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81000000021

第21章 任人唯才 平等待人(3)

此事发生在春秋时期的晋国。晋平公时,年老的中军尉祁奚请求退休。晋平公为由谁继任,征询祁奚的意见,祁奚“称解狐,其仇也”。晋平公刚要任命解狐,不料他却病死了。晋平公又询问祁奚谁可任中军尉,祁奚回答说:“午也可。”午就是祁午,是祁奚的儿子。后来中军副尉羊舌职也死了,祁奚又推羊舌职的儿子羊舌赤继任。晋平公于是任命祁午为中军尉,羊舌赤为中军副尉。

《左传》的作者在评价这件事时说:“君子谓祁奚于是能举善矣,称其仇不为谄,立其子不为比,举其偏不为党。”他还引用《尚书·商书》中的话说:“‘无偏无党,王道荡荡。’其祁奚之谓矣。”意思是说,不偏私,不结党,王道才能发扬光大。大史学家司马迁也说:“祁奚可谓不党矣!外举不隐仇,内举不隐子。”这些都是说祁奚举荐人才出以公心,一心为国。

祁奚不仅能够出以公心举荐人才,而且善于保护人才。晋平公八年(公元前550年),晋国公卿范鞅与大夫栾盈发生矛盾,于是鼓动父亲范宣子灭掉栾氏。范宣子当时主持晋国政事,手握大权,栾盈被迫逃到楚国,范宣子杀死了与栾盈关系密切的箕遗、黄渊及羊舌虎等人,拘禁羊舌虎之兄羊舌赤、羊舌肸等人。有人对羊舌肸说准备为他说情,羊舌肸却理都不理。羊舌肸对人说:一定要祁大夫说情才管用。人们问他为什么,他说:“祁大夫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其独遗我乎?《诗》曰:‘有觉德行,四国顺之。’夫子觉者也。”

祁奚听说羊舌赤、羊舌肸兄弟二人要被治罪,当即由快马驾车面见范宣子,说:“《诗》曰:‘惠我无疆,子孙保之。’《书》曰:‘圣有暮勋,明征定保。’夫谋面鲜过,惠训不倦,叔向有焉。社稷之固也,犹将十世宥之,以劝能者。今壹不免其身,以弃社稷,不亦惑乎?鲧殛而禹矣;伊尹放大甲而相之,卒无怨色;管蔡为戮,周公佑王。若之何其以虎也弃社稷?子为善,谁敢不勉?多杀何为?”范宣子听了他这番话,也觉悟到打击面过宽,立即登车到平公那里,请求释放羊舌赤、羊舌肸等人,而祁奚却不见羊舌肸而归。

◎故事感悟

祁奚“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的优良品德为历代所赞颂,成为举荐人才的楷模。他保护羊舌赤、羊舌肸的事迹鲜为人知,但其爱护人才、公私分明的作风却值得后人学习。

◎史海撷英

穆伯好色

文公期间,桓公子庆父有子敖,称公孙敖,姬姓,孟孙氏,谥穆,史称孟穆伯。

文公元年,穆伯以鲁国卿的身份与诸侯会盟,隐隐僭越鲁公,其势力在鲁国非同一般。其时襄仲尚不如他,然而襄仲多次出使齐国、晋国等强国,为鲁国沟通外交、排忧解难,逐渐掌握主动权。

穆伯为人好女色,他早年娶了莒国的女子为妻,称戴己,又娶戴己的娣声己,两位莒女都给他生下儿子。但是他还想着莒国的女人,于是向莒国索要。莒国以他已经娶了两个了,再娶那就是地位就很低下的为由,不愿意再嫁女给他。

文公七年,徐国伐莒,莒女求救于鲁。穆伯出使,与莒盟,同时为襄仲迎娶莒女。结果,他一看到将要出嫁的莒女,心动不已,竟然自己娶过门,把本该是襄仲的妻子的莒女娶来作自己的女人。莒国有求于人,这次不敢拒绝。而襄仲很生气,请求文公发兵讨伐穆伯。但是惠伯出面,劝说文公不要对臣子之间的乱事横加干预,以免有害于鲁国。于是,穆伯顺利娶到第三个莒国女子。

