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700700000012

第12章 传播与性别研究概述(10)

她们回顾了我国妇女和媒介的发展的政策进展,指出,我国政府签署了《行动纲领》,其要点是:(1)通过媒介和新的通讯技术增强妇女表达意见和作出决策的能力;(2)促进媒体对妇女作出均衡的和非陈规定型的描绘。其中,政府的主要行动包括:促进妇女充分和平等地参加媒体,包括审查现行媒体政策、以期纳入社会性别观点;参加管理、制作、教育、培训和研究;争取在咨询、管理管制或监测机构达到性别均衡;鼓励和承认妇女的媒体网络,包括电子网络和其他新的通讯技术,并为此目的支持积极参与所有媒体工作和通讯系统的妇女团体;鼓励利用通讯系统作为加强妇女参与民主进程的手段;促进研究和执行旨在提倡对妇女和女孩及其多方面作用作出均衡描绘的新闻、教育和通讯战略等。另外,《中国妇女发展纲要》在“妇女与环境”中说明,未来的发展要“制定具有社会性别意识的文化和传媒政策”,“为妇女在新闻宣传领域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条件和机会,使妇女广泛参与宣传媒体的管理、制作、教育、培训和研究。提高妇女对宣传媒体资源的占有程度。”

在此基点上,卜卫和宋小卫建议《妇女权益保障法》应增设保障妇女平等享有大众传播资源的条款,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斟酌考虑:(1)制定具有社会性别意识的文化和传媒政策;(2)投资用以培训妇女,以使妇女有能力参加所有咨询、管理、管制或监测机构的活动;(3)投资或政策奖励以建立更多的国家级或政府的电视广播妇女栏目或妇女报刊,特别是为基层妇女服务的廉价媒介;(4)督促媒介自律,不仅更多地报道有关妇女的问题,也要倡导媒介对两性形象作出均衡的报道;(5)鼓励和采取措施来支持非政府组织的妇女媒体网络等。

附录:媒介与女性研究经典书目

按时间顺序整理如下(共152条):

1.〔英〕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著,王蓁译:《女权辩护》(原著1792年出版),商务印书馆,1995。

2.〔英〕约翰·斯图尔特·穆勒著,汪溪译:《妇女的屈从地位》(中文版名:《女性辩护》)(原著1869年出版),商务印书馆,1995。

3.〔德〕奥古斯特·倍倍尔著,沈端先译:《妇女与社会主义》(原著1879年出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5。

4.〔德〕恩格斯著,“马恩列斯著作”中央编译局译:《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原著1884年出版),人民出版社,1999。

5.〔英〕弗吉尼亚·伍尔夫著,王还译:《一间自己的屋子》(原著1929年出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9。

6.〔美〕玛格丽特·米德著,宋践等译:《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原著1935年出版),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

7.〔法〕西蒙娜·德·波伏娃著,陶铁柱等译:《第二性》(原著1949年出版),中国书籍出版社,1998。

8.〔美〕贝蒂·弗里丹著,陶铁柱译:《女性的奥秘》(原著1963年出版),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88。

9.〔美〕凯特·米利特著,钟良明译:《性的政治》(原著1970年出版),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

10.Dominick, J. and Rauch, G..(1972)“The image of women in network TV commercials”, Journal of Broadcasting.16:259-65.

11.Rosen, M.(1973)Popcorn Venus: Women, Movies and the American Dream. New York: Coward, McCann. Geoghegan.

12.Mulvey, Laura.(1975)Visual Pleasure and Narrative Cinema Screen, Uneversity of Indiana Press.1.

13.〔法〕福柯著,佘碧平译:《性经验史》(也译为《性史》,原著1976年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14.Janus, N.(1977)“Research on sex-roles in the mass media: toward a critical approach”, Insurgent Sociologist,7(3):19-32.

15.Whitlow, S.(1977)“How male and female gatekeepers respond to news stories of women”, Journalism Quarterly, 54(3):573-9

16.Tuchman, Gaye and Daniels, Arlene Kapan and Benet, James.(1978)Hearth and Home: Images of Women in the Mass Media, 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7.M. Foucault. (1978) “Politics and the study of discourse”,in G. Burchell, C. Gordon and P. Miller (eds), The Foucault Effect: Studies in Governmentality, Hemel Hampstead: Harvester, 1984, Ch 2.

18.Merrit, S. and Gross, H.(1978) “Women’s page/life style editors: does sex make a difference?”, Journalism Quarterly,55(3):508-14.

19.Lang, Gladys Engel. (1978) “The most admired woman: image-making in the news”,in Gaye Tuchman, A. K. Daniels &; J. Benet(eds.), Hearth and Home: Images of Women in the Mass Media,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pp.147-60.

