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08400000025

第25章 一路向西(5)

我打开笔记本,给他们看我从网上找到的环境污染的图片,有漂浮的死鱼,有满地的垃圾,有灰蒙蒙的天,还有核泄漏导致的残疾儿童。

孩子们看得很惊讶,不断发出惊呼声。

扭头看看教室窗外湛蓝的天空,真是感慨。在山区,讲到“污染”这个词,要上网去找很多图片来说明问题。而在北京,随手一指窗外,就是千言万语。

但是环保课如果都能在这样湛蓝的天空下未雨绸缪,那些灰的天,又何至于此。

“那我们要做什么来改变这种现状呢?阻止森林砍伐?阻止化工厂药厂排放废水?阻止汽车的尾气?这些我们都做不了,但是我们可以从身边做起,做环保小卫士,保护我们的地球。”

估计多半是因为对老师新奇的缘故,孩子们齐刷刷地睁大眼睛,认真地盯着我的一举一动。

如果这时有一个旁观者的镜头,看到的一定是一个标准的优秀课堂:亲切的老师,乖巧的学生,其乐融融的场面。

身在其中的我,却来不及享受想象中最动人的场景:孩子们一人一双希望工程宣传画小女孩似的水汪汪的大眼睛看着我。

每双眼睛,都是催促,催促我讲出更多更好的知识。

真的跟这些眼睛对视时,我感觉到的更多的是压力。

“我们每天的生活除了日常用品之外,还有一件离不开的就是垃圾。那么这些垃圾被收走之后,都去了哪里呢?现在我们一起跟着一个被扔掉的矿泉水瓶子,看看关于垃圾的故事。”

……

一切顺利,越讲越自如。只是,所有准备好的内容都讲完了之后,我看了一眼表,还有10 分钟才下课。

紧张的时候语速快,的确如此。我汗……

我面不改色,冷静地做了一下课程总结……还有8分钟……

我冷静地布置了一个作业:每个人回去写一封给全校同学的公开信,叫作《我是环保小卫士》,跟大家分享关于环保的知识——还有4 分钟……

我冷静地说做得好的有奖励……还有3分钟。

我……“哪些同学家里有家长在织手工围巾啊,举手给我看看”,有三分之二的同学骄傲地举起手。“非常好,手工围巾也会产生一些剩余布料,这些布料属于什么垃圾呢?”“可回收垃圾!”“非常好,大家要记得帮妈妈把剩余的布料放在可回收垃圾的垃圾箱里!”

丁零零……

悦耳的铃声,救命的铃声,如释重负。

我说了“下课”后,急于离开,去休整一下我紧张过度的小心脏。

随着一声洪亮的“起立”,“老——师——再——见!”学生们齐刷刷地站起来。

我面对着站得齐刷刷的孩子们,内心突然升腾起一股感动。

这时候下意识地想回敬一个军礼,帅气又有力量。但是身为平民,我只能对着他们

深深地鞠了一个躬,感谢他们带领我、教导我、陪伴我,完成我人生中的第一堂教学课。

亲爱的Z:

今天我讲了人生中的第一堂课。还记得我以前跟你撒娇说,如果我们分手了,我就去农村支教。就好像每次宝玉说到如果和黛玉分开了,就出家做和尚一样。

出家和支教,都像是一种逃避。

这里的生活如此鲜活。说是逃避,不如说是嫁接。把我这样一朵弱不禁风的小花儿嫁接在宽阔富饶的庄稼地里。根扎得更深,枝长得更粗,花儿也就开得更壮了。

M

马铃薯老师的环保课

学校里来了个“马铃薯老师”的消息不胫而走,下课时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围着我,问我什么时候去他们班讲课。学校每节课都有班级是轮空的,所以我的环保课讲了一个又一个班,越来越熟练了。当我每次走进一个新的教室,孩子们都会闪着明亮的眼睛,用热情的掌声甚至欢呼声迎接我。