◎文苑拾萃

祁奚父子墓

祁奚父子墓是东周时期晋国大夫祁奚和其子祁午(晋悼会时中军尉)的墓葬。位于山西省祁县城南3公里的阎名村,两墓东西排列,相距30米左右。祁奚墓为圆形,封土高4.5米,直径16米。祁午墓方形,封土高3.2米,东西16米,南北14.5米。两墓至今都保存完好。

程元凤举人无私

◎公事公办。——《济公全传》

程元凤(1200—1269年),字申甫,号讷斋。歙县(今属安徽)人。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进士。宝祐四年(1256年),拜右丞相兼枢密使。

程元凤于宋理宗与宋度宗时在朝为官。程元凤为人刚正,坚持原则,长于推举人才,在任侍御史时即“荐名士20余人”。

因为程元凤的地位与有知人之明,许多人都希望通过程元凤得到进身的机会。

一次,一位老相知的儿子找到程元凤,请求他看在世交的面上,安排一个职位。程元凤说:任官必须有一定资历与成绩。那个人“累请不许,乃以先世为言”,讲述了两家的世代友谊,尤其讲了当年他的父亲如何推荐程元凤做官。程元凤说:“先公畴昔相荐者,以某粗知恬退故也。今子所求躐次,岂先大夫意哉?矧以国家官爵报私恩,某所不敢。”程元凤提出:过去你们父亲推荐了我,只是因为我粗知礼义,淡于名利。今天你不按程序要求提拔,难道不是有悖于先公的用人原则吗?以国家的官爵报答私人的恩德,这是我程元凤不敢做的。程元凤态度坚决,晓之以理,故人子弟只好诺诺而退。

还有一个官员,以前受过程元凤的议论与批评。过了一段时间,那人表现较好,元凤“见其可用,便荐拔之”。有人与程元凤讨论这件事,程元凤说:“前日之弹劾,成其才也;今日之擢用,尽其才也。”意思是说,以前的弹劾,是为了教训、帮助他使之成材;现在的推荐任用,正是为了发挥他的才干。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故事感悟

程元凤用人唯才是举,持正不阿,一心为国,他的这种选材任能的方法值得人们称道。

◎史海撷英

熙宁变法

宋英宗死后,他的长子神宗赵顼即位。神宗在位期间,宋朝初期制订的制度已经产生诸多流弊,民生状况开始倒退,而边境上辽和夏又虎视眈眈。神宗因此锐意改革。神宗启用著名改革派名臣王安石进行朝政改革,将其任命为参知政事。王安石推行的新法包括均输、青苗、免役、市易、保甲、保马、方田均税等。但是,新法的实行遭到了以司马光为首的保守派的强烈反对。加上全国天灾不断,神宗的新法实行的决心也有所动摇。熙宁七年(1074年),北方大旱,一个名叫郑侠的官员向神宗上呈一幅流民图,图中景象惨不忍睹,神宗因此受到极大震撼。

第二天神宗就下令暂罢青苗、方田、免役等十八项法令。尽管这些法令不久之后得到恢复,但神宗与王安石之间已经开始不信任。熙宁七年四月,王安石第一次被罢相,出知江宁府,后来变法派中的官员吕惠卿肆意妄为,王安石因此回京复职,但是他依然受到保守派的坚决阻挠。熙宁九年(1076年)六月,王安石长子去世,王安石借机坚决求退,神宗于十月再次罢免王安石的相位,此后王安石便不问世事。

◎文苑拾萃

《三朝北盟会编》

宋代史学名著,全书250卷,采编年体例。作者徐梦莘(1126—1207年),江西清江人。29岁举进士,一生大部分时间居家著述,至光宗绍熙五年(1194年)69岁时才撰成《三朝北盟会编》一书。

“三朝”,指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宋高宗赵构三朝。该书会集了三朝有关宋金和战的多方面史料,按年月日标出事目加以编排,故称为“北盟会编”。宋金和战是北宋末南宋年间头等大事,宋人据亲身经历或所闻所见记录成书者,不下数百家,但“各说异同,事有疑信”。因此,徐梦莘将各家所记,以及这一时期的诏敕、制诰、书疏、奏议、传记、行实、碑志、文集、杂著等,凡是“事涉北盟者”,兼收并蓄,按年月日标示事目,加以编排,征引的文献达200多种,对记述的异同和疑信也不加考辨。书成之后,庆元二年(1196年)实录院取进,作为编修《高宗实录》的参考。其所引用的资料也因史馆缺少,录进了100多种。为此,宋廷特除徐梦莘为直秘阁。此后,徐梦莘又继续编纂了《北盟集补》50卷,但早已失传。

