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65200000020

第20章 逸事(5)

又问:“如何是布袋下之事?”他则背着布袋走了。

有一次,布袋和尚站在街上,有一位禅僧问他:“请问和尚在这里做什么?”他回答:“我等一个人。”

禅师看了看说:“来了!来了!”

他说:“你不是这个人。”

禅师问:“谁是这个人?”

和尚就说:“你给我一文钱。”随后,布袋和尚唱诵道:

只个心心心是佛,十方世界最灵物。

纵横妙用可怜生,一切不如心真实。

腾腾自在无所为,闲闲究竟出家儿。

若睹目前真大道,不见纤毫也大奇。

万法何殊心何异,何劳更用寻经义?

心王本自绝多知,智者只明无学地。

非圣非凡复若乎,不强分别圣情孤。

无价心珠本圆净,凡是异相妄空呼。

人能弘道道分明,无量清高称道情。

携锦若登故国路,莫愁诸处不闻声。

五代梁贞明三年(917年),布袋和尚端坐在明州岳林寺东廊下的一块磐石上,将入灭前说了一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说完安然坐化。

至此,众人才知道行履疯癫的布袋和尚原来就是弥勒菩萨的化身。有人在别州看见和尚仍背着布袋到处走,于是世人竞相描绘他的图像置于家中,当做弥勒菩萨供养。据说,他的全身舍利至今仍完好保存在浙江奉化岳林寺大殿的东堂上。

北宋元符元年(1098年),哲宗皇帝赐号布袋和尚“定应大师”,北宋崇宁三年(1104年)岳林寺住持募建阁时,将弥勒菩萨塑像于寺内,宋徽宗赐阁名为“崇宁”,从此天下寺院才开始供奉布袋和尚。

本为男身的观音菩萨

弥勒的梵文为'maitreya',玄奘认为应当译作“梅但利耶”,但因“弥勒”这个称呼约定俗成,影响太深,便流传下来。在印度佛经的翻译过程中,这样的事并非仅此一例。如观世音菩萨,据玄奘的译法应为“观自在”菩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第一句便如此称呼。宗教传入某一国家,大多与本地的风土俗情相融合,并产生各种形式的转变。今天我们看到的观音菩萨或低眉持净瓶滴水,或千手千眼执有法器,或手抱婴儿立于莲花之上,不过都是女相,尤其在电视剧《西游记》中,观世音慈眉善目的形象更是深入人心。其实观音菩萨的造像最早是男身,佛经中亦是如此。

观音菩萨,梵文 为'Avalokite?vara','avalokita'义为“观”,'vara'义为“音”(即祈祷者的声音),意即该菩萨时刻在观察人间一切众生的疾苦,听取其吁请,故汉文译作“观世音”。唐朝时为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称“观音”。但是也有人认为,'avalokita'义为“观境”或“正觉”“无上智慧”,'vara'义为“进退无碍”“一切自在”,义为该菩萨能够自由地达到无上智慧,故汉文译作“观自在”。在佛教中,他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萨,同大势至菩萨一起,是阿弥陀佛身边的胁侍菩萨,并称“西方三圣”。据说,观音最初乃是南印度的一个男性神祇,于公元3至7世纪期间被佛教的大乘教派,尤其是中印度摩揭陀国的大乘教派所采用,备受各地崇拜。普罗大众视观音菩萨为彻底慈悲怜悯之心的化身,在此方面甚至超过了佛祖释迦牟尼。有关观音的一个传说云:他出于对天下一切众生的怜悯,故发重誓放弃成佛和达到最终涅槃,以便持续不断地广布佛教教义,直至最后一个生灵得以觉悟,脱出轮回之苦。观音就这样无限期地滞留在世上救苦救难,自己却失却了最高佛果,不过在世人心中的地位却上升至无限高度。信徒凡遇急难之事,大多频颂观音名号,他便前来救助苦主脱离灾厄,地位与形迹大致类似于婆罗门教和印度教中的毗湿奴。《妙法莲华经》言:“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嗔。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在我国唐朝以前,观世音的像都属于男相,唇上还蓄有胡须。《华严经》中说“勇猛丈夫观自在”,可见其确为男相,很多出土的文物皆可证明。而且在《华严经》中还提到女身不转成男身是难以成佛的,不过也有说法是观音菩萨三十二应身,有现作女身的形象。

