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88200000010

第10章 送财习俗(1)

在中国民间的祈财民俗中,还有另外一种非常特殊的文化现象———“送财”。所谓“送财”,也就是将财运、财祥赐送给别人。这种行为从本质上说也是财祥信仰与财富崇拜的具体表现形式,但是与祭财神、说口彩、唱祝辞、招财术等形式不同的是,不管是祭财神、迎财神的活动,还是唱祝辞或招财术的方式,都是出于人们为自己求得财运财祥的需要而产生的,否则这些活动便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然而“送财”的对象却不是自己,而是别人,也就是说,“送财”主要是为了满足他人的财运财祥需要而进行的活动。正是在这一点上,“送财”作为一种祈财民俗形式充分地显示出了自身的独特性和重要的文化意蕴。

为什么送财之人不是将财运送给自己,而要去送给别人呢?按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是一个十分不容易理解的问题。但是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这种送财文化现象背后所蕴藏的宗教意义,那么恐怕就能找到正确的答案。原来,在送财这种活动中,送财之人不是作为人而是作为神的身份出现的,送财之人在这种活动中扮演的是一个神灵的形象。他代表着神灵向人们进行赐财、赏财,同样也是代表着神灵向人们进行各种财运财祥的祝福。从这种意义上我们来理解送财活动的原因,也就变得较为容易了。

“送财神像”

我国民间的送财活动,以“送财神像”这种方式最具普遍性。在旧时,江南一带的农村到了春节期间,几乎村村都有送财神像活动。届时一些来自外乡的乞丐们手中拿着财神画像,到村中各家各户的门前唱祝诵辞,各家的主人给过钱后,他们便将财神画像贴在主人家的墙壁或大门上,这样便算是送过了财神,此家日后便会财运亨通,大吉大利。据黄强《神人之间》一书中介绍,作者于1992年10月曾在江苏无锡地区进行调查,发现至今为止这一带送财神像的活动仍然十分盛行。很多人家的大门墙上都贴着财神像,两旁写着“添丁进

财”、“祈求平安”之类的祝吉对联。作者在向住家询问财神像的来历时,住家主人介绍说,这财神像是春节时来村庄讨钱的叫花子贴的。这些叫花子大都来自苏北,他们手中拿着财神像,挨家挨户地在村中讨钱,主人给过钱后,他们便在主人家门口的墙壁上贴上财神像。由此可见,直至20世纪90年代以后,江南地区仍保留着这种非常古老的送财神习俗①。在浙江沿海的舟山、嵊泗、宁波、奉化等地,这种送财神像的习俗也广为流行。如嵊泗列岛上的渔村过去每到春节时,许多乞丐便要上门送财神像,一边口中喊道:“财神来了!”人们则向他们施舍一些钱财和食品。乞丐们拿到钱财、食品后,便将财神像贴于住家的门上。当地人们认为,春节期间向送财神像的乞丐施舍东西是吉利的,这样做后财神就会给他们带来财运,否则就会得罪财神,以致丧失发财的机会。

