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55900000011

第11章 跟对了领导,选对了路(2)

但后来耿弇很快想到,这种把他比喻为韩信的做法,总是有点让人不舒服。当年韩信作为一个支持项羽则项羽胜,支持刘邦则刘邦胜的关键人物,虽然最终帮助刘邦打得天下,却被逼不得不反,最后被陷害至死。对于“韩信第二”、“常胜将军”的光武之言,耿弇也是心里有怀疑。事实上,刘秀的话确实也有提醒他不要当韩信第二的意思。所幸在刘秀终于统一天下后,二人的猜忌得以和平解决。为避免重蹈西汉初年刘邦大杀功臣的悲剧,刘秀一方面厚待功臣,另一面及时地解除功臣们的兵权,上演了最早的杯酒释兵权。尤其是对于耿弇,刘秀曾说过:“我绝不会让你成为韩信的。”于是37年(建武十三年),光武帝增加耿弇封邑,让他回家去过享乐主义的生活,并令其交回大将军印绶,以列侯享受国家元老和顾问待遇。此后,朝廷有什么难事,刘秀也经常召耿弇入朝咨询方略,甚见倚重,但绝不给实权。58年(永平元年),一代名将耿弇逝世,享年五十六岁,谥曰愍侯。令其欣慰的是,其子孙都得到了较好安置。

历史上与耿弇发迹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周瑜。苏东坡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称之为“周郎”、“公瑾”,对之十分敬仰。周瑜的发迹,几乎就是耿弇的翻版。

周瑜,字公瑾,庐江郡舒县(今安徽舒城)人。生于公元175年,卒于公元210年。其堂祖父、祖父都做过汉朝的太尉,父亲做过洛阳令。在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的动荡年代里,周瑜作为一个有识之士,青年才俊,也想有一番作为。但他与众不同的是,始终牢记了东汉名将马援的话:“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一心要选择一个能自我发达也能让周瑜发达的人,然后坚定跟随。

周瑜初出道时,江东这块土地上曾先后有五至十支割据武装,每支武装都显赫一时。如果不是有居高临下的眼光,一时真难以发现谁会更有潜力。不过凭着对历史的深切掌握和对现实的紧密观察,周瑜很快就看出在江东这块土地上,孙策是个成事的料。因为孙策为人豁达大度、善于用人、治军有方、纪律严明,士兵都乐于为之效劳,也深得百姓的拥戴。主意已定,周瑜就投奔了孙策。由于周瑜在江东也有一点名望,孙策听说他来了,立刻亲自迎接,并引以为兄弟,授予他建威中郎将一职。在这个职务之下,周瑜可以调动二千名军士、五十匹战马,得以发迹。当时的周瑜年仅24岁,真可谓风流倜傥,志得意满。因其恩德信义昭著,江东人都称他为“周郎”。

周瑜不仅受到孙策的重用,就连孙策的母亲也十分器重他。太夫人特地叮嘱儿子孙权,要像对待自己亲兄长那样对待周瑜。周瑜和孙权很像兄弟,做事的风格基本相同,竟然分别娶了当时乔国老的两个美貌如仙的女儿大乔和小乔。在美色对其男性风采的刺激下,周瑜越发意气风发。但遗憾的是孙策的老部将程普,见周瑜年纪轻轻,就得到如此特殊礼遇,很不服气。他仗着自己岁数大,常常侮辱周瑜。但周瑜宽宏大量,忍屈受辱,从不与之计较,最终使程普十分感动。程普倒也是一个豪爽之人,此后反而衷心拥护周瑜,他曾对人说:“同周公瑾结交,就像喝美酒一样,不知不觉就被他陶醉了。”由此也可见,周瑜似乎有一种忽悠功夫。

