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54900000011

第11章 卷三公孙丑章句上(11)

伯夷、叔齐一看不好,医保和社保还没混着呢,这就遭遇血光之灾了!两人把眼一闭,暗想:“这也好,混不上医保、社保,能混个安乐死也算不错了!”

还好,姜太公正在旁边,连忙制止了武士们的暴行,对大家说:“这两位都是义人,不能杀,拉走就是了。”武士们拉开了伯夷、叔齐,大军继续上路。

很快,周人灭商,改朝换代,这可真把伯夷、叔齐气得不轻。这哥儿俩很有气节,说:“周朝的粮食我们不吃!”于是,跑到了现在的山西省永济县的首阳山上隐居起来。

在首阳山上,叔齐问哥哥:“咱们在这山上住,倒是合乎仁义,可肚子问题怎么解决呢?”

伯夷说:“山上不是有这么多野菜吗,够咱们吃的了,而且,这可都是无公害、纯天然的食品啊。”

于是,老哥儿俩就窝在首阳山上靠无公害、纯天然的食品过日子,没多久就饿死了。据说,他们死前还作了一篇《山居笔记》:“上山采野菜,山居吃薇草。以暴易暴可不好。古代盛世没有了,我们在乱世没地方跑。倒霉啊倒霉,我们只有死路一条。”(登彼岐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

如果这篇《山居笔记》并非后人的附会,那么,伯夷和叔齐在两千多年前就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政治学命题:以暴易暴是不对的。但是,如果不去以暴易暴,又该怎么做呢?当时他们还不可能知道耶稣的主张:“有人打你的左脸,你就把右脸也伸过去给他打;有人抢你的外衣,你就连内衣也一起给他。”在这个问题上,伯夷和叔齐并没有给我们什么明确的答案,但他们以自己的言行为后人树立了一个高标准的典范,并且影响极其深远。

在此,我们还要琢磨孟子言论中的一个问题:孟子是相当推崇伯夷和叔齐的,但是,他也同样推崇周武王,如果按照“敌人赞成的我们就要反对,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赞成”的逻辑,那可就不容易想明白这个问题了。

伯夷、叔齐,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对典型,两千多年来总是不断有人拿这两位说事儿。对这两位到底应该怎么评价呢?这经常让历代的知识分子心里怪矛盾的。《孟子》一书中不止一次地提到伯夷、叔齐,我倒想拿唐代柳识的一篇文章来作个参照——柳识的《吊夷齐文》是一篇写得很漂亮的骈文,其中议论也很有代表性:

洪河之东兮,首阳穹崇。侧闻孤竹二子,昔也馁在其中。携隐胡为,得仁而死。青苔古木,苍云秋水。魂兮,来何依兮去何止?掇涧溪之毛,荐精诚而已。【开篇抒抒情:伯夷啊,叔齐啊,我来纪念你们来啦,你们两位可真不容易啊!】

初,先生鸿逸中洲,鸾伏西山。顾薇蕨之离离,歌唐虞之不还,谓易暴兮又武,谓墨缞兮胡颜。时一咤兮忘饥,若有诮兮千岩之间。岂不以冠敝在于上,履新处于下?且曰一人之正位,孰知三圣之纯嘏?让周之意,不其然乎?是以知先生所恤者偏矣。【这段是说:两位老前辈啊,你们只顾着维护殷商王朝所谓的正统,责备周武王不应该推翻商朝,你们的看法是不是有些偏颇呢?】

当昔夷羊在牧,殷纲解结。乾道息,坤维绝,鲸吞噬兮鬼妖孽。王奋厥武,天意若曰:覆昏暴,资浚哲。于是三老归而八百会,一戎衣而九有截。况乎旗锡黄鸟,珪命赤乌。俾荷钜桥之施,俾申羑里之辜。故能山立雨集,电扫风驱。及下车也,五刃不砺于武库,九骏伏辕于文途。虽二士不食,而兆人其苏。【这段是说:老天爷一再向殷商王朝发出严厉警告,又一再给周人展示祥瑞。等周武王灭了商,你们老哥儿俩虽然不吃饭了,可天下苍生却可算能喘口气了啊!】

