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51700000027

第27章 方法篇(2)

毛泽东的用人艺术,是同他的人才观紧密相连的。毛泽东认为,事业造就人才,人才开拓事业。对20世纪的杰出人才,他曾给予高度的评价。比如,他评价孙中山是“中国民主派的旗帜”;评价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评价叶剑英是“吕端大事不糊涂”;评价邓小平是“人才难得”。这说明,毛泽东非常重视人才的作用。另一方面,毛泽东一贯认为,“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把上述两个方面结合起来,相辅相成,形成了毛泽东关于人才问题的基本观点,也体现了他关于人才问题的辩证思维艺术。如果没有特定的历史时代赋予人们一定的历史使命,决不会出现孙中山、鲁迅等杰出的人才。因为他们是在完成一定的历史使命中获得成功的。他们之所以成功,又因为他们善于集中群众的智慧,并善于从实践中不断成长、提高,不断地把握规律,解决矛盾,从而在事业上有所开创。

正是基于以上认识,毛泽东十分重视识才、用才和育才。领导者不可能样样都高明,但必须有超群的用人才干,必须具有高超的领导才能。1967年6月,毛泽东在与吴冷西的谈话中,阐述了他对刘邦领导才能的看法,称赞刘邦很会用人。他说,汉高祖刘邦比西楚霸王项羽强,主要就在于用人得当从而取天下。刘邦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抗日战争时期,大批大批的专家、学者、作家、艺术家从全国各地奔向延安,充分说明毛泽东和党中央卓越的用人才能。

毛泽东十分重视人才的培养。1938年10月,他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等文章中指出,党要领导中国几万万人民进行伟大的革命斗争,必须有计划地培养“多数德才兼备的领导干部”。解放后,他一直关心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和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但亲自制定教育方针,而且不止一次地亲自讲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指出教育教学改革的方向,强调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其育才的用心何其良苦。

毛泽东不仅善于借鉴古代政治家的用人之道,提出了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和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而且紧密结合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善于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果断地组织干部队伍和建立领导核心;他长于处理各个方面的关系和矛盾,坚持“五湖四海”,团结广大干部;他善于运用辩证的观点识别人才,并能用人所长;他具有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保护人才,以及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磨炼人才的独特风格。他不止一次指出,人才的成长离不开火热的斗争生活,要在群众斗争的大风大浪中经风雨、见世面,与实践相结合,与工农相结合。

在毛泽东人才观和干部路线的指导下,我们党十分重视干部队伍建设,在不同历史时期,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适应革命、建设和改革需要的领导骨干和宏大的干部队伍。正是因为有了一支在经受多种考验中不断得到锻炼提高的干部队伍,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决贯彻执行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正确路线,我们党才能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战胜各种艰难险阻,始终保持着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五、把唯物辩证的思想方法和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贯穿

领导活动的全过程,始终如一地坚持一般

与个别相结合,领导与群众相结合

1943年,毛泽东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以延安整风为背景,站在战略的高度,提出了他关于领导方法的著名的“两结合”:一般与个别相结合,领导与群众相结合。事实上,两个结合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从个别到一般、又从一般到个别的过程,都是辩证方法和群众观点在领导工作中的具体应用。拿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来说,所谓一般号召,就是指领导者把从群众中集中起来而形成的各种政策、方针、口号、纲领等,又回到群众之中,进行广泛宣传、动员、号召,以期得到群众的了解、认同和支持,化为群众的自觉行动。

“任何工作任务,如果没有一般的普遍的号召,就不能动员广大群众行动起来。但如果只限于一般号召,而领导人员没有具体地直接地从若干组织将所号召的工作深入实施,突破一点,取得经验,然后利用这种经验去指导其它单位,就无法考验所提出的一般号召是否正确,无法制定一般号召的内容,就有使一般号召落空的危险。”

所以,必须把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所谓个别指导,就是在方针政策的执行过程中,领导者深入实际,率先垂范,进行具体的指导,发现问题,取得经验,然后更有效地指导和贯彻落实政策。如此循环往复,就可以不断深化对事物运动变化规律的认识,实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转变。

领导与群众相结合,即从用干部到动员群众、组织群众,涉及领导活动关于“人”的方面。领导者“用干部”的基本职责,同领导与群众相结合中的“动员群众,组织群众”,二者是内在一致的,不同之处在于范围的扩大。“用干部”是相对于领导阶层来说的,而“动员群众、组织群众”则是相对于整个干部队伍而言的,就更大范围的一般群众来说的。善于团结干部,相信和依靠群众,善于动员和组织群众,在工作中走群众路线,这是毛泽东领导艺术的重要特色。他反复告诫全党,必须自觉自愿地实行领导与群众相结合这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

