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72000000013

第13章 虚心(1)

谦虚与谦卑,汲取知识的源泉

虚心,是要我们时刻保持一种谦虚自醒的状态。从容不迫地面对这美好的学习、工作与生活。虚心也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是卓而不凡的优良品质,同时也是一种与众不同的良好修养。

我国伟大的开国领袖、中国共产党缔造者之一毛泽东曾说过一句非常有名的话:“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短短的一句话,便说出做人的真谛。我上小学时,教室内一直贴着这句话。每每想起,都使人倍感亲切与温馨。

印度的大文豪泰戈尔也曾说过:“在我们虚心时,也就是我们最接近伟大的时候。”我们只有在具备虚心的品质时,方能看清楚自己。虚心,仿如一面镜子,我们的一言一行都在这里一览无余,让我们更清楚地审视自己。

与虚心相反,骄傲与自满是我们要时时警醒自己的坏习惯。很多时候,因为学习的进步、工作的调整、职位的升迁、收入的增多、威望的提升等众多因素,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溢美之词,面对闪光灯不断的镜头,有些人会慢慢变得飘飘然起来,骄傲自满油然而生。自以为有多么了不起,人也变刚愎自用,听不进任何意见和建议,凡事自己什么都对,什么都懂,还会戴上有色眼镜来看待不同职业、行业、职位的人,对强于自己的人低三下四,对弱于自己的人不屑一顾,在正确的路上渐行渐远,朋友也愈来愈生疏,直至膨胀到破裂,方才明白自己的愚蠢。类似的事情从古到今不胜枚举。所以,无论我们取得什么样的成绩,都要时刻保持谦虚与谦卑。

具备虚心的品质,会让我们热爱学习。而学习会传递给我们无穷无尽的力量。因为当我们平静下来仔细审视自我,再虚心地放眼世界,由近及远,由上到下时,会豁然发现,我们的所知和所学真的实在有限。有太多太多的知识和领域不为我们所知,需要我们虚心学习和掌握。因此,我们必须要养成每天都学习的好习惯。每天坚持学习是非常必要的,进而养成一个热爱学习的良好习惯。

古代雅典著名政治家梭伦说过:活到老,学到老。这也道出我们创造幸福生活的一生也是学习的一生。知识改变命运,而知识积累源于我们日常的学习,通过不断学习,我们的心智也会随之提升。我们要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走到哪里,学到哪里。我们向父母学习做人,向老师学习知识,向兄妹学习谦让,向同学学习协作。古语也说:三人同行,必有我师。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优点和闪光点。我们要善于发现这些优点,并虚心加以学习。

说到学习,我们应该准备一支笔和一个本,放在包里或口袋里。本子可大可小,最重要的是可以随身携带,用纸笔随时记录自己的灵感,以及生活中那些我们认为有意义的事。每一年的年初,为自己制定一个学习计划。每个月看一本书,尽可能看一些内容健康向上的书籍。一年的时间,我们可以看十多本书。每一年学习一项专业技能,例如游泳、乐器演奏、绘画、烹饪等方面的课程。通过学习,我们应该学会总结和思考,因为学习也是有方法的,而最好的学习方法是勤奋。凡事要多动脑多动手。多动脑就是勤思考,而多动手就是多记录多实践。勤奋是我们求学的一种态度,更是我们做人应该具备的品质之一。学习是一种很美好的事,更是一件很美妙的事。

具备虚心的品志会让我们对美好生活充满信心。当我们养成爱学习的习惯时,就会发现自己浑身充满了无穷的力量,整个人的精神面貌也大为改观。因为拥有了丰富的知识、拓宽的视野,我们的心智才会有所提升。

具备虚心的品质,会让我们懂得尊重和包容。透过谦虚与谦卑,发现尊重理解原来也是一种美。你敬人一尺,人敬你一丈。尊重他人,彰显我们优秀品质;礼让他人,更显我们博大的胸怀。在日常生活中,见面主动与人打招呼问好;不小心碰撞到别人时,要诚恳地表示歉意;别人不小心碰撞到我们,我们更要表示理解和宽容。对于我们承诺给别人的事,要全力以赴地去做,如有其他情况,应及时告诉对方,取得谅解。而别人没有实现许诺时,我们也应该予以原谅。退一步海阔天空,很多时候我们应该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来看待问题,会发现很多困扰我们的事原来如此简单。尊重他人,我们可以收获更多的敬重;包容他人,我们也会收获更多光荣。尊重他人,就是尊重我们自己;包容别人,就是包容我们自己。

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变得虚心,让谦虚与谦卑、尊重与包容、学习与勤奋、总结与思考成为今后成长路上必备的优秀品质。

李世民:虚心缔造盛世

谈到李世民,人们便自然而然想到了著名的贞观之治。他的虚心纳谏、开疆拓土、厉行俭约、轻徭薄赋使百姓休养生息,各民族融洽相处,国泰民安,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在李世民统治期间,唐朝国力强盛,史称“贞观之治”,其强大的影响力波及世界各地。如今荧屏上也有很多关于李世民的影视作品,但加入了很多艺术成分,娱乐多过史实。纵观历史,笔者认为李世民是华夏历史上值得推崇和敬仰的帝王之一。

