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80100000017

第17章 深明大义(1)

卫石碏大义灭亲不徇私情

◎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老子》

石碏(生卒年不详),春秋时卫国大夫。卫桓公十六年(前719),公子州吁袭杀桓公,自立为卫君,其子石厚参与其谋。他把州吁与石厚诱到陈国,请陈人捉住杀死。

春秋时,卫庄公娶了齐国太子得臣的妹妹,名叫庄姜。庄姜容貌美丽却没有孩子,卫国人为她作了一首《硕人》的诗。后来,卫庄公又从陈国娶了个女子,名叫厉妫。厉妫生下孝伯,孝伯很早就死了。厉妫随嫁的妹妹戴妫生了卫桓公,庄姜就把桓公当成自己的儿子。

公子州吁,是庄公宠妾的儿子,受到庄公宠爱并且喜欢武事,庄公也不令禁止,庄姜很讨厌他。刚正不阿的大臣石碏向庄公进谏说:“我听说疼爱孩子,应该用正当的道理去教导他,不要让他走上邪路。骄横、奢侈、淫乱、放纵,是导致邪恶的四种毛病。这四种毛病的产生,是由于给他的宠爱和俸禄都过了头。国君如果要立州吁为太子,那就确定他的地位;如果还没有拿定主意,就会逐步地引导他酿成祸乱。大凡受到宠爱而不骄横、骄横而能安于地位下降、地位下降而不产生怨恨、产生怨恨而能够克制的人,这种人是很少的。而且,低贱妨害高贵、年轻欺凌年长、疏远离间亲近、新进离间故旧、弱小压迫强大、淫邪败坏道义,这是六种逆理的事。国君行事得当、臣子奉行君命、父亲慈爱儿子、儿子孝顺父母、兄长爱护弟弟、弟弟敬爱兄长,这是六种顺理的事。背离顺理的事而效法逆理的事,这就是使祸患很快降临的原因。作为统治民众的君主,应该尽力除去祸患,而您却让祸患很快降临,恐怕不能这样吧!”

卫庄公听不进去。石碏的儿子石厚和州吁交往,石碏加以制止,但制止不了。等到卫庄公死后、到卫桓公即位时,石碏就告老退休了。这时骄横霸道的州吁一心想杀死哥哥桓公夺取君位。

卫桓公四年的春季,在石厚的积极策划下,州吁杀掉了卫桓公而自己做了国君。州吁封石厚为上大夫。

州吁设法使百姓和睦安定,于是石厚就向石碏请教安定君位的办法。石碏说:“朝见周天子就能够安定君位了。”石厚问:“用什么办法能朝见周天子呢?”石碏回答:“陈桓公正受到周天子的宠信,陈国和卫国关系又正密切。如果去朝见陈桓公,让他向周天子请求,就一定能办到。”石厚就跟着州吁到陈国去。

却说石碏和陈国的大夫子针非常要好。在州吁动身之前,石碏已写了一封书信,命心腹之人送往子针。书信大致是说:“卫国不幸,竟然有弑杀君主的祸事。这虽然是州吁干的,但是与我忤逆的儿子石厚也有关系。希望可以借助贵国的力量,诛杀两个逆贼,那么天下大幸。”子针于是和陈桓公定下擒拿州吁的计谋。

州吁、石厚来到了陈国,在太庙与陈国君臣见面。石厚先到,只见门口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为臣不忠,为子不孝者,勿入此门。”石厚吓出了一身冷汗,问子针:“这是何意?”子针说:“此乃先君的遗训。”大家入座以后,只见子针站起来大声喝道:“奉天子之命,擒拿州吁、石厚两名逆贼,其余俱免。”石厚赶忙拔剑,一时着慌,剑怎么也拔不出来。早有几十名士兵冲了出来,把州吁、石厚两人绑了。

