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17400000022

第22章 80后作家:不可阻挡的崛起(1)

韩寒:从坏学生到公共知识分子

韩寒,似乎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热门的标签——写作成名,批判教育制度,拒绝名牌大学的邀请,成为国内最好的赛车手,出唱片,向名人开骂……

这个80年代出生的男孩,早早达到了那些身处体制内但渴望自由的同龄人所梦想的状态。更为难得的是,他一贯犀利清醒的姿态从没改变,于是,他成了偶像。

英雄出少年

韩寒自幼就爱好文学创作。13岁的时候他的短篇小说《弯弯的月亮》和《书店》就分别刊登在《少年文艺》(南京)1997年第7期和第9期上。自此一炮打响后,他就迷恋上了写作,从此一发不可收拾。随后,他的另外几篇短篇小说又相继被《少年文艺》(上海)采用。因此,他的作品还分别荣获这两家少年文艺刊物的“少年文艺奖”。

韩寒的成名是与“新概念作文大赛”分不开的。

当年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是一个意外。韩寒的父亲看到了《新民晚报》上的征文通知,就帮儿子投了一篇稿,结果竟然进入了复赛。因为收到复赛通知晚了,韩寒从松江赶到上海作协的时候,比赛已经快要结束了。或许不忍心让这个气喘吁吁的孩子失望,评委们决定给他一次机会,他们随手把一团纸扔进了盛着水的玻璃杯里,这就是给韩寒的考题——命题作文:《杯中窥人》。

一小时后,《杯中窥人》写就,韩寒从白纸被水浸湿引申到人从出生到被社会浸染的过程,逼人的文气令在场的考官叹服。最终,他拿了“新概念作文大赛”的第一名。

多年以后,韩寒回忆起那篇文章,“我真的没觉得那个文章好,其实写得挺做作的,从一个纸团怎么看到什么人性、命运、人生,这其实是装逼。那时候我多小啊,其实没有那么多人生体验……可能装逼也有一种境界,我装得比较好。”

这个奖并没有给还在念高一的韩寒带来什么好处,本来学习就严重偏科的他个性越发张扬,这一年期中考试7门功课不及格,只好留级,他戏称读“高中本科”,父母苦口婆心,两个副校长、3个教导主任去家访,并安排老师单独指导,韩寒依旧“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最后韩寒甚至决定休学,让很多人都吃惊不已。他这样解释休学原因:“早有这念头,但学校有个操场很诱人,现在正修理,不能踢球,也就没什么可留恋的。另外,我在报纸上公开反对现行教育制度,但一面又在上学,我不想自相矛盾。”而之所以办休学,是因为自己还想参加“新民晚报杯”中学生足球赛,如果没有学籍是不能参加比赛的,还有,旅行时凭学生证可买到打折票。

一位报纸编辑从《萌芽》杂志那里知道韩寒的退学之举后,特意跟韩寒约了一篇谈教育的文章《穿着棉袄洗澡》,发表在发行量很大的《新民晚报》上,引发了一场台风般的大讨论。在长达一个月的讨论里,韩寒上了报纸、广播、电视。

韩寒由此而出名。搁在上海文艺出版社长达一年的《三重门》也因此获得了出版的机会,这本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小说迅速成为畅销书,稿费是6万元。韩寒很高兴,觉得自己“找到了出路”。

拿到钱的第二天,韩寒买了辆摩托车,请朋友一起吃饭唱歌。更让他自豪的是,他比父亲还先出版作品——韩寒的父亲后来的第一本书是《儿子韩寒》。

有好事的记者在采访复旦大学校长的时候,提到了韩寒和另一位考不上大学的电脑奇才满舟,这位校长说,复旦愿意破格吸纳人才,给两个少年一个机会。满舟因此进入复旦,而韩寒却拒绝了复旦大学的好意。

韩寒的理由是,“人不能猥琐,应该言而有信。”“我其实也想去复旦,但是面子上过不去。我刚刚痛骂教育制度,很多学生说:你说得太对啦,我们支持你。然后你一得到好处就去大学,我觉得这是很卑鄙的行径。如果我当时去了复旦,那真的是我人生的一个污点。”

在《萌芽》主编赵长天看来,在文学上,韩寒受钱钟书《围城》影响很大,写作比较率性,不是那种故意迎合市场,也不是刻意要在文学上有所追求,是喜欢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

根据出版人路金波透露,2006年里韩寒出版的《一座城池》卖了61万册,版税拿了近200万元。更早之前的《韩寒赛车日记》《长安乱》版税也在百万元以上。在媒体新公布的“中国作家富豪榜”中,韩寒以950万元的收入排在第3位,仅次于余秋雨和二月河。

在入选的作家里,韩寒是唯一对榜单持认同态度的。“我永远都不会进入文学那个圈子,看到他们我会浑身不自在。”他还在其他地方说过,如果他当作协主席,下一秒就解散作协!

