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05900000016

第16章 影响力的传播(8)

影片《夺金三王》把故事背景设在伊拉克,时间跨度从1991年美军入侵之后,到什叶派领导起义反抗萨达姆·侯赛因总统领导的逊尼派穆斯林政府,最终起义失败。影片中4个美国兵——少校阿奇亚·盖茨(乔治·克鲁尼饰),一等兵康拉德·维格(斯柏克·琼斯饰),上士特洛伊·巴洛(马克·瓦尔伯格饰)和中士奇弗·艾尔金(艾斯·古巴饰)——发现了一张地图,凭此图可以找到萨达姆在伊拉克北部卡尔巴拉附近一个村子里藏匿的黄金。在搜寻黄金期间,盖茨的小分队卷入了当地暴动事件。他们营救出几个囚犯,违背了美国—伊拉克停火协议。巴洛被伊拉克军抓捕,上尉赛义德(赛义德·塔莫伊饰)对他进行拷打审问。伊拉克抵抗力量领导者阿米尔·阿布杜拉被盖茨的小分队营救过,他的妻子则被伊拉克士兵处决了。他认识到,盖茨的小分队并非真的为美军效力,于是便同盖茨商议对策,共同合作营救巴洛,分配黄金,让伊拉克人越过边境进入伊朗。他们成功地营救出巴洛,不过是在边境。以上校荣·霍恩和上尉道格·范·梅特为首的美军指挥当局阻止伊拉克平民外逃,这意味着他们有可能很快被伊拉克士兵处决。盖茨的小分队决定把偷来的黄金交给上司们归还科威特,让他们带着伊拉克平民越过边境。

影片《夺金三王》暗示美军行动受狭隘利益驱使,同价值观念无关。盖茨对小分队成员阐述了“必要性”在决定人类行为方面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我们看到了美国背叛伊拉克革命的血腥结果。盖茨只有把偷来的黄金交给霍恩之后,才成功地营救出什叶派民众。虽然影片中的英雄(盖茨的小分队)也开始带着纯自私利益四处搜寻(偷窃黄金),不过他们越是近距离接触真实的伊拉克和实地战斗,他们表现得就越英勇、仁善,自私自利动机就越少。再者,影片对美国背叛伊拉克起义的原因交代得不清楚,至少可以解释为赞扬,上尉霍恩提起了新越南的幽灵,使盖茨停止了抗议,不再言语。《夺金三王》没有证实那些可以更加严重颠覆美国仁善理念的有关事实。只有零散的报刊文章报道伊拉克主动采取措施,实施各种形式的妥协政策,例如把英国划归给科威特的两片无人烟泥滩的控制权转让出去,解决油田争端,因为有一片油田沿着尚未确定的边境深入科威特境内2英里。

《纽约时报》同样报道说,布什政府阻挡“外交解决通道”的原因是担心那样做可能会“缓和危机”。《夺金三王》指出美国当局官员自私自利,比如,追求官场升迁,但是,《夺金三王》却忽略重要的政治经济体系力量所产生的影响,比如美国想要掌控联合国,凌驾于国际法之上。例如,我们在影片中看到沙漠里到处都是石油,然而除了暗示这一点意义非同小可之外,影片并没有对下述说法展开任何探究:美军在那里是为了维护并且扩大美国及其大公司的权益,更好地控制石油,从中获利。

影片中的伊拉克士兵也不像美国人或叛乱者那样受苦受难。大多数伊拉克士兵都被描绘成相当标准的影片反面人物,充当邪恶化身萨达姆的帮凶工具。盖茨原本尽量避免杀害任何一个伊拉克人。他的计划是恫吓伊拉克人,让他们交出黄金,所以他手下士兵都未打开枪支的保险装置。只是在伊拉克人首先开火之后,盖茨才被迫动用武力。盖茨的做法就像一种隐喻,象征性地体现出影片对于整个那场战争的态度立场:美国是对伊拉克入侵(侵略科威特)作出回应,即使美国在这样做时追求一些并不具体的共存利益也无可厚非。在表现受害者方面有些含混不清之处,这对好莱坞影片来说实属罕见。首先,我们看到沿路到处都是伊拉克烧焦掩埋的尸体,战俘被当做物品一样随意“处理”。其次,影片也表现出激发观众对一个具体伊拉克人产生同情的意图:上尉赛义德被描绘成美国强权武力的受害者,一个人性化的复杂人物,针对阿拉伯人的善与恶二分划类描写手法用在他身上并不合适。

