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62600000001

第1章 开场白之我向皇帝说真话

讲到“滕文公篇”,已经是《孟子》七篇中的第三篇了,承上启下,这回在进入正文之前,先说几个小故事作为开场白。

这第一个故事是唐太宗李世民的故事。

唐太宗辛苦了大半辈子,家国天下可算是风调雨顺、气象万千。可就在忙着东征高句丽的紧张时候,一个叫段志冲的小小草民给唐太宗写了一封信,要向皇帝说说真话。

草民直接向高层反映问题的事情倒也不是从没有过,但通常的模式是:草民们总是对地方苛政忍无可忍,却坚信金銮殿上的皇帝是位圣主,两厢的宰相都是清官,所以千方百计地穿过地方政府的围追堵截,去国都找圣君贤相倾吐心声。可是,凡事总有例外,这回这个段志冲就是个大大的例外。

段志冲对皇帝说的真话是:“您老人家赶紧下台吧!”

段志冲的小小矛头竟然不是指向地方政府的,而是指向了唐王朝的最高领导人?!

——这个故事我是在《资治通鉴》里看见的,原文交代得非常简单,不大让人弄得清前因后果,也没有收录段志冲这封信的原文,只简略地讲了讲段先生的核心思想:劝皇帝下台,请太子接班。

这还了得?!这种话别说是跟皇上说,就算跟一个小小县太爷去说,弄不好也得丢了身家性命。这位段志冲也不知道是不是吃错药了。

这封信既然已经递上来了,唐太宗既然已经看到了,可想而知,很快就有热闹看了。

场景:皇宫的某间办公室,老板桌上摆着段志冲的那封要命的信。

人物:唐太宗、太子李治、皇亲兼高官长孙无忌。

背景音效:窗外有狂风暴雨,雷电交加。

这三个人会是怎样的一番表演呢?

——其实很简单,稍微多读过一些历史书或者社会经验比较丰富的人都能猜到,至少能猜到太子李治和长孙无忌这两位的表演。

单选题:如果你是太子李治,你会怎么样呢?

A)看到自己这样得民心,不禁欣喜若狂,趁热打铁劝老爸赶紧退休,好让自己顶替接班。

B)表现出一副怒不可遏的样子,声称此事和自己无关,痛骂段志冲不知好歹,并坚决支持老爸把皇位一坐到底。

C)耸耸肩,表现出轻描淡写的态度,劝老爸说这不过是个草民百姓拍脑门说胡话,没必要拿它当真。

D)多哭少说话,一脸委屈,就像一个懦弱的窝囊废。

好了,这四个答案,你选哪个?

选A的人:绝对是个人情世故上的二百五,你适合搞技术或者做个自由职业者,否则的话,嘿嘿,千万留心自己的人际关系,也要提防上当受骗!

选B的人:如果不是个赤诚孝子,那就一定是个无耻小人——如果你是后者,切记,别把你选的答案告诉别人,做小人一定要隐藏好自己,不可轻易暴露。

选C的人:豁达大度,没心没肺,交朋友应该交你这样的,但是,如果发生了政治斗争(哪怕是办公室政治),你这样的人通常都会成为牺牲品。

最后,前面三个答案全部筛除,答案D才是正解!——看上去很荒谬是不?

有个词叫“理直气壮”,一般人但凡理直,说起话来气就壮,能在理直的时候气还不壮,心平气和,这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修养了,可要说能做到“理直气弱”的,可都得是人精!要知道,在这种时候,处在太子李治的位置上,哪怕有一万个理,对父皇也万不可“晓之以理”,而一定要“动之以情”。如果你选择了D,那么,恭喜你了,你做了和太子李治一模一样的选择,而李治后来成功地当了皇上。

在我们旁观者看来,选D的人心机深沉,对人情世故洞若观火,和这样的人交朋友是最危险不过的;可在当局者的眼里,这样的人无疑是最忠心、最可爱的。连唐太宗这样了不起的人物都跳不出当局者迷的局限,又何况其他凡夫俗子呢?

好了,看过了太子李治的选择,答错的人也别灰心,还有机会,我们再来猜猜长孙无忌的选择。

还是单选题:如果你是长孙无忌,你会怎么样呢?

