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81500000021

第21章 回报社会的企业家(3)

1981年他出资创立汕头大学,至今对大学的投资已过31亿港元;1997年,北京大学100年校庆期间,李嘉诚基金会向北京大学图书馆捐赠1000万美元,支持新图书馆的建设;1999年,李嘉诚基金会捐款4000万港元予香港公开大学,香港公开大学将设于信德中心的持续及社区教育中心命名为李嘉诚专业进修学院;2002年李嘉诚海外基金建立长江商学院,这是中国第一所也是唯一一所实行教授治校的商学院,2003年11月MBA第一批学员入校,MBA学员GMAT入学成绩高居亚洲首位,现在已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设立学校,目前是中国最著名的十大商学院之一,目标是用十年的时间进入世界十大商学院之列;2005年5月,李嘉诚向香港大学医学院捐出港币10亿元以资助医科学生及医学研究,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重新命名香港大学医学院为“香港大学李嘉诚医学院”;2007年3月,李嘉诚向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捐款1亿新加坡币(逾5亿港元),创立教育及学术发展基金,设立教授席及40个硕士奖学金等,志在培育区内公共管治人才;新界粉岭的东华三院李嘉诚中学,亦是以他命名的,校内不少设施的建设费用亦是由他捐赠的,这包括安装学校礼堂的冷气系统和建造校舍之费用;2008年5月19日,李嘉诚致函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公室主任高祀仁,再以李嘉诚基金会、长江集团、和记黄埔集团的名义捐款1亿元人民币,用于为灾区学生设立特别教育基金,加上此前李嘉诚教育基金捐出的3000万元人民币,李嘉诚此项捐款已达1.3亿元人民币。

1987年,他捐赠5000万港元,在跑马地等地建立三间老人院;1988年,捐款1200万港元兴建儿童骨科医院,并对香港肾脏基金、亚洲盲人基金、东华叁院捐资1亿港元;1989年,捐赠1000万港元,支持北京举办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2004年的印度洋大地震曾捐助300万美元赈灾;2004年南亚海啸,李嘉诚通过旗下的和记黄埔及李嘉诚基金会,共捐出300万美元予受灾人士;2005年10月10日,基金会与和记黄埔合共捐出50万美元予巴基斯坦地震灾民;2005年11月,李嘉诚(加拿大)基金向加拿大多伦多圣米高医院捐出2500万元加币(当时约1.6475亿港元),兴建以他命名的医学教育大楼,于2009年落成;2009年4月22日,李嘉诚旗下长江集团、和记黄埔联合向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捐赠人民币1亿元。

李嘉诚认为,爱国不论贫富,人人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表达方式;爱国是与生俱来,无分阶级地位的。一个人一定要有国家及民族观念,不论贫富都要爱国爱家。如果一个人没国家民族观念,即使富有,也实在令人惋惜。

◎故事感悟

李嘉诚的财产是靠自己的努力挣来的,同时他也给年轻人很多的警示,他不是守财奴,他把资产用到有用的地方,尤其是教育资助,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

◎史海撷英

李嘉诚以小博大,收购和记黄埔

70年代的香港,四大资本最雄厚的英资洋行怡和、太古、汇丰及和记,在许多大企业的生意中,威力几乎只手遮天。当时,李嘉诚因长江实业迅速积累了资本,决定运用长江实业雄厚资金,收购香港某些具有实力的上市公司,第一个目标便直指怡和集团的主要旗舰“九龙仓”。

经过仔细研究后,他决定采取不动声色、出其不意的战术,派人分散大量暗购九龙仓股票,使九龙仓的股价在短短几个月内由原来的13.4元,狂升至56元。九龙仓集团感到大事不妙,立即部署反收购行动,在市面上大量购入散户持有的九龙仓股票。无奈资金有限,最后不得不向汇丰银行求助,而汇丰银行与李嘉诚合作多时,双方关系良好,这使李嘉诚有些为难。

当时,资金雄厚的华资财团主席包玉刚也在争夺九龙仓。李嘉诚见好就收,主动将持有的1000万九龙仓股票转让给他,从中获利5900万港元。李嘉诚这一仗,可谓一箭双雕,既避免了与关系密切的汇丰银行有正面冲突,又使包玉刚领导的华资财团可顺利取得九龙仓控制权。