20.〔美〕卡洛琳·麦茜特著,吴国盛译:《自然之死——妇女、生态和科学革命》(原著1979年出版),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21.Ceulemans, M. and Fauconnier, G.(1979) Mass Media: the Image, Role and Social Conditions of Women. Paris: Unesco.

22.Hall, Stuart &; Hobson, Dorothy &; Lowe &; Willis. P. Hutchinson. (1980) Culture, Media, Language: Working Papers in Cultural Studies, London :Hutchinson.

23.Butler, M. and Paisley, W.(1980) Women and Mass Media: Resource book for Research and Action. New York: Hasting Hourse.

24.Gallagher, M.(1980)Unequal Opportunities: The Case of Women and the Media. Paris: Unesco.

25.Hobson, D.(1980) “Housewives and the mass media”, in S. Hall, D. Hobson, A. Lowe and P. Willis(eds), Culture, Media, Language, London: Hutchinson,pp.105-14.

26.Helen Baer.(1981)“Women’s Employment in British television”,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3(2):125-34.

27.Barrett, M. (1982)“Words and things: materialism and method in contemporary feminist analysis”, in M. Barret and A. Philips(eds), Destabilizing Theory: Contemporary Feminist Debates. Cambridge: Polity Press,pp.201-19.

28.〔美〕卡罗尔·吉利根著,肖巍译:《不同的声音——心理学理论与妇女发展》(原著1982年出版),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

29.Jensen, E.(1982) Television newscasts in a woman’s perspective. Paper presented an the 14th Confer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Mas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Prague.

30.Ferguson, M.(1983) Forever Feminine, Women’s Magazines and the Cult of Femininity. London: Heinemann.

31.Chapel Hill,Janice Radway. (1984) Reading the Romance, Women, Patriarchy, and Popular Literature. NC: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32.Gallagher, M.(1984)Employment and positive action for women in the television organizations of the EEC member states, Brussels: Commission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33.Lauretis, T.de.(1984) Alice Doesn’t: Feminism, Semiotics, Cinema, 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34.Modleski, T.(1984) Loving with a Vengeance: Mass Produced Fantasies for Women. London: Methuen.

35. David Morley. (1986) Family Television: Cultural Power and Domestic Leisure. Routledge.

36.Chapkis, W.(1986) Beauty Secret: Women and the Politics of Appearance. Dutch translation: Schoonheidsgeheimen, Amsterdam: SARA.

37. Ellen Wartella, Dean, P A Treichler.(1986)Feminist Critiques of Popular Culture, Routledge.

38.Hansen, M.(1986) “Pleasure, ambivalence, identification: Valentino and female spectatorship”, Cinema Journal,1,6-32.

39.Mattelart, M.(1986) Women, Media, Crisis: Femininity and Disorder. London: Comedia.

40.Rakow, L.(1986) “Rethinking gender research in communicatio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Winter, pp.11-26.

41.Thoveron, G.(1986) “European televised women”, Europe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1(3),289-301.

42.Kaplan, E. Ann. (1987)“Feminist criticism and television” in R. Allen(ed.), Channels of Discours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211-253.

43.Winship, J.(1987) Inside Women’s Magazines. London: Pandora Press.

同类推荐
  • 如何站好三尺讲台

    如何站好三尺讲台

    本书从教师的外在形象入笔,深入剖析,对教师素养、心态、语言、学习、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主要概述。具体内容包括:教师的个人卫生、教师的站姿、教师礼仪、做一名阳光教师、微笑提高语言修养等。
  • “洛学”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

    “洛学”教育思想与教育论著选读

    教师职业化、专业化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共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之一。教师职业素质素养达到基本要求和提高,是当前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急迫要求。为此,我们组织相关专家重新系统地、较完整地遍选、编译、评注了这套适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阅读的《中外教育名家名作精读丛书》。每种含教育家的生平、教育事迹、教育成就、教育思想评析和经典教育论著选读及注解解读导读两部分。这对于全面深刻和原原本本地了解学习、运用教育家的思想和著作是十分有益的。
  • 树人文库-获益一生的知识故事

    树人文库-获益一生的知识故事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本套图片共分为:妙语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义勇故事、智慧故事、历史故事、知识故事、妙答故事、成败故事、中药故事、破案故事、成语故事、民间故事、名人故事、哲理故事、亲情故事、处世故事、战争故事、发现故事、伟人故事,在各方面论述了树人实践的内容和方法论。
  • 浙籍作家翻译艺术研究

