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70800000002

第2章 食物带给我的记忆(1)

我的孩子整天吵嚷着不爱吃这个,不爱吃那个。为了让她长得健壮,我练就了十八般厨艺,锅碗瓢盆进行曲整天搞得轰轰烈烈的,可她就是嘴刁得很,不是嫌这个太甜,就是嫌那个太咸的,顶多给面子似的吃上几口,简直让人伤透了脑筋!

这让我想起了我的童年。

在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贫穷的生活环境在一个幼小孩子的心中是一道深深的伤疤!

食物——放在现在平平常常、普通得让人不屑一顾的食物,那个年代,是一个孩子幼小心灵最大的奢望!

每每看到那些可望而不可及的食物,我小小的心呀,在颤抖,在无声地哭泣!

纵使岁月怎样流逝,这些有关食物的记忆都不曾淡忘,相反,它却清晰得仿如昨日。

它曾让我惊喜过、伤心过、遗憾过、期盼过、满足过!

它曾经是我不能拥有的痛,好伤好伤!

它又曾在我苦涩的生活中悄悄带来一丝丝甜意,让我至今回味,温暖心扉!

于是,在记忆里,食物不单单有一个名字,它早已成了幸福、喜悦、泪水、憧憬、祈盼……的代名词!

油条,记忆里它是永远都不会变老的永恒

油条,现在已成为大众化的油炸类面食。可是,在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它是大多数中国人难以企及的梦想,它也曾是我最大的期盼,是我的最痛!

卖油条的是我们邻村一个健壮的中年男子,他脸颊黝黑,总是嘿嘿地笑着。每当夜幕降临,他就骑着自行车,载上一筐油条在邻近几个村庄叫卖:“卖油条唻,卖油条唻!”

记忆里的油条,泛着金黄的光彩,散发着浓浓的油脂的香气。忘不了一打开盖在油条上的笼布,那扑面而来的香气,好馋人呀!

那股香气直钻进我的鼻孔,唤醒了我的味蕾,小小的我,嘴唇翕动着,好想上前拿起一根,不,半根也行,美美地咬上一口哇!

当时,油条在我们家可属于“奢侈品”。母亲只给我和弟弟买过很少的几次。

我常常羡慕地想:卖油条的大叔,他的孩子一定天天都能吃到油条,我仿佛看到了他的孩子在吃他炸的油条,手上满是油水,嘴巴油光光的,好羡慕呀!要是我的爸妈也卖油条多好,那样我就能天天吃到它了!

油条是我们不能享用的美味,它的叫卖声于我,实在是一种折磨。一声声地叫卖,像扎在我心口的一把小刀,好痛好痛!悲伤的我,却只能捏着已经啃得溜圆的红薯面窝头暗暗地伤心!

卖油条的大叔载着他香喷喷的油条穿行在乡间小道上,在我的记忆里成为了永恒。因为那是我得不到、不能拥有的痛,我已不愿再提及,不愿再让这痛加深!

多少年以后,我成为了一个母亲。有一次,我抱着孩子回娘家小住。傍晚,正准备吃晚饭的时候,“卖油条唻,卖油条唻!”,几声苍老的叫卖声传来。

“卖油条的,来几斤油条!”母亲把卖油条的喊到家门口,我也抱着孩子跟了出去。

我不禁呆了!

卖油条的依旧是孩提时熟悉的那个人,只是已多了多少华发,脸上布满了皱纹,甚至几根睫毛都已斑白,声音变得浑浊,动作也已迟缓,他已然是一位老人。

时间真的是一把可怕的刀子!

成长与衰老如此地平衡!

当年那个爱吮手指、痴痴地盯着满筐的油条发呆的小女孩,已为人母,已有能力品尝到儿时不可企及的美食。

油条——这儿时最挂牵的美味,已经司空见惯地出现在我的餐桌上。

而今,卖油条的仍旧载着他满筐的油条,穿行在乡间小道上叫卖。油条仍是灿烂的金黄色,而当年的壮汉,却已衰老,他的吆喝声里也已充满了沧桑的味道。

我不禁一阵伤感!

美食依旧,人已全非!

