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28700000045

第45章 读通鉴论(2)

一、对循环宿命论的批判

中国历史上循环宿命史论的典型是所谓“五德终始论”和所谓“三统说”。五德终始说起于上古,其形成较完备的理论则在战国后期的邹衍,把上古各代附于五行之数。汉儒董仲舒在“五行”的基础上又加以发展,提出所谓三统循环的帝王继统的理论。两汉时五德三统说盛行,并以谶纬迷信思想作补充,成为官方正统的史学观。循环史观在我国古代思想史上是一以贯之,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

唯王船山不信邪,偏要辩个明白。他在《读通鉴论》中指出:“汉儒之言治理之得失,一取验于七政五行之灾祥顺逆,合者,偶合。不合者,挟私意以相附会,而邪妄违天,无所不至矣。”认为这些五行灾异之类的理论是违背客观的邪妄之言,虽然有时也能与事实相近似,但充其量不过是偶合而已。这些纯属主观的想象与客观现实之间决不可能产生任何必然的承系。即使是汉儒看来很带神秘感的“改正朔”、“易服色”之类也不例外,改历易服并非“统纪”变化的标志,上古科学知识不足,历法难免不精确,就是汉代以后还多次改历,何况三代。至于服色的变易则更与“统纪”无关。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的发展,服色更加丰富多彩也是很正常的。船山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解释改历易服,一下子将历代腐儒附上的神秘外衣剥得一干二净。他认为有些来路不正的统治者,企图论证自己是真命天子,授天之命而合法继统,往往借助于此。“拓跋宏欲自跻于帝王之列,而高闾欲承秦之火德,李彪欲承晋之水德,勿论刘、石、慕容、苻氏不可以德言,司马氏狐媚以篡,而何德之称焉?”这些大肆鼓嚣所谓“继德承统”者,即非“夷狄”,便是“篡臣”,哪里还有什么德可言,挟私意惑天下之意甚明。可见五德三统循环之说完全是没有任何事实根据的一派胡言。

既然五德三统为无稽之谈,那始于五德的正统之论当然就更不值一驳了。船山认为:“统之为言,合而并之之谓也,因而续之之谓也。而天下之不合与不续也多矣。”三代以上不可详考,自三代至明几千年的历史,有过许多次分裂,统一王朝更难世代相承,而一离一合,治乱相间,哪里有什么“统”。他又问道:“当其治无不正者以相干,而何有于正?当其乱既不正矣,而不孰为正?有离有绝,固无统也,而又何正不正邪?”此两难推理是何等有力,使“正统论”不攻自破。进而“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伟哉船山!此说已不仅仅是对正统论的否定,其锋芒直指家天下的封建专制制度。

二、对复古倒退论的批判

崇拜先王,主张复古是传统史观另一鲜明的特点。自孔子起,历代儒生学者大都认为,上古三代是替天立极的所谓盛王之世,是圣人心目中的理想社会,而后则一代不如一代。历史运动的趋势总是倒着走,今不如昔,来不如今。历代学者皆以为这是毋庸置疑的真理,就连近代以倡维新而闻名的康有为也未能免俗,其在为改良大声竭呼之时竟也求助于此。可见传统史观影响之巨大。

但王船山却以为“不尽然”,他在《读通鉴论》卷二十中写下了如下的文字:“唐、虞以前,无得而详考也,然衣裳未正,五品未清,婚姻未别,丧祭未修……人之异于禽兽无几也。”简直斗胆,竟敢说三皇五帝的时代与禽兽差不了多少。接着写道:“若夫三代之季,尤历历可征焉,当纣之世,朝歌之沈酗,南国之浮奔,亦孔丑矣。”可见三代绝非天堂。因此船山认为:“在帝王经理之余,孔子垂训之后,民固不乏败,而视唐虞三代帝王初兴,政教未孚之日,其愈也多矣。”可以想见“治唐虞三代之民难,而治后世之民易,亦较然矣。”最后他直截了当地批评康节“泥古过高,而菲薄方今,以蔑生人之心。”

