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17400000028

第28章 80后明星:当梦想照进现实(2)

2001年12月,李云迪的第一张CD唱片《肖邦精选》在北美洲、欧洲、亚洲等地区全面发行。仅仅10天,香港的发行量就超过了3万张,获得了古典音乐唱片发行白金奖,创下了香港古典唱片发行历史的最高记录。2002年3月2日对于李云迪是十分重要的一天。这一天,国际肖邦基金会在波兰首都华沙举行了年度颁奖仪式,被誉为“中国肖邦”的李云迪作为唯一的特邀佳宾出席了颁奖仪式并演奏了肖邦的钢琴曲。2003年,李云迪最新推出的专辑《李斯特精选》被《纽约时报》评为“全球2003年度最佳古典唱片”之一,获得了“最佳古典唱片奖”。2004年4月29日,李云迪在澳门举行钢琴独奏演奏会《萧邦及李斯特之夜》。演奏会的票刚刚一开卖,就被乐迷们疯狂抢购,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所有门票就已经售罄,在澳门演出史上创下了惊人的纪录。

李云迪的钢琴之路可谓一帆风顺,发展得如日中天,全世界都被他的琴声所倾倒。在谈到自己现在的成就的时候,李云迪是这样说的:“没有母亲、但昭义教授和阿里·瓦迪教授,就没有我的今天,这是在我钢琴生涯中做出了最大牺牲的3个人,我深深地感谢他们……”

拒绝成为“演奏机器”

2007年的时候,李云迪结束了在德国汉诺威戏剧音乐学院的钢琴学习,演出活动已经排满日程。他在北京、广州、上海等多个城市都举办了钢琴独奏音乐会巡演。每次演奏,他都努力将自己置身于全新的“磁场”之中,“每一年、每个月获得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不断的练习让我更能够把握作品的风格,调整自己的心态,掌握自己的情绪……为全新的理解挖掘一种独特的方式来对作品进行完美的诠释,这就是创造的过程,也正是演奏艺术的妙趣所在。”

李云迪很少会去听自己的唱片,也很少看自己演奏会的录像。“作为一个钢琴家,听自己的唱片总会不满意,因为经过种种‘做’的手法造出所谓的‘完美流畅’,脱离了音乐最自然的那一部分。”他希望自己一直保持对音乐的“原始冲动”,害怕听自己唱片会妨碍这种感觉。“灵感的闪现得益于日常的积累,没有灵感,可能坐在钢琴前10个小时也没用,但引发灵感的积累,就来自于坐在钢琴前不断弹奏的这10个小时。”

为了保持最佳状态,李云迪甚至把自己一年的演出场次限制在六七十场左右,拒绝成为“演奏机器”。他说:“在音乐里不存在竞争,音乐家又不是赛马。和别人去比、去争,音乐就变得浑浊了。人也变得浑浊,就会丧失自己。”每一场演出都需要激情,他有时甚至会因为没有保持好的状态而取消演奏。

做人格上的大师

李云迪的成就与贡献不仅表现在音乐和文化方面,同时他也十分热心公益事业,2007年,他担任深圳义工青年大使,鼓励大众积极参与慈善公益活动;2008年,他更是身体力行地为暴雪灾区筹款举办了一场震灾义演音乐会。同年,李云迪还被德国外交部邀请担任项目的形象大使,致力于推动中德两国的交流活动。除了音乐演出事业之外,李云迪近年来还开始不断投入到音乐教授事业上。2007年,他被香港演艺学院委任为到访院士,亲自教授钢琴系的学生,成为该校最年轻的院士。2008年9月,李云迪再一次为华人增光,他获得由英国精品协会颁发的杰出人物奖,这是继亚洲首富李嘉诚、全球畅销女作家JK罗琳等后,首位获得该殊荣的音乐家。

母亲曾经这样对李云迪说:“大师,大师,只有成为人格上的大师,才可能真正成为钢琴上的大师。琴,只有人家听弹奏的时候才存在。但是作为人,你是无时无刻不存在的。”母亲的教诲时时在李云迪耳边回响,并陪伴他在人生与事业的道路上勇往直前。

作为80后的杰出代表,他是这样评价80后的:“我们这代人都是很有自己的想法的。我想是受到时代的洗礼,跟文化背景、社会环境关系很大。这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接受的信息太多,这也造成了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思想、观念非常活跃开放,这会让人们有很强的创造力。”

