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64200000012

第12章 长青的孤桐(1)

——章士钊京华故居行

回望北洋高地,最先看到的,当然不是随风折腰的平民百姓的芸芸草丛,也不是你绕我缠的军政过客们的粗蔓乱藤,而是几株各成风景的国士的苍然大树。然而,历经七八十年的沧桑巨变,已经有众多粗壮的乔木纷纷倒毙于历史的河床上并随之被时代的洪峰卷入水底。到现在,已没有一圈儿微澜来证明他们曾经的高大与葳蕤。

倒是有一棵孤立着的高大桐树,无论政治季节的更换如何惨烈,也无论人格谤伤的冷雨久久淋浸,它都不曾倒伏,而且,一直绿着,直到寿终正寝。在充斥着乱砍滥伐记录的中国现代政坛史上,这几乎是个绝无仅有的例子。

此桐名曰“章士钊”。

章士钊以桐自喻,一生笔名多带“桐”字——青桐、少桐、秋桐、孤桐。

中国历代士人每每借草木言志,更有以树喻人之习。如以柳树比喻女子婀娜,以杉树形容丈夫伟岸,以松柏代指性情不移,以竹子表示节操正直。两千多年前的秦始皇干脆把为他遮过雨的泰山上的松树敕封为“五大夫松”,而现今南国的人们仍把天寒时能开出红红火火的木棉花的树叫成“英雄树”。

唯特立独行的章士钊不肯随波逐流,他爱的不是那些自古被推崇的名贵植物,而是极普通不过的梧桐。“桐”字系列的笔名记录了他由一个长沙乡间才子成为国内数一数二的大政论家的全过程。

这位饱学之士的笔名并不来自哪部经典,他自己解释过这些笔名的由来:少年在老家读书时,他总爱在庭院里的一老一少两棵梧桐树之间徘徊,尤其那株少桐,皮青而干直,很得他喜欢,他常在树下或沉思或吟哦。二十二岁在上海滩开始办报时,他用的是“青桐”和“少桐”。后来在日本参与革命活动时,一位挚友因黄花岗起义失败而愤然蹈海自尽,他“黯然有秋意,感于诗人秋雨梧桐之轴,遂易青而为秋”。回国后,他一直以“秋桐”面世。不料,某天,他的结义大哥章太炎突然告诉他:《红楼梦》中贾琏之妾就叫秋桐,你怎么能拿风流的贾二爷小老婆的名字作自己的笔名?于是,他又从唐代白居易的《云居寺孤桐》一诗得到启发,改名“孤桐”。

于是,北洋时期的“孤桐”就成了朝野争相阅读的符号,嘈杂的时代乐章里一个坚决反对专制、极力倡言民主的强音符,又是进行曲中一个厌恶新文学、坚守传统文化阵地的不和谐音。但无论如何,这是民国初期政治荒原上的一株独具风骨的硕桐。

不过,五星红旗下长大的几代人知道的章士钊,却不是什么“桐”,而是“狗”,并且是“落水狗”。尽管鲁迅先生自己说过“辱骂和恐吓决不是战斗”,但他老人家骂起人来也真叫厉害。历年的中学课本里总少不了鲁迅的文章,而在《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中,先生就愤怒地骂章士钊及其手下人是“落水狗”,号召人们要穷追猛打之,而决不能“费厄泼赖”(英语fair play的音译,意为公平比赛)。在那个“与人斗,其乐无穷”(毛泽东语)的年代,哪个学生不爱听圣人一样的鲁迅先生骂人?都被鲁迅骂作是“狗”的人了,能是好东西吗?于是,记忆中的章士钊就和反动军阀段祺瑞绑在一起了,他不光没学问—鲁迅笑话他连“二桃杀三士”都弄不明白,而且还是流氓无赖—竟然雇一班老妈子去殴打进步女学生!他不仅思想反动—坚决反对新文化运动,而且手上还有爱国者的血债—他是“三一八”惨案的主谋之一。

