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83300000010

第10章 和平相处(2)

◎文苑拾萃

墨 子

(宋)田昼

末学纷纷自有师,能言兼爱我独疑。

定知已驾云梯后,却悔初心泣染丝。

宋辽澶渊之盟

◎去时三十万,独自还长安。——王昌龄

萧太后(953—1009),名绰,小字燕燕。是辽景宗耶律贤的皇后,辽北院枢密使兼北府宰相萧思温之女,历史上被称为“承天太后”。辽史上著名的女政治家、军事家。

自宋咸平二年(999年)起,辽就陆续派兵在边境掠夺财物,屠杀百姓,给边境地区的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虽然宋军在杨延朗(又名杨延昭,也就是人们熟知的杨六郎)、杨嗣等将领率领下积极抵抗入侵,但辽骑兵进退速度极快,而且战术灵活,让宋朝边防的压力越来越大。

宋辽之间的战争长达25年,争夺的焦点是燕云十六州。因为燕云十六州是一个先进的农业区,其农业、手工业和其他文化活动都比辽本部地区要发达很多,所以,辽的统治者对这一地区垂涎已久。他们把燕云十六州中的幽州升为南京,改皇都为上京,把原先的南京(辽阳)改为东京,又在南京(幽州)建立了相应的许多官职,视为腹地,成为大辽帝国,俨然以大国的姿态屹立于宋朝北方。

辽对宋步步紧逼,不断南下进行侵扰。辽军到达定州后,两军开始出现相持局面,王继忠乘机劝萧太后与宋朝讲和。辽也担心腹背受敌,因此提出议和,但被宋真宗拒绝。十一月,辽军在朔州为宋军大败,岢岚军的辽军因粮草不继而撤军。辽军主力集中于瀛州(今河北河间)城下,日夜不停地攻城,宋军守将季延渥死守城池,激战十多天而未下。萧挞凛、萧观音奴两人率军攻克祁州,萧太后等人率军与之会合,合力进攻冀州、贝州(今河北清河),宋廷则“诏督诸路兵及澶州戌卒会天雄军”。辽军攻克德清(今河南清丰),三面包围了澶州(今河南濮阳),宋将李继隆死守澶州城。

辽统军萧挞凛恃勇,率数十轻骑在澶州城下巡视。宋军大将张环(一说周文质)在澶州前线以伏驽射杀辽南京统军使萧挞凛,其头部中箭坠马,辽军士气受挫。萧太后等人闻萧挞凛死,痛哭不已,为之“辍朝五日”。《辽史》载:“将与宋战,(萧)挞凛中弩,我兵(辽兵)失倚,和议始定。或者天厌其乱,使南北之民休息者耶!”此时宋真宗一行抵澶州。寇准力促宋真宗登上澶州北城门楼以示督战,“诸军皆呼万岁,声闻数十里,气势百倍”。从此,辽宋成为兄弟之国,因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世以齿论。

双方以白沟河为国界,共同撤兵。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都不得藏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

宋方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10万两,绢20万匹,至雄州交割。双方还在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盟约缔结后,宋、辽两国之间百余年间都没有发生过大规模的战事。由于澶州又名澶渊,因此这一事件史称“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时期,除了极少数的主战派,满朝上下都劝真宗迁都避战,真宗本来御驾亲征的意图也就此作罢了。但宋相寇准无可匹敌的勇气终于让真宗下了决心,亲临战阵,最终达成了澶渊之盟。虽然每年要向辽国提供30万两的岁币,但与迁都比起来,代价简直不值一提(当时宋朝年收入1亿两以上,而当时一场中等规模的战事所耗费的军费就高达3000万两以上)。而历史走向也证明,此战之后,北宋迈向巅峰,经济达到空前繁荣。辽国关南之地得而复失,但每年30万两的岁贡,再加上后来富弼允诺的20万两,这些钱帛对于经济拮据的辽来讲,无疑更是天上掉下一个大馅饼。不过,辽上下也因此而与宋朝交好达百年之久,辽铁骑不再南下。

◎故事感悟

澶渊之盟使宋辽两国大致保持了百余年之和平,这对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民间交往和各民族之间的融合是非常有利的。

