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72200000010

第10章 散文、随笔(9)

欣赏一则振兴东北的广告

手头收藏了一张1929年9月8日的旧报纸,屈指算来距今已经有75年历史。当时,有识之士欲出版一本书,名为《东北人物志》。为征集“民众推崇之人物一万名”,在报纸上发了这则广告。从内容看东北当时在全国已经很有影响。有一批仁人志士为东北振兴疾呼呐喊。

从语法和句子结构看,也颇觉有趣儿。竖行排版,套红印刷,通篇繁体字,每句话后全是句号。而在每一自然段的句末又没有标点。可见那时候标点符号尚未完全形成。出于好奇抄录在此。没啥用意,只想请诸位阁下,或欣赏语法;或体会内容;或感受时代背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得其所吧!下面一起分享:

本主题由 岳先生 编辑于 2004-11-27

附:《缘起》

白山黑水之间。近代以来。实为雄才杰士辈出之地。辽金之建国称雄。满清之统一中国。皆以此邦为发祥地。民国成立。张作霖氏崛起于辽东。云龙风虎。从而勃兴亦复震惊一时。然此等过去人物。事功显着。名垂青史已无待言。吾人姑置而不论可也

兹请就今日言之。现在东北区域。面积三百四十万方里。人口三千万。每年增加者。且以百万计。货物之输出。年额达五亿元。输入年额达三亿五千万元。贸易上每年可举一亿五千万元之利益。北有铁道。直达欧洲。南有要港。通商世界。地味肥沃。林产矿产之未开发者不可胜数。世人称其地位之足可以有为。冠于他省洵非虚语。最近中外视线。悉集于是邦。诚可谓为当然

今日之东北。富庶兼备。既已若是。揆之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之义。杰出人物日多。乃为势有必然。重以环境之相促。风气日开。民智日启。人才之产生。较诸往昔遂有日趋普遍之势。若欲表彰往绩。矜式方来。则凡可为社会楷模者。诚有及时记其言行志其事功之必要

同人等有鉴于此。为纪念本报建筑新馆。特用社会推荐方法。徵集民众推崇之人物一万名。编辑东北人物志一巨册。俾一时铮铮佼佼者。其事迹得以流传。使后世史家取材有自。敢述其缘起如是

所望。诸人君子不吝赞助。以抵于成。实所幸甚——东北人物志编辑部启(原文完)

要警惕各种“托儿”

2004年10月27日大连的《半岛晨报》有一则22mm×22mm大字的通栏标题:《婚介所不实广告打到外省》说的是咱们伊春的事情。

报载:“10月12日李先生从黑龙江省伊春市的一家报纸广告栏中看到一则令其动心的征婚广告,在通过长途电话与这家婚介所联系后,于10月15日来到大连。在其向婚介所交了共计410元钱的中介服务费和会员建档费后,见到了征婚的刘女士。然而经过与刘女士交谈,李先生对征婚广告的真实性产生极大怀疑,便向婚介所要求出示征婚女真实材料,遭到拒绝,接下来李先生要求退款,又遭到拒绝。为了不影响工作,李先生当晚无奈乘车返回伊春市住地,并于10月17日通过长途电话向青泥工商所投诉。”

现在,李先生向婚介所交的410元钱,该婚介所已经交到青泥工商所,李先生很快就可以拿到这笔钱,挽回了经济损失。应该说这位李先生是聪明人,判断的准确,发现问题后采取的方法和解决的途径也很恰当。还是我以前说的话:伊春人的能力一点也不差。

几天前还有一位辽阳的女士,在大连为这种事儿被骗去几千元钱,最后挨男婚托儿殴打的报道。背地里有人为了“面子”,或能力差的人不知道如何投诉的原因,吃哑巴亏的就不知道有多少了。最恶劣的有一则是老娘开婚介所,女儿当婚托儿的报道。因为报纸经常披露这些事情,婚姻介绍所的报纸广告在大连几乎成了尽人皆知的骗人把戏,根本没有人信了。所以现在上外省整广告去了。

广告上男征婚者一般都是:远洋船长、公司经理、私企老板;女的则是短婚未育、经商世家、父母出国;还都是资产百万、有车有房等等,让人看了眼馋的条件。实际上全是“婚托儿”。他们与婚介所、酒吧、咖啡厅形成一整套关系链。无良婚介所从中挣所谓服务费、会员建档费;见面之后去酒吧或咖啡厅,几个果盘一壶茶,几句话20分钟的工夫,就是七八百元消费。你若是不付款,绝对脱不了身。“婚托儿”从这几家里赚提成。

最近几天报纸又揭露一种“托儿”。“阳光女孩”上网聊天,约见男士,见面地点选在那酒吧或咖啡厅里,后面的戏和“婚托儿”一样。

发这个帖子的意思是想提醒家乡的人们注意,莫上这些“托儿”的当。即便在你看来,广告上的征婚者与你十分“般配”也不要轻易动心。因为婚姻不仅仅是外在条件的问题,还有诸如:地域文化、风俗人情、心理卫生、交往成本等等多方面因素,本来这种姻缘就很功利,就算全是真的,成功率也极低,异域轧(ga.2)亲就更不容易。

当然,正常的谈恋爱和人际交往还是要进行,不可以“因噎废食”。只是要借来一双“慧眼”看他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再下手也不迟。或者多利用亲戚、朋友、同事关系介绍,成功率会比这种“撞大运”更高。

本主题由 岳先生 编辑于 2004-10-29

贫困生现象是谁的尴尬?