但令人无比困惑的是,这样一个铁板钉钉儿的反动派,居然从来没被“打倒”过!在20世纪50年代开始刮起的一阵紧似一阵的政治狂飙中,他的好友一个个成了罪在不赦的“极右派”或“历史反革命”,瘦弱的他却安然无恙地待在史家胡同的深院里,用他曾卖过好多钱的毛笔字恬静地撰写着繁体的《柳文指要》。而毛泽东竟有闲情逸致看他的手稿。该书出版后,周恩来则将这十六册厚的古董作为国礼赠给了尼克松的随从。

我生也晚,人也微,所以,无缘识得东风面。章老先生过世时,我还是个十六岁的初中生呢,只会端着刊有章氏追悼会消息和照片的报纸发愣—被鲁迅骂过的“落水狗”,死后怎么会这么风光!原来,主席和总理身边那个清秀的女翻译章含之竟然是其女儿!

那时候,除了鲁迅的观点之外,我对章士钊其人全无了解。

岂止我无知,就连章含之对亡父也并不理解,她在自己的那本畅销书《风雨情》中承认,她在香港目送父亲的棺木进入火化炉时,才感到自己“始终未曾真正摸到他生命的脉搏”。

我理解章女士的遗憾,但却不理解她何以长达九年未到亡父灵前祭祀。她说,她只在父亲走后的第二年(1974年)清明节去过八宝山一趟,之后就再也没去过。到了1983年秋,她给新逝的夫君乔冠华选骨灰盒时去了趟八宝山,这才想起进骨灰堂看了看父亲。她自责是“不孝女儿”。

女儿的不孝反映出整个社会对历史的不屑。在政治运动阴影里生活过太长时间的人们早已习惯了对所有历史事件的固定讲述,谁还有心思和机会去翻阅或求证一下事实真相?

《风雨情》是章含之写下的第一部自传体著作,是1994年冬天出版发行的。她在该书中的《忆父亲》篇里为自己早年对父亲和家庭的对立大大地悔恨了一把,同时也披露了这样一个事实,即当时有人要写章士钊传,还会遭到有关方面的反对。我一气读完那本书后,对那个已经过世多年的瘦老头子不禁肃然起敬。我想更多地了解一下这位历史人物,便托青岛市政府驻京办的人设法打听作者的近况,得知这位当过副司长的名女人早已离开朝内大街上的那栋外交部大楼,调到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去了,但当时正生病住院。我致信给她,她回过信。随后,我供职的《青岛晚报》上连载了十几篇关于章士钊与毛泽东的故事。

1998年5月,章含之携她的第二本自传体著作《那随风飘去的岁月》,与演员秦怡、作曲家陈刚一道来青岛签名售书,我与她曾在青岛香格里拉大饭店有过浅谈。她比我想象中还高还胖(她笑道,胖是恶症手术后做治疗带来的副作用)。她优雅而自然地请我和同事宋华去大堂一角喝咖啡。只是很遗憾,她对自己的父亲真的所知不多,甚至当我问及父亲为什么给她起“含之”这个名字时她都笑答:“我还真不知道。”女儿洪晃花了十多万美元在青岛东部海岸上为她买了一套高层复式房,她说,她会常来这里住的,因为,这毕竟是属于她的第一幢房子,在此之前她随父亲住过的所有房子,要么是父亲朋友的,要么是国家的。

章含之不知道自己名字的来历,甚至也不知道“越俎代庖”这句成语—当年周恩来会见外宾时随口说了句“越俎代庖”,一旁当翻译的她竟张口结舌!事后总理颇为不解:章老的女儿竟然不知道“越俎代庖”?你得跟章老好好学学中国文化啊!

