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38000000002

第2章 遇见未知的自己:如何更加了解自己(2)

记忆最不可靠

小时候,最讨厌记笔记。老夫子们每当看到我们如同骄傲的小公鸡般甩开笔记本时,总是摇头叹息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啊。”

我们都对这句话嗤之以鼻,直到有次看到一起冤案:

有个赶车的,被警察认为是通缉犯,因此被押上法庭。法庭上,所有的人都指认,这个赶车的就是越狱的逃犯。此时,真正的逃犯已经在城市里隐藏起来,而且已经步入上流社会,成为一名受人尊敬的官员。最终,逃犯不忍见人无辜替他受过,主动挺身而出,投案自首。

这起案件熟悉么?它发生在雨果笔下,《悲惨世界》里。那些警察、证人,都一口咬定赶车的就是逃犯。他们与赶车人有仇么?事实上,他们素昧平生。在这里,做伪证的不是他们,而是他们的记忆。

有人会说:记忆是最可靠的事。我记性好,从小到大所有事情都记得清清楚楚,怎么会记错?

不妨让华盛顿的心理学家丹尼尔·瑞特博士的实验来说话。

博士找了40个学生,分别给他们看一本漫画。漫画里画了一起盗窃案。一个女子趁两个小伙子打台球的时候,把他们衣服口袋里的钱包偷走了。

当时的情形是:博士要每个学生单独看这本漫画。因此,没有人有机会与其他人交谈。

学生们看完漫画后,博士问了他们些问题。里面有个细节,问:“这个偷钱的女人有没有同伙?”

40人里,有39个人都答对了。

然后,博士允许他们两两一组讨论片刻。

但是注意了,陷阱就在这里:两人小组不是随便组的!博士一共有两种版本的漫画,其中一种,偷钱的女人有同伙,另一个版本中则没有。在分组时,博士有意识地把看到不同版本漫画的人分到一组。

如果记忆不会骗人的话,那么他们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达成共识:两人看的版本完全就不同嘛。

只可惜,让我们这些不喜欢记笔记的懒人心碎的是:20组中,只有5组人没有达成共识。其他30个人全都互相“商量”出来了一个在他们看来是合理的答案。

这叫什么呢?瑞恩博士把它叫做“社会标准化倾向”。

其实人的大脑很有趣。它会记下那些我们认为重要的事,但是这些事情都是以片段的形式存在脑海里。最终当我们回忆的时候,大脑会自动根据记忆填补其中的空白,提供给我们一个连贯的“假记忆”。这些被自动填补上的东西,是根据逻辑判断而形成的,因此最容易被篡改。

这种篡改可能来自自身,也可能来自外部。而且一旦形成,大脑就会拼命为它辩护,因此很难修正。其实我们现在所能想起来的童年趣事,有大约25%都是我们自己臆造出来的。可能是有时我们听到或看到的故事,也有可能是其他人不断对我们进行诱导的产物。很多成年人会臆想自己小时候曾在熙熙攘攘的百货大楼里走失,并对此深信不疑,甚至可以回想出当时的天气、周围人的穿着等诸多细节。但其实呢?这件事情可能完全是子虚乌有。

就算是那些记忆力非常好的人,他们也会有这种现象。

记日记有时候是个不错的方法,因为日记会让人在记忆深刻的时候,就把它落在纸面,从而避免臆造记忆的出现。

所以当我们开口前,不妨谨慎想想,这件事是不是真的发生过?是自己的大脑自动串联出的记忆,还是我们本身亲眼所见?要知道,人的记忆会骗人。

饮食男女的心理素描

文/yoy

有人在心情沮丧时就爱胡吃海塞,像《瘦身男女》里的那对痴男怨女,把失恋的打击化作一块块蛋圈、肉饼、甜点塞进自己的胃里,然后胖得连门都出不去。而有的人在心情不好时却一点儿胃口都没有,整个儿一个“为伊消得人憔悴”。

为何差别如此之大呢?秘密就在于饮食同每个人的性格、气质以及心理有着天然的联系。

就拿吃辣来说吧,嗜辣如命的人通常脾气火暴,心焦易怒。这类人在性格上多属于“多血质”。他们待人往往热情大方,但发起脾气来也挺吓人,就像个长老了的朝天椒,嚼一个在嘴里,耳朵都会辣得嗡嗡作响。在地域上,四川、湖南、贵州、云南都是辣的“重灾区”,所以可千万别惹这些“义薄云天”的朋友发火哟,否则有你受的!