蓝天、白云、红旗、黑皮肤、白牙齿,那真是一种沁人心脾的享受。

这一节是四年级的课,依旧讲环保和垃圾分类知识——“和垃圾做朋友”。在讲完“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的分类之后,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我想出了一个“接龙游戏”,让一个孩子想出一个垃圾,点名让另外一个同学回答所属垃圾的种类,以及再想出一个垃圾名称,再指定另外一个同学回答……一直延续下去,直到有人答错,或者断掉,出错的同学要受到惩罚,比如,唱歌。就算没人肯唱也没关系,反正只是吓唬他们一下。

我兴致勃勃地介绍了规则,刚开始,孩子们总是扭扭捏捏地互相推托,有点儿害羞,又很新奇,慢慢地逐渐流畅起来。像击鼓传花一样,每次一个名字被叫到,都引起一阵欢呼。一个调皮的男生一边左顾右盼地跟着答题,一边把自己的胳膊从长袖T 恤里面拿出来,跟上身共享一个空间,把自己扮成“无臂大侠”玩着杂技。为了保持游戏顺利进行,我假装没看见。

在一个同学说出“菜叶”,并指定最后一排的某个同学回答时,接龙断掉了。最后一排的那个同学仿佛一直都不是很活跃,讪讪地不太爱说话。

“菜叶属于什么垃圾呢?”我走到他面前,努力启发着。

他两眼看着桌面,不与我对视,只是害羞地笑。

“我数三下,你要是回答不出来,可就要唱歌了呀!”

还是没回应。

“一……二……三……”我无奈地数着,内心琢磨着怎么给自己解围。

“好,有哪个同学愿意帮他回答这个问题呢?”

“厨余垃圾,厨余垃圾!”很多孩子们坐在座位上嚷起来。

“非常好!你们学得真棒!”

这时候正好下课铃声响起,我暗暗松了口气,回到讲台,总算混过来了。

既然下课了,我也不打算逼孩子唱歌。而且那个不爱说话的孩子,估计也不肯唱歌,还是不要触这个霉头。

“唱歌!”有人不干,大声提醒我。

“唱歌!唱歌!”更多的孩子们叫起来。

我做出一副“不是我不想帮你”的表情,笑着对最后一排的男孩子说:“你看,大家都想听你唱歌呢。既然没回答出问题,就得唱歌呀!”

我已经准备好了,如果他拒绝,我就用“还要去别的班上课”脱身,不再继续逼他。本来只是一个游戏,没必要让孩子为难。

没想到,那个刚才一直扭捏笑着不肯看我的孩子,居然抬起头,目视前方,依然带着羞涩的表情,开口唱起了歌,是我听不懂的摩梭语的歌。

我惊讶地看着他笑。

很快,同样的歌声在教室另外的角落响起,然后越来越多。

我明白了,他们唱的是校歌。

现在,全班同学一起合唱校歌。而我,手足无措地站在讲台上,听着这首语言不通的歌,他们脸上羞涩的笑,也传给了我。

活在当下

第二天下午课间的时候,几个孩子在教导处门口探头探脑。

“找你的。”马校长对我说。

“找我?”

两个女孩,两个男孩,依稀看着眼熟。他们见到我,羞涩地交上一张纸,然后匆匆走了。我低头一看,不同的稿纸不同的铅笔字体,有一个同样的题目“环保小卫士——给全校同学的公开信”。

我眼圈一热,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细细读下来,他们写得很认真。有两篇几乎把我上课讲的内容复述了一大半,可见真是认真听讲了。有一篇是自由发挥,写瓦拉别村的风景多么好,天空多么蓝,也是有感而发。还有一篇,在“公开信”的大帽子底下写了一封给我的信,开头称呼我“马铃”,我猜是小姑娘不好意思叫我马铃薯,故意截取到一个比较像女老师名字的位置。大意是村子风景很美,没有污染,希望我和他们一样热爱这个村子。

拿着这一封封字体幼稚的薄薄的信,比收到第一封情书还激动。

我跟马校长商量着,把广场上的大黑板腾出来,专门贴孩子们的环保公开信。

我们正在黑板上用粉笔写标题时,放学铃声响了。孩子们陆陆续续走出教室,来到操场,有些出了校门,有些却并不着急离开,慢慢围在一起,中间是几个一米多高的装得鼓鼓的绿色编织袋,一个男老师还在继续从仓库里拿袋子出来。

几个学生凑上去,打开袋子,里面露出花花绿绿的颜色。

孩子们并不仔细看,一人几件拿了抱在怀里。看上去是衣服,好像还有被单。

“是别人捐来的衣服。”马校长看到我诧异的目光,在旁边跟我解释。

“他们……不挑挑吗?”

