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08500000040

第40章 光耀千古的三百二十四个字

余秋雨:好多年以前,在巴黎的塞纳河边,我曾经和法国的一个建筑学家有过一次小小的争论。他对中华文化的很多方面都有很高的评价,却认为中国民众的审美水平普遍低下。证据是中国所有的饭馆,一眼看去都是描龙绘凤、大金大红。“中国城”里的建筑装潢,也都色彩泛滥,而且是最艳俗的色彩。他说:“你们都会认为这是传统的民族特色。但是,人类在审美方面有一些基本的共识,例如,大家都不喜欢噪声。那些艳俗色彩的泛滥,就是视觉噪声。出现在公共场所,你们为什么不抗议?”

这个毛病,我长期以来也痛心疾首,几经呼吁都没有效果。因此,我只能告诉这位法国建筑师,这是我们中国人在近两百年才患上的审美传染病,在古代可不是这样。

我说,早在两千五百年前,全世界各大文明都还在奠基的时候,只有中华文明的一位智者提出:“五色令人目盲。”我看别的古文明中,没有另一个人表述过这么高明的见解。在这之后,世界上也只有一个民族,敢于用一种单纯的黑墨色为基础,来延绵它的主流视觉艺术,那就是水墨画和书法。书法在视觉艺术中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却几千年一贯用纯黑色表达自己的全部美丽。

我说,这,只发生在中国。因此,中国人的审美水平,在根子上并不低下。

那位法国建筑学家怔怔地看着我,最后说:“对不起,我没有认真想过这个历史。但是,希望大家都不要失去这么惊人的审美记忆。”

我想由此开头来表达一种骄傲:书法艺术游动不定的抽象黑线,是中国文化的高贵经纬。谈中国文化,我们要让出一块时间来专门面对它。

王牧笛:书法在中国历史上很重要,它用一种单纯的也是高贵的颜色传承着文化。但是近代以来,尤其是白话文运动和使用简体字以来,书法的重要性丧失了,或者用一句比较流行的话说:自身去价值化。现在很多文人墨客把练习书法当作一件附庸风雅的事情,是茶余饭后的消遣。这导致了书法艺术变得很小众,而且也很自恋,它的重要性没有以前那么大了。

王安安: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书法对中国的艺术来说太重要了,甚至是最重要的!全世界可能只有中国能够把文字变成一种这么活泼而深邃的艺术,它甚至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它是抽象化的思维,是一种飘逸的、不那么拘谨的、跃动的、有节奏的思维。

余秋雨:你们两位的不同观点,牵涉到书法的不同功能。在我看来,书法有三个层次的功能:一是社会实用功能;二是浅层审美功能;三是深层审美功能。

牧笛所说的“书法的重要性的丧失”,其实指社会实用功能。不仅是现在,早在钢笔文化代替毛笔文化的时候,这种功能已经丧失大半,这一点我在《笔墨祭》一文中曾有详细论述。

但是,它之所以还余音袅袅,正因为它还有审美功能,让人割舍不下。其中的浅层审美功能,很多人都发现了,因此现在仍有不少地方喜欢用书法来写招牌、做装潢,不少官员还在努力练习书法。但是,对书法的深层审美功能,却很少有人领悟,其实这最为重要。它不仅仅是工具,也不仅仅是装饰,更是中国传统文人的一种风范的外化。那些工整或游动的黑色线条,在顿挫撇捺间把君子行为提炼了,也抽象了。它变成了有形式感的生命节奏,让人一目了然又玩味不尽。它是一种纸面化的精神舞蹈,经过一代代积累又变成了一种通用的文化密码。正如安安所说的,它甚至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在这个层面上,书法是中国美学的重要图腾,永远是研究和欣赏的对象,不会褪色。

同学们都知道我喜欢书法,据说网上还有人建立了一个“秋雨书法课堂”。因此,我不能因为个人原因在这个话题上逗留太久。就说说王羲之的《兰亭序》吧,记得两周前讨论魏晋时代影响最深远的人物,王湘宁同学还提到了王羲之。他,确实是中国书法的第一人。

请问,你们对王羲之了解多少?