“只有领导骨干的积极性,而无广大群众的积极性相结合,便将成为少数人的空忙。但是,如果只有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而无有力的领导骨干去恰当地组织群众的积极性,则群众的积极性既不可能持久,也不可能走向正确的方面和提高到高级的程度。”

1961年,毛泽东在给一位省委书记的信中指出:

“各级党委,不许不作调查研究工作。绝对禁止党委少数人不做调查,不同群众商量,关在房子里,作出害死人的主观主义的所谓政策。”

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贯穿于他的全部领导活动中,并形成和发展了党在一切工作中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一切为了群众,是领导的根本立场和宗旨,一切依靠群众,是领导的根本观点和准则;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领导活动的最基本的方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这一方法,仍然有着重要的意义。

六、善于绘制中国革命的独特图样,能动地反映客观实际情况,坚持从改造中国中去认识中国,又从认识中国中去改造中国

毛泽东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还实施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关于革命和建设的理论、纲领、路线、方针、战略、战术、计划和方案的图样领导艺术。他在批评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时指出,我们建筑中国革命这个房屋,不但须有一个大图样、总图样,还须有许多小图样、分图样。他在几十年的领导生涯里,善于集中党和人民的智慧,绘制出一幅精美的大小图样。他率领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依图施工,改换了中国的日月,建立了不朽的功绩。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图样,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而毛泽东的卓越理论概括起了决定作用。这个总图样是对中国民主革命的总体认识和设计,它规定了革命的目标、任务、动力、道路、步骤、前途等根本内容。毛泽东的《〈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是这个总图样的成熟或定型产品,是毛泽东图样领导艺术取得重大成功的妙笔。他科学地论述了中国国情,周密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逐一阐述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规定了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前途、长期性、主要形式及道路等。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他进一步分析时代特征,对中国革命的总图样做了极其重要的补充,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纲领,从而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图样以完备的、科学的面貌清晰地展现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在《论联合政府》、《在晋绥干部会上的讲话》、《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以及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中,毛泽东依据形势的发展和新鲜的经验,对这个总图样又作了新的补充和重要的发展。

在中国革命的分图样中,最为精美的要数毛泽东《论持久战》中为抗日战争绘制的图样。在对中日双方的特点、形势及时代特征精辟分析的基础上,毛泽东对抗日战争的前途、流程和形态作了精彩的描绘:(1)战争具有持久性,最后的胜利属于中国而不属于日本,速胜论和亡国论都是错误的;(2)持久战将具体地展开为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反攻三个阶段;(3)犬牙交错的战争形态,即内线与外线、有后方和无后方、包围与反包围、大块和小块以及军事、经济、文化各个方面犬牙交错的战争。《论持久战》为中国人民提供了一幅绝妙的抗日战争图样,指导这个战争走向了胜利,把图样化作了成功的实践。

除了总图样、分图样而外,毛泽东还绘制着大量以电报、指示、谈话、报告等形式表现出来的小图样。尤其在解放战争期间,毛泽东对瞬息万变、错综复杂的战争形势洞若观火,从容自若地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他为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绘制的图样,是中外战争史上的绝妙之笔。

说到底,毛泽东的领导艺术,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体现了一般和特殊相结合的领导规律,反映了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领导方法。这是他把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统一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产物,是我们党集体智慧和毛泽东卓越才华的结晶,是毛泽东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毛泽东的领导艺术是富有创造性的——他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解决中国革命所遇到的生死攸关的重大问题;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了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事业。毛泽东领导艺术的成功,不仅在于它在理论上富有革命性,而且在实践上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因此,它能够引导我们正确地认识中国,改造中国,建设中国。

今年是毛泽东诞辰110周年,毛泽东逝世已经27年了。时间、空间以及时空中的主客体都发生了沧海桑田的变化。在我们党长期执政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在全方位开放条件下领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毛泽东领导艺术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启迪和思考。结合新的时空条件,学习、研究和运用毛泽东领导艺术,对于提高我们的理论思维和领导水平,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怎样当好乡镇党委书记

(2002年10月)

