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84500000003

第3章 创业艰难百战多(1)

教稼穑炎帝神农尝百草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神农氏本为姜水流域姜姓部落首领,后发明农具以木制耒,教民稼穑饲养、制陶纺织及使用火,以功绩显赫,以火得王,故为炎帝,世号神农,曾建都山东曲阜,并被后世尊为农业之神。神农氏又曾跋山涉水,尝遍百草,找寻治病解毒良药,以救夭伤之命,后因误食“火焰子”肠断而死。《神农本草经》即是依托他的著作。

上古时期,五谷与杂草是长在一起的,药物和百花也是开在一起的,所以哪些粮食能吃吃,哪些草药能治病,谁都分不清。黎民百姓开始时是靠打猎过日子,可是天上的飞禽越打越少,地下的走兽越打越稀,人们没东西吃,就只好饿着肚子。谁要是生疮害病,也没有药物医治,只能白白等死。

老百姓的疾苦,神农氏都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怎样才能让百姓吃饱肚子?怎样才能为百姓治病疗伤?神农苦思冥想了三天三夜,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第四天,神农带着一批臣民,从家乡随州的历山出发,向西北大山走去。整整走了七七四十九天,来到了一个地方。

只见这里的高山一峰接一峰,峡谷一条连一条,山上长满了奇花异草,老远就能闻到一股股香气。

神农等人正在往前走,突然从峡谷里窜出来一群狼虫虎豹,把神农几个人团团围住。神农马上让臣民们挥舞神鞭,向野兽们打去。可是打走一批,马上又拥上来一批,一直打了七天七夜,才把野兽都赶跑了。那些虎豹蟒蛇身上被神鞭抽出了一条条一块块的伤痕,后来变成了皮上的斑纹。

臣民们都说这里太险恶,劝神农回去,神农却摇摇头说:“不能回去!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

说着,神农领头进了峡谷,来到一座茫茫大山脚下。

这座山峰半截插在云彩里,四面都是刀切的悬崖,崖上挂着瀑布,长着青苔,溜光水滑,看来没有登天的梯子是上不去的。臣民们又劝神农还是趁早回去吧,神农仍然摇摇头,说:“不能回去!黎民百姓饿了没吃的,病了没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

神农站在一个小石山上,对着高山,上望望,下看看,左瞅瞅,右瞄瞄,打主意,想办法。后来,人们就把他站的这座小山峰叫“望农亭”。

神农看到了几只金丝猴,正顺着高悬的古藤和横倒崖腰的朽木爬过来。神农灵机一动,有了!他当下把臣民们都喊来,叫他们砍木杆、割藤条,靠着山崖搭成架子,一天搭上一层,从春天一直搭到夏天,从秋天又搭到冬天,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飞雪结冰,从来都没有停工。整整搭了一年,搭够了360层,才搭到山顶。传说,后来人们盖楼房用的脚手架,就是学习神农搭架子的办法。

神农带着臣民们攀登着木架,登上了山顶。山上简直是花草的世界,红的、绿的、白的、黄的,各色各样的花草密密丛丛,神农喜欢极了。他叫臣民们防着狼虫虎豹,自己亲自采摘花草,放到嘴里品尝。

为了在这里品尝百草,为老百姓找吃的、找医药,神农就叫臣民在山上栽了几排冷杉,当做城墙防野兽,并在墙内盖了一间茅屋居住。后来,人们就把神农住的地方叫“木城”。

白天,神农领着臣民在山上尝百草;晚上,他就叫臣民生起篝火,就着火光把这些百草的作用详细地记载下来:哪些草是苦的,哪些热,哪些凉,哪些能充饥,哪些能医病,都记得清清楚楚。

有一次,神农把一棵草放到嘴里尝了一下后,霎时天旋地转,一头栽倒在地。臣民们慌忙把神农扶起来。神农知道,自己这是中了毒,可是已经不会说话了,只好用最后一点力气,指着面前一棵红亮亮的灵芝草,又指指自己的嘴巴。臣民们慌忙把那红灵芝拔起来,放到嘴里嚼一嚼,又喂到神农的嘴里。