    浙籍作家翻译艺术研究

    本书所关注的主要是出生在浙江、也主要在浙江以及周边江南地区从事翻译活动的文学翻译家及其翻译艺术成就。作者力图将翻译理论思想的阐述与具体翻译实践的探讨结合起来,并将宏观的研究综述与微观的翻译文本分析结合起来,力图遵循相关翻译理论以及比较文学理论中的跨文化研究的方法,对浙江文学翻译的成果作了客观的梳理和研究,对浙籍作家的杰出的翻译艺术以及相应的译学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 主持人节目策划艺术

    主持人节目策划艺术

    主持人提升自己的修炼法宝。主持人是节目的灵魂、核心和先导,一个优秀的主持人,应该是具备策划创新能力的主持人。本书揭开《正大综艺》、《焦点访谈》、《实话实说》、《幸运52》、《开心辞典》、《玫瑰之约》等带来轰动效应的节目的成功秘诀,让你吸取成功经验,成为策划强人。
热门推荐
  • 心锁梦回

    心锁梦回

    人家穿了是高贵公主,或者是受宠贵妃,要不就是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千金小姐,而她赵久月竟然穿成了皇后,还是因为她老爹是摄政王想要谋朝篡位被满门抄斩,因为她是皇帝的老婆而且还带了个球,所以被免了死罪送进了冷宫!“丫丫的呸的,不带这么玩的!我还没结婚呢,不能老死在这!外面的世界等我呀!”
  • 记之北有南

    记之北有南

    因为喜欢你,我才会老是粘着你因为喜欢你,我才会忍心欺负你因为喜欢你,我才会偷偷看着你因为喜欢你,让我做什么都可以花季的少年少女,懵懂的青春痴恋因为有让我魂牵梦索的你,才会有今天的我啊记之北有南,我心只有你
  • 异侠仙

    异侠仙

    他穿越成为一个百年难遇、武功奇高的武林新秀,位及武林至尊。可是有一天他看见了一个修仙者。寻求修仙契机。他会成为武修者,还是会法体双修呢?为什么他可以打败比他修为高得多的对手?天地不容我便逆,仙神无情我必诛,妖魔暴虐我灭杀。
  • 长生至尊

    长生至尊

    无数年前,一代至尊夜长生不愿位列仙班,却被心爱的女人和最信任的弟子陷害,冒名顶替,成就仙位。无数年后,一个叫做叶长生的少年双眸射穿苍穹,仙君又如何?看我把天地撕破,让这世间不再有你的容身之所!
  • tfboys之一切都是偶然

    tfboys之一切都是偶然

    本小说是虚幻的,请勿笑喷女主:欧阳云,慕容凝,夏沫汐男主:王俊凯,王源,易烊千玺
  • 倾尽天下之蝶恋花

    倾尽天下之蝶恋花

    小家伙,小野兽,小坏蛋,是他喜欢在心里对这位皇甫山庄的庄主的称呼,而口头上,却会正经的称呼“少庄主”。本文属一个痴恋,一个讨厌之类型。新文《皓水莫负》正式更新~是师徒文~请亲们去捧捧场咯O(∩_∩)O哈哈~~
  • 风语桥上等晴天

    风语桥上等晴天

    风语乔初入高中,就遇见了一个欠揍的人,他打不过,把他那变态的朋友请了过来,但他竟然看不起风语乔,某女就狂怒了:“你特么看不起我是吧?你有种,你等着!”这对冤家日久生情她,渐渐携手。但,天不遂人,在他们相爱两年多后,她母亲才告诉是泪煜族的人,不能与人族相爱,八年的爱情,他们还能守住吗?
  • 鹰的重生

    鹰的重生

    本篇主人公小明是一个勤奋上进的男青年,因为种种挫折,使得他一时沉沦,然而他拥有一颗不甘堕落的心,终于通过种种努力,成为一个优秀的男人。
  • 嗜血长生

    嗜血长生

    夜晚,如此冰冷,黑暗之中身体的罪恶便会伺机而动,一百多年里,容颜依旧,唯一不变的是嗜血的本性,他,渴望生命,渴望活力,这偏偏又是自己无法拥有的,直到遇到她。。。。ps:作者有话说:各位看官,快到元旦了,小的拟定元旦前后回家,但是遗憾的是,家中没有网线,无法上网,本人不得不再次停更了,明年开学的时候复耕,为了弥补损失,小的电脑里存有一篇闲暇时候写的一个短篇小说,共有十八章,名字为《风干的玫瑰》,从今天起,每天三章,元旦之前完结,希望以此来弥补小小的遗憾。。
  • 三世情:流萤舞蝶

    三世情:流萤舞蝶

    有一种感动叫漫天流萤,有一种忧伤叫独留残红……转瞬即过的是落花是萤火虫,却不是爱彼此。三世是龙王报恩的期限,三世之后生生世世是寻你护你的时间,千年等待不是为了夏侯雪,而是为了你,流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