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31100000003

第3章 医改不是折腾(2)

当前的市场化是一种不正常的市场化,是一种被扭曲、被篡改了的市场化,只凭真正意义的市场化也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更何况是这种假的医疗市场化。那么公益化就能解决看病难了?同市场化一样,简单的公益化运动也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只要公益不要市场也是不行的,更何况花大力气搞出来的公益化医疗体系也不一定就是符合医改初衷的,也可能是在一定程度上兑了水的。

为了确实让公众的医疗利益得到保障,就必须有政策、投入、监管等措施作为改革支持手段。现在政府对于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是很少的,人要吃,马要喂,各类公立医院的人员工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等,都要通过收费来筹措。而政府部门对于这些服务、收费又缺乏有效的监管,监管不到位有人就会钻空子,这怎么能维护公益性?再加上长期以来执行的以药补医机制,极大地拉动了药价虚高,加重了公众的就医负担,医疗机构把医务人员的收入与服务挂钩,搞什么收入分成,就这个状况,凭什么能落实公益性,凭什么来解决公众看病难题?

想以医疗公平来维护人民健康,就不能只靠市场化,也不能只靠公益化。别再搞运动了,一阵风是市场化,一阵风是公益化,这不能解决问题。

市场与公益本不应该撞车

在2005年的时候,实行了不短时间的医改突然改变了节奏,市场化被宣布不再是医改方向了。

市场化不行了,那就公益化吧。实际上,市场化与公益化的争论在业内以及相关的领域已经持续了好多年了,有时是医疗市场化的论调占上风,有时是公益化的力量占上风。在文件和官员们的讲话中,基本上对于市场与公益的关系都可以摆得比较清楚,比如说:“在坚持政府主导,引入市场机制的同时,也不要让公立医疗的公益性淡化,不要过分地追求经济利益。”但在实际操作上却不是这么一回事,总是让市场和公益撞车。医改就像是墙头草,一会儿帮助市场打败公益,一会儿帮助公益欺负市场。

目前对于医改的各种讨论之中,批判市场化的居多,也有既要公益也不忘记市场好处的和稀泥派,对于科学合理安排公益与市场关系的研究并不多。医疗市场化与医疗的公益化是不应该撞车的,因为我们合理的医改政策肯定不会是全盘市场化,也不应该是全盘公益化,而应该是市场化与公益化合理、有机、高效地结合,这样就不会出现“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情况。不要把医改的政府主导公益化与市场化搅和在一起,大家基本上有这样一个共识,就是政府主导的公益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兼顾公平。但兼顾公平就一定会损失效率么?不然,谁说公益化就难以保证医疗效率的提高,谁说公立医院里就一定没有效率?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大家也认为医疗的市场化会使效率优先,但是公平却难以保证,这么说也不完全正确,市场化怎么就不能保障医疗公平?不公平那还叫市场吗?其实,没有效率的公益医疗和不公平的市场化医疗都是假货或发育不正常的,根本就不应该用那些畸形的东西来衡量公益与市场的关系。

医改千万不能再迷失方向了,不要再作公益和市场的单一选择题了。当前在我国医疗体制下, “看病难”主要是由医疗服务的社会公平性差、医疗资源配置效率低等因素造成的,无论是进行医疗卫生产权制度改革、引进民间资本,还是继续养大、养肥公立医疗机构,只要是头脑中还做着公益与市场的单项选择题,最终肯定不会达到让人民群众看得起病、看得好病,使“患者有其医”的目的。为什么达不到目的?因为你坚持做单项选择题,就说明你的医改还是迷失方向了。

把医疗改革的市场化与公益化对立起来的原因在于认为是市场化影响了公益化,因为旧医改的市场化手段让医疗保健体系的公益化程度降低,让医生们都掉到钱眼儿里去了。如果反过来不再搞市场化,把公益化扶植起来,那么就会把医生们从钱眼儿里面拉出来,他们就能一心一意地给公众看病了吗?市场化是医疗改革曾经失败的最深层次根源么?应该因此就把市场化给批倒、批臭么,把市场化打倒了就能掩盖住公益化本身的问题了?