公元200年,孙策被刺客害死。这多少有点让周瑜觉得自己看走了眼,一下子失去了身后的大树。但他也清醒地认识到,孙策及其父孙坚开创的江东基业,并不会因此轻易丧失。何况孙策之弟孙权的才能比其兄还有过之,必然会重振江东。于是周瑜得知孙策死讯后,便自驻军之地巴丘率兵至吴(今江苏苏州)奔丧,主动在吴辅佐孙权。当时,由于孙策新死,孙权地位不稳,孙策部下有的人持怀疑态度,有的人谋划另寻新主,江东形势存在着土崩瓦解的可能性。在这大厦将倾的紧要关头,周瑜和长史张昭分别代表文臣武将,殚精竭虑,尽心扶持孙权。他们团结了鲁肃、程普、黄盖、吕蒙等将领,四出征讨,网罗人才,安抚百姓,发展生产,为孙权站稳脚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反过来,孙权牢记其兄“内事不决问张昭,外事不决问周瑜”的临终遗言,坚决依靠周瑜。通过观察,他觉得周瑜是一个拥有才干和将兵本领,但绝不拥兵自重的人,就更加信赖他。如此,周瑜完成了从跟旧领导到跟新领导的过渡。这种过渡相对容易、平稳,主要原因在于他的领导都是孙家人,心比较齐,不是那种一朝天子一朝臣的人。

公元202年,被曹操击败的袁绍终于病死,曹操基本上统一中国北方,“挟天子以令诸侯”,下书江东,要孙权送子弟去做人质。孙权与僚属商议对策,群臣犹豫不决。文臣张昭令人失望地主张顺从曹操,以保平安。周瑜却力主反对,他说:“将军继承父兄的基业,拥有六郡之地,粮多兵精,将士听命,铸山为铜,煮海为盐,境内富饶,人不思乱,应该自立于天下,怎能送人质去呢?一旦送去人质,就要听命于人,受制于曹操。最大限度封个侯爵,享有十几个仆从,几辆车,几匹马,这哪能与割据一方相比呢!”他的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对前景的描绘也对比明显,让人不得不服。于是孙权听从了他的意见,没有送去人质,决心割据江南,成王霸之业。在这一点上,可以说周瑜的眼光是非常独到长远的。

公元208年,曹操在控制北方大部分地区自任丞相后,准备完成统一全国的大业。当年冬他亲率步骑20万,号称百万大军,南下荆州,准备一举吞并刘表后顺长江东下消灭孙权。消息传来,东吴震惊。武将鲁肃力主联合刘备,共拒曹操。而张昭、秦松等文臣皆为曹操气势汹汹的兵威所吓倒,主张“遣使以迎曹公”,认为这是“计之上策”,实际上是主张投降曹操。在生死抉择的关键时刻,周瑜完全支持鲁肃的意见,他历数曹操此次进军的四大“用兵之患”:一是北方尚未巩固,马超、韩遂尚在关西,对他后方构成威胁;二是舍长就短,放弃骑兵,来同擅长水战的吴军进行水上较量;三是天气正值寒冬,马无饲料,后勤接济困难较大;四是北方部队,远来江南,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根据上述分析,周瑜请求拨给他3万精兵御敌,从而坚定了孙权起兵抗敌的决心。孙权选出水军3万人,筹集了船粮兵器,任命周瑜、程普为左右都督,鲁肃为参军校尉,前往荆州与刘备会师,共同抗击曹军。

结果众所周知,孙刘联军赤壁一战大胜曹操,从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也奠定了周瑜在东吴的地位。只可惜天妒英才,赤壁之战后不久,周瑜就抛下美貌的小乔,一病而亡。世人以为周瑜是被诸葛亮气死的,基本上可以说没有任何根据。以周瑜的战略家眼光,如果说诸葛亮有什么心理上的气人之术,他完全可以识破。周瑜之亡,恐怕只能怪其操劳过度,过劳死而已。天道是公平的,即使是周瑜那样的王佐之才,如果不注意身体也会早死。

透过耿弇和周瑜的发迹上位,可以看出,看中人,就要跟对人,而且对的人,追随要坚决,才能发迹。即使不是跟从孙权那样能当天下之主、一方诸侯的人,跟对一个在本单位内可以级级上升的人,也会有助于自己提升。

时空对话

看到耿弇和周瑜翩翩而来,真是历史上的一对帅哥啊。刚把夸奖的话咽回去,我就直截了当地问耿弇:“站队坚决,跟对领导这一上位术,是不是一种发迹之前的政治投机,并在投机正确后忠诚追随?”

