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59900000021

第21章 微革命:撬动地球的新支点(1)

“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微杀手”的更高级形态,也是应用创新的颠覆所在,同时它又是很多“微杀手”的梦想目标。

这一境界就是做“平台级微杀手”,达到平台级创新的境界。

没错,平台级微杀手的核心关键词就是强大的系统力,一种持续制造应用创新的系统。

游戏规则正在发生变化。在过去的“公司为中心”的创新模式中,拥有更多专利,就相当于掌握了创新的话语权;在现在的“消费者为中心”的创新模式中,拥有更多专利,并不一定保证你能赢得消费者。

这就是新的游戏规则:应用创新第一,技术创新第二。

中国下一批世界级公司,将从那些“微革命”公司中诞生。

这种“微革命”,就是撬动地球的新支点。

从微杀手到微革命

从“微小创新”到“微杀手”,应用创新的巅峰在哪?

可以用王国维的“三种境界”来看应用创新的进化。

第一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这一境界是指那些改变世界的“微小创新”,其中包括个人、公司,也有组织,这种“微小创新”是基于应用创新的,就像武器中的马鞍和马镫,它们对骑兵的战斗力产生了革命性的影响,但是,它们一直是幕后英雄。他们有的成为璀璨明星,大部分则成为一瞬的流星。

第二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一境界是指那些 “微杀手”,这些“微杀手”有个人,也有公司和组织,他们引发了市场的巨大变化,擅长引爆用户的能量,以及持续性的“应用创新”。在互联网时代,高手首先得是“微杀手”。

第三境界——“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微杀手”的更高级形态,也是应用创新的颠覆所在,它是很多“微杀手”的梦想目标。这一境界就是做“平台级微杀手”,达到平台级创新的境界。能达到这一境界的,基本是创新型的公司和组织。

平台级公司说得直白点,就是在它的体系当中,插什么长什么,长什么活什么。换句话说,这是一种更高级别的存在,处于创新生态链的最高端。如果说“微杀手”的创新仍不可避免有赌的成分,那么“平台级微杀手”几乎没有大的敌人,它唯一的对手就是时间。只要给它时间,“平台级微杀手”攻城略地,无人能挡。这才是“微革命”的真正精髓所在。

《阿凡达》的导演卡梅隆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微杀手”,《阿凡达》巨大成功的背后,除了3D等技术创新,更有着大量基于用户体验的一个应用创新。为了打造出一个超越想象而又真实无比的潘多拉星球,卡梅隆进行了繁杂而华丽的“微小创新”。比如,潘多拉星球的很多中小型动物都是六条腿,不要以为这是凭空想象,卡梅隆是真正地请来了动物学家和生态学家,根据潘多拉星球的大气构成、星系位置,一起研究可能在这颗星球上存在生物的样貌。

最绝的是,卡梅隆还请来南加州大学的语言学家保罗·弗拉莫,创造出一套潘多拉星球土著——纳美人使用的语言纳美语。弗拉莫是2005年8月开始工作的,共花费了13个月的时间编写出一部叫“如何说纳美语”的小册子,然后教会演员们使用这门新语言。为此,剧组的演员们要花不少时间学习并进行排练。弗拉莫为潘多拉星球上的所有动物、植物以及地名命名,而且每一种都要有英文名、拉丁名和纳美语三种名字。后来,光这个潘多拉百科全书就厚达350页。

卡梅隆在“微小创新”上有着近乎宗教般的狂热,但是,他仍不是我们眼中的“平台级微杀手”。而电影业的另一个“微杀手”却可以够得上“平台级”,那就是皮克斯。从1995年《玩具总动员》3.62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开始,皮克斯的多部动画大片都超过这个基本数字,而且屡创辉煌。

传统的“好莱坞”模式,就是临时召集一帮演员、制片人和技师,把他们组织在一起制作一部电影,完成后再解散。卡梅隆基本上是遵循这种好莱坞模式。而皮克斯的成功就在于它采取了“非好莱坞”模式。

《哈佛商业评论》认为,皮克斯“非好莱坞”模式的核心是:它是一家内部联系紧密的公司,聚集在一起的员工都是长期的合作者,他们互相学习,每个产品都力求更上一层楼。比如,《玩具总动员》的导演安德鲁?斯坦顿(Andrew Stanton),他并没有因为《玩具总动员》的大获成功就要求更高待遇和位置,而是作为皮克斯的一名员工投身于下一个大项目中。这些专业人员选择的是长期紧密合作而非一锤子买卖,他们效力于皮克斯,而不是效力于某个人或某种短期目标。

做到这些,就不得不提到皮克斯的三大法则:

1.让每个人都有与任何人沟通的自由;

2.塑造一个让每个人都能安心贡献创意的环境;

3.随时与学术界的创新发明保持接触。

换句话说,皮克斯不仅拥有强大的创意、故事、人才,以及“微小创新”能力,它更拥有一个强大而“长青”的后台。

它是一个创意摇篮,而不仅仅是创意高手!

