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72100000005

第5章 三空书院(4)

或者像邓先生这样的法学家,更没有多少人要听他的哈耶克,要听他对西方法律哲学的梳理。稍“成熟”一点的人都不相信邓先生法学家的那一套。这也不能过于责备那些成熟的人,首要的事是生存,生存本身和知识没关系。人类在开化以前已经生存了很久很久,茹毛饮血的记忆还没彻底放凉呢,动辄还要搞个大屠杀,提醒你自己究竟从哪里来,究竟是哪路货色。所以我的答案只有一个:高华先生也好,邓正来先生也好,甚至知识本身,他们的意义只能是在于未来的。当代人只能从未来借一点希望的光,勉强照出他们的哀荣,似懂非懂地纪念下去,唯一的功德就是把他们留下,好让后世子孙不至在亟需援手时寻他们不得。——至于我们这些当代人,无非在享用着被老一辈糟践过了的前辈学者;而未来的人仍要漠视未来的学者,以为更未来者所享用。人类愚蠢和短视的本质决定了我们只要在思想上开饭,就一定是残羹冷炙,还混淆着前人落在里面的痰水、假牙;如果你觉得自己正在思想之中,就像“文革”时期的军代表们、训导员们,都以为自己掌握着最完备、最正确的思想,只有一种可能:到处都是无知,到处都是相欺和自欺。——仅就这一点来说,高华先生和邓正来先生的结局我还是欣慰的,起码证明我们的时代还算正常。

在互联网筑起的自以为是的氛围里,“无缘对面不相逢”的遗憾事越来越多。木心先生的《我在餐厅开了一枪》谈论过衣着讲究的理由,平常人看:“衣着讲究,总归是两个意思,一个,要漂亮,一个,表示自己有钱。”木心则说:“再有第三个——自尊。”所谓“无缘对面不相逢”,就是我们看不出、读不懂对方的自尊,尤其从知识而来的自尊。自尊在知音的眼里是外套,在略知一二的人眼里是内衣裤,在完全不明所以的人眼里才是心肝脾肺肾。不要以为知识的自尊是多么神秘的东西,世上一切的神秘都因为你并不认得。

邓正来先生好走,如韦森教授悼文里说的,在天堂:前有杨小凯,近有常与你把酒言欢的朱维铮,许还能遇上那“老实敦厚的哈耶克”。——您本是天国里的人,这么一去,您在人间的生命才真正开始。

写于Swansea山中寓所

2013年1月31日星期四

河流篇之一

我出生在河畔。

母亲从水边把我捡回来,襁褓里有几颗鹅卵石。乡里人以讹传讹,却道:我生下来就衔着宝石。真的衔着宝石,早被硬疙瘩卡断气了,哪里有后来对才子佳人的编排?

后来我搬去很远的地方,林木深寒,离河竟远了些许。不知名的晨曦总拱破黑暗攀上我的窗台,无论是风是雨。我牵着母亲在雨里缓缓地走,她并不年迈,我害怕淋湿,每天有这么半小时,我们就这么走着。山下有河,河的尽处还有海。

我在沙漠又住很多年,据说我房子的下面就是古老的河床。我,每夜从河流已嶙峋的手掌中醒来,每夜。有多嶙峋?金字塔在沙漠里打磨了多久,河流早在它们屹立起来之前很久很久即不懂得鼓掌,鼓鼓掌,就有浪花扬、流波荡,弯曲了女奴蹲下洗脸时劈在水镜上的头发。

后来我死去,骨灰融在我出生的河里。是远方陌生的归人带我回来,水边高耸起许多坟,有的只剩半面碑文,红着一只独眼仍为我哭泣。我一时烦躁起来,无聊起来,而我已不能跺脚,只轻轻掠过岸边的衰草。——隆冬,衰草。有一只歌,一只歌,随雨幕吻下来,吻住我泥泞的骨骼,那里有狂沙刻进去的青葱的记号。

不是诗,不是。——是谁家小孩子飞起一脚,小石头在我潋滟的脊上圈出句号。

河面分开苍莽,我听见婴儿在哭。

写于Swansea山中寓所

2012年12月23日星期日

从“人”开始

莫言在他受奖(不是颁奖礼)的演说稿里说:“小说家是社会中人,他自然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但小说家在写作时,必须站在人的立场上,把所有的人都当做人来写。只有这样,文学才能发端事件但超越事件,关心政治但大于政治。”