对于医疗福利制度的改革是引起公众对医疗改革普遍产生不满的一个重要原因,但这与医疗市场化没什么关系。这是长期以来对于医疗福利投入不足,而且存在投入分配不公和投入使用不当的问题造成的,医改的全盘市场化一定不适合中国的情况,旧医改过程中也存在了市场化思维过盛的情况,但如果据此就把所有的问题都归罪于市场化,就不厚道了。

新医改想不走偏,想要走上快车道,就要分清楚医疗中哪些事情应该由政府来做,哪些事应该交给市场来做。把医疗机构分为赢利性与非赢利性已经有好多年了,现在我们更有必要坚持这一划分方法,这种区分是正确的,问题的主要方面还不在于公立医院是多了还是少了,也不在于私立医院是不是得到了足够的发展空间,最重要的一点是公立医疗机构能不能坚持公立,是不是徒有虚名。私立医院设立豪华的就医环境和保健条件,因此就高收费,那是可以的,他们可以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尽量多地追求利润,只要你不违法不缺德,发财的梦可以随便做。但是公立医院就不能这么做了,公立医院的主要目的是做好基础性的医疗保障工作,确保公众有病可医。如果公立医院也向私立医院学习,也立下各种名目,想方设法地从病人身上发财,那是不行的,公立医院也那样做的话,普通公众就没有基本健康保证了。

公立医院在追求利润时,也说出了自己的理由,主要的借口就是目前我国的医疗服务机构中,九成以上都是公立医疗机构,这么多的公立医疗机构,在规模上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承受能力存在着很大矛盾,因此财政投入不足,让相当多的公立医疗机构内部运行机制出现了不得不市场化的倾向,只有向公众收取比较高的就诊费用来维持运行和发展。

但事实上公立医院收取的超高药费、服务费都是有必要的吗,都是用到了维持医疗机构运行上了?就算是这样,你盲目追求高收入,甚至为了追求收入而损害群众利益,最后的发展结果就是让大部分公众看不起病、不敢得病,这与你公立医院不高收费只维持低水平运营的结局有多少区别?费了大半天事,最后仍然是没有提高公众的基本医疗保障水平,那绕了个大圈子做什么。噢,对了,是有区别,就是公立医院的硬件条件更好了,医务人员的待遇普遍提高了。说到这里还能说是旧医改的医疗市场化影响了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么?当然不能,要说影响也是公立医院不顾自身条件、不顾自身职责,一味强搭市场化的车,开着公益的车在市场车道上横冲直撞,结果把自己撞成了一个四不像。

既然公益化和市场化撞车了,就得解决这对矛盾,解决矛盾时不能各打五十板子,也不能拉一方欺负另一方,不能因为推行新医改了就把市场化当成后娘手中的孩子,任由打骂、缺吃少穿的。

合理的做法是让公益化和市场化各走各的道,公立医疗机构别再想着既吃财政又吃病人,想在道上跑得快就要遵守交通规则,横行霸道、哪条道宽就上哪条道是不行的。事实上,以前我们的医疗卫生体制政府既有缺位的问题也有越位的问题,既有市场化过度的问题也有市场化不足的问题,既有迷信和崇拜市场机制的问题也有违背和扭曲市场机制的问题,解决问题时就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不能再简单、粗暴了。

公立医院由于拥有九成以上的医疗资源,形成了高度的垄断,而社会资本想进入医疗卫生行业,开展真正的市场化之路,真是障碍重重。还有一点,行业主管部门总是习惯于以所有制形式来划分医疗机构的性质,社会资本只被允许申办赢利性的医疗机构,不能申办非赢利性的医疗机构。另外,在职称评定、科研立项等方面,私立医院也无法享受公立医院的同等待遇。私立医疗机构想要积德行善,投身公益应该是可以的,它有这个权力。

:想要让公立医疗机构彻底回归公益性,首先资金投入和切实到_位的监管都是不可少的。今后,政府卫生部门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对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质量、合理用药、收费标准以及医疗广告等各种行为加强实施有效的监管,尤其是公立医院绝不可以再挂着公益的旗子大行逐利之事,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不能变成追求经济利益的场所。政府想承担好维护公共医疗卫生的责任,就要切实发挥好主导作用,对于应该保留的公立医疗机构,在数量、规模和质量上要适应公众的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需求,不能卖光,也不能在产权改革中给改没了。对于公立医疗机构的运行机制,在监管方面要确保其公益性质,控制公立医院的收费标准和收入规模,不能再鼓励创收。要强化政府在制度、规划、筹资、服务、监管等方面的职责,维护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其次,一定要明确医疗改革并不是为了医院能够更好地生存下去,医院的生存质量问题虽然也是医改的一个组成部分,但绝不是主要的方向和目的,只是其中的过程和手段,是用这个手段来保证公众的健康。

