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68100000001

第1章 序章

1、不是所有人都忙着站队

1911年7月26日,武汉《大江报》刊登了一篇名为《大乱者,救中国之妙药也》的时评。

这篇被人竞相传阅的文章在开篇直言不讳地指出:“中国情势,事事皆现死机,处处皆成死境。膏肓之疾,已不可为,然犹上下醉梦,不知死期将至。”

在那个腐烂与动荡的年代,类似的“反动文章”俯拾皆是。之所以将这篇毫无史料价值,文笔稀松平常的单拎出来,是因为它记录了一个可贵的现实—上下醉梦。

由于多年来文科教育的失败,国人缺乏历史的现场感,一谈到辛亥革命,眼前就浮现出“烽烟滚滚血横流”“城头变幻大王旗”的画面,仿佛全体清朝人高度自觉,早就算好了10月10日改朝换代,只待天朝崩溃,生旦净末丑、神仙老虎狗,各色人等便一齐跳出来,打跑颟顸愚昧的皇帝。

这不符合历史真实。

据《泰晤士报》驻华记者莫理循观察,1911年的中国是充满了新气象的。“(北京)到处都在铺石子路,重要的宅邸都点上了电灯,街道也用电灯照明,电话通畅”,“老百姓的物质生活日趋丰富,这是不成问题的。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有财富增长的迹象映入眼帘”。

如果是拍电影,你可以说导演在欲扬先抑,渲染气氛。但这一片大风起于青萍之末的波谲云诡还真不是所谓的蠢蠢欲动、隐含杀气。

在很多场合,中国人貌似是关心政治的。但愤怒、恐惧、痛苦、憎恨的情绪并不能打破晚清那种群体性麻木的常态,阶层分化的复杂性和利益诉求的多样性稀释了对同一社会目标的持续关注。

1911年,地处山西平遥,有“汇通天下”之称的晚清第一大票号“日升昌”由于时局维艰,存银锐减,它考虑的是如何重组转型为现代化的“银行”。

1911年,后来成为民国最牛出版商的张元济已经尝到了出版教辅书的甜头,原本只有一间房子的商务印书馆被一本名为《最新教科书》的教材推上了成功的天梯,他正在紧锣密鼓地酝酿下一个出版计划,迎接他波澜壮阔的后半生。

1911年,滦州煤矿的负责人周学熙正和在庚子拳乱中被洋人骗走的开平煤矿打价格战。作为一名官二代(其父周馥曾任两广总督),周学熙一不飙车二不把妹,而是将有限的生命献给了同洋人作对这无尽的事业。三年时间里,周学熙将英商打得皮开肉绽,元气大伤。

1911年,昆曲票友穆藕初正在美国得克萨斯州学习棉纺业。他有幸成为泰勒(现代管理学之父)那本管理学奠基之作《科学管理原理》的第一批读者。这个年近40岁的留美学生数次拜访泰勒,是唯一一个同这位管理学大师有过切磋的中国人。穆藕初学成归国后,筹资创办了上海德大纱厂,并后来居上,迅速崛起,短短五年时间一跃而成为同张謇、荣氏兄弟、周学熙并列的“棉纱四天王”。

在这个有着悠久投机传统的古老国度,各怀鬼胎的清朝人对于“武昌起义”这样一个若干年后出现在历史教科书里的名词并非热情似火,因为大家还要忙着生存或忙着投机。

十几年间,革命党三天一暗杀,五天一暴动。吴樾敢在天子脚下炸出洋五大臣;徐锡麟打入敌人内部,搞死一个巡抚;温生才直接拦轿手刃广州将军(广东军区司令)孚琦—你要不弄死个把总督,都不好意思让人家报馆上头条。

虱多不痒。在没有互联网的年代,很多人只知道武汉出事了,却没料到有生之年竟能见证一个王朝的末日。

与此同时,一道冷峻的目光正投向洹(音同“环”)上村那深邃的夜空。

这是一处300亩大小的宅第,四周封闭,内院星罗棋布着四方形的建筑。与传统四合院不同的是,每栋建筑均有五间房,落地门窗,装有自来水,中西合璧。别具特色的同时,似乎也皮里阳秋地预示了宅邸主人因性格深处的矛盾而导致的悲剧命运。

花园的面积很大,有珍禽馆和鹿房,中间还有一个椭圆形的大水池,主人经常划船到池中央垂钓,“一不小心”流传出去的一幅“孤舟蓑笠翁”的照片还被时人和后人煞有介事地解读出各种政治寓意。

“楼小能容膝,高檐老树齐。开轩平北斗,翻觉太行低。”

夜空中隐隐传来读诗的声音。月光洒下,一个仅有1.58米高的中年男子的身影被拉得很长,满池的清水都被那影影绰绰的黑影给覆盖了。

他,就是袁世凯。

2、武林外传

许多年后,当察存耆回想起儿时第一次见袁世凯的情景时,依旧感慨万千。

当时,直隶总督袁世凯刚刚调京任军机大臣,按例要拜码头,遍访中央大员。

拜来拜去就到了内务府总管增崇家。闲聊没几句,增崇把儿子察存耆叫出来见客。

小察规规矩矩地给袁世凯请了个安,道:“大爷。”

当满人叫你“大爷”的时候表示和你比较亲近。

当袁世凯跟你套近乎时可能只是因为他自来熟。

只见他闪电般离席,抢前几步,屈膝还礼,连道:“不敢,不敢!”