红糖冰棍,苦中一点甜

小时候,红糖冰棍是我的最爱。至今清清楚楚地记得,一支红糖冰棍三分钱。

还记得吃冰棍的时候,我先使劲吮一下,把红糖水全部吸进嘴里,此时冰棍因为少了好多红糖水,就有点泛白了,我再细细地把冰块咬到嘴里慢慢咀嚼。

说最爱,不是因为它最美味,而是因为它很廉价,能够很容易的得到它,不像油条,只能在梦里品尝。我的母亲很慷慨,允许我和弟弟每两天吃一次。

忘不了拿在手里的感觉,好满足!

在一个孩子的眼里,它是那么友善,那么亲切!

油条之类的“奢侈品”,让一个孩子好失落!

而它,红糖冰棍,却像是告诉这个孩子:你不能拥有别的什么,但你可以拥有我,你依然富有!

它实实在在的让你捏在手里,不需要只靠想象去感知味道;

它没有高高在上,让你遥不可及;

它悄悄地把甜甜的味道送入你的心田,让你知道,生活,不光是苦的!

我永远都忘不了红糖冰棍带给我的温暖!

可惜,现在市面上已无处找寻它的踪影。今年夏天,我买了冰棍模具,凭着记忆中的味道,自制了几支红糖冰棍。

当我又习惯地吮起冰棍的红糖水,慢慢地咽下去,一股清凉的感觉涌了上来,我仿佛又回到了孩提时代,我咬下冰块,慢慢地咀嚼,泪水不禁滑落了下来……

香蕉,世间竟有如此美味

小时候,我能吃到的水果只有苹果,还是只有在生病的时候才能吃得到。

我总是舍不得吃,总是把苹果放在枕头边,闻着它的香气进入梦乡,梦里甜甜的。

水果家族成员繁多,我知之甚少,更别提品尝了。

我大姑姑在城市里生活,有一年,她回来给我爷爷过生日。她给爷爷带了好多礼物,也想到了小小的我,掰了两根香蕉递到我的手里。

香蕉,我是认识的,从课本上认识的。

课本上有香蕉的靓照,它黄黄的,弯弯的,像一条小船,又像一轮弯月,可美了,但不知味道如何。

香蕉,如何吃,我也是知道的。

当然也是从课本上学到的。因为课本上有这样一幅图画:动物园里,游人如织,一个小朋友扔给大猩猩一只香蕉,大猩猩很熟练地剥掉香蕉皮,三下两下就把香蕉吃光了。

所以我知道,吃香蕉要先剥掉外面那层黄黄的香蕉皮。

我试着剥掉香蕉皮,轻轻地咬了一口。哇,好甜呀!

它软软的,甜甜的,让我幼小的心灵好感叹!

原来世间有这么多我不知道也从未见过的美味呀,外面的世界该是多么精彩!

一根弯弯的香蕉,让我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向往,充满了期待!

谁又能知道,它带给一个孩子的,是这样的感受:向往、期待、喜悦与憧憬!

元宵,成长的动力

有一年正月十五元宵节,舅舅送给我们家一袋元宵。

这是我第一次认识元宵。

它们像一个个白白的小胖子,挨挨挤挤地蜷缩在一个白色的塑料袋子里,好可爱!

母亲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打开袋子。

可能是因为舅舅拿回来的时候,路上太颠簸,有几个元宵被挤扁了,还有几个裂开了口子。这一袋元宵本来就不多,坏了这么多,能放到水里煮的就更少了,真可惜!

“看我的!”母亲说。

她兴冲冲地拿来一瓢面粉,然后很小心地把元宵一个一个拿出来,放在面粉堆里滚了一遍。那些有裂缝的居然都看不出来了。

母亲很得意!

我和弟弟都很兴奋,我们的眼睛随着母亲的身影挪动。看着她往锅里加上足够的水,把锅放到炉子上。然后我们焦急地等待着水沸腾。

锅里的水终于烧开了,母亲把元宵放了进去。那些白白的小胖子在水中翻滚,我们的心好快乐!

元宵终于煮好了,母亲把元宵盛出来。我记得我们每人碗里有四个元宵。

我轻轻地咬了一口,好烫,好甜!

一股浓浓的芝麻香直冲喉咙,哇,是黑芝麻馅的,好好吃!

当时,我一边吃一边暗下决心:

长大了,我要买好多好多的元宵,让我的家人吃个够!

这样一个简单的愿望,在我小小的心里却觉得好伟大,因为它是我成长的动力!