该书长期仅有抄本流传,窜改甚多。现存通行本,有光绪四年(1878年)袁祖安的活字排印本、光绪三十四年许涵度的校刊本。许本较胜于袁本,但错误仍不少。

元世祖不论资历用安童

◎私义行则乱,公义行则治。——《韩非子·饰邪》

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1294年),蒙古帝国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之孙,监国孛儿只斤·拖雷第四子,孛儿只斤·蒙哥弟。1260年自称蒙古帝国可汗,汗号“薛禅可汗”,但未获普遍承认。1271年建立元朝,成为元朝首位皇帝,庙号世祖,谥号圣德神功文武皇帝。

元朝蒙古族统治者统一中国之初,表现出对中原传统文化的尊崇之外,在用人上还表现出不拘一格、用人唯才。元世祖任命18岁的安童为相即是一例。

安童是开国元勋木华黎的孙子,因祖父的功劳“召入长宿卫,年方十三,位在百僚上”。但是,安童不是凭借祖辈的老本而立足的。他聪明好学,志气不凡。有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与安童的母亲和姨母谈话,问起安童的情况,安童母亲介绍说:“安童虽幼,公辅器也。”世祖问为什么?安母回答说:“每退朝必与老成人语,未尝狎一少年,是以知也。”十几岁的安童已经不愿和孩童们玩耍,而喜与有学问的成人一起讨论大事,足见其已远比一般少年成熟。世祖听后,大为赞叹,因而时时注意培养、考察这位少年得志的年轻人。

中统四年(1263年)阿里不哥争位失败,世祖拘捕其党徒千余人,将依法论处。当时安童在世祖左右,世祖询问他:“朕欲置此属于死地,何如?”安童答道:“人各为其主,陛下甫定大难,遽以私憾杀人,将何以怀服未附?”世祖惊讶地说道:“卿年少,何从得老成语?此言正与朕意合。”从此,世祖对安童更加另眼看待。

至元二年(1265年),安童18岁。元世祖欲任其为光禄大夫、中书右丞相。安童辞谢说:“今三方虽定,江南未附,臣以年少,谬膺重任,恐四方有轻朝廷心。”世祖说:“朕思之熟矣,无从逾卿。”于是,安童担任了中书右丞相,这时他年仅18岁。

世祖任用安童绝不是摆架子以招徕人才,而是付与重权,让他参与国政。至元五年,有几位权臣想剥夺安童的实权,建议设立尚书省让阿合马主持,而让安童居三公之位。世祖付之廷议。大臣商挺知道权臣的用心,反驳说:“安童,国之柱石,若为三公,是崇以虚名而实夺之权也,甚不可。”元世祖深以为然,维护了安童的地位。

至元十二年诏安童以行中书省枢密院事,随太子北平王镇守边防10余年,以后又重新被任命为右丞相。安童49岁因病去世,世祖大为悲悼,为他举行了隆重葬礼并树碑纪念。

◎故事感悟

安童虽有才名,但资历浅薄,在古代封建官员任用制度下照常理不能很快得到重用,但元世祖却打破常规,重用安童。元世祖重用年少有才的安童的事迹,堪称任人唯才的典范。

◎文苑拾萃

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陵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规模不算大,占地约5.5公顷,但颇有特色。成吉思汗陵坐落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甘德利草原上,距东胜区70公里。蒙古族盛行“密葬”,所以真正的成吉思汗陵究竟在何处始终是个谜。现今的成吉思汗陵乃是一座衣冠冢,它经过多次迁移,直到1954年才由湟中县的塔尔寺迁回故地伊金霍洛旗,北距包头市185公里,这里绿草如茵,一派草原特有的壮丽景色。成吉思汗陵现在已经成为内蒙古的一处主要旅游景点。

开科取士,选用贤才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礼运》

杨坚(541—604年),隋朝开国皇帝。汉族。弘农郡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人。汉太尉杨震十四世孙。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一了百年严重分裂的中国,开创先进的选官制度,发展文化经济,使得中国成为盛世之国。在位期间,隋朝开皇年间疆域辽阔,人口达到700余万,是人类历史上农耕文明的巅峰时期。杨坚是西方人眼中最伟大的中国皇帝,被尊为“圣人可汗”。