郎朗:天才之路没有坦途

他,年纪虽轻,却创下了许许多多的第一。

他,是第一位携手不同指挥家、在一个月内连续演奏十大不同风格协奏曲的钢琴家。2007年10月,他在第十届北京音乐节上与中国爱乐乐团共同演奏的“黄河钢琴协奏曲”更被美国时代广场的7块大屏幕同时转播,前所未有。

他,是第一位与柏林爱乐乐团、维也纳爱乐乐团、美国五大乐团(纽约爱乐乐团、费城交响乐团、芝加哥交响乐团、波士顿交响乐团、克利夫兰交响乐团)等所有一流乐团合作,并在全世界所有著名的音乐厅举办过个人独奏会的中国钢琴家。

他,被誉为“世界最年轻的钢琴大师”、“金牌出演者”、“世界的郎朗,华人的骄傲”、“一部钢琴发电机”、“郎朗,中国的名片”等等。著名钢琴家傅聪称他是“一百年才出一个的天才”,2007年《纽约时报》称他为“当下古典乐坛最红的艺术家,全世界观众的最爱”。《华尔街日报》曾经转述一位权威人士的有趣评论:“如果郎朗是一支股票,我借钱也要买。”他被称为继霍洛维兹和鲁宾斯坦之后世界钢琴界的又一位领军人物。他的音乐才华与他热情奔放的性情相得益彰,使他成为当今古典音乐最理想的诠释者和年轻人心中的偶像。

他,2006年被美国著名的青少年杂志《人物》(Teenpeople)评选为“20位将改变世界的年轻人”,他也是唯一一位入选的艺术家。

他,被世界最著名的音乐殿堂——纽约卡内基音乐厅列入“2007~2008季度世界最伟大的艺术家系列”,全世界仅有5位,他最年轻。2007年10月,他入选成为该音乐厅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董事。

他就是郎朗。

生来为了弹琴

1982年,郎朗出生在沈阳的一个充满音乐气氛的家庭。祖父是位音乐教师,父亲郎国任是文艺兵出身,在部队里做过专业的二胡演员,退役后进入沈阳市公安局工作。在家庭环境的影响下,郎朗很小就对音乐产生了浓厚兴趣,尤其在父母为他买了一架国产的立式钢琴以后。

刚刚看到父母买的钢琴,郎朗就觉得它不只是一件大玩具,因为它还能发出美妙、奇特的声音。郎朗在看动画片《猫和老鼠》时,被憨态可掬的猫逗得开怀大笑。电视看完后,他就在家里的那架“星海”牌钢琴上,居然像模像样地弹出了猫的主题音乐。父母一听,大吃一惊,当下就决定,花多少钱也要请沈阳音乐学院的老师来教。

不久,爸爸带郎朗去学钢琴,每次学习一两个小时。那时,他才刚刚3岁,个头还没钢琴高,甚至连琴凳都坐不上,但立刻就对这台能发出优美音乐的大家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每天学那么久,小郎朗却不觉得累,非常喜欢学。爸爸见了,打心眼儿里感到高兴,因为他发现,郎朗不仅有音乐天赋,还是一名能吃苦的好孩子。

郎朗4岁那年,爸爸带着他拜见了沈阳音乐学院的朱雅芬教授。郎朗一走进朱教授的家门,朱教授就喜欢他。但看到郎朗还带着小玩具手枪,朱教授又有些担心:这个爱玩的小孩子,能专心练琴吗?他的悟性怎么样呢?可是,当郎朗坐在钢琴前弹起曲子时,朱教授非常惊讶,这么小的孩子,就能把曲子弹得这么感人!看来,这个孩子的心里有一定的音乐分子,不,应该说,他的全身都充满了音乐!朱教授越听越激动,就对郎朗的爸爸说:“这是一个很有天分的孩子,生来就是为了弹钢琴的!我一定好好教他。”

5岁得了第一名

郎朗是个非常有志气的孩子。在练琴时,每隔一段时间,他都给自己定下新的目标。周围学弹钢琴的人中,谁弹得更好,他就会记住他的名字,并在心中发誓,一定要勤学苦练,早早地超越他。这个目标实现后,郎朗的心中又会记住另一个新的名字。这样,郎朗不断地给自己制定目标,在超越他人的同时,自己的琴技提高了一个又一个层次,把琴练好的信心也越来越足。

爸爸对郎朗更是充满信心。从郎朗学琴的那天起,爸爸就为郎朗设计、安排了详尽的学习时间表。爸爸认为,有了一个准确的时间规定,郎朗的学习就可以更有规律,这样才能持之以恒,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为了给郎朗创造一个更好的学习条件,使他日后成为一名世界著名的钢琴家,爸爸还把整个客厅都腾出来,供郎朗练琴。

一次,郎朗的小学班主任冯宁老师前来家访的时候发现,郎朗家的小屋里有一张小桌子,上面放着一台小电视机,外面套着一个电视机罩,罩上摆着一个花瓶,瓶里插着假花。看来,这台电视大概很少开过。屋里的床不大,最多只能睡两个人。可是,宽敞的大客厅里却放着钢琴,全归郎朗一个人使用。这么说,平时他们一家人就是挤在那张床上睡觉呀!

