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81500000007

第7章 兴利除弊,利国利民(3)

机械发明家马钧

◎功不十倍,不可以果志;力不兼两,不可以角敌。——皇甫湜

魏明帝(205—239),曹睿,字元仲。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曹丕之子,曹操之孙。能诗文,与曹操、曹丕并称魏之“三祖”,文学成就不及曹操、曹丕。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其散文二卷、乐府诗十余首。

在我国江南的一些地方,至今还在使用着一种木制的灌溉工具──龙骨水车。它的最初发明者不是近代人,更不是现代人,而是古代的一位杰出的机械发明家──马钧。

马钧,字德衡,三国时曹魏人。生于扶风(今陕西兴平东南),生卒年不详。一生有许多发明,被当时人称为“天下至巧”。马钧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家庭里,祖籍世代务农。他从小口吃,因而一生都不善言谈,但却善于动脑、动手,尤其喜欢读书。

马钧从小生活在乡间,从父老乡亲们每日沉重的劳动中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并总想用什么办法来减轻乡亲们的劳动。为此,他非常注意研究当时所能见到的各种机械,并设法改进它们。其中比较突出的是他对织绫机的改进。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养蚕缫丝的国家。早在商朝的时候,以桑养蚕与缫丝织绸的技术就有了相当的发展。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平纹织法和挑织法,用以织出带有各种图案的丝织品。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已掌握了能织出十几种丝织品的方法。到了汉代,中国的丝绸开始传入国外,我国由此获得了“东方丝国”的称号。与此密切相关的是纺织机的发明和改进。

我国最早的织布机大约发明于商朝的手纹织机,到周朝又发展出提花机械,至少在战国末期已经开始使用足踏织机了。利用脚踏板作提综(织机上使经线上下交错分开以便梭子通过的装置)开口的装置,就可以腾出手来投梭,手脚并用,使功效大大提高。这种织机是纺织技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发明。

到了西汉初年,对织机又有了进一步地改进,有人还曾发明了一种新型提花机。它用120根经线,60天就能织出一匹花绫。但这种织绫机的最大特点是每根经线都要用一个脚踏的蹑(即踏板),这样120根经线就要有120个蹑,操作起来既费力又费时,很不方便。后来有人对它作了改进,把它简化成“五十综者五十蹑”或“六十综者六十蹑。”

马钧家的一位邻居大妈就有一台这样的“六十综者六十蹑”的织绫机。这种织绫机虽然效率有所提高,但织一匹绫子仍需几十天的时间,且复杂笨重、不便操作的问题仍没得到解决。马钧小时候经常去邻居家看大妈织绫,后来经过细心研究,重新设计了织绫机,只需要12个蹑,大大简化了织绫机的构造,生产效率一下子提高了五倍。并且用新绫机织出的图案自然、变化多端,质量也有很大提高,所以在市场上成了畅销的抢手货,深受人们的欢迎。

于是,远近的许多人都慕名而来,请求马钧传授制作新型织机的技术。看到自己的发明受到了人们的欢迎,马钧也很兴奋,对上门求教者都热心传授,并且不收分文。由此,经过马钧改进的新型织绫机便迅速地被推广开来,为家庭手工织布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马钧的名字开始为世人所知,“天下知其巧矣”。

后来经过曹爽的推荐,马钧得以进入宫廷。马钧为魏明帝改造了百戏木偶,使木偶精巧灵动,博得魏明帝和后宫嫔妃拍案叫绝。但马钧并没有受到重视,只被封了个“给事中”的小官。马钧对此倒也不十分计较,他心中惦记的是要制造指南车。于是他决定把制作指南车的事上奏明帝。在等待明帝召见的朝房里,马钧和部分官员谈起了指南车的问题,许多人对此都抱怀疑态度。当时在场的散骑常侍高堂隆和骁骑将军秦朗更是全然否认指南车的存在。于是,马钧和他们便展开了争辩。