在中国西藏的佛教中,观音也作男相,被说成为藏族的创始者,是西藏的保护神,称作“持莲者”。这位慈悲之神控制着诸道轮回,其形象通常为11个头(分为三层)和8只手,并如婆罗门教和印度教中的主神之一湿婆那样,佩戴着骷髅项链。

既然观音在印度及我国藏传佛教中是作男相,那为什么在我国汉族及日本等东亚地区又尊观音为女相呢?在8世纪前后,唐朝吴道子等画家笔下的观音像已然垂珠带钏,显出女相。有人认为女性向来是慈悲怜悯的代表,加之观世音菩萨本为阿弥陀佛的胁侍,因此慢慢发展为女性形象。另有一些观点认为,唐朝初期传入的圣母马利亚形象影响了中国人,因而视观音为女神,是“东方的马利亚”。明清时期,信奉“圣母马利亚”的天主教徒已有一定规模,然而面对外来宗教,统治者和一些民众往往抱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态度,有时甚至视为异端。天主教信众因此以观音菩萨为掩饰,他们塑造拜祭的观音像,其实是圣母马利亚的替身。当然也因时代久远,这些说法各持一端,至今无法盖棺论定。

女身观音与随侍

在中原地区的佛教中,观音菩萨的状貌则迥然不同,无论是大悲观音、千手观音、白衣观音,还是过海观音、送子观音或紫竹观音,都毫无例外地呈女相,稍后的汉文佛教典籍中也将观音描绘成女身。据佛教传说,妙庄王久无后嗣,50岁后仅得三女,但其小女儿妙善公主却颇具善根,不爱宫廷的荣华富贵,一心向往出家修行,志在普度众生,最后竟断然拒绝了父王要她结婚的命令。妙庄王在无法可施的情况下决意处死妙善公主,但行刑的剑砍到公主身上便断裂为二,矛刺上去也变得粉碎。后来公主被勒死,然而其灵魂一入地狱,地狱立即化作天堂。冥国之君阎罗为了保全地狱,只得将她送回人世。于是,妙善公主转世在普陀山的一朵莲花上,并在那里生活了九年,治病、拯溺,救苦救难,妙庄王因其恶业而遭到恶报。他病得痛苦不堪,百药无效,唯一的药方是——有人能自愿献出一手、一眼,合成药膏。但是无人肯作这类牺牲,即使他的长、次二女亦然如此。于是,妙善公主发大慈大悲之心,舍身献出一手一眼,治愈了父亲的病。妙庄王为示感激之情,便令工匠塑造妙善公主之像,旌表其善迹。妙庄王的原话是令工匠塑造“全手全眼”之像,但却被误听成“千手千眼”,从而塑成了千手千眼的观音像,也就出现了后世“千手千眼大慈大悲观音菩萨”的称呼。这当然仅是民间的一则传说。

白衣观音又称白衣大士、白处观音,其形象更具女子的特色,造像两旁有一对童男童女,男的叫“善财”,女的叫“龙女”。龙女在佛经记述中是娑竭罗龙王的小女儿,为法华会上的有名人物。龙女自幼智慧通达,8岁时已善根成熟,在法华会上当众示现以龙身成佛。为辅助观世音菩萨普度众生,龙女又由佛身示现为童女身,成为观世音菩萨的右近侍。“善财童子”是天竺福城中一位长者的儿子,因“生时种种珍宝自然涌出”,无数财宝与之俱来而得名。尽管家财万贯,但善财看破红尘,视财如粪土,发誓修行成佛。在文殊菩萨的指点下,善财童子历访53位名师(善知识),而进入佛界,佛经中即有“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佳话。最后他在普陀珞珈山拜谒观音菩萨,得到观世音的教化而示现成菩萨,为辅助观世音普度众生现童子身,成为观世音菩萨的左近侍。因其名为“善财童子”,于是好些佛教徒仅从字面上加以误解——作为“善财”一定是善于理财,又善于招财,又为“童子”,妇女拜求他定能投胎其中而得贵子,观音菩萨遂又成求子心切者崇拜之至的“送子观音”或“送子娘娘”。观世音菩萨有了这两位年轻的助手,更加神通广大、佛法无边,也因此在民间身价倍增。

