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07000000006

第6章 初出茅庐(2)

此战值得大书特书,是刘备一生中与曹军对决取得的第一次大捷,标志着刘备的力量已经有了质的飞跃。罗贯中称此战是诸葛亮的好友徐庶策划的一场精彩大戏,还在樊城大破曹仁的什么八门金锁阵,说得天花乱坠。其实那些都是罗贯中梦笔生花的产物。

叶县之战,也是刘表一生中唯一的一次主动北伐。此战也显示出了曹军的强大战斗力,即使主力渡河去了,只留下小部分兵力留守许都。但对付刘表和刘备的骚扰仍然是绰绰有余,所以自那以后,刘表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这时候曹操正在河北忙着与袁绍的三个笨蛋儿子袁谭、袁熙、袁尚斗智斗勇。刘备袭扰叶县,虽然只是蚊子叮大象,但却像被毒刺狠狠地扎了一下,让曹操猛地惊醒过来,不得不把目光重新投向辽阔的荆襄大地。于是鬼才郭嘉向曹操建议,袁绍的儿子最大的本领就是窝里斗。不如我们把队伍拉回去,先把荆州解决了,让袁氏三兄弟相残得差不多,然后再回头收拾。岂不是事半功倍,既省时又省力?

曹操二话没说,当即下令撤军。建安八年(公元203年)八月,许都以南、叶县附近的西平小镇重兵云集,黑压压的一大片。

3、我很需要一个伴

新野的刘备和襄阳的刘表也秣兵厉马,摩拳擦掌,准备与曹操决一死战。眼见剑拔弩张,战事一触即发。忽地一夜之间,曹操的大军消失得无影无踪。原来从河北传来消息,袁氏兄弟真的火并起来了,袁谭被袁尚打得只剩下一口气,危在旦夕,派人向曹操紧急求援。搞得曹操头昏脑胀,到底要先打荆州,还是先取河北?这时候鬼才郭嘉也改变了主意,我们最大的敌人是河北袁氏,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如今袁氏兄弟自相残杀,正是老天爷赐给我们一劳永逸解决袁氏兄弟的绝佳机会。至于荆州刘表,简直就是一个酒囊饭袋。不图进取,整天只知道大块吃肉、大口喝酒。没必要去惹这样的木头人,让他自生自灭好了。

别人的话可以不听,但是大参谋郭嘉的话曹操一向捧为圭臬。于是曹操挥师河北,暂时把刘表和刘备抛在脑后,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北伐。这次北伐历时四年,从黄河一直打到幽州(今天的北京),再打到辽东的乌桓。路途之遥,行程之艰,战果之丰,犹如一道绚丽的长虹划过天空,在历史上留下的难以磨灭的一页。

曹操远征之时,许都几乎成了一座空城,随手可得。一旦有人趁虚而入,曹操远在万里之遥,进退失据,后果将不堪设想。在新野的刘备早就看到这一点,几次劝说刘表出动大军,趁机在背后给曹操狠狠地捅一刀,就是不把曹操捅死,也会让他生不如死。

令人不可理喻的是,荆襄的刘表佣兵一二十万,却异常淡定。眼睁睁看着曹操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的胜利,完全把刘备的话当做耳边风,竟然没有任何的袭扰动作,白白散失了一次绝佳的反击时机。真令人怀疑刘表的脑袋瓜里到底装的是什么东西?莫非是一大团破棉絮?

刘表不敢出击,自己的力量又太小。看到曹操帐下谋士如云,荀彧、荀攸、郭嘉、贾诩、程昱等等,随便一个都是安天下之才。再看看自己身边的人,除了拜把儿兄弟关、张二人,还有常山赵子龙,在冲锋陷阵时倒是三只令人胆寒的下山猛虎。可是打仗首先是脑细胞的较量,老天爷就是那么不公平,别人军中参谋多如牛毛,数不胜数,偏偏在我刘玄德身边,能说上话的半个人也找不到。

刘备在新野倍感郁闷,度日如年。浪费三四年的美好时光,已经一大把年纪了,可是什么事也没有做成,连战马都没跨过。摸了摸自己的大腿,本来健硕的屁股现在又是肉嘟嘟的,赘肉一大堆,都快要把裤头撑破了。

看看人家曹操,犹如冉冉上升的骄阳,光芒四射,令人不可逼视。两三年之后,刘备就过了知天命之年,那时再奋斗,恐怕已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了。

壮志难酬,忧郁的刘备像一匹失意的野狼,在月下悲鸣嗥叫着,问苍天,谁来辅佐玄德驰骋天下?

