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24100000013

第13章 《中庸》——中国式管理的行为法则(2)

例如,所有的人都想得到奖赏,都有所贪图,或图义,或者图利。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对利要取之有道,取之以义,要见利思义,决不能见利忘义。中国历史上聪明的帝王深谙此道,在用人时洞察人性,义利兼顾。这种“执两用中”的行赏谋略往往能让受赏者更加心存感激。因此,明智的领导不但用利益激励下属,而且认同他,授予他荣誉。另外,领导者在施行奖赏时因人而异,爱义者使之贵,爱利者使之富,对于有特殊贡献的人,就应该使其既富且贵。赏誉同行,才能让有德有才的人才为己所用。

在具体实践中,管理者一般采用一手“打”、一手“拉”,软硬兼施、双管齐下的手段。中国式管理认为,一个真正具有威信的领导必须和员工保持一定的距离,既不能让员工对你如避瘟神,也不能让员工在你面前举止轻浮,没大没小。身为管理者在注重感情投资的同时,不可心慈手软。在管理过程中讲究软硬兼施,恩威并济,因人因事而采取相应措施,才是管理的无上妙诀。比如领导者的“硬话”发威是强硬的一手,镇住了局面,再通过“软话”把意图缓缓地传递下来,浸润到每个员工的心中。

在管理员工的过程中,光有软的或硬的都不妥,最高明的是软中有硬,硬中有软。领导者用“硬话”发威后,给员工一段时间检讨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的过失,然后领导者可以有计划地逐步收服人心。这样,员工会自觉地向他靠拢,全心全意接受他的领导。

第三,经权损益的权变原则

孔子在强调以礼制中、强调遵循事物规律的同时,还强调“时中”的精神,即注意处理问题的灵活性。《论语·里仁》中说:“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强调在处理实际问题时要灵活运用、创造性地发挥,同时在处理问题时要把握一个合适的度,而这个合适的度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要根据不同的事情、不同的场合、不同的人加以衡量,即“通权达变”。

权变即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损益即删节补充,权变损益的思想使“中”避免了绝对僵化的模式,而将原则性与灵活性结合起来,使其更加合理。《中庸》中说:“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意思是,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随时做到适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

因此,中庸所谓的权变原则,就是按照客观规律去办事,以达天地万物之和谐。形势发生变化,度也应该随之而发生变化。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企业所处的环境也随时都在发生变化,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员工知识水平的大大提高,社会的价值观念也正在发生变化,产品寿命的周期也越来越短,市场竞争则更加残酷、激烈。企业所面临的社会环境的变化和波动日益成为影响企业经营和管理活动的重要因素。因此,在现实管理中,无论是管理制度的制定还是管理技术的使用,乃至一切的管理行为,都要在把握形势的情况下进行变化。这种管理模式就是所谓的权变管理。

在现代企业中,任何一个领导者都会认为,变革是企业惟一的选择,是增加成功机会的一个重要选择。市场经济要求运用有限资源,提供顾客所需的价格、品质与服务,以此创造最大利润,这是企业共同的理想,也是永无止境的目标。流行的时尚、消费者的口味,以及科技环境随时都在改变,因此,没有一个企业能够保证不在竞争中被淘汰。为了保持领先地位,就必须改变现状,精益求精,建立适时的高效组织,制定应变策略、业务计划以及工作方法。

《中庸》中的管理智慧

原典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中庸》

[译文]人的自然禀赋叫做“性”,顺着本性行事叫做“道”,按照“道”的原则修养叫做“教”。

原典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中庸》

[译文]所以说品德高尚的人在没有人看见的地方也是谨慎的,在没有人听见的地方也是有所戒惧的。越是隐蔽的地方越是明显,越是细微的地方越是显著。因此,品德高尚的人在一人独处时也是谨慎的。

原典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

[译文]喜怒哀乐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叫做“中”;表现出来以后合乎自然的道理,叫做“和”。“中”,是天下万物的根本;“和”,是古往今来人们共同遵循的原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便各得其所了,万物便生长繁育了。

