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089200000014

第14章 时令习俗篇(1)

“腊八”是农历十二月初八的简称。相传此日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故也叫“成道节”。这一天作为民俗节日,最为大众化的事项是喝粥:家家户户熬腊八粥。腊八粥料有秫米、糯米、白米、小米、绿豆、芸豆、鸡头米、薏仁米、菱角米、白果、百合、小枣、板栗等。除此之外,泡腊八醋也是此日之民俗,至今仍有让千家万户在同一天剥蒜的号召力。腊八醋自然是为过年饺子佐餐的。天津俗话“老婆老婆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就是说到了腊月初八,离“过年”已经不远了。

天津的“腊八”充满了浓厚的地方特色。据有关书籍介绍,这一天,天津人经常在五更天就开始煮粥,熟后不仅祭祀祖先、供佛及亲友间相互赠送,而且一反常例地喂家中的猪、狗、鸡等。有些人家炒熟一些豆子,天一亮拿到街上,见人就送,嘴里还念念有词:“缘咧!缘咧!”这是一种同对方“结缘”的表示。此刻,更有不少大人和小孩东奔西跑,争相接取。据说吃了这豆子既能“结缘”,又能免灾祛病。俗话“腊月初八结豆缘”就是得之于此。清代津人腊月初八结豆缘樊彬作《津门小令》,其中有《结缘豆》一首:“津门好,积善散多财。舍豆结缘陀佛念,谢花还愿道童来,庵院岁修开。”诗后小注曰:“腊八日舍结缘豆,痘愈者,愿舍道童。”记下了当时的习俗。

腊月初八这天,除了舍豆结缘,还兴舍粥结缘。大的寺庙一般都煮粥舍粥。今河北区天纬路上的佛教十方丛林大悲禅院每到腊八都要诵经、舍粥,不仅过去如此,现今依然如故。大悲禅院方丈智如法师对我说:“这几年每到腊八,大悲禅院都要煮几百锅‘腊八粥’,结缘施舍,寺院里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旧时天津卫的一些慈善人家在这一天也要大舍其粥。他们大多在初七夜间把粥熬好,初八天未亮就在门前摆好桌案,凡要则给,同时吆喝“缘儿来!”此时,无论大人小孩,每个人都可以得到一碗,吃不饱可以重新挨个儿,或到另一个施主门前讨要。舍到最后,锅里剩下的粥不多了,连同锅巴、锅底一股脑儿舍给一个人了事,这叫“包缘儿”。天津话“缘儿了”、“包缘儿”就是这么来的。

时下,天津一带常有小商贩在叫喊:“包缘儿来吧,包缘儿来吧,谁买谁便宜!”不论卖什么东西,卖到最后也不论剩下多少,由一个主儿全买了,就叫包缘儿。包缘儿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

糖瓜祭灶,新年来到,闺女要花,小子要炮

津沽习俗,农历腊月二十三过小年,这一天是祭灶的日子。老天津卫人的家里锅台旁大都有灶王爷龛,祭灶时,把年糕糖瓜供奉于龛前,于是糖瓜便也成了天津的一种节令食品。

据老一辈人讲:灶王爷是一家之主,你天天吃什么饭他都过目,所以要把他供在灶台上,一家都做了什么事,是善是恶,他记在心上,年年腊月二十三,他要回天宫向玉皇大帝去报告。为了使灶王爷上天多说好话,人们用糖瓜祭灶来向他“行贿”。糖瓜是用饴糖做成的瓜形糖球,有大有小,大的如小西瓜。还要蒸年糕,腊月二十三晚上,供在灶王爷像前,让他享用,这是想用糖瓜的糖和年糕黏住灶王爷的嘴,让他少说话。另外还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之俗,祭灶时只有男人可以焚香叩拜,老太太常在一旁念叨:“好话多说,坏话别说!”“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焚香叩拜后,即揭下灶王爷像用火点燃。到了大年三十再将新买的灶王爷像贴好,算是又迎回了灶王爷。

至于要花要炮,是指置备年货,过年了,女孩要戴朵花,男孩要放鞭炮。当然“忙年”不只这些,日程排得满满,天津卫的民谣编排腊月里上演的“倒计时”是:“二十四,写联字;二十五,扫房土;二十六,鱼燉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贴倒 ;三十晚上坐一宿。”其中尤以“贴倒 ”最具民俗味儿。