链接一:与弥勒同具亲民形象的神仙人物——济公

古代先人所顶礼膜拜的神祇大多归于两类:其一法相庄严、不怒自威,其二游戏人间、济人疾苦。前者的代表如释迦如来、观音菩萨、玉皇大帝等,他们高高在上、受人敬畏,而不具人的七情六欲,严格按照一个既定法则对世人种种进行评判奖惩;而后者却更带有凡人美好品德的特征,往往以亲民的形象走入滚滚红尘之中,切实体察民情并惩恶扬善,其代表除正文中提及的那位本土化的弥勒菩萨——布袋和尚外,最典型的当属杭州灵隐寺活佛济公了。

据史料《天台县志》《天台山方外志》《净慈寺志》等书所载,济公为南宋时人,生卒年约为1130—1209年,原名李修元,出生于天台县永宁村(今浙江天台),为当时禅宗高僧,真实法名道济。他出身世家,其高祖李遵勖是宋太宗驸马、镇国军节度使。李家世代信佛,其父李茂春和母王氏住在天台北门外永宁村。李茂春年近四旬而膝下无嗣,每日虔诚礼佛终求得一子。济公出生后,国清寺住持为他取俗名修元,从此与佛结缘。《湖隐方圆叟舍利铭》说济公是“天台临海都尉李文和远孙”,但他却没有纨绔子弟的劣习。少年时就读于村北赤城山瑞霞洞,受到释道二教的熏染。父母双亡以后,他进国清寺拜法空一本为师,在当过国清寺住持的高僧瞎堂慧远的门下受具足戒,赐名“道济”。济公在国清寺平时疯疯癫癫,嗜食酒肉,寺里的众僧都指责他,瞎堂却说:“佛门广大,难道容不得一个颠僧?”“济颠”一称由此而来。瞎堂圆寂后,济公嗣其法衣,之后又参访祇园寺道清、观音寺道净,最后投奔杭州灵隐寺。关于济公最早的传说也见于《天台山方外志》《净慈寺志》等书。据说南宋嘉泰四年(1204年),济公在净慈寺的一天晚上,他似醉非醉地绕着长廊急切呼喊,但众僧不能闻其声,只觉得莫名其妙。不一会儿,大火勃发,佛寺陷入一片火海,雄楼杰阁尽数化为灰烬。其后济颠自行募疏,重建宝刹。他化缘来到严陵,将自己的袈裟展开来,竟然笼罩诸座青山,山上的高树巨木随即拔起,顺流浮江而出。济颠告诉众寺僧,建庙用的木材已经运抵寺内香积井中。六名壮汉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将巨木一一吊出,堆积如山。监寺要酬以钱两,济颠连忙推辞道:“我乃门甲神,岂要你的酬劳?”说罢,御风而去,五年后圆寂。临终前索笔书偈一首云:“六十年来狼藉,东壁打倒西壁。如今收拾归去,依然水连天碧。”写毕,掷笔而逝,葬于杭州虎跑。这首诗也成为禅门广为传诵的偈子。

