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04300000010

第10章 适时无为,则无不为(2)

意而子曰:“虽然,吾愿游于其藩。”

许由曰:“不然。夫盲者无以与乎眉目颜色之好,瞽者无以与乎青黄黼黻之观。”

意而子曰:“夫无庄之失其美,据梁之失其力,黄帝之亡其知,皆在炉捶之间耳。庸讵知夫造物者之不息我黥而补我劓,使我乘成以随先生邪?”

许由曰:“噫!未可知也。我为汝言其大略。吾师乎!吾师乎!齑及万物而不为义,泽及万世而不为仁,长于上古而不为老,覆载天地、刻雕众形而不为巧,此所游已!”

——《庄子·大宗师》意而子去拜访许由。许由说:“尧教导你什么了?”

意而子说:“尧告诉我:‘你一定要力行仁义且明辨是非。’”

许由说:“那你还来我这里做什么呢?尧既然已经用仁义在你的额上刺青,又用是非割掉了你的鼻子,你怎么还能够遨游于逍遥多变的‘道’途上呢?”

意而子说:“虽然这样,我还是希望能游处于‘道’的边缘。”

许由说:“那没办法。就像盲人无法观赏眉目与容颜的美好,瞎子无法鉴赏锦绣多彩的花纹。”

意而子说:“无庄忘记自己的美丽,据梁放弃自己的勇力,黄帝忘记自己的知识,他们都是经过了‘道’的锤炼才得‘道’的。如何知道造物者不会消除我脸上的刺青,修补我残缺的鼻子,使我得以恢复而来追随先生呢?”

许由说:“唉!这是无法预知的。我给你说个大概吧。我伟大的宗师啊!我伟大的宗师啊!它调和万物不是为了正义,恩泽施于万世不是为了仁慈,生于上古不是为了长寿,覆天载地、雕创众物之形不是为了显耀技巧。这就是逍遥游的境界了。”

【专访】

世间的真正君子,他的心态永远是与世无争的。他们在行为上不会与人相争;他们在名利上也不会与人相争,所以,在这种不争心态的引导下,他们活得很轻松,很幸福。因此,他们可以逍遥自在地生活。故而,人如果想要让自己活得潇洒,就需要拥有一种淡泊的心境、不争的智慧。

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常常因为不懂得放弃所谓的固执、不肯放手,而不得不面对许多无奈的痛苦,其实这些让我们身陷其中而无法自拔的困境,貌似无法解脱,实际上在我们懂得了不争的艺术之后,一切都变得豁然开朗了起来。

《庄子·齐物论》中说:“是亦彼也,彼亦是也。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意思是,此也是彼,彼也是此;彼有彼的是非,此有此的是非。

庄子的这句话乍听起来有些虚无的味道。然而,当我们细细品味庄子老先生的这句话时,你会发现,庄子先生通过这句话告诉我们,很多的东西,虽然在表面上看是针尖对麦芒的,但如果你能用不争的心态来看待此事物,那么,你会发现,你的心情往往会好很多。

在生活中,与别人发生争论的事情时有发生,在争论的当时,双方彼此可能都会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来思考问题,此时的争论也往往是从各自的立场出发的,所以,这样的争论永远称不上是客观公正的。就像《两小儿辩日》中那两个辩日的小孩一样。一个孩子说,太阳在早上起来的时候距离我们最近,因为太阳在早上刚刚升起的时候很大,像车盖一样;而到了中午的时候,太阳就变小了,像盘子一样。另一个小孩说,中午太阳离我们最近,而早晨太阳离我们最远,因为中午的时候,太阳照在人身上暖暖的;而早上的时候,太阳照在人身上却感觉不到暖意。

对于这个问题,如果从科学的角度来说,显然,两人的分析方法是错误的,但是,在他们的心目中,他们却认为自己说的是正确的。原因就在于他们不知道“彼有彼的是非,此有此的是非”。

而这也往往是我们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在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们总是习惯性地将对方的立场抛开,而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这种固执的做法显然违背了不争的智慧。所以,在争辩的时候,我们要站在彼此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这样,很多的争论都可以避免,同时,你的心情也会随之开阔很多。

做自己能做的事情是一种勇气,放弃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是一种智慧。

有一位登山队员去攀登珠穆朗玛峰。经过奋力拼搏,攀爬到7800米的高度时,他感到体力支持不住,于是断然决定停了下来。当他讲起这段经历时,朋友们都替他惋惜,为什么不再坚持一下呢?为什么不再咬紧一下牙关,爬到顶峰呢?