“ ”为方言专用字,谐音“有”,意为天天都有,以此表达对新的一年的企盼。这一天人们把春联、福字、窗花、吊钱儿、黑蜡光纸剪成的“肥猪拱门”剪纸以及室外的年画全贴上,连水缸、箱柜都要倒贴上“福”字,以取“福到”之意。天津吊钱儿的用料是一种红棉纸,用具是小刀和蜡板。这种东西属于香蜡纸锞一类的小商品,临近除夕的日子是销售的高峰期,经营者大街小巷随处可见。有的人家在卧室门上贴门童画,还有的人家在院内将芝麻秸粘上用黄纸卷叠成的元宝形,攒成一捆,上面散开,谓之“聚宝盆”,准备除夕夜踩岁(碎),并借用“芝麻开花节节高”的谚语祝愿家道兴旺。

旧吊钱儿如何处置,也有说头。据老人讲,撕吊钱儿也是一种乡风,就是到正月二十四晚上才把“吊钱儿”撕掉,包上一点钱放在粮食囤的顶上。城市里没有粮食囤,就用柴灰在地上画一个大圆圈代表粮囤,还在旁边画上几蹬梯子,再用两块砖头把吊钱儿包的钱包压在中间放在粮囤的中央。这要在正月二十四夜里睡前做好,翌日二十五撤掉那个钱包,将它放在卧铺的炕席底下,可保存到五月端午节作大扫除时扔掉。

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

此话由春节的习俗派生出来。按天津旧俗,大年三十那天,上午人们梳洗整齐,换上新衣裳。中午饭是丰盛的菜肴和稻米饭。晚上吃荤馅饺子,取“更新交子”之意。家中有外出者,都赶回家吃这顿团圆饭。媳妇不能回娘家,自家女人不得到别人家串门,外姓妇女亦不能进入家门。夜间12点为“全神下界”之时,各家要鸣放鞭炮,此时标志着旧岁已去,新年来临,晚辈向长辈贺岁叩头,长辈要给孩子们压岁钱,然后开始守岁。

大年三十虽说是个喜庆的日子,但又是一个“关口”,因为讨债人按惯例在年前讨债,正月十五之内一般不讨债,如果欠债人挨过这一天就等于逃过一关。三十晚上,商号派人提着灯笼催账,天亮仍不熄灯,继续催讨。有的欠债人无力偿还,便设法避而不见,直到天大亮后,街上行人渐多,由于已是大年初一,即使双方再见面也不能提账款的事,必须等到正月十五以后催要。故而,民间有句俗语:“躲得了初一,躲不过十五。”

天津东北角有一条胡同叫毛贾伙巷,却也能与这句老俗话挂上钩。据《津门艳迹》的作者李然犀先生讲:有一年大年三十,毛家和贾家的两位主人为了躲账主讨债,不得不到外面去流浪。当时三岔河口沿岸很热闹,因系码头,南来北往的船只几乎都在这里停留,因此两岸饭馆、酒馆很多,有的夜里也不休息。姓贾的男人还有几个钱去酒馆躲债,在里面就看到河边有一个壮年男子来回走动,像寻死的样子。姓贾的这个人就出了酒馆和那个在河边来回溜达的人聊上了。一问,得知这个人姓毛,也是躲债出来的,妻子又要临产,账主子还在他家里坐等,家中又没钱,真是走投无路,想一死了之,但又割舍不下。姓贾的就说,你别想不开,躲过今晚不就好说了吗?我也是躲债跑出来的,只要躲过今天晚上,赶明天大年初一,账主子也就走了,嘛事好办,没有过不去的河。我还有几个钱,走,进去喝酒去,等天亮再回家。姓毛的一听有理,就跟着一块儿进了酒馆。

天蒙蒙亮了,毛贾二人出了酒馆要往家里走,这时姓毛的远远看见一个小孩子臂下夹着一把铁锨,揣着手,好像还提着什么东西。稍近一看,是他的大儿子,手里提着一个蒲包,问他干嘛来,他说是埋弟弟的胞衣,原来夜里他妈妈又给他生了个小弟弟。问到账主子,说早就走了。姓毛的也松了一口气,接过锨和蒲包朝河边走去,一块儿埋胞衣。河边的土也冻着,刨了几下觉得有硬东西撞击着铁锨。再刨,发现有元宝,金的,还不少,这下可乐坏了。于是和姓贾的说,昨夜要没你劝我真不想活了,是你又劝我又请我喝酒,使我躲过了这场灾难,没你就没有我的今天,也不会挖出这么多金元宝。这样,咱俩平分,每人一半。姓贾的说不行,不错,我劝你,躲过了这个年三十夜。挖出这元宝是你的福分,我不能要。一个说没你就没有我,更没有我的今天,另一个坚决不要,死活不收。最后俩人一商量,为表示两家世代相好,就在离三岔河口不远的地方盖了片房,起名就叫毛贾伙巷。

