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08700000020

第20章 寂灭篇(5)

他们不知道,这是最后一次缓和的机会,他们还在盛年,不知道有老到病榻上唤儿不归的那一天,只要有一方能退一步,就不会落得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但是他们是同类人,萧红倔强,她的父亲固执;张爱玲孤傲,她的父亲乖张,就像同性的磁石一样。从此,不再相见。

心里还是剪不断。不是所有的离开都可以连根拔起。工作干得烦了,可以拍桌子走人,换个喜欢的环境,不过两天,先前的不快就可以抛诸脑后。但,谁能炒掉一个父亲和母亲,你逃或者不逃,他总在那里,在记忆里。

1948年春节时张庭举在南大门上张贴春联云“惜小女宣传革命粤南殁去;幸长男抗战胜利苏北归来”,横批“革命家庭”。

听到母亲病逝,张爱玲难过得病了几天下不了床。没有了刚逃奔出家的怨恨,张爱玲开始念起父亲的好。在多伦多的街头,她看到橱窗里的香肠卷的时候,想起父亲最爱吃这个,想起了和父亲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在上海的时候,炎樱曾问张爱玲:“如果离开上海,我最想念的——你猜是什么?”张爱玲答:“飞达咖啡馆的香肠卷。”

隔着时光,隔着安全的距离,她们和他们达成了和解。

无处安放的灵魂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说到搬家最多的女作家,非萧红和张爱玲莫属。

据林式同说,从1984年8月到1988年3月这三年半时间内,张爱玲平均每个星期搬家一次。她在给朋友的信中说:“天天上午忙搬家,下午远道上城(按:主要去看医生),有时候回来已经过午夜了,最后一段公车停驶,要叫汽车——剩下的时间只够吃睡……”“每月要花两百美元买杀虫剂。”

在一些人的回忆录里,晚年的张爱玲越发地神经质了:“她对人越发冷淡,生活日益封闭,家具、衣物随买随扔。”“她不爱用箱子,嫌搬起来麻烦,每搬一次就扔掉不少东西。她只用胶皮浴用拖鞋,用脏了就丢,还有几大包新的没有用过。”“头上包着头巾则是怕虱子而把头发都剪了。”

张爱玲写跳蚤带给自己触目惊心的烦恼:“头发长了更成了窠巢,直下额、鼻,一个毛孔里一个脓包,外加长条血痕……以为是虫,‘其实是肤屑,我不是拿到显微镜下看也不相信。’他本来也同意我的青筋不是青筋,有些疤痣皱纹时来时去,也同样是湿疹的保护色。当然肤屑也有真有假。真肤屑会像沙蝇一样叮人,直插眼内造成一阵刺痛,眼睛轻性流血已经一年多了……验出肩膀上溃疡发作。”

可见,张爱玲得了严重的强迫症。除了洁癖,还有不停地扔东西的整理强迫症。童年缺爱、婚姻失败、去国离乡、伺候病患、再失所爱、晚年贫病、老无所依……即便张爱玲是个看得开、不和命运拧巴的人,那也受不住啊。她像西西弗推石一样,徒劳地清空自己的世界,日日和跳蚤进行恐怖大作战。

萧红的搬家史也不逊色。北平、哈尔滨、上海、武汉、临汾、西安、重庆江津、中国香港、日本……据统计,萧红自离开家乡到去世,搬家超过十五次。

她像一个狼狈流窜在地图上的移动标靶,无论走到哪儿,贫困、饥饿、轻辱瞄准了她不放手。苦难若不久长,便容易忍受。看似没有尽头的流浪生涯,大大损耗了萧红的身体和精神。她的饥饿,她的嫉妒和屈辱,她的卑怯,再加上孱弱的身体使得她的生存能力变低。她的神经像是在狂风中刮得残破支离的蛛网,她的依附也就成了惯性,这种生计和精神上的依附,是她难以摆脱的恶性循环。她何止没有一个安稳的书桌,还没有一个安稳的病榻,被挪来挪去,倒手了又倒手。