包玉刚识英雄、重英雄,把手中持有的另一老牌英资洋行和记黄埔的股票转让给了李嘉诚。这为他后来入主“和黄”作了重要铺垫。

没过多久,李嘉诚指挥手下,再次用出其不意的战术,以极快的速度暗中低价收购“和黄”,很快便持有该公司70%的股票。当“和黄”董事局主席祁德豪发觉李嘉诚的举动时,虽然急忙组织英籍大股东进行反攻,但为时已晚,李嘉诚已夺得先机,加上汇丰银行的帮助,终在股市上成功大量吸纳“和黄”。至1980年,李嘉诚已拥有超过40%的“和黄”股权,顺利登上和记黄埔董事局主席的宝座。

李嘉诚的长江实业以6.93亿港元的资产,控制了价值超过50亿港元的老牌英资财团和记黄埔,实为“小蛇吞大象”的奇迹。而李嘉诚更因此成为入主英资财团的首位华人。

◎文苑拾萃

MBA

工商管理硕士通常被称为MBA。MBA是英文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工商管理硕士)的简称,而其中文简称为“工管硕”。工管硕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培养的是高素质的管理人员、职业经理人和创业者。工管硕源于欧美国家的一种专门培养中高级职业经理人员的专业硕士学位。

现时不少学校为了开拓财源增加收入,都与世界知名的大学商学院进行合作,销售他们的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工管硕是商业界普遍认为的晋身管理阶层的一块垫脚石。

工管硕培养的是高质量、处于领导地位的职业工商管理人才,使他们掌握生产、财务、金融、营销、经济法规、国际商务等多学科知识和管理技能,有战略规划的眼光和敏锐洞察力。

它教授的是面对实战的“管理”,而不是注重研究的“管理学”。它要求其毕业生有应变能力、预测能力、综合能力、组织能力,并能在风云变幻的世界市场和国际化竞争中不断发展,不断取胜。其课程内容涉及管理类、经济学类、金融、财务、法律等等,能力训练不光讲究组织、领导才能,也涉及以口才为依托的沟通能力、把握全局、进行敏锐思考、判断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等等。工管硕学位是一种注重复合型、综合型人才培养的学位,是能力培养重于知识传授的学位。

香港娱乐圈教父邵逸夫

◎活在人们尊重中的慈善家,比孤独死在存折单上的守财奴光荣、伟大。——陈光标

邵逸夫(1907—?),祖籍宁波,出生在宁波镇海庄市朱家桥老邵村一个富商家庭,原名邵仁楞。因为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六,所以后来人称“六叔”。

邵氏世代以商为业,邵逸夫的父亲邵玉轩与当时成千上万的宁波人一样,于19世纪末前往日趋繁华的上海“淘金”。

邵玉轩于1901年创立一家颇具规模的“锦泰昌”颜料号,不仅经营有方,生意红火,而且同情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在当时的上海工商界颇为活跃。

1926年,刚从中学毕业的邵逸夫应三哥邵仁枚之邀,南下新加坡协助开拓南洋电影市场,从此注定其一生与电影业的不解之缘。那段时间,邵氏兄弟带着一架破旧的无声放映机和“天一”影片,在举目无亲的南洋乡村巡回放映,并开设游艺场和电影院。他们历经磨难,备尝艰辛,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的穷乡僻壤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