始于隋代、完善于唐代的设科取士制度,是中国古代选取人才制度的一次重要变革。它一反过去按门第和权势取士的做法,开始以德行和才能为选拔人才的标准。

魏晋南北朝的数百年间,大都实行由大官僚和豪门势族所把持的“九品中正制”和“重门第”的取士制度,形成所选官吏“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隋文帝得天下后,深感完全以门资取人弊多利少,开始“先德行、后文才”的取士办法,打破“上品无寒门”的局面。

同类推荐
  • 党员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从政箴言

    党员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从政箴言

    本书整理收录了古往今来从名家先哲到平凡大众的至理名言、从政体会和人生感悟,在这里奉献给大家自勉。相信这些独具特色、富于启迪的从政名言对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清白为官、坦荡做人有着良好的启示作用;对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廉洁从政的有关要求等也能够起到了教育的作用。古今中外名人贤士的人生格言,以榜样的格言激励人,则犹如春光沐浴,细雨润物,它会随时提醒党员领导干部严于律己,廉洁从政。读了这些名言能够使情操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终生享用不尽。只要将它们时刻牢记在心,就一定能够永远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实提高自身的从政能力。
  • 多党合作在四川·工商联卷

    多党合作在四川·工商联卷

    《多党合作在四川》丛书,分设民革、民盟、民建、民进、农工党、致公党、九三学社、工商联卷,共8卷,近400万字,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 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讲话

    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讲话

    本书在阐述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问题时,紧密结合了农民、农民工的实际生活需要,语言简练、通俗易懂,是一本适合农民、农民工阅读的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知识普及读物。通过学习此书介绍的民主法制建设,读者可以了解到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运作程序及运营模式。本书在阐述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问题时,紧密结合了农民、农民工的实际生活需要,语言简练、通俗易懂,是一本适合农民、农民工阅读的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知识普及读物。通过学习此书介绍的民主法制建设,读者可以了解到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运作程序及运营模式。
  •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邓小平理论(上)

    党建工作实务丛书:邓小平理论(上)

    《党建工作实务:邓小平理论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建国以来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了全党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的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创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 如何当好农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

    如何当好农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

    《如何当好农村党组织书记、村委会主任》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新时期农村基层党组织和村党组织书记的工作内容,如农村党组织的性质、地位和任务的相关问题:村党组织书记的产生、职责和作用的相关问题;村党组织书记的素质提升与能力培养的相关问题;与村党组织书记工作相关的农村政策与法规问题。第二部分讲述了村委会主任的产生、村委会主任的素质、村委会主任的工作艺术与方法、村委会主任的日常工作、村委会主任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和工作中应该了解的法律法规。
热门推荐
  • 渐行渐远的你

    渐行渐远的你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青春里面都住着一个忘不掉的“你”当某一天往事再次涌上心头愿你一切安好今生再不相见
  • 青涩的味道

    青涩的味道

    峥嵘岁月的青春时代,让还没迈入高中校园的陈晓燕,在溜冰场的一次巧遇中,偶然认识了博学多才的李涵阳。自此,他们之间的迷茫纠葛,让所有人都经历了一系列刻骨铭心又酸涩苦痛的学习生活。然而,就在一切事情都将浮出水面的时候,却没想到因为自己的懵懂无知,而导致了感情与友情之间的支离破碎,最终变得一发不可收拾。直到多年以后才明白,真正引发这些事情的因素,不仅是因为自己的青涩懵懂,更多的是人与人之间的那点“小心思”。
  • 网游之金钱之路

    网游之金钱之路

    当游戏成为生活,当网游变成一种正常消费,人类迎来前所未有的物质繁荣,空前的网络繁荣下谁能主宰自己的人生。什么地狱黑龙王,要一万人团才能打掉,为什么我一部小心就把他送会数据空间了!玩游戏玩的什么金钱,暴力而已!在这里装君子你丫脑子坏了吧。什么是猪脚,猪脚就是用可以强,奸世界的眼神,温柔的抚慰所有妹子;就是吃着火锅唱着歌挖着鼻孔摸着裆出来拯救世界绝世猛人;就是扛着砍刀拿着人头的和品爱好者。
  • 龙脉奇谭