一、乡镇党委书记的地位和作用

毛泽东有句名言:“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邓小平曾强调指出:“任何一个领导集体都要有一个核心,没有核心的领导是靠不住的。”江泽民指出:“建设好领导班子,关键是要选好‘班长’。”概括地说,乡镇党委书记在乡镇领导班子和全局工作中,处于核心地位,起着关键作用,负有全面责任。具体来说,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乡镇党委书记的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面貌

我们在实践中常常看到,一些条件和基础基本相同的乡镇,有的发展很快,面貌大为改观,有的山河依旧,面貌少有变化。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关键因素,是这两种乡镇领导班子的状况,尤其是党委书记的状况不同。一般地说,前者保持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有清晰的发展思路,有因地制宜的措施,干部群众的积极性比较高,形成了一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力量;后者则往往固步自封、小富即安,鼓不起实劲、拿不出实招,蕴藏在干部群众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能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所以,乡镇党委书记的状况如何,其发展思路是否正确,用人是否得当,有没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的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个乡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面貌。

(二)乡镇党委书记的状况,对一个乡镇的党风和社会风气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古人说:政者,正也。这句话,可以从正己和正人两个方面来理解。从正己方面看,讲从政的人,要以身作则,不徇私情,身正行直,藉以服众;从正人方面看,讲为政之道,必须扶正祛邪,惩恶扬善,创造一个正气弘扬的社会风尚。乡镇党委书记的形象,在正人、正己方面都起着标杆的作用、旗帜的作用。乡镇党委书记有好的形象,就会有一定的感召力,在党内和社会上形成见贤思齐的效应。如果书记的形象欠佳甚至很糟糕,上梁不正下梁歪,就会消极地影响一大片,给党风和社会风气带来严重的影响,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带来严重的损害。

同类推荐
  • 影子里的中国:即将到来的社会危机

    影子里的中国:即将到来的社会危机

    谈经济离不开政治,谈中国离不开世界。本书是一本经济学家、政治学家、国际学者把脉政治时局和经济轨迹、预测未来危机的著作。本书澄清了当下中国的改革理路,从“中国轨迹”到“危险的邻居”,从“即将到来的危机”到“未来中国的陷阱”,围绕中国经济发展轨迹、发展陷阱、金融革命、社会核心价值观与新秩序展开思考,评判中国改革成败,并预言未来中国的新危机与未来世界的新格局。焦点话题均为约稿专文论述,作者在各个领域的影响力巨大,为新一届政府提供了发展的参考。
  • 美国不开心

    美国不开心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世界走向单极,美国在偷着乐;第三世界崛起,世界多元化,美国开始板着脸;基地反恐,越反越恐,美国开始人心惶惶;大国崛起,世界宪兵不再主宰一切,美国开始阴脸;华尔街风暴,次贷危机,美国终于不开心了……一向以世界宪兵、老大自居的美国人,感觉到自己的地位渐渐下降,尤其是次贷危机的影响,美国人人心惶惶,惟恐自己从此一蹶不振。令美国人闷飞不乐的事情一件接一件,当别的国家暗自高兴时,美国开始不开心了!
  • 彬县政协志

    彬县政协志

    彬县旧名邠县,位于陕甘两省交界处,咸阳市西北部,地处渭北塬。南距咸阳120公里、西安150公里,北距甘肃平凉160公里,是连接秦陇的咽喉要道。全县版图形似正写的“人”字,泾河自西而东斜贯其中,将全县分为南北两塬一道川。全县辖13镇247个行政村,总面积120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0万亩。彬县历史悠久,是中国古代农业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关中产粮基地之一。
  •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2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2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2》延续上一部书的叙述风格,以“大国之略”为线索,从地缘、经济、国家安全政策、外交等各个层面论述了中国的崛起、东亚地缘政治、中东乱局、币缘战争、金融危机等当前世界性热点话题。
  • 公共危机管理通论

    公共危机管理通论

    本书主要讲述了: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转型期,由于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方面的因素,不同程度的公共危机时有发生。如何有效地管理公共危机,做到预防公共危机、正确处理公共危机、尽力将公共危机危害程度降到最低,这是现代政府面临的紧迫任务,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问题。我国从“非典”事件以后,高度重视公共危机管理问题,从中央到地方都开始建立了应急管理体制和机制。
热门推荐
  • 送个校花上天庭

