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08500000022

第22章 黄昏晚风萧瑟

余秋雨:孔子在年岁已高的时候花费十四年时间游历各国,充分显示了他强大的生命力。

生命力不仅仅指身体,更是指他全身心面对不同空间、不同事物时的一种能力,一种敏感,一种兴趣,一种试探,一种回应。这一切加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生命存在的真实性。

比孔子晚生九十年的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曾追寻着他自己所崇拜的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足迹,出发上路,不断地走,从埃及走到巴比伦,走到古波斯,一直走到印度。他把父亲的遗产用完了,回到古希腊,被控告挥霍财产。在法庭上,他朗读了一路上写的《宇宙大系统》,征服了法官和听众,不仅打赢了官司,还获得了高额奖赏。这个官司给欧洲后来的学者带来了巨大的启发,代代相继出行,一直到法国的思想家卢梭等人。他们在旅途中写下了大量的著作,完成了他们的思考。他们甚至认为,自己在不行走时就不能思考。

王牧笛:余老师好像一直很强调这种行走在大地上的知识分子的生命状态,您写《文化苦旅》,也在践行这种理念。

余秋雨:我很早就发觉,中国知识分子的整体萎靡,既有外在原因,也有内在原因。当外在原因发生了变化,他们为什么还是不行?那只能是内在原因了。内在原因初一看是互相伤害,实际上是自我禁锢,造成了生命状态的畸形。直到现在,大量“伪精英”“伪斗士”的出现,都是在狭小的圈子里装腔作势、尔虞我诈。这种状态实在让人不敢对比两千多年前孔子一行。我觉得,下一代知识分子若想走出陷阱,应该远远地追慕孔子和他学生们的风范,走到万千世界中去,面对千姿百态的生态和心灵,学会感受、学会思考、学会表述。

孔子在路上,从五十五岁的壮年变成了六十八岁的老人,终于回来了。刚回到家里,得知自己的妻子已经在一年前去世。回家的第二年,独生儿子孔鲤也去世了。中国家庭伦理的奠基者,失去了自己的家庭。

王湘宁:好在他还有子路,有颜回,这些跟了他那么多年的学生,还能够让他有个寄托。

余秋雨:又过了一年多,最喜欢的学生颜回也去世了。他对妻子和儿子的去世并没有强烈的表达,但对颜回的去世,他就向着上苍哭喊了:“噫!天丧予,天丧予!”老天哪,你要了我的命啊,你要了我的命啊。再过一年,忠心耿耿的子路也死了。那时卫国发生内乱,子路闻讯,赴难就义,死得很惨烈,被人家剁成肉酱。差不多同时,他的另一个学生司马耕也去世了。学生们的去世,对他的打击非常大,比他十四年来在每个国家吃闭门羹还要难受得多。

至少,在吃闭门羹的时候,他还有很多幽默。有一次,他在郑国和学生失散了。有人告诉子贡说:东门有个人,疲惫惶惑有如丧家之犬,大概就是你们要找的人吧?子贡顺着这个人的指点找到了孔子,并把这个人的话告诉他。孔子一听就笑了,说:“说我像丧家之犬,是的啊,是的啊!”可见这是一个懂得幽默的老人。但是现在面对亲人和学生的一个个去世,他幽默不起来了。他感到任务很重:一方面,随着名声越来越大,拜到他门下的学生越来越多,他来者不拒,要给他们开课;另一方面,他还要大规模地整理古典文化,六经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整理的。他用心最多的是《春秋》,这是一部开创性的编年史。在思想内容上,他还提出了大一统、尊王攘夷、王道等重要的政治观念。

裘小玉:这些,后来也深入人心。如果没有这些思想,可能汉武帝也不会那么容易就接受儒家吧。

余秋雨:一部编年史变成了一部政治学,这个学术现象很值得我们注意。中外一些顶级哲人的思维,是通过讲述往事来体现的,这比“裸露状态”的哲理更有价值。因为失去了时空定位的哲理,往往只是一些离开树枝的落叶。孔子以编年史的方式表达的政治观念,证明是在中国的土地上实行过的,因此更有说服力。