A)对皇帝说:段志冲的意见值得认真研究,不如召集大臣们开个会讨论一下。

B)对皇帝表示:段志冲这到底是个人的主意还是背后有人指示,待臣下去查个清楚,一定能查个水落石出。

C)劝皇帝说:老百姓忧国忧民,虽然话说得不对,但出发点是好的,您老人家别生气,别跟他一般见识。做统治者的一定要容许别人批评,不能“老虎的屁股摸不得”。

D)大怒,痛骂段志冲挑唆皇上和太子的关系,乃是一名卑鄙小人,非得给他千刀万剐了不可!

好好想想,这四个答案,如果是你,你选哪个?

选A的人:呵呵,俩字——作死!你要庆幸自己没有在古代为官,不然的话,熬不出七品就必死无疑!

选B的人:也是作死,既得罪了皇帝又得罪了太子,这种事即便真有什么内情,哪里是轻易能查的!就算真的要查,也得把活儿往别人身上推!就算实在推不出去了,也得本着息事宁人的原则去查!

选C的人:比例也许不少,因为这是很多人都容易犯的错误。到底是什么错误?一会儿再说。

D是正解。不管你心里对这件事到底是怎么看的,但唯一聪明的做法只有这招,也就是说,就算你心里认为是A、是B或者是C,但你要在皇帝面前表现出来的一定得是D。

太子李治和长孙无忌都表过态了,这件事情怎么解决,现在就看唐太宗了。

唐太宗不愧是一代明君,写了这样一份漂亮的诏书:

五岳陵霄,四海亘地,纳污藏疾,无损高深。志冲欲以匹夫解位天子,朕若有罪,是其直也;若其无罪,是其狂也。譬如尺雾障天,不亏于大;寸云点日,何损于明!

诏书是说:五岳那么高的山,四海那么大的海,不都是藏污纳垢的吗?——原文用的词是“纳污藏疾”,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藏污纳垢”,在现代汉语里是个常用的贬义词,但是唐太宗说了,五岳和四海免不了会藏污纳垢,这话一点儿不错,比如我们上泰山看着风景壮美,可美丽的山坡上不也没少散落着没素质的游客们随手乱扔的饮料瓶和包装纸吗?唐太宗接着说,可是,这些小垃圾无损于山之高,也无损于海之深。段志冲这小子无非是一个小老百姓而已,居然想让我卸任?!我如果真的罪大恶极,那段志冲这是实话实说,可我如果还是个好皇帝,那段志冲这么说就只能说明这小子是吃饱了撑的、满嘴跑火车。这就好比一巴掌大的雾气遮住了天,根本无损于天的广大,核桃大的云彩挡住了太阳,哪里会影响太阳的光芒——诏书最后这两句话还得看古文原文才读得出气魄:“尺雾障天,不亏于大;寸云点日,何损于明!”

唐太宗很了不起啊,这才是帝王的胸襟。唐太宗此刻能有这样的胸襟,也折射出另外一个问题:他对自己的李家政权是充满信心的——我们如果在历史书中读到某个统治者严厉限制别人说话,把除了歌功颂德和歌舞升平之外的言论封锁得死死的,那通常就说明民怨已经沸腾到了相当的程度,而统治者对自己的统治也没有十足的信心。

唐太宗不是这样的皇帝,他是很能容得别人说话的,即便别人说错了话,说了过火的话,也不要紧。——看到这里,是不是有人发现问题了?唐太宗这种做法不是正和方才长孙无忌单选题里的答案C基本一致吗?那,为什么我方才会说D是正解而C是错误的呢?

我们再回顾一下答案C的内容:劝皇帝说,老百姓忧国忧民,虽然话说得不对,但出发点是好的,您老人家别生气,别跟他一般见识。做统治者的一定要容许别人批评,不能“老虎的屁股摸不得”。

——不错,一点儿也不错,唐太宗最后确实是按这个思路来解决段志冲事件的,但问题的关键是:这样的话只能由唐太宗来说,却不能由长孙无忌来说。长孙无忌如果抢了唐太宗的台词,那麻烦可就大了。