裘小玉:我曾在一本书里读到这么一个记载,说王羲之在二十多岁的时候,有一个叫郗鉴的太尉,要到王家来招女婿。王家男孩子很多,遇到这么一个高官来招女婿,每个人都很重视,纷纷装模作样。唯独在东边的床上有一个人,袒露着肚子在吃东西,满不在乎,这就是王羲之。来看的人回去向郗鉴报告,郗鉴说:“就东边床上那个人了!”——“东床快婿”的典故就是这么来的。成语词典里有这个故事。

王湘宁:我听到过一个很通俗的故事。有个老太太在街上卖扇子,卖不掉。王羲之看着可怜,就说:“我给你在扇子上面写几个字吧!”写了以后老太太就哭了,她说:“我干干净净的扇子都不好卖,你给我涂得乱七八糟怎么卖得掉?”王羲之就说:“你可以增加十倍的价钱去卖。”结果,果然引起了大家的抢购。

刘璇:我也听到过一个故事。王羲之最喜欢鹅,有一次他看上了一位道士的一群鹅,要买。但这位道士知道他是王羲之,就要他写一篇《黄庭经》来换。后来李白还为这事写了诗。

余秋雨:在王羲之之前,也有一些著名的书法家,像写小篆的李斯、写隶书和楷书的钟繇,等等。有的人也不一定比王羲之差,譬如后来韩愈看到石鼓文时,就觉得王羲之俗了。

但是无论如何,王羲之和他的《兰亭序》是最高峰。中国古代很多文人,每天临摹一遍。《兰亭序》三百二十四个字,一共二十八行。有的人也不用看字帖,干脆是默写,连王羲之写错的地方也要跟着写错,改的地方也要一模一样改。有趣的是,王羲之本人也觉得这幅字写得好,后来曾多次重写,都没有这幅好。因此他说:“这幅字虽说是我写的,其实是神助。”

历代文人天天默写《兰亭序》,只默写它的书法,却很少在意它的内容。其实它的内容倒是不错,是一篇典型的魏晋短文,不深奥,也不浅显,你们应该了解一下。

王羲之开头交代了他们相聚的时间、地点、风景,然后抒发了一段人生的议论。如果用白话文翻译一下,大致意思是这样的:“人的一生,有两种要求,对内实现抱负,对外寄托山水。这两方面无所谓好坏,却都会遇到是安静还是躁动的问题。想要安静,不陷于大喜大悲,就要选择一个意念。常见的意念是说生和死是同一件事,长寿和短命是同一件事,而我选择的意念是把古人、今人、后人看成是同一件事。这么一想,今天的聚会也有意思了,我们把诗写在一起,如果后人看到了,时间就会像眼下的流水一样贯穿起来。”

很少有人把《兰亭序》翻译成现代散文,我这么简单地梳理一下,你们是不是发现他的文思还比较得体?

正如王羲之预言,仅仅这幅《兰亭序》,就把历史像流水一样连起来了。这幅字代代相传,第七代是智永和尚,也是一个大书法家,他把这幅字传给了徒弟辨才。于是,就出现了唐太宗派萧翼去骗得《兰亭序》,最后又将它作为自己陪葬品的事情。

陪葬前,朝廷组织了不少人临摹。比较起来,还是冯承素的那个本子好。有不少更著名的书法家的摹本,但都太自我,或太规整,反而少了那份笔墨草草的活气。

王羲之书法的延伸,还出现了另一种途径,那就是他的儿子王献之。甚至,在王羲之去世后有一段时间,人们对王献之的评价还超过了王羲之。他们父子俩究竟谁写得更好?我觉得各有特色,难分高下。儿子的字,灵动、活跃、漂亮,而父亲的字,则端庄、华贵、经典。

你们看,仅仅一个王羲之,我们已经说了那么多。其实中国有很多书法家都经得起这么说。书法在中国文化史中的地位很高,而且,它的高,又与普及连在一起。我曾说,中国文化中有三样东西最普及:一为书法;二为唐诗;三为昆曲。相比之下,书法又因它的抽象提炼而接通高低两端,更具有时间上的长度和空间上的广度。

在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之后,中国书法代不乏人。我所崇拜的,是唐代的欧阳询、颜真卿、张旭,宋代的苏轼、米芾,清代的王铎。有些书家也很著名,如柳公权、黄庭坚、赵孟、董其昌等,我却不太喜欢。审美选择与个人气质有关,在这方面,自由度很大。

同类推荐
  • 世界神秘文化

    世界神秘文化

    巫医、巫师、巫术,从远古的喧嚣中走来,星相,吸血鬼、炼金术,在幽暗中绽放神秘的光彩,是冥冥中的蛊惑,是宇宙的安排,让人们顾影徘徊。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革命烈士诗抄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革命烈士诗抄

    本系列丛书为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本书收集了革命烈士的大量诗抄。爱国主义历来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推动我国社会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
  • 别具一格的蹴鞠与马球