一天,有人在西边狩猎获得了麒麟,孔子听到以后心中一震,说:“吾道穷矣。”他感到上苍给了他一个信号,他已经靠近大限了。于是,他那一天在《春秋》上写了四个字:“西狩获麟。”《春秋》就此结束。

《春秋》后面的篇章,是他的学生补写的。因此,他自己的“编年史”也结束了。他开始得病,还唱了一首歌:“太山坏乎!梁柱摧乎!哲人萎乎!”泰山要倒下来了,梁木要断裂了,哲人要枯萎了。七天以后,他就离开了人世,活了七十三岁。

先秦时期人们的寿命都不长,但奇怪的是,“仁者寿”,智者亦寿,先秦诸子的寿命都很长。墨子活了八九十岁,孟子八十四岁,庄子八十四岁,荀子七十八岁,比起来孔子算少的了。当然,也有不正常死亡的,比如韩非子,死的时候只有四十多岁。总的来说,先秦诸子以高寿完成了一座座思想大厦的建造。

司晨:我记得鲁哀公还专门作了诔文悼念孔子,这好像是最早的诔文。中国的事情很奇怪,伟人活着的时候大家都不大看重他,死了之后,才纷纷醒悟那个人好伟大。

余秋雨:这种情况现在还是这样,活着的人总是有“争议”,因此大家只把他看成“争议”一方,不予尊重。等到一死,“争议”结束,立即“伟大”。

孔子生前特别强调周礼当中的丧葬之礼,这一点和道家的区别比较明显。道家觉得人生就是一片浮云,哪儿来哪儿走,哪儿起哪儿止,无所谓。可以消失在流沙荒漠,可以消失在草泽江湖。但对孔子来说,人生不是一朵云、一股气,而是一个庄严的过程,要用隆重的仪式来终结它。

孔子为什么要重视丧葬之礼?在横向上,可以通过丧葬方式来维系生灵之间的互尊;在纵向上,可以通过丧葬方式来护佑家属之间的传代。他的学生因为认真学习了这方面的知识,所以孔子本人葬仪之隆重,可想而知。

尤其让后世关注的,是学生们的守墓仪式。大家要在墓边守三年,穿衣、吃饭都有特殊规定。墓边还搭建了窝棚,这些学生的家庭也要搬过来陪。来了那么多家庭,亲戚和相关服务人员也随之而来,结果就成了一个不小的村落。

王安安:我到曲阜去,还看到孔庙里收藏了孔子用过的衣服、帽子、琴、书、车,不知是真是假。后来很多皇帝都亲自去曲阜,祭奠孔子,孔子身后真是很受重视,他活着的时候根本没法比。

余秋雨:那是到了汉代以后,孔子不仅是纪念对象,而且成了精神坐标。有许多皇帝亲自来祭孔。最先来的是汉高祖刘邦,后来有东汉的光武帝、明帝、章帝、安帝,我所喜欢的北魏孝文帝也来了。唐高宗、唐玄宗都来过曲阜,后周的太祖、宋真宗,直到清代的几个皇帝,清圣祖、清高宗也都来过。祭孔,已经成为一种国家仪式。

费晟:那些学生为孔子守墓非常真诚,但后世的皇帝祭孔子就显得有点矫情了。孔子的学生为他守墓的时候,孔子依然是一个鲜活的形象,可是当后世把孔子的学说政治化以后,展现出来的就是一个冷冰冰的形象。孔子的学说被附上政治含义以后,丧失了它作为一个学说的独立性,被片面和畸形地发展了。

余秋雨:于是我们眼前出现了两个孔子:一个是我们喜欢的思想家孔子,他的自然生命了结在七十三岁;另外一个是被偶像化了的孔子,他的学说被统治者们引到了另一个侧面。

王安安:这些皇帝确实是利用孔子,把孔子哲学变成一种国家的意识形态。但是我想,也正因为政权的力量,儒家学说才会被普遍接受。那么,皇帝的推崇是不是也起到了一定的好的作用呢?

