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09000000020

第20章 梁启超:大学的梦想与实践(3)

罗素的每一场演讲,都受到了国人狂热的追捧。上海的《申报》《时事新报》等连篇累牍地刊登罗素的行程,报道其演讲的内容。据说,当时正在上海逗留的孙中山也受到了这股热潮的影响,打算邀请罗素去赴晚宴,但由于罗素离沪而作罢。

罗素抵达上海后,全国各地的学术团体都争相邀请他前往讲学。在主办方的安排下,罗素先后又到杭州、南京、长沙等地,一路走,一路讲,均大受欢迎。在长沙演讲时,湖南省长兼督军谭延闿亲自出面宴请罗素,并再三挽留罗素多停留几日。但罗素当时急于到北京大学讲演,便婉言谢绝了。

终挂大学招牌

梁启超、张东荪等人一手策划的罗素中国之行,是研究系介入社会教育事业、面向国际学术界的一次精彩亮相。而由他们接掌的中国公学更是巧借东风,扶摇直上,成为最大的赢家。

1921年春,因刘秉麟留学英国,张东荪正式接任中国公学教务长一职,但入校之初的经历并不愉快,遇到了校内旧有势力的阻挠,一度引发风潮。

不过,好在有梁启超的大力推荐和幕后支持,此次风潮很快平息。在张东荪操持下,中国公学迅速完成学制变更,“课程内容逐渐改革,中学实行三三制,商科亦分银行、会计、秘书、贸易各门讲授,以期实用”16。

1921年9月12日,经过全面整理的中国公学行开学礼,王敬芳、蒋百里、胡汝麟等到场演说。当然,这场开学礼的主角是张东荪。

具体的办学理念,张东荪已是考虑再三,显然成竹在胸。在这次开学演讲中,他重点讲了三个要点:

第一,鄙人以为学校为社会的制度之一,不仅为教育机关,真正的德穆克拉西必建筑于乡村等小组织,小组织之中心必在学校。盖学校一方面造就新人物,他方面则使已得知识者得更深之研究,可见学校乃文化之总汇、知识之泉渊,不仅使文化不断,且使其继长增高。若将学校单纯视为教育子弟之所在,则未免太轻视矣。

第二,鄙人以为中国现行学制过于机械性,故所造就者多为废物,夫所教育之人不能在社会上取得活动有为之地位,则必系教育方法有误。故鄙人以为改造社会,与适应社会,为一事之二方面,并非截然两物,若新人物在社会上其才力不能取得有力的地位,则社会又焉能改造。平心论之,今日中国之社会隙罅甚多,若有才能,不患无以自见,故所谓适应,实兼有创造之义,因此决定改学科制,发挥个性,并注重职业。

第三,鄙人以为学校内部组织,必以教员之集合的精神为主体,务使学校等于学术研究会,而学生应于保育的精神下实行自治。

开学翌日,校长王敬芳即布告全校,授权张东荪代行校长职权。由此,张东荪便积极开始进行教育改革,聘请国内名师到校任教,并请好友舒新城主持学制改革。办学的目标,是兼顾高中的同时,尽快将公学升格为大学。

1922年春,研究系的另一名干将张君劢(原名嘉森)自德国归来,梁启超、张东荪等人便第一时间邀请他加盟中国公学,并准备将代理校长之职相让,让其放手筹办大学。

一开始,张君劢还踌躇满志,即便私人生计全恃借债度日,却全身心投入中国公学事务,打算将原来的中学部改名为中国公学附设吴淞中学,迁往另外的地方,而在原址基础上将商科升格为大学。但很快,张君劢就感到事非所愿,力不从心,核心还是在于经费短缺:“至于接手公学一层,如不得二百万,森决不接手。以东南大学常年费四、五十万,同济约二十万,若中国公学并十六万而无之,则大学虽开,决不能办得有声色。”17

这还真难坏了梁启超一班人,顿觉当初接手中国公学确有考虑不周,“前在天津所商公学办法,纯粹为一种章程学制问题,而物质上之准备,原来并未将现状十分考察”,由此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最后,由蒋百里提出三点建议:一、由福中公司担保,借款六万,作为新建校舍之用;二、催促政府尽快兑现元年六厘公债承诺;三、继续聘请张东荪担任教育长或所谓科长一职。

