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07100000015

第15章

廖志国初任市长那一年多,尚未与“三剑客”结怨,同于树奎关系还属正常。那时,他喜欢经常往下边跑,每个月总要到包括海北在内的几个县(市)走走。遇到省里有领导或部门主要负责人下来,只要得到消息,也都抽空过去专程陪同,有时还请领导到市区来玩玩。等到后来乔维民靠上来,苗长林的竞争态势日益明显,于树奎因此对他有了看法,廖志国就开始疏远海北,冷淡于树奎。碰到省里再有官员来海北,他就装聋作哑能让则让,即使勉强前来陪同,也只是礼节性表示一下,很少一起吃饭、打牌。在于树奎和省里那些人眼里,也根本没把阳城这一级官员当回事儿。正是因为如此,眼下关省长明天停留海北这样的事情,在廖志国这里才会引发联想,已然演绎为于树奎发出的某一种挑战之举。

此外,最令廖志国尴尬、恼火的是,于树奎的上述非常规做法,若是悄悄做了倒也罢,相反,他很乐于高调宣扬,常常通过新闻媒体在内的各种形式大肆进行炒作,其终极意义甚至远远超过了炫耀,而是更加突显出耀武扬威的宣战意味。

譬如,于树奎喜欢搞画册、电视专题片、大型广告牌之类的东西。最近一两年来,宣传海北的巨型广告牌,不仅遍布其境内的所有公路、铁路、港口、码头、高速道口,而且还远及上海、北京、省城的机场、车站。各种名目的彩色画册,涉及工业、农业、招商、旅游等各个行业,几乎一部接着一部。场面恢弘、声势阔大的电视专题片,更是动用了快艇、飞机、热气球等多种辅助工具。这些宣传品的主题,表面是宣传海北的辉煌业绩,可其中的很多画面,却离不开于树奎高大、威武、忙碌的个人形象。尤其是那些广告牌、画册、专题片的主页与封面,不少是卜副省长等省领导视察海北时,与于树奎亲切交谈或热情握手的场景。

再譬如,在上一轮全国报刊集中清理整顿中,阳城下属所有县(市)、区的报纸均被取消,别的地方皆与阳城市委机关报《阳城日报》合作,纷纷办了专版或子报。唯有海北县独树一帜,选择与省报合作,并且不惜投入了巨额经费。由是,海北的好多新闻便大量出现在省报上,甚至经常在位置、体量上超过阳城市,明显给后者造成一定压力。为此,黄一平按照廖志国的意图,通过省报驻阳城记者站打过招呼,要求省报切勿过于突出阳城下属的某个县,弄得此县像个省直辖的“特区县”一样。结果哩,省报根本不买账,海北的报道照样大张旗鼓。

这种过于猛烈的宣传攻势,令廖志国极不舒服的同时,也日渐关注到于树奎身后一个特殊人物——海北县委宣传部长林松。此公正是上述宣传攻势的幕后操作者,更像于树奎的御用吹鼓手。

据说,于树奎曾经公开讲过,宣传部长林松的作用,战争年代抵得上千军万马,现时则堪与十个八个局长、镇长相匹敌。平时,对于林松的宣传公关,于树奎一律要钱给钱、要物给物、要人给人,可谓不惜代价。而林松哩,就像一位高明的中医,总能把准县委书记于树奎的脉搏,将后者希望宣扬的内容悉数展示,而且收到的社会效果也非常理想。

林松在海北不仅是个得力吹鼓手,还是个有名的策划大师。前两年,全省有个现场会在海北召开,卜副省长亲自挂帅,关省长到场讲话。其中有若干参观点,需要有普通群众随时接受询问。于树奎将此事交由林松总导演,明确要求既确保回答完美,又不能露出任何破绽。结果,等到现场会那天,所有参观点均取得圆满成功。那些身着普通衣衫、言谈朴实、外表平常的“百姓”,其实全是政法部门、机关事业单位的干部装扮。在居民区,甚至专门有装扮成一家的警察,连小孩都是从实验小学艺术团挑选。参观途中,关省长亲自下到某居民家中访问,那位由街道宣传委员扮成的贫困家庭户主,带领全体临时家庭成员,诉说到激动处居然声音哽咽,骗得省长与众多参观者差点掉了眼泪。事后,于树奎亲自提名,为林松报大功一次,并奖励其策划团队现金十万元。