◎史海撷英

萧太后与韩德让

萧太后原名萧燕燕,年轻时曾被许配给汉臣韩德让。但还没有来得及结婚,就被皇帝选作妃子了。辽景宗死后,萧燕燕看中韩德让的政治才华与军事才能,于是决定改嫁给韩德让。当时,辽族的风俗是允许这样的。萧燕燕曾私自对韩德让说:“我曾经许嫁于你,愿谐旧好。国王也就是你的儿子。”为了能成功嫁给韩德让,萧燕燕甚至秘密派人鸠杀了韩德让的妻子李氏。从此之后,韩德让就无所避讳地出入于萧燕燕的帐幕之中,与之过着事实上的夫妻生活。辽圣宗对韩德让也以父事之。

韩德让忠心耿耿地辅佐承天太后萧燕燕与辽圣宗,政绩也很卓著。萧燕燕在摄政期间,励精图治,选用汉人,开科取士,消除了番汉各种不平等的待遇,并劝农桑、薄赋徭,内政修明,军备严整,纲纪确立,上下和睦。此外,她还主张与宋讲和,坐收岁币之利,从而使辽国的经济文化高度发展,她摄政期间辽达到了鼎盛时期。

◎文苑拾萃

回心院·之一

(辽)萧观音

扫深殿,闭久金铺暗。

游丝络网尘作堆,积岁青苔厚阶面。

扫深殿,待君宴。

回心院·之七

(辽)萧观音

展瑶席,花笑三韩碧。

笑妾新铺玉一床,从来妇欢不终夕。

展瑶席,待君息。

牛温舒促宋夏之和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鲁迅

宋徽宗赵佶(1082—1135),神宗第十一子,哲宗弟。哲宗病死,太后立他为帝。在位25年,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县东南)。

乾统五年(1105年),西夏遭到北宋的进攻,便请辽国出面进行调停。为此,牛温舒奉命出使北宋。在举行大宴时,北宋有意让两个人在宴席上表演。一人要用土涂药炉,说道:“土少了不能和。”他表面是说,土少了不能和泥,实际是说给辽使听的,意思是西夏割让的土地少了就不能言和。

牛温舒听了这话,立即抓了一抔土放入怀里。

北宋皇帝宋徽宗问他这是什么意思,牛温舒说:“我奉辽天子之命为你们来说和,如果你们不听,我就卷土而去。”

他表面是说调和不成,就把这土带走,但暗示发兵要夺取北宋的土地。北宋君臣听了大惊,只好答应与西夏言和。

这件事之后,北宋和西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了和平相交的局面,双方互通有无,共同发展,而且民族融合在这一时期内也达到了相当的水平。

◎故事感悟

牛温舒用睿智的谋略,捍卫了自己国家的尊严,也促成了宋夏的和平共处。

◎史海撷英

宋徽宗独创“瘦金体”书法

宋徽宗赵佶不仅擅长绘画,在书法艺术上也具有较高的造诣。在学薛曜、褚遂良的基础上,宋徽宗还独创了一种“瘦金体”的书法。

“瘦金书”的意思,就是美其书为金,取富贵义,也以挺劲自诩。宋徽宗传世的书法作品很多,楷、行、草各种书法作品都流传于后世,且笔势挺劲飘逸,富有鲜明的个性。其中,《秾芳依翠萼诗帖》为宋徽宗自创瘦金书的杰作。

但是,宋徽宗的书法也存在着柔媚轻浮的缺点,这也许是时代和他本人的艺术修养所造成的。然而,他首创的瘦金体的独特艺术个性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为后人所竞相仿效。

◎文苑拾萃

念奴娇

(宋)赵佶

雅怀素态,向闲中、天与风流标格。

绿锁窗前湘簟展,终日风清人寂。

玉子声乾,纹楸色净,星点连还直。

跳丸日月,算应局上销得。

全似落浦斜晖,寒鸦游鹭,乱点沙汀碛。

妙算神机,须信道,国手都无勍敌。

玳席欢余,芸堂香暖,赢取专良夕。

桃园归路,烂柯应笑凡客。

弘农杨氏优良家风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论语·子张》

杨播(生卒年不详),字延庆。弘农华阴人。是北朝的著名士族高门之一。高祖结,仕慕容氏,位中山相。曾祖珍,道武时归国,位上谷太守。祖真,河内、清河二郡太守。父懿,延兴末为广平太守,有功绩。孝文南巡,吏人颂之,征为选部给事中,有公平誉。除安南将军、洛州刺史,未之任,卒。赠本官,加弘农公,谥曰简。

