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82400000005

第5章 教学有方(3)

◎史海撷英

土木之变

明初对蒙古瓦剌实施“羁縻之策”,在宣化、大同等地开放马市,互通贸易。正统十四年(1449年)也先派2000人来进马,诈称3000人,以冒领粮食。太监王振把瓦剌贡马价格削减,激怒瓦剌,成为战争的导火索。七月,瓦剌分四路进攻明朝,也先主力进攻大同,明军失利,传至京师,朝野震惊。明英宗朱祁镇在王振的蛊惑挟持下,御驾亲征,率50万大军贸然进入大同。大同镇守太监郭敬向王振交待敌情,王振恐惧,决定班师。大同都佥事郭登进言:“取道紫荆关回京可保无事。”王振想借机使英宗幸其家,以便炫耀乡里,舍紫荆关向蔚县出发。途中王振又恐大军毁他的庄稼,行2万米又折东改道宣化,从而延误了时间。十日到宣化后,瓦剌追兵赶到,恭顺侯吴克忠及其弟战死,所部溃散。成国公朱勇率5万骑增援,在鹞儿岭遇敌伏兵,全军尽没。八月十四日英宗到达土木堡(今河北省怀来县东),瓦剌兵将堡团团围住,水道也被也先军占据。明军人马饥渴,都指挥终夜拒敌,敌人愈增。十五日也先佯遣使求和,王振见瓦剌兵退,下令将兵营移至近水之处。军队刚移动,也先集中劲骑四面冲来,明兵争逃,行阵溃乱,英宗被俘,王振等皆死于乱军之中,官兵死伤10万余人。

◎文苑拾萃

《小窗幽记》

《小窗幽记》为陈继儒集编的修身处世格言。陈继儒编写的书很多,如《太平清话》、《安得长者言》、《模世语》、《狂夫之言》等一批作品,而《小窗幽记》是其中影响较大的一部。

《小窗幽记》原来分为十二卷:“集醒”、“集情”、“集峭”、“集灵”、“集素”、“集景”、“集韵”、“集奇”、“集绮”、“集豪”、“集法”、“集倩”。现在的版本一般都将其中近似的内容相融合,分为四部分:“集醒”、“集情”、“集峭”、“集灵”,已看不出原书的体例。不管是十二部分还是四部分,对书的内容影响不大。这部书是小品中的小品,有点语录体、格言体的样子,其中精妙绝伦的语言,道眼清澈的慧解,灵性四射的意趣,令人叹为观止。特别是对人生的思索、处世的智慧在“热闹中下一冷语,冷淡中下一热语,人都受其炉锤而不觉”。

廖燕倡读无字书

◎列士并学,能忠善者为师。——《晏子春秋》

廖燕(1644—1705年),初名燕生,字柴舟,曲江人,清初具有异端色彩的思想家、文学家。因廖燕系一介布衣,既无显赫身世,又乏贤达奥援,所以生前死后均少人知。廖燕一生潦倒,在文学上却颇有成就。19岁时补为秀才,在武水西筑“二十七松堂”潜心经史,攻古文词。廖燕著述颇丰,收辑为《二十七松堂集》,共十卷,包括论、辩、说、记、序、文、尺牍、传、墓志铭、杂著、疏、书后、词、诗等,共计文370篇(含卷一自序),诗551首。其代表作是《金圣叹先生传》。廖燕多才多艺,善草书,如古木寒石,能戏曲。

“予观柴舟之为人,卓立人表,豪气不除,有不可一世之概,大抵其诗与文之凌厉激荡如其人,其不平之气固然。”朱蕖为《二十七松堂文集》作序所盛赞的柴舟,即清初思想解放、笔锋犀利的著名学者、文学批评家廖燕。廖燕经历的是一条“自我另辟一天地”颇为独特的成才之路。其所以能学有成就,于清初文坛独树一帜,是和他敢于突破封建文化专制主义桎梏并善于读书分不开的。