是的,她的那位老父带走了太多的东西!本应留给后人的那些宝贵的精神财富,却因为时代使然,成了遭遗弃的废品。每想到这里,我总会想起章女士在《忆父亲》中写得最准确的一句话:

也许父亲一生始终没有找到一个知音能够理解他的追求,他的理想,他的欢乐和他的悲伤。

是的,没有一个,无论是重用他的临时执政段祺瑞,还是收容了他的民间领袖杜月笙,也无论是与他打官司的“新文化运动主将”鲁迅,还是格外眷顾他的共和国领袖毛泽东。

章含之说,父亲晚年的修养已是炉火纯青,尽管一直遭受误解,却从不为自己辩解。

其实,老人至死都是孤寂的:他的政治理想,如调和新旧体制,如完善政党政治,如坚守传统文化,如立国以农为本,一样都未能实现!民国以降的忽而这个极端、忽而那个极端的中国历史,不都在证明着这位超时代思想家的英明?然而,各派政治家们总在忙于既得利益,没人听他详说国策,没人理解他的价值,相反,他倒成了被嘲弄的迂夫子。这株深秋里的苍桐,只能扎进故纸堆里但愿长醉不复醒,待阔叶落尽,水分尽失,一阵轻风便折了它干枯的生命。

老人在香港过世时,已经九十二岁矣。北洋人士,鲜有如此高寿者。

章士钊,字行严,湖南善化(今长沙)人,生于清光绪七年(1881年),所以,比他小一旬的毛泽东一直以“行老”称之。因为章士钊与毛的恩师杨昌济有着非凡的友情,他不光是与杨先生一同留学日本的湖南老乡,而且还是改变了杨的生命轨道的人—他转去英国读书后,先将杨推荐给清廷欧洲留学生总督,使其获得公费留英的名额;后在自己成为北大图书馆馆长兼教授后,将在长沙当师范学校老师的杨推荐给校长蔡元培,使其成为名扬一时的北大伦理学教授。毛泽东得以进入北京大学图书馆在李大钊手下做助理员并旁听,与杨昌济有关,更与章士钊有关,因为李大钊正是他推荐给蔡元培接任图书馆馆长一职的。既是父执又是老师,还一直帮助共产党,所以,毛对章一直非常客气。

和杨度一样,章士钊也是从三湘大地走出来的一代国士,也曾在乡间饱读传统文化经典,也去过日本,也是北洋时期颇得统治者敬重的名流。但与杨度稍有不同的是,章士钊的家世并不显赫。人家杨度家是“累世贵显”,而章士钊的父亲仅是长沙东乡一个冲(山沟)里的有些田产的乡间塾师而已。

章士钊兄弟四人,他排行第三。章家老三从小生长在远非通衢大邑的“冲”里,人文土壤的贫瘠自不待言,而其血脉里也没流淌着高贵的成分,他何以就长成了一棵顶天的大树?放眼望去,不算太远的一个更偏僻的“冲” —韶山冲里,十二年后降生的那个学名叫毛泽东的娃儿,日后不更是擎天立地吗?

近代湖南,人才辈出,这不能不让人想起湘江边上的那座岳麓书院正门上的名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只是,这副有些王婆卖瓜意味的对联说的只是现象,而没说本质,本质应该是:世上确有天才,而近百年来湘省的天才有点扎堆儿了—魏源、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谭嗣同、唐才常、黄兴、宋教仁、陈天华、蔡锷、杨度、章士钊、齐白石、毛泽东、蔡和森、刘少奇、彭德怀、胡耀邦乃至朱镕基,这些杰出的湘人,要么国君,要么国士,文可为相,武可为帅。绵延百余年,不绝于途,真令外省人叹服不已!尽管毛泽东在收拾陈伯达时否认自己是天才,但那只是“党内路线斗争”的需要,权当客气话,切勿当真。天才乃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岂能说无就无,说有就有?

章士钊就是天才。

不是天才,他能在“家贫书不多”的弱冠时就“夜午不肯息”吗?——现在有几个家长不为孩子的学业而犯愁?

不是天才,他能在二十一岁时考取南京的江南陆师学堂并一跃成为学生领袖吗?

不是天才,他能在二十二岁即被上海滩的《苏报》聘为主笔并使该报成为国内反清第一报吗?

不是天才,他能在二十四岁那年流亡日本成为孙中山、黄兴所倚重的策士,且因执意不肯加入同盟会而让孙先生竟如此抱怨:“吾革命所以不成,都是因君不肯帮助!”

不是天才,他哪儿会离开日本后又去英国苦读近五年以求索救国之真理?

是啊,不是天才,精明的大总统袁世凯哪儿会瞅上他!