弘农杨氏在东汉时就是以学行闻名于世的大族,自杨震以下,四代皆有人担任居三公之首的太尉,史称其“四世太尉,德业相继”。魏、晋时,曾因政治原因而一度中衰,到北魏时又成为朝中显贵。杨播历任左、右卫将军及太府卿、华州刺史等职,其弟杨椿位至司徒、太保,杨津位至司空。但他们兄弟并不以富贵骄人,“而言色恂恂,出于诚至,恭德慎行,为世师范”。

尽管他们兄弟都出任高官,但在家时,“兄弟旦则聚于厅堂,终日相对,未曾入内。有一美味,不集不食。厅堂间,往往帏幔隔障,为寝息之所,时就休偃,还共谈笑”。即使分处异地,也相互惦念。“初,(杨)津为肆州(刺史),(杨)椿在京宅,每有四时嘉味,(杨津)辄因使次附之,若或未寄,不先入口。椿每得所寄,辄对之下泣”。附寄之物有限,所表现出的手足亲情却是浓厚至极。

家中的子弟对父兄都十分尊敬,即使彼此年龄皆已很大,仍是如此。“(杨)椿、(杨)津年过六十,并登台鼎,而津尝旦暮参问,子侄罗列阶下,椿不命坐,津不敢坐。椿每近出或日斜不至,津不先饭,椿还,然后共食”。在他们兄弟的带动下,尊长爱幼成为家中的传统,所以能“一家之内,男女百口,缌服同爨,庭无间言”。

为从小培养子弟们的道德与学识,特别设立家学,“昆季就学者三十余人”。父兄们还特别注意树立典型,以劝勉子弟,如杨愔年幼时就曾因不与兄弟们争抢落地的苹果而受到奖励。对子弟的不足之处,则时时加以告诫,杨椿在致仕还乡时,特别针对子弟们的过失而指出:“闻汝等学时俗人,乃有坐而待客者,有驱驰势门者,有轻论人恶者,及见贵胜则敬重之,见贫贱则慢易之,此人行之大失,立身之大病也。”在他们的教诲下,家中子弟大多文雅宽厚,谨慎节俭,而且通文学,并有治世之才。

时人对弘农杨氏家中的这种传统评价颇高,认为:“汉之万石(指石奋)家风、陈纪门法,所不过也。诸子秀立,青紫盈庭,其积善之庆欤?”而撰写《北史》的李延寿更是誉其为“有魏以来,一门而已”。说到这八个字,中间还颇有一番周折。魏收撰写《魏书》时,杨津的儿子杨愔正任尚书左仆射,权倾一时,故《魏书》初稿中在评论弘农杨氏时讲:“有魏以来,一门而已。”但在《魏书》最后改定时,杨愔已因北齐宗室争权而被杀,魏收为表示与其划清界限,将这八个字删去。到李延寿修撰《北史》时,认为魏收不应删去,故在评论时仍沿用《魏书》初稿的内容。

◎故事感悟

中国历史中,大凡具有好家风的人家,历来为人们所尊敬和称赞。弘农杨氏的家风不仅在《魏书》中有记载,而且在《北史》中也有记录,并被称为“有魏以来,一门而已”。说明了世人对杨氏一家的敬慕,也表明公道自在人心。

◎文苑拾萃

谢道韫咏雪

东晋才女谢道韫咏雪出名句的故事,千百年来一直流传于世,脍炙人口。

有一年的冬天,谢道韫的伯父谢安召集家人,大家一起围着炉火举行家宴。宴会刚开始,一场大雪不期而至,谢安便让大家面对雪景用比兴吟诗。

谢安的一个侄子,也就是谢石的儿子、谢道韫的堂哥哥谢朗,首先自告奋勇站起来说:“我来!”他对着天空凝视了一会儿,然后摇头晃脑地念道:“撒盐空中差可拟。”意思是说,下雪就好像是天空在撒盐。谢朗的这句诗刚一出口,立刻就引起了哄堂大笑。他拿撒盐比做下雪,太粗俗了,一点儿诗意也没有。大家嘲笑他说:“谁在天空撒盐?把这么多盐撒到田地里,明年还能丰收吗?你这种诗实在要不得!”