既而溥天周土,率土周人。于嗟先生,将逃奚臻?万姓归仰兮,独郁乎方寸;六合莽荡兮,终跼乎一身;虽忤时而过周,终呕心而恻殷。所以不食其食,求仁得仁。【这段是说:全天下都是周人的了,你们两位老先生就算不合作,想跑可也没处跑了。大家全高兴着呢,可就你们俩没事偷着哭,想开历史的倒车!瞧瞧,这饿肚子的滋味不好受啊,可也算求仁得仁吧。】

然非一端,事各其志。若皆旁通以阜厥躬,应物以济其力,则焉有贞节之规,君亲之事?灵乎,灵乎,虽非与道而保生,乃勖为臣之不二。【这段是说:但是——这是很关键的一个“但是”——老哥儿俩这种对主子尽忠的精神还是值得大家学习的嘛!】

柳识的这篇文章读完,让人有点儿搞不清楚:伯夷和叔齐到底是对还是错啊?如果是柳识自己,遇到和伯夷、叔齐当初类似的情况,他到底是会顺应天命、投降新政权呢,还是忠君不二、宁可付出生命呢——也就是说,是选择那个“但是”前面的,还是“但是”后边的?

柳识在第二段中有一句引文,叫做“冠敝在于上,履新处于下”,意思是:帽子是戴在头上的,就算帽子破了,也得戴在头上,不能往脚上套;鞋子是穿在脚上的,就算你赶时髦花两万块钱买了一双限量发行纪念款的顶级耐克鞋,也得穿在脚上,不能顶在头上。我曾在上本书里花了些篇幅澄清许多人对“礼仪之邦”的误解,其实呢,这个“冠敝在于上,履新处于下”的说法正是对“礼仪之邦”、对“礼制”的一个非常贴切的比喻——社会上的所有人都有各自的位置,大家要各安其位:你是帽子,就永远在头上扣着;你是鞋子,就永远被人在脚下踩着;你是袜子,就算再破,再旧,也不能裁开了缝缝补补改成口罩,唯有如此,社会才能稳定,才能和谐,才不会出乱子。

“冠敝在于上,履新处于下”,这话到了汉代可能已经成为了知识分子间的一句习语。汉景帝的时候,有这么一天,两位学者在皇帝面前争论起这个问题来了。这两人一个是辕固,一个是黄生。这个辕固是研究《诗经》的大专家,也就是电视剧《汉武大帝》里惹恼了窦太后,结果被拉走跟野猪圈在一块儿的那位老先生。

当时,黄生说:“商汤王和周武王都是篡位弑君的大坏蛋!”

辕固说:“瞎掰!夏桀王和商纣王才是大坏蛋呢,人民群众怨恨夏桀王和商纣王,喜欢商汤王和周武王,这是民心向背啊,商汤王和周武王是受命于天的。”

现在我们置身事外,能给这口角中的二位作个评判:黄生有可能是治黄老之学的学者,坚守“尊君卑臣”的原则;而辕固在这个问题上却是孟子一派的,更加倾向于民意而不是君权。

然后,黄生就说了:“冠敝在于上,履新处于下。桀、纣虽然坏,但毕竟是君主,汤、武再怎么好,但毕竟是臣下。君主就算做得不对了,臣下也只应该尽劝谏之力,哪能造反呢!”

辕固说:“那,照你这么说,咱们汉朝,高皇帝(刘邦)灭了秦朝,自己做了天子,难道还错了不成?”

辩论到这里就再也进行不下去了。为什么呢?在古代,讨论历史问题一定要遵循一个基本尺度:一定要在历史的范围里讨论历史,千万别往现实问题上去引申,一旦碰了现实,历史也就不成其为历史,一变而成为政治了。黄生此时此刻该怎么回答辕固的问题呢?他可太为难了:怎么说都是错啊!

该汉景帝说话了。汉景帝说:“吃肉不吃马肝,不算不懂吃。”

——这叫说的什么话!皇帝会这么说吗,有人不会觉得这是我瞎编的吧?

真不是我编的,《史记》和《汉书》里都是这么记载的。

为什么马肝不能吃呢?有人解释说那时候的人认为马肝有毒。汉景帝的话还有下半句:“做学问的人不谈汤武受命,不算傻子。”这句话再解释一下就是:对一位吃遍天下美味的美食家来说,没人会因为你不吃有毒的马肝就认为你不配做美食家;同样,对一位大学者来说,也没人会因为你不谈商汤王、周武王闹革命的事就否认你是大学者。

汉景帝此言一出,立时就圈定了一块学术禁区。古代社会里的很多学术禁区都是这么来的。——啊?这是真的吗?现在随便一个人都知道“学术无禁区”这句话啊!