马上要把州吁、石厚两人带上刑场。大家说:“石厚乃石碏的亲儿子,不知石碏心里如何打算?”陈桓公于是将州吁、石厚分两处监禁,并派人到卫国听取石碏的意见。

石碏这些天都未曾出门,听说陈国的使者来了,赶紧召集诸位大臣,将设计捉拿州吁、石厚的事跟大家说了。石碏说:“两人都犯下了不可赦免的罪行,谁愿意为我走一趟?”大家都说:“州吁是首犯,应该正法;石厚是从犯,可从轻发落。”石碏说:“州吁的罪恶,也是我那逆子酿成的,我绝不能为此事徇私情。”于是派人前往陈国处决了州吁和石厚。

◎故事感悟

人们常说“虎毒不食子”,但在大义面前,就算是自己的儿子也不能纵容,所谓“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卫国石碏为报主恩,不徇私情、大义灭亲,实在令人敬佩!

◎史海撷英

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是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汉书·艺文志》将战国主要思想学派分为十家──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兵、小说。西汉人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将小说家去掉,称为“九流”。俗称“十家九流”就是从这里来的。

◎文苑拾萃

春秋五霸

从公元前770年到前476年,历史上称为春秋时代。在这290多年间,社会风雷激荡,可以说是烽烟四起,战火连天。仅据鲁史《春秋》记载的军事行动就有480余次。司马迁说: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相传春秋初期诸侯列国140多个,经过连年兼并,到后来只剩较大的几个。这些大国之间还互相攻伐,争夺霸权。春秋时期,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威,天子反而依附于强大的诸侯。一些强大的诸侯国为了争夺霸权,互相征战,争做霸主,先后称霸的五个诸侯叫做“春秋五霸”。

李膺痛骂宦官慷慨就义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屈原

李膺(110—169),字元礼,颍川襄城人,出身于东汉时的官僚地主家庭。李膺饱读诗书,满腹经纶,能传授学业,能带兵打仗,曾为司徒胡广所看中,历任青州刺史和渔阳太守等职。当时鲜卑族屡犯边塞,又起用李膺为乌桓校尉。他身先士卒,不避矢石,每破鲜卑。李膺后因事免官,回家乡纶氏,设馆教书。永寿二年(156),鲜卑侵扰云中,桓帝不得不重新起用李膺为度辽将军。李膺一到边境,慑于他的威望,鲜卑望风臣服。李膺后因得罪宦官而死。

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汉朝京城洛阳的人们都已入睡了,街头死一般的寂静。突然,远处传来狗的狂吠声,紧接着街上响起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和“钩”剑的撞击声。

“差役们又要抓人了。”

与此同时,一家深宅大院内一片忙乱,大家都着急地催促一个官员模样的人赶快逃走。那人却沉稳镇定,反而安慰家人说:“临事不怕危难,有罪不避刑罚,这是做臣子的气节。我如果要逃走,正说明害怕对手,我也不能因怕死而放弃正义呀!”他坚决不离开,不久就被抓走了。

这人就是李膺。他在与宦官和外戚的斗争中被人陷害,因而被捕。李膺为人正直,个性孤傲,不爱随意与人交往。但由于他学问高深,在社会上的名气很大,再加上他那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一般人都以能与他交往为荣。一旦受到李膺接待,就感到身价倍增。在当时,宦官和外戚交替把持政权,下层官员虽然对此深恶痛绝,但也只是敢怒不敢言。李膺却不怕这一套,他在任司隶校尉期间,严厉执法、不避强暴,令宦官望而生畏。

宦官张让的弟弟张朔,仗着他哥哥的权势,贪暴残忍、无恶不作,甚至杀害孕妇取乐。李膺听说后,义愤难平,派人把他捕来立即处死。

张让仗着自己得宠于皇帝,哭着请求皇帝处死李膺。皇帝质问李膺为什么先斩后奏,他回答说:“过去孔夫子做鲁国司寇,上任七日就诛死少正卯。今日臣到任已几十天了,才把横行霸道的张朔处死。我以为自己除害不速而有过,想不到会因及时处死一个祸害而获罪。反正我已惹祸,死期快到了,特请求皇上再让我多活几日,除掉祸首张让,然后即便把我烹煮而死,我也心甘情愿。”

这番有智有勇的话,说得皇帝哑口无言,只得埋怨张让说:“这是你弟弟的罪过,怎能怨别人呢?”

