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9700800000010

第10章 绪论(7)

清朝时期,骁勇善战的鄂温克人被满族称为“索伦”,即“先锋”、“射手”和“请来”之意,清朝统治者各处有事都会征调鄂温克部队前往。为了加强对东北边防地区的守卫,防止沙皇俄国对东北边疆的侵略,清朝政府于1732年(雍正十年),将布特哈1636名鄂温克族、730名达斡尔族和359名鄂伦春等族士兵携带眷属共3000名移驻地方辽阔、水草丰美和林木茂盛的呼伦贝尔,驻守边防,并将他们归并在鄂温克部落,编成50个牛录分隶八旗。鄂温克族自治旗境内有索伦左翼和索伦右翼8旗以及额鲁特镶黄旗,隶属呼伦贝尔副都统管辖。清朝统治者把鄂温克人编入八旗的主要目的在于充实军事力量,利用鄂温克部队的战斗力,而鄂温克族的八旗军曾在18世纪前后的许多次战役中发挥了重大的作用。

1919年,陈巴尔虎蒙古族由索伦左翼分出,建立了陈巴尔虎旗。1922年,受俄国十月革命影响,布里亚特人不断涌入呼伦贝尔,在锡泥河地区设立布里亚特旗。1928年以后,蒙古族额鲁特部成立了额鲁特旗。1932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入呼伦贝尔,于1934年取消了原来的额鲁特旗、布里亚特旗、索伦左右翼旗的建制,成立了伪索伦旗,隶属伪兴安北分省。日伪在牧区设立的“索伦旗”,下辖辉河等10个苏木(区),设有佐领和领催,进行法西斯统治。1945年8月,苏联、蒙古国军队一举打败日本侵略军,索伦旗伪政权垮台。1945年9月,索伦旗公署成立,隶属于呼伦贝尔地方自治政府。1948年,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取消呼伦贝尔地方政府,与内蒙古实行统一自治,并改称呼伦贝尔盟。同年5月成立索伦旗政府,隶属呼伦贝尔盟。1954年,在内蒙古自治区人口普查会议上,与会的鄂温克人提出统一鄂温克族族称问题。历史上,鄂温克人居住在贝加尔湖东北(今俄罗斯境内)和黑龙江上游石勒喀湖(今俄罗斯境内)一带山林地区,由于不断迁徙和居住分散等原因,被其他民族分别称为“索伦”、“通古斯”、“雅库特”等。1958年,根据鄂温克人本民族的意愿,将“索伦”、“通古斯”、“雅库特”等名称统一为鄂温克族。1958年5月29日,经国务院全体会议第77次会议决定,撤销索伦旗,在原索伦旗的行政区域设立鄂温克族自治旗。1958年8月1日,鄂温克族自治旗宣告成立。

鄂温克族自治旗是个多民族聚集区,民族成分多达21个,主要有鄂温克族、达斡尔族、蒙古族、汉族、满族、回族、朝鲜族、俄罗斯族和锡伯族等,其中鄂温克族人口为10329人,占总人口的7.2%,绝大多数属于历史上的索伦支系。索伦鄂温克族人自1732

年(雍正十年)迁入呼伦贝尔草原,至今已经有270多年的历史。由于呼伦贝尔草原自古以来就是游牧民族的历史摇篮,而以狩猎、驯鹿和捕鱼为主要生活方式的鄂温克族驻防呼伦贝尔草原后,必须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努力学习牧业知识,掌握牧业生产技能,逐渐向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原有的狩猎生产方式则退居其次。与此同时,清政府也采取了资助发展畜牧业的政策,按职务给索伦部官兵发送一定数量的牧场和牛、马、羊等牲畜,以此发展呼伦贝尔草原的畜牧业,为此,迁徙到此处的鄂温克人文化类型也在发生着变化,即逐渐从狩猎的传统文化类型转向蒙古游牧文化类型。