这就是古代官场的通则,遇到这类问题的时候,做下属的一定要咬牙切齿地说狠话,一方面是自己要表忠心,另一方面是要把做好人的机会留给领导。

当然,也不是所有的领导最后都选择做好人,像唐太宗这样的毕竟不是多数。我在看到这个故事的时候,觉得唐太宗真是太宽容了,就这样轻轻地放过了段志冲。

这个故事《旧唐书》里没有,《新唐书》里也没有,我是在《资治通鉴》里看到的。《资治通鉴》里抄录完了唐太宗的诏书之后就不再交代下文了。想来所有人都虚惊一场,最后唐太宗继续做他的皇帝,李治继续做他的太子,长孙无忌继续高官厚禄,段志冲继续过着他的草民生活。

但是,我恐怕想错了。

唐太宗不但搞政治和打仗都是把好手,还是个著名的书法爱好者,而且,他还写得一手好文章,像我们刚才看到的他那篇简短的诏书不就写得文采斐然、掷地有声吗?他老人家的文章在唐代文学史上也是有一号的,谁要想看看,可以弄一套《全唐文》来,里边收了不少。

我就是在《全唐文》里又一次看到了唐太宗的这篇诏书。这一看,好比故友重逢,很是亲切,可这一重新品味,却看出问题来了:不对呀,怎么好像和《资治通鉴》里的不大一样啊?

——果然不大一样。《资治通鉴》里只是截取了一个躯干,《全唐文》里却有头还有尾。这尾巴尤其重要,在唐太宗说完那句掷地有声的“尺雾障天,不亏于大;寸云点日,何损于明”之后,跟着还有一句:“今卿等皆欲致以极刑,意所不忍,可更详议,任流远方。”意思是说,你们大家都认为该把段志冲处以极刑,我挺不落忍的,你们再议议吧,留他一条活命,随便给他流放到什么地方去好了。

哦——相信《资治通鉴》呢,还是相信《全唐文》?如果是后者,那唐太宗的胸襟可就要打折扣了,而且,《资治通鉴》是不是有点儿居心叵测呢?

如果《全唐文》的记载可靠,那么,难道是《资治通鉴》说谎了吗?——当然没有,《资治通鉴》就段志冲事件来说,并没有编造唐太宗的诏书,只不过,或许出于某些编辑上的技术性原因而删去了这份诏书里的一些“无关紧要的小尾巴”罢了?

哎呀,再想一想,这种“无关紧要的小尾巴”难道只在这里才有吗?

同类推荐
  • 低调做人的哲学全集

    低调做人的哲学全集

    本书主要指导读者如何为人处世,荣辱不惊,以获取生活事业的成功。
  • 弗洛依德谈自我意识

    弗洛依德谈自我意识

    人类对其环境所作的改变,我们称之为文化。我们的文化就是人类心灵激发其肉体所作的各种动作的结果。依我看来,人类全部文化都是以自卑感为基础的。自卑感本身并不是变态的,它是人类地位增进的原因。例如,科学的兴起就是因为人类感到自己的无知,和他们对预测未来的需要。奉献乃是生活的真实意义。假如我们在今日检视我们从祖先手里接下来的遗物,我们将会看到什么?他们留下来的东西,都有是他们对人类生活的贡献。
  • 冥想的力量

    冥想的力量

    本书是目前对印度瑜伽哲学的理论和实践进行最系统和清晰的论述。该书受到西方瑜伽界的高度肯定和欢迎。自2003年出版以来,已经再版两次。本书内容包括:瑜伽和吠檀多哲学的基本理论、瑜伽冥想的具体方法和技巧、瑜伽锻炼中各种问题之处理、瑜伽锻炼中的各种效果之论述等。
  • 鬼谷子(白话全译)

    鬼谷子(白话全译)

    本书依据《鬼谷子》的权威原著,甄别、博采众家之长,力求对原文作出精当而晓畅的注释与翻译,每篇篇首皆附有提要加以解析、导读。并借鉴国外工商管理硕士的培养方法,精选古今中外颇具代表性的,涵盖商场、职场、处世等各个领域的经典案例,对鬼谷思想逐篇阐释、透析、解读,可使不同行业、不同背景、不同层次的读者皆能从中有所获益。同时,本书设计精美独到,图文并茂,大量古朴生动的图片,与文本和谐统一,相得益彰,大大增强了阅读的趣味与兴致。经典深刻的思想,精审独到的案例及评析,恰到好处的图文相生,使本书融哲理性、故事性、实用性、全集性于一体,可谓是各类读者参悟、运用鬼谷子大智慧的首选读本。
  • 找回丢失的世界:与孔子对话录