神农吃了灵芝草后,毒气很快就解了,头不昏了,也会说话了。从此,人们都说灵芝草可以起死回生。

臣民们担心神农这样尝草太危险了,都劝他还是下山回去。神农又摇摇头,说:“不能回去!黎民百姓饿了没有吃的,病了没有医的,我们怎么能回去呢!”说罢,他又接着尝起百草来。

神农尝完一座山上的花草后,又到另一座山上去尝,还是用木杆搭架的办法,攀登上去。一直尝了七七四十九天,踏遍了这里的山山岭岭。他尝出了麦、稻、谷子、高粱能充饥,就叫臣民把种子带回去,让黎民百姓种植,这就是后来的五谷。他还尝出了365种草药,写成《神农本草》,叫臣民带回去,为天下百姓治病。

经历了无数的辛苦和牺牲,神农终于尝完了百草,为黎民百姓找到了充饥的五谷和医病的草药。等他们准备下山回去时,神农放眼一望,遍山搭的木架都不见了。

原来,那些搭架的木杆已经落地生根,淋雨吐芽,年深日久,竟然长成了一片茫茫林海。神农正在为如何下山犯难,这时,天空突然飞来一群白鹤,把神农和护身的几位臣民接上天廷去了。从此,回生寨一年四季都有香气弥漫,老百姓都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为了纪念神农尝百草、造福人间的功绩,老百姓就把这一片茫茫林海取名为“神农架”,把神农升天的回生寨改名为“留香寨”。

◎故事感悟

神农为“令民知所避就”而尝百草,正反映了我们民族祖先们不怕牺牲、排除万难、为民造福、勇于献身的崇高道德精神。正是这种精神,才使得我们民族斩榛辟莽、前驱先路,成为了世界上最早的文明发源地之一。

◎史海撷英

茶叶的发现

神农在山上尝百草时,随身带了一只可以看到五脏六腑、十二经络、帮助他识别药性的活“仪器”——獐鼠,又名“獐狮”。民间有“药不过獐鼠不灵”之说。

有一天,獐鼠吃了巴豆腹泻不止,神农就把它放在一棵青叶树下休息。过了一夜,獐鼠竟然奇迹般地康复了。原来,獐鼠是吸吮了青树上滴落的露水解了毒。于是,神农就摘下青树的青叶放进嘴里品尝,顿感神志清爽、甘润止渴。

后来,神农就教老百姓种了这种青树,它就是现在的茶树。这就有神农架民间传唱着“茶树本是神农栽,朵朵白花叶间开。栽时不畏云和雾,长时不怕风雨来。嫩叶做茶解百毒,每家每户都喜爱”的山歌。

◎文苑拾萃

华夏人

夏也被称为“华夏”、“诸夏”,是古代居住在中原地区的汉民族的自称。《说文》中称:“夏,中国之人也。”所谓的“中国”,也就是指古代的中原地区,这是与周围的夷狄地区相对而言的。

从大约公元前5000年起,当今汉族的主体华夏族便在黄河流域起源,并开始逐渐发展起来,进入了新石器时期,并先后经历了母系和父系氏族公社阶段。

公元前2700年,活动在今陕西中部地区的一个姬姓部落,首领是黄帝,其南面还有一个以炎帝为首的姜姓部落。两个部落经常发生摩擦,最终爆发了阪泉之战,黄帝打败了炎帝。之后,两个部落结为联盟,并攻占了周边的各个部落,华夏族的前身由此产生。

杂诗四首

宋·黄庭坚

(一)

扁舟江上未归身,明月清风作四邻。

观化悟来俱是妄,渐疏人事与天亲。

(二)

佛子身归乐国遥,至人神会碧天寥。

劫灰沈尽还生妄,但向平沙看海潮。

(三)

小德有为因有累,至神无用故无功。

须知广大精微处,不在存亡得失中。

(四)

黄帝炼丹求子母,神农尝药辨君臣。

如何苦思形中事,忧患从来为有身。

商汤革命建大商

◎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荀子》

商汤(?—前1588年),子姓,名履。庙号太祖,为商太祖。商朝的创建者,在位30年,其中17年为商国诸侯,13年为商朝国王。今人多称商汤,又称武汤、天乙、成汤、成唐,甲骨文称唐、大乙,又称高祖乙,商族部落首领。