三、鄂温克族自治旗广播电视发展概况

鄂温克族自治旗最早的广播站成立于1958年。但是,当时只是在旗政府所在地的主要街道上安装几个有线喇叭,时常宣传上级以及旗政府的一些要求,通知一些事情,随意性很强,而且只有旗政府所在地的部分居民可以收听到。到了1980年,广播站开始自办自治旗新闻节目和一些综合节目。1983年,自办鄂温克语新闻和广告节目,每天播出时间只有30分钟,其他时间都是转播。随着呼伦贝尔盟广播电视事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群众对广播电视需求的增加,1984年,鄂温克自治旗成立了广播电视局。从1985年开始,鄂温克自治旗广播电视发展驶入快车道。1987年,在鄂温克族相对聚集的辉苏木、锡尼河东苏木、阿尔善诺尔苏木、伊敏苏木先后建立了电视差转台和电视台,使得全旗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达到了80%,并使用鄂温克语、汉语和蒙古语三种语言进行播音。其中,鄂温克语新闻节目分别于1984年、1986年和1987年获呼伦贝尔盟广播电视特别奖。

“十五”期间,鄂温克自治旗紧跟广播电视科技发展的潮流,努力提高广播电视技术装备水平和人员素质,增加广播电视覆盖率,壮大整体实力,广播电视事业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2000-2005年,鄂温克旗政府先后投入近300万元用于电视台采、编、播设备的数字化改造,对旗政府所在地巴彦托海镇有线电视网进行数字化改造。2000年,实现了光缆传输鄂温克电视台节目进呼伦贝尔有线电视网;2003年购进第一批数字采编设备;2005年进行了整体的数字化改造,建成以四套非线性编辑工作站和两套上载工作站及硬盘自动播出站为主体的采编播网络框架;完成了有线电视干线改造和支线及用户端的改造。为增加广播电视覆盖率,“十五”期间,鄂温克自治旗在34个嘎查,1个林场安装30套设备,受益牧民达15000多人。2000年,为了使“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更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根据牧区的实际情况,鄂温克族自治旗“村村通”工作组采取三种形式进行“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建设。一是对人口相对集中,同时具备长电的嘎查,采用共用天线系统的形式进行收视改造;二是对人口较为集中,具有小范围游牧特点而且发电能接收地线信号的嘎查,采用无线发射的形式扩大收视率;三是对具有一定实际困难,居住比较分散,而且无电的嘎查,采用个体接收的形式收看电视。为加强对“村村通”广播电视设备的管理,2002年,旗政府成立了“村村通广播电视管理维护中心”,配备技术骨干和工作人员13人,承担着全旗“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建设的安装、管理和维护工作。同时,根据全旗各苏木、乡镇广播电视存在的实际情况,依据属地管理原则,先后将1992年机构改革时交由苏木政府管理的4个地方差转台、转播台的管理权限收回,交由“村村通广播电视管理维护中心”管理(包括人、财、物)。2005年,投入40余万元,解决了大雁矿区广播电视台增频问题,实现了矿区广大群众多年来想当日收看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旗新闻的夙愿。同时,改造了锡尼河东苏木有线电视网,保证了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各基层差转台、转播台,村村通广播电视站点、小型有线电视网运转正常,传输的广播电视节目达到2+1、1发4的要求,村覆盖率100%,收视清晰。目前,以“村村通广播电视管理维护中心”为轴的鄂温克旗基层广播电视网络已基本形成。

针对牧区家庭居住分散的实际,2006年,鄂温克族自治旗又安装大功率发射机,既节约了资金、人力,又解决了电视信号盲点。目前,鄂温克电视台节目的信号已经传送到了伊敏河镇,结束了伊敏河镇多年收看不到旗电视台节目的历史。但是,鄂温克主体民族聚集地的辉苏木和所辖的乌兰宝力格嘎查目前仍然收看不到鄂温克电视台的节目,有线电视系统也没有在此落地,这一带的牧民家庭收看电视节目只能采用个体地面卫星接收形式。