赛义德总想同盖茨争辩,同时又告诫盖茨说,如果他和他手下的士兵只要一放弃自己的岗位,萨达姆就会杀害他的家人。赛义德也是巴洛的一面镜子。他们二人都已成家,都有妻子和幼小的女儿。他们又都接受美军的训练,由美国政府提供资金。赛义德还提到他那个被美国炸弹炸死的儿子。他让巴洛想象一下,如果美国人自己的女儿被炸死了,那该有何感想?这同大部分喜剧片和其他影片中常见的“痛快的暴力”几乎没有一点儿关系。上述两种场景都展现在影片中,意在唤起观众对伊拉克人的同情。影片《夺金三王》并没有简单地把赛义德描绘为受害者或压迫者。但是最终赛义德还是成为一个反面人物,其反面人物特点明显超过其受害者特点。他的确折磨过伊拉克人和巴洛。影片中生动地展示了赛义德逼着巴洛喝下原油的场面(这一场戏背离了拍摄现场顾问杰克·沙辛的愿望)。此外,一些战俘被捆绑在金属床框上的恐惧场面也同赛义德有直接关联。影片《夺金三王》最终表示,在反对伊拉克入侵这件事情上美国人做得对。巴洛甚至还就此发表点题言论,称“过多的轰炸是疯狂的行为,无助于拯救科威特”。此处提出的反对观点是,美国采用了并不适宜的战术以达到其值得称赞的目的,即没有一路打到巴格达。

伊拉克什叶派民众是一些更具人性化的人物。已成家立业的阿米尔·阿布杜拉(克里夫·库尔蒂斯饰)表示,他们只想在做生意时不受萨达姆的威胁。有一场戏中,两个男人同维格·艾尔金和阿布杜拉展开了讨论。盖茨甚至连面也没露。此时伊拉克人得到突出表现,他们多少有点儿幽默地让维格开口说道,他“接受训练是为了杀光所有的阿拉伯人”,接着他们大笑着对他说,他留着“可怕的发型”。伊拉克什叶派民众的确都是一些更具人性化的人物。虽然如此,除了上述时刻外,他们平时都比较被动消极,没有能力自救,要依靠美国人来引导他们。

在影片《夺金三王》中,美国人得到了最大的同情表现。维格代表着美国士兵对一场情感上无法释怀的战争的失望。他想戴上夜视镜,炸烂足球。因为他在战争期间没有经历任何战斗行动。他想象着伊拉克受害者的头颅像动画片里描写的那样被炸飞。维格最终饮弹身亡。什叶派民众把他的遗体做完防腐处理后用布包裹起来,一致同意将他的遗体送往伊朗境内的一座伊斯兰清真寺里,给了这位美国人较高的礼遇。影片希望观众极大地同情巴洛,因为他经历了特别艰难的变化。他原本是一个平常的人——一位办公室职员,一位结婚成家的男人,他不想伤害任何人。他遭到数次枪击后被抓了俘虏,受到严酷折磨。后来伊拉克人再次枪击巴洛。巴洛动过手术后只活过了几个小时,即使巴洛成为一名暴力犯罪者时,我们也一同分担着巴洛的痛苦。在影片开场戏中,巴洛被交火规则弄晕了头,决定向一名手无寸铁的伊拉克人开枪射击。子弹穿过伊拉克人的颈部。这时我们通常都预料能够看到干净利落的杀人镜头。在这一场景中,伊拉克人是受害人,但是影片镜头却聚焦在巴洛身上,他为自己迫不得已开枪杀人深感沮丧。即使美国士兵站在一个垂死的伊拉克人旁边,美国(人)士兵仍然是受害者,因为伊拉克人不过是一个喜剧陪衬人物而已。

用好莱坞的话说,影片《夺金三王》确是一种不同寻常的思想意识产物,因为这部影片开始突破海湾战争的官方历史界限。尽管如此,《夺金三王》仍然把美军描绘成美国政府在伊拉克推行的无结果政策的受害者(过早地终止了军事行动)。影片并未探讨美国重大利益所产生的影响,不过同时也暗示美国有原则地对伊拉克的侵略行为作出了反应。这些局限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影片实际上表示伊拉克问题只有动用美国军队才能得到解决。