与这四省的人相比,上海、江浙一带就比较偏爱甜食,大家对那些小巧甜腻的食品滋养出来的“上海好男人”一定不会陌生。喜甜的人往往比较温和,在性格上多属于“黏液质”。他们为人谨慎,处事保守,不愿意冒险,说白了,缺少点儿豪情,但多了细腻,也算各有千秋吧。

饮食与心理的关系可不只这点儿,英国心理学家最近通过大量的事实研究,发现人的性格与口味的确有着密切的联系。

爱吃大米的人,容易自我陶醉,孤芳自赏,对人对事处理得体,比较圆滑,但缺乏互助精神;喜欢面食的人,能说会道,善于表现,但是不考虑后果及影响,且缺乏坚定的意志,容易半途而废;而爱吃油炸食品的人则勇于冒险,有干一番事业的宏愿,但受到挫折就偃旗息鼓,退缩不前了;至于喜欢清淡食品的人,他们注重交际,善于与人沟通,喜欢群居生活,最怕落单。

如果把饮食和民族联系起来就更有趣了。就拿面包来说吧,俄罗斯著名的“大列巴”,块头大,分量足,跟俄罗斯人一样粗犷豪爽,不拘小节。而再看法国人的面包,外形精致,不是做成圈,就是做成条,让人不禁想起法兰西民族的浪漫柔情来。而美国人的快餐文化可以说是举世闻名,勇于冒险,敢于创新,这个民族的性格就像她的食品一样鲜明。

看来这酸甜苦辣咸中的学问还真不少。想想也是,我们开心时,会说心里“甜甜”的,难过时会流下“苦涩”的泪水,看见男朋友盯着路边的美眉不愿走,会大吃飞醋,“酸”得不行……原来五昧都源于心中呀。

都说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现在看来饮食习惯也在造就人的类别。如果你对自己的性格不满,是否可以通过饮食调节一下呢?列好食谱,也许就能“吃”出个好心情呢!

星座,能告诉我什么?

文/张玉秀

一个朋友面临职业选择的问题,因为不知道自己适合什么工作,她开始关注网上发布的很多心理测试。渐渐地,她被形形色色的星座预测吸引住了。

现在,面对一份客户服务的工作,她觉得自己并不适合,因为星座测试说:

“土象的处女座细心、严谨,有毅力,喜欢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制造出实用的产品,而对与人打交道的工作并不在行。处女座适合做书报编辑、教师、会计等,也很适合从事研究性的工作,因为这类工作最能发挥他们完美主义的天性。”面对如此专业的解释,看来她应该参考一下了。那么,星座理论科学吗?

《心理科学》上有一篇论文,明确质疑星座与人格之间的联系,研究者用调查分析的方法予以了实证。他选择了某高校一年级本科生165名,根据参与者各自的星座和权威的人格测验进行比对。

论文结合星座的三种主要分类方法进行了数据分析:

A.两极性分类——把12星座分为:代表外向的阳性星座和代表内向的阴性星座,认为阳性星座的人个性积极、主动、乐观、开创性强,成功的机会较大;

阴性星座的人个性较悲观、被动、消极,虽然开创性较弱,但成就具有永恒性。

B.三分性分类——把12星座分为:热切、独立,但不易满足、专断自我的基本形;专注、眼光远大,但顽固、自我中心的固定形;多才多艺、善于变通,但狡猾、不可靠的变动形。

c.四分性分类——火象星座的人热情、果断、自信、率性,但自负、专横、冲动;地象星座的人实际、独立、保守,但笨拙、流于物质;风象星座的人表达力强、重思考、心胸宽广,但理想主义、冷漠和不切实际;水象星座的人敏感、多愁善感,但易受外界影响、放纵。

结果显示,星座分类与权威人格测验得出的结果并无任何关系,所以,文章结论是不支持星座决定人格倾向。

朋友反问道:“当下星座在社会上这么流行,不仅时常见于报刊,有关星座的小册子更是炙手可热,这肯定是有原因的。如果不是因为它言之有理、让人信服,怎么可能吸引这么多拥护者?”

