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64700000027

第27章 一场夺权实验(2)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且说蔡泽因年老多病,请求辞去郎中令职务的消息一传开,秦国的政坛顿时变得热闹起来。消息是在廷议之时传出的。蔡泽因为生病,而且据说病得不轻,离死只差半口气了,自然不能亲自到场。嬴政将蔡泽亲笔写就的辞职申请传示百官,而后说道:“纲成君劳苦功高,积劳成疾,寡人心实痛惜之。本欲虚郎中令一位,以待纲成君病愈,重再任职视事。然纲成君病势已陷深渊,恐有不测,郎中令位在九卿,权高事巨,不可久缺。有功者受重禄,有能者处大官。切望诸公举贤不避亲,荐人不避仇,为寡人善谋之。”

弦外本无音,听者自闻之。嬴政说得冠冕堂皇,听的人却品出别样味道来。这不是公然鼓励跑官嘛。得,秦王都这么说了,咱也不能辜负了他一番美意。郎中令,那可是卿中之卿,如此高官,走过路过不容错过。一朝错过,终生悔过。于是,廷议散了之后,开完大会开小会,在嫪毐和吕不韦的府邸大门处,都挂上了这样的牌子:会议进行中,请勿打扰。

嫪毐和吕不韦都养有数以千计的舍人,再加上朝中投奔他们的那些大小官吏,此时都像乌鸦一样,紧盯着郎中令这块肥肉。他们也知道,要得到秦王的任命,首先便要取得自己主子的认可和出面推荐。于是,在嫪毐和吕不韦面前自荐的、他荐的、哭的、笑的、请客的、送礼的、唱的、骂的、攀亲的、道故的,蔚为大观,不一而足。其中千姿百态,自是无暇细表。

前面说过,吕不韦对控制郎中令一职是心存顾忌的。然而如今情况有变,一是嫪毐揽权太凶,给了吕不韦巨大的压力,他必须壮大自己的实力,以免在和嫪毐的较量中,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二是这回是嬴政主动开口,公开征求郎中令人选,如此一来,推荐自己的亲信出任,也可以说是奉命而为,忠君报国,过程上合理,程序上合法,谅别人也不能有所异议。至于嫪毐,仗着有太后垫背,更是百无禁忌,划到篮子里的都是菜,攥在手里的都是官。

郎中令只有一个,而欲得者众多,这也让嫪毐和吕不韦犯起了头疼。或许,也只好来一场超男大赛了,先是海选,再五十强、二十强、十强、三强,就这样一步步选过来。

再次廷议,果如李斯所料,嫪吕二派经过内部的协调选拔,都推出了自己的人选,互相贬斥,各不相让。嬴政心中暗喜,面上却装出愠怒之色,命令驳回重议。

廷议既罢,嬴政单独召见李斯。李斯知道,是时候该嬴政推出忠于自己的人选了。果然,嬴政问道:“先生曾与王绾共事,寡人欲举其为郎中令,先生以为如何?”

李斯和王绾私交甚好,王绾如当上郎中令,对他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他知道嬴政只是象征性地一问,其实心意已决,于是不疼不痒地挑一个小毛病,道:“王绾是否太过年轻?”

嬴政笑道:“不然。先生三十七岁为客卿,王绾与先生年岁相仿,为何做不得郎中令?寡人并非不知,纲成君荒芜政事,全仗王绾背后为其支撑。王绾虽无郎中令之名,所行却已是郎中令之事。寡人索性成全于他,令其实至名归。”

李斯心里一惊。王绾替蔡泽代行郎中令之权,嬴政原来早已知之,既知之而竟纵容之,看来王绾也是颇得嬴政之欢心,以后该当和王绾再多多亲近才是。

6.帝王御下之道

聆听是一门学问。一个好的聆听者,能在周围产生一种气场,让人禁不住产生口水泛滥的欲望,不喊停就只能狂喷不止,直到喷成木乃伊或干尸。李斯便是这样一个好的聆听者。

孤独的人,通常不爱说话。高傲的人,通常也不爱说话。嬴政集孤独和高傲于一身,更是惜言如金。

以李斯之善听,遇嬴政之惜言,结果会怎样?是李斯耳朵起茧还是嬴政食言自肥?