于树奎对林松如此看重,后者更加不惜卖力效命。这几年,为了迎合于树奎不断膨胀的自我感觉,林松歇尽全力投其所好,运用掌握的各种宣传工具,极力为之歌功颂德。去年,林松从北京请来某知名作家,驻在海北采访一个多月,创作了一部洋洋洒洒三十万字的长篇报告文学《海北赤子》,配上近百幅彩色照片,以铜版纸印制得非常精美、豪华,名义上面对国内外公开发行,实质由林松布置在海北所有企事业单位、尤其是中小学校免费赠送,并广泛寄发到国内外海北籍人士。此书出版后,林松相继花大价钱在省电台、报纸连播连载,并找了一家门户网站,雇人以不同网名写了好多肉麻透顶的评论,让人感觉反响何其热烈。前不久,林松又专程赴北京,准备以此书为蓝本,改编、拍摄成二十集同名电视剧,据说连扮演于树奎的特型演员都悄悄物色好了。

还有,通过于树奎授意、林松操办,海北这几年还获得全省苗木之乡、京剧之乡、风筝之乡等等名号,而其中有些本应由阳城市申报,或者是其他县(市)、区的强项。结果,海北抢先申报了,阳城市只能作罢,别的地方就更加无可奈何。

如此种种,林松其人之恶名,很快便在廖志国脑海中生下根来,并萌发了修理、收拾这个爬虫的念头。

21

回到市委,还没进办公室,就有一拨人在电梯对面的市委办综合处等候,其中一些人早就预约过。

黄一平看看人太多,吩咐综合处副处长小马道:“依次安排到廖书记办公室,根据每个人所谈事项限定时间,一个小时内必须全部谈完,等会儿廖书记还有重要公务。”

小马是黄一平从市府办专门带过来,负责处理廖书记的文件传递、一般讲话草拟、日常生活料理等琐碎事务,未来则准备接替自己担任专职秘书。

交代完毕,黄一平赶紧回到自己办公室。他要趁着这一个小时的功夫,迅速查明关省长停留海北的前因后果,以期为廖志国决策提供依据。

在N省的秘书系统,无论从业时间、资历,还是能力、水平,黄一平皆是其中的佼佼者,也算是这个圈子里的一个名人吧。翻开省直机关电话簿,第一个电话就打到省府办公厅金处长那儿,果然听到几声颇有特色的咳嗽。

金处长是关省长的首席文字秘书,深得省长信任与厚爱,平时大多坐在家里点灯熬油,替领导出点子、想思路、写文章,一般不随省长出行基层。上次廖志国在省委全会上的发言,黄一平就是向他讨教,才摸准关省长的喜好,也才一矢中的。

“金处长您好!我是阳城市委办小黄,黄一平。”黄一平语气相当谦恭。他知道,金处长是省府办有名的才子,也是文人气颇重的一位夫子。这种人骨子里追求权势、崇尚利益,可表面却又蔑视权力、金钱之类。与此类人打交道,唯有谦虚、恭敬才能获其好感。这是中国文人的一大特色,更是众多官场知识分子的显著特点。

“哦,知道知道,廖书记的大秘书。有事吗?”金处长果然很客气。

“是这样,金处长,我代表廖书记向您请示一件事。”黄一平很清楚,虽然自己这个副秘书长是正处职,金处长的职务也是正处,只不过刚刚挂了个副厅级调研员的虚衔,差别并不十分明显。可是,人家在省你在市,人家居上你居下,金处长又是那种比较虚荣的人,他这边就得打出廖志国旗号,唯如此方才配与对方平起平坐。否则,定然自讨没趣。

“哦,廖书记客气了。什么事?说吧。”金处长听到廖志国三个字,声音马上高亢起来。

“听说关省长今天在临海市有活动,不知回来途经阳城时能否停留一下?金处长您知道,我们廖书记一直有个迫切愿望,就是想请关省长来阳城看看,对阳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作些指示,也为今后进一步指明方向。”黄一平压根儿没提海北的事。

“嗯,这次恐怕不行哩!关省长今天到临海市,是要参加那里核电站的奠基仪式。那个工程,是关省长任上亲自跑成的重点项目,倾注了省长很多心血,因此他才必须到场。而且,国家环保、能源等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也到场。你不知道,最近关省长特别忙,光是压给我的重要文稿就有一大堆。今天下午到临海,宴请国家部委领导,明天一大早核电站奠基仪式,下午还要赶回来有个重要外事接待,日程安排满了。至于你们廖书记的意思,你放心,我一定会及时向关省长报告,争取尽快作出安排,满足你们的愿望。”金处长滔滔不绝,俨然关省长的大内总管。