纵横天下的征途上,充满了惊涛骇浪般的凶险,刘备需要一盏指明灯来穿透浓雾,看清楚远方的海路。需要一个充满智慧的掌舵人,去避开险恶的暗礁,方能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到达胜利的彼岸。刘备决心找到一个能够引导他化险为夷、走向光明的舵手。

谁是荆州最有智慧的人?随便问一个都会回答:水镜先生司马徽。

于是刘备找到了司马徽。本以为他是一个头戴方巾,举止潇洒的豪杰之士。没想到他正在菜园里卷起高高的裤腿,唦唦地翻土种菜。一身脏兮兮的,散发出呛鼻的粪臭味。

但是刘备并不鄙视他。想想当年自己跟着老母亲,在涿州大街上就像乞丐一般,乞求着过客扔下几个铜钱,买下编织到深夜的草鞋和草席。

所以刘备非常恳诚,差点儿就要跪下来,玄德恭请水镜先生出山!

于是出现了石破天惊的一幕,这位荆襄大教父轻描淡写,就把两个年轻人推向历史的最前台。

司马徽嘿然说道,我一个书呆子,根本就不懂得什么政治、战争,甚至连纸上谈兵的本事也没有。不过这里有两位青年俊杰,卧龙跟凤雏,随便一个都可以让刘皇叔横扫天下。

听得刘备心里痒痒的,又惊又疑。惊的在荆襄竟有如此大才,疑的是自己呆在荆襄这么久,怎的从未听过卧龙、凤雏?不知道这两人是否真材实料?

于是刘备弱弱地问,他们都是谁啊?

司马徽感到一阵纳闷,卧龙、凤雏早已名动天下,偏偏就你不知道。这个刘皇叔简直就是可怜兮兮的井底之蛙,怪不得四五年过去了一直跳不出新野这口浅井。干脆好事做到底,一则让这两个高足英雄有用武之地,二则成全了刘备的一番雄心壮志。

司马徽神神秘秘地伸出两个手指,卧龙是诸葛亮的雅号,凤雏是庞统的美称。

水镜先生自己不愿意出山,却抛出了两只动物,一条是还在睡梦中的龙,一只是还没有长出羽毛的凤。回到新野之后,刘备心中暗自郁闷,恐怕这两个后生小辈只是司马徽的托词而已。

这时候有个叫徐庶的人主动找上门投靠刘备,刘备跟他没说上几句话,惊呼不已。他正是自己最需要的人才。可是徐庶却很谦虚,我跟诸葛孔明相比,只是小巫见大巫。

水镜先生推荐诸葛亮,现在徐庶也推荐诸葛亮,莫非诸葛亮真是个不世之才?

于是刘备很兴奋,那麻烦徐先生去南阳卧龙岗走一趟,把诸葛亮叫来啊!

吓得徐庶一大跳,尊敬的刘皇叔啊!那诸葛亮可不像我,为了混口饭吃,巴不得有人愿意雇用他。诸葛亮为什么叫卧龙?因为虽然他是一条龙,但宁可长睡不起,除非有人去唤醒他。

话说到这里,徐庶不想再说下去了。刘皇叔要不要光辉前程,你自己看着办吧。

刘备心里这才惶急了,连忙派人四处打探诸葛亮的底细。结果得来的情报让刘备十分震惊,原来这个低调而神秘的卧龙背景非同寻常。他是沔南名士黄承彦的女婿,黄承彦是荆襄第一豪门蔡讽的女婿,而蔡讽是荆州牧刘表的老丈人。那位横眉怒对、拒刘备于襄阳城门之外的蔡瑁则是蔡讽的儿子,诸葛亮的妻舅。理顺了诸葛亮的各种裙带关系,刘备不由浮想联翩,请来了诸葛亮,跟荆州各大实权人物的关系,也就疏通成功了。

接下去世人所津津乐道的刘备三顾茅庐的情节,该顺理成章了。可惜历史远没有罗贯中所写的那样简单。

4、三顾茅庐的疑云

三国时期魏国人鱼豢有一本叫做《魏略》的史书中,对诸葛亮与刘备的初次见面情况,做了一个独家披露。

根据《魏略》的记载,诸葛亮虽然整日在草庐里高卧,有时候赖床到太阳照屁股。但是他睡得一点也不安稳,那个阉党余孽曹操已经将河北收归囊中,下一个目标必然是荆州。可是荆州的领导人刘表也好,蔡瑁也好,尽管面临灭顶之灾,却身在祸中不知祸,像木头人一样无动于衷。