“不许挑,拿到什么就是什么。”

“噢……”

怪不得在学校常常见到孩子们身穿式样时髦的服装,源头在这里。“蕾丝、打底裤、长款衣服、镂空、哈伦裤……”这些流行元素在时隔不久之后,又能在大山深处的摩梭小学再放异彩比肩登场,也算是它们的大幸。

我写完板书,时间还早,就沿着学校外面的山间小路去遛遛弯儿。傍晚时分,抬头依旧是扑面而来的毫无遮拦的蓝天白云。村庄里很多房顶的烟囱已经冒起了炊烟。低矮朴素的平房掩映在绿树中间,远处是大片的田地。鼻子里是植物的香气、泥土的味道,还有淡淡的牛粪味儿,混合成一股让人心安的踏实气息。

昨天晚上下了雨,山间的土地有点儿泥泞。一块有点儿凹的地面积了水,再混上土,变成了浑浊的一片泥洼,如果不想弄脏鞋,很难通过。我在面前踯躅着,盯着它看。这不透明的泥洼,正好倒映了头顶碧蓝的天空和低低的云朵,好像随手撕了不规则的一块天空,扔在地上。旁边一棵结了红豆的绿色植物,低垂的枝条几乎伸到“地上的蓝天”里头了。此刻近处郁葱的林地和远处深浅不一的墨色青山在夕光里,静默如迷。

我坐在泥洼旁边的石头上,静静地享受着这一刻,收在相机里,刻在脑子里。

这时叽叽喳喳的欢笑声传来,接着看到一队孩子,系着红领巾,每人抱着几件衣服,兴高采烈地迎着夕阳往家跑。他们是住在山那边的孩子。

我站起来,对着他们笑,主动说“再见”。

他们看到我,明显有点儿害羞,收敛了打闹声,说句“老师再见”,悄悄走过。看着他们的身影在夕阳下消失在大山深处,画面在这一刻定了格。

没有过去,不想未来,只是安心地享受这一刻,心里充盈着富足、踏实。我相信每件事的发生都是好事,我相信遇到的每个人都是应该遇到的。我相信世界上没有“不好”,没有“不该”,我尊重世间万物所有的存在和所有的感受。我感恩自己拥有的一切,我相信生命中的每分每秒,每纤每毫都是充满善意、值得祝福的。我相信“痛苦”只是自己的感受,就像“幸福”也是一种感受一样。

工作、爱情、钱、青春,我一无所有,却从未如此丰盛圆满。

我想这就是所谓的“活在当下”。

一席一钵一种幸福

天渐渐黑了,回去的路上,我带着“开悟”般幸福的眩晕给尼玛打了个电话。

“报告,你交代的任务我完成得很好,现在学校掀起了环保热潮,大家都知道垃圾分类的知识啦!”

“谢谢,谢谢,功德无量啊!”

“那村子里要赶快换上分类的垃圾箱啊,不然大家会把知识忘掉的。”

“那个……会有的。”

“要买那种颜色不一样的,有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那种哈!”我脑子里浮现出北京的小区里面的标准垃圾箱的样子。

“前一阵找了几个塑料桶,用油漆写上了分类,放在村里。结果被牛和猪拱坏了。等我再攒攒钱,过几天买几个更厚的桶。”

“噢,好啊。”

我想起今天在学校外面看到的灰色的垃圾桶,用白色的手写字写着“摩梭文化研究会手工传承分会”的字样,原来那是尼玛的作品。

垃圾分类的环保概念真的是在心里,而不在桶上。想想我们小区的垃圾桶,各种颜色材质不同,干净整齐,颜色区分、文字标示都很清楚正规,但是真正能做到“垃圾分类”的又有多少人呢?