应该说,现在的李斯,于嬴政是半师半友的关系。自从李斯向嬴政提出统一六国的构想以来,嬴政观察了许多,也思考了许多。他正需要李斯这样一位聆听者。

本来,今天的正式议题是关于确定由王绾出任郎中令的,嬴政却忽然起了谈兴,主动将话题延伸开去。

嬴政带着倾诉和交流的语气说道:“寡人有所思,愿与先生议论之。治国先治吏,治吏先择吏。寡人十三即位,国柄先有吕不韦独掌,后有嫪毐瓜分。二人当朝,任用亲信,排斥异己,附之者虽众,而怨之者更巨。所谓怨之者,乃身在仕途,却不得嫪吕二人见幸者也,其中得无有才有能者,堪任之以事乎?寡人欲择而用之,既用其能,复用其怨,以分嫪吕二人之势。此为择吏于目前也。寡人不肖,不敢步先王后尘。旧吏老臣,可共守成,不可同开创,寡人皆欲弃而不用。寡人所用,必如先生及王绾之类,年壮力强,而志未伸,愿未足,有如新砺之戈,正当锐时,唯其如此,方可果勇不顾,临敌力战,先为主虑,后为己顾。倘天命归于寡人,可随者若辈也。”

聆听者就如同球赛中的裁判,水平越高,越让人感觉不到他的存在,于是,谈话如水银泻地,比赛如流水行云。

嬴政越说越兴奋,而李斯仿同透明。嬴政接着说道:“人主治臣,如猎师治鹰,取其向背,制在饥饱。不可使长饱,也不可使长饥。饥则力不足,饱则背人飞。夫旧吏老臣,皆饱腹之鹰也,脑满肠肥,厚颜无耻,只愿尸位素餐,安于富贵,寡人赏之而不喜,罚之而不惧。彼等无利于寡人,又焉能为寡人驱使于无前也?而王绾之流,如空腹之鹰也,功名未立,爵禄不厚,又兼正当气盛之年,翅疾爪利,寡人赏之则喜,罚之则惧。寡人于其有威有利,其爪翅之功,寡人得以坐而收之也。此为择吏于长远也。”

那时的嬴政,便早已懂得了干部队伍应该年轻化的道理,只不过其理论依据与今日颇为不同罢了。

李斯听完嬴政所言,心中不免疑惑:嬴政久处深宫,究竟是谁教给他这些道理?或者如后世张良谓刘邦,其才能殆天授欤?

另一方面,嬴政如此袒露胸襟,直言不讳,也让李斯心里既荣幸又害怕。嬴政的这番话,黑暗阴冷,实在能称得上是难以启齿的私房话,只有其闺中密友才有资格与其分享。李斯有自知之明,他绝算不得是嬴政的闺中密友,他只是嬴政的一名臣子,暂时得到嬴政的看重和信赖而已。而君主向臣下畅述御下之道,对臣下而言未必是祥兆。分享君主隐秘的心事,可能比分享君主公然的权力更为危险。

7.捷径的路径

再次廷议,嫪毐和吕不韦仍坚持各自推举的郎中令人选,互不相让,结果只能是再度不欢而散。

于是,李斯时刻到了,李斯作为中间人,即将开始他左右逢源的表演。

每个人大概都有过做中间人的经历,或是帮递纸条,或是劝架,或是做和事佬,或是当电灯泡,或是当第三者,等等。万物之间均存有引力和斥力,在人的身上,这样的引力和斥力被称为人际关系。中间人的作用,就是改变现存的人际关系,使其走向亲近,或使其趋于疏离。

嬴政贵为君王,除了和妃子们云雨寻欢时之外,其余时候,也免不了需要中间人,甚至比常人更为需要。有许多事情,他都不方便亲自出面。因为他是王,他是整个帝国的底线,他是最后一道城墙。他说出的话,作出的决定,无论对错,都再也没有转圜的余地。而派中间人出面,他退居于幕后,便给了自己缓冲的时间和修正的空间。

在出发去拜访嫪毐和吕不韦之前,李斯仔细地过了一遍脑子,认清自己将要扮演的角色,以及要达成的目标。

李斯这个中间人,是三方面的中间人:既是嬴政和吕不韦之间的中间人,又是嬴政和嫪毐之间的中间人,也是嫪毐和吕不韦之间的中间人。当然,他这个中间人是有倾向的,他名为中间人,实是嬴政的代言人。也就是说,他拉的是偏架。他的目的是:说服嫪毐和吕不韦收回各自的郎中令人选,共同接受王绾为新的郎中令,同时让嫪毐和吕不韦将所望未遂的原因归咎于对方,而不是将矛头对准嬴政。

权力是刚猛的,而政治却应当柔软。李斯要让嫪毐和吕不韦相信,政治是妥协的艺术,而他们二位,正是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如将自己这样的艺术天赋白白浪费,实在可惜。