从后来的情况看,经费问题似乎解决得并不理想。张君劢眼见大事难成,遂又将重任交还给张东荪,另谋高就去了。而张东荪其实也早已是焦头烂额,心生退意。这时,恰逢与张东荪颇有交情的学者陈筑山由美国归来。陈筑山是贵州贵阳人,1913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专门部学习,后又到美国考察两年,与张东荪在“社会主义论战”中曾有良好互动。于是,王敬芳又请来陈筑山,聘其担任代理校长,继续筹办大学。

苦心人,天不负。1922年秋,教育部传来好消息:令准中国公学商科专门升格为大学。经过多年努力,中国公学终于挂起了大学的招牌,总算圆了梁启超等研究系同人酝酿多年的一个梦。

到了第二年夏,由于商科大学“来学者日盛”,“势不得不力图扩充,又因添办高级中学,吴淞校舍实不敷用,故将商大迁移上海”。大学迁往上海后,租定静安寺路赫德路(今常德路)转角一所大洋房作为校舍,于1923年9月开学。

而已经选择离开的张东荪,其实一直未能彻底脱离中国公学事务。1924年3月27日,张东荪致信梁启超,继续为中国公学争取基金:“筑山因公学分淞、沪两校,精力不及兼顾,屡与荪商,欲荪任沪校,即专办商科是也。筑山为此提议,已多至四次,皆为荪所拒,惟近来荪意亦颇动,盖公学生命即在六万一事。此事若成,不但可办,且可办得格外出色,彼时吾辈在南方,左有自治学院,右有中公大学部,自可与北大、东南鼎足而立。否则若六万无着,则并现有之局面亦不能维持。故此事前提即全在六万一事。尚望先生以全力进行,非仅公学生死关系,实吾辈事业生死关系也。”这意味着张东荪决定重返中国公学。

4月3日,张东荪再度致信梁启超,谈的依然是公学基金问题:“故荪对于中国公学年息六万一事,认为十二分重要。盖此事若成,有许多人物可罗致也。”第二天,陈筑山也致信梁启超求助,恳请解决基金问题:“筑与东荪深谭数次,觉着公债保息事,大胆为公学生死之关头,而亦我辈对于国家前途所怀抱之成败。……保息事,极望先生出死力与商叔鲁,否则终成泡影,下学年公学便不知如何维持。”

对于他们寄予厚望的这笔经费,办理前景依然不妙。1922年,中国公学董事会就曾呈请政府依据元年国务会议原案,“拨元年六厘公债一百万元为补助金”,被财政部于1923年、1924年先后拨给公学整理公债票40万元。但由于此项债票未经指定的款付息,因而等于一堆废纸,全无价值。后来尽管领到一些利息,但毕竟是杯水车薪,而中国公学的日常运行,只能依靠校长王敬芳东挪西借,勉强维持。

为此,梁启超与王敬芳向时任财政总长王克敏(字叔鲁)几度争取,均告失败。1924年4月23日,梁启超无奈地给张东荪、陈筑山两人写信,大吐苦水:

公学保息,依现在情形,恐难办到(往后希望亦甚少),吾为此事及报馆事与叔鲁曾三度言之(公学暑校事,现时亦难回答,因内人之病,西医早宣告不治,现亦无甚起色,恐夏间决不能离家南下),毫无着实结果,抟沙为公学事几与彼挥拳矣。仰面求人,总不足恃,徒怄气奈何。18

言语之间,颇含沮丧之情。

即便如此,梁启超、张东荪等人并未完全泄气。中国公学经费百般困窘的时候,梁启超曾拿出《中国历史研究法》的千余元稿费,以作应急之用。而张东荪则不忍见陈筑山抱病独撑大局,两地奔波,遂重返中国公学。1924年夏,中国公学董事会决定废除代理校长,改设学长制,协助校长总揽全校大政,并推举张东荪任商科学长,陈筑山则专办高中。

本想梅开二度,只可惜,这年秋,江浙战争爆发,吴淞校舍被浙军所占,“其时戎马纵横,师生星散”,不得已高中遂又停办一年。

到了第二年春,张东荪将商科迁回吴淞,“同时延约海外名彦,计划添设哲学、政治、经济诸系,期于一二年间陆续开办,酌采伦敦大学经济政治学院之制度”19,打算好好再弄一番动静,将中国公学办成中国第一流的社会科学大学。