相信山里的孩子们能做得更好,即使是用着随时可能被猪拱坏的塑料桶,一样是为环保尽力。

阿七妈妈家今天有客人,一个叔叔带着一个小女孩晚饭前来玩。开饭了,阿七妈妈招呼一下就一起坐下吃,吃到一半小姑娘闹着要去玩,叔叔说吃好了就带着她离开了。

我问阿七妈妈是谁,她说是一个邻居加远房亲戚,过来看看。

我说他们来做客提前打招呼的话还能准备一下。

阿七妈妈笑着说,什么做客不做客的。我们亲戚邻居之间,都是随便来随便走,彼此从来不客气。我们摩梭人其实都是一个大家庭里面的人,互相都算是亲戚。赶上了,就一起吃饭,也不用特意做什么好吃的,家里有什么就吃什么。

“这样好舒服啊,真是大家庭的感觉。”

我想起第一次见面时,尼玛自豪地跟我说起的摩梭文化:摩梭人道德感很强,很有孝道。好的东西要先给老人和孩子是自己幸福感的一种表达方式。所有摩梭人是一个大家庭的兄弟姐妹,不分彼此地协作。最重要的是,每个摩梭人都天生怀有平和、与世无争的满足心态。

果然是这样,如果能把身边的所有人都视为亲人,幸福感一定很高吧。

“是啊,我们有什么好东西都不会自己留着的。”阿七妈妈每晚照例会喝几杯苏里玛酒,然后笑容的幅度和讲话的声音都会变得更大,“你给我带来的点心,还有酒啊,擦脸油啊什么的,我都不需要,我以后都要给别人的。一个人,吃能吃多少,穿能穿多少,哪里需要那么多东西啊!用不了就大家一起用呗!”

阿七妈妈打着手势,指着从我来的第一天起就堆在桌子上的我送给她的北京特产:稻香村的点心、玉兰油,还有酒啊什么的,说得很坦然。

“这些钱啊,东西啊,要那么多都没有用,一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是最重要的。”

“良田千顷,日餐不过一斛;华屋万间,夜卧不过五尺”,这样的句子,我们经常

挂在嘴边,却有谁记在心里,因此而甘心少赚一些钱,少买一件衫?可是对阿七妈妈和村子里那些摩梭兄弟姐妹们来说,一切本该如此。这不是自我安慰,也不是高尚的选择,而是自然而然。

这些关于人生和快乐的道理,我只是知道,而阿七妈妈已然做到。

“以后围巾卖好了,多赚点儿钱,生活会更开心的。”我憧憬着。

同类推荐
  • 旅影游踪

    旅影游踪

    “黄山归来不看岳,九寨归来不看水。”此话极言黄山山秀,九寨水美。黄山松棵棵均独特;九寨水,池池皆神奇。九寨是九寨沟的简称,位于四川西北部,介于川甘边境,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是著名的世界级风景区。九寨沟因沿沟有藏族古老的九个村寨而得名。九个村寨自下而上沿沟分列:西七东二,坐落在南坪县城40多公里的岷山之中。昔日偏僻地,现今成热土。九寨沟由树正、日则、则查洼三条沟组成。称它为沟,实是指介于两山之间,蜿蜒而下的湖泊、水池和海子。太阳出来,九寨沟经过一夜的稍息,容光焕发地再现出迷人风姿:水平如镜,清澈见底。沿沟的树倒映水中,展示出一种难以言喻的静态美,美得令人发颤。此景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
  • 我们在路上热泪盈眶

    我们在路上热泪盈眶

    旅行是个好东西。只有在离得最远的时候,才能把曾经走过的那段日子、经历过的那段情,看得最清楚。更重要的是,在路途中,我学会了如何去面对生活。
  • 打工旅行

    打工旅行

    在都市里一年,不过是大同小异的365天,和许多同龄人一样,吴非知道这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但又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偶然的机会,他知道有一种旅行,方法很贫穷,却可以改变人的一生:打工旅行。2010年4月,他辞职,带着200美元前往新西兰,开始了这段冒险的旅程……有些事一定要趁年轻的时候去干,如果不去做,永远也不知道能超越自己。
  • 生存手册
  • 心灵的驿站