1930年,邵氏兄弟在新加坡成立“邵氏兄弟公司”,先后购入多间戏院,更到欧美搜集西方的先进电影及器材。

1931年,邵逸夫前住美国购买有声电影器材,途中轮船触礁沉没,幸亏命大,落水的邵逸夫抱着一小块木舢板,在茫茫的大海上漂泊一夜后终于获救,并从美国好莱坞买回所需的“讲话机器”。1932年,邵氏兄弟在香港摄制完成第一部有声片《白金龙》,开创了中国电影从无声进入有声的新时代。经过他们的不懈努力,到1937年抗战前夕,邵氏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爪哇、越南、婆罗洲等东南亚各地已拥有电影院110多家和9家游乐场,并建立了完整的电影发行网,称雄东南亚影业市场。当时“天一”在上海,邵氏兄弟在南洋,他们南北呼应,分工协作,共同打造邵氏家族的电影王国。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正当盛年的邵逸夫雄心不减当年。他摩拳擦掌,决心大干一场,重振邵氏家业。1957年,邵逸夫从新加坡来到经济开始起飞的香港,开始创立属于自己的电影事业。两年后,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成立。期间,邵逸夫倾力打造位于香港清水湾占地近80万平方英尺的邵氏影城。这一工程历时7年始告完工。其规模宏大,气势恢宏,被称为“东方的好莱坞”。从此,在这里拍摄的影片源源不断地流向邵氏电影发行网,每年高达40多部影片,历经数十年,至今仍是香港最大的影视拍摄制作基地。70年代,邵氏兄弟踏足当时发展迅猛的电视业,与无线电视合作,培训艺员。

1980年,邵逸夫以最大的私人股东身份出任香港“无线”董事局主席。随后他集中力量经营所属的明珠台和翡翠台,使其收视率长期在港岛独占鳌头,影响扩及中国内地、澳门、台湾和世界各地华人社会。与此同时,邵逸夫还投资房产物业、股票市场等,开展多元化经营。1994年“邵氏”年报显示:物业出租收入达2.3亿元,而电影放映收入仅2924万元。香港素为藏龙卧虎之地,富商豪贾云集,但以经营影视而步入香港富豪排行榜前列的唯有邵逸夫一人!

从1985年起,邵逸夫开始将关注的目光投向祖国内地。当年他向中国保护敦煌画展工程和浙江大学分别捐资1000万元,有关部门特立碑予以纪念。甬上文化人王重光先生1996年曾前往敦煌考察,大漠深处,类似的纪念碑不止一个,但唯有同乡邵逸夫是炎黄子孙。

1985年后,邵逸夫平均每年都拿出1亿多元用于支持内地的各项社会公益事业,对于中国教育事业更是情有独钟。正如他所说:“国家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培养人才是民族根本利益的要求。”邵逸夫视教育为立国之本,为此多年来他尽心尽责,不遗余力。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8年,邵逸夫捐助内地教育事业的资金达32亿元,受惠学校及教育项目近5000个,遍布31个省、市及自治区,“逸夫楼”也遍布中国大地校园。几年来邵逸夫还不顾耄耋之躯,多次亲临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视察捐赠项目。此外,邵逸夫在英国、美国、新加坡及香港等地都有巨额捐赠,合计金额早已超过30亿元。在古今中外捐资助学史上,邵逸夫当之无愧第一人!

1990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为表彰邵逸夫对中国科学教育事业的贡献,将一颗新发现的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这是该台首次以当代知名人士命名小行星。

2002年,创立“邵逸夫奖”,每年选出世界上在数学、医学及天文学三方面有成就的科学家,授予100万美元奖金,被称为“东方的诺贝尔奖”。

2008年5月15日,也就是四川汶川8.0级大地震三天之后,香港著名爱国人士邵逸夫及夫人方逸华女士在得知四川地震灾区学校遭到严重破坏、学生受到严重伤亡后,十分悲痛,立即向教育部表示捐款1亿港元(折合人民币约9000万元),与教育部配合,为灾区师生重建校舍,使他们早日重返校园。

邵逸夫并非香港最有钱的人,但却是香港富豪中屈指可数的大慈善家。可以说,他在香港的影响力源于他的影视王国,而他在内地的口碑则主要是因为他的慈善捐赠。

◎故事感悟

散尽千金济众生,邵逸夫虽为巨富,但他视金钱为身外之物,乐善好施,热心公益,是港岛屈指可数的大慈善家。

◎史海撷英

邵逸夫精通电影业务

邵逸夫尽管受教育的程度不高,但他干一样,学一样,从不懈怠。他从最卑微的职位做起,一步步奋斗,最终成为电影公司的大老板。他熟悉电影制作几乎每一个方面和环节的工作。从剧本、摄影到导演、演员的选聘以及化妆、剪辑,他样样在行,而影片推广、发行、剧院管理更是行家里手。邵逸夫工作非常勤勉,精力过人。年轻时曾有1天看9部片子、1年看700部片子的纪录。他说:“我晚上只睡1个小时,其余时间便是工作。”为了树立邵氏的良好形象,他对影片的质量严格把关。出现劣片,往往亲手烧掉,毫不手软。他说:“在早期,我成日烧片,没有好的戏,我宁愿烧。”