赛车的感觉最舒服

韩寒去赛车,当年一度被人以为是一个少年作家的自我炒作。但事到如今,韩寒已经成为全国最好的车手之一。谈到自己从写作一头转到赛车上,韩寒觉得赛车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那么风光,“有些人说做这个是不是想炒作自己。但是你炒到自己是全国冠军也可以,我想没有一个傻瓜为完全默默无闻的事情去炒作。这两年是F1赛车带动的,赛车还有一点影响力,但是我参加的前几年,中国的车队哪个人转会、谁是一流的车手、谁的排位最靠前……没有任何人知道,我纯粹是一种喜欢。”

2006年全国汽车场地锦标赛第六站,他获得了季军。

作为一名职业赛车手,韩寒对他的成绩很不满意。这一年,是他的本命年,虽然穿上了朋友送的红内裤,但并没有给他带来好运气。因为赛车频繁出故障,多站比赛,韩寒很多次在领先的情况下被迫退出。

成绩不好还有一个原因。因为新的发动机一直没有如期到位,韩寒只能用旧发动机参加比赛,好不容易捱到最后一场比赛的时候,自德国运来的新发动机到了。但韩寒没有用,出于大局,他把新发动机让给了有希望获得个人积分年度冠军的队友王睿。

但王睿没有拿到个人冠军,韩寒所在的大众车队也没拿到全国冠军。亚军的结果令一心想夺冠的韩寒无比郁闷:“对手的车引擎是200马力16气门的时候,我们都是150马力8气门;他们用的是直牙序列变速箱,我们用的还是传统民用斜齿变速箱;对手使用MOTEK电脑的时候,我们用的还是原厂的电脑。”

迷上赛车,是韩寒在写作出名以后“找不着北”状态下的一个选择。从小韩寒就喜欢看赛车,小时候在家里看电视,赛车飞驰着转弯的时候,他能看得两眼放光。当自己手里有钱了,摩托车也玩腻了,他一气买了3辆汽车。“我就是喜欢,付出再大的代价我也要去做我喜欢的事情。”

刚开始是在上海郊区的路上开,后来开到了北京。因为北京玩车的人多,改装车的高手也多。由业余而专业,是因为朋友办了一个车队,把韩寒拉了进来,不给工资,所有费用自负。

玩车成本高,韩寒写作挣来的钱,全部扔到了车上。“在玩赛车的几年里,我穷怕了,有一年开方程式赛车,花了好几十万,自己练车,好几十万,换车啊,上百万……所有几部书的稿费都花掉了。”

韩寒现在已经成为国内最好的赛车手之一。对玩赛车时间并不长的他来讲,不用花稿费去买车养车换零件,玩到全国前几名的位置,拿到个人冠军,这已经是个奇迹。

至于写作和赛车两件事并行能够持续多久,韩寒认为自己无法控制。对一个事情的感情到什么时间,人类本身是无法控制的。有的时候是一种惯性,赛车是这样,写东西也是这样。你觉得很好,在一起很开心就可以。并不需要时时刻刻都有激情,那就是神经病,像吃了摇头丸那样。“我觉得能够开心,并且做得很好,那就可以,有一天真的不想赛车了也就不赛了。”

把博客当做意见平台

从韩白之争、炮轰作协到贬低茅盾巴金,从调侃周正龙、讽刺学校校服到取笑燃油税改革,韩寒以凌厉的文字扫荡了从文坛到社会的各种议题。2008年9月23日,韩寒26岁生日的时候,他的“厉害”赢得了一份大礼:超过2亿点击量的新浪博客已超越徐静蕾,成为名副其实的新霸主。