打开今天的(2005-8-20)大连《半岛晨报》在A18一版之内,看到三则有关教育方面的消息,有喜有愁有哭。所谓喜,喜得莫名其妙;所谓愁,愁得人无可奈何;所谓哭,哭得让人心痛、让人揪心。

先说喜,据湖北《三峡晚报》报道:“考上大学后第一时间向北京报喜贫困生写信感谢胡锦涛资助。”这是该报道的通栏大标题。

“胡爷爷,要不是您的帮助,我早就是五峰大山里的一名失学儿童了。”原来这个学生上小学时的宋老师在1996年荣获中国首届五四青年奖, 受到胡锦涛的亲切接见。

“在中南海宋老师流着眼泪向胡锦涛汇报了山区孩子艰难的求学经历。就在宋老师离开时,胡锦涛托秘书送来2000元钱,首倡成立‘三坪希望基金’。”“就是依靠这个基金,我顺利读完了小学,此后坚持读完初中、高中。”因此,他成为“三坪希望基金”第一个受益人。所以今天能上大学了,得向北京报喜,得感谢胡锦涛资助。

次说愁,同样是考上大学,湖北阳新县的一户人家就没有这么幸运,“两份入学通知书 一家人愁云笼罩”,这是转发新华社的一则消息。说的是这户人家大儿子考上了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研究生;小儿子被中国美术学院录取。“一家人在短暂的高兴之后,很快又被难以筹集学费的愁云笼罩……随着开学日期临近,笼罩在这个家庭里的愁云也越来越浓。”

再说哭,“美声系本科生‘哭丧’赚钱”。据《辽沈晚报》报道,一著名音乐学院美声系本科生,愿为孝男孝女提供专业陪哭服务。“声音洪亮,情感真挚,善于煽情。价格如下:放声高歌100元小时、四邻不安200元小时、绕梁三日300元小时、倾盆大雨400元小时、山崩地裂500元小时。”

看了以上消息我一时无话可说,仔细揣摩看出一点门道。忍不住想咧咧两句。中国教育的贫困生问题已经不是什么鲜为人知的秘密,而是早就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仅从这三则报道就可以看出来其地域性也是纵贯全国没有“死角”,到哪都有贫困生,一搂一大堆。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我读大学了”无非是这个学生得到了她应当得到的最起码的一点点公民权利。却要隔着镇、区、市、省几级政府向国家的最高领导人“报喜”,我看不出“喜”从何来?从这一则消息还可以知道贫困生的问题国家有关领导人是知道的,愚以为:如果从国民经济宏观上进行一下调节,对教育制度方面给一点倾斜,会比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治标不治本的做法效果好得多。

再有,用胡锦涛“首倡成立‘三坪希望基金’”这种办法好不好使?无论是政府财政拨款还是发动各方力量筹集2000元启动资金应当不是什么难事儿,如果好使为什么基层人民政府不能张罗张罗推而广之,让更多的人向北京报喜;如果不好使,“只能救一个人,而不能救一群人”又何“喜”之有?

相比之下湖北阳新县的哥俩就没有这么幸运了,毕竟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得到直接资助,自己的梦自己圆吧!

倒是“哭丧赚钱”的那位大学生值得佩服,至少说这个学生是生活的强者,没有屈服于生活的压力,找到了一条生路。电视剧《马大帅》想必许多人都看过,马大帅从农村进城以后,穷途末路之际找了一份代人哭丧的活儿,凭着屯子人能抹下脸来“撒泼打滚儿哭”的本领,度过了最艰难的日子。试想一个高等学府的大学生,生活但凡能过得去,说什么也不会去干这种连“下九流”都不入的行当。即使用这种做法能渡过难关,很难想象一个靠“哭丧”度日,整天在“装孝子”“装孙子”这种心理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毕业之后如何能走进“美声”这种高雅艺术的圣洁殿堂。