“关省长到临海市,您这省府一秘没有亲自陪同?”黄一平问。

“唉,关省长当然也希望我能随行哪。可是,最近省里会议多,而且都是全局性的重要会议,关省长所有的报告、讲话又不放心交给别人,我就只能少往外跑一些啦。这次临海之行,有卜国杰副省长、汪秘书长、毛副处长他们,我方才得以从容、安稳坐在这里和老弟你说话嘛。”金处长的思路已然被黄一平牵引。

“原来是这样。”黄一平有点遗憾。

“哦,对了。”金处长突然想起什么,道:“提到毛副处长,我倒想起一件事。他下午给我打了电话,询问明天下午关省长那个外事接待的具体时间。好像是你们那边海北县委书记于树奎,知道了关省长的行踪,希望明天路过那里时,能够停留一下,哪怕吃顿饭喝口茶。你应该知道,于树奎活动能量大,同卜副省长关系密切,他那边开了口,卜副省长就作难了。据说他们几个正在商量,卜副省长的意思,如果可能的话,明天中午也许会在海北停留。不过,这事还没有征得关省长同意,估计够呛。”

“哦,是这样。那关省长来阳城视察、指导的事,就拜托金处长您多关照啦!”黄一平感觉掌握的信息差不多了,赶紧结束通话。

放下金处长电话,黄一平探头看看对面,廖书记办公室里依然有谈话声音。于是,他赶紧缩回来,用手机给省府办公厅毛副处长发了一条短信:“毛处:有急事,务必回个电话。一平。”

这个毛副处长,是金处长的副手,相当于关省长的行政、生活秘书,平时与省长基本形影不离。其人是省委杨副秘书长的亲信,当年在杨手下参加编辑过几年省委内部刊物《理论前沿》,因为冯开岭发表文章的关系,黄一平与其颇多交道,私下以兄弟相称。黄一平知道,毛副处长虽然随侍关省长左右,却不像金处长那样以才华得宠于领导,说话、办事便处处谨慎小心。平常,黄一平除了保持密切私谊,很少在工作关系上动用毛副处长。可是,今天的情况有些特殊,就顾不得那么多了。

很快,毛副处长的电话来了。

“什么事这样急?”毛副处长声音压得很低,而且明显是一路小跑着脱离人群。

“于树奎那边怎么回事?”黄一平也顾不上客套。

“哦,是这事。今天下午我们从省城刚刚上路,海北县委书记于树奎的电话就追上来了。我怀疑,很可能是卜副省长秘书那儿透露了领导行踪。于树奎的电话,先是打给卜副省长,后又转交给汪秘书长,要求无论如何安排关省长在海北停留一下。事实上,这次关省长的行程很紧,今天下午陪同北京的几个部长察看核电工地,晚上宴请、观看文艺晚会,明天早晨奠基仪式后,马上就送部长们返回北京。中午大概有两三个小时,原本安排再在临海看几个地方。下午最迟三点,就要往省城赶。可是,卜副省长的意思,明显是想满足于树奎的愿望,这样一来,汪秘书长也很为难。当时经过反复盘算,感觉只能将明天中午的时间挤出来两三个小时,临海那边的几个点就看不成了,可能会赶到海北吃饭、午休,方便的话看一下那个滨海工业园。”毛副处长说。

“滨海工业园?确定吗?”黄一平问。

“确定,他们的通话内容我听得一清二楚。”毛副处长道。

说到滨海工业园,黄一平明白了。于树奎此举,不单纯是要拉关省长这张虎皮作大旗,而是还有一个重要目标——使滨海工业园名正言顺。

海北是阳城所属两个有海岸线的县之一,境内拥有大面积淤积滩涂,而且这种滩涂每年都在“长”大。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一定时期内,为了保证农用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稳定,各个地区的工业用地必须限定在一个严格的范围。前两年,海北县利用自身的滩涂优势,在海边搞了个占地一万多亩的工业园区,实际上是同市里争抢有限的用地指标,一直未能得到国土等相关部门许可,阳城市委市府早就明确要求他们暂停下来。然而,于树奎根本不吃这一套,仗着手里有滩涂,省里有后台,想方设法使这个园区合法化。倘若此次关省长果然前去视察,只要哪怕是露出一点点赞扬、肯定的言辞,那就无疑是给于树奎恩赐了一柄尚方宝剑,园区的审批便无人再能挡道。如是,无疑又让廖志国难堪了一回。

“停留海北的事情,估计什么时候可以最后定下来?”黄一平问。

“卜副省长这边商量好了,估计也就算最后定下来了。后来,于树奎又有电话过来,好像卜副省长已经基本答应他了。不过,最后报告给关省长,恐怕得等到今天晚上所有活动结束了才行。”毛副处长答。

黄一平感觉事态严重,心里也有些慌乱,却又无法对毛副处长多说什么,就随口问道:“那现在你给我回电话,关省长在做什么?”