在荆襄生活了十多年,诸葛亮早已把它当做自己的第二故乡。老家山东琅邪国已经被曹操变成无人区了,所以决不允许悲剧在荆襄重演。环顾全荆襄,真正想阻挡曹操南下的只有刘备一个人了。根据几年来对刘备言行的考察,诸葛亮发现这个长着大耳朵的皇叔还是蛮值得信任的。

这时候刘备正屯兵于樊城,于是诸葛亮怀着满腔的热忱北上樊城,去见未来的大东家。没想到第一次见面,对刘皇叔的美好印象差点儿全毁了。这并不因为刘备长相不好,其实他长得挺帅气的,浓眉大眼,慈眉善目,脑袋两侧再配上一对垂肩大耳,简直就是菩萨的标准像。也并不是因为刘备缺乏魅力,其实他很有吸引力。当诸葛亮跨入樊城刘备的住所时,发现屋里挤满了人。他们就像忠实的观众,专心致志地倾听着刘备慷慨激昂的演讲。

那些都是前来投靠刘备的人,与诸葛亮一样,除了今日,从未与刘备谋过面。

演讲结束之后,大家都心满意足地各自解散。诸葛亮却不走了,因为他今天有许多话要对刘备倾诉,那些话在心中憋得太久了,恨不得一泻而出。

刘备一瞧这个后生很不起眼,除了年轻之外,普通得再也不能普通。懒得理你,喜欢坐多久你就坐多久。要是来讨酒肉吃的,上午刚刚宰了一头猪,还没有拿去腌制,可以赏你一块。诸葛亮一点也不介意刘备的冷遇,怪只能怪自己还是个无名之辈。人家一个响当当的皇族宗亲,要是随便向一个无名小卒点头哈腰,那尊严何在?威仪何在?

让诸葛亮毁三观的是,刘备竟然拿起一大把乱蓬蓬的牛尾巴鬃毛,津津有味地弄成一个个整齐的结子。

莫非刘备信心全无,想重操织席贩鞋的旧业?诸葛亮大失所望,自己已经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刘备身上。要是连他堕落下去,那荆襄彻底完蛋了。诸葛亮心疼不已,世人都道刘皇叔志向远大,没想到他连条牛尾巴都忘不了。

诸葛亮决定狠狠刺激了一下刘备,难道刘皇叔只爱牛尾巴不爱江山耶?

吓得刘备赶紧扔掉手中漂漂亮亮的牛尾巴,这才发现眼前的这个后生小子全身上下处处显露出“聪明”两个字。

刘备满脸羞愧,小哥说哪儿的话?我是太无聊了所以找个小玩意儿打发时间。小哥要是有什么奇谋妙策但说无妨。

诸葛亮肚子里的墨水太多了,都快要溢出来,于是锋芒毕露,如江河之水,滔滔不绝地倾泻而出,一讲就是大半天。听得刘备口呆目瞪,世界上竟然会有如此的奇才!二话没说,立即聘请为军师。从此两个人如鱼得水,精诚合作,终于创下了一番丰功伟绩。

这件事《魏略》记载了,后来也被《九州春秋》转载了。照《魏略》这么一说,刘备三请诸葛亮的传说纯属后人臆造。至于以后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所云的“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要么是诸葛亮回忆有误,要么是诸葛亮为了营造自己的伟大,烘托自己专权的合法性,而编造的一段美丽传说。

陈寿在《三国志》里明明白白地写道,“备由是诣亮,凡三往,乃见”,短短十个字,铿锵有声,辞严义正,令人不容置疑。

是刘备猥自枉屈三请诸葛亮,还是诸葛亮自动上门投靠?真相到底如何?是陈寿说了真话,还是鱼豢编了谎言?

解铃还须系铃人,我们先来看看陈寿和鱼豢这两个是何许人也?

当诸葛亮跟司马懿在五丈原斗得天昏地暗,连连呕血之时,陈寿出生在巴西郡安汉县的一个没落官僚家庭中。他的老爹本来也是诸葛亮手下的一名军官,五年前在诸葛亮恢复中原的号召之下,热血澎湃地随军北伐。可是陈寿的老爹跟错了主将,成了马谡的一个参谋人员。街亭大败,马谡畏罪潜逃了,蜀军死的死,降的降。活着回来的没有几个,其中有一个就是陈寿的老爹。但是他一回来,就被诸葛亮投入大牢,谁叫你那么背,赵云不跟,魏延也不跟,偏偏跟了个喜欢纸上谈兵的马谡?