为了更快地达到目的,有时就必须妥协,甚至是倒退。不仅是因为欲速而不达,这当中,还另有讲究。

我们知道,两点之间,并非直线最短,因为时空并非平坦,而是弯曲的。因此,欲从一点到达另一点,并非以走直线路径为最快。真正的最短路径,很有可能是一条极为怪异的弧线。沿着这条弧线前进之时,当事人或许会陷入迷茫:“我这岂不是越走越远?我这不是在往回走吗?”其实大可放心大胆地往前走,因为你正走在正确的路上。正所谓,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所以,不用怕走弯路,走弯路有时候是一种必须,更有可能反而本就是捷径。再者,谁又能确保自己走的一定是直路呢?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甚至感觉倒退之时,不妨偶尔这么想,也许,心情会不一样。

由此生发开去,自然界是造物的作品,是造物留给人类的一本无字天书,体现着造物之意志和思想。所有的哲理,其实都早已蕴藏在大自然里。故老子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故圣人以天地为仪型,格物以致知。故君子之道,察乎天地。常闻之事,可以为鉴,习见之物,足相发明。”

8.重回相国府

李斯决定先从吕不韦说起。他已经说过吕不韦多次,经验丰富,深具心得。李斯的马车辉煌地经过相国府大门,长驱直入。那时的马车不比今日的汽车,有车牌可挂,一看车牌,就知道车主的底细和地位。但看门武士的眼睛也不是白长的,光看李斯所乘马车的配置和颜色,就知道那是客卿的马车,哪里还敢阻拦。看门的往往就是这样,认车不认人。在著名的列宁和小卫兵的故事里,如果列宁不是步行,而是乘坐自己的专车,或许那小卫兵一早便已放行了吧。

李斯坐在宽敞的马车内部,穿越整个相国府。李斯已是许久没回来这里了。在这里,他度过了人生中最为苦闷和难熬的三年时光。相国府依然还是那个相国府,但在此时李斯的眼里,相国府却分明变矮了,也变小了。

吕不韦亲自接见李斯。自从李斯就任长史以来,两人就断了私交。此次李斯以客卿的身份登门造访,自然好一阵寒暄。譬如:“李斯啊,你荣升客卿,我还没去恭喜你呢,实在是惭愧啊。”“相国大人,瞧你说的,那还不是全靠你的栽培,你的恩德,李斯是一天也没敢忘记的啦。”“李斯啊,难得你还有这份心,你好久也不来看我,是不是升了官就看不起我这个老家伙了。”“哎呀,相国折煞我了,我早就想看你来着,这不是看你日理万机,怕打扰了你不是,今天我是拼了会烦你扰你招你厌弃,也要来拜谢你这位老上级啊。”诸如此类的场面话,足足摆了小半个时辰。

李斯不提来意,吕不韦也佯装不问。吕不韦带着李斯参观著书大厅,《吕氏春秋》的编撰工作还在紧张地进行之中。看着那些“为觅一佳句,捻断三根须”的舍人,李斯不禁想到:要是当初我接受吕不韦的邀请,参与编写《吕氏春秋》的话,我现在大概也和他们一个模样吧。刹那间,他竟感觉时光仿佛凝滞,自己则陷入庄周梦蝶的幻觉。

吕不韦的话将李斯带回现实。吕不韦臂膀一挥,笑道:“《吕氏春秋》,千秋盛举,万世典籍,从此六国何敢再视我秦国为不文之国?当日若非先生提议,不韦又焉能想及此举?说来,还要多谢先生才是。”

李斯回礼道:“相国厚意,李斯哪里当得起。李斯以为,是今朝后世的万千书生学士该多谢相国才对。《吕氏春秋》编写至今,已历七载,未知进度如何?”

吕不韦道:“再过一年,便可成书。”

古人著书不比今日。《吕氏春秋》统共二十余万字,不论质量,单从字数来看,只相当于今天某些高产作家大半个月的工作量而已,而竟然劳动三千舍人,穷八年之功,在这方面,不得不赞叹吕不韦实在有钱,也实在有耐心和胸襟。

吕不韦又道:“书虽未成,但已十毕其九,先生倘若有暇,还望寓目指正。”

李斯道:“李斯才疏学浅,一无著述,不堪相国寄望。”

“先生何必过谦。秦国第一才子,非先生莫属。先生虽只字未著,非不能也,实不屑也。”

李斯对自己的才能倒也从来不谦虚。在这个世界上,他除了服过韩非之外,还没服过旁人。不过,眼下可不是看书的时候,于是李斯推辞道:“还是留待书成之日,李斯一并拜读。”

夕阳西下,吕不韦大摆筵席,款待李斯。酒酣耳热,宾主尽欢。吕不韦道:“长远未和先生闲谈,甚是想念。先生在日,不韦能常就请教,获益匪浅。今先生入朝为客卿,不韦胸有疑难,却再也无人可问。今欲再与先生闲谈,未知可乎?”