冯宁老师走到钢琴旁,发现钢琴上面还有一盏小灯。原来,郎朗每天放学后,都需要练习到很晚。郎朗的爸爸说:“冯老师,你猜我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是什么?”“让我的儿子成为世界著名的钢琴家!”

在全家人的支持下,郎朗渐渐养成了每天必弹钢琴的好习惯。每天清晨,只要郎朗的琴声一响,邻居就知道该起床上班了,不然就要迟到了。可是,有一个冬日的清晨,邻居们却错过了上班的时间,因为他们都没有听到郎朗的琴声。于是,他们纷纷议论:“郎朗是不是病了,要不然,他怎么不弹琴了呢?”

原来,郎朗前一天晚上就跟着父母去了舅妈家。晚饭后,郎朗和舅妈家的几个孩子正玩得开心,爸爸突然对郎朗说:“不行,你得练琴了!”舅妈为难地说:“哎,我哪儿有琴啊?”爸爸说:“就让郎朗在地板上练习指法吧。”于是,郎朗就在地板上敲了起来。

梅花香自苦寒来。郎朗在5岁的时候,获得了沈阳市少儿钢琴比赛第一名,大家都为郎朗高兴。自此之后,他在许多国家级的钢琴比赛中一路领先。但有一场比赛却让郎朗第一次有了人生的挫败感。

1990年,在全国首届少儿钢琴比赛上,小郎朗镇定自若、轻松自如的演奏赢得了热烈的掌声,出人意料的是他只得了第7名。他拒绝接受那只作为奖品的玩具小狗,父亲替他领回了奖品,并把那只玩具小狗摆放在郎朗的钢琴上。父亲告诉郎朗:一个人的成长,随时都会面对各种不如意,但最好的方式是让它成为一种激励——有本事,就让这只玩具狗成为最值钱的狗!郎朗哭了,他毕竟是个孩子,在父亲殷殷期待的目光里,他的委屈不需要掩藏。

玩具狗成了郎朗最忠实的伙伴,它每天都在认真倾听郎朗的琴声,见证他一次次的进步。郎朗亦把它当成激励,他不止一次地告诉自己:“等到我成功的那一天,我一定要把它擎起来,让它好好看我的成功!”

9岁去北京学琴

在郎朗9岁的时候,爸爸做了一个决定,让郎朗去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学琴,因为郎朗已经超越了周围每一个学钢琴的孩子。如果不出去学习,怎会有更大的发展?可是,爸爸的工作却很难调动。为了郎朗的明天,他只好干脆辞职。因为,郎朗的事业就是他的事业。于是,他给单位领导写了一封辞职信。信的大意是:“我必须去北京培育我的儿子!”

到了北京后,郎朗跟着爸爸住在丰台区白纸坊的一间筒子楼里,妈妈却一个人留在沈阳工作,用她一个人的工资来支撑着这个家。为了郎朗,妈妈每月只花掉100元的生活费,却把剩下的钱全寄到北京,因为郎朗和爸爸要租房子、要学习、还要生活。

为了减轻郎朗的思想负担,让他全心全意地学习钢琴,爸爸对郎朗说:“郎朗,你不用怕,我只是停薪留职,工资和奖金还有,你尽管学习就是了!”郎朗在父亲的带领下去找音乐老师,郎朗后来回忆说:“我到北京求学时,曾遇到过一位别人都说他是最会教小孩的老师,但这位老师总是打击我,说我是‘朽木’,不可能成为一颗星,甚至郑重地建议我‘回去考个二类学校算了’,最后干脆把我踢出课堂。那段时间我的信心备受打击,甚至不想再弹琴了,当时我才9岁。我一直认为,老师对学生的影响很大,不管你愿不愿意教这个孩子,也不应该这样打击孩子。”