    送个校花上天庭

    【本书已签约,更新稳定,质量保证】他是人,也是神。是天才制药师,也是天才鉴宝人。因为一块水滴紫玉,他被逐出家门,新婚妻子也离他而去。也因为这块玉,他将妻子的孪生妹妹送上天庭,誓要刮尽天才地宝……从此,龙皓心踏上牛逼哄哄的修炼、致富之路——所有弃我者,我将创造一片天,覆盖你们之所有!
  • 吞噬之王之强者归来

    吞噬之王之强者归来

    莫风性格软弱,被爱人抛弃,情敌凌辱,惨死后,异世界强者血屠林群重生,附身。装比打脸,利用镜像矿石,将欺辱莫风的莫飞和家族族长搞垮。
  • 腹黑竹马:缺情青梅

    腹黑竹马:缺情青梅

    因为一些阴谋,她被过早的从胎中出生虽然并没有死,但因此冲撞了大脑神经,导致情感缺失。她,是一个缺了情的女王,此生必然是对这个世界是陌生的但他的出现,改变了她他,只为她一人展颜,欢笑,献殷情是谁感化了谁的心?是谁先沦陷在对方的笑颜中,请敬请期待
  • 历史的光谱与文化地形

    历史的光谱与文化地形

    2006年6月,上海大学影视学院、第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所联合举办了“历史与前瞻:连接中国与好莱坞的影像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本书即以此次研讨会上提交的发言论文为主体,同时汇集了近来相关研究成果,是“华语电影研究系列”又一部重要结集。全书共分七辑:跨境交往中的理论建构,“西洋景”中的影响焦虑和主体建构,镜像纠结:扭曲与认同之间,在意识形态疏离背后,和而不同:寻求新的竞合关系,多重指涉:好莱坞与港台电影,泛亚语境,对中国电影与好莱坞电影之间的渊源、好莱坞电影对中国电影的影响和意义等进行了缜密追溯与深刻探讨,视角独到,资料全面,为中国电影研究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
  • 龙马,不要忘记我

    龙马,不要忘记我

    本是天上的小公主,却因自己的姻缘在网球世界而穿越到了那里。穿越成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星野家小姐,却在美国与龙马偶遇,并被龙马收留······
  • 三年青春永不忘

    三年青春永不忘

    由于没考上圣雅斯帝的顾思倩,所以来到了樱岚洁学院,刚到这里的她,开始了她的初中生活,这初中三年,一路上有许多的坎坷,许多的磨难,许多的误会和冤枉,那个曾经爱笑,爱疯,爱打闹的女孩能否一步步的挺来。老师冤枉的早恋,家长的不信任,曾经把这个女孩逼到绝路,但是她没有死,没有死......
  • 圣传之双胞少女

    圣传之双胞少女

    她们是有着显赫家世的双胞少女,因为一个流传千年的诅咒陷入宿命的轮回。命运注定了她们的不平凡,迷团能否在她们身上解开?一场因绝世容颜而展开的战争背后,究竟隐藏着何种阴谋?在这个古老而又辉煌的特洛伊战场上,谁又是最后的胜利者?历史的长河中留下的又是谁的悲叹!
  • 《浮华若世》

    《浮华若世》

    如果可以,在一开始时我就不应该选择逃离如果可以,我宁愿选择放手两代人的恨,牵扯了四个无辜的年轻人仇恨使一个女人变得心狠手辣。有人说既然恨得那么辛苦,为什么还要很呢她却说不恨,我又能做什么前尘往事,蓦然回首,是否还有那个一直愿意守候的人
  • 千草学院

    千草学院

    一位从小在深山和师父相依为命,身怀各种变态绝技的小子——林凡。一座Z国最出名的贵族学校——千草学院。面对独特的学校管理制度,面对富家公子刁难。面对校园的凶杀案件。面对美女老师和萌妹,学生?侦探?狂妄?逗比?暖男?故事总是在上演,激情也仍在继续。
  • 绝尊武神

    绝尊武神

    绝尊大陆,宗门林立,武道为尊,弱者庸碌,受人欺辱,强者一怒,血流成河。武道强者,更能俯瞰天地,傲笑河山,动则惊天动地,横尸百万甘愿血染青天,只为兄弟情义;挥手倒转星河,只为美人如诗;吾等让众神走下神坛,天道崩裂,只为天下芸芸众生!一代强人陆逍,逆天出世,得惊世传承,修武道,顺天尊,破天地,傲视苍穹,唯我独尊!顺者昌,逆者亡!面对家族的灭亡,陆逍该何去何从,让我们一起来追逐陆逍的脚步。见证他的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