萧红写饥饿,能写得读者的胃都跟着抽了起来。不仅是真的饿,有时候一天只吃一顿饭,还因为以前没挨过饿,饥饿从来不曾成为生活的常态,味蕾没有匮乏的记忆,饿的初体验在成年后,因而也就触目惊心,感官长久地被饥饿感攫取。

萧红选男朋友,也是特有意思的。第一个让自己陷入食不果腹的境地,就选了个能让自己吃饱饭的;而这第二个最后十分懦弱,把她丢在旅馆里,她就又找个救自己于水火、臂膀有力的;这第三个呢,又是个花心暴力男,她就又换了个性格不强势的;这第四个又不照顾她,她就又选了个病榻前对自己悉心照顾的。真要过上完美的生活,就得东食西宿了。

童年的时候,因为缺少父母之爱的缘故,萧红就黏上了祖父,“一天到晚,门里门外,寸步不离。而祖父多半是在后园里,于是我也在后园里”,“祖父一天都在后园里边,我也跟着祖父在后园里边。祖父戴一个大草帽,我戴一个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

父母的爱是无可替代的。隔代抚养是有弊端的,一个是人之初的新苗,一个是走向终点的夕阳。祖父母的爱,再慈祥,也带着暮气,温度不够。

所以萧红说,她的童年是寂寞的。

如果父母们看到小孩子爱跟屁虫似的围在自己身边,离开一会儿就哭闹。可要当心,不是他特别地爱你,而是你的爱哪里出了岔子,疏忽了他,让他失去了安全感。

萧红是一种典型的依赖型人格,她一生都处在爱的饥渴中。她很难忍受独处,不能忍受感情生活出现空窗期,并且为了避免失爱,过度地容忍对方,甚至处在比对方低下的位置。萧军大踏步地走在前面,萧红在后面跟着,很少看见他们并排走。不能并肩而立——萧军以视觉上的、位置上的不可谮越,维护着自己的尊严和地位。

爱一个男人应该使得自己的世界更加开阔,让自己更加自信和勇敢。可是萧红并没有,原来那么调皮倔强,后来像个被拐卖拘禁了20年的少女一样,变得自卑怯懦,甚至早生白发。

只有爱才能唤醒爱,温暖才能传递温暖。严苛匮乏的环境,不可能养出明朗的心境。无论是什么人,生存、安全感、被尊重感都是首要满足的。而白薇、萧红们,经常将自己置身于贫穷的、粗粝的、女性地位低微的地方,并且希望从荒漠里挖出甘泉水。

萧红以为萧军是她的救命稻草。然而苦难是最不靠谱的催情剂,风马牛能相及,林妹妹都可能爱上焦大,一对自私的男女都可以有倾城之恋,迫在眉睫的窘困,使他们不得不相互依偎。至于到底真的适不适合,那要解了围城之困,生活一段时间才能晓得。

萧军说自己喜欢秦可卿、史湘云,又说萧红是林妹妹,你想想啊,萧红和萧军,那不近似林黛玉和海明威……风中凌乱了,不敢想象。

夫妻生活不和谐,精神世界也难相融,不肯分离也是共历患难习惯了,“这种感情是强烈到什么感情也不相干了,只是有感情”。萧军是个仗义的人,这对于到处流离的萧红来说,是个最大的吸引力。萧红总是说我还爱他,那你爱他什么呀?她不说别的,“我爱萧军,今天还爱,他是个优秀的小说家,在思想上是同志,又是一同在患难中挣扎过来的!”“如果三郎在重庆,我给他拍电报,他还会像当年在哈尔滨那样来救我吧!”仰仗依赖是爱的一部分,但也不是全部啊,林妹妹。

