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86200000007

第7章 守信践诺(5)

矮裴度诚归玉带

◎两心不可以得一人,一心可得百人。——《淮南子·缪称训》

裴度(765—839年),唐朝名相。字中立。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东北)人。唐代后期杰出的政治家。

裴度是唐代一位很有作为的政治家,一生曾做过三朝的宰相。可是,裴度的相貌丑陋,又是个矮个子,从小就比同龄的伙伴矮上半头。为了这个原因,他常常被同伴嘲笑,说他天生一副“穷相”,将来不会有出息。

裴度可不在乎别人说什么,他想:“只要自己不欺心、不欺人,诚实、努力,将来一定会有所成就的。”

裴度十五六岁时,有一回送朋友出城。归途中,他顺路绕到郊外的香山寺去玩。这天正是九九重阳节后的第二天。香山寺内外,烧香还愿、赏菊踏青的人来来往往,络绎不绝。裴度在寺外的集市上买了一绣袋茱萸,他把茱萸袋挂在衣襟上,嗅着浓浓的香味,一边走一边观赏眼前的秋景和寺里的建筑。

观赏了半天,裴度觉得腿脚累了,就坐在大殿的门槛上歇息。这时,天色渐晚,寺里烧香的人已经稀稀拉拉地没有几个了。忽然,有一位中年妇人急匆匆地走上殿来。她的穿着虽然整齐,却面带愁容,鬓发凌乱,肩上挎着一个绸布包裹,两手在胸前紧紧挽着包裹的扣结。妇人走过裴度身边对,大概是闻到了茱萸的香气,忽然停住脚步,两眼闪着泪花,直盯着裴度衣襟上的茱萸袋。她愣了一会儿,才转身走进殿去。

这奇怪的举动引起了裴度的好奇心,他的目光跟随着妇人。只见那妇人走到佛像前,略微迟疑了一下,才将肩上的包裹小心翼翼地拿下来,轻轻挂在身旁的栏杆上。然后拈起几炷香,插进香炉,又跪在佛像前的蒲团上,虔诚地祝告起来。裴度远远看到那妇人的头深深伏下去,肩头不断抽动,显然是在努力压抑着自己的哭声。裴度心想:这妇人样子可怜,一定是家里发生了很不幸的事情。又想起她刚才盯着茱萸袋发愣的样子,记得当年大诗人王维的名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写道: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想到这里,裴度推测这妇人一定是有什么亲人失散了,所以才在这九九重阳的日子里,到寺庙里来祝告亲人重新团聚。

这时,又有几个烧香的客人走进寺里,他们一边走,一边高声谈笑。声音惊动了那位妇人,她急忙站起身,用罗帕掩着脸,大概是怕别人看到她痛哭的样子。只见她低着头,踉踉跄跄地向寺外走去了。裴度目送着她的背影消失在寺门外,无意中,他忽然发现那妇人的包裹还挂在栏杆上忘记带走了。他赶忙跑过去,拎起包裹就往外追。等他追出寺外一看,那妇人已经不知去向,远远地可以看见有几辆马车在奔驰,也不知妇人是坐的哪辆车离去的。

裴度着急地跺着脚,连声说:“这可怎么办?这可怎么办?”他想:看那妇人小心翼翼的样子,包裹里面肯定是什么贵重的东西。她已经是悲痛万分了,再把包裹丢了,这不是要她的命吗?转念又想:如果包裹中是贵重东西,那妇人发现丢失之后,肯定会回来寻找的。我就在这里等她回来,到时当面交给她。于是,裴度索性坐在寺门外,望着通向远处的大道,盼着那妇人尽早回来寻找失物。

可是,左等右等,总是不见那妇人回来。看看天色已晚,西边天上只剩下一片血红的晚霞。寺里打扫庭院的和尚走过来,见裴度孤零零地一个人坐在门外,就好奇地问:“这位小施主,为何在此久坐不去?”

裴度答道:“我在等一位丢失东西的客人。”

和尚说:“现在天色已晚,那位客人大概不会回来了。若是信得过我,可否让我替您转交给他?”