陈寿长大以后,投师于著名的历史学家谯周门下。以后官做到东观秘书郎(负责管理皇家档案)、散骑黄门侍郎(后主刘阿斗的贴身随从)。陈寿的命运也不济,受到一忠(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一奸(陈寿的顶头上司大太监黄皓)的压制,郁郁不得志。但是很快地,陈寿成了曹魏的子民。两年之后又变成司马氏的臣民,被征调到朝廷去做官,当了个著作郎(负责编修历史)。在中书令(国家总理)和峤的委派下,陈寿专职编订诸葛亮的事迹,成为中国第一位研究诸葛亮生平的专家。那时诸葛亮已经去世三四十年,陈寿凭着手中职权之便,再加上曾经在蜀汉生活过,所以陈寿在研究诸葛亮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再看看鱼豢,他也是三国时期曹魏的郎中(这个职务与陈寿相当,是曹魏皇帝的随从),嗜好写史,著有《魏略》一书。曹魏被灭之后,鱼豢以曹魏遗民为荣,再也没有为司马氏效劳过。

从陈寿和鱼豢的经历来看,两人是同龄人,但是鱼豢比陈寿更有气节。鱼豢从一而终,陈寿梅开二度。鱼豢是研究曹魏历史的专家,而陈寿则是研究蜀国特别是诸葛亮的权威。鱼豢的《魏略》以曹魏为中心,兼及周边各地区。所以,陈寿对诸葛亮的叙述应该更准确,而鱼豢身处曹魏,对周边地区的史事,只能采集一些传闻,无法亲自去考证。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鱼豢有关诸葛亮去见刘备的记载应属缪传。

此外,当时刘备是被刘表放在新野驻守,防备曹操南下的。绝不可能像鱼豢所说的那样屯守樊城,让襄阳城内的刘表、蔡瑁等人夜里都睡不安稳。

如此一来,刘备三访诸葛亮,那是铁定的史实了。我们可以确定,是刘备听了徐庶的推荐,又想起了水镜先生的话,坚信那个从未谋过一面的卧龙正是自己所需要的大才。

同类推荐
  • 德川家光第一部:守正出奇

    德川家光第一部:守正出奇

    他是精明的政治家,奠定了日本百年兴盛之根基;他是冷静的军事家,幕府最激烈的农民暴乱由他一手平定;他是无敌的海上霸主,即便是雄霸一时的葡军海舰也闻风丧胆;他的功业震撼了日本百年,是一代代精英竞相效仿的王者典范。
  • 李约瑟研究

    李约瑟研究

    李约瑟(JosephTerenceMontgomeryNeedham,1900年12月9日-1995年3月24日),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和科学技术史专家,其所著《中国的科学与文明》(即《中国科学技术史》)对现代中西文化交流影响深远。李约瑟对中国文化做出了极为重要的研究,被中国媒体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 救时宰相——张居正

    救时宰相——张居正

    本书为“青少年应知的历史贤臣”系列丛书之一。张居正是与商鞅、王安石齐名的一代改革家,该书介绍了他主政十余年的事件,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奄奄一息的明王重新获得勃勃生机的过程,并永垂千古,被后人永记。
  • TheAnswer:阿伦·艾弗森传

    TheAnswer:阿伦·艾弗森传

    本书是介绍NBA篮球明星阿伦?艾弗森的名人传记类图书。人称“答案”的阿伦·艾弗森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汉普顿黑人街区,并不幸福的童年记忆,塑造了他狂放不羁、自由随性的性格。1996年成为NBA选秀状元拉开了阿伦?艾弗森征战NBA的精彩战幕。从贫寒的家庭身世、充满挫折的成长过程、到后来光芒耀目的成功,铸就辉煌的NBA职业生涯经历,这位从入行以来就充满争议的黑人球员,成就了一个美国式的成功梦想,激励着许多热爱体育的年轻人。本书由著名NBA作家张佳玮先生历时一年,倾心写作而成。写作过程中查阅了大量翔实的赛事史料和技术数据统计资料,书中收集了上百张艾弗森从高中至今的珍贵图片,对艾弗森生平重要的历史时刻做了完整记录,超强图文展现艾弗森的传奇人生路。
  • 一辈子的活法:王蒙的人生历练

    一辈子的活法:王蒙的人生历练

    我经历了伟大也咀嚼了渺小。我欣逢盛世的欢歌也体会了乱世的杂嚣。我见识了中国的翻天覆地,也惊愕于事情的跌跌撞撞。有时候形势的波谲云诡令人晕眩,有时候祸福的说变就变,叫人以为是进入了荒诞的梦境、是在开国际玩笑。见过上层的讨论斟酌,也见过底层的昏天黑地与自得其乐,还有世界的风云激荡,我毕竟访问过中国大陆境外的六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我感受了呵护的幸运与“贵人”的照拂。我也领教了嫉恨者明枪暗箭的无所不用其极:他们好累!
热门推荐
  • 骑士风云录1