诚然,船山不懂得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史观,但他不拘泥于圣人之说,不受传统成见束缚,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实事求是地考察历史演进,竟得出了近乎科学的结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不断发展,不断进步,不断走向文明的历史。这是历史发展的客观现实。但由于中国古代思想界尊奉孔孟为圣人,长期以来仅满足于注疏解释圣人的经典,少有独立思维,因为科举制,使知识分子求功名实利者多,而求真理者寡。故绝少有人思考传统思想是否合于历史的真实。王船山之所以能卓尔不群提出与众不同的进化史观,亦是时代使然。他作为亡明之遗臣,功名利禄早已离他远去,他只想埋头书卷苦寻亡明之因,故能客观的读史论史,辩以往史著之“不尽然”,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思想财富。(陈斯风)

王夫之字而农,号姜斋,是明末清初时期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明亡之后曾经举兵反清,失败后杜门不出,一心著述。晚年隐居在湖南衡阳县曲兰乡(今船山乡)石船山,故自号船山老人、船山病叟,后人称船山先生。有《船山遗书》、《船山诗文集》。

王夫之出生于一个书香世家,人口众多,生活富裕,在衡州称“族盛”。父亲王朝聘曾经两中副榜,后入国子监攻读;二叔和三叔都是郡文学,三家子弟也多承习诗书。王夫之自幼受家学熏陶,从小颖悟过人。4岁入私塾读书,7岁读完了《十三经》,此后一边跟父亲学习经义,另一方面又大量阅读各类书籍。12岁便能咏诗做对,通晓文辞,以文会友,崭露头角,成为当时有名的少年才子。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19岁的王夫之来到长沙岳麓书院读书。他在这里饱览藏书,专注学问,与师友们“聚首论文,相得甚欢”,为以后的学术活动打下了良好基础。在他23岁时,湖广提学检事高世泰岁试衡州,将他的文章列为一等,给予了“忠义肝胆”、“情见乎辞”的高度评价。

颇富才名的王夫之原本想一心报国、施展抱负,却无奈以一介文士之身而适逢乱世。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5月,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明朝灭亡。王夫之心痛欲绝,写下《悲愤诗》一百韵,以抒发自己的心境;同年迁居衡山下,筑茅屋,名“续梦庵”。他出门时,手擎雨伞,脚踏木屐,用此举来表示自己“头不顶清朝天,脚不踏清朝地”这种不屈的民族气节。

清顺治三年(1646年)夏,王夫之只身赶赴湘阴,建议调和南北督师矛盾,联合农民起义军协力抗清,但此行毫无结果,失望而归。此后,他又组织或参与过几次抗清起义,均以失败告终;流落零陵、常宁的荒山野岭之间,《周易外传》等书就是在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写成的。康熙十四年(1675年)秋,王夫之在衡阳湘江西边的石船山下筑湘西草堂,他一生最后17年就住在这里,大部分著作也在这里写成。

湘西草堂当时是“食禽过不栖”的穷地方,但王夫之“安之若素,终日孜孜不倦,刻苦自励”。这时期,王夫之贫病交加,还受到清朝统治者的监视,常常早晨起来发现纸窗已被人捅破,表明有人暗中窥视他的行动。在艰难的处境中,他毫不沮丧懈怠,《思问录》内外篇,《张子正蒙注》、重订《尚书引义》等重要哲学著作;《读通鉴论》、《宋论》等系统史论著作;以及诗论《南窗漫记》、《夕堂永同绪论》等,均在这段时间内先后成稿。他的儿子在《行状》中说父亲自从隐居以来,“启瓮牖,秉孤灯,读十三经”,“虽饥寒交迫,生死当前而不变”。年迈之时,手腕没有力气研墨,手指没有力气握住笔,却还是坚持读书,笔耕不辍,为后人留下了极丰富的思想文化遗产。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正月初二,王夫之病逝,享年74岁。他勤恳述凡40年,有著作100余种,400余卷,近800万字。王夫之的诗、文、词皆工。他的散文纵横捭阖,表现着雄肆的气概。其诗词以写抗清经历及寄托亡国之痛的为最佳,信笔所至,往往冲破音律的限制,揭示了亡国哀怨之深。他重视文学的社会作用及现实性,以继承《诗经》的“兴、观、群、怨”为旨归;认为创作必须有作者生活经历为基础。他在《姜斋诗话》中说:“身之所历,目之所见,是铁门限。”强调诗歌必须重情重意,情景交融,他认为文学创作,人各有特色,不能强立“门庭”,强立“死法”,党同伐异,趋于模拟。这些对于清代文学理论的发展都起了积极作用。