李世民在位的23年,进谏的官员多达数十人,其中大臣魏征一人前后进谏200余事,数十万言,皆切中时弊,对改进朝政很有帮助。李世民深知,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明君兼听,昏君偏信。这是大臣魏征跟他讲的。有一次,他虚心问魏征,明君和昏君怎样才能区分开?魏征郑重答道,国君之所以圣明,是因为他能广泛地听取不同的意见;国君之所以昏庸,是因为他偏听偏信。说完这句话后,他又举了历史上正反两方面的例子加以论证:“古代尧、舜是圣君,就是因为他们能广开言路,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小人就不能蒙蔽他。而像秦二世、梁武帝、隋炀帝这些昏君,住在深宫之中,隔离朝臣,疏远百姓,听不到百姓的真正声音。直到天下崩溃、百姓背叛了,他们还冥蒙不知。采纳臣下的建议,百姓的呼声就能够上达了。”魏征的这些至理名言,深深铭刻在李世民的心中。从此,李世民便格外注意虚心纳谏。不管你是什么人,也不管你提意见的态度如何,只要你的意见是正确的,他都能虚心接受。

当时,李世民下令,要把洛阳破败了的乾元殿修饰一番,以备作为到外地巡视的行宫。对于皇帝来说,想要修葺一下小小的行宫,本来是小事一桩。可是,有一个小官张玄素却上了一道奏折,痛陈此举不妥。他说:“修了阿房宫,秦朝倒了;修了章华台,楚国散了;修了乾元殿,隋朝垮了。这都是历史的教训。现在,我们唐朝百废待兴,国力哪里比得上当年的隋朝?陛下在国家的烂摊子上,继续役使饱受战乱之苦的百姓,耗费亿万钱财,大兴土木。陛下没有继承前代帝王的长处,继承的却是百代帝王的弊端。如果从这一点看,陛下的过失远远超过了隋炀帝。”这是一道笔锋犀利、击中要害的奏折。但是,张玄素竟斗胆把英明的君主李世民比作昏聩的暴君隋炀帝,冒犯了天威。可李世民不仅没有怪罪张玄素,反而下令召见他。此时的李世民想进一步试一试张玄素的胆量,就直问道:“卿说朕不如隋炀帝,那么和夏桀、商纣相比,怎么样呢?”要知道,夏朝的桀王和商朝的纣王都是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暴君。李世民这样问,自有深意。不承想,这个张玄素却直截了当地答道:“如果陛下真的修了乾元殿,那就和夏桀、商纣一样昏庸。”听到这,李世民不仅没有发怒,反而被深深感动了。他想,一个小官敢于冒死直谏,为了什么?还不是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因此,李世民收回了他的谕旨,停止重修乾元殿;并且表扬了张玄素,同时赏给他五百匹绢。

魏征因直言敢谏,甚得李世民的信赖和重用。有任何意见,他都会直接向李世民表达出来。魏征去世时,李世民很难过,流着眼泪说:“一个人用铜做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历史作镜子,可以看到国家兴亡的原因;用人作镜子,可以发现自己做得对不对。魏征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镜子了。”

李世民能任用贤能,从善如流,闻过即改;视民如子,不分华夷,开创“贞观之治”。以民为本的思想;广开言路、虚怀纳谏的胸襟;重用人才,唯才是任的准则;铁面无私,依法办事的气度构成了贞观之治的基本特色,成为封建治世最好的榜样。这使唐朝在当时与西方国家相比,无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上都走在世界的最前列。

李世民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卓越的领袖,影响中华乃至世界进程的杰出人物,他为古代中国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受到人们的崇敬。正如筑东阳先生所说——他是继孔子之后中国数一数二的伟人。

孔子:用虚心弘扬文化

说道孔子,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集华夏上古文化之大成,在世时已被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他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出的“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也是世界最具影响力的华人。当今在很多国家都开设有学习中国文化的孔子学院。笔者称呼孔子为——先贤巨圣。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他在为人处世上都特别虚心,学习更是刻苦。有一次,孔子随师襄子学鼓琴,曲名是《文王操》。孔子苦练许久,师襄子说“可以了”,孔子却说“我已经掌握了这个曲子的弹法,但未得其数”;又练很多时间,师襄子又说“可以了,你已于其数”,可是孔子仍说“不可以,未得其志”;再过了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师襄子认为这回真的可以了,可孔子仍觉得自己没有弹好这首乐曲,于是反复钻研,体会琴曲的内涵,直到他看到文王的形象在乐曲中表现出来了才罢休。他的精神深深感动了师襄子。直到现在,孔子的名言“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仍常常成为我们的座右铭。