余秋雨:当然有积极作用。你看,中国那么多的朝代,那么多的皇帝,他们民族不一、政见不一、血缘不一,共同地尊重一个人,这个人不是皇帝,也不是神,而是一个文化人,这种现象,不管怎么说也是人类文明的奇迹。他作为一个“统一符号”,保证了中华文化的千年传承。

不仅如此,从隋唐开始的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考试的内容有不少变化,但越到后来越偏重于儒家学说。那些学生可能只是为了做官,并不是为了孔子,但是却用极大的精力去背诵儒家经典。表面上,好像是孔子滋养了他们,实际上,却是无数年轻的生命滋养了孔子、滋养了《论语》、滋养了儒家学说。那些人考上科举后拿了孔子的学说去做官,那么无论在文官选拔层面,还是官场实践层面上,孔子变成了一个“大孔子”,变成了一个横跨时空的惊人文化现象,这在人类历史上没有别人可比。

我们为这个“大孔子”高兴,但在心底里,还是喜欢那个一路被人拒绝、一路自我安慰、一路唱歌弹琴、一路颇为狼狈的孔子。

同类推荐
  • 传说哈密

    传说哈密

    由中共哈密地委宣传部、哈密地区文联组织编纂的“哈密文库”第一辑七册著作包括《红色哈密》《甜蜜哈密》《亲情哈密》《大美哈密》《传说哈密》《名人与哈密》《创业哈密》《援疆干部看哈密》,这套书为广大读者认识哈密、热爱哈密打开了一扇窗。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法国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法国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的素材、语言的积累、习作的技巧唯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取。主题阅读为学生进行习作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因为主题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而读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主题的阅读首先是主体的提炼与确立,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丰富了情感体验,并从中习得方法,是解决学生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有效途径。
  • 中国人的特性

    中国人的特性

    《中国人的特性》是明恩溥最著名的代表,1890年,明恩溥积累在中国传教二十多年的见闻和观察,以“中国人的特性”为主题,在上海的英文版报纸《华北每日新闻》发表,轰动一时;在纽约由弗莱明出版公司结集出版,又被抢购一空。如果说马可·波罗曾向西方人描绘了一个神话般存在的东方国度,那么《中国人的特性》则试图刻画中国人的性格特征。
  • 关中是中国的院子

    关中是中国的院子

    古人称关中为陆海之地,天府之国。这样褒奖如此区域。固然是古人的慷慨,不过也证明了关中之美。
  • 上海特色餐厅

    上海特色餐厅

    本书选取了59家地处上海最热门消费娱乐区域的特色餐厅,荟萃了中外不同菜系,囊括了传统和创新各种烹饪流派,是探寻上海风味餐厅的可靠依据,也是了解上海美食潮流的极佳指南。无论你是想了解上海的饮食文化还是想为旅游准备实用的参考书,这都是不错的选择。
热门推荐
  • 三国之昭烈再兴

    三国之昭烈再兴

    杨晓锋是二十一世纪一个菜鸟考古研究员,在一次考古行动中因缘际会之下穿越到三国,成为了被后世称为“赛赵云”的陈到。这时黄巾起义已经如火如荼,国家动荡,乱世已经开始显露出它狰狞的面目。心怀壮志的他就从这里开始,踏上了再现大汉天威之路……+++++++++++++++++++++++++++++++++++++++++++++++++++++++++++本书已经签约,大家可以放心收藏,推荐,每日二更。
  • 何莫归来记