他们一同去见魏明帝,奏明此事。魏明帝虽然对管理朝政庸碌无为,但对游玩奢侈之事却兴致甚浓。他以前也听说过古代帝王出行时有一种先驱车,叫指南车。车上站着一个木人,伸臂南指,不管车子怎么转动,木人手臂总是指向南方。他虽未曾考虑过这种说法是真是假,但现在听马钧说他可以为自己造出一台来,一想到自己以后也可享受用指南车开路的气派,便立即下旨命令马钧重造指南车。这样,马钧不但获得了充足的材料、上等的工具,而且由于皇帝准奏,宫廷内的能工巧匠都可以由马钧调配了。

马钧苦思冥想,终于弄清了指南车的动作原理,然后开始设计机构,并画出了设计图。在工匠们的帮助下,没有多长时间,就制成了指南车。朝廷上下都逐渐佩服马钧这位很有智巧的人。

离马钧在洛阳的住处不远的地方,有一片坡地,由于地势较高,无法引水灌溉,一直荒芜着。马钧觉得,如果能解决灌溉问题,坡地将是一片好菜地。由此,他又萌发了要发明新的灌溉机具的想法,并开始了对以往的灌溉工具的研究。

我国在东汉以前的主要提水灌溉工具是桔槔和辘轳。桔槔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应用,是一种利用杠杆原理的提水装置。它是在井旁支一个木架,在木架上安装一根结实的木杆,木架将木杆分成短端和长端,短端系着木桶,长端坠个石块。当桶向上提水的时候,由于杠杆和坠石的作用,便比较省力了。辘轳则是利用轮轴原理制成的一种提水灌溉工具,它特别适用于深水井。但无论是桔槔还是辘轳,都不能连续灌溉,且效率也很低。马钧在研究了原有灌溉器具的基础上认为,只有使提水工具连续动作才能提高灌溉效率。为此,他开始了新的设计和试验。经过反复的试验和研究,终于制造了一种新的灌溉器械──龙骨水车,完成了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一项发明。

龙骨水车又叫翻车、踏车或水车。其构造是这样的:

用木板作一个长约6.6米、宽约1.32—2.31米、高约0.33米的木槽,在木槽的一端安装一个比较大的带齿轮轴,轴的两端安装可以踏动的踏板,在木槽的另一端安装一个比较小的齿轮轴。在两个齿轮轴之间安装上木链条(即所谓龙骨),木链条上栓上串板。这样,在灌溉农田的时候,就把木槽的安有小齿轮轴的一端放入池塘或河中,人只要踏动大齿轮轴上的踏板,就可以使串板在槽里运动,刮水而上,实现了将水从低处提升到高处的目的,并且可以“更出更入”,循环不息,能连续不断地提水。龙骨水车比原来的提水工具效率提高近百倍。特别是由于它的结构轻便灵巧,妇女儿童都能踏转,所以很受欢迎,并迅速得到推广应用。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提水工具。

马钧发明的龙骨水车,后来一直作为一种重要的农业灌溉工具,在我国的农村被广泛地应用着。甚至在今天,江南的一些地方仍在使用着。

◎故事感悟

马钧的发明造福了一方百姓,无论是织绫机的改进,还是龙骨水车的发明,都彰显了他作为一个发明家的智慧与精巧!马钧一直未受到当时的统治者、官府的重视,但他的发明却受到了广大劳动人民的欢迎。

◎史海撷英

董卓乱政

三国时,董卓为了夺权,开始铲除反对者,手段残暴,引起了诸多不满。他促使吕布杀死掌管都城禁卫的丁原夺得其军队,袁绍及曹操等原先掌握过兵权的将领纷纷逃离首都雒阳。最后董卓废除并杀死了汉少帝,改立刘协为帝,史称汉献帝,至此董卓完全掌握了朝廷。

190年,东郡太守桥瑁诈称以京师三公之名向各地发檄文,陈述董卓的恶行,联络各地州牧、刺史及太守讨伐董卓。共有十一路地方军加入,推袁绍为盟主,史称“关东联军”。董卓为了回避其锋芒,挟持汉献帝、强迁居民,迁都到长安,并火烧旧都雒阳。其间,关东联军只有孙坚、曹操二人真正出兵与董卓对战,但因持久力不足而退,而关东联军也随之解散。此后,群雄纷纷割据一方,互相攻击。董卓迁都后,自封为太师,继续掌控朝政。

◎文苑拾萃

竹林七贤

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常聚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修武一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竹林七贤的作品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文化的高压政策,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黄道婆改进棉纺车

