

    tfboys和三位女主的浪漫邂逅,从相识到到喜欢,再从喜欢到愛,他们六人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呢?
  • 重拾青春美好

    重拾青春美好

    一个个的故事,组成了我们的一生。无论是否充满激情,无论是否那么伟大。这是属于我们的平凡记忆,值得去保护的回忆。愿以文字述说那段美好。昨天已经流逝,唯一能够把握的,就是今天。经常会在一个安静的时刻,回忆一下往日的美好。那些激动的时刻,似乎又回到了眼前。从踏进校园,到走出社会。一个个的记忆片段,组成了一段值得述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