他从容地说:“不,我最清楚自己了。7800米的海拔是我登山能力的极限,所以我一点儿也不感到遗憾。”

人的能力终究是有限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做不到的事。相信自己做不到的事,就是做不到,坦然处之,不会觉得自己低人一等,更不会影响自信心,这就是对自己能力不足的信任。做自己能做的事情是一种勇气,放弃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是一种智慧。

莎士比亚说过,最大的无聊是为了无聊而费尽辛苦。历史上曾有许多人热衷于永动机的制造,有的甚至耗尽了毕生的精力,却无一成功。达·芬奇也曾是狂热的追求者之一,然而一经实验他便断然放弃,并得出了永动机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结论。他认为那样的追求是种愚蠢的行为,追求“镜花水月”的虚无最后只能落得一场空。

如果一个人执意于追逐与获得,执意于曾经拥有就不能失去,那么就很难走出患得患失的误区,必将会为达到目的而不择手段,甚至走向极端。为物所累,将成为一生的羁绊。“执著就能成功”或许曾经是无数人的励志名言。不错,在岁月的沧桑中背负着这份执著,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败,尽管筋疲力尽,伤痕累累却不曾放弃。直到岁月在艰难中踯躅而行,蹉跎而逝,才蓦然发现现实的残酷不允许我们有太多奢望,所谓的执著也不过是碰壁之后一份愚蠢的坚持。于是,我们开始反思,一个人注定不可能在太多领域有所建树,要学以致用,要根据自己的实际,不能不顾外界因素和自身的条件而头脑发热,草率行事,要清楚追求的目的是什么。为了心中那座最高的山,痛定思痛后我们依然要选择适时不争,不争那些能力以外、精力不及的空想,不争那些不切实际的目标,在惋惜之余得到最大的解脱,同时发现幼稚的激情已被成熟和稳健所代替,生命因之日渐丰腴起来,谁说这样的不争不是一种明智?

【专访总结】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需要我们不争,执著地追求和达观的生活态度从来就不是矛盾的。所谓“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退一步海阔天空”“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这些都恰恰道出了前人在有限的生命里面对无限的大千世界时的感悟。

不争,说到底是一个人真正属于了自己,真正懂得了如何驾驭自己。

专访二十二:智者强屈尊,愚者强伸头

【引子】

既使我与若辩矣,若胜我,我不若胜,若果是也,我果非也邪?我胜若,若不吾胜,我果是也,而果非也邪?其或是也,其或非也邪?其俱是也,其俱非也邪?我与若不能相知也。

——《庄子·齐物论》倘使我和你展开辩论,你胜了我,我没有胜你,那么,你果真对,我果真错吗?我胜了你,你没有胜我,我果真对,你果真错吗?难道我们两人有谁是正确的,有谁是不正确的吗?难道我们两人都是正确的,或都是不正确的吗?我和你都无从知道。

【专访】

由庄子的话可知,即使可以“服人之口”,却未必可以“服人之心”,那就更谈不上谁拥有绝对的真理了,因为在辩论中很可能根本没有真理可言。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屈尊”,屈尊才是智者的选择。

“屈”与“伸”,苦乐同在,祸福相依,成败相生。

明代冯梦龙在其著作《智囊》中认为人与动物一样,当其形势不利时,应当暂时退却,以屈求伸,否则,必将倾覆以至灭亡。他说:智是术的源泉;术是智的转化。如果一个人不智而言术,那他就会像傀儡一样,百变无常,只知道嘻笑,却无益于事,终究不能成功事业。反过来,如果一个人无术而言智,那他就像御人舟子,自我吹嘘运楫如风,无论什么港湾险道,他都能通行,但实际上真的遇有危滩骇浪,他便束手无策,呼天求地,如此行舟,不翻船丧命才怪呢!蠖会缩身体,鸷会伏在地上,都是术的表现。动物都有这样的智慧,以此来保全自身,难道我们人类还不如动物吗?当然不是。人更应该学会保护自已,以期发展自己。温和但不顺从,叫做委蛇;隐藏而不显露,叫做缪数;心有诡计但不冒失,叫做权奇。不会温和,干事总会遇到阻碍,不可能顺当;不会隐敝,便会将自己暴露无遗,四面受敌,什么事也干不成;不会用诡计,就难免碰上厄运。所以说,术,使人神灵;智,则使人理智克制。