◎积爱成福,积怨成祸。——刘安

黄道婆(1245—1330),元代棉纺织家。又名黄婆、黄母。松江府乌泥泾镇(今上海市华泾镇)人。后因教人纺纱而受到尊敬,并且改进了棉纺车,使纺棉效率得到大大提高。

黄道婆是我国元代著名的女纺织革新家。松江乌泥泾镇(今上海华泾镇)人。

她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妇女,她早年的遭遇和对纺织技术的贡献,在劳动人民中间长期流传。传说她小时候是童养媳,由于不堪忍受封建家庭的虐待,勇敢地逃出了家门,来到了海南岛的崖州(今海口市)。从此,她在海南岛居住了30多年。

她在海南崖州期间,虚心向黎族人民学习,不仅全部掌握了先进的纺织技术,还把崖州黎族使用的纺织工具带回家乡,并以她的聪明才智逐步加以改进和革新,使家乡以至江南地区的纺织水平有所提高。经过她改进推广的“擀(搅车,即轧棉机)、弹(弹棉弓)、纺(纺车)、织(织机)之具”,在当时具有极大的优越性。

黄道婆之前,脱棉籽是棉纺织进程中的一道难关。棉籽粘生于棉桃内部,很不好剥。13世纪后期以前,脱棉籽有的地方用手推“铁筋”碾去,有的地方直接“用手剖去籽”,效率相当低,以致原棉常常积压在脱棉籽这道工序上。黄道婆推广了轧棉的搅车之后,工效大为提高。

在弹棉设备方面,黄道婆之前,江南虽已有弹棉弓,但很小,只有一尺五寸长,效率很低。黄道婆推广了四尺长、装绳的大弹弓,使弹棉的速度加快了。就棉纺织的各种工具而论,最值得注意的还是纺车的改进。棉纺车来源于麻纺车,而麻纺车是由纺丝的莩车演变而成的。黄道婆推广了3锭棉纺车,使效率大为提高。在王祯《农书》里可以看到这类棉纺车的图像,它是用脚踏发动的。多锭纺车在没有发明机械化的握持工具“罗拉”以前,单凭双手握持3个棉筒捻绪,可以说已经达到了手工纺织技术之极高的水平了。

马克思在《资本论》里说过,当未发明珍妮纺纱机时,德国有人发明了一种有两个纱锭的纺车,但能够同时纺两根纱的纺织工人却几乎和双头人一样不易找到。可见黄道婆在这方面的成就之不易得了。

此外,黄道婆还推广和传授了“错纱配色,综线挈花”之法,后来松江一带织工发展了这种技术且更加精益求精。她还把“崖州被”的织造方法传授给镇上的妇女,一时“乌泥泾被”闻名全国,远销各地。原来“民食不给”的乌泥泾,从黄道婆传授了新工具、新技术后,棉织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到元末时,当地从事棉织业的居民有1000多家。到了明代,乌泥泾所在的松江,成了全国的棉织业中心,赢得“衣被天下”的声誉。

◎故事感悟

黄道婆以自己的杰出贡献而被载入我国纺织业的发展史册,受到后人的敬仰。衣食住行,事关民生大计。与此有关的每一点成就,都是对人类生活的巨大贡献。

◎史海撷英

行中书省

中书省是元朝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并为一级政区名称。简称行省,或只称省。元置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也称都省;因元朝幅员辽阔,除腹里地区直隶于中书省、西藏地区由宣政院管辖外,又于诸路重要都会设立十个行中书省,以分管各地区。在世祖、武宗朝三次短期设立尚书省主管政务期间,行中书省也相应改称行尚书省。元人称其制为:“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

◎文苑拾萃

竹枝词·咏黄道婆

乌泥泾庙祀黄婆,

标布三林出数多。

衣食我民真众母,

千秋报赛奏弦歌。

民间还流传歌颂黄道婆的民谣:

黄婆婆,

黄婆婆。

教我纱,

教我布;

两只筒子两匹布。

史禄开山凿灵渠

◎国大而政小者,国从其政;国小而政大者,国益大。大而不为者,复小;强而不治者,复弱;忠而不治者,复寡;贵而无礼者,复贱;重而凌节者,复轻;复而骄肆者,复贫。——《管子·霸言第二十五》