“关省长正在同几个部长一道,接受新华社刘社长采访哩。”毛副处长回答得也是漫不经心。

同类推荐
  • 幸福像花儿一样

    幸福像花儿一样

    本书绕着某军区文工团舞蹈队里一位令人瞩目的女演员杜娟的情感命运展开。她在收到了两封求爱信,同时面对两个男人,三个人,两份爱情,一段曲折的别离情在深秋里种下了它的种子,再现了绿色军营里的悲欢离合,质朴感人。本书已拍摄成同名电视剧,由孙俪等主演。那一年秋天,文艺兵杜鹃同时收到了两封求爱信,一封来自风流倜傥的公子哥儿白扬,另一封来自少年沉稳的文化部干事林斌。同时面对两个男人,美丽的杜鹃犹如站在了自己人生的十字路口上,每一条路都诱人,每一条路也都莫测。现实没有给入犹豫的机会,杜鹃选择了两条路同时走。然而人是不能同时走两条路的,错误的开始将导致怎样的结局?等待着她的,将是那一年深秋里的苍凉。
  • 夜半一点钟

    夜半一点钟

    在香港做了十年私家侦探的夜枯兰官突然放弃一切,回到广州,转行做电台主持人,主持一档叫《夜半一点钟》的午夜节目。在这个节目中,听众可以拨打热线电话,讲述那些曾经发生在自己或身边人身上的,不可思议事件。从第一个故事开始,诡异之门缓缓打开,原罪者、偏执狂、少年犯、残缺人……
  • 我们像野兽

    我们像野兽

    《我们像野兽(修订完全版)》是作家何顿的最新长篇力作,一贯以贴近市民风格著称的作者此次演绎了八十年代七个美院毕业的大学生的浮世生活:从八十年代校园的梦想到现实的幻灭,从为了生存而辛苦辗转到曲尽心机志得意满,展示了一代人在市场经济转型期间与世俗生活的复杂纠葛、他们的情欲爱恨、他们的生活与事业,通过他们二十年间的生活轨迹,投射了大变动时代的一代人生活方式和伦理观念的变迁。语言浓郁的长沙风味更为作品增色。所有从八十年代和非八十年代走出来的人将看到自己和自己那一代人的历史。
  • 原谅我红尘颠倒

    原谅我红尘颠倒

    《原谅我红尘颠倒》是一部关于堕落与救赎的江湖秘史。铁嘴魏达在律师行业一路春风得意,不料祸起萧墙。女友肖丽见魏达无意结婚,便在前男友陈杰的撺掇下,偷了魏达行贿某法官60万的“视听资料”。魏达一边安抚肖丽,假意许诺与她结婚,一边想方设法挖出陈杰,以便拿回自己的行贿证据。与此同时,因为一个几千万标的的大案子,魏达与同事、法官之间,开始上演一出又一出惊心动魄尔虞我诈的好戏,他们是好拍档,却又互相提防;他们是同盟者,却又算计对方。终于,一切按照魏达的精心策划顺利进行,但就在他志得意满之时,一个惊人的意外出现了……
  • 夏天在倒塌

    夏天在倒塌

    《夏天在倒塌》讲述在地铁站里,她们互相靠着在绿色的椅子上睡着了,醒来时,地铁已开出很远,开出了地面,远处低矮的工房里面亮着星星点点的灯光,她们把脸扭向窗外,看见锦江乐园的摩天轮隐没在黑夜之中,恍惚中依然在缓慢地旋转着,车厢里很空旷,望得见下一节和再下一节车厢,而褐色的车窗玻璃里面,可可和小俏的脸,不时地被树木和电线杆掠过。夏天终将过去,夏天终将到来。
热门推荐
  • 魔瞳噬都市

    魔瞳噬都市

    一次奇遇,让主角踏上了修炼的道路,但当他越来越强大时,却忽然发现,自己陷入了某场阴谋之中,但他却不知道这是别人还是自己的阴谋。
  • 没有禁忌的青春

    没有禁忌的青春

    小说的最高意义或许在于,书写人类精神的真实,想象的真实。该书以大胆、出格、极具僭越性的想象,颠覆了既有青春主题的书写,让我们看到了一场勇猛、强悍、自我、个性的青春。一个女孩,她与自我的关系,与母亲的关系,与男人的关系,都因她几无禁忌的青春冲动,她对世界真相的揭露与探寻,而呈现出一种崭新的从未有过的面目。可以说,作者以此抵达了精神的真实,想象的真实。或许,在每个人的内心和想象中,都渴望经历一场真实无忌、挣脱虚饰的青春。只是,绝大多数的人没有这个心力,所以,在现实与文字中,都只能收获波澜不惊、“西线无战事”的青春。从这个意义来说,该小说为原有青春主题的小说增添了新的维度。
  • 医女有毒