裴度想了想说:“不,还是我亲手交给她才放心。我家住在城里,回去晚了,父母要责怪。看来今日也等不到她了,我先赶回家去,明日一早,我一定赶回来等她。”

当天晚上,裴度将包裹枕在头下,久久不能入眠。他回想着那位妇人悲痛的样子,决心不管花多大气力,也要找到她,将包裹亲手交到她手里。

第二天,裴度起了个大早。背起包裹,带了些干粮,就动身赶往香山寺。当他赶到寺门外时,昨天遇到的那位和尚正在那里打扫门前的落叶。见到裴度气喘吁吁地赶到,和尚感动地说:“善哉,小施主真是一位至诚至善的人啊!”

不一会儿,一辆马车飞奔过来,停在寺门外。车夫跳下车,扶着一位妇人走下车来。裴度定睛一看,正是丢包裹的那位妇人。只见她面色苍白,两眼发直,已经不能自己走路了。车夫扶着她走过来,对和尚说:“我在路上见到这位夫人晕倒在路边,叫醒她之后,就求我送她来香山寺。我看她实在可怜,就送她来了。”

这时,那位妇人抬起头来,焦急地问道:“请问师傅,昨日有没有拾到一个包裹?”

不等和尚回答,裴度已走上前去,把包裹递到妇人手里说:“您的包裹在这里。”

妇人双手紧紧捧着包裹,两眼望着裴度,一下子跪在地上,泣不成声地说:“您真是我家的大恩人啊!”

妇人打开包裹,里面是两条镶满珍珠的玉带,还有一条珍贵的犀牛皮带。妇人流着眼泪说:“不久前,我父亲遭到歹人的陷害,被抓进大牢,定了死罪。我家里穷,没有钱去为父亲赎命。我昨日从亲友处借到这些东西,打算送到管事的衙门里,赎回父亲一条命。没想到我光顾着伤心拜佛,却把包裹丢在寺里。要不是您好心送还,我父亲就只能一死了。”说着,妇人连连为裴度磕了几个头,又拿出一条玉带,硬要送给裴度作为酬谢。

裴度坚决推辞道:“这可不行。归还失物,本来就是我该做的,何况这是为救你父亲的性命,怎么能要你感谢呢?”说着,他摘下衣襟上的茱萸袋,送到妇人手里说:“等救出你父亲,你们再带着这茱萸,到这里来重新团聚,补过一个重阳节吧!”

说完,裴度转身离去,身后传来和尚的赞叹声:“如此诚实无欺的年轻人,日后一定不会是等闲之辈啊!”

◎故事感悟

裴度以诚实对待人生,拾到宝物而不私昧,救人危难而拒绝酬谢,他可以说是个真正的老实人了。后来他成了天下闻名的政治家。他的经历说明了诚实也是一种催人进取、促人成功的力量。

◎史海撷英

元和中兴

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年),裴度官至御史中丞。当时,唐宪宗在宰相李吉甫、武元衡的支持下,决心削藩。这一年,节度使吴少阳死,其子吴元济图谋继立,于是发兵侵扰邻境,威胁朝廷。宪宗发兵征讨。而成德(今河北正定)节度使王承宗、淄青(今山东益都)节度使李师道等人与元济相互勾结,派刺客刺死了主张讨伐的宰相武元衡,并砍伤裴度。于是,宪宗便任命裴度代元衡为相,主持讨叛之事。

元和十二年(817年),朝廷在与叛军作战后战败,宰相李逢吉等以淮西屯兵四年,劳师弊赋,力主罢兵。而裴度却认为,淮西是腹心之疾,必须扫除才行,因此自请督师。同年八月,裴度以宰相领淮西节度使、淮西宣慰招讨处置使,赶赴前线作战。出发时,裴度慷慨誓道:“臣若贼灭,则朝天有期;贼在,则归阙无日。”

这时,诸道兵都有宦官监军,因此,诸军将事权不专,裴度便奏准罢去监军,加强了对军队的统一指挥。十月,名将李晟之子李愬雪夜破蔡州,行军深入70里,生擒吴元济。李愬打下蔡州后,迎接裴度进城,拜谒道旁。李愬诚恳地说:“蔡人顽悖,不识上下之尊,数十年矣,愿公因而示之,使知朝廷之尊。”淮西既平,河北震慑,诸藩也相继归顺。贞元十四年,裴度又平定了淄青李师道。史称“元和中兴”。