2002~2003年,布什政府终于能够利用上述人道主义说辞支持对伊拉克发动的攻击,而且这次军事行动同美国在1990~1991年对伊拉克发动的攻击均以相同的巨大利益和仁善理论为依据,造成了更多的同类受害者。影片《夺金三王》导演拉塞尔有点儿为难地表示,这部影片确实同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在思想意识上相吻合。拉塞尔在1999年会晤即将担任美国总统的小布什时介绍说,他准备拍摄一部影片,对他的父亲老布什在伊拉克遗留下来的格局表示质疑。小布什当场反唇相讥道:“这么说,我还必须把这件事情处理完,对吗?”

结束语

现在喜剧大片一般并不想反映在好莱坞历史上,以及娱乐圈更大范围里可以找到的更加生动真实的社会讽刺现象。在20世纪20年代的单口滑稽说笑节目表演中,比尔·希克斯这位著名演员被誉为“会说下流笑话的乔姆斯基”,因为他大骂美国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和禁毒战争。另有一回,美国喜剧中心(ComedyCentral)尽管迫使“每日秀”节目(1996—)主持人乔恩·斯图亚特公开道歉,因为他对杜鲁门总统有过“缺心眼的愚蠢”评论(称杜鲁门总统为“战争罪犯”),这档节目仍然定期针对美国在世界上所起的作用发表颇具挑战性的言论。在喜剧大片中台词言语控制得很紧,好莱坞的幽默感也一直紧扣国家机构的控制分寸。尽管也有一些例外,但是甚至像《夺金三王》这样本意良好的优秀喜剧片也要迎合有关伊拉克战争的新保守派思想观点。

《美国战队》以及《别惹佐汉》这样的影片要的是“两边都该杀”手法,不过只要制片人不问纷争论辩,试图独立于国家干预之外,他们在一些根本层面上就是反动保守政策的支持者。其他影片(如《真实的谎言》)的那种自动反应型政治哲学更倾向于毫不隐瞒地表现粗野残忍。也许最令人不安的影片就是《查理·威尔逊的战争》,不动声色地改写剧本以符合国家安全机关的利益,因此错误机遇,未能成为我们这一代人的《奇爱博士》大片。

[1]意为“延迟,妨碍”。——译者注

第五段 动作冒险片

动作冒险片也许是所有影片种类当中最易于以简单化的镜头表现美国对外政策的影片。忽略鲜明尖锐的思想,青睐于浅薄的幕后故事、戏剧性情节戏、暴力以及引人入胜的拍摄效果。一般来说,动作冒险片往往明确而本能地把美国中心权力机构奉为英雄。这方面比较典型的影片有《猎杀红色十月》(1990)、《最高危机》(1996)、《空军一号》(1997)、《恐惧的总和》(2002)以及《鹰眼》(2008),所有这些影片均得到五角大楼的支持。其他动作冒险片,如《恐怖地带》(1995)、《和平缔造者》(1997)以及《间接伤害》(2002)对政治介入比较深,但是仍把重点放在美国军队和决策者的仁善意图上,展示美国暴力的全部益处。这一点下文可以看到。

有些已展开特许经营业务的影片不必过多评论,因其知名度很高。例如,几乎无人可以否认,《詹姆斯·邦德》或《碟中谍》动作冒险片的政治焦点绝非放在西方政府的阵营里。这两种影片里虽然都有卑鄙可耻的“流氓特工”,最后都能够维护国家安全机关的名誉,比如影片《大破量子危机》(2008)的结尾处明确交代:中央情报局解雇了那名玩世不恭的特工人员,提拔了友善可亲的菲利克斯·莱特。