此后大小宦官对李膺都很畏惧。李膺义无反顾地打击横行霸道的宦官势力,招来了宦官的忌恨。但也赢得了众多士人的敬仰和拥护。那些宦官们对他的忌恨却越来越深,时刻都想置他于死地。

后来宦官集团指使人诬告李膺笼络太学游士,交结门徒,结成朋党,诽谤朝政。李膺被捕,不久就被判了死刑。

临刑前,他的夫人到狱中去探监,哭着说:“你这样无罪而被判死刑,老天真是不长眼,留下我和孩子该怎么办呀?”

李膺安慰她说:“这样无罪而死,不是很好吗?有罪被判刑,那才对不起你和孩子。希望你把孩子照看好,长大以后让他知道他父亲是怎样一个人就行了。”

李膺被押上了刑场。行刑时,他满脸正气、镇定自如,把平时凶狠的刽子手震慑得两手发软,迟迟下不了手。李膺长得身材高大,想砍下他的头也不容易,刽子手就逼他先跪下,然后再动手。但他坚决拒绝:“我自知没做错什么事,让我跪着死绝对做不到。”

刽子手无奈,只好请求李膺坐在地上,然后才把他杀了。

百姓深深敬仰他的这种大义凛然的气度。他死后,大家都自愿结队为他送葬。

◎故事感悟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李膺为扬善,不卑躬屈节;为惩恶,置生死于度外。这种为正义,深明大义、惩恶扬善的死,不是比泰山还重吗?

◎史海撷英

三公九卿制

三公指太尉、司徒、司空,他们的品级最高,名义上的职责是辅导皇帝主持国家政务;三公之上还有太傅,其职责辅导皇帝,但不常设。东汉的实际政务都同属尚书台,因此,三公、太傅如没有“录尚书事”的头衔,就是没有实权的虚职。三公的属官有长史一名,掾属、令史、御属各二三十名。其中,长史是三公的主要副手,掾、属是分管具体事务的部门负责人(掾是正职,属是副职)。除长史由朝廷任命外,其他属官均由三公自行聘用。九卿是太常、光禄勋、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他们各自分管不同的政务,太长掌典礼,光禄勋、卫尉掌宫省禁卫,太仆掌皇帝车马,廷尉掌司法,大鸿胪掌接待诸侯与少数民族,宗正掌皇族事务,大司农掌国家财政收支,少府掌皇帝器用服饰。九卿各官的长官是卿,副职为丞;其下分设各官管理具体事务,大体以令为正职,丞为副职。

◎文苑拾萃

造纸术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纸的国家。东汉元兴元年(105)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他用树皮、麻头及破布、渔网等植物原料,经过挫、捣、抄、烘等工艺制造的纸,是现代纸的渊源。自从造纸术发明之后,纸张便以新的姿态进入社会文化生活之中,并逐步在中国大地传播开来,以后又传布到世界各地。根据考古发现,西汉时期(公元前206年至公元前8年),我国已经有了麻质纤维纸。但因质地粗糙,且数量少,成本高,因此未得普及。

邓攸重义弃子保侄

◎怒则思理,威不忘义。——汉·刘向

邓攸(?—326),字伯道,西晋时期平阳襄陵(今山西襄汾东北)人,祖父邓殷,官至中庶子。

邓攸的弟弟很早便过世了,留有一个小孩。永嘉末年,邓攸被石勒军所俘,连同妻子、儿子和侄子同被掳。石勒打算掳他们过泗水北去。

邓攸见岸边杂草丛生、林木茂密,便用刀砍坏了载他们的牛马车,牵着牛马,带着全家藏在密林中。等石勒的军队过了河,走远了,邓攸才用牛马驮上妻子、儿子和侄子向南逃去。谁知,路上又遇上了强盗,抢走了牛马,他只得担着儿子、侄子,偕同妻子徒步行走。