    医女有毒

    前世,嫡母所害沦为戏子,她受屈毒打致死,这一世,她毒医重生,一根金针判人生死,入侯门斗小妾报复姨娘拍飞嫡母,一次本息全讨回!她仰头笑靥如花,挽着七王爷的手,不求连城璧,但求一世握定乾坤,权掌天下,锦绣繁华!
  • 初晴不见慕

    初晴不见慕

    朦朦细雨朦朦雾春落秋时何见雾,浓浓笔墨浓浓情雨后初晴不见慕。。。一个经典的故事..白富美倒追屌丝男不再是传说....
  • 重生于崇祯末年

    重生于崇祯末年

    重生!明末!中原大乱,李自成占据陕西,张献忠占据四川,北方满清虎视中原,南方各大王侯不服朝廷,东方倭奴意图中原。而朝廷内部,派系分明,大臣对崇祯阳奉阴违,大明将要灭亡。主角的灵魂突然占据了太子朱慈烺的身体。于是历史开始改变,大战李自成,消灭张献忠,北伐满清,东平倭奴,南方智取力敌众王侯。很平常的故事,很不平常的小说。
  • 重生之田园大亨

    重生之田园大亨

    作为一枚被圈禁的富家米虫,夏翎表示,这辈子做梦都没想到,会开启乡下种田模式。幸而,金手指早已绑定,哪怕遇车祸穿越,成了先被谋财、再被害命的山村小白花,也能活出生撕极品、死踹无赖的霸王花风采!看着镜中人损毁的脸、残废的腿,夏翎冷笑:欠了我的,——早晚连本带利讨回来!种稻米,包果园,挖鱼塘,建工厂,盖酒庄,组集团,玩垄断,从白手起家的乡野村花,到响彻东洲的田园大亨,夏翎无辜摊手:我就是个乡下女财主。功成名就之际,本应死成骨头渣的未婚夫韩齐突然一身警服、胸戴功勋章,出现在她的面前,深情款款,“小翎,我回来娶你了。”夏翎:“呵呵……冥婚?”男人挽了挽袖子:“媳妇,冥婚也是婚,重婚犯法,小三可耻。”片段:男人轻笑:媳妇,给个大腿抱呗。夏翎伸腿:随便抱!男人单膝下跪,眼神深沉。夏翎:卧槽!只许抱,不许啃!甜宠励志文,女主黑莲花、心机婊,三观不正,心黑手狠,不喜点叉,误入速离,珍爱生命,拒绝撕逼。
  • 致青春:我还在这等你

    致青春:我还在这等你

    青春是什么?是心中的那个TA:怀着一颗懵懵懂懂的心,去爱去恨!不管一切,不计后果!只要心中的那个TA能看你一眼;去做一些事,只为夺得TA的注意,博TA一笑。青春就是如此简单,如此美妙,如此甜蜜........
  • 邪龙仙图

    邪龙仙图

    坎坷迷离的身世,使得唐飞从小就背负重担,为了报仇,唐飞踏上了一条强者之路!
  • 影后驾到:霸道总裁请接招

    影后驾到:霸道总裁请接招

    她是身价过亿的黑道千金!摇身一变成为娱乐圈新晋小花旦,她面对霸道总裁的百般挑逗,淡定的回了一句:“我对老男人不感兴趣!”“嗯?老男人?我比你才大2岁,要不你考虑考虑我?”他是C.E集团的冷面杀神洛BOSS!他对她撒泼耍赖,扮乖卖萌,贼兮兮的问:“安然啊,你打算什么时候给我生个小崽子?”某安然翻了个白眼:“洛梓琛你有完没完啊!”男主卖萌无下限!女主高冷无底线!这对欢喜冤家无擦出怎样的火花?请你入坑慢慢听我道来!
  • 符魔记

    符魔记

    仙道,玄通大陆的安生立命之本法器,玄通大陆的定鼎天下之根宗门,玄通大陆的最高主宰之地不过,这一切都与莫无欢没有丝毫关系因为他只是一个没有仙根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