这次演说仍在通篇讲故事,从他的母亲到那些作品,继续一个小说家的本分。莫言在他的这一支柱性的表述中使用“小说家”,而非“文学家”、“作家”;鲁迅临终时嘱咐儿子“莫作空头文学家”,莫言是熟悉鲁迅的,想必他很清楚:一为“文学家”,便须费力捉回不断逸出的马脚,读书的时间要大于阅事、阅人。小说家则只需用小说来答话,哲学就在他们的故事里。“研究”和“创作”是截然不同的,少有人可以像鲁迅、沈从文、钱锺书,既能弹得一手好钢琴,亦精通它制作的原理、修缮的法门。

小说家要从“人”开始,结合莫言的其他表述,就是一五一十地说故事,说人的故事。说故事的方式总千差万别,如绘画似的,有巴洛克主义,有立体主义,小说家的武器库里则是现实(浪漫)主义、魔幻现实主义什么的,但归根结底还是说的人的事。便是写两只猪的小说,如果不拟其说人话、思人之人所思,单单在乎它们如何打滚、几时进食,就成了牲畜饲养手册。即以多余之“神游”,应如《续西游记》而《西游记》,“摹拟逼真,失于拘滞,添出比丘灵虚,尤为蛇足”;卡夫卡的《变形记》更是如此,荒诞的也许是甲虫,但沉重的则是人间。由《西游记》而卡夫卡,再到莫言,人类的想象力固不会拘泥于把复写纸蒙在生活上描下来,但又能跑出生活的半径,人的圆心多远呢?

不同水准的小说家和读者也只是一层“人”的关系。

优秀小说家,写不熟悉的世界里我们熟悉的一面。《盗墓笔记》、《2001太空漫游》什么的,是我们一般人触及不到的事,但那个世界的人也有和我们一样的怯懦、鲁莽,甚至高贵与卑微。或可说,畅销书作者做到的就是一件事:让读者在乌托邦里找自己。看看那些捧着成功学、养生学的老百姓,无不期望自己和书中人似的一夜暴富、长生不老。

伟大的小说家,写熟悉的世界里我们不熟悉的一面。莫言的很多作品就是。比如他在《蛙》里写小孩子在饥饿年代吃煤的故事,“我们每人攥着一块煤,咯咯崩崩地啃,咯咯嚓嚓地嚼,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兴奋的、神秘的表情。我们仿佛在进行一场即兴表演,我们仿佛在玩一种古怪游戏”——我们都知道饥饿是什么,但今天的人是否能想象饿极了煤吃起来也香甜?伟大的小说家把我们生活的世界分了层,我们站在最表面,以为世界就是这样了;他们更靠里面,拽着我们的脚往热闹和黑暗的更深处去。这些说故事的人或者使读者沉思,或者帮读者睁了眼看,或者揭开读者脑中那层经验的面纱,教具体的、细节的世界使劲亲吻我们那自以为是的脑髓。

不朽的小说家,写熟悉的世界里我们不真正熟悉的一面。我们基本站在世界的最外层,但总有一些地域我们踩得深一点,当警察的更了解施暴者、监狱是怎么回事,盖大楼的也更清楚怎么把钢筋水泥高高堆起来而令它们不塌。绝大多数情况,在那些踩得比较深的地方,我们更有资格以一个“内行人”教训不明所以的“外行人”;小说家也是,对写作技术、观察生活的角度等等,他们比其他人有更多的话说。但仅于此层面,即所谓“我言说我信”,也不过做一种搬运的工作,把自己清白的东西、相信的东西送到其他人那里。

有一个传说是:美国某航天飞机故障,其问题在一个零件上,于是科学家们开始争论怎么改进这个零件,总拿不出一个万全的办法。一个年轻人提出:能不能不要那个零件?后来证明,真的可以不要它。还有一个确切的实验是:幼儿园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热气球,筐里面装着三个人,被赋予企业家、政治家、名演员(大概)的角色,分别代表马克思·韦伯“社会分层理论”里分层的标准:财富、权力、声望。气球破了,要往下掉,必须扔出去一个人,大人们智者见智仁者见仁,孩子们异口同声:谁胖扔谁。