虽然不停地赶路,但行进非常缓慢。邓攸想:像这样带着两个孩子逃命,很难都保全性命;如果只带一个,或许能幸存。可是,一个是自己的独生子,一个是弟弟的遗孤,舍弃哪个呢?左思右想,横下一条心,对妻子说:“此去江南,远隔万里,很难两全。弟弟过世,若舍侄儿,会断其子嗣。只有舍子保侄了!日后若能幸存,或许能再生孩子!”

妻子是个深通情理的人,知道此时丈夫的心比她还难受。她流着泪,说:“孩子爹,大丈夫自古义为先。此刻,也只能舍子取义了……”说完,夫妻对泣。于是,将子弃于荒野。

◎故事感悟

“自古义为先”。邓攸弃子保侄的抉择,成就了他舍子取义的英名!

◎史海撷英

五胡乱华

五胡乱华是中国东晋时期塞北多个胡人的游牧部落联盟,趁中原的西晋王朝衰弱空虚之际大规模南下,建立胡人国家而造成与中华中统政权对峙的时期。“五胡”指匈奴、鲜卑、羯、羌、氐五个胡人的游牧部落联盟。百余年间,北方各族及汉人在华北地区建立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各异的国家,开启了五胡十六国时期。

◎文苑拾萃

《兰亭序》

《兰亭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集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行书法帖。东晋穆帝永和九年(353)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41人,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兰亭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好景不长、生死无常的感慨。法帖相传之本,共28行,324字,章法、结构、笔法都很完美,是他33岁时的得意之作。

谭嗣同甘洒热血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

谭嗣同(1865—1898),字复生,号壮飞,又号华相众生、东海褰冥氏、廖天一阁主等,湖南浏阳人,清末巡抚谭继洵之子。谭嗣同善文章,好任侠,长于剑术,是著名维新派人物。谭嗣同1898年参加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宣武门外的菜市口刑场英勇就义,同时被害的维新人士还有林旭、杨深秀、刘光第、杨锐、康广仁。六人并称“戊戌六君子”。

同类推荐
  • 科技城十日游-穿越安培走廊(插图版)

    科技城十日游-穿越安培走廊(插图版)

    我们正优哉游哉的在安培走廊里闲逛的时候,一个不适宜的人物闯入了我们的眼帘,一会儿左边一会儿右边的围着一张桌子来回走动,样子怪怪的,“小胡子叔叔,你看那人在做什么?鬼鬼祟祟的。”
  • 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古代阿拉伯文化盛开的一朵文学奇葩,它汇集了古代中东、中亚和其他地区多个民族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在世界各国的神话故事中,散发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深深地吸引着世界各国读者……《一千零一夜》以自己那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和痛快淋漓的文学语言以及优美、动人、独特的阿拉伯和伊斯兰色彩,保持着自己持久的艺术生命力,它的成书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写成的,而是历代阿拉伯民间说书艺人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反复加工、转达、创作的结果。故事最早起源于一部波斯故事集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湖泊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湖泊

    本书系统地介绍了湖泊的成因、分布、分类以及特性等,通俗的文字和漂亮的画面相结合,让青少年朋友更乐于学习和掌握。
  • 淘气小子好事坏事一火车——聪明鬼就是牛

    淘气小子好事坏事一火车——聪明鬼就是牛

    本套书是一套校园幽默小说,包括《疯狂鬼变淑女》、《胆小鬼也疯狂》、《滑头鬼栽了》、《聪明鬼就是牛》四本书。作家在这四部作品里,以积极向上的心态成功地刻画出周大齐、侯洋、李晓果、巴奇这四个小主人公的形象:他们精力旺盛,活泼好动,有爱心,有强烈的求知欲;他们想助人为乐做好事,却常常把事办砸;他们好心却办了错事,闹出一个个笑话……孩子们读着这样的小说,在捧腹大笑的同时,常常能够从文字中读出自己或同伴成长的影子,产生共鸣。
  • 走进科学·恐龙公园