耿弇一边整理一下身上的官服,一边郑重回答道:“某种程度上可以这么理解,投机其实是一种眼光。乱世英雄起四方,真龙天子只一人。在这种情况下,站队的对与错有时要靠一种眼光,有时则完全是一种运气。周瑜的同时代人,三国时的郭嘉舍袁绍而投曹操时,是舍大而就小,当时曹操的势力远不及袁绍,甚至险些被袁绍消灭。但最终郭嘉站对了队,保证了发迹,靠的是一种眼光。楚汉相争时追随项羽的范增虽然忠心耿耿,无奈他分析天下事头头是道,可项羽一句也不听,最终气得范增病死在回乡途中。范增是天下大战略家,但在站队问题上却不讲策略,只知站队却不能想办法让项羽听从正确的意见;而且动不动就生气撂挑子不干的作风,也缺乏辅佐者应有的风度。范增不应该不知道,历史上著名的逃亡者晋公子重耳,也就是春秋霸主之一的晋文公,十七岁时身边就拥有一批贤能之士,著名的如狐偃、赵衰、贾佗、先轸、介子推等。但由于国内政治斗争使然,这些人未等发迹就不得不在重耳43岁时随其出国逃亡。而且一直流亡19年,才得以重新回到晋国拥戴已经62岁的重耳当上国君。那么,范增为什么就不能把目光放长远,用耐心培养项羽?而非要与项羽这小子生气,甚至自己气死在回乡的路上呢?又为什么范增宁肯自己气死也不去投奔刘邦?”

这时周瑜接着说道:“你的这些问题,我当年在时光隧道中遇到范增时曾经也问过他。这位老先生当时老泪纵横地说:我是急啊,当时我已经七十多了,觉得来日无多,所以急于求成。但现在想想,欲速则不达啊。急于求成反而害了我,也害了项羽,却成全了那个刘邦。”说到这里,周瑜不禁黯然,他当年又何尝不是急于为东吴收回荆州,开疆拓土?结果急火攻下之下,劳累过度,一病而亡,可惜在他之后,东吴积极进取的劲头就小多了。

此时只听耿弇道:“看来急于求成要不得,可当年没有范增的急于求成,又哪来刘邦的天下,没有刘邦又哪来刘秀,没有刘秀又哪有我发迹的机会?”

“哈哈,历史的连锁”,周瑜大笑中与耿弇并肩而去。

同类推荐
  • 利刃与赞歌

    利刃与赞歌

    李杰,普通的白领,生活压力山大的他一不小心穿越到了一个新的世界。想办法回去?不,李杰逃避了现实的工作、生活等等一切,他想留在新的世界。随着时间的推移,李杰事业、金钱、美女全面丰收,率领着军队嚣张无比,骄狂的他几乎征服了这个世界。时光如梭,李杰却不经意间发现扛在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责任也越来越重,李杰又一次的想逃离这个世界。李杰可以来回于两个世界,这是,两面现在都是压力,他该作何选择?
  • 大宋白马战神

    大宋白马战神

    【严格来讲,这是一本历史类奇幻故事,以北宋真宗、仁宗年间历史为主线,但叙述视野不只局限于大宋。有着一些奇奇怪怪、神神秘秘的东西,阅读方式请参考《加勒比海盗》、《印第安纳琼斯》等。白马等级:舢板;小艇(下潜);小舟;船(最大郑和级,5000料,约2500吨);舰(5000吨级)、母舰:飞翔的白马号(终极形态,一根根滚烫乌兹钢枪管戳出船舷,伸向世界任何一个角落)。一杯茶,一颗安静的心,以及水平线以上的智商。故事这就开始。】
  • 崎路行

    崎路行

    故事发生在十五世纪中叶的明代。落魄天涯的坚忍少年在一次次机遇中迈向跌宕起伏的人生之旅,引出一段动人传奇。在那人心浮动的时代,有人为生存,有人为理想,有人求名利,有人望解脱。漫漫红尘路,何去何从?且看那场明争暗斗的朝堂风波,那场你死我活的江湖争雄。无边逆旅,重重抉择,爱恨情仇,不悔今生。
  • 宋之续

    宋之续

    出身黑道世家,还是军事院校高级学员的赵狮。在一次意外中,穿越当起了皇帝!原本他以为是上天送的一份大礼节,没想到他竟然成为南宋末代皇帝赵昺哥哥端帝赵昰。顿时感到杯具了,只是临到南宋时。他还好死不死的答应原主人赵昰一个荒诞的要求。要重续宋之荣誉与辉煌。一向自认不是好人,但好歹也会言而有信的他。开始了为完成对赵昰的承诺,而为之努力奋斗。最终经历高铸墙、广蓄粮、缓称王的坚苦岁月。慢慢恢复昔日宋之荣誉!(转型之作,有点搞笑、有点11、有点瞎编历史。所以,入内者请慎行!)
  • 燕赵弘毅