伟大的小说家好比那些科学家,不断提出坏零件的改进方案;更好比那些大人,充满了扔谁不扔谁的道理。不朽的小说家就是那个年轻人、就是那些孩子,他们在合理的怀疑之外加入了对“合理”与“怀疑”的怀疑。他们没有自己的一套明确的东西,他们也不是单纯的搬运工,他们要的是读过他们作品的人连他们也不相信,并学会用自己的脑袋思考和下判断。

不朽的小说家都从伟大的小说家走过来,他们曾经是某个时代最杰出的布道者,而后觉悟、入胜,成为外人眼里的傻子、孩子。莫言在演讲里提到《生死疲劳》里的主人公,原型是一个他小时候见过的农民,“推着一辆吱吱作响的木轮车,从我家门前的道路上通过。给他拉车的,是一头瘸腿的毛驴,为他牵驴的,是他小脚的妻子”,他们一帮孩子当时只知道欺负这对夫妇,若干年后莫言却以其为对抗时代潮流的英雄而书写。

不朽的小说家就很像这个连孩子也能欺负的农民,比如中国现代作家里我唯一归入此类的鲁迅,他被各种人欺负,正人君子、权势人物,甚至普通的文学青年、家里的佣工(不是阿长),他不懂得如何团结这些人吗?估计连一个中国的村长、科长都晓得如何讨人喜欢,但鲁迅到死“一个也不原谅”。他不相信这些人、也不相信自己,呼唤着后来人“忘记我”,希望自己就此湮灭于已逝的时间里,不做后人的绊脚石。鲁迅的布道就是从“人”开始,“角逐列国是务,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他认识到人的复杂性、局限性,也赞美人的开拓力量、牺牲精神。鲁迅的小说,尤其晚一点的小说,没有政治倾向,甚至没有生活主张,就一些话题写进去,女娲、嫦娥、大禹、墨翟老聃、伯夷叔齐……你真的读懂历史,读懂这些人物了吗?在中国最自信的人身上,鲁迅挖出了最大的虚弱和空洞。

从“人”开始是最基本的对小说家的要求,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上他们究竟能做到什么,可能决定了他们在圣殿中的座次。从“人”走出去,一定又回到人。对伟大的小说家来说,对人的结论能有多大差池?精彩正在于他们论证人的过程。

对不朽的小说家来说,没有对人的结论,只有爱——我们凡夫俗子最多只能看到他们的爱,而对他们的“一无所爱”不理解、不苟同,还自以为弑父成功,摇着论文做的旌旗开开心心做教授、“文学家”去了。所以他们喊出“忘了我”,后人的滑稽早被他们想在前头,并悲惜过。

写于Swansea山中寓所

2012年12月8日星期六

陪大师们坐一坐

九月份的时候,第一次去国家美术馆(National Gallery)看画,纯是瞎逛,以致到后来,眼皮沉甸甸、大脑昏沉沉,晕船似的,只得同小愚兄弟出来。后来再过来,尤其这次,针对性强了很多,回去补欧洲美术史,尤其文艺复兴较晚期以及经典的巴洛克画家(过去对这段的知识是零),强识下几个名字,再战战兢兢地回来。哪曾想这次看画,更累,到后来简直不是晕船,是趴下来给人家当船开,大师们忽然成了淘气的孩子,不停朝我伏下的后背爬上去。

14、15和相当一部分16世纪的意大利绘画正气森森,典型一张张爷爷的脸,尽管我努力去看、去爱,只有心里的敬意在不断淤积,中枢神经始终不能安静下来。加上先前匆忙的补课,后来就看乱了,也就随它乱看下去。乱看阶段纯属意外的收获是伟大的安格尔和他伟大的《Madame Moitessier》(1856),这幅画耗时12年才画成,是国家美术馆1936年买来的。旁边作陪的是德拉克罗瓦《处死简·格蕾》(1833),我在刽子手的斧头和格蕾姑娘“千千擢素手”上逡巡不去,它们怎么那么明亮?又那么无辜?