    别具一格的蹴鞠与马球

    《别具一格的蹴鞠与马球》中讲述的马球,古称击鞠,即骑马打球,是一项古老的体育活动。在我国唐朝时期,马球运动非常流行,从宫廷到民间都有广泛的开展。唐以后,马球运动不断发展演变,走向衰落,却同时向周边地区不断传播,甚至传向海外,成为今天的马球运动。
  • 妈祖文化三十年

    妈祖文化三十年

    本书分引领篇、弘扬篇、传播篇、交流篇四部分。通过对30年来妈祖文化发展历程中许多亮点、要点、重点的深度记述,提炼该阶段妈祖文化发展过程所留下的闪光记忆,探究其深层的意蕴和内涵,并揭示其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走向。
  • 如何安心如何空

    如何安心如何空

    《如何安心如何空》是一部探讨修行的普及读物。作者是一位科技人员,工作之余以自己身心修证的实验为基础,长期致力于用科学的方法来研究禅,并因因缘际会次第获得殊胜成就,使与他一同修学的人分饮菩提恩泽。
热门推荐
  • 傻王的淡妃

    傻王的淡妃

    她是冥界的使者,他是她的渡客。一艘小舟送他去奈何,一碗孟婆汤忘却那最后的惊鸿一见,他是天生痴傻,智商不涨的傻王,她是托世遗生的小姐,她是他的王妃。
  • 仙魔情缘传

    仙魔情缘传

    如果你是仙剑粉如果你是古剑粉如果你是花千粉,我相信你一定会成为仙魔粉的!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问世间情归何处直让人生死相依。爱也好恨也罢,回过头来皆一切成空,人生在世莫过于坚持了不该坚持的,放弃了不该放弃的!爱无怨恨无悔!自古多情空余恨,此恨绵绵绝无期!
  • 见死神

    见死神

    西域野史所著:公元前,西域大陆苍穹被撕裂,有黑影战于落日山脉,顷刻间,天地破碎,日月无光,落日山脉几乎被夷为平地,西域大陆近乎被毁。这一战,被后世称为灭世战,也被称为屠神战。再过去万年,曾经的种种慢慢被忘却,而生灵涂炭的世间也再次一片荣嫣。却不知,几乎被夷为平地的落日山脉上空,苍穹再一次被撕裂,有两道黑影流星般坠落于此。。。
  • 凌帝塑天

    凌帝塑天

    纵然万劫不复,我依然待你眉眼如初;纵然海枯石烂,我依然对你岁月如故;纵然相思入骨,我依然堕入三世轮回。
  • 挑战竞技场

    挑战竞技场

    挑战竞技场,这里可以是天堂,你什么都可以得到,这里是地狱,下一秒你就会死在这里。捡到海报的周毅,只身闯入这个世界,在一场场死亡中前行,再也回不到过去,等待他的只有孤独挑战路。
  • 末世时之纹

    末世时之纹

    崩塌的世界,绝望的人类,一个努力挣扎的少年,带着他时间回溯的能力,回到了过去。“这一次,我要在茫茫众生中,杀出一条血路!”新书不易,收藏推荐打赏都很重要。(点收藏,不迷路。)
  • 机巧狂徒

    机巧狂徒

    大炮新书,大炮全新构思的一个幻想世界,请进
  • 燃过了流年

    燃过了流年

    我总认为我们来到这个世界就注定了被这个世界所遗忘。没有理由。即便你是一个多么优秀的人,最后的结果也不过是凌迟处死。然后你才发现,你那些因为恐慌而惊醒的夜晚都不算什么,因为真正的噩梦是你的整个人生。而伤心的人注定活不好。晋江首发
  • 修仙辅导班

    修仙辅导班

    他被称为最毒的克星,从一岁到十八岁,每年他生日当天,都会有一个亲人死去。那夜他生无可恋,从公司天台上跳下。仙女突然出现,将他带往仙界修行,加入仙帝改革力推的修仙辅导班,从此之后,他的命运迎来了转机,也卷入了仙人、魔人和冥人等各族的纷争
  • 那年我们一起度过的日子

    那年我们一起度过的日子

    那年我们一起走过海洋!我带你去看着日出,看着海豚宝宝为我们准备的舞蹈。带你去长隆玩着过山车,特别是垂直过山车。还记得那时挂在空中吓的你脸色苍白,那一瞬间,你喊出了所有的不愉快。好日子不长一场噩梦也因此而来,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