    心灵的驿站

    每个人会与许多不同的好书相遇,这是人与物的牵绊,也是人与人的牵绊。每个人与好书相遇都在上演着各自不同的故事。当然你也不例外,现在你也与一本好书相遇了。这本书中有优美的英文及美丽的中文,她会给你山泉般甘甜的知识,待你畅游你未曾游览过的景致,而你又将与她上演怎样精彩的故事呢……
热门推荐
  • 生命的气质与个性

    生命的气质与个性

    我们总是说一个人有气质、有个性便是美,便是活得精彩;而对于生命也可同样而论之。但我们怎样培养生命的气质,怎样让生命也变得有个性,这将是一个难题。本书便是针对于生命的气质与个性展开,让你正确了解自己,把握自我,完善人格,彰显出你生命的魅力,活出生命的个性。
  • 一匹狼七条狗十二只螃蟹

    一匹狼七条狗十二只螃蟹

    意念,潜能,你有吗?这个,大家都有。在哪?身体,你有吗?
  • 枪手王妃

    枪手王妃

    男人看着她,“你只配做本王的奴妃,不配做本王的王妃。”她用手中的枪指着他的额头,“你的手最好老实一点,不然我会一枪打爆你的头。”“你用它来杀本王,哈哈…”她将手枪对准一个古董花瓶,男人掰动早已准备好的机关,将她的四肢用铁环牢牢锁住,眼神开始变邪魅…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恋恋女主播
  • 闲话北京往事

    闲话北京往事

    本书的作者马天骥先生是个地地道道的老北京人,随着北京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一片片的民房拆迁了,一些胡同和名人故居消失了,老北京的历史痕迹与胡同里生活的民风民情渐渐地淡化了。本书作者以亲切朴素的语言记录了自己童年时亲身经历的所见所闻,还讲述了一些胡同名称的由来与历史故事,展示了大杂院的民风民情,描述了走街串巷的艺人与儿时的玩具,回忆了难得再见到的北京特色小吃……文章写得真实具体,再现了五六十年前北京胡同里、街面上的景象与风情。
  • 仙家有女

    仙家有女

    有没有试过爱上一个万众瞩目的男子,惊鸿一瞥,他便成了遥远而无辜的恋人,深埋心底,一恋倾城……一个三魂不全的仙家少女,一个高高在上的太乙仙君,原本没有任何交集……可是是从什么时候起,爱,却真真切切地存在了……四海八荒,六界轮回……一场早已注定的劫数。一切都是宿命的安排。书友群号:55304619本文是紫陌随心仙侠言情三部曲第一部。狗血版:萌师徒,萌师兄,萌大叔,萌人妖,总之各种萌啊!当然女配是恶毒的。小白版:仙家有女初长成——一个萌妹子的修仙之路。
  • 忆彼此的年少

    忆彼此的年少

    独自一个人、慢慢学着不哭,学着不闹;也习惯了静静地一个人,独自看着孤独的风景。在不懂爱的年纪,却承受着爱带来的伤害……难道我们就此认命吗?还是选择着淡忘……上帝几乎给了他除了处理感情以外的所有天赋和能力,却让他毕生追求的最大梦想和价值是感情,可唯独偏偏不给他处理感情的超脱、机遇和能力。
  • 贵族公主VS冰山王子

    贵族公主VS冰山王子

    她们是四大家族中的两位继承者,为了接管家族回国并来到学校学习,撞上了另外四大家族的两位继承者,他们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敬请期待……
  • 守护甜心之天使坠毁

    守护甜心之天使坠毁

    “你是天使?”“不,不是。”“你是恶魔?”“也许是吧~”“为什么?”“因为.....他们先伤害了我,我也要去伤害他们!”
  • 凤倾江山:妖孽王上宠妻记

    凤倾江山:妖孽王上宠妻记

    她,21世纪的王牌特工杀手,一朝穿越,竟变成了举国皆知的任人打任人骂的病包废才?哼哼,怎么可能。她,可是现代的肆杀之王。且看她如何惊才绝艳,翻云覆雨,凤逆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