萧红和张爱玲,是20世纪文坛的两朵奇葩,她们的人生其实有很多相同点:都姓张,生在富足的家庭,成长中都基本缺席的母爱,暴躁的父亲,没有存在感的弟弟,寂寞的童年,被家里囚禁,由年老的长辈或老仆带大,离家后遇到不靠谱的男人,缺少妻性和母性……她们的人生色调是两生花似的相互映照,在命运暗合之处,两股涓涓细流汇在一起,更多的时候则是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张爱玲和萧红在小时候,就是两个非此则宁无的犟种。

萧红写自己和祖父赶鸭子的场景:

“赶鸭子,鸭子掉井,捞出来好烧吃。”

祖父说:“不用赶了,爷爷抓个鸭子给你烧着。”

我不听他的话,我还是追在鸭子的后边跑着。

祖父上前来把我拦住了,抱在怀里,一面给我擦着汗一面说:“跟爷爷回家,抓个鸭子烧上。”

我想:不掉井的鸭子,抓都抓不住,可怎么能规规矩矩贴起黄泥来让烧呢?于是我从祖父的身上往下挣扎着,喊着:“我要掉井的!我要掉井的!”

祖父几乎抱不住我了。

张爱玲写自己小时候迎接新年的情景:

我预先嘱咐阿妈天明就叫我起来看他们迎新年,谁知他们怕我熬夜辛苦了,让我多睡一会儿,醒来时鞭炮已经放过了。我觉得一切的繁华热闹都已经成了过去,我没有份儿了,躺在床上哭了又哭,不肯起来,最后被拉了起来,坐在小藤椅上,家人替我穿上新鞋的时候,还是哭——即使穿上新鞋也赶不上了。

然而还是不同的,张爱玲被拉起来,被按在小藤椅上,被穿鞋,她就只是哭哭。其实,小时候的张爱玲,有点儿天然呆,很好摆布的。

萧红就不一样,北方冬天冰封的大地硌着她的眼睛,难免有野性在悄然滋长。她要挣扎,她不从,向着她认定的东西奔去。

这种性格的差别,也有地域的原因。东北的萧红天真温暖热烈,上海的张爱玲冷眼苍凉,在西方和传统文化交织、逐渐变得金属质感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香港,就产亦舒。

作者的语言是打开他文字世界的钥匙。评论文字有一种危险性,就是很容易被拐带到作者的语言风格上,谈萧红用萧红体,谈张爱玲说不定就往张腔上滑过去。这就是文字的力量。

读萧红的文字,像柔韧的纸张割心,起先伤口细小,难以察觉,被她文字的情绪继续掌控着,直到天色将晚,合上书,才发现心里微微地渗出了血。

所以,被称作林妹妹的萧红,写下那些文字的时候,也是美人鱼在舞蹈吧,每一段文字,都是一场绞痛一场搏杀。

张爱玲呢,一个不惧将手术刀举向自己反反复复解剖几十年的人,她生命最后的岁月也是被文学的挫败和病体耗尽精血、枯寂着的吧。除了和友人通信带来一丝愉悦,张爱玲的世界就像个活死人墓。

所以,一个人有个独立的房间,不只是物权法意义上的,建筑结构意义上的,更是心灵上的,最大限度地掌握自己的命运,为时有脆弱的灵魂建造一个坚固的容器,不然就算躲进房里,也不能安生。

经常有一堆名言,自古才命两相妨、诗穷而后工、文章憎命达、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之类的。从创作的源泉来讲倒是不错,然而作为创作的环境就不一定说得过去了。

不信把普鲁斯特扔贫民窟里试试,能活过一年就不错了。越敏感细腻的灵魂越寄居在脆弱的躯体上,他们发出的光芒,也似侠客决战前夕自残激发潜能,杀敌一千自损八百,以缩短生命的长度来获得生命的浓度。

萧红是双子座,对于双子座这样的风象星座来说,内心总有不安分的因子在捣乱,平淡的生活是牢笼,风的生活就像导火索一样,激起她文学的火花。可是当她把自己置于旋涡之中,她的敏感和脆弱,又要开始寻求安全和温暖了。