夏朝时期,自从孔甲继位为夏王以后,便“好方鬼神,事淫乱”,整日不理朝政,只迷信鬼神,专事打猎玩乐,导致百姓怨恨,诸侯反叛。

由于国力衰弱,夏朝无法控制周围诸侯国势力的发展。在夏朝的诸侯国中,商自上甲灭有易以后,势力逐渐发展壮大起来。而农业和牧业的发展,社会财富的增加,也促使商族由氏族制度逐渐过渡到奴隶制度。

为了向外发展势力,掠夺更多的奴隶和财物,在上甲微到主癸的六个商侯时,曾经两次迁徒,一次是迁到殷(今河南安阳小屯),另一次是由殷又迁回商丘。到了主癸时,商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具有国王权力的大国诸侯了。主癸死后,由他的儿子汤继位为商侯。

商汤继主癸成为诸侯时,正是夏桀暴虐无道、残害人民、侵夺诸侯、天怒人怨的时候。商汤就抓住这个有利时机,开始作消灭夏朝的准备。

商族从始祖契开始,到商汤的时候,已经将居住地方迁八次了。商汤为了准备灭夏朝,首先把居住地方从商丘迁到商族祖先帝喾曾经居住过的亳,在这里积蓄粮草,招集人马,训练军队。本来商汤曾被夏王朝授予“得专征伐”的大权,也就是说,他想要讨伐谁,是可以不经夏王的批准而有权出兵的。但是,汤准备讨伐的却并不是一般的诸侯,而是统治全国的夏王朝。他为了削弱夏王朝的势力,排除灭夏的障碍,争取更多的诸侯反夏,首先就从商的邻国葛开始。

葛是亳西面的一个诸侯国,在夏王朝所属的诸侯国中并不算大。葛伯是个忠实于夏桀的奴隶主,也是夏桀在东方地区诸侯国中的一个耳目。

商汤担心葛伯妨碍他灭夏的计划,将他的活动报告结夏桀,所以就想争取葛伯不再为夏桀效力,助商汤灭掉夏朝。可是,葛伯是一个好吃懒做的人,即使在古代社会中被视为国家大事的祭祀天地神鬼,他都不愿执行了。当商汤得知葛伯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举行过祭祀了,就派使者前去询问原因。

葛伯很狡猾,深知商的畜牧发达,有大量的牛羊,就说:“我们不是不懂得祭祀的重要,只是每次祭祀都要用许多牛羊,我们现在没有牛羊,拿什么祭祀呢?”商使回去后,就如实地回报给汤。

商族是最讲迷信的,几乎每天都要进行各种不同形式的祭祀,而每次祭祀都要用牛羊来作牺牲。古代的牺牲,就是指用家畜来作祭祀的贡品。用纯色的家畜,如牛、羊、犬、猪等叫做牺;用整体家畜叫做牲。用纯色整体的家畜作祭祀时的贡品,就叫做牺牲。

汤听使者回来报告说葛伯之所以不举行祭祀,是因为没有牺牲,就派人挑选一群肥大的牛羊送给葛伯。

葛伯见商汤这样相信他的话,居然还得了不少牛羊,就将牛羊全部杀掉吃了,仍然不祭祀。

商汤得知葛伯仍然没有祭祀,又派使者到葛伯那里,询问他为什么不祭祀。葛伯又说:“我们的田中种不出粮食来,没有酒饭来作贡品,当然就举行不了祭祀。”

汤得知葛伯是一个不关心人民生产、只知享乐的人,就派亳地的人前往葛地,去帮助葛伯种庄稼。

葛国的人民在葛伯这个昏君的统治下,生活非常艰苦,衣食都不能自足,当然就更不能为亳人提供饭食了。于是,商汤又派商朝边境的人去葛地送些酒饭,给帮助耕种的亳人吃,送酒饭的人都是一些老人和孩子。葛伯每次派人在葛地等候送酒饭的人来后,就把酒饭抢走,还威胁说不给就要被杀死。