四、辉苏木和乌兰宝力格嘎查概况

鄂温克族自治旗目前管辖4个镇、2个苏木和1个民族乡,即巴彦托海镇、巴雁镇、伊敏河镇、锡泥河镇、辉苏木、伊敏苏木和巴彦塔拉达斡尔民族乡,旗政府所在地在巴彦托海镇。辉苏木是鄂温克族自治旗所辖的以鄂温克民族为主体居住的地区,位于鄂温克族自治旗西南部,距离旗政府所在地巴彦托海镇120多公里,东部与锡泥河西苏木和伊敏苏木为邻,西部与新巴尔虎左旗相连,北部为锡泥河西苏木,南部则与兴安岭盟科右前旗相接。辉苏木的地势为西北低,东南高,东南部是平均海拔在800至1100米左右的林区,北部为沼泽地,平均海拔在600米左右。辉苏木境内水利资源比较丰富,有发源于大兴安岭的辉河,坐落在茂密的松树林之中的乌兰宝力格湖和毛牟敦湖,因此,这里水草丰美,土地富庶,是一片难得的天然大牧场。目前,辉苏木所辖11个嘎查和辉河林场,土地面积2955.6公里,人口4221人,有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满族、汉族、蒙古族和俄罗斯,其中鄂温克族人口为2663人,占苏木总人口的63.09%,生活在辉苏木的鄂温克人属于鄂温克族中的三大支系之一的索伦支系,即索伦鄂温克人。最初迁徙到此处定居的索伦鄂温克人是清政府从雅鲁河一带征调的派往呼伦贝尔地区辉河一带驻守边疆的士兵,后来他们的家眷也随之迁入,清政府发给牛羊等牲畜,鼓励这些曾经以游猎生活为主的鄂温克人发展畜牧业,于是,这些索伦鄂温克人便扎根在辉河一带,开始了游牧生活。

乌兰宝力格嘎查坐落在辉苏木的中部,距离辉苏木中心所在地胡尔干阿木吉镇大约7公里,是一个非常有代表性的鄂温克嘎查。乌兰宝力格嘎查的村名源于乌兰宝力格湖,乌兰宝力格在鄂温克语中被称为“乌拉仁布拉日”,本指生长在湖中的一种红色植物,这种植物又将湖水映成一片红色,因此生长着这种红色植物的那片湖水便被叫做乌兰宝力格湖,而乌兰宝力格嘎查正好坐落在乌兰宝力格湖湖边,嘎查的名字便由此产生。乌兰宝力格湖湖面面积最大时有2000多亩,由于近几年持续干旱,现在只剩下1000多亩的水面了。

乌兰宝力格嘎查是一个以鄂温克民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村寨,全嘎查共有80户303人,其中属于鄂温克族的有297人,占人口总数的98%,其余为蒙古族、达斡尔族和汉族。

(一)村民居住情况

牧区嘎查中,牧民家庭居住都比较分散,乌兰宝力格嘎查牧民居住情况也是这样。在辉苏木北大约两公里左右的旧嘎查所在地住有七八户人家,住房呈不规则状分布,每户相距几十米或百米开外。在辉苏木所在地胡日干阿木吉镇分散地居住着十几户人家。目前乌兰宝力格嘎查所在地在辉苏木东南大约四公里左右的地方,在这里居住着十户人家,每户间的距离前后左右不超过百米,房面向南五户排成一行,前后共两行,每户房后几十米处都有饲养牲畜的棚圈和羊草圈,嘎查所在地也因此得名为十间房。十间房北面不远处为天鹅乳业公司的乳晶厂,南面几百米处则是2002年招商引进的养牛养羊基地,东面十几公里处有一片南北向的沙包,被牧民们称为“扎拉那日斯”,长有很多樟子松、山丁树、稠李子树等,牧民们在夏天常常会去“扎拉那日斯”采稠李子。我在嘎查调研期间,居住在苏荣高娃家,苏荣高娃和丈夫敖登几次骑摩托车去采稠李子,稠李子个大肉厚,很好吃。另外,我也坐着拖拉机和孟和一家去“扎拉那日斯”拣枯死的樟子松,回来时一起摘稠李子。除此之外,在辉苏木的东部和东北部方向也分散居住着一些牧户,既有一户单独居住的,也有两户相近居住的,居住距离相距一二或者三四公里不等,最远的牧户距离辉苏木大约有二十公里左右。