我喜欢吃元宵,我的家人也喜欢吃元宵,将来,有那么一天,美食能尽我掌控,那将是多么快乐的一件事呀!

这个愿望我真的实现了!

工作以后,我用自己第一个月的工资买了好几袋元宵回家。母亲开心地煮了一大锅,我们一家人真的吃了个够!

这个愿望是我童年梦想的第一次实现,我的内心好激动,好有成就感!

荸荠,神奇的小东西

有一次,父亲的一位朋友送给他一袋荸荠。

“荸荠”,我很好奇它的名字,心想:这小东西长得怪怪的,长得好像肚脐眼呀!

我问父亲这小东西怎么吃,父亲说他也不知道。

我拿起几个荸荠,用水冲洗干净,然后用小刀削掉外边那层黑皮。

哇,里边白白的,好可爱!

我咬了一小口,好甜,好脆!

当时的我,不知道这神奇的小东西还可以炒着吃、煮着吃。

它那怪怪的小模样,怪怪的名字,还有它那甜甜脆脆的味道,已然让我觉得震撼!

小时候,家境不好,新奇的东西很难见得着。偶尔见到一件不曾见过的东西,我总是又好奇又兴奋。

一个孩子眼里的世界,永远都是充满探寻的。

一粒别致的纽扣,一件好玩的玩具,一份美味的食物,都是孩子眼中的发现,都会在孩子的记忆里难以忘却!

炸鱼,老奶奶的最后一餐

我的曾祖母,我习惯地称她老奶奶。

老奶奶很可怜,老爷爷去世很早,老奶奶在老爷爷去世时哭坏了眼睛。

在我的童年,几乎没有什么玩具,物质本就贫乏,一个瘦弱的小孩整天无所事事。老奶奶就用她几近失明的眼睛,拿着剪刀,艰难地给我剪纸。虽剪得略显粗糙,但依然很美。看我拿着她剪的小老鼠、小兔子高兴地笑着,老奶奶干涩的眼睛也似乎有了神采。

她不光会剪纸,还会讲故事。她本出生在富贵人家,有文化,所以她讲的故事生动有趣,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可是,在我八岁那年,这样慈爱的老奶奶还是永远地离开了我!

从此,再也没有人给我剪纸、给我讲故事了,每想至此,我总是悲伤不已!

我永远也忘不了老奶奶的最后一餐。因为这一餐是我亲手喂给病中的她吃下的。

我好后悔!

如果知道是最后一餐,我该多喂她吃点,年幼的我,怎知那时她已经病入膏肓。

弥补,已无可能,原来,逝去的生命离我如此遥远。

生离死别,让我好无助!

那时,老奶奶已病了大半年了。我只记得最后一次她从医院被抬回家中,躺在床上再也没有下过床。

但无知的我,以为她就像我们小孩子感冒了,在床上躺上几天就会好起来。所以我依旧蹦蹦跳跳在她床前玩耍,她也用微弱的声音和我说话。

她就这样躺着,转眼间过年了。大年初一早上,妈妈跟爸爸说老奶奶已经两顿饭没吃了,病痛折磨得她难受。我听见了,很着急,坚持去给她送饭。

那时,家里还不富裕,油炸食品只有过年才能吃得上,是很奢侈、很稀有的食物,在孩子的心里也是最好的食物。

于是,我便拿了几块炸鱼给老奶奶送去。

“老奶奶,我给您送炸鱼来了。”

我推开房门,老奶奶微闭着眼睛躺在床上。

一阵冷风也随着我推开的房门吹了进来。

可能是寒冬清冷的风,让炸鱼这本就稀罕的食物更加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老奶奶不禁喃喃地说:“好香啊,我吃一块吧。”

我高兴极了,赶忙把鱼刺挑出来,把一块鱼肉塞进了她的嘴里。

看得出,她咀嚼地很艰难,也很香甜。我很受鼓舞,又连着喂了她两块鱼肉。吃了三块鱼肉,她再也吃不下了。

我的心里很踏实,以为这几块鱼肉足以延续我亲爱的老奶奶的生命。哪知,自此她再也吃不下饭,病情急转直下,两天后,我永远地失去了我亲爱的老奶奶。

每次吃炸鱼,我都会想起疼我、爱我的老奶奶。

我好想她!