史禄(生卒年不详),中国秦代的工匠。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前221),发动了统一百越的战争。由于南岭山脉阻隔,湖南和广西之间道路崎岖,给运送粮草给养造成了困难。秦始皇于公元前215年前后命令史禄开凿灵渠。灵渠位于广西兴安县境,故又名兴安运河。灵渠沟通了湘水和漓江,它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的运河之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为了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接着向岭南地区发动了战争。“使尉屠睢将楼船之士南攻百越”。用了五十万攻无不克的精锐部队,兵分五路,向百越之地推进。其中向现在江西余干县前进的一路军队,势如破竹,一举攻占了东瓯、闽越(今福建)地区,并设置了闽中郡。而向广西进攻的一路秦军,则遇到了部族首领的顽强抵抗,迫使秦军“三年不解甲弛弩”(《淮南子·人间训》),战争打得很不顺利。究其原因,这与秦军不适应山地作战,不服南方水土,病员较多有一定关系。但更重要的一点是和岭南地区山路崎岖,运输线太长,粮食接济不上有关。因此,解决军粮的运输问题,成了当时决定这场战争胜败的关键。

同类推荐
  • 《环保知识篇》(下)

    《环保知识篇》(下)

    人类自诞生起,一切衣、食、住行及生产、生活,无不依赖于我们所生存的这个星球。地球上的大气、森林、海洋、河流、湖泊、土壤、草原、野生动植物等,组成了错综复杂而关系密切的自然生态系统,这就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环境。长期以来,人类把文明的进程一直滞留在对自然的征服掠夺上,似乎从未想到对哺育人类的地球给予保护和回报。在取得辉煌的文明成果的同时,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却使得我们所生存的这个星球满目疮痍。人口增长和生产活动的增多,也对环境造成冲击,给环境带来压力。环境恶化、资源枯竭已经成为人类文明进程的巨大障碍。
  • 爸爸给女儿讲的365夜经典故事

    爸爸给女儿讲的365夜经典故事

    《爸爸给女儿讲的365夜经典故事》内容丰富,系枕边书“父母给孩子讲的365夜经典故事丛书”之一。全世界的孩子都在用不同的文字,阅读着书里这些流传百年的经典故事。
  •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率:为人表率

    中华传统美德百字经·率:为人表率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不断发展和延续的根本,因此,青少年德育教育就显得更加重要。为了增强和提升国民素质,尤其是青少年的道德素质,编者特意精心编写了本套丛书——《巅峰阅读文库》。“巅峰阅读文库”通过故事、诗文和格言等形式,全面地展示了人类永不磨灭的美德:诚实、孝敬、负责、自律、敬业、勇敢……这些故事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一直被人们用来警醒世人、提升自己,用做道德上对与错的标准;同时通过结合现代社会发展,又使其展现了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的新精神、新风貌,从而较全面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美德。
  • 星期六童话

    星期六童话

    《中国儿童文学名家精品畅销书系:星期六童话》是当今童书出版的一种高品质制作,可谓“文、音、图”三杰,可读性、可听性、可赏性兼具。美文、美读、美绘的有机融合,将一流儿童文学的生动气象与艺术风韵立体地呈现了出来。小读者在阅读图书的同时,倾听原文的优美诵读,欣赏书中的精美插图,这是一种何等惬意的精神享受!《星期六童话》以明朗而优美的语言、深沉的笔触,完整地呈现了梅子涵早期、中期、近期作品创作的整体面貌。
  • 中国民间故事

    中国民间故事

    本书将人道理融入故事之中,它能教会你如何识别好人与坏人,它能告诉你怎样正确对待自己和别人,它能让你多侧面、多角度地去认识社会,把社会中的真、善、美、丑、一一辨认出来。总而言之,它能让你更聪明、更优秀。这些选编的故事中运用大量的夸张手法来描摹事物,抒发感情,把人物刻画得淋漓尽致,而且更深刻地把人物的喜怒哀乐、复杂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来了。这些故事会伴你走过美好的童年,让你感到生活的每一天都很新鲜,希望你们通过阅读这本书,能获取得更多的知识,懂得更多的道路,以便在日新月异的新世纪中,实现你的梦想。
热门推荐
  • 悟破星空