这些系列影片的制片人偶尔也同上述国家安全机关合作拍片。因此,就出现过下述情况:《明日帝国》制片人在国防部的要求下,被迫从剧本中删除有关美国“失去越南”这样一个无关大雅的玩笑。不过,动作冒险片这类影片仍有表现更具批评力度的内容,那些空洞的幕后故事未必一定要遵循有关权威机构制定的路线。影片《伯恩的遗产》(带有特许经营项目)就是这种情况。其他动作冒险片也描写过不具政治色彩的人物和场景,比如在影片《生死时速》中,中级警员们必须阻止安放在公共汽车上的一枚炸弹发生爆炸。如果那辆公共汽车时速降到每小时50英里,炸弹就会发生爆炸。这样的动作冒险片提醒我们,刺激惊险,大获成功的独创性影片不必牵扯到高层政治斗争。此外,动作冒险片还利用一些贬低美国政府的幕后故事,但是如果把这种动作冒险片看做是带有任何左翼思想倾向、对美国外交政策公开质疑的影片,那就有些牵强附会,想入非非了。影片《特工狂花》(1997)描写一组中央情报局特工人员计划诬陷一名穆斯林教徒,指控他在美国本土引爆一种化学武器,以使美国政府增加国防预算投入。

《潜龙轰天2》(1995)讲述一个为了公司利益,美国在埃塞俄比亚大肆屠杀村民的故事。然而,影片中的受害者从未在银幕上出现。《潜龙轰天2》中的中国受害者在哪里?《特工狂花》(1997)中美国“假旗”行动的背景因素又体现在何处?《狙击手》(2007)中的非洲人又在什么地方?在反恐战争中,美国一直是埃塞俄比亚的长期盟友,这一点又在何处有过交代呢?

同类推荐
  • 人的价值及其实现

    人的价值及其实现

    本部论著虽然从始至终贯彻着人学三大定理或定律的研究,贯彻着人学第三定理或定律对前两大定理或定律新的综合,但从本质上讲,本部论著不是那种从概念到概念、从范畴到范畴的推理式研究,而是在贯彻着人学第三定理或定律并对前两大定理或定律实行新的综合时,直接面对社会人生,以价值实现中的社会历史逻辑和人生逻辑为中心内容而展开理论叙事。这只要读一读“价值实现与主体间意向性结构”、“价值实现的广泛因果论”、“文化逻辑及其辩证法的运动”、“知识结构与价值实现”、“深层价值实现的悟性”等章节,就可以看得出来。
  • 山西书院

    山西书院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一个内涵丰富、外延宽广的多元概念,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人创造了各不相同的文化,形成了不同的文明。关于文化的定义,据说国内外学者竟有五百多种,但至今没有一个被人们共同认可的科学界定。不过,有些学者认同这样的说法:“文化是人类有意识所创造的一切物质、制度与精神。”并认为这个定义有几个要点:员援人类在蒙昧时期的创造也是文化,如旧石器。圆援自然界赐予人类的一切都不是文化,如山川土石。猿援非人类所创造的不是文化,如蜜蜂所建的蜂巢,猴子涂抹的图形等。总之,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东西,属于上层建筑部分。三晋文化,无疑属于中国地域文化的一种。
  • 成都人

    成都人

    成都人的生活环境造就了成都人的性格:有较强的封闭意识,容易自命不凡;又渴望了解外界,十分关心家事国事天下事。渴望了解和沟通是人类的共性,在成都人关注外界的同时,外界也在关注着成都和成都人。于是,地地道道的成都人林文询先生写了这本《成都人》,这本“印象派画家”写着“玩”的书,会带你感受成都人的闲适、成都人的自尊,成都人的夜生活……让你真切的体会到老谋子的那句话:“成都,一座来了就不想离开的城市。”
  • 汉赋琅华照寒烟

    汉赋琅华照寒烟

    是一本写尽了世间万般故事的书,那些赋,它们与故事相连,但其实并不与故事有关,它们以优美的文字诉说着故事背后的凄凉。过去的烟尘寒光熠熠,零落之后终归寂寞。
  • 安徽泾县

    安徽泾县

    以泾县至今留存的大量古建筑、古遗址为线索,以本地历史人物、民间风情为介质,凸显中国古代汉民族文化的经典与细腻。即使泾县独有的宣纸和花砖,也只是依附于当地深厚文化蕴藏的两道风景。这种深厚蕴藏,使得李白于泾县桃花潭赠汪伦诗,也显得十分寻常。
热门推荐
  • 我深爱的你

