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说,当关羽得悉刘备在袁绍军中之后,即挂印封金,留书曹操,保护着甘、糜二夫人,辗转千里,径往河北投奔刘备。过得黄河,听说刘备已离开袁绍往汝南会合刘辟去了,关羽又转道汝南,历经艰辛,终于在古城与刘备、张飞相聚。其间先后经过曹军防区的五道关隘,因关羽离开曹操是不辞而别,故未取得凭信,是以沿途每受阻拦,关羽不得已而连斩六员曹将。这五关六将是:东岭关孔秀,洛阳孟坦、韩福,汜水关卞喜,荥阳王植,黄河渡口秦琪。
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是关羽一生忠义的典型事例和一生辉煌业绩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事呢?据《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记载可知,当时刘备在河北袁绍处,旋去汝南。关羽辞曹归汉是直接从许昌北上渡河,再经汝南。其间距离并不长。而《三国演义》却让关羽西北出向洛阳,再折而东,经汜水、荥阳,至黄河渡口,绕成个大三角形,然后再南下。关羽为何要选择这样一条路线?另有他因吗?令人费解。总之,关羽辞曹归汉是事实,但夸张太多。
关于五关六将。据《三国志》关羽、刘备本传记载:关羽“亡归先生(刘备)”,曹操左右“欲追之”,曹操劝阻说:“彼各为其主,勿追也。”这即是说,关羽辞曹归汉是曹操公开放行的,既没有追兵,也不可能受到阻拦;关羽辞曹归汉系直从许昌到汝南,不可能到洛阳、荥阳等地。《三国演义》所叙之事,不仅路线不符合实际情况,而且六将名不见经传。总之,所谓过五关斩六将,当系子虚乌有。
早在《三国志平话》和元杂剧中,已有关羽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故事。罗贯中对关羽回到刘备身边的过程,之所以竭力夸张,虚构情节,主要是为了突出关羽的忠义、英勇和高尚的品格(如沿途礼敬二位皇嫂)罢了。
“碧眼紫须。堂堂一表”的孙权在历史上究竟该如何评价。姑且不论。但孙权用人却是有口皆碑的:孙策称赞他。诸葛亮称赞他,曹操称赞他。陈寿和罗贯中也称赞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