卫生部部长已经公开承认“医疗制度改革宣告失败”。教育制度改革到现在还没有哪位官员承认失败。但是教育制度改革以来“职工工资上涨四倍,教育收费上涨200倍”,“发达国家大学学费占人均GDP20%,而中国目前大学收费占人均GDP79%”的报道已经见诸报端。据《中国贫困大学生研究报告》报道:目前在全国普通高校中,经济困难学生约240万,特困生160万。单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广东省贫困大学生已超过10万,有贫困生在校靠“深夜垃圾箱里捡拾剩饭度日”。欠发达地区有多少贫困生就可想而知了。那些进不来大学之门,连贫困生都没得资格当的更是难以计数。由此引起的自暴自弃、堕落、抑郁、孤僻乃至犯罪等社会现象更是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话又说回来,读完了本科不能自立,还要伸手要钱读研究生;著名音乐学院美声系本科生,不会用专业知识挣钱,沦落为人哭丧,中国的教育走到了这一地步,是不是应当认真反省一下:贫困生现象是谁的尴尬?

2005-8-20

辽南古迹——大石棚

大连市金州区向应镇,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人民军队早期将领、共产党卓越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关向应的家乡,因而得名。近日又听说有一处古迹,民间叫“大石棚”。传说是古代殷墟遗址,想要详查,却无资料。恰逢有事只身前往。

初冬之时,今年还没有下过雪,路不滑,天不冷,一派深秋景色。驾摩托车行14公里到向应镇,一打听“大石棚”就在镇政府东800米左右,沿镇内公路走去,路两边全是耕地鲜有行人。已经能看到石棚了,下公路沿田间小路上到土岗来到石棚跟前,有一石碑高不过1.5米,正中间上书三个大字:小石棚;上款:辽宁省金县革命委员会;落款:1969年。只见石棚由四块石头筑成,三块为东、北、西三面石壁,一块做棚盖,南面敞开式,四块石头中,以上面的最大,有十几吨吧。棚内地面好像由一块石板打底,因有黄土半遮半掩,看不清楚。我在想,这石棚是做什么用的?传说是古代墓葬,不像。说是古人居所,倒有可能。理由是:室内可容纳六七个人,在里面可以站立。东大西小,符合“东边龙头,西边龙尾”的古代民宅建筑理论,东高西低有利于排水。南面敞开因为可以采阳光,且视线好,出入方便。

琢磨半天不知所以,看天色渐晚,掏出相机,啪、啪,排两张照片,回走。

行不远,遇一老者,恭敬请教。答:小石棚就是民间说的“大石棚”。据说是薛平贵征东时在此放马,为冬季御寒,夏季挡雨搭此石棚。我大悟,在此南面比邻是亮甲店镇。传说是因为薛平贵在此晾过铠甲而得名。新中国成立后为纪念关向应,而改名“向应镇”。

历史上从公元1世纪开始,这里归辽东郡管辖,此后几百年金州地区被鲜卑人、高句丽相继占领,一度脱离朝廷控制,隋唐两代多次出兵,至唐高宗元年(650年)征灭高句丽,收复金州。那时应当没有“镇”的界限,这里是一块领域。且薛平贵放的是千军所骑的万马,现今的区区一小镇怎能容得?!

这故事如果演绎开来,当是薛平贵从军之后,受连襟魏虎迫害,在此放马。王宝钏一个人在家寒窑苦守十八载,日日思念夫君,某一天遇大雁迁途中落地,便撕破小褂书就血书,系于鸿雁翅膀之下。这一日薛平贵在此放马,救得落地鸿雁,看到血书知道妻子苦盼夫归,便不顾一切打马回府,在五家坡与王宝钏相遇,演绎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流传至今。

哪位要想弄个明白,请看京剧《王宝钏》和《五家坡》好了!

本主题由 岳先生 编辑于 2005-11-23

同类推荐
  • 中国西部文学文库-走出沙沟

    中国西部文学文库-走出沙沟

    《中国西部文学文库:走出沙沟》不仅将杂文这一文学体裁纳入其中,还出现了一些宁夏文学的新变化。长期以小说创作为主的青年作家漠月、了一容和火会亮。其中,漠月的。《中国西部文学文库:走出沙沟》收录了作者近年的散文创作精品;了一容的《走出沙沟》还得到了文学大家王蒙的推荐;而火会亮的散文随笔集《细微的声音》,记录的则是作者在西海固生活的思想感悟,展现了贫困地区人们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此外,作为第22届书博会阅读大使的阿舍,此次被收录其中的短篇小说集《奔跑的骨头》,也是她的首部短篇小说集,作者以散文的笔触,女性的敏锐感,独特的语言穿透力,讲述了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 转机

    转机

    本书是马天宇的首本图文随笔集,是他梳理出来的人生轨迹。本书内容包括工作、生活、旅行等方面,这些片段多少能折射出当下时代的细枝末节。这也是他记录下这些片段的初衷。
  • 水浒传语典