因为王夫之强烈的夷夏之辨思想,他的著作在清前期200年一直埋没不彰,直到19世纪40年代才有邹汉勋、邓显鹤整理编校的《船山遗书》问世。此后,曾国藩、曾国荃兄弟又在金陵设局刊印较完备的《船山遗书》,使他的学说广为人知,从而对近代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曾国藩借重他的重“礼”思想来强化保守的传统观念;维新人士吸收他“变化日新”的社会变动观倡言改革;辛亥志士利用他的夷夏之辨的民族意识进行反清革命;民国初年,刘人熙等人在长沙设立船山学社,创办《船山学报》,鼓吹保护国粹;“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在长沙第一师范任教的杨昌济对王夫之的知行学说倍加赞赏,主张力行实践,并影响了青年毛泽东。时至今日,船山先生的诸多杰出论著,依然闪烁着灿烂的光辉。

《船山遗书》是王夫之著述的总集。王夫之以“六经责我开生面”的创新精神,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全面、系统而深刻的反思,写下了大量富有创见性的文章,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文化等,成为300年来许多进步思想家的启蒙者。

桐城派是清代中期影响最大的一个散文流派,创始人为方苞,经刘大魁、姚鼐等人的发展,形成完整的理论,三人并称“桐城三祖”,姚鼐被称为领袖。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清代安徽桐城人。乾隆三十九年辞官后,曾在江宁、扬州等地书院讲学40余年。治学以经为主,兼及子、史、诗文,作品多为书序、碑传之类,著有以其室名命名的《惜抱轩全集》。他秉承了“文道合一”的主张,讲究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兼长,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写景散文尤有独特成就。

同类推荐
  •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

    学会感恩担当责任

    没有阳光,就没有温暖;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己;没有亲情、友情和爱情,世界就会是一片孤独和黑暗……这些都是浅显易懂的道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漠视这一切,或是理所当然地享受这一切,却忘记了这些都是上苍给我们的恩赐,忘记了学会感恩。
  • 思路决定出路全集

    思路决定出路全集

    思路之中,包含的是智慧、心胸、品质和魅力,它更孕育着无穷的能量。想要成为生活中的佼佼者,就应该多动脑筋,勤于思考,学习和积累经验,善于发现新思路,以更快、更好的方法克服现实生活中的困难。
  • 凝固在提拉米苏上的1095

    凝固在提拉米苏上的1095

    爱情永远是人生中的一道最美丽的风景,无论结局如何都会永远驻足在人的心灵上,《凝固在提拉米苏上的1095》以爱情为主题。以最动人,最清新感人的故事为追求的境界。
  • 心态操控术:迈向成功的心理策略

    心态操控术:迈向成功的心理策略

    功学学者拿破仑·希尔说:“人与人之间只有很小的差异,但是这种很小的差异却造成了巨大的差异!很小的差异就是指所具备的心态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巨大的差异就是指成功和失败。”
  • 成大事必知的88条金科玉律

    成大事必知的88条金科玉律

    "成大事者,必然人情练达、世事熟谙。做大事者,做人必如铜钱之像,外圆内方,吃得开,玩得转。古之成大事者,不惟超世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成大事必须有谋略、城府,谋大事必须要有计策。成大事要广交豪杰,接纳贤才,物色良将。"
热门推荐
  • 赤血灭世

    赤血灭世

    “大道难成,历百千劫难,尝尽世间苦。”古往今来,多少梦想飞仙之人苦寻大道仙法,由此开创得成大道的修仙法门不胜枚举,繁衍至今却也只略有小成,得其大道者,寥寥无几。车水马龙的现代化世界,功能繁多的电子产品早已蒙蔽凡人眼耳,大道之术是人们的幻想?还是早已放弃?却都已被平静生活而取代。PS:(赤血灭世QQ交流群:547910761,入群注备:赤血阁。)
  • 回到原点的爱