① 黄强:《神人之间———中国民间祭祀仪礼与信仰研究》第287页,广西民族出版社1996年版。

送财神像的习俗在苏北的张家港一带也十分盛行。每到春节来临之际,当地的一些贫苦农民便要用黄纸刻上财神画像,去人家门上张贴。贴时口中还要念念有词道:“财神贴得高,主家又蒸馒头又蒸糕。财神贴得低,主家开年好富气。财神贴得勿高勿低,主家家里钱铺地。”主家这时也要回答说:“靠富。”贴好财神像后,主家向这些贫苦农民施以钱币或糕团等食物。另如广州、四川、湖南、北京等地,在春节时也都有这种送财神像的习俗。广州一带的农村中每到正月初一这一天,人们便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叫花子样的小孩子,手里拿着一些暗淡无光的红纸,上面写着“财神”两个字,嘴里喊着“财神到”。许多爱听吉利话的人们,便给他们一些“利市钱”,然后拿了“财神”两字回去。在四川新繁县,到了正月元旦之日,乡里的一些无赖们便要拿着用红纸刻印的财神像高唱于主人家门口,直至主人给过钱后才离去。在湖南长沙,也经常有一些贫民或乞丐用纸印着“赵玄坛骑虎”字样,于正月初二或初三时送到人们家里,嘴里还要唱一些祝辞歌谣,唱罢主人给钱,然后离去。胡朴安在《中华全国风俗志》中对此记载道:“(长沙)新岁初间,乞儿以红纸印财神像,沿家致送,索喜钱十文,名为送财神。”在北京,一些贫苦人家的小孩到了正月初二祭财神时,便要手中拿着财神像向各家各户兜售,一边口中还要高喊道:“财神爷来了!”愿意要的人,便付以一两枚铜元作为代价。即使不要的人,也不能说“不要”,而只能说“已有”,以避“不要钱财”的禁忌。

“跳财神”

有的地方送财神时并不是送一张财神像,而是由送财神之人自己装扮成财神的模样,到别人家中去跳弄舞耍一番,这就是所谓的“跳财神”。与送财神像的方式相比,跳财神更具形象性,更容易给人造成财神进门的感觉,因此这种活动很久以来一直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特别是在一些农村中,跳财神活动常常成为春节期间人们社会生活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以前在江南地区,跳财神活动从农历十二月下旬便开始进行了,一直要跳到正月初五接财神后方才收场,有的地区甚至一直要跳到元宵节。当地跳财神的具体做法是:一名男子头戴黑色文帽,身穿大红袍,腰围护底白玉带,下穿彩裤,足蹬高帮黑底粉靴,脸戴金色面具,左手托一金元宝,右手执一把金折扇,扮成财神的模样。另一名男子则携红桌一张,上置烛台、台炉,两支红烛高照,数柱香烟缭绕,供以果品若干。两人挨家挨户到各家的房内,或商店的店堂、厅堂中,表演各种模仿财神招财进宝的动作。扮成财神的人伸出双手,左抓一把,右抓一把,然后忽地亮出一只金光闪闪的大元宝,在主家的柜台、账台、银柜、衣橱、斗桌等处这儿放一放,那儿放一放(此举称为“招财”)。在表演这些动作的同时,一边还要走出各种生动有趣的舞步,口中唱着各种祝吉祈财的祝辞。哪家如有跳财神者进门表演,便要点香燃烛,鸣放鞭炮,举行隆重的接财神仪式,仿佛真的财神降临一般。有的人明知这是在做戏,但是却不肯信其无,偏要信其有,将这些跳财神的人当做真的神灵,虔诚至极。他们除了要赏给跳财神的人一些吃喝外,还要赏赐一定的“红包”。直至20世纪50年代,这种春节跳财神活动仍然在江南地区的广大农村中频繁进行。表演者见到有利可图,便相互仿效,甚至有请较富有的人合作购置道具、衣物,表演后坐地分赃的。①

① 参见姜彬主编:《吴越民间信仰民俗———吴越地区民间信仰与民间文艺关系的考察与研究》第437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上海松江地区过去农村中每逢春节时,也十分盛行这种“跳财神”的活动。到了腊月底,一些穷人或乞丐便要身穿红官袍,头戴旧官帽,脸涂油彩,肩披“加官赐福”的红布条,来到商店门前边跳边唱:“嗬嗨!财神到,生意好,老板洪福大,金银财宝滚滚来?”时至民国时期,这种活动仍然广泛盛行于整个松江地区,一直到新中国成立才逐渐消亡。①