    悟破星空

    生活如此无趣,连陶渊明都想穿越到桃花源去,骚年,你还在等什么?行者大陆等着你!只要功夫深,想要什么妹子就有什么妹子。虐爆高富帅,且看屌丝异界逆袭。
  • 天水伊人

    天水伊人

    飘雪山庄与当朝皇宫关系密切,其两个女儿以超凡的舞技天外飘雪闻名天下,而霍伊水在其姐姐嫁入皇宫不满一年离奇死后,皇帝不心朝事,于是下诏霍伊水入宫,为查真相她无奈再次嫁入皇宫,却在途中却遭人暗算,苏小环假冒她入宫,而流落在外的失去记忆的霍伊水却意外遇见了陆一风,阴差阳错的来到了皇室当中,从而上演了一出皇庭闹剧……
  • 王妃太俏皮:霸道君上很贪心

    王妃太俏皮:霸道君上很贪心

    什么?!在湖边洗澡也会被人偷香,小心得针眼吧你!那个混蛋王爷还把她毫无顾忌的抱起,带到皇宫里。他想封她为王妃,她却总想着逃跑,他一次次逮她回来,硬冠上王妃的头衔给她。
  • 神君宠妻,命运大小姐

    神君宠妻,命运大小姐

    她一名普通学生,无意间成为命运本的主人,一朝穿越。他是人人皆怕的神君,冷酷无情却对她宠爱有加。(欢迎跳坑。本作者不会弃文,除了倒霉到QQ没用。)
  • 惊世狂后

    惊世狂后

    女杀手风华被未婚夫和闺蜜谋害,穿越成为郡主,深陷重重杀机,为生存也为复仇,风华斗姨娘斗姐妹,意外发现身怀五灵同修体质,走上修灵道路,且看主角如何筑城敛财战五界。【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精游记

    精游记

    现在,唐三藏的徒弟们无所事事吗?“当然不!可!以!!!”——一键未杀毒如是说。机缘巧合,造化弄人。一次不是意外的意外,他们进入时空之囊——“辈袋”。等到恢复自由身,已经变成了普通人。面对非同寻常的纷扰变幻,他们、以及众多的妖仙魔魅会做出怎样的抉择?情爱,决绝,伤害,悲凉,感动,坚持,毁灭,重生,时局莫测,尽在泣血巨制之《精游记》!亲,你造吗?看过《西游记》,必看《精游记》!一次完美的阅读,让你的人生从此无所畏惧!!!
  • 醉霓裳

    醉霓裳

    穿越成为城主千金,她玩转古代,看遍美男,却不一不小心,遭遇命中孽缘!明知道他心有所系,却还是管不住自己陷落的心,甘愿做个跟班陪着他笑傲江湖。却不料,此时,两人居然又重遇他曾经的爱人!往事揭开,阴谋重重!而面对他突然的温情款款,等待她的将会是爱情还是残酷的陷阱?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池来的风之十里红妆

    池来的风之十里红妆

    新人,新书,求呵护她~是丞相之女,聪明,伶俐。她见他的第一眼便一见倾心。一夜之间,她家破人亡,逼的她改名换姓,她静静地等着他的归来,等着他曾许诺她的十里红妆。他~是她的守卫,他愿意拿自己的命来守护她,出征之前,他许她十里红妆,几年后的归来,却不知她身在何处,当他准备放弃时,她又闯进他的心里。池音——我愿拿我的一切,换你毫发无伤沐风——我愿拿我的命,换你回心转意
  • 豪放词·婉约词

    豪放词·婉约词

    诗词曲文是绽放于世界文学巅峰之上的艺术奇葩,也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珍贵遗产。咀嚼传统,领略诗词中的意境。
  • 我世界的主角

    我世界的主角

    22世纪初,我在桥洞里找到了这件风衣,一直穿着。若干年后,我时空穿梭回21世纪末,我把风衣挂在那上面,等待N年之后我的到来。请问,这风衣TM的到底是谁造的?怎么造的?什么材料?我还想要一件!我不想只穿着内衣穿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