    何莫归来记

    前世的何莫醉心杀场,为了帮兄弟徐卫复辟所谓正统,更是绞尽心机,不惜抛却骨肉亲情,伤害他最爱的阿敷。等他幡然醒悟,并准备带着阿敷远走高飞时,一切已晚,何莫最终因为背叛徐卫,丢掉了性命。幸运的是,老天又给了何莫一次重生的机会,他决定要换换路子。何莫表示,既然再来一回,他就只干三件事——爱阿敷、做纨绔、坑徐卫。可是,事情好象和他原先想的不一样......
  • 蜜恋情深:腹黑BOSS俏娇妻

    蜜恋情深:腹黑BOSS俏娇妻

    她是集智慧和美貌于一身的国家安全局特工,扮得了羸弱美人,打得了铁汉保镖,斗得过奸诈情敌;他是最腹黑狡诈的暗夜黑帝,亦正亦邪,集酷炫狂霸拽于一身,商场和情场上的无敌神话,却唯独与她陷入了一场持续终生的你追我赶的游戏中!“女人,嫁给我,有肉吃!”“男人,惹了我,有弹吃!”————————————————某夜,女人甜甜一笑,露出两个可爱的小酒窝,“小枫枫,我美不美?”男人一脸宠溺,“美!当然美!只是——”用一根手指挫了挫她引以为傲的酒窝,“这上面怎么还有两个坑?”女人瞬间暴怒,整个别墅响起了地动山摇的惊天狂吼,“滚!”
  • 许下佳缘名君临

    许下佳缘名君临

    一个国际特警的女儿,她,不会开枪,却使得一手好飞镖,凭此进入名校;一个国际神偷慕容家族的继承人-慕容明君,他,枪法了得,身手不凡。为了完成家族考核,化身成为瀚城叱咤学院的一名转校生。两人相遇,引发了他们的故事......
  • 战国卷

    战国卷

    乱世争雄,有少年乱世争王,有少年遗世独立,有少年执剑天涯,有少年运筹帷幄,有少年为民而战……不论如何,这是少年的时代,长江再长,信手挥来,世道再乱,心有成竹,后辈未必不如先人
  • 兽魂圣帝

    兽魂圣帝

    混沌初开,盘古大神开天辟地,清者升,浊者沉。形成了独特的战宠出没的大陆——化育大陆!大陆之上灵修为主,共分的七大境界分别为集灵、化灵、天纹,育灵,斩身,征天、圣煜。各大境界有分别对应七域分着七各阶段,七七四十九天劫过后才得正位。至于别的境界只有传说,没有人真正的见过,更没有人站在那里。不过一个树里的孩子却能翻天覆地,打破了传统的修炼规格,着实让人难以置信。随书前进,一探为何?
  • 将军令

    将军令

    自以思量残相望,何以唱,谁人像。不以眸沉,怎能独相向。凭栏倚望佳人现,烟雨蒙,秋意凉。君过楼台红马上,胭脂廊,看何方。三生来伴,今世怎彷徨。忽以抬眸见模样,清泪烫,笑何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命之图

    天命之图

    万年前一场谜团重重的天人之战让这个世界有了东方的缥缈仙术,也有了西方的玄奥魔法,有人族,有妖族,甚至还有传说中的黑暗种族,但唯独没有...神!安城逃亡而出的两位少年,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会成为搅动天下风云,汇聚命运,重铸仙路的天命之人...
  • 帅气王子VS冷情公主

    帅气王子VS冷情公主

    “辰,我现在很幸福,真的,,,”若兮转身看了看身边的安亦枫,“还有就是我想你了,,,”枫,忘了对你说我爱你
  • 该小说我申请删除

    该小说我申请删除

    想她一代雪神被害轮回却成为雪女前世之事已无记起但依旧风华一世惹万人追慕她却一心冷霜心里无人在遇到一个又一个的男子时究竟会对谁动了心一代冰心雪女终会归位神位否?又有哪位男子能得已佳人心?且看雪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