他很受袁世凯恩宠。虽说与袁氏的相识晚于杨度,但他受老袁礼遇的程度一点儿也不比那位后来得“御匾”的“旷代逸才”少。这倒不全因为他当时的夫人吴弱男乃袁氏恩人吴长庆的孙女,而袁又是个知恩图报之人,更因章本人已经是名满天下且又特立独行的政论家和社会活动家了。

也许,袁世凯还看中的是他与孙中山、黄兴两大革命党首领的既亲近又独立的关系。

有谁知晓,“孙中山”这个影响了近现代中国历史的名字,竟是他章士钊给起的!

话说当年章士钊离开江南陆师学堂到了上海,受聘办报,虽与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倡言“革命”,却并不了解有个广东籍的名孙文、字逸仙的革命家已经流亡在日本。孙文因在香港策动“谋反”而被清廷在“文”字上加了个“氵”以喻洪水猛兽,在全国通缉。但在革命队伍里,知道孙氏的人并不多。

章士钊在他的长文《疏〈黄帝魂〉》中说过:

时海内革命论已风起云涌,但绝少人将此论联系于孙先生。

章士钊是无意间在湖北籍朋友王慕陶那儿见到了孙氏手书的一封长信,见其“字迹雄伟”,才对“海贼孙汶”心悦诚服的,称:“由此不敢以草泽英雄视先生。”

孙文当时已有日本名字,姓中山,名樵,平时不提自己姓孙。章氏只在武昌学堂里学过一点日语,对东洋文自称是“一知半解”。因不知日本姓氏的规矩,便“贸贸然以‘中山’缀于‘孙’下,而牵连读之曰‘孙中山’”。

王慕陶知道章擅自为孙文起了个不伦不类的名儿后,勃然大怒,找他理论:根本讲不通嘛!过去范睢到秦国,化名张禄,只听人家都叫他“张先生”,没听说叫他“张范先生”的!你怎么能把两个姓(“孙”、“中山”)摞起来用了?不通!

同类推荐
  • 宋太祖赵匡胤(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宋太祖赵匡胤(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976年),中国北宋王朝的建立者,庙号宋太祖,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出身武将世家,赵弘殷次子。948年,投后汉枢密使郭威幕下,屡立战功。951年郭威称帝建立后周,赵匡胤任禁军军官、殿前都点检。周世宗柴荣死后,恭帝即位,建隆元年(960年),他以镇、定二州的名义,谎报契丹联合北汉大举南侵,领兵出征,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定都开封。
  • 厚德尚学精医济世

    厚德尚学精医济世

    本书从儿科医院44位曾在全国、乃至国际上以及上海市学术界担任一定职务,具有影响专家着手,以访谈的形式刻画每位专家的医学成长之路,以及他们对儿科医学的执着追求和对儿科事业的奉献精神。
  • 牛顿

    牛顿

    牛顿是一位杰出的天才。在他以前和以后,都还没有人能像他那样地决定着西方的思想、研究和实践的方向。他讨论问题及其处理问题的方法,至今仍是大学数理专业中教授的内容。艾萨克·牛顿(IsaacNewton,1643~1727),英国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自然哲学家,其研究领域包括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神学、自然哲学和炼金术……
  • 卑鄙的圣人:曹操3

    卑鄙的圣人:曹操3

    历史上的大奸大忠都差不多,只有曹操大不同!曹操的计谋,奸诈程度往往将对手整得头昏脑涨、找不着北,卑鄙程度也屡屡突破道德底线,但他却是一个心怀天下、体恤众生的圣人;而且他还是一个柔情万丈、天才横溢的诗人;最后他还是一个敏感、自卑、内心孤独的普通男人。
  • 华罗庚

    华罗庚

    《世界名人非常之路:华罗庚》深刻地描述了他坎坷和奋进的一生,及近代中国数学发展的沧桑。
热门推荐
  • 朱世忠怀念集

    朱世忠怀念集

    《朱世忠怀念集》收进散文、诗歌和评论等体裁文章约百篇,杨文琴、闵生裕等负责征集文稿、下载博文,并核对了文章的作者和写作、发表时间,编辑对文稿重新分辑整理编目。文集现分三辑,其中《青山湿》收进的是2010年8月之后亲人朋友不同时期创作的怀念散文,《梨花雨》大部分是发表于报刊、网络的散文诗、小品文和诗歌,《长相忆》则收进了各个时期对世忠散文、杂文的评论文字及序言、书评、创作论等
  • 妃离殤:红嫁衣