而张爱玲,是喜欢平衡与美的天秤座,和谐宁静才是她要的生活环境,“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之类的。在美国,文学创作上的水土不服对张爱玲是一个打击,而照顾生病的赖雅、拮据流离的生活、强迫症的困扰也是她创作枯萎的重要原因。

很多人看多了《飞跃疯人院》,对精神病人的看法已经矫枉过正了,觉得精神病人比正常人更正常、更天才、更像天使。应该押他去精神病院看看,或者多看些纪录片也好。估计那些脑袋已经混乱成一锅粥的精神病人,宁愿捋顺了脑子的毛线团,也不愿被看作天才。

这里有个阈值,轻度的精神病人可能思维广,但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变成凡·高那样的。最重要的是,中重度的精神病人,他们的思维会断裂、扭曲、混乱甚至消失,即便真是天才,在经历了前期井喷似的灵感之后,最后的人生多以自杀或彻底报废为结局。

在伍尔芙的作品中,我们能看到她受惠于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的部分,然而也就到此为止了。到了最后,随着病情的发展,带来的必然是创作能力的丧失。伍尔芙在给她丈夫的遗书中写道:“我感觉我快要疯了,我不能让这样可怕的情况继续下去了。我恢复不了健康。我听到一些声音,这让我不能够全神贯注于自己的工作。”

完成一项工作需要的最基本的能力是注意力集中。如果由于身体和精神的创伤和疾病,注意力彻底涣散,脑子里只剩一堆堆魑魅魍魉扑棱着乱飞,就别指望能完成基本的思考过程了。

觉得患精神病特洋气、特天才的人类,不妨自己和自己使劲较劲,死命钻牛角尖。但是要掌握好尺度,再高一点儿,人就废了,再低一点儿,文就废了。就在正常与崩溃的摇摇摆摆的空间内,请你自由地神经吧。

同类推荐
  • 心行:中国知识精英的那点心事儿Ⅱ

    心行:中国知识精英的那点心事儿Ⅱ

    他们是公认的时代精英,有着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以及波澜壮阔的命运起伏。这,无一不与他们的书生意气乃至人格紧密相连。他们也是常人,有着常人的情感情绪,常人的心理心态,以及常人的行为行动,只因为人生经历的不同寻常,才被历史记录在案。探寻他们的心迹,会重新审视到——如何娴熟于厚黑?如何混迹在官场?如何拥有睿智才情?如何筑造人格魅力?还是……
  • 词韵人生

    词韵人生

    《词韵人生》收录了作者1983年至2011年间的部分词作,共计59首。主要以其经历的四个工作阶段为背景,以词为表现形式,刻画了真实生活的所见所闻,反映了作者的志情感受和成长感悟,展现了作者热爱生活、热爱工作的美好追求和良好心态。
  • 串味折子

    串味折子

    这本随笔集,无面具、少委婉、不粉饰、近市井。笔力精峭、洞微烛隐、妙意横生。犹如串味折子戏,或长或短、或俗或雅,亮相即精彩纷呈。
  • 西方互文性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西方互文性理论对中国的影响

    本文是一个典型的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课题。从比较的视角,综合运用理论分析、文本分析、社会批评、实证研究、文化研究等批评方法,对西方互文性理论及其在中国的译介、传播、影响和研究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考察和研究。本文所探讨的互文性仅限于文学创作与文学理论方面的研究层面,对于国内出现的从语篇分析角度进行的诸多研究中只是在必要时提及,不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目前互文性在中国的研究还属于起步阶段,迄今为止只出版了一部专著,国内对互文性的研究和探讨可以说还处于有待深化和提升的阶段,因此本文将用较为浓重的笔墨对互文性理论的前历史、其在法国的诞生、其在欧美的流变及其理论本身的特点进行追根溯源、系统梳理和详尽描述
  •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张秉贵的故事