这时,只见谢道韫站起身来,缓缓走到窗前,抬头望望天空,又看看庭院里只剩枝干的柳树,轻声地吟咏道:“未若柳絮因风起。”意思是说,纷纷扬扬的雪花还不如比做被风吹起的柳絮更贴切。谢道韫刚吟完,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叫好,觉得这句诗真是与众不同,不但立意新颖,文词幽雅,并且还从下雪的冬天联想到柳絮飘扬、万物欣欣向荣的春天。所以,大家都不禁异口同声地称赞起来。谢安听了感到十分满意,跷起大拇指夸奖说:“还是我这个侄女有文才!”

李士谦和亲睦邻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论语·八佾》

李士谦(522—588),字子约。赵郡平棘(今河北赵县)人。他博览群书,学问精深,善天文术数,然淡于功名,不求闻达,安居乡里。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地主豪绅固然多为鱼肉乡里之辈,但也有少数人能够克己修身,和亲睦邻。隋朝李士谦就是其中之一。

李士谦幼年丧父,是母亲将其养大,他待母极孝顺。一次,母亲生病呕吐,大家怀疑是食物中毒。他为了确定母亲的病因,跪在地上遍尝呕吐之物。北魏广平王元赞闻其孝名,辟召他为开府参军事,当时其年纪仅12岁。后来其母去世,他长期服丧,哀痛难禁,不思饮食,以致形销骨立,从此不饮酒,不食荤。朝廷多次征其为官,他都固辞不受,自此终生不仕。

同类推荐
  • 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心声

    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心声

    《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心声》一书收录了作者从事党务工作的心得体会、理论研究。
  • 中国大参考(2013-2014)

    中国大参考(2013-2014)

    本书设有趋势报告、政策报告、案例报告、智库报告、舆情报告、数据报告六部分,具体内容包括:世界“新”格局下的大国博弈中国版“NSC”:大国安全标配全球化2.0版:美拟借“一体两翼”战略重塑世界格局“习氏风格”与中国外交新格局、新战略等。
  • 中国国情报告(2013-2014)

    中国国情报告(2013-2014)

    站在新的历史节点,在政治、经济、文化、环境、收入分配等各重大领域进行改革,其改革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无不彰显了新一届的中央领导集体推动政治民主、完善社会体制、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决心。《中国国情报告》从时点和节点入手,全面监测中央政务、地方政务及媒体报道,用最简单、最清晰、更条理、更丰富和更有规律性的信息,全方位立体化地向各级领导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 大道与歧途

    大道与歧途

    五四至建国初期,是社会的大动荡、大转型时期,各色人等粉墨登场,其中,最值得一说的,是那些与历史、政治颇多纠葛的文人故事:陈独秀的频繁入狱与视死如归;瞿秋白参与矛盾《子夜》的创作;鲁迅与章太炎的师生之情;胡适与蒋介石的恩怨情仇;郭沫若、柳亚子与毛泽东的诗词唱和……王彬彬的文章,一向以文笔优美、观点犀利著称。他不人云亦云,而是重视大量史料的参照、考核和论证,以缜密的逻辑思维,呈现出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另一个侧面。作者饱含感情的文字,无论是批判、驳斥,还是赞赏、讴歌,都有理有据、爱憎分明,让人读后有所得,有所思。
  •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10)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10)

    从2003年开始,一年一编的论文集《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从一个侧面记录着我们的思考轨迹和心路历程。《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010)》所研究的内容既有对马克思主义重要理论问题的精深阐发,也有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独特思考,还有对研究所同仁所取得的代表性研究成果的书评。
热门推荐
  • 天生祸国殃男

    天生祸国殃男

    一封《休夫协议》,一份《休父协议》让才穿越的她一时名满天下,父亲是丞相大人又如何?欺我母,照休!下儿毒,当然不能认!暗修势力,明赚钱,几年后,却又不得不陷于皇子之斗,权势之争,可谁才是她的江南?谁才是她前世的爱人?
  • 怪物课堂