    妃离殤:红嫁衣

    他杀了我的父皇,做了新朝的皇。他囚禁了我,让我的希望破灭。他杀了我爱的人,斩断了我的思念。他亲手喂姐姐毒药,只为搏怀中美人一笑。他说我是这里最卑贱的人,我说总有一天我会亲手杀了你!我穿上一袭白色嫁衣,因为我要用他的血来祭奠我的父皇,母妃……血染红了嫁衣……“父皇,母妃,走慢一点啊,晞儿这就来了,就来了……”『作品以多部古风伤感故事为题材』
  • 孽世奇缘

    孽世奇缘

    他们前生今生孽缘不断,可却爱疯了对方!再给她一次机会,她还是选择飞蛾扑火!再次重生,鬼门传人,为了他她孤身上战场!可是身边却多了几个守候她的人,时间是最好的催化剂,她是选择他?还是他们?
  • 灵狐变

    灵狐变

    那一天他醒了,他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女狐妖,走上了一条不一样的修仙之途。这是一个修仙者的世界,是一个血腥杀戮,尔虞我诈的战场,没有规则,唯一的规则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作为一只狐妖,她迫使自己去适应这套规则,所以她赢得了生存的权利。ps1:《灵狐变》一篇不一样的修仙文。既有欢乐搞笑的日常,也有冷酷无情的杀戮。能卖得起萌,也能杀得了人.......ps2:单身流、异界生存流
  • Hamlet, Prince of Denmark

    Hamlet, Prince of Denmark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自己的青春自己做主

    自己的青春自己做主

    主人公戚雅无意间爱上了跟自己小学时候名字很像,性格很像,样貌很像的人,同时男主也爱上了女主,追求女主,后因追不上女主的步伐便下意识的停止了这段感情,后女主留学归来,男主又重新爱上了女主。
  • 刘志丹

    刘志丹

    《红色英雄榜系列:刘志丹》内容包括:求学榆林,闹学潮锋芒初露;黄埔历练,回西安身担重任;渭华起义,举大旗声震陕甘;借水养鱼,搞兵运九死一生;武装割据,根据地建在南梁;三原整编,受挫折举步维艰等。
  • 半面具

    半面具

    我们曾经是恋人,可为何在我愿意放弃生命去换回你的生时,我看到你出现在那个不应在的地方。分手的那一刻,我才知道她手腕上那个陪伴她多年的手链,那个不知来历的手链会断掉。对不起,是我们之间说过最多的···我从未想过那场已知意外后,我会选择日复一日的照顾我心灵最后方一处归属地。从此我们的两个世界不再重叠,我只希望,安于过着那份宁静的生活会持续下去。可这样的简单的条件还是没有换来应有的生活轨迹,它是还是偏离了直线行驶,一切的付之东流,它们的一切,只有伴随着那个披上雪白婚纱的女人而结束
  • 冷魅优雅妃

    冷魅优雅妃

    从小就发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没想到在自己十五岁掉下楼的那一刻,念出了口诀(一直是自己的禁忌)穿越了!而且口诀不管用了!还掉到了世外桃源!让自己捡了个便宜,金银珠宝绸缎,应有尽有。
  • 北斗奇谭

    北斗奇谭

    2030年,中国第一部虚拟世界网游“北斗奇谭”诞生。游戏全程由脑波控制,庞大的世界观,精良的制作令玩家们欲罢不能。游戏原机开发者的表弟夏斥,作为一名天才学生,也被北斗星的世界深深吸引。然而在游戏中,阴谋浮出水面。和自己长相一模一样的NPC化的玩家,对立的游戏公司的千金,恩怨情仇,嘲讽与利用。夏斥只能粉碎既定的规则,迎逆流直上,在坚毅中成长,在通往巅峰的道路上寻找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