网络成就了韩寒。面对批评者,他觉得自己的内心已经足够强大,强大到可以做一个永远的“少数派”。

从文体上来说,被称为“新锐作家”的韩寒其实更喜欢写杂文,因为自由,因为那种控制不住的情不自禁,那种交锋时候的快感。有人恭维他说,你的杂文写得淋漓尽致看着很过瘾啊,他“谦虚”地回应说:其实很多网友的评论都是极好的杂文。

从最初与评论家白烨的“韩白之争”开始,韩寒就一直是网上论争的焦点人物。2008年,韩寒依然引发了不少话题,比如关于冰心、巴金、茅盾等作家的文笔问题,比如关于日本AV女优松岛枫。前者本来是经典作家,后者则是难以提上台面的一类人物,当韩寒对后者力挺,对前者力贬之后,在不少批评人看来,他就是那种“没事找抽型”。

前者的起因很简单:“我和陈丹青两人做一个电视节目,我说的大意是,新中国以后的中国文学很不注重文笔和文采,我们的课本选文章和要求背诵的那些文章的文采也都很差,老舍、茅盾等人的文笔很差。然后陈丹青补充到,还有巴金。我表示很同意。因为老舍是我一个口误,我就是想说巴金来着。”

韩寒说出这些批评的时候,就已经预感到这会引发新的一场争议。“很多把烧香当成一个作家的头等职业道德的文学评论家,他们纷纷对我说,你胆敢骂大师,侮辱大师,颠覆大师,向大师泼污水。”

“我觉得非常奇怪,我只是在表达我的个人审美和阅读习惯,这是多么正常的一件事情啊,怎么会有这么大罪孽呢?”韩寒觉得,很多评论家义愤填膺,如果不认同他的观点,那么他们应该告诉大家,巴金茅盾冰心的文笔好,为什么好,好在哪里。“可是,现在他们只会说,大师是不能评说的,你这是忘本,是人品出了问题,是必将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的。”

韩寒觉得这是个被“放大的事件”。“这是我个人的阅读口味问题,就像四大天王一样,我也可以说张学友唱得好,郭富城唱得一般。有什么问题吗?”这是很多时候,韩寒的评论所遇到的一个困境:貌似个人口味的事情,或者是很多人的常识,说出来却遭到各种非议。

“这个国家,每天都发生很多奇怪的事情。即使你弱智,你也会情不自禁地发表一些看法。太奇怪了,太好玩了,太不可思议了。所以我会情不自禁去写。”韩寒说。

这就是他写博客的动力。他的小说出版人路金波总是批评他“太懒了”,对韩寒来说,现在写小说就是一个被催促的被动过程。相比而言,写博客杂文是一种带着快感的享受过程。“写博客就像追女孩子,你喜欢女孩子有冲动,要马上去追,如果你说缓一缓,缓个两三年,就没有那个激情了。”

在博客这个主战场上,韩寒言说的对象五花八门,尤其集中在社会话题。比如拒绝给红十字会地震捐款、解释莎朗斯通“报应论”、拥护取消学校校服、列出“关于中国电影的十堆炮灰”,等等。

问他有没有这么一种情况:当年面对一个事件的时候,你发现自己没法做出自己的判断,没法站定自己的立场,以至于无法发言?

他斩钉截铁地回答:不会,想写的都能写得明白。他感到很无奈的仅仅是,大众传播过程中他的意思往往被扭曲,在媒体报道中变成了另外一种样子。“其实我很多文章很平实,但一到了媒体上,连我自己看都是在炒作,在哗众取宠。任何一篇文章,你归纳一个主题很容易的,即使是伟人的著作,如果我来归纳,都可以弄成哗众取宠的东西。”

对此,他的态度是:没有办法,非常理解。“比如说我在批评某个东西,就不如说我要骂某个人更吸引眼球啊,大家都喜欢看掐架的。”然后,他语锋一转,很认真地说了一句:“但我的确没骂过,在我的印象中,我的确没有骂过谁。”

他从来没归纳出自己有什么价值观。“我觉得什么是正确的,我就说出来。你要明白,这不是拉选票啊,支持这观点的人多,我站到他们那边。所以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我说这个问题,很多人力挺我,我再说个别的事情,这帮人又大骂我。”

如果一定让他归纳,他的回答是“根据自己的判断”。“我明白,我并不是要一定站在多数人的立场上。我就是要发表我的观点,你觉得对的就是对的,你觉得错的就是错的。”他现在不看别人的书,只看新闻和杂志。“我怕受别人的影响。我想写的,都在我的脑中和我的生活中,我不需要从别人那里得到任何启发。”