同类推荐
  • 善行决定做人

    善行决定做人

    本书以犀利而又睿智的笔调向我们揭示了人生的目标、生活的目的、生命的服从、生活的激情、生命的力量、良心的自由、信仰的伟大等人生的真谛,把上苍赋予我们的脆弱的自然生命塑造并升华成为具有高贵品格和坚强意志的精神生命。
  • 胜任才是硬道理

    胜任才是硬道理

    一个企业要想拥有强大的竞争力,内部员工必须具备胜任力。一个成功的企业必然由胜任岗位的员工队伍组成,这样才能所向披靡、无坚不摧。胜任的员工,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利润,而企业同时也会不断地提拔和重用这些员工!不胜任的员工,如果不能让自己尽早胜任,就只能被企业淘汰,永远平庸一生。事实正是如此,企业依靠胜任的员工才能生存,而员工只有不断提升自我的胜任力才能发展!记住,世界不相信眼泪,胜任才是硬道理!
  • 做自己的职场专家

    做自己的职场专家

    本书剖析了职场中不为人知的成功秘密,告诉你职场中什么是不能做的、什么是可以做的,并通过大量的事例教你认识职场中的明争暗斗,掌握同上司、同事、下属相处的艺术,把握好表现与低调的分寸和尺度,规避办公室风险的能力与技巧。
  • 阅人无数不如阅人有“术”

    阅人无数不如阅人有“术”

    有道是“百智之首在于识人”。看透人心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生存学问;是一门没有符号载体的做人艺术。会看人者能点石成金,能在危难之际力挽狂澜;不会看人者,即使有天时、地利,也往往是功败垂成。学会看人是保障一个人立足社会,服务社会,进而取得一定社会地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 讲给中学生的课外知识——识·文明礼貌

    讲给中学生的课外知识——识·文明礼貌

    文明礼仪是人类为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的。礼仪教育的内容涵盖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内容上看有仪容、举止、等。
热门推荐
  • 潜意识修士

    潜意识修士

    每个人都有的潜意识,一旦成为你身体内的伙伴,将会爆发出怎样的实力呢?改变你的人生,成为你人生的导师。
  • 错过了还能不能重来

    错过了还能不能重来

    她们小时候聪明、可爱、活泼、开朗但是因为某种原因,而离开了美国,去了法国接受魔鬼般的训练,而十年之后她们又回来了,在学校遇到了五个校草,他们又会擦出什么爱情火花呢?
  • 穿越的元帅

    穿越的元帅

    两名青年现在的军事迷,两人出身军事世家,从小一起在部队长大,两人亲如兄弟,都是青年军事上的精通者,在两人毕业进入了部队,那年正好南海挑拨时间爆发,两人也参加了这次的战争.
  • 狐哩狐途

    狐哩狐途

    本来小妖在都市小巷子里做做蛋糕悠闲度日而已,只是忘了今天是渡雷劫的日子,也不用把我雷了个里嫩外焦啊!睁开眼睛看着两只爪子,什么!居然退化变成了小狐狸!真的哭死!你你你,就是你,说什么不要抓尾巴要抓后腿的,他还在睡觉!羞答答的熊宝宝?收了!体积庞大的龙龙?考虑考虑……先收做宠物吧!酷酷的企鹅王子?呃……还是先研究一下为啥你的肚皮会是白的!…………
  • 慕已晨舟

    慕已晨舟

    我爱你,爱到窒息,可上天总爱捉弄人。慕安(暗)言如何才能成功晨舟呢?
  • 成唯识论演秘

    成唯识论演秘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陷落的星空

    陷落的星空

    做官的,只能控制自己的死,却控制不了自己的生。一入官场深似海,从此我不在是我。以历史为背景虚构故事。
  • 三道寻仙

    三道寻仙

    什么是仙?什么是道?仙在我手,道在我心,手执三道,仙道可期!我辈修士,不寻真仙,不问真道,当如蝼蚁!
  • 魔尊溺宠:烈焰狂妃

    魔尊溺宠:烈焰狂妃

    一朝穿越,成了人人唾弃的废材花痴大小姐,被渣男庶妹轮流欺负?没关系,封印一解,废材变超级天才,闪瞎一众渣渣的狗眼!神器在手,神兽追着当跟班。炼药师召唤师很稀有?很不巧她两者兼修。仇敌要杀她?那就来一个毒一个,来两个毒一双。只是别人的穿越地点都在床上,为何她倒霉悲催的穿到了某位腹黑霸道王爷的浴池。还没开始虐渣,就背上巨额债务。“王爷,不还成么?”某王笑得一脸妖孽:“不还也可,肉偿!”另有完结文《腹黑狂妃:废物逆天二小姐》,欢迎跳坑
  • 两重生

    两重生

    还没来得及享受爱情与婚姻的磨合,马上就迎来了两个农村老人的赡养问题,于悦与钱世元,孔雀女与凤凰男的狗血剧情,只是,孔雀女不纯粹,凤凰男也不苟且,新生的小家庭,如此不堪的琐碎,未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