直到卡拉瓦乔的《The Super at Emmaus》(用外文的都是我不晓得通译名),我才使劲冲开那些伸长的脖子,钻到最前排老老实实地看起来。画是他1601年完成的,那年他26岁,对于天才而言,26岁的年纪都够他们老上好几回了。卡拉瓦乔既是文艺复兴的遗民,又仅仅比巴洛克画家年长几岁,站在大时代之间,除非是天才,凡夫俗子要么拖在时代的动能后面碎掉了,挺得住的话也四不像,跟哪边都不亲热。所以卡拉瓦乔了不起,夹缝里求生还如此光彩夺目,比文艺复兴前辈多一些毛边,恣出去的部分更显活泛;又比后来的巴洛克晚辈们神气,不失叔叔辈的体统。这幅《The Super at Emmaus》还和他《圣彼得钉柱图》等巨作不同,后者开欧洲写实主义的传统,细腻而凶狠;本身《The Super at Emmaus》的布局没那么紧凑,人物题材又是聊天,不是殴斗,对神经的蹂躏实在轻省很多,又同时可以看进去很远很远。我没有相关的知识,卡拉瓦乔这幅作品是不是在拟古呢?和他更早一点的《巴库斯》、《吹笛者》又不同,人物的肌肤稍嫌紧张,又没有大面积的裸露,完全不带生物气息,摆在那里要神圣不太神圣,要华丽又不似华丽;一以贯之的倒是毕加索批评他的“伤感主义”,而他的伤感严严实实地锁在画面里,不要期待某一笔他在刻意抒情,令我完全相信Luke 24里的一幕就是这样。

同类推荐
  • 都市之梦

    都市之梦

    《都市之梦》是一部长篇报告文学,文章借助在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之后,中国的城市建设蓬勃兴起这一时代背景,讲述济南这个城市从1991年之后的变革,实现了济南的建成现代都市的梦想,同时塑造了姜春云、李启万、庄庆臣、孙常印、张福山等为济南城市建设竭尽全力的优秀党员,尽情展示当代都市的斑斓壮阔以及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成果。编辑推荐: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获得者刘玉民先生力作!一座正在崛起的城市!一个正在崛起的国家!真实而全面的展现了中国的都市之梦的实现历程的一本优秀作品!让我们一起去追寻那日益临近的、中国都市的梦境吧!
  • 将军与故乡

    将军与故乡

    本书包括将军与故乡、建设者剪影、老区风景线、志士忠魂、神州漫游五组文章,收文40余篇。
  • 穿越灾难的心灵之路

    穿越灾难的心灵之路

    本书是纪实文学,本书作者在甘肃舟曲泥石流灾难后赴灾区支教的小学老师。作者通过细腻的笔触,真实地记录下在两个多月的支教经历中发生在自己的身边的可歌可颂的人和事,充分展示了灾难无情、人间有爱的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和灾区人民坚强不屈,重建家园的精神。
  • 趣谈写作

    趣谈写作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借助图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本丛书是为有一定汉语基础的青少年学习汉语言和汉文化而编写的读物。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人们也希望更多地了解中国和中国文化。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不可能一下子讲全,本书希望通过逻辑、写作、修辞、文化等多个方面,带领青少年进入中华文化的广大天地,初步了解中华文化的点点滴滴,在编撰过程中,力求做到趣味性、知识性和实用性相结合,使人们在轻松愉悦中阅读。
  • 优雅

    优雅

    这是一本实用且温暖的散文集,每个女人都可从中受到生命的启发。曾有法国时尚界泰斗安东丽?德阿里奥夫人撰著《优雅》,畅销欧美;今有中国NO.1的时尚杂志女主编晓雪,以感性的语言,诠释“优雅”的真谛。她说:优雅是得体而精致的外表,丰富而强大的内心。优雅是柔而不娇、坚而不厉的品性气质,优雅是积极乐观、从容淡定的生活态度。本书为ELLE主编晓雪所写关于女性的散文集。文字隽永,涉及护肤美容、打造风格、炼就气质以及对生命的关怀诸多方面,由内而外打造优雅女人,非常实用,并且温暖。所有的白领女性、职场女性,看后相信都会有所启发和认同。
热门推荐
  • 与tfboys的纯真爱恋