    怪物课堂

    正常版简介:这是个特殊的班级。在这里的学生,用来学习的东西,只有怪物!人头蜈蚣,鬼魂研究,狼人迷宫...以及各种随机神秘怪物。层出不穷的考验,愈发艰难的路途。热血与悲壮,信任与背叛,前行与牺牲。鲜血与噩梦的背后,是神魔的棋盘。作为游戏棋子的他们,作为脆弱又坚强的人类,他们又将如何把握自己未来的命运?逗比版简介:尼玛老子要退学!教书的老师是个自称天使的猥琐大叔也就算了,相伴的同学各种奇葩也还能忍。但是!尼玛为啥学习的东西是怪物啊喂!长得丑的皮糙肉厚又耐打,长得能看的心计诡诈智商高。这也就算了...可是为什么还会爆菊扭秧歌!各种节操无下限!欢迎来到,怪物课堂!.
  • 这算不算站在显眼的地方

    这算不算站在显眼的地方

    你说过,在茫茫人海中害怕找不到对方,站在显眼的地方所以在找不到对方的时候要让对方找到自己,那我现在算不算站在显眼的地方?
  • 问剑无痕

    问剑无痕

    紫禁之巅过后,他本来可以隐居山野,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可是上天不如愿,鬼使神差的将他从没有对手的江湖之中,送到了一个满世界充满杀气的地方!他释然了,忽然之间,他仰天狂吼,没有人能在我剑下活着逃脱。天没有我剑高!地没有我剑长!随手一剑,斩天劈地!月色携新书再次踏上逐浪,求收藏!!
  • 国民校草:男神变女神

    国民校草:男神变女神

    “少爷不好了,少夫人她收购了xx公司!”助理急冲冲的说。“废物!还不去帮少夫人,累着她怎么办?”某人瞥了一眼助理。助理“??”“少爷不好了,少夫人她把荷花池填平了!”某人“要你们何用,还不去拿工具填了!”助理“??”【此文绝对宠文!有一些虐!男女1v1不坑!】
  • 亿城思故

    亿城思故

    一座城市,城里有一个叫城的男人,都已经是过去的事情,却让我忍不住的去思念。虽然明知道有爱,但是这个爱却是在责任、环境的束缚下,永远只能埋藏在心底。但是不说,并不代表不爱。如果不爱,又何来的回忆和思念?
  • 水死

    水死

    《水死》的主人公以大江亡故的父亲为原型,切实反映出二战前后不同时期的时代精神,让我们得以发现潜隐在诸多日本人精神底层的负面精神遗产——绝对天皇制社会伦理。更让我们在绝望中看到希望——以“穴居人”为象征的民主主义之时代精神。《水死》的叙述者“我”是在大江作品中一再出现的作家长江古义人,描述了“我”的父亲在太平洋战争末期与青年军官们建立起特殊关系,为了挽救日本即将战败的残局,密谋仿效文化人类学家弗雷泽在《金枝》中的杀王表述,组建特攻队驾驶飞机轰炸“帝都中心”以“杀王”……著者大江健三郎(1936—)是日本著名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 佛说四愿经

    佛说四愿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子无耻:论宠妃的养成

    天子无耻:论宠妃的养成

    【女强宠文】当爱情化成利刃劈向她,曾经叱咤风云的叶问天狼狈惨死。再次醒来,已重生在异世大陆,成为不受宠无能的九皇女。九重宫阙风云起,一朝展翅傲九天。她要夺宠夺权,在宫中只手遮天,让那从未赐过一眼的天子臣服在脚下。斗皇子,育心腹,参政史,修心法,她要让自己成为女帝,一统异世大陆。从皇女到宠妃到女帝,在那无耻的天子面前,她愈战愈强。
  • 课外雅致生活-雕琢一方玉洁

    课外雅致生活-雕琢一方玉洁

    雅致,谓高雅的意趣;美观而不落俗套。生活是指人类生存过程中的各项活动的总和,范畴较广,一般指为幸福的意义而存在。生活实际上是对人生的一种诠释。经济的发展带动了价值的体现,实现我们的梦想,带着我们走进先进科学社会,懂得生活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