    龙脉奇谭

    “我的家族可以追溯到生命初现的时代,在那个时候我的祖先就为了这个世界流血牺牲,孩童时代他们在学习,少年时代他们在修炼,青年时代他们在战斗,然而不仅他们是英雄那些曾经为了这个世界有所付出的人都是英雄。战争一直不断可现在这一切都即将被终结!这是我们最后的一战。”摘自《最后的战斗》第一章。
  • 若年华不曾相遇

    若年华不曾相遇

    如若年华逝去,只留怨恨;那又,若有何怨;只不过是空想一梦罢了,真实或不真实,知道又如何,若出现只是一场空梦,那倒不如不要出现。群号:438913938
  • 张爱玲学

    张爱玲学

    《张爱玲学》是一本非常不一样的“张论”。作者从批评、考证、钩沉的角度,重新探看张爱玲本人及她的小说。本书是高全之参加张爱玲的海葬葬礼之后,有感坊间满箩盛筐的张理论疏漏与错读竞相夺目,于是花了十年时间完成的一部作品。他以不同于学院内文学评论者的独特视角,以版本学家一般周密的考证研究功夫、科学论证式的逻辑架构,以及温敦典重的质实文字,就张爱玲小说的诸多层面做了深刻的研究与开掘;并对坊间张理论的疏漏、错读,以及两岸文坛有关张爱玲政治笔墨的“各自表述”,做了有力的澄清与驳诘,是一种开创新河的尝试。
  • 煞斋之午夜咖啡

    煞斋之午夜咖啡

    话说开这家咖啡店已有一段时间了,并不是为了做生意而做生意。这家咖啡店名叫煞斋,每夜十点开门,十二点open,至开亮打烊。营业期间只接待十九位客人,不多不少。曰间会有免费的waitingcoffee摆放在开放橱窗里,边上有微波炉,可供享用。今天开门不久,来了一位女士,实际年龄不知,约模三十岁上下,来听上次未讲完的故事。
  • 恶魔少爷多指教

    恶魔少爷多指教

    因为一次意外,她变得失忆。从而住进了叱咤风云、一手遮天的韩氏家族‘韩冷轩’家里。“我最讨厌城府很深的女人了,而你就是那种让人恶心的女人!对了,你不是失忆了吗?那就让我教教你到底应该怎么样和男人相处啊!刹那间,一张冰冷的唇向她袭来,让她来不及躲闪连带着那恶魔似的微笑。“难道你不喜欢我吗?不想进韩家吗?”本来想着报复她一下,可谁知道,竟然越吻越他妈激情!舌头慢慢的撬开了她的贝齿……
  • 血经启示录——神的禁忌

    血经启示录——神的禁忌

    一万年前的掌控之血神、光明神皇、黑暗冥帝所引发的诸神禁忌之圣战中,血族之祖神所代表血族势力在以光明、黑暗为首的联军中展开的圣战中大获全胜,血族的2个绝对领军人物盖茵斯、艾丽芬先后称霸异界宇宙。但是于此同时,战斗中硬抗神皇、冥帝中的盖茵斯深受绝伤,闭关沉息,修复神体,无暇分心。神的禁忌之圣战中实力同样直追盖茵斯的血后艾丽芬因为3神恶战中拼命插手所引发的战果而实力无损,击退联军后,血族统治着整个异界,艾丽芬等血族巨头为保存实力先后沉睡,血族于此低调隐匿。但是不甘失礼的光明联军神皇阴谋展开,暗流形成,目标盖茵斯的唯一子嗣————大陆旧历刚刚血蛹蜕化而出的米修斯...................阴谋开始....................。
  • 浮生若梦相思矣

    浮生若梦相思矣

    她是京城最有名的女将军谢衣苟,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她天生豪爽的性子,虽有一副国色天香的样子,可惜不经常打扮,喜穿男装、军装当她遇见了那个京城最有名的美男子“苏之虐”,谢衣苟气宇轩昂:“喂,苏之虐,以后你就是老娘的人了,谁欺负你,跟我说。”苏之虐:“……”就直接走人了谢衣苟大声叫着:“我就不信了,我就不能娶你回府做我娘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