◎文苑拾萃

裴度庙

在河南省郑州市东南方向的中牟县姚家乡岗王村,有一座古老的裴度庙。这座庙宇是当年中牟县的百姓为纪念唐朝的贤明宰相裴度而修建的。

据明朝正德九年的《中牟县志》记载,裴度原是唐朝的一员名将,他为人忠厚正直,并忠心为国,经常率兵在中牟县的东南部驻扎,保土安民,维护当地的治安,百姓深受其惠,因而也深受当地百姓的爱戴。当地的老百姓为了使子孙们都能记住裴度的功绩和恩德,便在此处修建庙宇纪念。

裴度庙自唐朝修建以后,历代都进行过多次重新修缮。但由于历史上硝烟不断,战火频仍,裴度庙在历史风云中也多次被毁,如今所存的庙宇是民国初年修建的,已看不出当初的原貌了。

在裴度庙的旁边,生长着两株年代久远的古柏,其中一株柏树高达16米,主干7米,胸径将近1米。令人称奇的是,这株古老的柏树是松柏合璧之树,它的南半边枝叶是松树,北半边枝叶是柏树,是一种古老树种,被列为县级保护树种。

俞绘还银

◎言必信,行必果。——《论语·子路》

明朝时,河南滑县有一个读书人,名字叫做俞绘。俞绘从小家境贫寒,但他为人忠厚,学习也十分刻苦。经过10年的苦读,俞绘考中了秀才,后来又通过了乡试,取得了进京城参加会试的资格。

对此,俞绘既喜又忧:能参加会试,一旦考中,苦日子也就熬出头了,哪个读书人不希望自己有这样一天呢?可是,京城路途遥远,赴京的盘缠却毫无着落,想跟乡亲和朋友们借一点,却又难以启齿。众人得知后,都纷纷慷慨解囊,很快就帮俞绘凑够了路费。

第二天,俞绘告别众乡亲上路了。在途中,他省吃俭用,不多花一分钱。谁知道,当他在沛县住客店时,一个窃贼夜里潜入他的房间,把他的盘缠全部偷走了。

早晨醒来,俞绘发现钱没有了,如同五雷轰顶,不禁号啕大哭。店老板和其他客人闻讯赶来,都表示同情,但又都无能为力。店老板听说俞绘是从滑县来的,忽然想起沛县的冯县令也是滑县人,于是就建议俞绘去试试求助,说不定县令看在同乡的分儿上,能借些钱给他。

走投无路的俞绘只好抱着侥幸心理去求助冯县令。

见到县令,俞绘的泪水不觉涌出。冯县令问明事情原委后,感觉俞绘是个忠厚老实的人,便取出十两银子,说:“你也不必向我借了,这点银子算我赠你的,估计也够你的往返费用了。”俞绘感激不尽,说:“多谢恩人对晚生如此信任,自当终生铭记!晚生还是留一张借据吧,日后定要奉还的。”冯县令笑道:“不必了,既是同乡,又何必见外。我也不留你了,抓紧时间赶路吧。”说罢,冯县令亲自把俞绘送到大门外。俞绘一拜再拜,含泪作别。

到了京城后,俞绘如期地参加了会试。结果出来后,俞绘虽未金榜题名,但却被任命为歙县训导(相当于县一级教育部门官员)。

歙县地处徽州皖南山区,离沛县有千里之遥。俞绘到任后,兢兢业业供职,一直抽不开身。但他心里时刻都挂记着欠冯县令的十两银子,期待着自己有一天能亲自登门致谢,奉还银子。

这一等就是三年。终于,俞绘有机会返家探亲了。俞绘想在途经沛县时可以去拜访一下冯县令,并奉还当初所借的十两银子。

谁知,俞绘一到沛县就听说冯县令早已病故了,不由悲伤万分。他四处打听,终于找到冯县令的儿子冯珏。可当他说明来意后,冯珏却说:“家父在世时并没有提及借钱给你,也没有留下任何借据,所以这银子我不能收。”

俞绘道:“我当时是要写借据的,但出于对我的信任,令尊坚持不要我写。如果因此就不还钱,我岂不辜负了令尊大人的信任?也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如果令尊大人在世,他必定会对我很失望。所以,这银子还请你收下。”

◎故事感悟

借人钱财,必时刻挂念返还。冯县令与俞绘都是品德高尚的有信之士。

◎史海撷英

徐光启的仕途之路

徐光启20岁时考中秀才,36岁时考中举人。直到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徐光启43岁时,才考中进士,从此开始步入仕途。