    英雄人物时代楷模丛书——张秉贵的故事

    一九三六年八月,伏天的北平又闷又热,没有一丝儿风。马路两旁的宫槐叶片一动不动,商店门前的高大幌旗也是一动不动。令人窒息的空气,与走在东单牌楼街头的张秉贵的开朗心情很不协调。
热门推荐
  •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掌握教育科研方法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掌握教育科研方法

    我国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任务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研究和解决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过程中提出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认识和掌握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更好地指导教育实践,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和教育科学体系贡献力量。
  • 风冷月明

    风冷月明

    失去了父亲,她还是郡主,可一向冷漠的她又将怎样面对今后的人生?他的出现出乎意料,她以为自己不会动心,但真的是这样吗?在经历了一连串的挣扎后,她终于找到了自我,或许她的名字背叛了她的心。
  • 成功处世艺术

    成功处世艺术

    该书告诉我们如何对待他人,如何对待事情,如何对待我们的世界,如何生活得更好,一本智慧树,值得阅读。
  • 异界之创世神女

    异界之创世神女

    现世生活的不如意,让从来不信鬼神之说的星瞳为了一点点转运的期盼而选择了相信笔仙。笔仙并没有如期地如星瞳所想给她一个完美的男朋友和高薪的工作,而是带着她来到了异世界,这次改变到底是好是坏,谁也预测不到,但是星瞳还是决定带着自己对原来世界的知识和破釜沉舟的勇气来闯荡这未知的世界……
  • 重生觅夫记

    重生觅夫记

    你是个好孩子,可是,我们不想揣摩你的心思。你以为你打几个电话我就怕了你?就算把局长请来我也不惧你半分。倒不如陪我一晚,想要什么我全给你。******那如果,我想要你的命呢?握成拳的骨节处惨白,维西低头:终有一日,我定要那天,再也遮不住我眼!
  • 雪球专刊第012期:小白投资20讲(进阶篇)

    雪球专刊第012期:小白投资20讲(进阶篇)

    如果你给子孙存入银行1万,年息5%,那么200年后将滚为131.5万,如果国家的货币发行增速保持在10%以上(现在中国广义货币M2余额107万亿,年增速14%),100年后中国货币总量将突破1,474,525万亿,以20亿人口计算,人均存款将突破7.37亿(不含房地产、证券、收藏品及各类资产)。如果按此发行速度货币体系的崩盘只是时间问题,不只是中国乃至全世界都面临货币体系的重建。货币发行增速将逐步下移直至低于2%,每年20%的收益率到那时候中国人才会意识到真不容易。
  • 腹黑对腹黑:嚣张狂妃邪帝宠

    腹黑对腹黑:嚣张狂妃邪帝宠

    她是新世纪特工组织队长,因一次任务要穿越到妖神大陆盗取明月珠,不巧的是,她在大陆上的身份是国公府的废材二小姐。废材?我若是废材,那你们就是细菌了!在废材逆天过程中,冒出了一个冥王大人,传说冥王大人英明神武,不近女色,可现在在我身边的明明是个逗比好不好!在一步步助她登上巅峰的冥王大人,发现她是神,是白月神!是他最大的敌人!白月神!某男:〃我是魔,你是神,你介意吗?〃某女:〃介意,才怪!〃小厮听见两人对话,插了一句:〃白月大人,玉帝的天规里说仙魔不能相恋。〃某女:〃玉帝?他算哪根葱?要不是本仙不与他夺位,他能是玉帝?你去告诉他,天规给我改成仙魔必须相恋!〃小厮:〃,,,,〃
  • 易天改地

    易天改地

    人世匆匆总长流,红粉佳人难留守。欲求长生不成仙,欲赴一死地无狱,奈何天手戏众生。
  • 须弥传说

    须弥传说

    尘俗中人,片甲只字,踏足玄妙之门,问鼎仙魔众界。修仙的险路崎岖坎坷,却有莫大机缘,叫人欲罢不能。
  • 校花的贴身阴阳师

    校花的贴身阴阳师

    他,一个绝代无双的最强阴阳师。厌倦了阴阳界的生活,隐落都市决定重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