半年都找不到合适的老师,他只好去念普通小学。初到学校的时候,因为口音有地方音,他受到了一些同学的嘲笑。但懂事的他没有告诉父亲,他不想给辛苦的父亲再增添烦恼。每当这种时候,他就非常思念远在沈阳的妈妈。那天,拨通妈妈的电话,郎朗的眼泪就止不住地入下淌,但他却一直忍着不让自己哭出声来,怕妈妈听了心里难过……越是苦闷,郎朗就越爱弹琴,他用力敲着琴键,就像发泄着胸中的郁闷,弹着弹着,那些苦恼和郁闷就被美妙的琴声驱散了。

每天,爸爸骑着自行车带郎朗穿过大街小巷,上午去上文化课,下午去学琴。为了更多地了解钢琴知识,爸爸每节课都要站在郎朗教室外“偷听”,等下课回家后,父子俩一边吃饭一边还在讨论老师教的课。

同类推荐
  • 利比亚战地日记

    利比亚战地日记

    本书讲述的是记者闾丘露薇在当地每一天的所见所闻,用日记的方式呈现,每一天遇到不同的人,事态也在不断的发展,而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每一天也在不断的变化。《利比亚战地日记》透过这些记叙,作者希望向读者呈现,在纷繁的国际事务中,不同的国家,特别是西方,如何在利比亚以及中东的变革中,来为自己谋取最大的利益,也希望让读者看到,稳定的社会,对于个人来说,是如何的重要,战乱,冲突,人民总是最大的受害者。
  • 先锋的背影—中国现代主义文论(1978-2008)

    先锋的背影—中国现代主义文论(1978-2008)

    当代三十年现代主义文论是在继承与超越中发展演变的先锋、新潮文论,作为一种新的审美原则,当代中国现代主义文论促使中国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体现出现代性、内在性、动态性、开放性和全球性等特点。《先锋的背影--中国现代主义文论(1978-2008)》以文论的历时发展为经,以代表性的文论现象、文论家和文论事件为纬,力图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角度把握此间现代主义新潮文论的本质特征。
  • 郭沫若散文

    郭沫若散文

    中华散文,源远流长。数千年的散文创作,或抒情、或言志、或状景、或怀人……莫不反映出时代的风云变幻和人们的思想情感。中华散文的这些优良传统在二十世纪以降的新文学那里,不仅得到了全面传承,且不断有所创新、有所发展。为了展示二十世以来中华散文的创作业绩,我们在新世纪之初即编辑出版过”中华散文珍藏本“凡三十种。自二00五年始,我们在此基础上先后选出二十六种,作为“中华散文插图珍藏版”第一辑、第二辑出版。此次又选出十种,作为第三辑出版。
  • 见喜

    见喜

    在这孤独的世间,总有一个人,将你当成生命中,那唯一值得千里迢迢去奔赴追寻的喜;当大地冰冻,山河褪色,繁华落尽,容颜枯萎,人生依然如初见般,惊心动魄,热烈痴缠。
  • 背负闲云

    背负闲云

    没有认为自己是个真正意义上的诗人,所以我并不拿自己的诗歌和别人的比较,也就不甚了解当下诗歌发展的现状、水平,和我自己诗歌创作在整个坐标中的位置,不知道我属于什么流派和风格。但我知道我是在真正地认真地表达着我自己,当然我是和社会、他人在不同层面相互交往着的,表达自己的时候,也在一定程度地表达着社会、时代、他人或与它们综合的关系等。
热门推荐
  • 神笔画师颜青莲

    神笔画师颜青莲

    神秘的一支笔和一卷画卷代表了什么?当光芒大盛时,是否是命运注定让她穿越为将军府的废材小姐?扑朔迷离的身份,神秘的她,将会在异界闯出一个怎么样的天下?倾世如她,强大如他,性格清冷的她,性格邪魅的他,将展开一段怎么样的倾世之恋?结局一对一,内容绝对精彩!
  • 我真是大好人

    我真是大好人

    “叮咚~~”系统任务:日行一善。任务内容:扶老奶奶过马路,任务完成,奖励好感度100,任务失败,宿主将被抹杀。“尼玛啊,太尼玛坑爹了。”韦烨的内心是崩溃的,泪流满面的说道:“狗屁的成功者系统,明明就逼着老子去学雷锋,而且不学就得死……麻麻的,老子跟你拼了!”黑道大哥重生之后,发现自己今生的道路已经定了,那就是学雷锋,做一个有益于民族发展,维护世界和平,损己利人的所谓成功人士。一项腹黑狡诈的他是否会按照既定路线走?还是会玩命的和系统做抗争?在这条艰难而又崎岖的路上,韦烨不厌其烦的做着被系统坑,然后欢天喜地地利用系统物品坑人的坑爹事情。
  • 十年回眸不再见