的确,星座拥有大批的“粉丝”,但它缺乏科学性也是不容争辩的事实。星座理论之所以有了追求者,是因为它迎合了人们的心理需要。

不可否认,人们都渴望幸福、期待爱情、恐惧无法预测的未来世界发生的一切不幸,因此我们更愿意相信神秘事物,渴望被命运重视。这也是从古至今各种预测命运的神秘活动从未停止的原因。传统的八字算命早已被打上“迷信”的烙印,显得又土又劣,而星座之说来自科学兴盛的西方,又和许多美丽的神话联系在一起,结合了“科学”的权威性和漂亮的艺术形象,很容易被人接受,不管是作为娱乐还是作为时尚的话题,都吸引着人们的眼球。

迷恋星座的大多数是青少年,这种现象就更不难解释了。青少年对前途充满了好奇,对命运的把握能力不足,在社会上还没有一个稳定的地位,处在一个需要引导的时期。因此,他们希望抓住一些确定性的东西,填补控制感的缺失。而“命运预测”正好符合了这个时期特殊的心理需求。

如果说星座本身有魅力的话,不如赞扬其语言的选用。星座的描述通常选择那些人们爱听的短语,连缺点也可以变化成为优势。比如,它对天蝎座的人的描述,就让我忍不住想去相信它:“天蝎座的人个性强悍而不妥协,非常好胜,这是一种自发的自我超越,用来不断填补内心深处的欲望。也正因此,‘蝎族’在心中总会订有一个目标,非常有毅力,以不屈不挠的斗志和战斗力朝目标前进……”

当然巧妙的言辞选用,也给了人们极大的满足感,迎合了人们倾向于自我原谅与自我辩护的心理特点。如果这段描述正好对了某个人的胃口,他当然会觉得这个很灵验了。其实星座解释运用的语言具有很大的模糊性,常常显得模棱两可、似是而非,就算不很符合真实状况,也不会让人觉得相去很远。

星座理论,也许只能留在茶余饭后的闲谈中,而难登大雅之堂了。

容易让人犯糊涂的五个问题

问题一:如果你不小心丢掉100块钱,只知道它好像丢在某个你走过的地方,你会花200块钱的车费去把那100块找回来吗?

回答:一个超级愚蠢的问题。

可是,相似的事情却在人生中不断发生。

做错了一件事,明知自已有问题,却死也不肯认错,反而花加倍的时间来找借口,让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大打折扣。被人骂了一句话,却花了无数时间难过,道理相同。为一件事情发火,不惜损人不利己,不惜血本,不惜时间,只为报复,不也一样无聊?失去一个人的感情,明知一切已无法挽回,却还是那么伤心,而且一伤心就是好几年,还要借酒浇愁,形销骨立。其实这样一点儿用也没有,只是损失更多。

做人,干吗为难自己?

问题二:你会因为报纸上说每天都有车祸,就不敢出门吗?

回答:这是个什么烂问题?当然不会,那叫因噎废食。

然而,有不少人却曾说:现在的离婚率那么高,让我都不敢谈恋爱了。说得还挺理所当然。也有不少女人看到有关的诸多报道,就对自己的另一半忧心忡忡,这不也是类似的反应?所谓乐观,就是得相信:虽然道路多艰险,我还是那个会平安过马路的人,只要我小心点,不必害怕过马路。

做人,先要相信自己。

问题三:你相信每个人随便都可以成功立业吗?

回答:当然不会相信。

但据观察,有人总是在听完成功人士绞尽脑汁的建议,比如说多读书、多练习之后,问了另一个问题,那是不是很难?