初一饺子初二面,初三合子往家赚

春节食谱,由津沽民俗给传下来的,至少有初一、初二、初三、初五的四顿饭。辞旧迎新的第二餐,要吃大年三十夜里包的素饺子,目的是讨一年的素净。清乾隆年间编纂的《天津县志》里说:“元旦昧爽,长幼皆起,盛衣冠,设香烛,拜天地、先祖、父母,以次而及。同食角子,取更新交子之义。”天津旧俗,正月初一这天,一般人家都是居家自乐,不外出活动,晚上早睡。后来又有初一早上登高的习俗,以图吉利。据说直到20世纪40年代以后,民间才开始在大年初一邻里亲朋间互相拜年,以“过年好”、“恭喜发财”之类吉庆话互致问候。然而不管是时兴自家的“拜”还是亲友诣门互拜,在天津,初一家家吃饺子的习俗始终没有改变。

正月初二,天津人吃捞面。面条长长,取意长久,“天增岁月人增寿”,是祝福安康的。初二为“敬财神”日,天色微明,家中主人洗后要敬财神。清晨,挑水的水夫把一束用红绳捆扎、贴有“真正大金条”纸条的柴火掷到住户、店家院内或立在门前,表示“送财”(谐“柴”音)。挑水的还要给每家送一担水,在门前喊“进财进水来了!”这天,做媳妇的一般也是不出门的。至于大年初二姑爷去看丈人、丈母娘,闺女回娘家,这是近几十年才兴起的新习俗。妇女翻身了,摆脱了种种禁忌,初二(也包括其他日子)早就不避讳出门了。

正月初三,天津人的传统食俗是包合子,多为三鲜馅,而且还要供财神。合子象征家族团圆美满,发达兴旺。合子又指合子利钱,即一本一利,做生意百分之百的赚头。因此,除了初三吃合子外,民间还讲究在初八、初九这两天吃合子,以取“合子加八越吃越发”、“合子加九越吃越有”的吉利。还有在正月十一吃合子,说是“合子拐弯儿”。

捎带说一说“初五捏小人嘴”。正月初五俗称“破五”,也称“泼污”,旧时天津民间有“送穷土”、“捏小人”的习俗。所谓“送穷土”是将炕底的尘土打扫干净,用纸剪一个女人模样的剪影,称“穷娘娘”像,将其放在尘土上,倒在街上,边倒边放鞭炮,以震跑穷气,震跑来寻住处的“穷娘娘”。如今这一习俗早已不存在。“捏小人”实乃包饺子驱邪秽。家庭主妇在用刀剁菜馅或肉馅时,一边剁一边念叨“剁小人”,以宣泄对说坏话的小人的憎恨。包饺子时,主妇们还要仔细地捏饺子皮,不露一点儿缝隙,唯恐煮饺子时发生破口现象,这种举动称为“捏小人嘴”。以今天的观点看“剁小人”自然是有害邻里关系的劣俗,“送穷土”则涉及到迷信,也是应当破除的。

正月十五舅送灯,十五十六走百病

“有打灯笼的都出来哟,没有打灯笼的抱小孩哟,金鱼、拐子、大花篮哟。”“打灯笼棍儿咧烤火啦,你不出来我走咧,一大(子儿)一个灯,两大(子儿)一个灯,三大(子儿)买个吉利灯。”

……

在天津卫长大的人对这种童谣再熟悉不过了,或许你小时候就是这样打着灯笼快乐地穿行在你家附近的胡同里巷。

天津人管正月十五叫“灯节”,这天晚上,孩子们大都提着各式各样的灯笼从家里走出,那种津味儿十足的稚嫩声音的歌谣常常在大街小巷里悠扬地回荡。

“正月十五舅送灯”也是天津的一种民俗。旧时,讲究送“鸭子”形的灯,取其谐音“押子”之意,为外甥祈福,“外甥打灯笼——照舅(谐‘旧’)”,也有预祝外甥长命百岁之意。至今此俗不衰,而且灯的种类日趋繁多,金鱼灯、蒺藜灯等取富裕有余和吉利的寓意。