商汤见葛伯死心踏地地要与商为敌,不能用帮助的办法来争取了,就率兵讨伐葛,把葛伯杀掉了。由于葛伯不仁,葛国人民早就怨恨他了。见汤杀了葛伯,百姓就表示愿意归顺商。汤将葛的土地、人民、财物等全部占有,组织葛的人民从事农耕,积极发展生产。

商汤灭葛的行动,在诸侯中不但没有人反对,反而都指责葛伯的不仁,被杀是他咎由自取。有的诸侯、方国的人民怨恨夏桀的暴虐,还盼望着商汤赶快前去征伐,愿意从夏王朝统治下解脱出来,归顺商汤。还有一些诸侯、方国就自愿归顺汤。

商汤对归顺的诸侯、方国都分别授予玉珠作为冕冠的玉串和玉圭。显然,这是居于一个诸侯盟主的地位,在行使国王的权力。这样,商汤从讨伐葛国开始,逐步翦除了夏朝的羽翼,削弱了夏桀的势力。

在夏王朝的诸侯、方国中,自从夏桀灭掉有缗氏以后,虽然叛离者不少,但拥护夏王朝的也还有不少,忠实于夏桀的也不是没有。在东部地区,就有三个属国是忠于夏桀的:一个是彭姓的韦,一个是己姓的顾,一个也是己姓的昆吾。他们不仅势力较大,所处的地区又与商较近。汤灭掉葛以后,又征服了一些不归顺商的诸侯、方国,所谓“十一征而天下无敌”。

但是,这三个方国却执意与商为敌,时刻监视着商汤的活动,还经常向夏桀报告。于是,汤和伊尹、仲虺决心除掉这三个夏桀的羽翼。

就在准备进征韦时,夏桀得知汤还在继续征伐诸侯,扩大势力,就派使臣到商朝,召商汤入朝。商汤没有拒绝,于是带领随从来到夏王都。夏桀得知商汤来了,就下令将汤囚禁在夏台。

伊尹和仲虺得知夏桀将汤囚禁起来以后,就搜集了许多珍宝、玩器和美女献给夏桀,请求夏桀释放汤。夏桀是个贪财好色之徒,看见商送来的许多珍宝、玩器和美女,非常高兴,就下令将汤释放回商。

汤回到商后,见叛夏归商的人愈来愈多,就和伊尹、仲虺商议征伐韦和顾国的事。

经过一番精心谋划和准备之后,汤和伊尹就率领助商各方的联合军队,先对韦进攻。

汤率大兵压境,韦连求援都来不及,很快就被商军灭亡了。

韦被灭后,顾国势单,汤接着又挥师东进,乘胜也将顾国灭了。韦、顾两国的土地、财产、入民尽归商所有。

同类推荐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昆虫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昆虫

    本书详细介绍了昆虫类方面的知识,以精确的语言配上美丽的图片将形形色色的昆虫跃然纸上,不但具有趣味性、生动性,而且可阅读性也较强,该书主要阐述了昆虫的概念分类、特征、生理习惯以及它在自然界中的作用,旨在让青少年更多地了解关于昆虫类的知识和内容。
  • 益智妇幼的故事

    益智妇幼的故事

    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中永不凋谢的花冠,是与我们少年儿童捉迷藏的小朋友。童话奠定了我们的人生基础,影响着我们的一生。因此应该把那些名篇珍品传给后代,陶冶后代。
  • 玛利亚·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方法

    玛利亚·蒙台梭利幼儿教育方法

    蒙台梭利教育法是一种全面提升儿童素质,发展儿童潜能的教育方法。她巧妙的利用儿童自身的成长要求,在不损害儿童的自由与快乐的前提下,实现教育的目的。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存在着与身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积极的、不断发展的,具有无穷的力量;而教育的任务是激发和促进儿童的“内在潜力”的发展;儿童不是成人进行灌注的容器,也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泥和蜡,教师和父母必须认真研究、观察儿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在儿童自由与自发的活动中,帮助儿童获得身心发展。据此,蒙台梭利为学前儿童创造设计出一整套有效引导儿童迅速成长的训练方法。
  • 拆字谜:老爷爷的故事宝囊