    与tfboys的纯真爱恋

    这是讲的是三个女孩与tfboys和他们的追求者之间的爱恨情仇的爱情故事
  • 狼妃倾城之舞戏江山

    狼妃倾城之舞戏江山

    她是“九幽”杀手,偶然穿越,遇上妖孽的他他是冷血王爷,杀伐果断,冷酷无情。一次背叛,她化作一代舞姬,一个偶然相遇,相织的命运,演奏一曲旷世悲恋。揭开万年前的谜底,爱恨情仇的交织,谱写了三世情缘。
  • 火神归来

    火神归来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最后的仙族火神北辰败退故乡地球,一身修为化为乌有,附身于后代北辰一剑身上,开始新的人生。灵魂重生。其时,正处于星际文明时代。修真文明出生的北辰,以废物之名,开始新的传说。星际大航海时代,武者的世界。
  • 后宫漪宁传

    后宫漪宁传

    寂寥深宫,原本是如花一般美好的女子,也许为了权利与荣华,也许为了家族势力,也许为了帝王的爱……尔弥我诈、算计利用……在这宫中耗尽一生最美的韶华,谁才是真正的赢家?或许,即便站在权力的顶峰,也在这条路上失去了太多原本美好的东西,终究不过是一群可怜的女子罢了……我要写的,不过就是这深宫之中的爱恨情仇···
  • 十地经论

    十地经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荒芜大道

    荒芜大道

    一名准备赶考书生,和一个被仙人门派遗弃的弃徒,原本平淡的世界,只因为一个算命人一切都发生了变化。进入修真门派,剑挑四方,男儿当杀人。踏破红尘万里,觅寻归途,红颜伴身旁。修真吗?那似乎也挺有意思的......
  • 快易营销

    快易营销

    书中内容分为“道”、“术”、“谋”、“势”、“谋易思想”五个部分,由观念到战术;由技能到技巧;由战术到策略,详细阐述了一个业务员从门外汉到一个职业营销人需要掌握的知识体系。是畜牧业营销学习一本不可多得的教材。《快易营销》写作风格白话、风趣,引用了大量的原创性案例,学习脉络由浅入深,作者的初衷是把它写成一部“初中生也可以看得懂、学得会、用得好的白话营销学习工具书。
  • 天照无极

    天照无极

    佛教,魔门,鬼宗,道家,儒门。种种道,皆是道,皆是通得天地之真谛,由一块莫名而来的玉佩起步,且看一个少年人如何踏遍天地红尘,取得那天地间的一丝永恒
  • TFBOYS之汐瑾时缘开

    TFBOYS之汐瑾时缘开

    一次次的邂逅让她如梦般美好,“我喜欢你!”三道每个少女都梦寐以求的话集于她身,真的幸运。笑着露出虎牙的他、眼中星星闪亮的他、梨涡浅笑模样的他,都喜欢她,幸运又悲惨。“凌瑾汐你不能耽误了他们,自己配不上他们吧?”她一遍遍问自己,这才如梦初醒,停止了嘴边那痴痴的笑,他们那么遥不可及。“对不起!”拥有虎牙的王俊凯问她:“为什么?”拥有星星眼的王源问她:“你不是喜欢我们么?”拥有梨涡的易烊千玺问她:“是为难么?”她笑了,也不知是不是上辈子拯救了银河系,三个男人能为她痴狂。“跟着自己的心走,只要你开心就好了。”“没关系,你选择谁我都会很开心的,我会默默守护你的。”“至少,你找到自己的归宿,我会放手的。”
  • 棂落千城:倾世风华

    棂落千城:倾世风华

    一张面具,一次死亡,让陆澄影穿越到一个奇异的大陆。这究竟是命运的眷顾,还是一场惊天的阴谋?前进路上,朋友、亲人,以及藏在黑暗最深处的敌人,不断的出现,前世今生的爱恨情仇,冤缘愿怨,将会带领他们走向何方?真相缓缓揭开之时,仍然站在我身后的,从来都只有你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