天津人过灯节通常由正月十四到十六,历时三天。这三日夜,神花火树如不夜之城。除沿途路灯外,又张挂壁灯,兼射灯谜。或品画工,或猜文虎,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灯节日所有寺庵都作“天官会”,河北大悲院尤为热闹。草厂庵、估衣街、北马路、东马路一带商贾都挂各色飞禽走兽花灯或盒子灯(也称烟火盒子)。白天演戏、赛会,上灯后陆续燃放花筒,如八仙上寿、游龙戏珠等,还有人物、花卉、楼台、鸟兽隐现空中,锦簇花团,光怪陆离,观者人山人海。

旧时天津人“逛灯”的地点,常集中在商业繁华的估衣街一带。沿街的各家店铺,都将风格迥异的灯笼挂到门前或窗口,有用纸糊成的灯、用绢和纱制成的灯、用冰制成的“冰灯”、用麦茎和棉絮扎成的“麦灯”,等等。这些灯笼的形状,有的是游动的金鱼,有的是活泼的小兔,有的是腾飞的龙,有的是展翅的凤,有的是漂亮的花篮,有的是种种神话人物,有的灯笼上面还写着灯谜。

在估衣街,顶数谦祥益、瑞蚨祥、元隆、敦庆隆、锦章等五大绸缎庄的灯笼最为富丽璀璨。据老辈人讲,这些店铺除悬挂一般的灯笼之外,还挂出与众不同的“特色灯笼”,如五尺两节羊角宫灯、八尺八节绢糊串灯、朱元宫灯等,都是一年悬挂一天的精心制作的名贵灯笼,成为灯笼世界争奇斗妍的佼佼者。

正月十五也叫元宵节、上元节,这天人们还要吃汤圆。民间讲究在神像或屋门荷叶墩上供前一日蒸好的发面刺猬、老鼠驮元宝的面食。

同类推荐
  • 素书

    素书

    相传为秦末黄石公作。民间视为奇书、天书。《素书》以道家思想为宗旨,集儒、法、兵的思想发挥道的作用及功能,同时以道、德、仁、义、礼为立身治国的根本、揆度宇宙万物自然运化的理数,以此认识事物,对应事物、处理事物的智能之作。传说黄石公三试张良,而后把此书授予张良。张良凭借此书,助刘邦定江山。2012年记者会上,温家宝总理引用书中名句“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
  • 中国文史精品年度佳作(2011)

    中国文史精品年度佳作(2011)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贵州人民出版社推出的文史精品年度佳作所收录的文章正是以此为目标的。2011年正值辛亥革命百年,而《共和不和》《末世摄政王载沣的角色》《辛亥百年》和《三0二九广州起义之罗生门》从清朝、北洋政府、广州起义等多个角度全方位阐释了辛亥革命前前后后不为人知的故事,帮助读者全面而深刻地了解辛亥革命。卢荻、吴韶成和莫栋梁、项小米的文章向读者们介绍了为中国共产党取得解放斗争胜利做出突出贡献的地下工作者的生平,历史不会遗忘他们。而最后一类文章更为有趣,李洁非和吴正格的文章则分别从桃色与党争的关系和满汉全席的发展入手,揭示了明朝和清朝在政治上的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见微知著,发人深省。
  •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内容简介:世界遗产包含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它们或是鬼斧神工的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财富,或是人类自身的杰出创造。了解这些世界遗产对于了解一个国家和地区独特的自然风貌、民族风情、社会历史、建筑艺术、价值观念、文化内涵等具有窥斑知豹的作用。
  • 品三国中的女人

    品三国中的女人

    从历史沉淀里寻找女人,也从历史文化长流里创造女人。通过这些与男人在一起的女人,展示社会百态和价值取向,为了与《三国演义》里的种种男人步调一致,就此将原有史书上的人物和文化人物改造了、嬗递了,通过他们的行为和言语,由政治人格渗合道德人格,此种打造了的三国文化女人,颇有伦理色彩,诸如诸葛亮妻相夫教子,徐庶母、姜叙母爱憎分明,曹操卞夫人的贤惠、简朴、孙权长女(大虎)的阴险、刻毒,几都为传统文化圈里妇女的多元模式。它也是三国历史和文化的一部另类。
  • 中国鄱阳湖