李斯拜道:“得与相国闲谈,固所愿也,未敢望也。”

9.旧仇新恨

吕不韦于是屏退左右。两人捂着肚子,都吃得太饱太撑,要先消化消化。还是吕不韦的肠胃功能比较强壮,因为他先打破沉默,开始说话。吕不韦道:“四下无人,敢问先生来意。”

李斯道:“不瞒相国,李斯实为郎中令一事而来。”

吕不韦沉声道:“奉秦王之命欤?抑或为嫪毐作说客欤?”

“李斯自来,只为报相国昔日知遇之恩。”

吕不韦从鼻子里轻哼一声,那意思像极了北岛那首著名的诗歌:“告诉你,我不相信!”

同类推荐
  • 三国机密(上):龙难日

    三国机密(上):龙难日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迎汉献帝至许都,此后,“奉天子以令不臣”,逐渐集军权、政权于一身,开始了自己政治生涯的新篇章。以伏皇后、杨彪、唐姬为首的一批效忠汉室的志士谨遵献帝临终前嘱托,从温县司马防家秘密迎立献帝的同胞弟弟刘平入宫。从此,展开了与满宠、郭嘉、荀彧为首的曹营一轮轮惊险紧张的搏杀……
  • 婚姻是这样炼成的

    婚姻是这样炼成的

    关于婚姻的话题永远是说不完的,近来读庸人的《婚姻是这样炼成的》,竟发觉作者提出了一个崭新的婚姻观念,即重塑婚姻。庸人在小说里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命题:人的第一次婚姻都是盲目的!与我们的真正的婚姻需求相差甚远,所以在婚姻生活中寻找另一半,并非大逆不道的事。
  • 捡漏王:古玩界的捡漏子高手

    捡漏王:古玩界的捡漏子高手

    慈禧西行归来,为搜集八国联军入侵时京城流失的皇宫中宝物,在琉璃厂秘密开店,调督窑官蔡守信担任掌柜。冯招财等掌柜不知道他有宫中背景,多次刁难,于是他们之间发生了一系列鉴宝、争宝、捡漏的故事……慈禧去世后,万宝堂沦为民坊,更名一宝斋,掌柜蔡守信遭到聚鑫斋冯招财的打击报复。冯招财带日本兵抢劫一宝斋,挟迫蔡守信打开密室。蔡守信要求放掉家人后,领日军中佐与冯招财进入密室,引爆炸药……日本兵挖开一宝斋密室,发现并无宝物,便四处捉拿蔡守信家人,但音信皆无,从此,一宝斋的大量宝贝成为了迷。多年以后,有个老太太领着一对中年夫妇来到了琉璃厂……
  • 神秘岛

    神秘岛

    讲述了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有五个被围困在南军城中的北方人乘坐热气球逃脱了。他们中途被风暴吹落到太平洋的一个荒岛上,依靠自己的科学知识和集体劳动,在没有任何工具的情况下,克服了重重困难,从赤手空拳一直到制造出陶器、玻璃、风磨、电报机,把小岛建设成了一个繁荣富庶的乐园。每当危难时刻,总有一个神秘人物援助受难者,这个人就是在他们到达之前就已住在岛上的尼摩船长。受难者们还挽救了一个在附近孤岛上独居了十二年而失去理智的罪犯,使他恢复了人性,成为了他们忠实的伙伴。他们一起打退了海盗的侵袭。好景不长,岛上的火山复活了,火山爆发导致了孤岛沉没,在最后的危急时刻,还会有神秘人物伸出援手吗?
  • 豹人

    豹人

    《豹人》收录了《豹人》和《海人》两部长篇小说。美籍华人青年以惊人的成绩打破了世界短跑纪录,震撼了世界,也赢得了中国姑娘的芳心。本是春风得意、温情缱绻之时,他却在某个月圆之夜,无法自控地重复了四年前的错误。而空前的胜利、重蹈的覆辙及一切的源头,竟是瞒天过海多年的亲密家人。在“新人类”系列作品中,王晋康用一贯的苍劲笔触和悬念迭起的情节为读者展示了人与非人的较量。不论是《豹人》中的尝试、罪孽和谈判,还是《海人》中的使命与责任,当动物与人类基因相融,他们也许注定将踏上一条不归之路。
热门推荐
  • 墨迹末心生