① 参见欧粤:《松江风俗志》第244页,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在江苏海州地区,以前每到春节时也十分盛行跳财神的活动。届时一些穷人到戏院里租一顶官帽和一件红袍,再用金箔糊成一个金元宝,打扮成活财神的形象。另一些人则敲锣打鼓,簇拥着“财神”走向各家各户。每到一户家门前,“财神”便要走上几个方步,并将金元宝向门内空扔三次。当地的居民,特别是商人在正月初五财神节那天最爱讨吉利,因此这一天各商店门口跳财神的活动也最为兴盛。跳财神的穷人掌握了商人想发财的心理,于是便竭尽全力地表演出各种有趣的动作来讨商家喜欢,以便能够得到更多的赏钱。有些人甚至大摇大摆地走进住家或商店的堂屋正厅中,在那里坐上一会,让人以为财神真的已经进门,于是这家的主人便要多给跳财神者一些赏钱。有的人家还要额外再给一些钱,作为请活财神向屋内多扔几次金元宝的报酬。在四川,旧时每逢正月初一民间也有“跳财神”活动。《新繁县志》卷四记载:“(元旦),乡里无赖以粉墨涂面,执鞭为优伶,立于庭中。主人必给钱乃去,谓之送财神。”此俗在清代和民国时期尤为盛行。当地在跳财神时还要分扮“文财神”和“武财神”两个角色。文财神文官打扮,身穿红袍;武财神武官打扮,脸涂黑色。表演时敲起锣鼓,两位财神由众人簇拥着进入各家各户。文财神坐在椅上,口说吉利话,武财神则高举神鞭,作骑虎状。表演后,主人还要给钱币酬谢,并赐以茶酒。此时扮财神者须一饮而尽,然后再到另一家中进行同样的表演。

“送麒麟”、“送摇钱树”与“送元宝”

除了“送财神”、“跳财神”之类较为典型的送财形式外,中国民间还有另外许多送财的形式,如“送麒麟”、“送摇钱树”、“送元宝”,以及送其他吉祥物等等,它们都具有非常鲜明的神灵送宝意义。如旧时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是江苏海州民间进行“送麒麟”活动的主要时日。“送麒麟”的队伍一般由五人至八人组成,其中一人扛着一个用竹竿扎的麒麟像,数人捧托盘开道,数人敲锣打鼓。每到一个村庄或一户人家门口,扛麒麟者便要表演各种舞蹈动作,口中还要唱一些“麒麟调”等等的小曲,其他几人则在旁边应和。唱完以后,“送麒麟”者即向主家要钱。此时主家为了图吉利,一般都会给钱,有的还要赏以茶酒、点心之类的食品。

“送摇钱树”、“送元宝”之俗,在旧时中国各地也广为盛行。如过去浙江绍兴地区的乞丐们到了春节时,便要摘下一些青绿的柏枝,上面用红线扎上一些铜钱,然后拿着它们到各处去送,这就称为“送摇钱树”。“摇钱树”象征着钱财极多,稍一摇动就会掉落下来之意,因此在人们眼里成了一种发财致富的吉祥物,“送摇钱树”的行为也自然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

在上海的一些农村中,“送摇钱树”的习俗也很盛行。到了大年初一,一些乞丐们便要挨家挨户讨饭,手中拿一根天竹,上面挂着几个用红线串成的铜钱,边走边唱,一边向人们祝福财运,乞讨钱粮。

在福建、台湾等一些沿海地区,过去春节期间也有“送摇钱树”的习俗。新年一到,福建城中的一些沿街乞丐便要折几根花枝,上缀铜钱,送到各家各户,并向各家主人说唱莲花吉语,内容大都是祝贺来年财源茂盛之类。唱毕,主人便要赏其钱物。林祖焘《闽中岁时杂咏》云:“买得数枚花饼无,花枝满手唱于于,许多吉语堂前赞,只博官人一五铢。”所描绘的便是当地民间这种“送摇钱树”的习俗活动。同样的习俗也流行于台湾,只是台湾在新年送摇钱树时乞丐们手中拿的不是柏枝或花枝,而是榕树枝,枝上也要用红线扎着铜钱,嘴里也要唱着一些吉祥词语,以向各户乞讨钱财。