    拆字谜:老爷爷的故事宝囊

    本书所选的谜语故事,内容丰富多彩,有爱国故事、历史故事、民间爱情故事、侠女故事、幽默笑话故事等,在故事中融入谜语,并在故事结尾留有谜题,与读者形成良好互动,在教读者猜字谜、拆字谜的同时,提高读者我国汉字、历史等传统文化的认知,锻炼读者的想象力,同时丰富广大读者的业余生活,使读者增长知识,启迪人们进取向上,并使人读后开心一笑,留有余味。
  • 走进科学·天文奇观

    走进科学·天文奇观

    本套书全面而系统地介绍了当今世界各种各样的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集知识性、趣味性、新奇性、疑问性与科普性于一体,深入浅出,生动可读,通俗易懂,目的是使广大读者在兴味盎然地领略世界难解之谜和科学技术的同时,能够加深思考,启迪智慧,开阔视野,增加知识,能够正确了解和认识这个世界,激发求知的欲望和探索的精神,激起热爱科学和追求科学的热情,不断掌握开启人类世界的金钥匙,不断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使我们真正成为人类社会的主人。
热门推荐
  • 梦非梦—张记书微篇小说精选

    梦非梦—张记书微篇小说精选

    《梦非梦—张记书微篇小说精选》这本书集中了张记书的各种短篇小说集。
  • 阴夫我要爱

    阴夫我要爱

    大学毕业我没钱租房,住进了姑妈家地下室,半夜有人破门而入……
  • 英雄先遣连——1950年西北部队进军阿里纪实

    英雄先遣连——1950年西北部队进军阿里纪实

    毋庸讳言,《英雄先遣连》对于英雄与死亡这一矛盾关系的酷烈展示,再一次完美地诠释了英雄主义、爱国主义的潜质。作者以冷峻的笔调,客观强硬地显示出了英雄涅槃的孤傲和清高。进藏先遣英雄连136名官兵中,牺牲在新疆于阗普鲁至西藏阿里扎麻芒堡千余公里高原线的有63人,这是西北战区光荣革命历史的壮丽画卷。
  • 暗夜的伤痛

    暗夜的伤痛

    遇见了两个不同的他,她不知道自己心中所想,不知道该如何抉择......
  • 道起无心

    道起无心

    天地一炉,日月燃烛;念转乾坤,我为造化。
  • 司空穿越游记

    司空穿越游记

    唉!简介无能!不过还是听从马如AUS亲的话!决定绞尽脑汁写一个吸引人的简介!一个从小在尼姑庵长大的孤女。修佛之后在修道。佛心道心两心一体,心性淡然令人动容!于是,被师傅踢出山门,要求她体悟人世。结果刚出山门就被劈到异世!好吧,既来之则安之!不过~为什么众多雄性生物要往她身上凑啊!众神兽也就罢了!毕竟长得可爱!但,雄性人形生物坚决抵制!除了……PS:一对一。女主慢热型!
  • 谁自逍遥

    谁自逍遥

    人的一生,诸多无奈和寂寥,哪怕仙神妖魔,哪怕贩夫走卒。是仙是魔,谁享逍遥,万古皆空,谁自逍遥,我本非我,奈何逍遥。天地何处觅逍遥,唯有笔下逍遥笑。
  • 诸方门人参问语录

    诸方门人参问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帝君扶苏

    帝君扶苏

    一个受够组织阴暗的杀手之王,企图推翻组织,奈何棋错一着,却意外回到神秘秦朝,神秘的阴阳道术,强大的神兵利器,林立的各门各派,这里好像不是自己想象的世界。紫女罗兰、师姐梦柔、俏皮莲儿......龙渊剑、赤鸿刀、龙缺巨戟......统领诸子百家,收集剑谱名器,招贤纳士,一统这江山,还不够,隔海还有桑夷,西方还有强敌,我要让我中华子民屹立在世界之端。这不是我的时代,但是我的宏图霸业——摘自秦帝扶苏语录,后人统称千古帝君
  • 道魔时代

    道魔时代

    社会的变迁,远古的真相,激情、热血飞扬。石九在铁血中挣扎前行,盘古开天,鸿均传道,石九能否在血色中完成救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