读历史最怕的就是以现代人的思维习惯对古人去想当然,一定记得要暂时抛开现代观念,而以古人当时的思想习惯去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

有了这个前提,我们再来看看汉景帝新设的这个学术禁区。那么,就皇帝来说,武王伐纣对不对呢?伯夷、叔齐对不对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其实要回答的就是:天命究竟在哪一边?

可是,要回答“天命究竟在哪一边”这个问题,还得首先弄清一个前提:到底有没有天命啊?

商朝人是绝对相信天命的!从一大堆的考古发现来看,商朝人动不动就得占占卜——明天我得去找老板谈谈加薪的事,唉,能不能成呢?可别加薪没加成,倒把老板惹怒了,当场就把我炒了!唉,为难啊为难,怎么办?找个乌龟壳烧一烧,老天爷让我怎么着我就怎么着吧。还有人想:张三那小子论学历不如我,论能力更不如我,平时连话都说不利落,可凭什么他就当了科长,我辛辛苦苦混了两百年还只是个副科长?最后一琢磨:也别跟自己较劲了,一切都是老天爷的安排,老天爷这样安排一定是有什么深刻用意的。

商朝人很相信老天爷,商纣王最相信老天爷。有大臣劝过纣王:“您再这么胡作非为下去,王位可就怕保不住了!”纣王不屑一顾,“我的位子是老天爷给我安排的,你就算信不过我,难道还信不过老天爷?”

可真等周武王的军队杀过来的时候,老天爷却没站在商纣王一边。

周武王可得了理了,对大家说:“老天爷早就瞧商纣王那小子不顺眼了,所以特地委托我把那臭小子给灭了。你们大家都给我听着,老天爷现在看我最顺眼,所以你们大家也得看我顺眼才行。谁要是顶撞我,那就是顶撞老天爷!”

姜太公在旁边帮腔:“你们都听见了没有?我告诉你们,打狗还得看主人哪,谁要是敢打我们大王,那就等于是打老天——”话没说完,姜太公突然发觉气氛不对,一回头,正看见周武王一双冷森森的眼睛……

周武王干咳一声,接着对大家说:“刚才姜太公的话,咳咳,话糙理不糙……好了,大家都散了吧。”

伯夷和叔齐越听越不是滋味,小声咬耳朵:“我怎么觉得话糙理更糙啊?”

“是呀,周人就这么把商朝给灭了,这事怎么看都不像是老天爷的做事风格呀!”

——改朝换代了,周朝人看上去也像当年的商朝人一样对老天爷顶礼膜拜,而且写个诗啊,训个话啊,处处都把老天爷挂在嘴边。这样看来,周人真的是老天爷钦定的新一代选民吧?

可是,世上之事,最怕的就是有心人。偏偏就有一些有心人研究周人的历史文献,发现问题了:奇怪呀奇怪,周人怎么有时候特别强调老天爷的力量,有时候又对老天爷不大上心而更看重人民群众的力量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再往下研究,终于发现蹊跷了:周人在对商朝遗民和外族人讲话的时候,通常都会老天爷长、老天爷短的,可在对自己人说话的时候,就很少再提什么老天爷了,内容都是非常现实的。

噢,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周朝统治者的意思是:老天爷还是要一直顶礼膜拜下去的,可这是做给外人看的,咱们自己人可千万别当真了!我们统治万民,要关注的是民心向背。

——可骗人这种事吧,骗来骗去,很容易把自己也给骗进去了。周人子孙万万千,传国十几代,自己人也没少被绕进去的,这就需要有明白人不时来给提个醒。前文介绍过的齐国的好总理晏婴就有过这么一件“提醒”的故事:

齐景公生病了,一病就是一年。“国际社会”按惯例要慰问一下,当时没有电话、电报,所以这类事情都要靠使者来办。齐景公卧病时间也太长了,这个国家的慰问使者还没走呢,另一个国家派的使者就又来了,这么一来二去的,齐国的国宾馆全被各国的使者住满了。

齐景公身边的和珅——梁丘据——这时候又出现了。梁丘据很替老板担心,对齐景公说:“您病得也太久了,我恐怕——”

我们猜猜梁丘据下面会说什么?