与“送摇钱树”性质相似的习俗还有“送元宝”。元宝本是旧时一种具有等价流通作用的金银锭,呈马蹄形状。元宝在旧时人们的心目中,经常被视为是一种财富的象征,旧时人们衡量是否富裕的标准,往往是以获得多少元宝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因此,在春节神灵送财这种具有鲜明祈财祝吉性质的习俗活动中,“送元宝”之举也就自然成了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种形式。旧时江浙民间到了正月初一这一天,乞丐们就要用红绳将一些糖元宝缚在万年青叶上,走到各家门前,然后一边打着竹板,一边口唱吉利语、顺口溜,向各家祝福,然后将糖元宝送给每户人家。各家遇到有这种送元宝的乞丐上门,也要给他们一些赏钱或年糕之类的食品,以表答谢之意。

“跳乌龟”与“送龙”

春节送财习俗活动中还有一种十分有意思的形式———“跳乌龟”。乌龟本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吉祥物,与龙、凤、麒麟一起被人们视为“四灵”。因此到了春节时,由一人扮成乌龟的模样,在人们的家门口跳弄舞耍一番,也就成了旧时人们财祥信仰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据《松江风俗志》一书记载,清末民初时,松江农村每逢春节时便有这种“跳乌龟”送财祥的活动,其表演者主要也是乞丐。他们以红头绳扎稻草,做成一个乌龟的形状,然后将它套在头上,鼻子上则架着一副细草绳眼镜。在凛冽的寒风中,表演者上身衳露,手舞一把破扇,一边口中唱着:“乌龟上街头,生意闹稠稠?”之类的祝吉语。人们见其在严寒天气中赤膊送财,情意感人,于是便会赐予他们一些钱物。除了“跳乌龟”以外,松江一带以前还有一种类似的送财习俗称做“黄牛叫”。行此举者身披一张麻袋,扮成黄牛模样,口中也要唱:“黄牛到,生意好?”之类的祝辞,这种习俗形式,也具有十分鲜明的神灵送财的意义。①

①参见欧粤:《松江风俗志》第244页,上海文艺出版社2007年版。

同类推荐
  • 信赖、互惠、共生——东亚地区交流的历史与现实

    信赖、互惠、共生——东亚地区交流的历史与现实

    本书以东亚地区交流的历史变迁与发展状况为中心,分别从“19世纪中期以前的东亚地区交流”、“近代西洋殖民主义的冲击和东亚各国的关系变化”、“冷战与冷战后的东亚地区交流”三个专题,汇聚了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国际关系学等专业的中日学者跨学科的讨论成果。
  • 真日本

    真日本

    虽然人们都呼唤着本真,但本真的东西其实是不让人喜欢的,比如真理,缪塞说“真理的本质是骷髅。”所以追求真理是要被上火刑的,最终他自己对世界都绝望了。陈希我写的日本,也让许多人受不了,但这就是真。
  • 武林丛谈

    武林丛谈

    本书介绍了武林行当、武林习俗、江湖特征、江湖规矩、江湖习气追溯了武林形成的原因,探讨了武术流派发展成武术门派、武术门派和江湖帮派割舍不断的联系,以及武术从民间走向殿堂的历程反映了民间对武术的见解和理解记述了以良莠混杂的江湖文化为特点的武术文化现象,还原给读者一个真实的武林。
  • 生肖民俗

    生肖民俗

    生肖文化作为一种古老的民俗文化事象,已是中华民族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生肖民俗》归纳、总结、展示了十二生肖文化的内涵、历史传承和其基本构成,让每个属相、而又意欲了解其知识的人都能从中有所获益,抑或是为临时需要者答疑解惑。它能成为您的案头之物,贴近您的生活。
  • 死海古卷

    死海古卷

    《死海古卷》于本世纪中叶(1947-1952)在巴勒斯坦西部发现。本书反映了库兰宗团的思想,库兰宗团属于正统犹太教分裂出来的艾赛尼教派。
热门推荐
  • 寒渊

    寒渊

    我中原大地,幅源辽阔,无数年来,各辈能人异士更是层出不穷!自万年前一些武学奇才创出各类武功秘籍,使我中原大地尚武成风,民风彪悍!在这其中不乏天赋异禀者,随着一些武学天赋极高者的横空出世,尚武风气更是达到惊人的地步,可谓是人人习武。而一些武者为了将自己的绝学传承下去,便开山立派,成为一代开山鼻祖,并将自己的武学留传于后世。如今中原大地共分六大门派:清城山、般若寺、风灵谷、血煞门、鬼域、寒霜谷。
  • 御风