这不是废话,别说这么简单的道理不用再重复,因为不少医疗工作者头脑中的认识,就是把公立医院建设当作医改的一项目标。

因此也就把医院的建设、运营成本与收益直接挂钩,用这种简单的市场评价机制来衡量医疗机构,这当然是不正确的。衡量医疗机构和新医改的标准是公众的健康水平,健康水平提高了、看病方便了就说明医改成功了,如果医院大楼都建设得很漂亮可公众却看不起病了,那就说明医改目标没有达到。

2.为什么看病贵、看病难?

一场大病就可能倾家荡产

普通公众不敢随意看病,一场大病就可能导致倾家荡产,这是现实情况,如果我们不去正视这个现实,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有病不敢就医,就会把小病拖成大病,把大病拖成不治之症!有多少应该就诊的病人没有去就诊,有多少应该住院的病人没有去住院,其中因病致贫又有多少?到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统计,但所占比例一定不小。长期以来,在各种价格上涨飞快的商品中,药品是比较突出的,医药费用上涨的幅度不但大大地高于工资上涨的水平,更是大大地超过了同时期国民经济增长的水平。曾经,在医院生一个孩子,在顺产的情况下,收费只不过是十几元钱的事,可是现在竟然达到了五六千元甚至万元以上。要是在医院中做一次手术,不只是身体出一次血,患者钱包更要大出血,看一个大病就很有可能倾家荡产。

这就是看病贵、看病难!

这个看病难题的表现我们在医院中都能清楚地看得到,各地有名的大医院里总是人满为患,病人到医院看病就像是赶集。要是想找位专家看病那就更难了,病人或病人的家属往往要排上好几个小时的队伍,有时甚至要等上几天才有可能排到专家号。即使找到了专家还要面临看病贵的问题,药价和检查费用高,脏器移植和介入治疗等各种新技术和高精设备的应用价格就更昂贵了,低收入人群和没有医疗保障者肯定是难以承受的。

新医改对于解决看病贵、看病难问题提出了非常有力的措施,像“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把全体城乡居民纳入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减轻群众个人支付的医药费用负担;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降低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让城乡居民都能享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最大限度地预防疾病;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提高公立医疗机构服务水平。”这些都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良方,不过这方子只画出了一个轮廓,想要搞清这个难题的症结具体在什么地方,解决手段具体是什么样的,还需要做大量的工作,只有好政策还不行,还要看如何实施。

什么地方出了问题?

现在,各地在医疗设施建设上面都没少下工夫,但是与公众的健康需求相比,差距还是相当大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既然下了很大的工夫,相关的医疗管理机构都在为此奔波,忙得恨不能脚上长出风火轮来,但就这样的阵势也不能从根本上让公众满意,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了?

问题之一是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卫生发展落后于经济发展。这可不是三两天就能解决得了的事情,拿出耐心慢慢来吧。事实上,我国是在用2%的世界卫生资源尽力支撑着22%世界人口的医疗卫生需求,这说明了我们的成就,也说明了我们医疗卫生资源总量是严重不足的,所拥有的卫生资源和公众的就医需求严重不配套。中国的卫生公共支出体系改革严重滞后,这是尽人皆知的,公众是在以有限的收入来被动地支撑着迅速膨胀之中的医疗卫生服务,每一年里,全国都有20多亿人次到各地的各级医疗机构看病,有7000多万人因病需要住院。自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由看病难、住院难、手术难所反映出来的供需矛盾长期没有缓解,由于医疗资源供给不足与公众越来越高的健康需求之间的矛盾,以及公众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多样性与供给的单一性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激化,结果就是低收入人群不满意,高收入人群也不满意。

同类推荐
  • 中医必背蓝宝书

    中医必背蓝宝书

    医之始,本岐黄,灵枢作,素问详,难经出,更洋洋。越汉季,有南阳,六经辨,圣道彰,伤寒著,金匮藏,垂方法,立津梁。李唐后,有千金,外台继,重医林。后作者,渐浸淫,红紫色,郑卫音。
  • 如何应对猪流感