不少人肯定会说:“这还用猜!他肯定下面要说的是‘我恐怕您万一有个三长两短……’”

——错了,梁丘据不是这么说的,他说的是:“我恐怕国际影响不好。”

很奇怪吧?谁没有个头疼脑热的,就算国君卧床的时间长了些,再怎么有问题也不至于会产生什么不好的国际影响吧?

——这又是我们用现代的观念来想古人了。古人有这样一种认识:生病不是自然现象,而是因为你造了孽了,所以老天爷派病魔下来罚你。如果国君一向行得正,坐得直,上无愧于天,下无愧于人,那就不会得什么大病的;而且,就算真得了病,好好求求老天爷,好好拜拜老祖宗的牌位,神神鬼鬼们消了气,你的病也就好了。可现在齐景公面临的问题是:都整整一年了,神神鬼鬼们还没消气呢,这让别人瞎猜起来,肯定认为齐景公造了不知多大的孽呢。各国使者现在可全在齐国待着呢,大家七嘴八舌这么一传,齐景公要再想保持一个光辉形象可就难了。

梁丘据给齐景公出主意:“为了保持您老人家的国际形象,我建议,把祝史给杀了!”

祝史是谁呢?跟这事有什么关系呢?

同类推荐
  • 沉思录·青少版

    沉思录·青少版

    比原著更简洁、更引人入胜的青少哲学读本。提倡青少年像大人物一样阅读,像哲学家一样思考。本着“取其精华”的原则,本书总结了马可·奥勒留的智慧精华,以故事和理论相结合的形式将《沉思录》阐述出来。无论你想从书中得到什么,是和谐的心境,还是成长的智慧,这本书都是最好的选择。
  • 形而上学之路——永不过时的康德与黑格尔

    形而上学之路——永不过时的康德与黑格尔

    你知道吗,你想过或者没想过的这些奇形怪状的问题,早在几千年前就被哲学家们一本正经地提出,挖空心思地找证据,面红耳赤地争论过了。在整个世界忙着探索、开垦、打仗、上天、发展的漫长历史中,这帮哲学家们却神经质地死磕这个世界的真相和人生的意义,就好像一个网络游戏里的角色试图琢磨自己手里武器的代码是什么……
  • 走自己的路,先选对路

    走自己的路,先选对路

    本书面对人生挫折时如何坚定世界观的思维选择,《走自己的路先选对路(尼采的人生劝诫)》给人带来正能量的心理暗示,从容地面对生活。
  • 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

    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主要回顾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历程;下篇主要论述了邓小平理论对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贡献,以及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
  • 康德的世界

    康德的世界

    本书是以康德的精神世界这个角度写的康德的传记,描绘了著名哲学家康德的一生及其思想变化,是研究西方哲学的人应读的著作。
热门推荐
  • 颜色·魔法·女人

    颜色·魔法·女人

    善于使用颜色,可以让你的魅力成倍增长;相反如果使用不当,颜色也可能变成让你魅力大减的敌人。我们周身的颜色是体现女性美的重点所在,对肤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正确地使用颜色,不仅能让肌肤看起来更加光洁悦目,也能让粉刺等肌肤问题不再那么明显,整体肌肤呈现谐调的美感。相反,对颜色的错误使用,会让肌肤显得晦暗不透明,一点点的小问题也会暴露无遗,让整个人显得没有精神。
  • 仙朝之臣

    仙朝之臣

    封神一役,真的是三教的内乱,佛教的渔翁之利真的瞒过了那几位高高在上的人物?大战之后,顶级圣门,盛世仙朝真的如世人眼中一样没落了?天庭的崛起,佛教的昌盛,仿佛顺理成章,在那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秘闻?一无是处的小人物,天文地理,排兵布阵,医巫相卜,全都不会,连修行天赋也只是下等水灵根。所求的也不过如梦中一般,找个靠山,混吃等死。
  • 青春说爱过