系统力:微革命王道

没错,平台级微杀手的核心关键词就是强大的系统力。

腾讯就是这样一个系统力强大的例子,自1999年2月QQ上线到现在,10年间,马化腾把一个最轻、最不主流的IM做成了“水一样的内在”,而且无所不能。

腾讯的凶猛之谜到底是什么?秘密的核心就在于“平台级微杀手”。永远认为公司处于危险之中的马化腾,在“用户体验,快速迭代”这一战略下,建立了一整套从运营、产品、技术创新、管理,到数据挖掘、企业文化等的学习型系统。“别人也只是早我们一两年才了解,我们现学吧,然后过两年以后我们也应该比较懂了。”

腾讯这个“平台级微杀手”有四大支柱性平台:

1.中流砥柱的QQ IM;

2.黏性强大的社区平台;

3.商业模式龙头的无线、支付平台;

4.规模庞大的客户端群系,比如QQ影音、输入法、QQ邮箱等。

在腾讯一次内部的产品峰会上,马化腾披露了自己这些“平台级创新”背后的关键思维。

首先是强悍的产品核心能力。马化腾认为,任何产品都有核心功能,其宗旨就是能帮助用户,解决用户某一方面的需求,如节省时间、解决问题、提升效率等。要实现这一点,首先就要有技术突破点。比如做QQ影音,马化腾就要求不能做人家已有的东西,否则总是排在第二、第三位,这会失去用户的认同感。为了和业界知名的暴风影音竞争,马化腾要求QQ影音在播放能力、占用内存等核心指标上要超过对手。

最重要的是,这种产品核心能力的后台保障,马化腾说:

“做产品开发的时候需要有较强的研发机制保证,这样可以让产品的开发更加敏捷和快速,就算是大项目也要灵活,不能说等3个月后再给你东西看,这个时候竞争对手已经跑出去不知道有多远了。开发人员要用心来思考产品,而不是公事公办的态度。你要知道用户、同行会关注你的产品,在这种驱动下,开发人员要有责任心去主动完成。”

其次是运营式管理,马化腾说,“我们的产品不是单机版,不仅需要很强的用户感和技术功底,更重要的是服务。我们要关注一些很复杂的内容,如架构、应用等,产品需要有更好的架构,这需要花很多精力,常态下可能看不出来,所以需要高层更多地从KPI(重要绩效指标)上考虑。这很考验功力,谁做得好,总办领导是看得到的,好的设计架构不会手乱脚乱。”

第三是交互设计。“产品经理要把自己当一个挑剔的用户。我们做产品的精力是有限的,交互内容很多,所以要抓最常见的一块。流量、用量最大的地方都要考虑,并规范到要让用户使用得舒服,这就要在感觉、触觉上都有琢磨,在有困惑的地方想着去改善,如鼠标少移动、可快速点到等。”

马化腾不仅是在讲用户体验,更是在讲制造用户体验的人和组织,这是一种“造钟”的思维方式。就像《基业长青》的作者吉姆·柯林斯所说的:要造钟,而不是造时。柯林斯指出,伟大公司的创办人主要致力于建立一个时钟,而不只是找对时机;他们并非致力于高瞻 远瞩领袖的人格特质,而是致力于构建高瞻远瞩公司的组织特质。

腾讯这种强悍系统力表现在,它在应用创新的五项关键修炼中,每一项修炼都达到了五星级。而大多数“微杀手”只是在五项关键修炼的部分能达到五星级,下面来看看腾讯的五项关键修炼:

1.微杀手深度理解顾客。

对腾讯而言,不仅要深潜进用户内心,更要把这种深潜变成一种革命性产品。腾讯甚至建立了一个Support产品交流平台把用户调查变成一种系统力。

2.微杀手是一种基因。

在首席体验官马化腾的亲自带动下,腾讯的应用创新基因“快速迭代,用户体验”,实现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系统性循环。