原典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中庸》

[译文]君子中庸,小人违背中庸。君子之所以中庸,是因为君子能随时做到时中,无过无不及;小人之所以违背中庸,是因为小人肆无忌惮,专走极端。

原典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中庸》

[译文]孔子说:“中庸之道不能实行的原因,我知道了,聪明的人自以为是,认识过了头,愚蠢的人智力不及,不能理解它;中庸之道不能弘扬的原因,我知道了,贤能的人做得太过分,不贤的人根本做不到。就像人们每天都要吃喝,但却很少有人能够真正品尝滋味。”

原典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中庸》

[译文]孔子说:“舜是具有大智慧的人啊!他喜欢向人问问题,又善于分析别人浅近话语里的深刻含义,善于隐藏别人的坏处,宣扬别人的好处。过与不及两方面的意见他都掌握,采纳适中的用于百姓。这就是他之所以为舜的地方吧!”

原典

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中庸》

[译文]用宽容柔和的态度去教育人,别人对我蛮横无礼也不报复,这是南方的强,品德高尚的人具有这种强。用兵器甲盾当枕席,死而后已,这是北方的强,勇武好斗的人具有这种强。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和顺而不随波逐流,这才是真正的强啊!保持中立而不偏不倚,这才是真正的强啊!国家政治清平时不改变志向,这才是真正的强啊!国家政治黑暗时坚持操守,宁死不变,这才是真正的强啊!

原典

君子依乎中庸,遁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中庸》

[译文]君子遵循中庸之道,即使一生默默无闻不被人知道也不后悔,这只有圣人才能做得到。

原典

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

——《中庸》

[译文]所以,君子总是根据不同人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办法治理,只要他能改正错误实行道就可以。

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中庸》

[译文]一个人做到忠恕,离道也就不远了,自己不愿意做的事,也不要强加给别人。

原典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中庸》

[译文]君子安于现在所处的地位去做应做的事,不生非分之想。处于富贵的地位,就做富贵人应做的事;处于贫贱的状况,就做贫贱人应做的事;处于边远地区,就做在边远地区应做的事;处于患难之中,就做在患难之中应做的事;君子无论处于什么情况下都是安然自得的。处于上位,不欺侮在下位的人;处于下位,不攀附在上位的人,端正自己而不苛求别人,这样人们就不会有什么抱怨了。上不抱怨天,下不抱怨人。所以,君子安于现状来等待天命,小人却铤而走险妄图获得非分的东西。孔子说:“君子立身处世就像射箭一样,射不中,不怪靶子不正,只怪自己箭术不行。”

原典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中庸》

[译文]君子实行中庸之道,就像走远路必定要从近处开始一样,就像登高山必定要从低处起步一样。

原典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

——《中庸》

[译文]大凡治理天下国家,有九条原则:修治自身、尊重贤人、亲爱亲人、敬重大臣、体恤群臣、爱民如子、招徕各种工匠、优待远来的宾客、安抚各诸侯。

原典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中庸》

[译文]做任何事情,预先有所计划和准备,就能成功;预先没有计划和准备,终将失败。

原典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

[译文]广泛地学习,仔细地探究,谨慎地思考,明确地辨别,最后要切实地去实行。

原典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中庸》

[译文]由真诚而自然明白道理,这叫做天性;由明白道理而后做到真诚,这叫做教育。真诚就会自然明白道理,明白道理后就会做到真诚。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中庸》

[译文]只有天下极真诚的人能充分发挥自我的本性;能充分发挥自我的本性,就能充分发挥众人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众人的本性,就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能充分发挥万物的本性,就可以帮助天地培育生命;能帮助天地培育生命,就可以与天地匹配,并列而为三了。

原典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中庸》

[译文]真诚是自我的完善,道是自我的引导。真诚是事物的发端和归宿,没有真诚就没有事物。因此君子以真诚为贵。但是,真诚并不是自我完善就够了,还要完善事物。自我完善是仁,完善事物是智。仁和智是出于本性的德行,是融合自身与外物的准则,所以任何时候实行都是适宜的。