    走进科学·恐龙公园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热门推荐
  • 千古泪

    千古泪

    临走之时他对诺小苡说的最后一句话便是“等三个花开花败后,不论在外面是成还是败,我都会回来亲手为你披上嫁衣,让你做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而诺小苡就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看着四个花开,三个花败,盼了又盼的等着心爱的那个人回来,却想不到等来的却是一纸绝情书。
  • 仙冥动

    仙冥动

    世事纷繁,红尘滚滚,每个人身上都隐藏着着许多故事,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一个名叫洛枫的人的故事。
  • 葬心说

    葬心说

    夜深人静之时,叶心单手轻抚左胸的心脏.许久,左胸内的心脏才轻微地跳动了一下......
  • 武变星辰录

    武变星辰录

    战时无休止,乱世英雄出,破而后立真龙啸,涅槃重生畅逍遥,且看少年如以何逆天之质独步万界逆乾坤!
  • 魔盗笔记

    魔盗笔记

    鬼魂,兽族。玄乎仙术和斗魔本领。远古时代,大地洪荒,兽族崛起,妖魔横行。敌人进犯,懵懂少年身陷战火,几经磨难,发誓成就一番霸业,为天下苍生而战................
  • 第六帝国(下)

    第六帝国(下)

    十九世纪,欧洲有六大势力,大英帝国、普鲁士(后来的德意志)、法兰西、奥匈帝国、俄国……还有罗斯柴尔德家族,这个家族还有另一个显赫的外号,就是“第六帝国”。曾经有一句经典的话形容二十世纪二战前的美国情况“民主党是属于摩根家族的,而共和党是属于洛克菲勒家族的……”其实在这句话后面还应该跟一句“而洛克菲勒和摩根,都曾经是属于罗斯柴尔德的!”罗斯柴尔德家族发迹于18世纪中期,其创始人是梅耶·阿姆斯洛·鲍尔(MayerAmschelBauer),后更名为梅耶·阿姆斯洛·罗斯柴尔德。
  • 我们的爱情,南苑北辙

    我们的爱情,南苑北辙

    “郁南苑,我还喜欢你。”黎北悲痛的说“恩,谢谢!”郁南苑眼里没有泛起任何波澜黎北的心突然炸裂似的疼,他看着郁南苑义无反顾离去的身影,伸出手想要抓住些什么,却最终还是放下了手……他们当初有多么幸福,现就有多冷漠,怎么会搞到这种地步呢?黎北再也承受不了的蹲在了地上,双手插在浓密的头发里,一副痛苦的样子……
  • 快乐和尚

    快乐和尚

    我个人学佛6年,一日做梦,梦见姥姥受苦。后入定进入冥界,成就劝善使者,后成就定慧如来。成就劝善使者后,掌管三界情谊之事,后成就了《蝴蝶恋》、《千年恋》、《鹊桥恋》等一系列故事。有真实经历与感悟,有人类所不知的事情,当然有虚构的情结,真假之中看个道理,心性不同,见解不一。
  • 《太空宇航知识篇》(三)

    《太空宇航知识篇》(三)

    科普知识百科全书:太空宇航知识篇,能帮助广大读者增长知识、开阔视野,结合当前新的知识理论,根据青少年的成长和展特点,向青少年全面又具体重点的介绍了自然知识。
  • 《霜舞封魔传》

    《霜舞封魔传》

    武术学校优秀学员在放假时玩游戏,莫名穿越异界,穿越后,身为一名手握神刃的战士,面对种种困难,多少次有过退缩的欲望,但也多少次凭着坚强的意志战胜困难,渐渐地,已经完全和这个异界融合,在这个世界,他经历了自己原来的世界中所不能经历的事情,使他变的勇敢了,他的性格也完全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