在乌兰宝力格嘎查分散的居住格局中,有血缘关系的家庭还是居住得相对比较集中,因为历史上有血缘关系的家庭有集中居住的传统。过去,由于游牧经济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鄂温克牧民在游牧生产生活中结成了有血缘关系的互助集团-“尼莫尔”(“邻居”之意)公社,也是牧区鄂温克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组成的游牧生产生活单位,这种互助形式一般由一个富裕的牧户和几个贫困牧户组成,少则四五户,多则八九户,共同占有牧场和打草场。在“尼莫尔”公社之内的各户,人们互相支持、彼此友爱,依靠大家的力量,群力群策,共同抵抗风雪、旱涝等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侵袭,同时也共同分享丰收的喜悦。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阶级的分化,“尼莫尔”公社的互助性质开始消失,出现了等级制度和雇佣关系,逐渐演化成为以一个贵族封建主或富裕牧户与几个贫困户组成的在经济上有封建依附关系的生产单位。虽然“尼莫尔”公社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但是以血缘关系集中居住的传统却在部分地区被保留了下来,其中辉索木一带的鄂温克人以有血缘关系的家庭集中聚居的现象还随处可见。

尤其是在牧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牧民的生产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了起来,越来越多的牧民开始联户经营,这样既可以在生产生活上互相照顾,又可以在劳动分工和劳动力使用效率方面发挥各自的优势。而且由于畜牧生产经营活动的变化,牧民们的居住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有亲属关系的家庭又开始出现集中居住的趋势,这些家庭的草场大多相距很近,打草时机器共享,如数家共同使用1台打草机或者拖拉机等。有的是几家的同类牲畜合在一群放牧,由一家出的人力共同看管,这样也是节约劳动力的一条有效途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同类推荐
  • 聚焦中国新课改-新课改之课程开发

    聚焦中国新课改-新课改之课程开发

    对于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仅了解什么是校本课程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知道如何去开发或研制校本课程。下面我们将探讨校本课程开发的内涵与特征,校本课程开发的沿革和发展趋势等,以使一线教师掌握校本课程开发的过程,提高课程开发能力。
  • 求是与创新

    求是与创新

    本书收录路甬祥校长在浙江大学10年校长期间的教育类文章,分为:教育改革篇、综合改革篇、人才培养篇、学科与师资队伍建设篇、工程教育和继续教育篇等几大部分。
  • 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

    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

    《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是一部以“慕课”和“翻转课堂”为主题的探讨与互联网时代相适应的新的教学理论与实践的著作。所谓“慕课(MOOCs)”,是MassiveOpenOnlineCourses的英文首字母缩写的中文音译”,意为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所谓“翻转课程”,英文为FlippedClassroom或InvertedClassroom,是一种反常规的教学模式。
  • 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教师继续教育丛书)

    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教师继续教育丛书)

    本书户主要内容包括:建国以来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历史回顾、我国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新课程与课堂教学的重建、课堂教学方式的变化、课堂教学方法的应用。
  • 生命因享受教育而精彩

    生命因享受教育而精彩

    本书是国内著名教育专家陶继新先生与近年来在国内教育界名声渐起的阳光女校长——张萍女士关于学校管理的精彩对话,是人生、阅历迥然不同的两位智者的管理经验和人生体悟的感言集。本书包括8章40节,陶继新先生与张萍女士以凝练的笔法、精妙的话语,深刻的认识,对领导哲学、人才理念、办学精神、课程建设等都提出许多真知灼见,书中所谈到的办学理念、制度建设、管理模式、教师发展等诸多问题,都是时下校长们所关心的问题,从中也再次印证了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相信很多校长从中可以学到真正的治校之道。
热门推荐
  • 一纸婚约:白少的专属影后

    一纸婚约:白少的专属影后

    结婚前,白染墨在她眼里只是一个想要睡的男人,结婚后,白染墨在她眼里就是一个全能男人。她骄傲如刺猬,即使满身创伤,也会笑得一脸的骄傲,直到遇到了他。他说,“如果你累了,可以靠在我的肩膀上,如果你困了,还有我这个家,如果你想哭泣了,还有我替你擦眼泪。”他说,“如果有一天,你不想要伪装自己了,我来保护你。”他说,“我爱你,胜过我自己。”他宠她入骨,爱她至深。
  • 鱼鳃:高中的我们

    鱼鳃:高中的我们

    左脑发达的她,为了让自己平静的渡过高中,考上自己理想中的大学,不得不用最烂的一面把自己伪装起来。然而这一切似乎与她所想的相差甚远。“鱼鳃”就像是高中三年的我们,明明有鼻却用耳呼吸,明明有眼却用耳看。到最后,三年的我们怀着各种心情各奔东西,留下的只有天台上的涂鸦,桌椅上的字画,还有墙角厕所的烟头,还有校园里的大树上刻下的名字以及挂在那颗大树上的鱼鳃。
  • 七神战争