    墨迹末心生

    一场意外之后的连环锁链,让看似毫无关联的两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一场车祸让23岁年轻有为的严迹瘫痪,同时一场意外让末生痛失双亲,是阴谋还是纯粹事故?双面公子哥戴霖墨的出现,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围绕着三人的周围展开的甜蜜爱恋与残酷真相,终将如何继续......
  • N次流产

    N次流产

    小说写退役妓女从良后的生活,焦点是“流产”,首先因为“流产”之故,被人耻笑的丈夫与退役妓女矛盾重重。其次“流产”也象征着各方面对于略有资本者的盘剥,最后终于被掏空。一个幸福的家庭走向了衰败,丈夫杀死了妻子。
  • 大明王朝4

    大明王朝4

    明朝,取《易经》中“大明始终”之意,朱元璋,是一个伟大的人物,他干脆利落地灭了元朝,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然而,他的王朝又要马上过去,化作历史的烟尘。这是中国式的王朝兴替,佛家叫轮回,经济学家叫周期,而历史学家,干脆就把它称之为历史周期律。
  • 来迟的幸福:那片属于我们的天空

    来迟的幸福:那片属于我们的天空

    她,被老妈赶回中国,到新学校读书;他,在她第一天上学时开车差点撞到了她;她,被父母强行带到了他家住下;他,一直小心地照顾好她;她,老和他作对;他,也一次次地和她吵架……他们的缘分从校门口开始,一切从那时开始……
  • 庶色撩人:冷王的弃妃

    庶色撩人:冷王的弃妃

    “你当本王是傻子么?”王爷邪魅的冷笑,眼神冰冷!“从现在开始凛妃娘娘这个人已经不存在了,至于你肚子中的孽种,和你这个背叛者……都将消失!”铁门紧闭!黑暗如同梦魇压来!!穿越遇难,能怨老天瞎眼,处事不公吗?遇人不淑,能怨月老昏庸,识人不清吗?做为莫名穿越而来的小庶女,王妃月清表示,管你是最睿智毒辣的王爷,还是敌国无畏决绝的太子,你们的权倾一方,都是为我颠覆这如画江山而存在!帷帘之外,因为这个女子,大陆风起云涌,狼烟四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三世劫之锦绣仙缘

    三世劫之锦绣仙缘

    她三生三世,痴恋天君御皇天昊,却爱的辛苦,爱的卑微,幡然醒悟,转世为人,从此重新开始!他是九重天高高在上天君,无情无爱,她却意外的闯进了他的世界,彼时世间繁华三千,不抵她浅浅一笑!她是他的劫难,他是她痛苦的根源,时隔三生,再相见,是三生情花应情而开,还是三生情不果!
  • 许倬云说历史:现代文明的成坏

    许倬云说历史:现代文明的成坏

    许倬云先生以宏阔的视野与通俗的语言,高屋建瓴地描绘出一幅现代文明的全景图:从宗教革命到民族国家的兴起,从启蒙运动到工业革命到近代资本主义大发展,提纲挈领,要言不烦,勾勒出现代社会的形成及发展,反思了文明进步的得与失,展望了人类的前景。
  • 娥眉

    娥眉

    我父亲是百万富翁,可是他跟我一点关系都没有。如果我父亲跟张玲玉或者杨彩虹结婚,他的人生就会是另一种模样,他会生出跟我完全不一样的儿子和跟许盼望完全不一样的女儿,他还会有不一样的性格变化,不一样的生存状态,甚至连外表都很可能跟现在截然不同(尽管他现在究竟长得什么样子我一点都不知道)。婚姻就是这么奇怪的东西,真好比拿一个魔方在手中旋转,不同的组合,一定出现不同的图案。人生的偶然性总是让人感慨的。我父亲他反正最终既没娶张玲玉,也没娶杨彩虹,他娶了我母亲姜榕树。也许一开始就是个错,结果一错再错。
  • 情敌三千又如何

    情敌三千又如何

    她,云国最受皇上宠爱的公主,倾国倾城,文才武略均不输于天下男儿,确偏偏沦陷在敌国齐王身上...确不知那只是利用,直到她听他亲口说出真相..然而..最终感情的沦陷..已说不清是她还是他..他,天圣国最显赫的齐王爷,在战场上他是不败的战神,...确无意间因为她而改变了这一生...
  • 民事纠纷知识问答

    民事纠纷知识问答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民事纠纷知识,通过分析典型的纠纷案例,及专业律师指点迷津,使农民朋友减少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