    御风

    父皇说:劈风斩浪御风,金戈铁马御风都是强者所为,霸者所为!要想不受伤害一定要成为至强成为至尊,终其一生踏波逐浪,御风而行!娘说:要不想受伤害,心一定要够冷,一定要够硬!瀚暮,我唯一的哥哥,父皇唯一的儿子,他的利剑却无情划破父皇的胸腔。我远嫁于风流成性的沧国王爷沧天涵,谁知那是另一座冷宫,依然是宫墙森森,我执剑怒问,他却不肯扔下一纸休书。
  • 诸天界

    诸天界

    国破家亡,被俘为阶下囚的文鲸无意中被从天而降的天帝魂魄俯身,从此,为了生存,这个满腹经纶却无缘仕途的少年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自强不息的修仙一途。从仙道名门间的角逐,到妖界的妩媚,再到魔界的腥风血雨,乃至于扶摇直上,冲破九天,撑起诸神的世界。且看一介少年如何从一无所有,踏平三界,一直走到笑傲天下。
  • 加雷斯

    加雷斯

    加雷斯是一个人,是一个乱世异人。第三次世界大战之后,整个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他的身体更是发生了巨大异变。他需要面对的不再只是普通人担忧的恐怖袭击,还需要面对黑帮、甚至恐怖集团的针锋相对,截杀,陷害,无所不用,他的前方永远都是漆黑一片......
  • 幽蓝之魔猎人

    幽蓝之魔猎人

    歌一曲,长空啸月有银钩剑,酒一碗,寻迹尘埃是落魄骨。杀,杀尽残生,葬,葬诸神魔。黎明在眼前,谁人舞,残烛烬,曲终人散。
  • 潇洒商途

    潇洒商途

    右手红颜,左手钞票,是每个凤凰男的梦想。草根小业务员混迹珠三角商海,善于投机取巧,善于察言观色,更善于攀附各色女老板,终成就一段吊丝励志传奇,总之是一边追美女一边赚钱的精彩商战故事。书中泡美女的招数请勿乱模仿,否则被美女的男盆友追着打可别怪我!
  • 妖精纪元

    妖精纪元

    这是属于妖精的世界。命妖消失的姜泽选择了被人唾弃的体修一路……
  • 宽容:真善美的修心课

    宽容:真善美的修心课

    《宽容:真善美的修心课》是一堂关于真善美的修心课,星云大师、净空老法师、南怀瑾大师、若贝尔得主莫言等最推崇的人生境界!看得透,想得开,放得下,受得了,耐得住!宽容不仅是一门修身养性的学问,更是一种人生境界。人与人相处时,只有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周围的人,才会使人生之路越走越宽。同时,宽容能帮我们戒除忧烦急躁,抑制悔憎恨怨,平息对峙纠争,避免嫉妒猜疑;解疑去惑,达到工作、生活的圆满境界。
  • 宠妻如命:总裁爱上瘾

    宠妻如命:总裁爱上瘾

    从一次意外开始,到情根深种。她曾想用一个宝宝留住这个男人。从车祸到再次相逢,他想用一纸婚约将她强留身边。不正经版简介:“老公,你要干吗?”“你……”“老公,你要做什么?”“爱……”“老公,你能不能找点别的事情?”“嗯,睡吧。”正经版洛震霆:命运兜兜转转,不论过程多复杂,你终将是我的,只能是我的。言夏:爱过你,恨过你,然后再次爱上你,不后悔,不辜负。
  • 佐助

    佐助

    一个人穿越成为佐助,为了能够守护那些哪怕舍弃生命也要守护的人,而不断地努力变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