    青春说爱过

    他收集了好多人的故事,其中不乏有甜蜜的,虐心的。跟他分享故事的人,都是一些不愿透露名字的,他为他们编写了假的名字,他们后悔他们当初没有做过那些事情,他为他们谱写。这里,有你的故事吗?
  • 财迷宝宝腹黑娘亲

    财迷宝宝腹黑娘亲

    姜夏为前朝丞相之女,国亡之时,屈身为青楼头牌,与太子相爱。七年前,太子与相府嫡女有了婚约,为绝后患,对姜夏下药,并派人前往青楼对姜夏施暴。六年后,姜夏带着一对龙凤宝宝名震江湖,逢赌必胜。这对萌宝聪明伶俐,却爱财如命,个个都是演技派。当朝二皇子表示,本王不介意做你们的后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铁神咆哮

    铁神咆哮

    如果天都不收我,我还有何惧!且看我如何叱咤风云!看不尽的幕后重重黑手,又有几人知为何而战?独战百万神域大军,谁又能耐我何!怒指苍天,仰天长笑,一枪平天下,任我铁神咆哮!
  • 绝世剑修

    绝世剑修

    修真界有这样一类人,他们以剑为尊,为剑痴狂,剑是他们的生命。是他们的信仰!懦弱无能的萧凡,因无意间撞破师兄企图盗取门派至宝的阴谋,而惨遭陷害,虽满腹冤屈,但萧凡无力申辩,没有人相信他,面对伪善师兄的迫害,萧凡愤而抗之,却因实力差距惨败,被打落山崖的他,生死未知!然而,冥冥之中注定,他不会死,一番奇遇,萧凡满血复活,从此,黑暗之魂觉醒,他不要再做那个无能的自己,只有强者,才有说话的权力,从今以后,神挡杀神,佛挡屠佛!一代剑仙,惊世崛起,且看萧凡如何成就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不朽传奇!
  • 少年武霸

    少年武霸

    他本是天武大陆的绝世武霸,却阴沟里翻船导致最后一战败北,穿越到地球是一个傻子的身上,算了既然我到了你身上,那我就要让你称霸天下重新傲立于这天地间,什么找茬的富二代不用太狠抽不死就行专治各种二代;美女?没几分姿色还真不要;钱?什么你跟我谈钱?钱乃身外之物,给几十个亿就可以,看本大少怎么重振武霸声威。
  • 福妻憨夫

    福妻憨夫

    勤劳姑娘梁静萱好不容易医大博士毕业,眼看着就苦尽甘来了,她容易吗她!为什么才“咯噔”一下,连个水漂的都没有,她就来到了这不知名的年代。穿越就穿越吧,可是为什么她还是一村姑,村姑就村姑吧,好歹她做过,有经验,可是为什么让她摊上这么一个男人。天啊,她可不可以换一个人当她的救命恩人?不可以?哼,好在她有随身宝山,一样将日子过的红红火火。
  • 猎狗布尔卡·托尔斯泰童话精选

    猎狗布尔卡·托尔斯泰童话精选

    托尔斯泰一生创作浩如烟海,除了三篇享誉世界的长篇小说外,他还创造了大量的短篇小说。而本书从这些短篇小说中,选取了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童话、寓言,集合成册,向青少年读者展示了泰戈尔不一样的文学世界。托尔斯泰一生主要是关心人,同情不幸人们的苦难,思索着怎么使人间冲忙人与人之间真诚的爱。他的这种伟大人格,贯穿在他每一步作品之中。阅读这些优秀作品,可以让孩子们学会如何去爱,去面对生活、面对自己的人生。
  • 老狐狸说话心经大全集

    老狐狸说话心经大全集

    子日:“巧言令色,鲜矣仁!”老狐狸却说:“巧言令色,助你成功。”须知,成功者的故事里,从来都没有侥幸。狮子把羊叫来,问他能不能闻到自己嘴里发出的臭味。羊说:“能闻到”,狮子咬掉了这个傻瓜蛋的头。接着,他又把狼召来,用同样的问题问狼。狼说:“闻不到。”狮子把这个阿谀奉承的家伙咬得鲜血淋漓。最后,狐狸被召来了,狮子也用同样的问题问他,狐狸看看周围的情形,说:“大王,我患了感冒,闻不到什么味。”于是活了下来。马雅可夫斯基曾说:“语言是人的力量的统帅。"一个人想获得成功,必须具有能够应付一切的口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