我们都想在3分钟内学好英文,在5分钟内解决所有难题,难道成功是那么容易的吗?成功当然是难的。只因不怕困难,所以才能出类拔萃。

有一次坐在出租车上,听见司机看到自己前后都是高档车,兀自感叹:“唉,为什么别人那么有钱,我的钱这么难赚?”我心血来潮,问他:“你认为世上有什么钱是好赚的?”他答不出来,过了半晌才说:“好像都是别人的钱比较好赚。”

其实任何一个成功都是艰辛取得。我们实在不该抱怨命运。

做人,要依靠自己!

问题四:你是否认为,篮球教练不上篮球场,闭着眼睛也可以主导一场完美的胜利?

回答:有病啊,当然是不可能的。

可是却有不少朋友,自己没有时间打理,却拼命投资去开咖啡馆,开餐厅,开自己根本不懂的公司,火烧屁股一样急着把辛苦积攒的积蓄花掉,去当一个稀里糊涂的投资人。亏的总是比赚的多,却觉得自己是因为运气不好,而不是想法出了问题。

做人,记得反省自己。

问题五:你宁可永远后悔,也不愿意试一试能否转败为胜?

回答:恐怕没有人会说“对,我就是这样的孬种”吧。

然而,我们却常常在不该打退堂鼓时拼命打退堂鼓,为了恐惧失败而不敢尝试成功。以关颖珊赢得2000年世界花样滑冰冠军时的精彩表现为例:她一心想赢得第一名,然而在最后一场比赛前,她的总积分只排名第三位,在最后的自选曲项目上,她选择了突破,而不是少出错。在4分钟的长曲中,结合了最高难度的三周跳,并且还大胆地连跳了两次。她也可能会败得很难看,但是她毕竟成功了。

她说:“因为我不想等到失败,才后悔自己还有潜力没发挥。”

一个中国伟人曾说,胜利的希望和有利情况的恢复,往往产生于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做人,何妨放手一搏。

很爱很爱自己

说起“爱自己”这个词儿,实在已是老生常谈了。但就我所知,真正、完全、理性地爱自己的人其实并不多,而落实到常常把“就是要宠自己”放在嘴边的女人身上,则更是凤毛麟角——虽然我们知道这严重影响了我们原本应当更加灿烂的人生。

同类推荐
  • 好好活着全集

    好好活着全集

    本书内容包括:好好活着是你的使命、好好活着是一种冷静的选择、是一种坚韧的生活状态以及好好活着,给心灵一个安逸的空间等。
  • 开发你的潜能

    开发你的潜能

    学业、事业、人生的成功,主要靠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而较高的能力水平,又是其中首要的心理素质。什么是能力?能力是怎样形成的?成功需要哪些能力?怎样开发自己走向成功必备的能力?在本书中我们将一起探讨这些有关成功的心理奥秘。主要内容有:能力的探秘、开发你的观察力、开发你的记忆力、开发你的注意力、升发你的思维力、开发你的想象力、开发你的创造力、能力自我测试。本书介绍能力开发的科学途径和方法,密切结合青少年能力开发的实际需要,提供可供操作的建议以及能力自我测试的方法。同时,结合古今中外的典型故事以及心理咨询案例,帮助读者在亲切、轻松的交流中把握能力开发的心理奥秘,行文活泼,深入浅出。
  • 5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

    5分钟和陌生人成为朋友

    与陌生人交往的最大障碍就是“自卑心理”。“自卑就像受了潮的火柴,再怎么使劲,也很难点燃”,受这种心理支配的人总是表现得犹犹豫豫、缩手缩脚。这些看似寻常的问题不仅会限制你的社交活动,缩小你的社交范围;而且会给你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阻碍。
  • 赞美与祝愿(漫漫求知路)

    赞美与祝愿(漫漫求知路)

    送礼是社交活动的重要手段,得体的送礼,恰似无声的使者,给交际活动锦上添花,从而建立和改善人际关系。所以,我们要了解送礼的学问,注意送礼的细节,给人们之间的感情和友谊注入新的活力。
  • 成功者的思维方式