3.产品挑选人。

马化腾把一个最轻、最不主流的IM做成了中国互联网市值王,就在于腾讯有一个强大的“产品挑选人”,这个“挑选人”不仅是马化腾,而是一个决策机制。

4.结果为导向的创新。

结果为导向,不仅是一种策略,更成为腾讯商业模式的关键。

5.数据挖掘是关键。

如果说大多数公司的数据挖掘只是“小学生”水平,那么腾讯的数据挖掘就是“大学生”水平,已经成为战略核心。

应用创新第一,技术创新第二

一直以来,专利被认为是衡量公司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但是现在,这一游戏规则正在失效。

2010年3月,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公布的数据显示,微软是2009年成为“计算机系统类”所获软件专利数量最多的公司,达到苹果公司的10倍。微软2009年获得2918项专利,这一行业中排名第二的甲骨文获得338项专利,而苹果只获得294项专利。但是,这并不能表明微软比苹果更具创新性。事实上,苹果的创新性要高于微软。

游戏规则正在发生变化。在过去的“公司为中心”的创新模式中,拥有更多专利,就相当于掌握了创新的话语权;在现在的“消费者为中心”的创新模式中,拥有更多专利,并不一定保证你能赢得消费者。

“平台级微杀手”苹果的故事表明,这就是新的游戏规则:应用创新第一,技术创新第二。只有洞悉用户深度需求的应用创新才是战略方向,而技术只是实现这一战略的工具。从苹果革命性的iPod、iPhone、iPad等产品,你能清晰地看出这种新的创新逻辑。

事实上,另外一家“平台级微杀手”华为,也遵循类似的创新逻辑。

华为一直是中国技术派的代表,这可以从华为的专利申请上得到验证。2000年9月21日,华为发出第一份PCT专利申请,但是发生在2003年的思科专利诉讼震撼了华为,思科案结束后,华为又陆续陷入于诺基亚、阿尔卡特、西门子的专利纠纷。2004年后,华为PCT专利申请爆炸式增长。数据显示,截至2008年底,华为总共发出了35773件专利申请,其中9768件为海外申请。2008年,华为共发出1737件PCT专利申请,数量全球第一。2009年6月第四周,华为单周申请PCT专利数达到创纪录的78件,平均每个工作日15.6件。

华为数量惊人的专利申请背后,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另一面,那就是,华为的专利申请重数量而不重质量,甚至有专业人士批评其华而不实,具体表现为国内申请比例偏高(72.7%),而专利通过率却很低等。

抛开华而不实的专利申请,华为最为踏实和强悍的地方其实也在应用创新上。

2009年1月,任正非在华为“销服体系奋斗”颁奖大会上,特别提到北非地区在“客户导向”方面的创新。“北非地区部努力做厚客户界面,以客户经理、解决方案专家、交付专家组成的工作小组,形成面向客户的‘铁三角’作战单元,有效地提升了客户的信任,较深地理解了客户需求,关注良好有效的交付和及时的回款。?”

由此,任正非,这个中国“最有静气和定力的企业家”发出了一个振聋发聩的感慨:由谁来呼唤炮火,应该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决策。

任正非的思考,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那就是,如何以更加系统的方式引爆“客户导向”的创新。

让一线呼唤炮火。谁来呼唤炮火,应该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决策。而现在我们恰好是反过来的。机关不了解前线,但拥有太多的权力与资源,他们为了控制运营的风险,自然而然地设置了许多流程控制点,而且不愿意授权。

同类推荐
  • 救火队?消防队!

    救火队?消防队!

    本书共收入28个案例,分为处置策略、价值实现、资产驾驭、业务创新、平台建设等5篇,分别从不同角度展示了信达公司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
  • 营销胜局启示录

    营销胜局启示录

    本书以国内企业营销战略成功的案例为基点,点评分析成功的要素,总结经验。
  • 中兴通讯:全面分散企业风险的中庸之道

    中兴通讯:全面分散企业风险的中庸之道

    拿在您手中的这本书,不是关于一个企业的案例,从某种意义上,我建议您把往下的阅读,当做寻找我们这个时代中国企业哲学根基的开始。 中兴,一家位于深圳的通信企业,在它的同城兄弟——华为的神秘光芒笼罩之下,除了通信圈和证券界,几乎没有人注意到它的存在。我作为一名经管类图书编辑,也是在编辑本书的姊妹篇《华为真相》时才了解到,无论是在每一个产品线上,还是在国内和海外的征战中,中兴都是华为的强劲对手。
  • 疯狂的管理术

    疯狂的管理术

    本书将众多管理法则一一分类列举,包括管理必须知道的12项原则、管理必须用到的12种手段、管理必须具备的12条素养、管理必须懂得12个模型、管理必须达到的12个目标、管理必须学会的12种方法等内容。
  • 别把你的好员工推开