    如何应对猪流感

    猪流感来了,气势汹汹。目前,已有墨西哥、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等多国确认有猪流感患者,并有多人死亡。世界卫生组织专家说,眼下可能有更多的潜在病毒携带者正在全球范围流动,因而它具有在全球广泛暴发的可能性。迎战猪流感的警报,已经在全球拉响。
  • 探索未知-认识中医针炙的奥妙

    探索未知-认识中医针炙的奥妙

    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最初它只作为一种医疗手段,后来逐渐发展为一门学科。因此,人们通常所说的“针灸”,既可以专指针灸疗法,也可以用来表示整个针灸学科。所谓针灸学就是整理研究针灸医疗技术及其临床应用规律和基础理论的科学。
  • 中医师是怎样炼成的

    中医师是怎样炼成的

    本书以小说的形式,将主人公以身试医、以身试药的切身体验和对中医理论及辨证用药的深刻体会深入浅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科学性、通俗性和趣味性兼备,适于中医业者和广大中医药爱好者阅读欣赏。
  • 气血津液病证妙谛

    气血津液病证妙谛

    本书作者分郁病、汗证、消渴、内伤发热、虚劳、积聚、厥证、血证、肥胖症、瘿病10章,以名著经典精讲、名家经验精粹、名方应用精析的形式探讨了各种气血津液病证的成因、症状及证候分类、病理转归、名医诊治经验等,以帮助中医师领悟其中的奥秘,使之悟于心中,触类而旁通,达到切实提高临床诊治水平的作用。
热门推荐
  • 南齐书

    南齐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图腾变

    图腾变

    这里没有斗气魔法,这里是图腾的世界,刘辰携带着地球龙图腾穿越到武腾大陆,开始了他的传奇人生……
  • 狂热金属

    狂热金属

    林宇一个21世纪的宅男,除了两点一线的上班下班就是窝在一个几平米的隔断房里玩游戏,谁都不成想他会有一身控制金属的本领,看看他是如何从一个废材成长为独霸一方的枭雄。
  • 追随本心:回荡世纪的剑桥哲思

    追随本心:回荡世纪的剑桥哲思

    本书是剑桥大学莫德林学院院长亚瑟·克里斯托弗·本森的代表作之一,都是经典的对人生进行思考的作品,在西方被誉为剑桥大学留给人间的精神瑰宝。本森教授本来就是个冷人生观的作家和学者,治学严谨,学术建树颇多,这本书是继其作品《仰望星空》和《丰富人生》后的又一部全新思考人生和内心自省类的深刻反思作品。
  • 20—30岁职场的那些人和事

    20—30岁职场的那些人和事

    本书为广大青年朋友勾勒了一幅经典的职场路线图,能让大家少走不少弯路。该书从设计职业目标、做好前期准备、把握求职攻略、初入职场信条、快速融入团队、成为上司心腹、牢记职场禁忌、寻求突破发展等方面为你出谋划策,以助大家在30岁时事业上有所斩获,让人生少奋斗十年便能获得成功。
  • 爱迪生

    爱迪生

    爱迪生,美国发明家、企业家,拥有众多重要的发明专利,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家利用大量生产原则和其工业研究实验室来生产发明物的人。本书主要以其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研究的艰难过程,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本书包括人物简介、思想点拨、经典故事、人物年谱和名人名言等部分内容,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迪性和知识性。
  • 花千骨神之约

    花千骨神之约

    本书写了花千骨重生后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 总裁在民间之警花的兼职男友

    总裁在民间之警花的兼职男友

    精英警花雇佣不成反被撩。腹黑总裁扮猪吃虎断乾坤。替身正牌到底谁会笑到最后。黑道白道如何翻手为雨。原来你是这样的总裁文,不看你怎么知道呢?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恭喜,我们的脑洞一样大
  • 光暗告解

    光暗告解

    我的记忆游离穿梭在无尽的黑夜之中四周群星闪烁像是在千年之前又像是在未来之后我似乎已迷失太久直到这一日我感受到那召唤“醒来,醒来……”Q群:376519491
  • 乞丐与妃子

    乞丐与妃子

    疯子佳节不做乐,乞丐烂桥独奏歌。不问天宫红颜在,诀别一曲谁来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