小察愣了,在他的世界观中,位极人臣的军机大臣就应该像王文韶那样神气活现。初见王军机时,懂事的小察一揖到底,给足面子。

可王文韶老僧入定般纹丝不动,手里的水烟袋也不放下,歪歪扭扭地拱一下手便算是还礼。

因此,受宠若惊的小察不懂袁世凯到底要闹哪样。

增崇发话了:“小孩子,小孩子,袁中堂太客气了!”

袁中堂还觉得不够客气。他紧紧握住小察的手,道:“老弟好!”接着,半侧着脸看小察,目光炯炯有神,半侧着脸对增崇道:“老弟真英俊!让我们先谈一谈。”

增崇不语,表示同意。

袁世凯转过脸来,道:“经书都读过了吧?”

小察:“现在才读《周礼》,《易经》还未读。”

袁世凯:“读经是要慢慢地读,不可太快。”又说:“老弟需要些什么书,我可以送过来。”

小察想显显志气,给旗人长脸,便道:“为将来考学堂,正预备各门功课。现有的教科书,似有些不足。”

“好,好,明天我就给你送过来。”袁世凯一边说一边对增崇郑重道,“世兄真聪明,好得很,好得很!打扰老弟用功了。”

于是,增崇对儿子道:“你回书房去吧。”

第二天中午刚下学,小察就在院子里看到五个大箱子。门房说:“袁大人差人给少爷送书。”

他瞥了眼大红名帖,只见“袁世凯”上方用墨笔写了“世愚弟”三个小字。开箱一看,天文地理、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各类书籍,目不暇接,且都是由京师大学堂(北大前身)编辑,直隶官书局出版的……

同样受过优待的还有小清新林徽因的父亲林长民。

作为改良派,他曾与梁启超共组进步党,以抗衡国会中的国民党,被袁世凯任命为参政院(国会解散后的立法机关)秘书长。

一次,林父病危,林长民到总统府请假,准备回上海侍奉。

袁世凯格外重视,送了他人参、鹿茸等贵重物品,约合3000两白银。

然而,赴沪不久,林父便病逝了。

悲恸的林长民发了讣告,写了悼词,结果立刻收到袁世凯寄来的5000两白银。

办完丧事,回京销假。新华宫,袁世凯拉着他的手,殷勤劝慰,且背诵林长民撰写的悼词,扬扬洒洒,一字不落,背着背着还泪流满面起来。

林长民震惊了,跪地感谢,泣不成声。袁世凯拭泪将他扶起,送至门口。

从此,林长民对袁唯命是从,并私下密告亲友:“大总统此举,可谓责望于我已达极点,若不从之,恐命不久矣。”

事实上,林长民纯属少见多怪。据黄炎培回忆,袁世凯记忆力绝好,过目不忘,其博闻广识令下属敬畏有加。

张作霖见他时,不敢抬头直视;阎锡山晋见时,还没开口,袁世凯就把他想说的话全都说了。

张钫(音同“方”)少年得志,27岁就当了陕南镇守使(省军分区司令)。作为陕西辛亥革命的领袖之一,进京办事时受到袁世凯的接见。

袁:“你和张都督(陕西都督张凤翙)谁是铁门人?”

张:“我是铁门人,张都督的老家是怀庆。”

袁:“我20岁时来往陕西,经过铁门住过两宿,还记得店在路南,街东有河,两山对峙,风景很好。”

张钫暗暗吃惊,却不知更惊悚的还在后面。

袁世凯将陕西的文化名胜娓娓道来,又对张钫何年何月所干何事皆能背出,赞不绝口,最后谆谆教导:“一不要急着做官,二不要贪钱,三要多读书。”

张钫后来站在反袁的立场上,亦不得不承认袁世凯温和洒脱的魔力。部下眼中的袁世凯是捉摸不透的。

晚清时,幕僚张一麐(音同“临”)曾入见力陈宪政改革的紧迫,并暗示必须由“大力者主持”。

袁世凯打官腔:“国人教育未能普及(似曾相识),若以专制治之,易于就范。立宪之后,权在人民,恐画虎不成,反生流弊。”