原典

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

——《中庸》

[译文]所以,极真诚是没有止息的。没有止息就会保持长久,保持长久就会显露出来,显露出来就会悠远,悠远就会广博深厚,广博深厚就会高大光明。广博深厚的作用是承载万物;高大光明的作用是覆盖万物;悠远长久的作用是生成万物。广博深厚可以与地相比,高大光明可以与天相比,悠远长久则永无止境。

原典

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

——《中庸》

[译文]因此,君子尊崇道德修养而追求知识学问,达到广博境界而又钻研精微之处,洞察一切而又奉行中庸之道。温习已有的知识从而获得新知识,诚心诚意地崇奉礼节。所以身居高位不骄傲,身居低位不自弃。国家政治清明时,他的言论足以振兴国家;国家政治黑暗时,他的沉默足以保全自己。

管理者看《中庸》

中庸之道是孔子的一大发现,一大功绩,是哲学的重要范畴,值得很好地解释一番。

——毛泽东

人有五商(智商、情商、财商、逆商、心商),若想人生成功,须五商俱备。在我看来,五商无一不可从《中庸》中获益。

——李嘉诚

中庸之道的真谛是不为拘泥,不为偏激,寻求适度、适当;中庸之道不是模棱两可,而是真理之道,中正之道。

——松下幸之助

同类推荐
  • 私营公司成败1000问

    私营公司成败1000问

    本书从中外公司经营管理的过程中,选择成功和失败的真实案例,分析其中成功的原因,总结失败的教训,并通过问答的方式展现给读者,使读者从中受到启发。
  • 最卓越的管理理念

    最卓越的管理理念

    本书针对中国职业经理人所面临的全球化竞争环境和E时代的经营理念挑战,提炼出15个影响中国企业未来的管理理念。
  • 成功人士99个领导细节

    成功人士99个领导细节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中国当代社会,粗放的经营和低效能的增长模式已经越来越别人们所放弃。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已经成为社会各界人士的共识。《细节决定成败》作为影响深远的畅销图书,把“细节”理念深植入社会各阶层的头脑当中。可是《细节决定成败》宣扬的是一种理念,却没有具体的方法和实践方面的指导,市场上试图填补这一空白的图书甚多,但尚未形成规模化的实用性图书,应该具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 这样授权最有效:管理者不可不知的员工授权技巧

    这样授权最有效:管理者不可不知的员工授权技巧

    只有授权,才能让权利随着责任者,只有权、责对应才能保证责任者有效地实现目标。授权不仅能调动部属积极性,也是提高部属能力的途径。管理者一定要明白:自己的双眼永远要比双手做的事多。本书立足于中国人思维模式,汲取西方之精华,注重实操性,让管理者即学即用。
  • 带队伍:中基层管理者统驭力法则

    带队伍:中基层管理者统驭力法则

    如何统驭下属、管理公司,是中基层管理者面临的重大问题。《带队伍:中基层管理者统驭力法则》从“信任”这一管理学的关键词入手,详尽剖析了统驭下属、管理公司的各个要点,提出“做员工信任的领带,做员工信任的公司,营造相互信任的企业文化”的管理概念,为中国当下的管理实践注入了新的活力。
热门推荐
  • 聊鬼

    聊鬼

    夜半莫要聊鬼怪,恐有隐人偷偷在。聊后夜深莫深睡,当心有鬼入梦来。此书以《聊斋》为蓝本,以【宁采臣,聂小倩】、【乔年,连城】、【米生,傅轻语】、【王子服,婴宁】为主线,勾勒出的现代神话鬼怪奇谭。
  • 法神至高