    我深爱的你

    “如果你和我在一起只能有四天,你希望是哪四天?”“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如果你和我在一起只有三天,你希望是哪三天?”“昨天,今天,明天。”“如果你和我在一起只有一天,你希望是哪一天?”“我希望和你在一起的每一天。”某女掐着某男的腰,“你说的是真心话吗?”“那当然是了。”某男抱着某女狂吻,“身为一个国际巨星,我怎么会骗人呢?就算是骗谁我也不会骗你啊!”某女笑嘻嘻的给某男献过去一个亲亲,“么么哒~”
  • 情恋绝城

    情恋绝城

    爱与恨,情与困。家族的跌跌倒倒,世俗的眼光,超越生死的恋人能否击破世人的反对,坚持初心,用生命捍卫自己的爱情?哥哥为了家族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容颜尽毁,挚友为了保护自己甘愿入魔自残,父母亲人都为这场战役付出残忍惨重的代价,而就连所有的人也因为这对恋人而消失殆尽......命数使然,这对恋人经过无数次分分离离,差点阴阳永隔,经历生死,打破诅咒......重重困难都被一一克服。虽然已被弄得伤痕累累,但是更难的考验还在继续,一个预谋已久的阴谋正在进行,将他们推入无底的深渊。
  • 跟上明星的脚步

    跟上明星的脚步

    一个有音乐天赋的女孩,与她的好朋友组成了一支音乐队,与学校的男生音乐队,产生了缘分,开始了又喜又悲的事情。
  • 元气满满的系统卡牌召唤师

    元气满满的系统卡牌召唤师

    异界一个得到了至高功法传承的正气十足的猥琐眼少年被系统砸中了然后走上了召唤卡牌的争(dou)霸(bi)之路的故事
  • 今生今世奈何安

    今生今世奈何安

    “桑拂,多年以后你是否还会记得我。”桑拂年少时无意中救了寒琰,也从那刻起,结下了一世孽缘。那只羽珠簪,是寒琰送桑拂的,可她从不知羽珠簪背后的故事,直到。。。
  • 班主任推荐的经典美文:成长卷

    班主任推荐的经典美文:成长卷

    《班主任推荐的经典美文:成长卷》是一本优秀图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精品文章聚会。大量经典文章首次独家入选:编者爬梳书海,披沙拣金,精选出相当数量的优秀作品,这些被遗忘的经典作品,皆为首次独家入选。
  • 我的古今美女

    我的古今美女

    原本只是一个走霉运的小白领吃饭不是吃出硬币就是瓶盖,睡觉不是做噩梦就是睡落枕;找工作不是遇到变态的上司就是没完没了的加班;就连感冒发烧去趟医院,自己一个大老爷们儿都能被误诊为得了女性乳腺癌。终于上苍可怜,掉下一个大美女,还以为是林妹妹,问过芳名,竟然是潘金莲;算了!潘金莲就潘金莲吧,总要比晚上一个人抱着枕头好,可没想到武松也出现了,还差点把自己当成了西门庆。更让人没有想到的是又莫名其妙的出来个貂禅,晕!这次不会吕布也跟着回来了吧……本书轻度yy,故事会以阴谋、11争斗、军火贩卖和人与人之间复杂情感为主线,在逆境中见证人性善良与虚伪的一面。
  • 散文诗·帕拉莎(智量文集)

    散文诗·帕拉莎(智量文集)

    您正在掀开的《散文诗帕拉莎》是一本绚丽多彩的书。在这本《散文诗帕拉莎》中,屠格涅夫有时用他一支饱含诗情画意的笔恬静地、满怀深情地为我们描绘着他的祖国俄罗斯那片美丽丰饶的天地。那蓝天、白云、峡谷、亚麻田、滚滚的麦浪、高翔的云雀……和善良的普通俄罗斯人的日常生活与劳动。
  • 诛天圣王

    诛天圣王

    幻灵谷一名普通弟子,却无意中闯入另一个世界,他被人利用,身陷囹圄。他为了生存!修习上古奇术,盗取神兵盘古斧,刑天戈。云游四大陆地,解封真灵传承,唤醒四大灵兽,修灵身,战神族……谁说小子不猖狂?上诛苍天下诛王!
  • 抗击日寇:风雨香江

    抗击日寇:风雨香江

    日寇入侵中国,在长江口横行霸道。江海龙家祖传的货船被日寇烧毁,父母被害。江海龙怒杀仇敌,在敌人追捕中,投奔抗日自卫团。自卫团加入新四军,江海龙以自身优势,到重镇江口办“商行”,搞地下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