    找回丢失的世界:与孔子对话录

    一波波是谁?波波的童年、化身白衫老者(孔子)的问题、波波的国外留学生活、一次突发事件引起波波的思考、波波对“悟、空”两个字的解读、与白衫老者(孔子)的初对面、二白衫老者引导波波所看到的“智慧”的世界、“什么都不是!”是什么?“东西”是什么?什么是“智、慧”呢?“智”字的含义、由“智”字所看到的“有形世界”!由“智”字所看到的有形世界的特点、“智”字告诉我们的道理!《论语》为政篇“君子不器”的正确解释!什么样的人是君子?如何成为君子?
热门推荐
  • 忆红妆:妖妃要逆天

    忆红妆:妖妃要逆天

    在混乱的时空里,大陆七分八裂,大陆中心,有一家店铺,名为忆红妆,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店主,来无影去无踪的副店长,鬼魅的店员,鬼畜的管家……一切事宜,精彩上映!
  • 重生之我是曹植

    重生之我是曹植

    我爸是曹操,一个见义勇为,去世的男子因穿越变成的曹操四子曹子建,要和兄弟斗智斗勇,坐拥江山可真是个难事啊!且看曹植如何叱诧风云。
  • 逆天界

    逆天界

    一个默默无闻的高中生天步,突然获得家族传承,强势崛起,让无数人黯然。他的路背天而走....手握残血剑怒斩天涯枷锁,与上界物种争锋,那是洒血之路...祖辈遥望大道,异界破空来袭....歌颂唤醒年轻一代至尊战血与异界生灵血战....
  • 综漫战记

    综漫战记

    魄石散落在无穷无尽的世界中……宇宙面临着毁灭的危险……在最后的一百五十年中……谁能挽回?
  • 眼泪都听见了

    眼泪都听见了

    命运是棵树,我们是那交错的根,汇聚成只属于我们的树干。我们的皮肤满是沟壑,却拼命守护着内心的东西。我们汲取着泪水,和着时间的肥料,最终开出盛大的树冠。繁茂如花。她只是一个被丢弃的孤儿,可命运的树根把她和他们缠绕在一起,偏偏又开出一个悲欢离合的形状。我在说爱你,你听见了吗?我在说爱你,连眼泪都听见了。
  • 校草不要跑,我来了!

    校草不要跑,我来了!

    表面高冷,内心却很腹黑,不过他只对她一个人。她外表活泼单纯,内心却是叛逆的,不过好像只对他一个人乖巧温顺。当相遇之后,幸福到来,对他们的困难却一个接着一个到来。。。。。。但是经过了困难之后他们的感情好像更加坚固了,也因此至死不渝。。。(更多后话请看文!)
  • 星空下的霍格沃兹

    星空下的霍格沃兹

    在远东生活了11年,却不得不返回陌生的故土。已习惯了手握刀剑,却要面对一个魔法的世界。也许需要酿造荣耀,也许必须阻止死亡。但是,我一定会散尽黑雾,重寻星光。“我的名字是卡斯托.布莱克。可别忘了,哈利波特。”(没错这是轻松向,设定较严肃,大多来自pottermore。BG文,不黑,有时玩梗)(大学开学后不稳定更新,入坑谨慎)
  • 惊奇探险社

    惊奇探险社

    没有人知道怎么回事,但不得不说,的确是这个小城里最近发生的最奇特的事情,本来平静的小城,因为这么些事情的出现,落的个人心惶惶的。
  • 早安,教官大人

    早安,教官大人

    遭遇职场顶头上司的各种纠缠,她表示很累很无力。终在某天,某总裁不声不响的把证儿给领了。她才发现,已从姑娘升级成已婚人士。她以为,嫁给事业有成的男人,会很闷。却没想到,每日早上醒来,总能听到这么一句:早安,老婆。
  • 底牌

    底牌

    周仓县人事局会议上,县纪委副书记突然驾到,带走副局长周继光,次日办公室主任“跳楼”,另一副局长杨利民的孩子失踪,公安局领导亲自调查。事情稍有眉目,人事局却遭到打砸,局长临场消失,副局长杨利民临危受命,似乎化解了冲突,岂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周仓县官场更大阴谋正氤氲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