烤馒头,想起了奶奶

我不知道奶奶是什么时候半身不遂的,只知道从我有记忆起她就是这个样子,她身体的右侧活动不便,走路要扶着墙或拿着拐杖。

她还有严重的心脏病。记忆里,本村的赤脚医生经常给奶奶打吊瓶,奶奶也因为病情严重住了好几次医院。

奶奶这样的身体,需要静养,更需要营养。于是,奶奶有了专门的“病号饭”。

其实,所谓的“病号饭”,就是每天两个小小的白面馒头。

奶奶不忍心看见幼小的我整天啃黑乎乎的窝头,总是省下一个馒头给我吃,而她每天只吃一个白面馒头。

她很倔强,不容推辞!

我何尝不想吃这诱人的白面馒头呢!

可我怎能吃下奶奶口中省下来的食物,我咽不下去!

热气腾腾的白面馒头因为互相推辞,变得冰凉!

奶奶让姑姑把一根筷子插进馒头,然后放在炉火上烘烤,并不时转动。不一会儿,一股糊糊的香味便飘散开来。

烤好的馒头外皮焦黄,香气扑鼻!

看着我把它狼吞虎咽地吃掉,奶奶笑了。

去年冬天的一个早上,我起得很早,想起了烤馒头的香味,便拿出几个冰冷的馒头,放在炉灶上用小火慢慢烘烤,直至烤至金黄、并且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孩子三下五除二就把它吃光了,然后对我说:“妈,你小时候好幸福呀,居然能吃到这么美味的东西!”

我无语。

炸馒头干——馒头也变得华丽

我对馒头有着特殊的感情!

平生第一次吃的白面馒头,是生病的奶奶从嘴里省下的。

所以,不管何时拿起一个馒头,心中总能感觉到一份凄苦与温暖。

当我口中的窝头过渡到每天司空见惯的白面馒头时,我们家的经济状况也变得乐观起来。

早晨,在乡村,没有油条、豆浆可以买到。我们的早点是稀饭加馒头。

日子好过了,馒头的吃法也在手中变得多样起来。我们有时不再简单地这样拿过来就吃,同大多数人一样,我们有时炸馒头干做早点。

炸馒头干,我喜欢两种做法:1.直接用油炸好后,撒上少许白糖;2.鸡蛋打散加入少许盐后,放入切好的馒头片,蘸好蛋液后入锅炸制。

吃着炸馒头干,我不禁想起了奶奶。

“奶奶,如果你现在还活着该多好!你看,我们曾经艰难地计算着吃的馒头,也有了华丽的变迁,如果你也能吃上一口炸馒头干该多好呀!”我心中感叹着。

自从馒头很普通的出现在我们所有人的餐桌上,而后又演绎了多种吃法,我们的生活开始了新的起航!

同类推荐
  • 牛撇捺文集·意识荒草(卷三)

    牛撇捺文集·意识荒草(卷三)

    现在的中国人,或者说部分的中国人,其精神的贫穷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乌篷船

    乌篷船

    《乌篷船》是我的第四本散文集了。这集子所记,既有我对童年往事的回忆,也有我对当下生活的记录。无论是追今还是抚昔,无一不表达着我对人生的领悟,我对生活的理解,我对精神生命的探索。我是共和国的同龄人,我的成长经历,也在某一方面印证了共和国的一段历史。南怀谨大师说,你不一定要相信历史,历史未必是真的,但你一定要相信文学,文学里的故事也许是假的,但它所说的现象却是真的。
  • 厚黑教主集大成之作:宗吾臆谈

    厚黑教主集大成之作:宗吾臆谈

    旧中国的政治,人人皆知其腐败;旧中国的社会,人人皆知其黑暗。然而,若问其究竟如何腐败?究音如何黑暗?其原因如何?手段如何?结果又如何?很多人便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 湖北当代长篇小说纵横论

    湖北当代长篇小说纵横论

    历史题材的长篇小说创作,构成了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之旅中最为显目的景观,历史小说的创作更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创作成就,凸显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历史小说创作的鼎盛时代的到来。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和历史记忆,成为当代作家创作的最丰厚的文化底蕴和书写资源。历史小说作家在创作中所体现出的巨大的艺术审美的创造力,以及历史文本的接受效应和后遗效应等等,都为文学研究提供了可多种选择的话语批评空间,和进行多向度审美研究的可能性
  • 生命是一场旅行(下)