他对作家的“思想武器”之类话题,充满了不屑与讽刺。“我没有什么思想武器。比如一个女人,只有有了一套房子才有安全感。但我不是女人。我自身就是我安全感的来源,我不需要外加的东西。”

在现实中见到韩寒,你会怀疑他是不是典型的人格分裂:你见不到那个网络上肆无忌惮杀气腾腾偶尔冒出脏字的愤青,你会惊诧于他竟如此羞涩。

喜欢韩寒的人,主要是喜欢他在博客上展示的那个形象:口无遮拦,肆无忌惮。关于韩寒的粉丝群,有个有趣的事件是这样的:一位迷恋韩寒的中文系硕士女生,因为得不到韩寒的回信,坐在学校宿舍楼下大哭。

“她应该先寄照片给我的啊,呵呵。”韩寒调侃说。接着又有点不好意思,欲言又止,言语之间,有点羞涩。

同类推荐
  • 一路林红

    一路林红

    以文情并茂的短故事,带领读者遍访欧亚美洋非五大洲。以企业高管的眼光和文学的情怀,细腻温婉、诙谐幽默的笔触,诠释中西方文化。以充满哲思、怡情怡景的人生感悟,编制成绚丽多彩、姹紫嫣红的人生大片。《一路林红》是作者路琳根据她多年在世界各地的游历,用足迹和心情写就的作品。文中记述了在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上与一件红风衣的奇缘;在夏威夷海滩与英俊飞行员偶遇,并再次巧遇飞越基拉韦厄火山;在北海道雪域邂逅一只野红狐而那红狐却温顺地在她身边坐下对眸……
  • 晒晒黄沙梁的太阳

    晒晒黄沙梁的太阳

    诗集《晒晒黄沙梁的太阳》是刘亮程文学世界的原点。从这部诗集开始,诗人刘亮程完成了向散文家刘亮程的转变。可以说,没有《晒晒黄沙梁的太阳》,就没有《一个人的村庄》。翻开这部心灵的田园诗集,久违了的宁静会扑面而来。刘亮程亲自修订后,为精装珍藏版《晒晒黄沙梁的太阳》写道——诗歌是教人飞翔的艺术。在我心灵有可能生出翅膀的年龄,我学会写诗。我的每一个句子都有翅膀,从沉重大地的一两件小事上,瞬间获得飞升的力量。我用这些会飞的文字,承载起大地的灵,朝天上翱翔。
  • 寂静的芬芳

    寂静的芬芳

    本书是作者近年来创作的部分散文作品,分第一辑,寻美山水部分收集了24篇游记散文,通过旅游的所见所闻所感表现了一种美好的山水情怀,用山水景观讴歌了对美好自然的赞歌。第二辑,寻美生活部分,收集了36篇作者对生活的纯真写照和美好的祝福,生活的笔触,紧紧围绕作者的生活环境,表现了生活中美好的点点滴滴。
  • 在场主义散文丛书·斑色如陶

    在场主义散文丛书·斑色如陶

    《斑色如陶》是作者近年来的散文优秀作品的结集。作者以朴实|智慧的语言,记述了往日的生活轨迹,字里行间可见作者对生活的深切体验。
  • 诗歌朗诵技巧

    诗歌朗诵技巧

    第一部分是第一章到第四章,讲述了诗歌朗诵艺术创作的总体情况和在朗诵过程中各个环节应做的工作,包括诗歌的选定、从文字向有声语言的转化、相关要素的配合等。第二部分是第五章到第九章,讲述了格律诗、古体诗、词、现代自由体诗等不同体裁诗歌的朗诵要求和方法,选编了一些适合朗诵的作品,并对每篇作品提供了可资参考的朗诵解读。
热门推荐
  • 一婚难求:首席医官别错爱

    一婚难求:首席医官别错爱

    本文1vs1,男女主身心干净。她出身豪门,偷偷爱着门当户对的他,一心只想等着自己长大,为他披上婚纱。一朝梦醒,她被扫地出门,变成灰头灰脸的丑小鸭,就连幻想中的新郎也有了心爱的别的她……她灰头土脸地准备落荒而逃,命运却把她推到了悬崖边缘。他说,她的双手沾满了他爱妻的鲜血,他说,她处心积虑爬上他的床,他说,她腹中的孩子是因为她与别人有染,他说,她妄想逼迫他娶她……而她,林初夏,就如同那用歌喉换取双足的人鱼一般,每一步前进都要踩着他尖锐的责难,被割得遍体鳞伤,直到最后一刻,她的爱化成了水中的泡沫,成全了他……
  • 因为活着