    中国鄱阳湖

    详细讲解了鄱阳湖古今历史之演变,描述鄱阳湖周边各地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以及地理资源概况,熔历史、思想、知识及趣味性于一炉,资料丰富详实。
热门推荐
  • 超级任务发布器

    超级任务发布器

    一个高中生一次挨打,使他获得了传说级的宝物任务发布器!从此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巨大的改!这一切究竟是幸运女神的临幸!还是彻头彻尾的阴谋与算计!出入于现实和虚幻的任务世界!不断地变强,摆脱命运的绳索,鼎立于天地间!
  • 改变人生的15分钟超级整理术

    改变人生的15分钟超级整理术

    《改变人生的15分钟超级整理术》与现在所有的整理类书籍完全不同,它从根本上告诉我们什么是整理、让我们认识到整理的重要性以及如何省时有效地进行整理等,让我们亲眼见证15分钟整理个钱包、一张桌子、电话薄等,是如何改变人的一生的。《改变人生的15分钟超级整理术》第一部分主要讲的是针对现状,给我们的人生一个准确的诊断,继而整理观念提出整理的观念、重要性、目的及能够给我们带来什么;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其实践法。分别对空间整理、时间整理、人际关系整理这三个部分对症下药。阅读完本书当下即可轻松执行,每天只需要15分钟,就可让你身边的事物和你的心情皆步入正轨。
  • 世界科技百科:宇宙时空

    世界科技百科:宇宙时空

    科学是人类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科学知识的普及则是实现这一推动的必由之路。在新的时代,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我们青少年的科普教育提供了新的契机。抓住这个契机,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提高青少年的科学素质,是我们全社会的重要课题。科学教育,是提高青少年素质的重要因素,是现代教育的核心,这不仅能使青少年获得生活和未来所需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能使青少年获得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及科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
  • 遭遇青春期问题

    遭遇青春期问题

    《生命·成长教育系列:遭遇青春期问题》有六个部分外加一个附录组成,分别是第一篇我们身体的变化、第二篇做个快乐的少年、第三篇我不想与父母较劲、第四篇男女有别吗、第五篇成为受欢迎的人、第六篇做好自我保护、附录趣味小测试。
  • 对公司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

    对公司负责就是对自己负责

    完整阐释责任意识的权威读本;企业管理者和员工提升责任感,树立完美职业精神的必读之书。本书深入挖掘责任意识的内涵和外延,围绕现代企业管理的实际,精选世界500强企业优秀员工职业精神培训的案例,倡导人人负责的企业文化,目的在于培养职场人士的责任感和敬业精神。
  • 毘婆尸佛经

    毘婆尸佛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方与圆的人生智慧课

    方与圆的人生智慧课

    方圆之道,自古至今便被视为生命之大道,做人之大智,做事之大端。方,就是做人要正气,具备优秀的品质;圆,就是处世老练、圆融。在方圆之道中,方是原则,是目标,是做人之本;圆是策略,是手段,是处世之道。千百年来,“方圆有致”被公认为是最适合中国人做人、做事的成功心法,成大事者的奥秘正在于方与圆的完美结合:方外有圆,圆中有方,方圆相济,方圆合一。
  • 乙来乙往(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懂生活)

    乙来乙往(千种豆瓣高分原创作品·懂生活)

    其实他们并没有错,每一位乙肝携带者心里都有一段深深浅浅的故事,三三两两,或悲或怂,他们都是希望能获得平等、鼓励与关爱的那一拨人。若戴上有色眼镜看他们,我们心理的残缺与漠然比他们的病痛更加可怕。关于乙肝,这是医学界的一个严肃话题。中国有近1.5亿的乙肝病毒携带者踩在无助与绝望的钢丝上,他们的生活、工作、婚姻与健康都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是来自于社会舆论的压力,一方面是来自求医而不得的压力,还有一方面是来自周遭另眼相待的压力。他们乙来乙往,处在弱势群体的边缘。我们对他们的关注其实就是对人性的关注,是大爱的表现。
  • 王俊凯之晨曦恋

    王俊凯之晨曦恋

    前45章是【王俊凯之晨曦恋】~后面的是【王俊凯的追爱之旅】
  • 简左:挥手说再见

    简左:挥手说再见

    烟火是碎在心里的尘埃,你是沉在我眼睛里的海——青春里性格分明的女孩子,不同的成长,不同的命运,却又是以怎样的一种,夹杂着绵密又透澈的微妙情感相互影响、惺惺相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