    十年回眸不再见

    没有什么比青涩年华时收到的表白更值得珍惜和铭记在心的了,它也许和爱情无关,它是清澈的美好,没有任何杂质。因为你穿着干净的衬衫,笑容灿烂,我喜欢你;因为你抬眼时露出的明眉善目,我喜欢你,因为那天撞到一起,你白裙长发,我喜欢你;因为我们居然如此的志趣相投,我喜欢你。也许并没有什么因为,只是恰好青春,恰好有你。
  • 异界无敌系统

    异界无敌系统

    什么?你说修炼艰难,瓶境难破?得。对我来说提升修为根本没有瓶境一说。想要提升修为只要打打怪杀杀人就可以轻松的提升上去,还没有等级限定的说。什么?你说功法难求,技能难练?得。对我来说,有没有功法都无所谓,反正打打怪杀杀人就可以提升修为,在说系统商店里有的功法。至于说技能,只要我手一拍,在难练的技能也能一下子就学会。穿越到斗者大陆的唐成,成了大唐帝国的三王子。他发现自己的脑袋里竟然有着一个游戏系统。可以让他像游戏里的人物一样打怪练级,还可以在系统里的商店里购买各种物品。在这个武力至上的世界有着如此BUG,唐成会干些什么呢?斗者大陆的修炼等级分为:斗者、斗士、斗师、大斗师、斗灵、斗王、斗宗、斗皇、斗帝、斗尊、斗圣、斗神。。。(请大家活跃收藏推荐点击,成绩越好我更的越多)
  • 六艺纲目

    六艺纲目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月光下的银匠

    月光下的银匠

    在故乡河谷,每当满月升起,人们就在说,听,银匠又在工作了。满月满满的升上天空,朦胧的光芒使河谷更加空旷,周围的一切变得模糊而又遥远。这时,你就听吧,月光里,或是月亮上就传来了银匠锻打银子的声音……《月光下的银匠》是一部短篇小说集,共收作者阿来的短篇小说13篇,包括《野人》、《槐花》、《群蜂飞舞》、《阿古顿巴》、《月光下的银匠》、《格拉长大》等。
  • 天魂大陆之特种兵

    天魂大陆之特种兵

    他是特种兵中的王者也是华夏古武界公认的天才娇子因在执行任务是被上级出卖,而死亡。却意外的重生在天魂大陆。看他如何走上这个世界的巅峰,如何在这里弱肉强食的世界展现自己的风采。让我们一起陪他走这惊心动魄的旅程吧
  • 世界政治史速读

    世界政治史速读

    本书分别从世界古代政治史、世界近代政治史、世界现代政治史来介绍世界历史的。
  • 网游之盘古

    网游之盘古

    人生虚如梦,飘渺逝百年。陈罗迷幻象,剑指天地间。一款惊天动地神话网游,一幕幕虚拟真实的传奇,游戏、现实、修仙、魔法、斗气、内功、玄幻的完美结合,这里有现实中各种各样的都市生活,游戏中令人沉醉的神话任务,千军万马浴血沸腾的战争,梦幻神奇的创造空间。
  • 我的失忆未婚妻

    我的失忆未婚妻

    一场车祸,夺走了梦语所有的记忆,十二岁以前的事情全部遗忘,当然也包括那个指腹为婚的未婚夫,这可不行,霸道的他怎能就这样让自己从小喜欢到大的未婚妻就这样忘了他。且看霸道且冷酷的莫大少爷如何再次俘获模糊小未婚妻的心。情景一:“喂,你在干嘛”梦语无语的看着挡在自己前面的莫景辰“我告诉过你,我不叫喂,我叫莫景辰,你可以叫我景辰也可以叫我辰,或者是。。。。但是不许连名带姓的叫我,还有你的目光只能停留在我的身上,其他的任何男人都不行”莫景辰霸道的说道。“莫景辰,你有完没完啊,那是我哥,我看我哥也不行吗?”梦语偏偏不让他得逞。“你又忘了我教你的,要不要我再教你一遍呢?”说着就把头慢慢的偏向梦语,“好了,景辰,不要闹了,哥要生气了,我先和哥说几句话”梦语只能乖乖的求饶。“这才乖嘛”莫景辰满意的说道。“哼,霸道”梦语赏给莫景辰一记白眼。“我就是霸道”莫景辰搂着梦语的肩膀满意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