    生命是一场旅行(下)

    当你没有达到目标时,也许你可以说:“是的,但看看我们途中所发现的东西!看看这些因为我尽力去做而走进我生活的美妙东西!”生命正是挖掘的过程中才具有活力。而且我相信到最后真正要紧的还是过程中的乐趣。
热门推荐
  • 民间鬼狐奇谈

    民间鬼狐奇谈

    1934年,张文生大学毕业,作为支援偏远山区的有志青年,被分配到苏北一个叫凤凰镇的地方。女鬼夜诉,阴兵抬棺,道观禁忌,明王祭祀……一连串的离奇事件,让走马上任的张文生措手不及!游离在生与死的边缘,张文生对所谓科学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 九州书生

    九州书生

    九州大陆,武道为尊,修武道,破乾坤,悟生死,转轮回。小镇青年段誉凝练三魂,修武道,练神体,书生仗剑踏山河,风流把酒问苍天……
  • 茅山天师捉鬼记

    茅山天师捉鬼记

    茅山道术,高深莫测,神鬼世界,玄而又玄。茅山派第一百六十六代正宗传人夏阳,他承袭道门符箓之术,拥有一身高强道法,驱鬼斩妖,维护正道。乡村怪事,荒山古迹,都市废墟,各种妖魔鬼怪,接踵而来。茅山天师夏阳,即将带领大家,领略一个神秘莫测的神鬼世界。【书荒的读者们,可以去看看我朋友的《我的道士生涯》,也是不错的小说】
  • 青春流年:流动灯塔

    青春流年:流动灯塔

    一看见月光就会忘记所有的女孩,在生存之路上走得磕磕绊绊,但是她总相信命运终会降与她奇迹。她会记起那些不论是忧伤还是快乐的往事岁月吗?流动的生命仿佛一座灯塔,总在尽头发光,指引着她……--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厉少的独宠宝贝

    厉少的独宠宝贝

    当威风凛凛权比天高的厉大少遇见跟小兔子一样软软的可爱到家的凌可曦小妹纸时那一颗坚硬的铁石心肠一下就化作了一滩春水向东流了,啥也不说了,先把生米煮成了熟饭再说!(喂喂喂!厉大爷都快成稀饭了好不好!)片段:“厉少杰!你放开我!不要碰我啊啊啊啊啊啊!!!”她手硬是扒着浴室的门不放,身体被某只大灰狼揽的死死的,厉大爷果断火了:“咋的!喜欢在这是吧!喜欢那就在这!”说完撩起xx提枪上阵直接把凌小曦同学按在门框边嘿咻了。唉,小白兔哪斗得过大灰狼呢,只有乖乖被吃的份了~
  • 都市之星际中转站

    都市之星际中转站

    杨小天作为地球上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劳苦大众,他从没想大富大贵,也不打算从事什么高危职业,但当一位绝世美女从一个巨大的箱子里出现在他面前开始,他所有的打算都化作了浮云,接踵而来的则是穷凶极恶的星际海盗,唯利是图的战舰走私犯,形态各异的外星难民,诡异莫测的星际争霸,且看一位扛包出身,挣扎在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如何改变星际格局,挣脱受人摆布的桎梏。“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想从此过,留下买路财!”杨小天如是说道!
  • 位面穿梭之路

    位面穿梭之路

    关于某中二病在无尽位面穿梭(主要是二次元)变强的老套故事。老读者书荒,闲来无事写给自己看
  • 见贤集

    见贤集

    该书收录的21篇文章,按“解读书味”、“品读书画”和“点读书章”分类。
  • 小妖乱

    小妖乱

    死亡重生,成为一株蒲公英花妖,修炼、成人,遥不可及;朋友、伙伴,却纷纷为仙。假如生命从来,执著是否能够改变,坚持到最后的爱,是会化为乌有,还是继续追求?假如四世三生从不曾经经历,就此忘却,以妖的身份单纯的活下去,是否就会忘记拿回眸一笑?纵然登上仙界,却追不上、触不到那人的一片衣角,生或死,一念之间,最终她所追寻的是对是错?搅乱三世的小妖,是否会记得墙桅之下他素手拉着她跳上墙投,三笑留下的情缘?
  • 末世之异能崛起

    末世之异能崛起

    石《人类消失后的世界》已改名为《末世之异能崛起》,欢迎书友继续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