张一麐据理力辩,袁世凯不为所动,气得张怏怏而退。

谁知第二天,袁世凯又召他入见,嘱咐将预备立宪做一个详细的说帖交上来。张一麐对老板何以判若两人大惑不解,后来更是看到出洋考察的五大臣联袂上奏的预备立宪稿,即他所拟,未易一字。

原来,袁世凯是故意模仿守旧派的腔调与他争论,“以作行文之波澜”。

张一麐不知道的是,早在一年前,就曾有过这样一段对话。慈禧:“滇匪虽靖,孙逆未擒,仍是可虑事。”袁世凯:“如实行立宪,即无足虑。”其实,女儿眼中的袁世凯是简单的。据袁静雪回忆,父亲无论站着还是坐着,总是挺直了腰。坐下时,两腿叉开,两手放在膝盖上,绝不跷二郎腿。

每天6点,准时起床。早餐永远是一海碗鸡丝汤面和一大盘鸡蛋,午餐则少不了清蒸鸭子。用象牙筷子把鸭皮一揭,三卷两卷扒拉下来—袁世凯大口嚼着自己的最爱,发出吧唧吧唧的声音。

因为奉行“能吃才能干”的信条,他喜欢用大号的餐具,并把“要干大事,没有饭量不行”挂在嘴边。不仅自己饭量大,还号召儿女们多吃,以成大器。

然而,世人眼中的袁世凯却是阴险的。

民国名记黄远生锲而不舍地跟袁世凯作对,天天在报纸上挑衅袁大总统。

在一篇《袁总统之师父》的评论中,他说:“当年满人中的杰出代表良弼留学东京时,亲见革命风潮之烈,谓其大佬曰:‘勿忧,此辈每月给上数百金,赏一顶戴,即闭口矣。’现在民国初创,袁总统不思息内乱而御外侮,唯知以上将、中将的勋位牢笼其徒卒。可见,袁总统者,放大之良弼也;良弼者,袁总统之师父也。”

黄远生显然没看过《批评官员的尺度》,是以此文还有姐妹篇《袁总统之徒弟》。

一日,黄记者的车夫和另一个车夫当街吵了起来。于是,袁总统的徒弟—一个站岗的巡警走了过来,叱责道:“吵什么吵什么,知道吗,现在是共和时代,大家对付着罢了!”

黄远生一拍大腿,顿悟了:“原来共和是拿来对付的,袁总统的教导果然普度众生!”

无论褒贬,不能否认的是袁世凯强大的个人魅力。

同类推荐
  • 传奇林绍良

    传奇林绍良

    本书介绍了林绍良先生传奇的一生。全书分为“故乡,难忘的记忆”、“印尼,血玉火的商机”、“庞大的林氏王国”、“红顶商人的风风雨雨”、“远离政治,投资海外”、“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六章内容。
  • 百万宝刀不老: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传

    百万宝刀不老: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传

    在半个世纪的电影生涯中,克林特·伊斯特伍德不仅塑造了一系列令人难忘的银幕硬汉形象,而且成为了全球公认的男性阳刚气质的代表。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无论作为演员、导演、制片人、政客,还是作为丈夫、父亲、情人,他都以独断专行、标新立异的风格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伊斯特伍德作为公众人物的价值已经远远超出了电影范畴,他所秉承的传统价值观、他的成功法则以及他在银幕上下所体现出的坚韧意志都值得年轻一代去体味和效仿,而年近八旬的他依然驰骋影坛的事实也足够让同龄人获得精神上的鼓舞——这就是所谓“偶像的力量”。
  • 宋美龄传

    宋美龄传

    宋美龄(1897—2003),民国政治舞台上的一个关键人物,集美貌、财富、权力、荣誉于一身。本书是一部严谨的宋美龄人物传记,作者参阅了各种历史资料,为我们诠释了一个真实可信的宋美龄。本书在台湾地区有较大的影响,岛内石之瑜的《宋美龄与中国》一书曾请作者杨树标作序,岛内公共电视台曾专程赴大陆采访两位作者评说宋美龄。
  • 硅谷接班人扎克伯格

    硅谷接班人扎克伯格

    本书是国内迄今最新、最翔实的扎克伯格传记。作者以第一手的资料,描绘了“脸谱”背后的那张“脸谱”,讲述了 一个“屌丝”是如何成为全球极品“高帅富”的励志故事。 作者以最精简的文字、最精彩的案例,重点披露了扎克伯格的创业历程、青春记忆、爱情婚姻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同时穿插了其他几位关键创业人物的经历,详细分析他们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呈现了一个真实、全面的马克?扎克伯格。
  • 魂兮归来