济公的神奇故事在南宋时代即已开始流传,先是“凡俗神童李修元”或“得道高僧道济”等一些富有传奇色彩的故事片断在民间口耳相传,后来通过民间文人增添润色,加之说书人的话本说唱,济公的故事才丰富精彩起来。在济公故乡天台一带流传的多是他的出世、童年生活、戏佞、惩恶、扶困济贫的故事,如“济公出世”“小济公芥菜叶泼水救净寺”“利济桥”“棒打寿联”“赭溪救童”“修元出家”等。而在杭嘉湖一带流传的故事内容更为多样化,这是因为那里是济公出家后主要的活动场所,其中以“飞来峰”“古井运木”“戏弄秦相府”等故事最为脍炙人口,文学性也更强。直至明末清初,才出现了一部描写济公传奇事迹的《济公传》,以诙谐幽默的语言,塑造了一个普救世人的济公形象,在书坛久演不衰。擅说此书的名家张泰然之后,有陈胜芳、张沛然、伊胜麟、玉胜川等说演《济公传》,一时蔚为盛谈。

民间传说的济公一生富有传奇色彩,他既“颠”且“济”,他的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彰善罚恶等种种美德,在世人心中留下了独特而美好的印象,人们因此怀念他、神化他。神化就从他的出世开始。《西域志》载:“天台山石梁桥古方广寺,五百罗汉之所住持,其灵异事迹往往称著。”而济公诞生时正好碰上国清寺罗汉堂里的第17尊罗汉(即降龙罗汉)突然倾倒,于是人们便把济公说成是罗汉投胎。在封建社会不健全的司法制度下,人民渴望一个主持公正的人物形象作为精神寄托,于是高僧就成了“活佛”,凡人道济成为历代供奉祭祀的神灵,其成佛后的尊号长达28个字,即“大慈大悲大仁大慧紫金罗汉阿那尊者神功广济先师三元赞化天尊”,集中国最尊崇的三教“佛、道、儒”于一身,堪称神化之极致。这可看出济公因其亲和力在民间受欢迎的程度,连统治者也予以重视,拉拢为统治阶级的卫道之神。

链接二:楹联趣谈

楹联是对联的一种,顾名思义,“楹”就是厅堂两侧的柱子,因此楹联即为贴在柱子上的对联。因为要悬挂示人的关系,楹联内容大多包含一定的意义,比一些文人的游戏之作要来得正式,但在形式要求上却与对联没有差别。

同类推荐
  • 古代历史名人之谜

    古代历史名人之谜

    本书包括“古代历史名人事迹追踪”、“近代历史名人悬案全破译”、“中国历史名人趣事”、“历史财宝悬案”四章,对普希金是为爱而死的吗、安徒生是落难王子吗、埃及艳后是被毒蛇咬死的吗、达·芬奇是同性恋吗等历史秘闻进行了探究。
  • 华晋风云

    华晋风云

    晋末之乱,中原大地烽烟滚滚,流血漂橹,白骨遍野,谁来为华夏民族保留一丝元气,保存三分热血。。。
  • 宅少爷的古代梦

    宅少爷的古代梦

    宅男林轲和美女校花一一起去郊游,途中突遇山体滑坡竟和校花一同穿越回古代,梦回古代后却发现穿越者不止他们两个,正派穿越者和反派穿越者的大战由此展开!
  • 异世江山美人

    异世江山美人

    ——十八岁的你如果回到明代重活十八年会怎样呢?古代的皇帝真的那么好当吗?古代的妞真的那么好泡吗?古代的钱真的那么好赚吗?江湖真的那么好闯吗?跟着我回到明朝去做崇祯,让我带你游走宫廷闯荡江湖,阅尽天下美女,成为天下至尊,让我教你用现代骗术去发家致富。如果你是魏忠贤的徒弟,如果你又娶了魏忠贤的女儿,那你会怎样处理这个大奸臣呢?——简单的权术,现代式的小聪明,再加上那么一点点无赖,一点点坏,这样的小情种给你当如何?——新建书友群:26286194
  • 大明王朝3