起初,廖燕也曾入庠序为生员,“习制举有年”,不脱离封建文人以科举博取功名的传统老路。寒窗苦读一番之后,他逐渐对僵硬死板束缚头脑的八股之学感到不满,开始认识到“八股非书也,书盖文之总名而八股特其一耳”,那些以八股见售为官富贵者不乏庸腐无能之辈,如同童蒙学书,塾师规定数百字为书帖,终日描摹,日久虽能舍去字帖,“然使其书他字则又不能矣”,因而专攻八股制义“只可谓之读八股,算不得读书”。八股成名历大官、称王侯将相也无非是朝廷赏赐的爵禄,算不得是真正的功名,真正的功名应当有利国计民生,所谓“功盖天下曰功,名传万世曰名”。唯恐被八股所误,廖燕毅然“中道谢去,辞诸生,“弃八股而从事于诗古文词”。他一反世人皆以为博览群书有妨举业而终日囿于八股章句之末的做法,主张唯有博极群书方能“识天下古今之得失与夫嘉谋伟论,因而触类旁通,有以开导其聪明,而文遂不可胜用”。廖燕一旦冲出思想牢笼,广收博取,顿觉豁然开朗,进入一个崭新境界。“搦管为文于前,又无主司取舍荣辱之虑束缚于其后,惟取胸中之所得者沛然而尽抒之于文,行止自如,纵横任意”,文章草成,把杯快读,自赞自评,存留臧否,不必主司品题,“此其愉悦为何如者耶!”

如果说弃八股而博览群书是廖燕为学的一个重大转折,重视读“无字书”则是他治学成才迈上的又一个更高的台阶。书本是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孙吴因善行兵而著兵书,非因多著兵书而始善行兵”,知识的源泉最终来自天地万物与社会实践,何况古人撰著的书本中往往杂有不少糟粕无用之物,因而“于古人书无所不读”的结果,有时仍觉收效不大,每有无所适从之感。“退而返之于心而有疑焉,意其别有学乎?”经过反复思考摸索,他终于另辟蹊径,寻觅到一条新的治学途径,“然后取无字书而读之。无字书者,天地万物是也。古人尝取之不尽而尚留于天地间,日在目前而人不知读。燕独知之,读之终身不厌”。

治学不仅限于学文,更重在学道,穷困益甚,涉世愈深,所读愈多,“然后知学之在是也”。这种以天地万物和社会人生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大书本的思想,正确反映了人类的认识规律。读“无字书”并非不重视书本知识,而是不为古人的书本所束缚,提倡用“无字书”衡量检验前人留下的书本,纠谬正误,去伪存真,并不断补充新知,发展创新。从此,廖燕“以经天纬地为文章,辅相裁成事业”,胸襟更为开阔,思想更加解放。既然文莫大于天地,虽圣人之六经“视此犹为蓝本”,则学者“岂惟取法于圣人、诸子,并将取法于天地”。廖燕读“无字书”的理论不啻是用宇宙万物、社会实践取代御用理学的思想统治地位。他针对“讲学必讲圣贤之所以然,世之讲学类皆窃宋儒之唾余而掩有之”的陋习,傲然声称自己解说《四子书》为“私谈”,以示不与程朱合流。“假纸上之陈言,诠吾胸中之妙理”,下笔立论岂肯“效学究家区区诠释字义而已耶?”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三基训练习题集(第2辑传染科)

    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三基训练习题集(第2辑传染科)

    本书试题有多种形式,通过名词解释、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不同题型,可以帮助读者掌握各章的重点内容,明确基本概念,提高分析能力和记忆效果。读者使用试题时,应在一定的时间内回答多种类型试题,进行自测,这样才能检验自己掌握知识的广度、深度,也才能够提高自己思考问题的能力。
  • 查理九世之陌路情

    查理九世之陌路情

    我,是谁?这是哪里?【睁开眼睛】欧式的房间,整个房间还都是黄色的。【嘎吱】门打开了,一位栗色头发,穿着唐装的少爷走了进了,他却说“哟,真当你是睡美人了啊!”
  • 风华如歌:魔君别乱来