    魂兮归来

    本书以著名翻译家杨苡的视角,对杨宪益先生的一生进行回看,既是杨苡女士作为妹妹对兄长的怀念,又是同为翻译家的杨苡女士对同行、战友的怀念。书中大量收录了杨宪益先生一生中重要的书信,是了解杨宪益先生的重要参考书籍。一个纯粹的读书人,一个心如明镜的爱国者,一个默默无闻的斗士,一个被遗忘、被时代湮没了的寂寞老人,他的躯体虽已远去,但灵魂却驻足人心。也许被时代所遗忘,待时他却开创了一个名为杨宪益的时代,他的伟大值得我们一生铭记于心。
热门推荐
  • 勾勾手,我爱你

    勾勾手,我爱你

    世间难得知心人,她真是个苦命的女子!第N次告白被拒,令程馥兰再次陷入痛苦的深渊,远亲不如近邻,依照惯例,每当失恋时,她都习惯去找他──俞炎翼不耐烦地看着程馥兰!这女人,半夜抱着啤酒登门造访,不顾他意愿开始抱怨唠叨,怎么如此惹人厌却又……惹人怜?
  • 神之眷族

    神之眷族

    一个神奇的世界,一块奇特的大陆,一个神秘的男人。三者交织会产生怎样的有趣故事,敬请观看
  • 情商系列培养方案

    情商系列培养方案

    为了帮助广大年轻父母提高儿童素质,增强儿童情商,我们在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根据儿童情商培养特点,特此编写了《情商系统培养方案》。本书包括胎儿情商培养、幼儿情商培养、道德品质培养、健康情感培养、心理素质培养、艺术素质培养、兴趣爱好培养、体质体能培养、生理卫生培养内容。相信本书能够把你的孩子培养成为高情商的新世纪人才。
  • 嫡女有毒:王的复仇宠妃

    嫡女有毒:王的复仇宠妃

    本应是庆国首富家受宠嫡女,母亲遭受父亲小妾陷害,被逼自尽。她十三岁就背负血海深仇,却遭到毒害,替亲妹而死。当她重生变成敌国大周最受宠的公主,她发誓所有的罪孽,她要一一讨回。她要变得更强,哪怕付出一切,也要洗刷耻辱。首富嫡女也罢、大周公主也罢、庆国睿王妃也罢,她要得到的都会得到。
  • 莫莫轻寒

    莫莫轻寒

    爱与爱之间的缠绵没有爱哪来烟花灿烂因你美丽
  • 狂魔大神

    狂魔大神

    帝狂含恨被杀,转世为魔,决心称霸天下,振兴魔族!却不想招人设计,沦落禁地!受尽非人的折磨。
  • 我和我的逗比室友

    我和我的逗比室友

    又名《致建筑·那些年我们一起熬过的夜》又名《我的五只小禽兽》这是记录一个苦逼建筑女的逗比生活的故事,也是一群苦逼建筑女的逗比生活的故事。看官:“校园青春文吗?”作者:“是。”看官:“有误会吗?”作者:“没有······”看官:“有撕逼吗?”作者:“······没有。”看官:“有狗血吗?”作者:“······也没有。”看官:“有堕胎吗?”作者:“滚!”作者大人比较任性,目前不定时更新。我的故事我做主,有欢笑、有泪水、有感动、有迷茫,友谊为主,恋爱为辅,这才是建筑苦逼女最真实的青春。
  • 少爷的假面玩偶

    少爷的假面玩偶

    四年前,她为了摆脱家族纠纷而决裂出逃。为了寻找一个安生之地而落入另一个地狱。只是地狱里,一抹罂粟花静静开放,她逃不过他的惊鸿一瞥。外人皆知司家少爷是天山上的雪莲,高冷孤僻,却不曾看到宠溺着她的他。当热情褪去,冷情淡漠成了一种伪装。家族的追捕还在继续,他们又该何去何从。
  • 吾猫万岁万万岁

    吾猫万岁万万岁

    怎样去爱才算深?如何用情才是真?社会是个大染缸,你方唱罢我登场,半真半假幽默中,似懂非懂读人生。这个故事发生在2010-2017年间,房价飞涨,互联网行业迅速崛起。一群意气风发的青年,或逗比幽默、或娴静优雅,共同走过青涩难忘的大学时代,不得不各奔前程。梦想与现实的差距总是那么遥远,面对现在社会生存竞争的重重压力,他们在亲情与爱情中苦苦挣扎徘徊。但是,无论经历过什么,我们依然坚持用一颗善良、真挚的心面对这个世界,相信最终不会被生活所辜负!
  • 仙图

    仙图

    少年张驰,一身绝世武骨,为报血仇不惜忍辱负重。太白仙图,日月星辰,山川草木,三千大道尽纳其中。当仙图择主张驰之后,一个驰骋天地,横扫八荒,傲立昆仑之巅的绝世战神,就此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