    燕赵弘毅

    中华民族有自己的浩瀚的历史,有自己悠久的文化,也有说不尽英雄故事。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长河浩浩荡荡,奔流不息。今天我们说的这部书叫做《大隋演义》,它既不同于民间的小说,也不同于正统的史书。它是以民国年间,浙江名士,一代历史学家蔡东藩先生的《历朝通俗演义》为范本,经过改编而成。
热门推荐
  • 我说,跟我走

    我说,跟我走

    乌发,黑瞳,红唇,玉颈……所有美好的事物,都应该被珍视。我说,跟我走吧。
  • 被偷窥的日记

    被偷窥的日记

    爱哭的孩子有糖吃,想哭而不敢让人知道的孩子只剩下文字。
  • 寒未歌

    寒未歌

    莫封心本为自然界中的女皇,却因一时贪玩来到了七界,在神界,她为神女,她天生拥有三滴泪,一滴可使白骨变为活人,可她若流完这三滴泪,她便,死了,她第一滴救了蓬莱公主,第二滴救了烟华,第三滴……她救了白熙。白熙对她动心了,她也对他动心了,莫封心死后要去承受三生三世之苦,而白熙,三生三世都陪伴着她,第一世,莫封心是女皇,而白熙,是她的左膀右臂,也是她的夫君,第二世,她为狐妖妲己,人们流传,千年狐妖魅惑君王心,坏我大商王朝。而他为纣王,虽然妲己终为妃,只因为满朝文武大臣。第三世,他们甚至还没见面莫封心就死了,只因为被人害死,
  • 商海英雄传

    商海英雄传

    豪门公子佟阳遭遇巨大的家庭变故,几乎成为一次阴谋的牺牲品。后来,在江湖精英智囊的帮助下,从生活的最底层崛起,成功的搬倒了到了一个个商海强豪,地方恶棍,最终成就了商海伟业。
  • 最强和最弱的结合

    最强和最弱的结合

    父亲被杀,寨门被灭,亲人逝去,少年为父亲为大家报仇,令原本平淡无奇的生活充满了精彩。少年一步一步走向顶尖强者的道路,身边的女人逐渐增多,少年天不怕地不怕但惟独没对自己的女人无可奈何。。。。。。。
  • 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破译神奇海洋之谜

    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破译神奇海洋之谜

    《破译奥秘大世界丛书:破译神奇海洋之谜》讲述的是揭秘海洋世界里的神奇之谜。
  • 我是大侠我有飞镖

    我是大侠我有飞镖

    我是学霸,我爱武侠。最恨逗比,最怕学渣。我是美女,我是女侠。最爱逗比,工资我拿。我是小弟,节操忘家。最爱刺激,最爱老大。我是警察,我要宰了世上所有的逗比。我是学霸,我爱武侠,我有飞镖,我是大侠。
  • 不良皇妃

    不良皇妃

    后宫的争斗,才是真正的充满血腥和狠辣。从嫡女贬为庶女,多少双眼睛盼着杜红泪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可是她不甘心,既然所有人都希望自己卑贱,那我偏要活得高贵!灵隐寺相遇,他戴着面具,相伴自己五年,终究各奔东西;一府两个女儿入宫为妃,是姐妹情深,还是恨意难平?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总裁的失忆妻

    总裁的失忆妻

    林氏集团的纠纷,让林家的千金失忆后流落孤儿院,然而她却在十年后找到了自己的爱情,但是最后发现自己是一个叫林雨的替身,却不知林雨这个人就是自己。而就在五年后的她华丽回归,将属于自己的一切都一一夺回,还带回来了两只小包子,而她也由原来的天真变成了一个冷血无情之人,但是当她面对他时总会变成原来的她,他的笑容也只对她才会有。{可能会更新有点慢哦!}
  • 游戏九天

    游戏九天

    一个不小心,方玄穿越来到一个新的世界。又一个不小心,方玄梦中进入了一个游戏世界。在一个不小心,方玄把游戏里的一切,都带到了现实……一个资源有限,一个资源无限,并且专属于方玄一个人。从此,方玄游戏人间,游戏三界,游戏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