    水浒传语典

    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刻画、故事情节叙述、精彩场景描写,无不借助语言手段的写景、写意、写真、写实、写照,描摹人物性格鲜明,描摹故事生动传神,描摹情节精彩纷呈。尤其是那些表现典型人物的典型语言,以及对典型环境的典型描述,总是令人心生感慨,口耳相传,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 人一生不可不读的哲理美文

    人一生不可不读的哲理美文

    许多人为领悟人生哲理费尽心机,殊不知一滴水里蕴涵着大海,一句话中蕴藏着博大的智慧。一本好书可以滋润你的心田,一篇美文也可以让你感受到阳光的温暖。
  • 生活滋味

    生活滋味

    本书收录了作者151篇小散文、小随笔,包括:“悠长的北京滋味”、“北京文友”、“美食香茗谈风味”、“旅游之乐”等。
热门推荐
  • 惟爱你:黑夜的那一米阳光

    惟爱你:黑夜的那一米阳光

    世界上真的有天使吗?为何在黑暗的城堡有那么一个全身散发着阳光的男孩来到她心灵的城堡,天一下子亮了起来,看到了遍地的蔷薇花开。悲伤的身世使她变得警惕多疑,是他将她从黑暗的城堡拉回了现实,并为她建起一座爱的宫殿,时光不老,我们不离不弃!
  • 游戏修仙人生

    游戏修仙人生

    一部手机,一个游戏,一场人生...一次偶然的缘分相遇,开启了杰的游戏修仙人生,这是游戏,亦或是人生之路。争渡,争渡,修仙之路……
  • 武帝横空

    武帝横空

    武帝横空,万界匍匐!陈楠穿越了,穿越到了一个根骨奇差的废材少年身上。一把金色小剑浮现在了他的识海上空,八个小字在他脑海浮现。“灵犀神剑,万界陨灭!”他带着这把剑,走上了一条通往无上武道的路。万界在他剑下毁灭,万界又在他剑下新生。武帝从没有敌人,因为他的敌人都已经死了。
  • 我来自北京

    我来自北京

    穿越啦,穿越啦,我开车汽车穿越啦!顺丰优秀员工马向东今天告别电动三轮车,开上小汽车开开心心去送快递。忽然一道晴天霹雳,马小哥没有踩住刹车,穿越到了不知道是什么年代的地方。不是附身废柴大少也不是落魄王孙,更加不是天之骄子转世成神,而是开着五菱小厢货踏上了这块神奇的土地。你问我哪来的?我来自北京!
  • 遵命,女鬼大人

    遵命,女鬼大人

    一个倒霉蛋被神秘而又漂亮的女鬼附身,在女鬼调教下,修通灵术,炼茅山道法,驱鬼降妖,除魔卫道!
  • 湘军为什么这么牛:1

    湘军为什么这么牛:1

    最会说书的湖南人为您细说晚清湘军为什么这么牛。国内首部通俗解读晚清湘军史的巨著。揭开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曾国荃、江忠源…等湘军将帅百战百胜、升官不断的彪悍人生之路,全景再现了湘军金戈铁马的壮阔历史。
  • 娶个神棍回家好不好

    娶个神棍回家好不好

    连载:他的前二十八年都是在沉香的陪伴下度过,相熟的人对他的评价多是“不食人间烟火,谦和有礼却又桀骜不驯”他也以为自己会在在平静无波的生活里直到终老,直到那个神神叨叨的住棺材的小文案出现,她总是一副面无血色的模样,但是每每总能将他前面的温雅面皮撕破。男主角:凌云之女主角:秦小多
  • 重生之让你幸福

    重生之让你幸福

    李云因为被人陷害吸毒入狱,出来已是物是人非,不敢回家,不敢面对父母嫌弃职责的眼神,更加不敢面对被她抛弃的杨军,如果能时光能倒退,她一定不会离开他,一定要让背叛她欺骗她的人付出代价!这是一个重生回来从赌石走上商界走上黑道走上政坛的世界,李云一步步走上众人无法超越的高度,这一路上有爱人的陪伴,有朋友亲人的守护,她就是七少!一个女子的传奇,她是黑道教母,她是商界的神话,她是政坛背后的靠山,她就是七少!“在这个世界上只要是他不愿意的,没有人可以勉强他!”这是对他的承诺。“原来你就是七少!哈哈!想不到我居然是败在一个女人的手里”这是敌人对她的评价。
  • 伊利丹传奇

    伊利丹传奇

    我是一个渡劫失败穿越的修仙者,一个背负着传奇的人物。我将替代伊利丹在这个魔兽世界里战斗,立于这个世界的顶点,坐上那顶端的位置。
  • 不尽缘

    不尽缘

    灵魂深处,亘古西风。吹不尽的黄沙岁月,摇曳着远山梦寐的记忆,一直以来,独自走行,你的身影,如月般玄出玄进……午夜梦回,我记得你,你可还记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