    因为活着

    主人公理诺在格阁理遇上格雅,哥伦比亚,520,注定的缘分成了解不开的密码,从此友情开始操纵人生,无论他们走到哪里,遇见什么样的人,发生过什么,她们怀念着的仍然是各自生命里的那个男人。她们哭、她们笑,爱情究竟是怎样的一种魔咒,生活该如何探究,谁都无从知晓,只能由任时光在生命里无休止得滑行,她们反抗过、挣扎过,得出的结论是,因为活着,所以必须切肤入骨地真实的存在。
  • 聪明女人投资聪明之道

    聪明女人投资聪明之道

    聪明女人培养自己的理财之道,聪明女人积累自己的黄金存折,聪明女人享受时尚的幸福与快乐找到了这些关键的密码,女人便将命运掌控在了自己手里!结一解,一切迎刃而解;密一破,所有谜题皆破!
  • 孽缘

    孽缘

    就在这天早上,草上的霜针还没有被阳光融化。那只临产的母羊叫声凄厉。舅舅叫我转过脸去。母羊的叫声变了,低沉而叉深长。群羊在早上料峭的寒风中和我一起轻轻颤抖。待我转过脸时,看见母羊正在替刚刚落地的羊羔舔净身上的血污………
  • 听不见·花落

    听不见·花落

    她叫季沫,如寂寞。经历了生死离别,爱恨情仇。生活总是充满矛盾体。季沫不擅长撒谎,但擅长沉默。她不知道怎么该把生活进行下去,不知道她的动力源于哪里。有时候只是仅仅的不甘心,不甘心失去的一切,不甘心承受太多痛苦……她想像小米粒一样快乐,像莫冉一样苛刻,像零一样自在……但她是季沫,她永远不会成为别人的影子。她必须将生活进行下去,失去一切都好。
  • 洪承畴章奏文册汇辑

    洪承畴章奏文册汇辑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月下流的泪

    月下流的泪

    【吸血鬼】那年…自从她的妈妈爸爸死后,她多了个吸血鬼哥哥,可命运捉弄人,哥哥失踪了10年,10年后,她的一切都变了…她身上一件件神秘的事…将在某一天,真相大白…前世,付出了一生的她,最后换来的却是生不如死的欺骗…狼狈不堪的她,在那个月圆之夜,流下了最后一滴痛苦的泪…而今生今世,她这个悲伤的少女是否又会像前世那样被折磨得伤痕累累?或许…她不该爱上他…【夜沫还是个新人,这是第一次写小说,但若写得不好,还请勿喷…过路的读者们,夜沫希望你们能瞧上一两眼…】
  • 蜜爱成婚:老婆,快领证

    蜜爱成婚:老婆,快领证

    下药强老公,还被老公踢下床。前世金马奖和金像奖双料影后苏音一睁眼,就面临这么悲催的局面。她穿越一本玛丽苏小说中,成为文中人见人厌的脑残反派女配。为改变反派脑残女配人生,苏音脚踢白莲花,狂甩拽狂霸老公。正当离婚的苏音成为整个沪市茶余饭后的大笑话时,高冷禁欲系病弱男通过全球直播,当众求爱,“苏音,你若愿嫁,我便倾国相聘!”
  • 绝域归途

    绝域归途

    寝室长庄风意外穿越,外带一个暴力女贼和一个高智商逗比要回家?那就回呗,能来就能回!要修炼?小事,寝室长带你飞,漩涡型丹田自动吸玄气!还怕不进阶?要爱情?小事,寝室长辣么帅,还怕没妹子?
  • 遗失的渊源:高挑女神落谁家

    遗失的渊源:高挑女神落谁家

    当被家人抛弃,当男票与她分手,这些事情都发生在同一天,她的日子何去何从?3年后,大学毕业变成一个打工妹?纳尼?遇到了一个腹黑又太呆板的Boss?但,她却与爱情划清界限,在以后的日子里,又出现了当年的男票?不不不!不要让我承受这么多!臣妾做不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