◎文苑拾萃

邵逸夫奖

邵逸夫奖由香港著名的电影制作人邵逸夫先生于2002年11月创立。首届颁奖礼于2004年9月7日在香港举行。邵逸夫奖基金会每年选出世界上在数学、医学及天文学三方面有成就的科学家,颁授一百万美元奖金以作表扬。并设有数学奖、天文学奖、生命科学与医学奖,共三个奖项。它是个国际性奖项,形式模仿诺贝尔奖,由邵逸夫奖基金会有限公司管理。“邵逸夫奖”100万美元的巨额奖金足以媲美被视为国际最高自然科学奖项的“诺贝尔奖”,因而被称为“21世纪东方的诺贝尔奖”。

同类推荐
  • 神鹰之城(兽王系列)

    神鹰之城(兽王系列)

    宠兽学校的暑假到了,三年级以上的学生全部离开了学校,在邱雷的帮助下,留在学校的兰虎有幸来到了传说中的新人类聚集之地 ——神鹰城,为了凑齐邱雷下学期的学费,两人在神鹰城开始辛苦奔波,兰虎在一个意外的情况下通过考核参加了神鹰城举办的宠兽电子大赛,然而面对来自四面八方,身怀绝技,武功强悍的宠兽战士们,兰虎也只能咬牙坚持,就在宠兽电子大赛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因为兰虎暴露了兽王身份,却意外地引发了另一场危机,潜伏在暗中的敌人虎视眈眈地窥视着。
  • 国内童话钓上天的小姑娘

    国内童话钓上天的小姑娘

    一篇好的童话,具备丰富的想象优美的意境深沉的哲理有趣的故事诗样的语言五个要素。《偷梦的妖精》获1989年海峡两岸第一届中华儿童文学创作奖,童话组二等奖,《少年文艺》1989年好作品奖;《阿雪的世界》获《儿童时代》1981年童话征文优秀作品奖;《绿门》获全国儿童短篇科幻小说优秀作品奖;《看不见的油画》列入重庆出版社王泉根主编《中国最美的童话》;《飞的花》列入人民文学出版社《伴随几代人成长的中国经典童话》;《国内童话:钓上天的小姑娘》和《偷梦的妖精》中其他一些作品列入内地和台湾地区许多选集。
  • 站在巨人肩上——写给孩子的人生设计启蒙书

    站在巨人肩上——写给孩子的人生设计启蒙书

    对许多孩子来说,往往家长的毅力就是孩子的毅力。选择了事业的路,就应努力走下去。一个良好习惯的培养,是需要家长运用“铁腕”的。如果看到孩子不对也不去纠正,放任自流,待孩子养成不良习惯后,再想纠正就晚了。
  • 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

    《一千零一夜》又名《天方夜谭》,是古代阿拉伯文化盛开的一朵文学奇葩,它汇集了古代中东、中亚和其他地区多个民族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在世界各国的神话故事中,散发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深深地吸引着世界各国读者……《一千零一夜》以自己那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和痛快淋漓的文学语言以及优美、动人、独特的阿拉伯和伊斯兰色彩,保持着自己持久的艺术生命力,它的成书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写成的,而是历代阿拉伯民间说书艺人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反复加工、转达、创作的结果。故事最早起源于一部波斯故事集
  • 潘宫的预言8:死神的黄金棺

    潘宫的预言8:死神的黄金棺

    经历了组队以来最艰苦卓绝的一战,斗鱼和他的小伙伴又马不停蹄的赶往下一个目的地——地狱凤凰城。在迷宫似的紫禁宫内,处处暗藏危机。斗鱼他们伪装成杂耍团伙计,与一个身份成谜的“外交官”签下了生死契约书,没想第一个任务就是运送一枚足以炸毁整座宫殿的定时炸弹。为了了解事情的真相,伙伴们进入藏满骸骨的死亡冰窖里,却被意外反锁在里边,危险朝他们一步步逼近。地底深处恐怖的怪兽吼声、被奉为死神的神秘黄金棺、走不出去的镜面迷宫……种种迹象表明,这里隐藏着一个惊世骇俗的秘密。多重危险来临,斗鱼能否率队战胜藏匿在黑暗处的敌人,获取重要的灵戒讯息。加油,了不起的冒险小队!
热门推荐
  • 官面浮出