冯梦龙的屈伸之术说,通俗易懂,古今结合,事理结合,具有一定的说服力。纵观历史,很多历史人物,要想成就自己的事业,实现自己的理想,在必要的时候,大多使用屈伸之术,以保存自己,等待时机,以求东山再起,或另立山头。历史同时也说明,善于使用屈伸之术,该屈则屈,该伸则伸,较好地掌握并运用屈伸辩证法,是许多历史人物成功的重要途径。

有这样一个故事。

张耳和陈馀都是魏国的名士。秦国灭了魏国以后,用重金悬赏捉拿这两人。两个人只能乔装打扮,改名换姓逃到陈国。一天,一个官吏因为一点小事就用皮鞭抽打陈馀。陈馀想起自己以前在魏国是多么受重用,哪里受过这样的侮辱,怒不可遏,当即想起来反抗。张耳在旁见状不妙,便用脚踩了陈馀一下,陈馀终于没吭声。

官吏走后,陈馀还怒气未消。张耳便数落他一顿:“当初我和你是怎么说的?今天受到一点小小的侮辱,就去为一个官吏而死吗?”后来,陈馀和张耳的命运截然不同:张耳成了刘邦的开国功臣,而陈馀辅佐赵王,被韩信斩首。

一个能忍一个不能忍,两人的最终命运,竟有这样大的区别。

屈尊是一种心理成熟,需要在一次次历练中去成就,需要用心去体悟。

俗话说,人,不能只具备“骨架”,还要具备“血肉”,只有如此才能成为一个充满活力的鲜活的人,才会具有光彩照人的生命力。

“屈”,就是一个人的“血肉”,是最富生命力且使人挺立长久的东西。庄子在《山木》篇中讲到了东海有一种名叫“意怠”的鸟,这种鸟非常柔弱,总是挤在鸟群中苟生,飞行时它既不敢飞行在鸟队的前边,也不敢飞到鸟队的后边;吃食的时候从不争先,只拣其他鸟吃剩下的残食。所以,它既不受鸟群以外的伤害,也不引起鸟群以内的排斥,终日悠哉游哉,远离祸患。从这则故事我们不难看出,“屈”,并不是卑弱和不刚,而是一种魅力,一种处世的方法。

“屈”与“伸”,苦乐同在,祸福相依,成败相生。在“屈”中处世,在“伸”中立志;在“屈”中为人,在“伸”中立德;在“屈”中做事,在“伸”中立业。这是古圣先哲为后世留下的宝鉴。古圣先哲为人处世、安身立命的“屈伸学”,原本是效法自然、模仿万物的经验总结。一屈一伸原是人与万物的本能,也是处世求存的智慧。本能是先天的潜力,智能却是后天的功夫。

能屈能伸是一种成功必备的素质,也是善于将尖锐的思想感情含蓄起来的人的本领,行人所不能行,成人所不能成。正因如此,屈伸战术常常也是一种高级韬略。圣人韬光,能者晦迹,收敛锋芒,隐藏才能,这是成大事者的必定策略。

【专访总结】

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连自然界也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更何况人类社会。竞争是世界上的绝对规律,也是世界进步的动力。但这种进攻和斗争又不是简单和一味的,有时也需要忍让和退却,先保存自己积蓄力量等待时机。“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能生存下来就有的是机会,更何况是主动退让、静等机会的有意退让,那就更加注定能够等到胜利了。

专访二十三:大智若愚

【引子】

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扌丽工倕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故曰:大巧若拙。