    别把你的好员工推开

    为何越是领导眼中的优秀下属,就越容易黯然离职?为何许多员工即便尽职尽责,工作业绩仍无起色?在任何一个稍具规模的企业当中,普通员工的能力与工作热情都很容易被各级管理层施加的压力所影响,不能被充分激发或施展出来,员工甚至因此变得士气低落。这就是挫败感产生的根源。它并不是一个无关紧要的问题。根据调查研究,大约有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受雇佣者反映:他们受工作环境所限,不能像自己本可以做到的那样富有成效,从而感到挫败。针对这个棘手的问题,合益集团推出了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真实揭露了阻碍员工业绩增长的隐性障碍——并非员工敬业度不足,而是组织支持度匮乏,并据此给出了解决良策。
热门推荐
  • 易经实用指南:民俗禁忌大全

    易经实用指南:民俗禁忌大全

    《易经实用指南:民俗禁忌大全》是我国一部古老而深邃的经典,据说是由伏羲的言论加以总结与修改概括而来(同时产生了易经八卦图),是华夏五千年智慧与文化的结晶,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在古代是帝王之学,是政治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从本质上来讲,《易经》是一本关于“卜筮”之书。“卜筮”就是对未来事态的发展进行预测。而《易经》便是总结这些预测的规律与理论的书。
  • 铁血修仙令

    铁血修仙令

    春秋乱战,各大修仙门派直掌七国,以修仙势力逐鹿天下,烽烟四起...终楚国鼎定中原,灭吴越于南疆,逐燕、赵、魏、秦四国于北地为屏障,以抗北莽王朝。而当此时,北莽欲南下而牧马,燕、赵、魏、秦四国亦蠢蠢欲动以图东山再起,地处天下中枢之大楚皇朝更将休养生息而北望,外加环伺诸国之兽界百族,天下乱势一触即发...
  • 冥皇仙尊

    冥皇仙尊

    命轮重启,于异世之中,自当活的精彩!修行之路,不忌万险!
  • 中国传媒经典个案(1998-2008)

    中国传媒经典个案(1998-2008)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 倾世魅医

    倾世魅医

    当医术卓绝的她对上天下五公子中的腹黑公子,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让我们拭目以待!
  • 与君共聆箫

    与君共聆箫

    儿时无父无母孤苦无依心里却住着两个重要的男孩转眼十四年她重获亲情多年却一直渺茫的寻着一人自卑的想着一人可是就那么巧突如其来的缘让她走近了曾经偷窥而不敢触碰的他撒下一个谎言偷来一个身份走上了一条结局注定无果的单行道回不了头转不了身可是她为何没有感到幸福的窃喜一次次的伤一次次的痛让她越来越越迷茫是不是在这条不归路上她丢失了什么那个时时刻刻无微不至疼爱着她的哥哥那个十几年来用自己生命守护她的哥哥眼里为何如此悲凉绝望那个美艳妖娆却对所有人阴狠至极的男人那个独独只对她百般疼爱腼腆温柔的男人为何她觉得如此熟悉安心她错了么
  • 我要牛奶

    我要牛奶

    我要牛奶!这句话把这个16岁少女的心给死死捏住,让她不曾奢望的一切出现在她的面前,爱情、亲情、友情...年少的她该如何选择?
  • 你追我赶,绝代风华

    你追我赶,绝代风华

    “夏子茜,我喜欢你啊。”这是某男第n次这么说。“呵呵“夏子茜撇了眼对面的人,冷冷的笑了两声。“喂,你这是啥态度。”某男不淡定了。“你看到的态度啊。”某男只好无奈了“算了,我啥也没说.”这次告白又以失败告终。青葱岁月如诗般潇洒,青涩回忆如梦般倾城。在这场你追我赶的盛世中,究竟是谁先闯进了谁的世界,又闹出了一场怎样绝代风华的爱恋。
  • 聊斋之奇女子

    聊斋之奇女子

    聊斋,奇女子。妖与人之恋,人与鬼之恋。狐、鬼、人、怪。一份痴情,一份痴守,几多风华。风流人、痴情人、负心人。忘川江水,人间不老情。一部情榜贯穿天地间,风云变化,天地无情。人间有情,人何在?仙何在?公孙九娘,从幽冥中走来,只为心中念。感谢创世书评团提供论坛书评支持
  • 阵图真经

    阵图真经

    陈家老宅子大火,火后仅余纨绔大少陈默,五年后来到世交叶家,为完成父母遗愿与叶家小姐完婚,却遭遇叶家阴谋,陈默习得绝世功法阵图真经,由此由凡人走向神、圣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