    大明王朝3

    中国进入明代统治,明朝共有二十位皇帝(包括南明四帝),明朝的领土除囊括清朝时期所谓内地十八省之范围,还包括今天的东北地区、新疆东部、西藏、缅甸北部、西伯利亚东部和越南北部等地,并首次将今天的南沙,台湾正式纳入我国版图,并曾在东南亚的安南,旧港等地设有羁縻管理机构,势力远及印度洋和中亚。
热门推荐
  • 王俊凯.你根本不懂什么是爱

    王俊凯.你根本不懂什么是爱

    当世界首富的千金几乎同时被当红组合TFBOYS的三名成员爱上。她,将会如果选择?他们之间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
  • 女装Project

    女装Project

    在女装子(Josoko)的故乡宝石列岛,为了让女装子的血脉延续,女王决定从异世界召唤新娘,被选中的你,顺从地将灵魂交给路西法吧!和女装子们一起幸♂福的生活,为她们怀上宝宝!
  • 魔道之主

    魔道之主

    谁说魔不胜正。我本非魔,以魔战天,隐龙大陆风云再起,当日负我者尽皆该死,纵然你是上古魔神,你是众神之主,你风华绝代,那一切都是过去,这个时代有我来主宰,天道不公,就让我来打破吧,我自横刀向天笑
  • 绝代真仙

    绝代真仙

    真仙者:要经历练真、养真、化真、悟真、无幻,等八大境界。度过天劫、人劫、魔劫、兵劫、姻缘劫等万劫。用无数枯寂的岁月和一路荆棘,才能最终成就仙业。“叶幻”是一个不能修炼的天才,在被情人所杀,又意外重生后,他重新踏上了修真之路。盖世的帝王、苦修的隐士、古老的先民、蛮荒巨兽、艳冠天下的美人,看看最终,谁做了谁的风景?谁又能惊艳万古,照亮整个时代。
  • 宁夏印刷法规培训读本

    宁夏印刷法规培训读本

    希望全区印刷经营管理者个印刷从业人员认真学习《宁夏印刷法规培训读本》,依法经营,准确把握印刷业发展的机遇,增强印刷业发展的使命感、紧迫感,围绕绿色印刷产业转型,整合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不断推进宁夏印刷业的健康发展。
  • 诡异的梦集

    诡异的梦集

    这本书内,记载着各种奇怪诡异的梦,有作者本人的,也有作者身边的人所梦见的,都记录在这里。这本书里所记载的梦都是人真正梦见的,而并非瞎编乱造,因此,也有许多是模糊不清,又或者是从中间断开的,如有不喜,慢走,不送。
  • 霸道会长爱上我

    霸道会长爱上我

    她是英伦学生会长,性格嚣张火爆,简直就是无所不能和的女魔王。他是南风集团的大少,却被误认为小跟班。他为她而来,只为打败她,只是到了最后,他只想将她变成自己的私有物。“南风逸,我恨你一辈子!”“我知道。”“放开我。”“不要,我们还有一辈子的时间相处。”
  • 红指甲与金领结

    红指甲与金领结

    所谓羁绊,是不管被海浪颠簸了多久,不管被狂风吹走了多远,到最后还是能重合。所谓羁绊,是不管时间长短,不管空间远近,即便没有重合,也永远无法分开。有关羁绊,总有人不想懂,但是却比任何人的感受都要深。
  • 数学教学的趣味名人设计

    数学教学的趣味名人设计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且非常抽象的学科,要让数学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关键在于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当采取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在每一节课中都能感受学习的乐趣、收获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与热情。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愉快轻松地接受数学知识,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 相公是仙君

    相公是仙君

    初见时,她是刚刚修出人形的小花妖,他是犯错被罚下凡间思过的上仙.为再见他收起玩心,努力修炼.再见时,她已脱胎换骨,名列仙册.而他,早已将她抛之脑后.封仙大会她深情告白,换来他的讥讽耻笑.她说:我.我也许是喜欢上你了!他说:仙妖有别.真心付出,她无悔.视若无睹,他无情.为救最好的姐妹,她找他去求天地灵宝聚魂石!他冷冷道:妖而已,死了便死了~终于,她明白,在他心中,他永远是配不上他的妖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