在未中进士之前,徐光启曾长期辗转苦读。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后,他深知流行于明中叶以后的陆王心学,主张禅静顿悟、反对经世致用,实为误国害民。有人曾记述了徐光启当时的变化,说:“(他)尝学声律、工楷隶,及是悉弃去,(专)习天文、兵法、屯、盐、水利诸策,旁及工艺数学,务可施用于世者。”还有人记述称:“公初筮仕入馆职,即身任天下,讲求治道,博览群书,要诸体用。诗赋书法,素所善也,既谓雕虫不足学,悉屏不为,专以神明治历律兵农,穷天人指趣。”徐光启思想上的巨大转变,也令他的后半生走上了积极主张经世致用、崇尚实学的道路。因此后人评价徐光启是一位明学术界、思想界兴起的实学思潮中有力的鼓吹者和推动者。

◎文苑拾萃

《农政全书》

《农政全书》为徐光启的代表作。这部书基本上囊括了古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而其中又贯穿着一个基本的思想,就是徐光启治国治民的“农政”思想。贯彻这一思想也正是《农政全书》不同于其他大型农书的基本特色。

在中国农学史上,《农政全书》就如同《诗经》之于古典诗歌,《本草纲目》之于古代医药一样,成为我国传统农学的代名词,可以与后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同悬诸日月,并列为我国农学著述的两大丰碑。

种世衡顶风冒雪赴约

◎有所许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袁采《袁氏世范·处己》

种世衡(985—1045年),字仲平。洛阳(今属河南)人,北宋边疆名将,乃种谔(即“老种经略相公”)之父,种师道(即“小种经略相公”)之祖父,重气节,有才略。

北宋庆历三年的一个冬天的早晨,大臣范仲淹正在巡视边境。他一边视察一边思考:环州(今甘肃省环县)的羌族部落大部分都在暗中与李元昊(西夏国国主)往来,这样很不利于朝廷统一大业。怎样才能招抚羌人,并使他们和宋朝联合,一起抵御西夏呢?

同类推荐
  • 世界著名寓言故事7

    世界著名寓言故事7

    《世界著名寓言故事》中的故事,是选取世界寓言故事中的经典,在保留原作品思想内容和主要人物、情节的基础上改编而成。这些寓言故事,内容集中,主线清楚,情节衔接紧凑,读来引人入胜。读者用较少的时间,就可以了解到更多寓言故事的内容。
  • 世界畅销儿童文学名著——丛林故事

    世界畅销儿童文学名著——丛林故事

    《丛林故事》是20世纪初英国最重要的著名作家之一拉迪亚德o吉卜林的早期代表作,亦为其最有影响和最受欢迎的儿童作品之一,一百年来被翻译成各种文字,在世界上广为流传。这是一部优秀的儿童文学读物,此书问世后,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在西方大受欢迎。同样,在我国,它也吸引了不少青少年读者,成为我国儿童最喜爱的儿童读物之一。
  • 激发孩子潜能的智慧故事

    激发孩子潜能的智慧故事

    成长是每一个孩子必须经历的人生旅程,在这个阶段,也许一个充满智慧的故事就能够改变孩子的人生。《国民阅读文库?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激发孩子潜能的智慧故事》针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容易遇到的各种问题,用生动的故事打动孩子,让他们学会冷静地面对问题;帮他们解除困惑,使他们更加健康地成长;以故事中所蕴含的生动有趣的人生哲理和智慧来引导孩子,帮助孩子挝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开启孩子神奇的想象力。《国民阅读文库?青少年心灵成长直通车:激发孩子潜能的智慧故事》精选通俗易懂、道理明晰的小故事,版式活泼多样,配以精美的插图,容易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能够起到极好的教育和熏陶作用。
  • 非洲狮传奇2:成长蜕变