    风华如歌:魔君别乱来

    她和他是青梅竹马,他为了救她,自愿出卖灵魂与终身自由,却换来整整七十年的分离……一场无期徒刑的爱,一对为爱拼杀的金童玉女。错的究竟是爱,还是命运?
  • 小女人隐私报告(第2季)

    小女人隐私报告(第2季)

    丢开形形色色的标签,女人第一需要的,除了爱自己,还是爱自己,这不是自恋,而是重视自己的实际价值。你是不是一个埋头于角色扮演的女人?是不是一个放弃自我的女人?是不是以男人好恶定位自己的女人?是不是误解性爱的女人?……也许,你在这些女人身上能看到自己的影子。俗话说:“爱情,不是得到,就是学到”。《小女人隐私报告(第2季):那些乖乖宝贝不懂的事》探讨的是一个既简单又复杂的问题——女性应该怎样面对自己的爱情?假如一位女性注定成为一朵受伤的花,她还能不能有机会再次盛开?也许,这就是经历了婚姻或爱情挫败的女性必须面对的自我追问。
  • 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

    一个像夏天,一个像秋天

    世界那么大,我却偏偏遇见了你?捉摸不透的感情,让我很迷茫,你的笑容可以那么深刻的印在我的脑海深处,当我还在傻笑中,我却已经慢慢的喜欢上了他,我不懂得如何去珍惜,我以为今天看见天空中柔软的云朵,明天必定会出现......他像秋天一样不瘟不火,让我不得不想靠近,但真的那么容易吗?
  • 零阻力合作经营签约高手

    零阻力合作经营签约高手

    本书从合作式经营讲起,阐述了合作的策略与方式,合作对象的选择,问题交涉的艺术,以及对待让步、妥协和调解冲突的方法等。
  • 妃锁清风:艳色天下重

    妃锁清风:艳色天下重

    仙子锦碧初下凡间却被心爱之人利用而亡,于是便阴差阳错入了轮回道,即将经历三生三世情劫。
  • 狼裔

    狼裔

    他们是大自然的怒火,是天神派下凡间的执法者;他们为尊严和自由而战;他们勇敢而狡诈,他们残忍而重情;他们敢于向一切侵犯他们的事物复仇,挑战;他们只为守护他们重视的一切;他们是最恐怖的噩梦,最残忍的复仇者;他们也是最可靠的同伴,最英勇的战士;他们就是狼群!他们始终对自己的团队和同伴坚信不疑;正如他们始终秉持着他们自己的信仰,有天堂,我们一起享乐;是地狱,我们一起猖獗!
  • 鬼差自传

    鬼差自传

    这是一个关于鬼的故事,没有惊悚悬疑,看起来可能很平淡,就像有人形容的,像回老家一样的感觉。“我死了?我还活着?我没有重生,而是作为另一种形态被保存了下来,鬼魂”“为什么我喝了孟婆汤,仍是忘不了这一世的事情?”“大概是因为你前世的十恶不赦吧,让你忘不了,就是让你一直受苦,那么,既然无法再入轮回,你可愿意领了这牌子,做个鬼差?”“。。。。。。”嗯,这就是黑白无常的故事吧!驻站梦溪
  • 民国或者帝国

    民国或者帝国

    两个刚刚辞职的职员因为想占点公家便宜偷偷跑回外贸公司仓库里,却不想仓库里新进的货物居然是出口的军火,连同十卡车仓库一起被不知名的红雾包围,穿越回到光绪二十五年,也就是1899年的东北关外。两个有点猥亵的现代人,带着队伍在北京城和八国联军大打出手,保了慈禧光绪一行人,被封东北总督办,当摄取了清朝权力之后,以后中国的道路是该民国还是帝国,何去何从呢?(注:本书单主角,并非双主)卷一:崛起卷二:战九国卷三:争权卷四:军阀卷五:向外侵略卷六:走向(罗嗦两句,写书看书全凭爱好,兄弟们要是觉得看的舒服就收藏一下,又不占空间内存,哈哈,再空闲就投个推荐,新书出名出彩不易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