    法神至高

    三万多年前,永恒之井枯竭,无数法师陨落,结束了他们传奇的一生,也结束了这个以魔法为尊的时代。三万多年后,他带着领先这个时代的魔法知识重生了,时过境迁,原本枯竭的永恒之井开始复苏……和那个末法时代不同这是个充满激情与碰撞的魔法大陆,人类、巨魔、亡灵、修罗、精灵……各方势力风云际会。战火为何点燃,世人何以征战不休,只因强者为尊。浩瀚的魔法世界,神秘无尽。强大的魔古生物,嗜血好杀。各帝国分崩离析,权利欲望无休止境……震天的战鼓声再次响起……火球术、寒冰箭、尘封的咒语重现大陆,因主角的到来,这个世界注定改变。
  • 穿超之灵幻大陆

    穿超之灵幻大陆

    一名叫秦炎的青年男子在绝望之中跳崖自杀,可谁曾想居然穿越到了另外一个世界当中。另一个世界当中以灵源为主。秦炎在灵源觉醒时出现了特异的灵源,在只有灵宗时候就能够与灵灵圣高手对抗,在达到之后灵圣后,第二灵源出现了特异的变化,就因为这个变化而遭到了追杀。不过,追杀秦炎的人全部被秦炎给反杀了。由于偶然的一次机会,成为了灭世斗神,最终成为了,大陆上唯一的一个无上之祖。从了到了一个新的世界。
  • 猎魔江湖

    猎魔江湖

    面对亲情的时候,他说:我想要的,是荡尽奸邪斩妖除魔,而不只是一家安康。然而,他最终无家可归。面对爱情的时候,他说:我想要的,是守你护你一生一世,而不只是卿卿我我。然而,他最终痛彻心扉。天下何处无吊斯,哪怕是偌大的修仙界。他,就是修仙界一个渺小的吊斯。可他不服!他要争一个万世敬仰!争一个郎朗乾坤!可是何其容易啊,这本就尔虞我诈的江湖偏又被魔族搅的风起云涌。正所谓:滚滚红尘何时休,江山未稳添新愁。四门八宗齐登场,饮血铁马啸九州。
  • 校草太无良,丫头请接招

    校草太无良,丫头请接招

    (免费)多年前的离开,如今的寻找。当离真相越来越近,他们又将何去何从······————————精彩片段————————“老大我不是故意撞见你和大嫂亲热的。”某男幽怨的望着他。“哈哈,夜无痕这才是你媳妇吧!表情这么幽怨,活像一个受气的小媳妇。哈哈哈”某女对着夜无痕大笑。夜无痕眼神一黑“你要试试谁是我媳妇吗?”“呵呵,那、那就不用了。”某女尴尬一笑“啊!”亲们想知道发生了什么,就请你来看看哦!创了个群,有兴趣的亲们,欢迎加入。551062907
  • 凤还巢:魔障

    凤还巢:魔障

    人有三魂七魄,不仅仅可以护住元神修炼成仙,也可以被魔道左右,成为杀人的利器。于是便有了天地人三界之间无穷的争斗与磨练。
  • 史前系统在都市

    史前系统在都市

    若有情天亦老,人若有情死得早……被女神狠心落弃,一场车祸,他回到了俩年前,却得到了史前系统,他就是吴辰,一个曾经的“屌丝”……
  • 最新职工职业健康指导丛书——职工身体健康手册

    最新职工职业健康指导丛书——职工身体健康手册

    这些知识内容包括了职业健康的各个方面,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简明扼要,易学好懂,十分便于操作和实践,是广大企事业单位用以指导现代职业健康的良好读物。
  • 寂寞歌唱

    寂寞歌唱

    寂寞歌唱,是作者在寂寞的年代内心的一种声音。全书收集散文27篇,字字如山泉之水般纯净,是作者内心真实的情感表达。无雕痕,率真,故可爱动人。...
  • 风华如神

    风华如神

    冥府使者穿越到一个古代女主身上,女主的个立志“男配个个爱上男主”的美人,使者大人是个尽忠尽责的使者,为了能在这个时空好好工作,她要把女主的“故事”完结掉……但放眼一看,这特么什么破事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