——《庄子·胠箧》搅乱六律,毁折各种乐器,并且堵住师旷的耳朵,天下人方能保全他们原本的听觉;消除纹饰,离散五彩,粘住离朱的眼睛,天下人方才能保全他们原本的视觉;毁坏钩弧和墨线,抛弃圆规和角尺,弄断工倕的手指,天下人方才能保有他们原本的智巧。因此说:“最大的智巧就好像是笨拙一样。”

【专访】

古人云:“鹰立如睡,虎行似病。”这正是它攫鸟噬人的法术。一个人即便你有绝顶的聪明才智,也要懂得隐藏,要做到才华不逞,这才能称得上是一种任重而道远的智慧。因此,在生活中,你要懂得隐藏自己,要成大事,这是必须具备的功夫。否则,一旦你处处显露自己,那么,你的一举一动将会很容易被他人识破,那时,你就危险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适当的笨拙可以让一个人更容易获得成功。“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凭的是什么?就是这种适当的“大智若愚的精神”,这种精神可以让一个人在险境重重的时候安然脱险,让一个人在遭遇困境的时候安然自若。相反,如果你处处把自己表现得太聪明,在人群中你总是喜欢做鹤立者,那么,可以说你的幸运也将会随着你的聪明而消失。

同类推荐
  • 爱的哲学:这本书帮助你明白什么是爱

    爱的哲学:这本书帮助你明白什么是爱

    纵横古今,横跨中西,齐集史上最权威的关于爱的学问,将爱的真谛通过浅显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娓娓道来。高亮之,福建长乐人。江苏省农科院院长,美国俄勒岗州立大学客座教授。哲学爱好者,在长期阅读大量古今中外哲学原著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哲学思想。先后出版《综合哲学随笔》、《漫游西方哲学》、《浅谈中国哲学》三本大众类通俗哲学著作,获得各地读者好评。
  • 传习录全鉴(第2版)

    传习录全鉴(第2版)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传习录》不但全面涵盖了王阳明的哲学思想,还体现了他辩证的教学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因此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世人的推崇。本书延续并发展了“国学全鉴系列”的特点,专门向读者介绍《传习录》,内容丰富,材料充分,配以通俗易懂的解译,让读者能够轻松地领会《传习录》的精髓,是一部学习国学传统经典的好书。
  • 弗洛依德谈自我意识

    弗洛依德谈自我意识

    人类对其环境所作的改变,我们称之为文化。我们的文化就是人类心灵激发其肉体所作的各种动作的结果。依我看来,人类全部文化都是以自卑感为基础的。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变态的,它是人类地位增进的原因。例如,科学的兴起就是因为人类感到自己的无知,和他们对预测未来的需要。奉献乃是生活的真实意义。假如我们在今日检视我们从祖先手里接下来的遗物,我们将会看到什么?他们留下来的东西,都有是他们对人类生活的贡献。
  • 孔夫子的麻辣学堂

    孔夫子的麻辣学堂

    你必定也已经知道,孔丘老师早就不满足于旅游教学的形式,为了把自己的思想更加系统地传授给学生们,他便决定不再到处闲晃,专门开办一所成功学校。这可是个干载难逢的机会,上了他老人家的课,成功还不是手到擒来之事!你若还是不信,不妨先去试听两节再下定论。瞧!学校已经打出广告:孔氏成功学校,历史悠久(两千余年),师资优良(圣人亲传),免试入学,欢迎试听!没见过孔子拿西瓜刀砍人?居然还鼓动学生去收保护费?放狗咬客人?率众扁人?有没有搞错,至圣孔子何时成了“极道鲜师?本书彻底颠覆你对孔子的刻板印象,在嬉笑怒骂之中,让你深刻领会孔子的微言大义。
  • 荣格的智慧:荣格性格哲学解读

    荣格的智慧:荣格性格哲学解读

    性格决定命运,性格改变人生。这已成为世界各国学者的共识。那么,性格与命运之间究竟存在怎样的内在联系呢?荣格经过长期潜心研究,终于破译了“性格决定命运”的密码。为了让广大读者深刻理解“性格”与“命运”的内涵,我们编译了荣格的著作。在本书中,除了展现荣格在心理学领域所表现出来的睿智和人格魅力以外,还全面阐述了荣格的分析心理学理论及类型理论。
热门推荐
  • 冷情总裁迟来爱