    成功者的思维方式

    本书通过一系列生动的事例,讲述了成功人士应具有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全书共分八章,分别讲述了思维方式对人生命运的影响,成功者的思维方式、处事原则、体察事物的角度、人际交流的方式和管理下属的理念,以及使命感、创造性对一个人获得成功的重要意义。
热门推荐
  • 303室帅哥军团1

    303室帅哥军团1

    相逢就是有缘!虽然也许这话,并不适合罗兰德学院303寝室的状况。一个是带着黑豹的黑道少主,一个是某欧洲小国的俊美王储,另外一个有着面孔遗忘症的阳光少年,这样的组合老实说还真是老师的噩梦。何况全没有理由的,这群家伙还要唱:对面的纪检部长看过来,看过来,于是以骑士文化著称的学院里,就此壁垒分明,敌我两清。不过话又说回来,在这样青涩的年纪,其实做什么都是错得有理的吧——
  • 一生的忠告

    一生的忠告

    本书包括:给正在积蓄知识能量的你;给进入社会这个巨大迷宫的你;给对未来抱着梦想的你等内容。
  • 不是很懂你们地球人

    不是很懂你们地球人

    外星人主角阿灼为了逃离自己绝对和平的星球而来到地球见识所谓的不和平,单纯的少年在地球结识朋友的过程中渐渐明白了什么......
  • 天涯无语问情刀

    天涯无语问情刀

    本书故事从十八年前开始说起,十八年前江湖中流传出一句谶语‘凤刀问情掠江湖,龙剑无语定乾坤’。如今‘龙剑无语’随着本书主人公冷无心现身江湖,就注定要经历一些风风雨雨。各方势力为了能够‘一剑定乾坤’,纷纷展开了对‘龙剑无语’的争夺,一场江湖乃至大明朝的浩劫可谓是一触即发……【本人早在2012年前就已经开始创作武侠小说了,当时因为作者本人迷茫了,所以也就离开了4年的时间,如今再次归来,对写作的理解已非4年前可比,所以希望各位喜欢武侠的朋友大力支持!!!】
  • 次元至高神座

    次元至高神座

    遥远的星空之上,遮蔽天穹的神树扎根于虚空,那闪烁着神辉的果实,是独属于神灵的王座。一张独特的入学通知将叶凡心带入了这所贯通无尽次元的至高学院。来自无限世界的学生们,连接无尽世界的奇点,拉开这个宇宙恢弘的大幕。不知何时起,他有了登临神树之巅的热血冲动。
  • 鲜血与荣耀

    鲜血与荣耀

    距海加尔山圣战已经过去了七年,部落与联盟之间脆弱的和平协议早已荡然无存。如今,震天的战鼓再次响起!
  • 爆头狙神

    爆头狙神

    敌人?能爆头绝不吵吵!美女?能推倒绝不墨迹!我,就是这么一个简单而干脆的人。---末世?丧尸?机甲?基情?萝莉?熟女?爽文不废话!-----
  • 灵师出山

    灵师出山

    大家都叫我林子,因为出生时逢雷雨阴风天,正好生在坟山的树林里!所以奶奶告诉我以后见到坟头,一定要对它们尊重一点!直到有一天,一张冥币打破了我安逸的生活,因为那张冥币上画的是我的人头……
  • 我的生活质量

    我的生活质量

    王祈隆毕业分进城里,走上了为官之道,晋升至市长。他艳遇不断,情感的质量问题却阴云密布在他的仕途。“官场小说”充斥着心机、权术、陷阱,制造出多少成功人士。官员的青春是不是青春,爱情是不是爱情?邵丽的笔墨落在了这一特殊人群的情感生活状态上,冷峻而调情,温馨而残酷,是拷问,也是悲悯。
  • 超越课程表

    超越课程表

    本书分析了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的11个路径,包括:走出对“高分”的迷恋;跨学科学习,自然科学与人文艺术相得益彰;自主选择“主攻方向”,在感兴趣的领域学有所长;承认个体差异,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