    非洲狮传奇2:成长蜕变

    草原上最弱小的狮子在失去姐姐的援助后能否得以成长,化茧成碟呢?
  • 想变老虎的兔子

    想变老虎的兔子

    一只小兔子想变成老虎,是什么促使它有这样的想法呢?想让自己变的更强大,不光是外表的变化,内心也需要更强大。
热门推荐
  • 君不情

    君不情

    原书名《楠杉有乔木》心野的人成了登徒浪子,只有在盥洗时才能看到纯粹的极致。因为她活成了诗,没有人读懂他的样子……
  • 超神学霸

    超神学霸

    新时代浪潮下,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而寒门学子与豪门学子间仍存在难以逾越的巨大鸿沟。出身卑微的卫斯元为追寻梦想,不断奋斗,却意外卷入几大势力的纷争中。他该如何应对穷凶极恶的歹徒和妖艳绝伦的美女?又会如何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及所学知识,巧妙地与敌周旋,突破重重困境,化解社会危难,并向自己的梦想迈进?本书篇幅300万字以上,情节紧凑,环环相扣,并将高中课程巧妙融入其中,以通俗易懂,妙趣横生的形式展现出来。读者除了欣赏到精彩的故事情节,还能学到有用的知识。给学生很大帮助,亦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一定启发。
  • 俏妃倾城,邪王,宠不够

    俏妃倾城,邪王,宠不够

    兰依晨,华夏至尊神医,封世炎,东亚炎王,武级逆天,无人能敌。自从遇上兰依晨,炎王的腹黑,严厉,冰冷在她面前全收起来了,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宠溺。
  • 噬血之地

    噬血之地

    天降陨星,大陆巨变,人类为了生存,开始了修炼。千年后,落羽穿越而来,陌生中带着迷茫...一次意外却带来了致命的杀机,逃无可逃!避无可避!绝望中,曾受落羽滴水之恩的一个小人物却用生命弥补了这场意外!落羽发狂了!他恨透了这个畸形的世界,他需要力量,需要报仇的力量!!!!***********************************************************白安谢谢来看的书友,谢谢支持!!!
  • 贵族式爱情战役

    贵族式爱情战役

    名门贵族中的爱情争霸,在这场贵族的爱情争夺中,究竟会有多少人为此付出代价...自幼孤僻冷漠的慕容家族千金慕容思琪,本以为会依照父母的契约与同是名门贵族的欧阳凯在结束学业后步入婚姻的殿堂,却不知在高二最后一次转校后,一切的变故从此开始,一个有着和思琪同样性格的男生走进了她的生命中,那个人就是皇甫翔。思琪万万不知,一向温柔如水的欧阳凯正因为思琪与皇甫翔之间的微妙变化而逐渐转变,一发不可收拾的爱情战役正在蠢蠢欲动,三人今后会演变成什么样的关系,会发生什么样的变故,无人知晓......等待他们的将会是前所未有的恐惧!
  • 血与火的传承

    血与火的传承

    命运的道路是如此的错综复杂,而任何理智的人都不该沉缅于“如果当初……”而从中获得虚假的满足感。发生过的事情,就是发生过了;我们必须承担我们的选择所带来的一切,无论那是耻辱,还是荣耀。
  • 潜书

    潜书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一念离道

    一念离道

    修仙盛世,一个小人物,父母双亡,无奈只能在乱世中苦苦挣扎,若天道要我亡我便斩了那天,若仙道与我作对我便灭了那仙,三千大道辗转其中,挣扎求生,只为生存
  • 校花守护之神

    校花守护之神

    一位拥有神力的神秘少年,为了守护所爱的人,踏上了成神的道路。
  • 妃本惊华之王爷太冷情

    妃本惊华之王爷太冷情

    她本是深闺小姐,平淡一生,何奈被卷入一场宫斗,爹娘离奇死亡,府中无一幸存,所有的证据都指向那一人。她进宫为后,以鲜血为阶梯,以人命为扶手,一步一个脚印踏稳后位,为爹娘报仇。恋恋红尘,最不忘的是芊芊白衣公子那一抹冷情孤寂的眼眸。他需要她,她定全力以赴。皇后逼宫,震惊朝野!她含笑站在宫门口,迎他的千军万马。本以为便从此可以粗茶淡饭,做一对闲云野鹤人家。一杯毒酒,却成了妄想。她依旧记得那年,梅花树下那人的誓言——“浅儿,待我权倾天下,许你一世佳话。”是她太贪?繁华俗世,她也只不过贪恋他的情。可笑她看不穿谎言,错得一世荒唐。若不是花开花落如梦一场,又怎是若隐若现如镜一样?“浅儿喝下它。”“瑾哥哥,这种毒药喝下会死吗?”“会。”“瑾哥哥要浅儿死吗?”“嗯。”这句里包含了太多痛苦与绝望。她优雅的把杯中的酒一滴不洒的喝下。“如若有来生,不见不念不思不恋。”“浅儿,对不起,我终究是……”爱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