    冷情总裁迟来爱

    五岁,她天真可爱,救了八岁的他,就因为他是他的漂亮哥哥。十三岁,为了妈妈更加多的医药费,她来到了城。堡成为了少爷的女佣。十六岁,她喜欢上了车采俊,却惹怒了少爷,成了少爷的暖床工具。十八岁,她怀上了少爷的孩子,为了继续讨好少爷,她一个人去打胎,可是还是惹怒了少爷。就因为她是破娃娃,所以做什么都是错的,她流泪了,她的心很痛很痛。
  • tfboys之错位童话

    tfboys之错位童话

    一次偶然,身份错位,她遇到了他,灰色的生命中终于有了一丝斑斓的色彩。命运由天定,一开始这些就是错的,相遇、相知、相恋……她走了,留下的只是识海中淡淡的回忆。现在,跟随她的脚步,寻找属于自己的他。
  • 血咒

    血咒

    万年诅咒,承载着暴风血雨,一场毁灭性灾难即将来临。血颜,从出生就注定会有不寻常命运,万年血咒的寄托,血族的重任母亲的仇恨,从弱小到强大,一步步成为世界强者,看似坚强的背后又有多少不为人知的心酸,无奈。“我本无心争夺,奈何命运与自己开了个玩笑。”“若我不去战斗,被敌人杀了,还有指着我的头颅说:看,这就是奴隶!”“我绝不能让世界落入我所厌恶的人手中!”
  • 似是故人来

    似是故人来

    [花雨授权]他们的相遇起于缘分、他们的离别却因为金钱。他是她背叛的男子,两人的再次相逢,又该以怎样的心态去面对?既然当年轻言别离的是她,命运之轮为何又叫她再爱上一次?
  • 盘龙大地

    盘龙大地

    醒躺沼泽地,四周四只狼。金戈赤战场,美人怀中拥。笑谈天下事,浮云轻飘柳。剑指天地间,乾坤顺我行。且看,雅玛人预言被证实后,唐冕只因,喊出了心中的不甘,却因运穿越来到了远古的地球,这里有百米高的人形怪兽,有可千里外取人首级的武者,有可宁空踏步笑傲天地的法师,有只为血液而生存的血族,有强大的妖魔兽。这里的名字叫——盘龙大地。
  • 魔偶战纪

    魔偶战纪

    引气入体,羽化飞升?凝结魔晶,本命魔盒?叔叔说,这些都是骗人的!传统修炼方法统统作废,魔偶才是正道!穷屌丝穿越到如此异界,要如何搞定群雄,率领凡人将神明们干翻?
  • 女警的异位面生活

    女警的异位面生活

    前生,身为国际刑警,她处处受制,父母被杀,朋友背叛,最终尸沉大海今生,在智能管家帮助下,她魂穿到另外一个位面女警身上。决定肆意一回,做个潇洒如风的警察。带着逆天智能管家,创造属于她的警界传说。
  • tfboys之绝恋

    tfboys之绝恋

    他,一个有着虎牙的大哥大。他,一个呆萌可爱的暖心少年。他,一个时高冷时逗比的梨涡少年。她,一个高冷冷静的大姐大。她,一个和王源一样的吃货女孩。她,,一个阳光开朗的美丽少女。从他们相识,相知,相爱开始,虽然经历了许多的艰难坎坷,有许多的悲欢离合,但是,真正相爱的人不会轻易放弃的。。四叶草来看看夕颜(作者,我)的文文哦哦。。嘻嘻!
  • 三姐很欢喜

    三姐很欢喜

    父母不见了,只有孤儿院成了自己的家,某天某女得到了父母的消息,却被他送到了遥远的新月国。。。。架空就不说了,来这里的目的竟然是为了找他的恋人,,。。
  • 真三国异世无双

    真三国异世无双

    就这么说吧,本书是带着《真三国无双5》《无双大蛇Z》系统的伪游戏穿越小说。还有,老娘(?)不会写简介有木有!!!气死我了....根据涛哥、包哥、平哥地看法,此书值得收藏和阅读...好吧,就说到这里,最后一句话:喵了个咪,这是简介?不,这是我的威胁!不看没有小JJ!本书qq群:248761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