在张东荪主持中国公学校务期间,广延名师,不拘年龄,不分党派及政治背景,凡是学有专长的,均大胆延聘。据粗略统计,共延揽包括留德归来的俞颂华,毕业于北京大学法科的郭梦良,师从马寅初、马叙伦等名家的王效文,留学美国康奈尔大学的高践四,留学英国剑桥大学的郭传治,留学法国巴黎大学的谢冠生等20余位名师,其中很多都是与研究系关系密切或在商科、经济科等方面颇有成就的一流学者。

对于张东荪主持的中国公学,受其聘请到中国公学任教的俞颂华曾回忆说:“他办学时候,据我所知道,有两大特色:一是毫无党派成见,专门聘请好的教授;一是积极充实图书设备,提倡自由研究的学风。这话是在那时中公毕业及读过书的校友都能负责证明的。所可惜的是,那时经费有限,而且他主持校政的时间亦不够长。不然,我相信中公一定能如北大和燕大一样有悠久的卓著的成绩。”20这也算是知人之论了吧。

当然,没有梁启超,就没有张东荪。作为中国公学的实际“掌舵者”,梁启超一直努力经营,呕心沥血,在苦筹经费无着的时候,曾拿出私人著作《中国历史研究法》的千余元稿费,作为应急之用。而对于中国公学的大小事务,总是百般筹划,尽力成全。可惜的是,1923年之后,梁启超身体每况愈下,且兴趣转移,已无精力再更多过问中国公学事务,而将之全盘托付给张东荪等人。

1927年4月,北伐军进占上海,张东荪被“目为学阀,加以通缉者,不止一次”,只得逃到租界避祸。而中国公学则由国民党认可的何鲁接手。

从此,中国公学结束了轰轰烈烈的研究系时代。一年多后,梁启超因病在北京协和医院溘然而逝,只留下无数传奇,任后人评说。

1 梁启超:《记东京学界公愤事并述余之意见》,见《近代中国教育史料》,第一册,上海中华书局1933年第3版,250页。

2 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4月第一版,577页。

3 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580页。

4 梁启超:《吴淞中国公学改办大学募捐启》,《梁启超全集》,第四卷,北京出版社1999年7月第一版,3064页。

5 蒋百里致张东荪函,见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593—594页。

6 《爱智会之成立》,转引自左玉河《张东荪传》,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5月第1版,14页。

7 张东荪致张君劢函,《解放与改造》第二卷第十四号,1920年7月15日,18页。

8 张东荪致蒋百里函,见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594—595页。

9 张东荪致梁启超函,见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651页。

10 冯崇义:《罗素与中国》,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年2月第1版,99页。

11 张朋园:《梁启超与民国政治》,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8月第一版,139页。

12 《引领青年思潮 讲学社简章现身梁启超专拍》,东方网,2012年10月19日。

13 彭鹏:《研究系与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年5月第一版,72页。

14 罗素:《罗素自传》,第二卷,商务印书馆2003年10月第1版,184页。

15 《罗素在沪之讲演》,原载《晨报》1920年10月17日,转引自曹元勇《通往自由之路:罗素在中国》,江西高校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149页。

16 《(中国公学)史略》,见《近代史资料》第69号,145页。

17 张君劢致梁启超函,见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614页。

18 梁启超致张东荪、陈筑山函,见丁文江、赵丰田《梁启超年谱长编》,653页。

19 《(中国公学)史略》,见《近代史资料》第69号,146页。

20 俞颂华:《论张东荪》,《俞颂华文集》,商务印书馆1991年2月第1版,322—323页。

梁启超为中国公学纪念刊题字。

图为罗素,他来上海的第一站便是中国公学。

图为张东荪,他与梁启超在办学理念、政治理念上颇为相似。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萌妻太傲娇

    萌妻太傲娇

    她是人人口中的“狐狸精”,水性杨花。他是前途无量的ME总裁,帅气多金,禁欲系男神。然而,一个莫名其妙的夜晚,一纸阴差阳错的婚约,将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人牵绊在一起。
  • 惊世神医:人鱼冷妃不好惹