    回到原点的爱

    讲述了一个女孩白花晓在高中时期的为了梦想努力克服了自己口吃的缺陷,和自己的俩个小姐妹一起努力走过了心酸和美好的高三生活。在这个时期中,有俩个温馨暖人的男生一直陪在她的身旁,不给予她鼓励和帮助也给了她永不悔改的爱。她们一起经历了18岁的爱情和友情。
  • 妖武大道

    妖武大道

    在一个传说出现过两位“神”的大陆,一个自认被所有人遗忘的家伙,突然有一天遭到了猛烈的追杀,直到此时他才明白,即使他平时表现的再废、那些人也终究不会放过他……追杀与反杀,肖明的成长很是艰难,但是正是如此才让他真正的踏上了强者之路……
  • 孟小冬:繁华锦瑟三折戏(珍藏版)

    孟小冬:繁华锦瑟三折戏(珍藏版)

    她是乱世中的奇女子,她有男子的霸气果决,亦有女子的妩媚坚韧。她生于京剧世家,自幼学艺,少年走红,名遍京津,成为有史以来女须生第一人,有京剧“冬皇”之誉。她叫孟小冬,一个至情至性的女子,一个风华绝代的女子,一个敢爱敢恨且情深的女子。她遇见的那两个男人,一个是梅兰芳,一个是杜月笙。本书详实描写了孟小冬诞生直至辞世70年间的传奇人生,尤其对孟小冬的两段感情,进行了整理和还原。因为她的一生,不仅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女性,更是一部民国风云史,一幅京剧发展路线图。
  • 萌妻来袭,亲亲老公等接招

    萌妻来袭,亲亲老公等接招

    一对一宠文,小打小闹,无虐,女强,男更强,强强联手,打倒小怪再打大怪,嘿嘿她半夜归来,救下了某只“病猫”却当晚被吃干抹净她古灵精怪,事事出人意料他宠她在怀,处处包让她迷糊虫一个,他却只顾在一旁收拾烂摊子
  • 前世今生

    前世今生

    在名门望族里高谈阔论的做着井底之蛙的一群孩子一边流泪一边浅唱幸福,在漫不经心的春花秋月里说着口是心非的低劣语言而脸不红心不跳。年少无知的青葱寂寞里断断续续的有人来,缠缠绵绵的有人走,昏天黑地的零落里谁的眼泪一不小心亲吻了我的左脸,摇头晃脑的目中无人在爱情的表演里面目全非而不堪一击。失明的青春在浑浑噩噩中逆来顺受的重新张开,干净的邀请着感动……
  • 凌邪七剑

    凌邪七剑

    青衣戏天下,股掌弄乾坤,自在逍遥去,威名满乾坤。转世重生的苏宇,在死亡之后获得新生,将前世的玩世不恭发挥的淋漓尽致,纨绔公子?天才?苦修者?无情人?奇侠?苏宇的真面目到底是什么?本书等级,元境,灵启境,天动境,翰海境,归元三重天,御魂五重天,化神九重天,帝境。
  • 佛说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

    佛说如幻三摩地无量印法门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紫冰神月弓

    紫冰神月弓

    一人一弓,一身双魂。射苍穹,踏天海,掌控万千战船,称霸世界,终成亿万群岛之主。注定不能提升修为的江易雪,无意间闯入上古遗迹,获得紫冰神月弓,在上古将魂包日天的协助下,重启修行之旅,踏上主宰世界的征程······
  • 洪荒万族之开端

    洪荒万族之开端

    上一个纪元,龙族称霸,万族林立,陨石之灾,人类反击,万族不得不放弃地表退入‘深渊’。这里没有功法,没有修仙,有的只是一次次的狩猎,一次次的基因融合。人类,万族,到底谁是猎物?谁是猎人?张心语,无论在现实中,还是先驱中,一个无人关注的小卒,踏上了寻找记忆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