    官面浮出

    介绍李曙光从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初入仕途发展。官道中的所作所为及后续发展。
  • 庶不可忍:涅槃王妃不好欺

    庶不可忍:涅槃王妃不好欺

    重生一世,她终于明白,除了自己谁也靠不住,既然如此,那就为自己争取锦绣芳华。嫡姐谋害,拔掉你的羽翼,看你拿什么与我争。嫡母阴毒,铲平你的靠山,让你落入万劫不复。父亲利用,撕掉你的伪装,斩你朝堂之路希望。且看,她裙幅华转,如何斗恶姐,斗毒母,斗狠父,左手指笔点江山,右手旖旎画红墙。那个男人你站住,先前可是你不要我的,现在,怎么像个麻糖一样,甩也甩不开……
  • 江湖情缘

    江湖情缘

    这是一部关于“冷帅哥”与“冷美人”之间的爱情故事,这也是一部关于“女土匪”和“江湖大盗”之间的爱情故事。他们都是江湖中的一份子,在这偌大的世界里,能遇到你,便是上天给我的缘份。你就像我的一面镜子,我看着你亦如看着我自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相遇多么不容易

    相遇多么不容易

    “我喜欢的人有很多,但我爱的人只有一个。网上都说十七八岁爱上的那个人将会是自己这辈子最爱也是最忘不掉的,一开始我不信,但最后我信了。我也曾跟自己打赌我会跟他一直在一起,但最后我输了,输的一塌糊涂。”
  • 夜墓奇谭

    夜墓奇谭

    动作类盗墓小说,长生不老的少年,无法解开的秘密,是轮回还是阴谋?风水、血祭、请尸、肢解、鬼葬……神秘诡异的古老仪式。青铜人、活天葬、走路尸、鬼如来……暗藏地底的恐怖之谜。十大鬼神禁地:神秘的古蜀国度、黑暗的子夜静岭、海底的九龙海宫、深山的遗忘之都、灵异的天国遗迹、狰狞的太古鬼庙、万峰的葬天皇冢、血夜的银蛇飞殿、巨毒的沼泽古墓、神话的蜀山神陵。不一样的古墓,一样的诡秘……
  • 那个该死的疯子

    那个该死的疯子

    光与暗在一个人身中交织,画出了一段不正常的故事,开始的时候确实欢欢乐乐,到了最后却是哭泣与死亡……本书讨(吐)论(槽)群:565643615
  • 闽中八府

    闽中八府

    本书记述了福州府、兴化府、泉州府、漳州府、汀州府、建宁府、昭武府、延平府等八府的文化、美食、历史等内容。
  • Of the Jealousy of Trade

    Of the Jealousy of Trad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感悟友情——不求回报的85个片段

    感悟友情——不求回报的85个片段

    常说人生如戏,也道岁月无情,生命易逝,但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生命戏剧里的主角,身边其他的人都是配角。所以谁都想尽力把自己的角色塑造好。生命只有一次,人生没有彩排,你要做的就是好好生活,每天都是现场直播!生命是一场悲剧,还是喜剧,抑或是闹剧,决定权却都在自己手里。生命是一场聚散。那初涉人世的第一声啼哭就拉开了聚的序幕,于是以后的岁月里,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就有了数不清的相遇,相识,相处,相爱,相恨,到最后的相离。不论是哪一种形式的相聚,哪一种形式的别离,到最后终究是曲终人散,众鸟归林。感悟生命,宁静美好!
  • 青春是一支烟

    青春是一支烟

    青春如烟,我们都会对它上瘾,可惜青春留不住,就如烟圈一样变化莫测。我以为在青春中倾注最多感情的那个人会是我的归宿。可惜败给时光流年。别回头,往前走。初中时我是一个混混,高中为了一个女生改变了自己。我有着长生不死的英雄梦想,青春这支烟吸完之后,一切会是什么样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