    惊世神医:人鱼冷妃不好惹

    作为一个特工,墨幽蝶表示非常忧伤,三个姐妹的下落不知道就算了,穿越成人鱼也就算了。还无缘无故招惹了一个绝世妖孽。“别在追我了!不就是年幼的时候救了你一命吗?有必要这样追我吗?!”“小蝶儿,救命之恩应当与身相许!”可是,随着身世的揭开,一个又一个惊世谜团,正在等待她的破解。“小蝶儿,无论你变成什么样。我会一直陪伴在你身边。”
  • 龙血战兵

    龙血战兵

    他是最强的特卫兵王,身怀绝顶的功夫,世界一流的枪法,档案被列为最高机密,深入金三角潜伏敌人内部,是金三角丛林中最凌厉的刀刃,直刺敌人的心脏,剿灭毒枭,血战天下。对待敌人冷血残忍,毫不留情,对待美女柔情万种,征战疆场的路上各色美女相伴。牺牲后获得重生,身怀异能,一代兵王,化身龙血战士,问鼎人生巅峰。
  • 渡仙桥

    渡仙桥

    仙与魔并立的时代...........当由天才变为废柴时,巨大的反差陨落了诸多潜力无穷劲的修仙,修魔者。任他千般嘲笑,却充耳不闻。天才的尊严容不得他人践踏。永不言败。任世间万般法术,坚信自己是最厉害的。修仙漫漫.....一旦踏上,决不回头。古雷仙陨落的秘密,修仙文明的悲哀史,是他们自掘坟墓,还是天道如此.........经历三重性格,经历三种人生,最后怎样冲破层层阻隘,走上那通往无上大道的独木桥.......
  • 两难境地的明智抉择

    两难境地的明智抉择

    本书讲述的是首先要说的是我深刻感到了中国软件行业的问题严重性,也特别同情中国共享软件作者的境遇。也学很多人会认为做软件的尤其是知名软件的厂商或作者都会很有钱。但是事并非如此,中国软件作者的收入真的可以用很可怜来形容。在很多时候不要说他们的利益,就是生存都成问题。据小编认识的一些共享软件作者讲,有些时候共享软件的作者连最基本的软件升级维护的费用都拿不出来。他们甚至去随便找个网吧来维护自己的软件。这不能不说是中国软件行业的遗憾。
  • 神星闽纪

    神星闽纪

    不公是存在的,在沧海桑田,万族之中,实力是一切,他赵铭,只是一个跨服弟子,虽是废材,但有战天之心,和坚毅的信念,星魂的出现打破了命运,故事开始于一个小城。
  • 蜜宠不乖:总裁情难自控

    蜜宠不乖:总裁情难自控

    她被好友引入圈套,从此陷入无尽深渊……她不过是个普通人而已,他却误以为那是对手设置的陷阱。他说:只要你老实的待在我身边,你要什么我都给你。什么?老实的待在你身边做你的玩具?那是她花一样年纪的女孩该做的事吗?一个强势霸道,一个冰雪如狐……在一场场权利和阴谋的斗争下,两颗心不期然越走越近……【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穿越之对不起我真的很爱你

    穿越之对不起我真的很爱你

    我们三个人从小认识,感情深厚,没想到多年后的一次相遇,竟会导致一次意外的穿越。一次穿越,我们都遇见了生命中的他,我只想让她们过得甜甜蜜蜜,而我的他…..对不起,我爱你。这本书写来是为了纪念我们逝去的友情。或许你们觉得写得不怎样,但是你们不能否认它对我的意义!
  • 竹马总裁:青梅不好当

    竹马总裁:青梅不好当

    郑初萱穿越到了总裁文里成为了秦初萱,一个勇于拒绝男主初恋告白的悲惨炮灰女配。为了将来不至于很凄惨,她决定!努力成为了这枚小竹马的嫩青梅。可是,谁来告诉她,这为什么是一部与众不同的总裁文。冷静,这一定是她穿越方式不对!这些萌萌哒妖怪都是谁家的,牵回去啊!不要打扰我谈恋爱!什么?亲一下你才有力气收妖?你再说一遍?吻一吻才会恢复灵气?这么说起来,来个大妖怪,你是不是还得跟我提前洞房?!
  • 万年轮回之千年以后

    万年轮回之千年以后

    作者准备从新开写,你们支持吗,那就投票吧在一个不起眼的小农村中突如其来的一场暴雨改变了一个生在普通家庭孙悟的一生,在受到高人指点的他开始的了他的传奇一生,揭开的一段不为人知的惊天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