    七神战争

    “试问,汝,愿成神(仙)魔否?”七个身具神力的人,七条不同的人生轨迹,却在命运的牵引下相聚在了一起,于此处,奏响那最辉煌的战歌
  • 悍星记

    悍星记

    万年前,远古抗魔大战之后,神州域骆汉帝国分崩离析,远古大帝骆滨皇携全体皇族消失于天地间。然而,入侵失败的域外魔族并不曾放弃他们的野心。万年后,有少年骆星,持九龙星玺,自西北边陲之地而出。他携宇内星辰,立周天大阵,封天;他握星核神铁,以大星破天之势,破天!九龙星玺,帝国崛起,灭魔之战!星力修炼等级:星力九重、融星境、天河境、星相三境(洞天、中枢、本相)、融星九劫、星君、地星君、天星君、星主。
  • 逆斗驭魂

    逆斗驭魂

    暗中的那只黑手,将方辰逐步推向强者的山巅,转眼之间却又将打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是阴谋?还是报复?或者...是故意而为之?撕开仇恨的遮掩,露出本来的面目,是至亲至爱?还是极憎极恨?而他幼年时所遭遇血腥的一幕,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真相?暗局无处不在,却无人知晓何在!逆行之境,斗心修性,炼身驭魂!=========================【暂时停止更新,抱歉!】
  • 40岁以后的健康生活女性篇

    40岁以后的健康生活女性篇

    本书针对40岁左右女人的身体和心理状况,介绍了生理健康、运动保健、饮食健康、性爱保健、美容与健康、减肥与健康、按摩保健、心理保健、医疗保健等内容。
  • 全服热恋:大神嫁给我

    全服热恋:大神嫁给我

    她,一届小白生,跟随驻扎网游多年的闺蜜【倾城染染】来到了新出的网游《剑雨online》,认识了死皮又赖脸的榜上大神,从此装逼已成习,高调出没已成惯。谁聊大神居然是……
  • 捉鬼笔记

    捉鬼笔记

    作为新中国的一员,我和普通人一样从小上学,接受社会主义教育,顺利毕业……如果没有遇到我的师傅,我很可能和其他人一样过上普通人的幸福生活。但当我被色老头师父缠上后,之前对世界的一切认知都被颠覆了。为了练习捉鬼,我和师傅受雇到裸尸杀人的旅店,没想到在发现一个惊天秘密之后,我们就被各种不明来路的人盯上,一场阴谋在我们身边悄然展开。神秘的月氏后人、从三途河逃出的水鬼也都陆续出现……捉鬼不仅是捉鬼,人心中的恶鬼也是我们捉的对象!
  • 一方血土

    一方血土

    朦胧的不归雾海,神秘的盘龙古道,幽静寂寥,这里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多的骸骨遗体?当初的强者又为何陨落在此处?而幻世仙宫的祖上同修罗神联合所创的《焚衍决》,究竟能不能根治噬魂毒体?这里是以星力为源、魂力为本的东辰大陆;这里是一方血土,这里将是一方血土;在这里,一个涉世未深的少年,将演绎一个怎样的故事?被上苍遗弃、诅咒的噬魂毒体;未知等级,从未有人修炼过的《焚衍决》,为了一部可以借体还魂的秘法而大闹各大世家古族的少年修士……一切热血、激情、硬气、霸道,尽数绽放在《一方血土》!
  • 邪皇诱妻:毒妃万万岁

    邪皇诱妻:毒妃万万岁

    她是高高在上的神女殿下,世人道她无情无爱,却不知那一袭红衣,只为他而穿。他是尊贵无双的曜天帝君,世人言他冷酷无情,却不知那一片余温,只为她而留。然而,在她遇到他之后,所有的一切都变了。某日,她在看书,他蹭过来很认真的说:“娘子,这本书不好看,咱不看了!”她继续看书,任由他的狼爪继续揩油,不动如山:“那你说哪本书好看?”“最好看的书在这里!”她抬头,看到他把自己给剥得精光,化身恶狼,把她吃得连骨头都不剩!他宠她入骨,爱她如命,化身妻奴缠她一辈子。她陪他掌六界江山,笑看风云,祸害他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