    骑士风云录1

    遥远的时代,遥远的大陆,在大陆阿伦西亚上,人类在击溃兽人族并将之驱逐到达伦海峡对面的“地狱之岛”以后,终于再次迎来了久违的和平。
  • 布水台集

    布水台集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恶魔,你是我的天使

    恶魔,你是我的天使

    她平时冷冷淡淡的,对什么都抱着一副不关心的态度,但她生气的时候就会破口大骂:“那种花心、自大、沉积千年的腐植质、科学家也不敢研究的原始物种,早该被踢回原始社会了”;“可恶的自恋狂加**狂、白痴加傻蛋、垃圾加废品、乌龟加八戒;你这个进化不完全的生命体,基因突变的外星人;幼稚园程度的大学生,先天蒙古症的青蛙头;和蟑螂共存活的超个体,生命力腐烂的半怪物;会发出臭味的垃圾人,‘唾弃’名词的源头……”
  • 鸟兽寻踪

    鸟兽寻踪

    本读本是我们在新时期为当代青少年量身定做、专业打造的一套融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全方位提升青少年素质水平的优秀图书。它涵盖了青少年在成长的重要时期不可或缺的科普知识,带领青少年探索神秘的大千世界,激发青少年对科学及未知空间的求知欲。我们希望以此引领青少年探求无穷的科学知识,让青少年在对知识的渴求与完善中不断成就自我。
  • 步步惊凰

    步步惊凰

    作为四海八荒唯一一只五彩神凤,凤妩向来活得恣意。只是再恣意的生活也有被打乱的一天。比如,凤妩鞠躬尽瘁的养了夙渊这个小祖宗三万年,然后夙渊这个小祖宗吃里扒外的被天后家的小凤凰勾走了。三千年后凤妩出关,面对失去凤丹的三公主,出现动荡的天柱结界,以及不知所踪的夙渊仙君……当一层层迷雾揭开,三千年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的真相又是什么?
  • 阳光晒暖了冬天

    阳光晒暖了冬天

    “啪!”舒落怀里的书被撞的一下就掉到了地上,舒落懊恼把耳旁因跑太快而散落在脸庞的头发挠到了耳后,然后快速的蹲下身把地上的书捡起来。“对不起,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舒落不停地弯着腰道歉,连头都没有抬一下,就转身往教学楼跑去了。第一次的相见却是如此的匆忙。“你好,我叫舒落,看庭前花开花落,望天空云卷云舒的舒落。”舒落望着眼前这张自己完全从来没有见过的侧脸,但却有种难以言喻的熟悉感。“嗯?”男生闻言,疑惑的转过头来,有礼貌但又有点害怕的女生。“这本书,你要看吗,可以借给我吗?”舒落害怕这个男生会拒绝她。第二次相见终于认清了对方,是你以辰。
  • 那年的樱花树下

    那年的樱花树下

    那年,他和她在樱花树下相遇,“岚儿,不要哭了,哥哥答应你,等我们长大后,哥哥娶你好不好?”小女孩擦了擦眼泪,对小男孩说:“嗯!轩哥哥,你一定要回来!”男孩眼里满是不舍“岚儿,我们拉钩钩,十二年后哥哥一定找到你娶你!”“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那时,她才3岁,他也只不过5岁而已。在那年的樱花树下,他和她许下最美的承诺……
  • 联想风云三十年

    联想风云三十年

    “以柳传志为师,以联想为镜”是众多中国企业一直追求的梦想与目标。《联想风云三十年》通过透视以联想为代表的中国式企业三十年兴衰历史,给大家一个更广阔的思考空间。本书并总结了联想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经验和教训,是一部最能让我们领悟企业经营得失的教科书。
  • 大魔怒

    大魔怒

    简介:一个被家族利益抛弃的弃子,为了心中的执念,不屈不服,为了心中的所爱,更是宁愿历经千辛万难,也要执着的见上一面。战五主,对众族,只为一人天下仇;清古灯,愿成魔,一意孤行弑仙佛。伊人泪,泪成殇,为爱霸绝天下唱;只一人,拼古道,斩尽万魔进天道。不一样的玄幻,尽在不一样的大魔怒……
  • 女科折衷纂要

    女科折衷纂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