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09200000006

第6章 行程1 第一次南极探险:深入走进企鹅的世界(2)

南大洋

南大洋位于南纬60度以上,洋面开阔,气象宏大。这是一片没有被大陆分隔的海域,海浪此起彼伏,不断翻滚,洋面上终年盛行西风。又到了要认真学习和思考的时候了——船上的4位专家给我们作了发人深省的讲座,好让我们对南大洋的自然环境有一定的了解。

然后,我们便急切地期待着科考船通过大西洋辐合带的那一刻——从南极地区流过来的冷且淡的洋流,在这里和较暖的亚南极海水交汇,这种交汇带来的影响我们立刻感受到了:气温很快下降了5摄氏度(按照华氏温度计算,则是下降了41华氏度),水温骤降10摄氏度(即50华氏度)。由洋流交汇产生的乱流通常会杀死大量漂浮在水面的浮游生物,于是南极磷虾闻风而来——这种无脊椎虾类以浮游生物为食。我们还注意到,上百只各种各样的海鸟都朝这片食物丰富的地区聚集过来。海燕、南极鹱和信天翁在头顶盘旋着、鸣叫着,然后一头扎进水中捕食。

船上为我们放映着和沙克尔顿爵士的故事有关的电影,分3次播出,想必将来我一看到这部电影,就会回想起这次旅行。和大家打成一片的卡洛琳拿出很多爆米花请我们吃,一边吃着爆米花一边看电影真是种享受。

早上,轮船的桥楼里传来的“船头右侧有冰山”的喊声,我被吵醒了。通过舷窗向外看,我觉得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快看啊,有大冰块!”海上很快就弥漫起大雾来,远远地,隐约能看到两个高高的白色塔状物,别的根本看不清。

今天的4场讲座很快开始了。皮特的解说为我们开启了南极哺乳动物世界的大门;林恩详尽讲解了南大洋海象的生活习性,雄性海象都有三妻四妾,据说要管理好这群后宫是件不容易的事;比尔回顾了大家在最近旅程中接触到的新鲜事物;史蒂芬的讲座则提醒我们要注意,要在这片苛刻、贫瘠的荒原上生存,需要作出多大的调整和适应。

从翻腾的海水中伸出的沙格岩非常壮观,不过,在导航员们看来,它们可是种潜在的威胁,稍不小心就会一头撞上。成千上万只鸟儿和好几百头海豹像是受磁力吸引一般聚集在此。正是在这里,我第一次见到了大群的鲸在远处的海水里游动。

今天以观看关于沙克尔顿爵士电影第三部分圆满结束。

早晨醒来时是一个光线暗淡的黎明,海天在南乔治亚岛的北部边缘交融,弯弯曲曲的海岸线被从天际缓缓升起的雾气盖住了。

南乔治亚岛东海岸的巡游

伯德岛像是大海中的一颗珍珠,“游隼水手号”停靠在埃尔森赫湾的时候,凌空飞翔着成千上万的鸟儿,遮了天蔽了日,而海拔862米的雪峰山为这一幕充当了壮观的背景。上午没有登陆的安排,但是按计划,我们要沿着这个小海湾那具有天然屏障的海岸线巡游一番,作为下午将要登陆索尔兹伯里平原的热身。救生艇的马达慢慢转动着,带着我们沿着海岸,绕过嶙峋的岩架进行巡游,观赏海狗和马卡龙企鹅。巨大的海藻叶在潮汐中摆动,姿态柔软,但实际上它们的根牢牢地扎在下方的岩石海床上。乘小船的感觉很不错,驾驶员将马达也关掉,这就更妙了!那种原始的寂静包围了我们。海水拍打着海岸,企鹅吵吵嚷嚷,飞翔的海鸟鸣叫着,雄海豹一会儿叫唤,一会儿喷着鼻气,还有相机快门声不时地响起,周围高耸的岩架上,信天翁一边凌空飞起,一边发出叫声。我沉浸在这个自然的世界里,简直是如痴如醉了!当我们回到“游隼水手号”,愉快地享用自助餐时,科考船开始沿着南乔治亚岛的东海岸,缓缓朝新的停泊点——索尔兹伯里平原驶去。

探访南乔治亚岛

南乔治亚岛无疑是亚南极岛屿中最引人注目的一个岛屿,这里山峰林立,峰顶均覆盖着美丽的永久性冰帽,有的冰山海拔高达3000米。160多个冰川蚀刻着山体,有的一路向下延伸到了海面。这座新月形岛屿有170公里长,最宽处为40公里。

第一个看到这片荒凉险峻的陆地的,当属出生在伦敦的商人安托万·德·拉罗切(Antoine de la Roche)。1675年他的船绕行过和恩角后,被大风向南吹到此地。第一次有史可查的登陆则发生在那100年之后——1775年,著名探险家詹姆斯·库克船长登上岛屿,并宣布这块土地属乔治三世国王所有。直到1908年,这个岛屿确定为马尔维纳斯群岛属地,才正式确定它归属为大英帝国。但是,在发现这个岛屿时,库克船长似乎对它并不满意:

“这里终年阴郁,根本感受不到阳光的温暖,而且其恐怖和荒凉更是超出文字所能描述的范畴。”

不过,库克还是注意到这里有数量众多的海豹,而当时是皮毛业方兴未艾的时代。到1786年,南大洋里为获取皮毛和象海豹的油脂的船只已经超过了100艘,有记录显示,那个时候,一艘船远航到南乔治亚岛一次,就能收获5700张海豹皮。

捕鲸人也来到了南大洋,并且大获丰收。1904年,一家挪威公司在格瑞特威肯(Grytviken)建立了第一个南极捕鲸基地。到1965年为止,以南乔治亚岛为基地,有175250头鲸,其中包括40000头蓝鲸和27000头驼背鲸被捕鲸人捕获并被加工处理。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一处南大洋的鲸避难所,是受保护的地区。

南乔治亚岛现在是英国领土,由南乔治亚政府和南桑威奇群岛(缩写为GSGSSI)进行管理。管理费用主要来自于渔业和旅游业的收入,售卖在南乔治亚海域捕鱼的证书的收入,占了总收入的大约80%。这片海域的范围包括了从南乔治亚岛和三明治群岛向外辐射的近322千米之内。捕鱼业在这里受到严格的管理,由南极海洋生物资源养护委员会(缩写为CCAMLR),监管和控制这个行业。每年4000到5000名游客缴纳的登陆费也对维护和保持岛上的遗址与生态环境有所帮助。

即便地处偏远,环境恶劣,南乔治亚岛一样逃不过地缘政治冲突的打扰。1982年的马尔维纳斯冲突期间,阿根廷军队占领了南乔治亚群岛,英国海军和爱德华国王点(位于格瑞特威肯捕鲸基地附近)的英国科学家沦为战俘。英国自然不会放任不管,它们派出6艘皇家海军战舰,搭载着军队,夺回了岛屿,将阿根廷人驱逐出岛。英国军队还在爱德华国王湾设立了驻防区,后于2001年撤走。

在索尔兹伯里平原的海滩登陆

刚从救生艇爬上索尔兹伯里平原的海滩,我就被这里的景观震撼得说不出话来。我们眼前有成千上万只国王企鹅——它们正在挤挤挨挨着跨过浅浅的水流和卵石地。我被这一幕惊得目瞪口呆!除了企鹅之外,这里还有海狗和整群整群的象海豹。在象海豹群中,有占领导地位的雄性象海豹,体长可达到6米,是这里的“海滩霸主”!假寐的象海豹对我们的出现仍旧保持着警觉,它们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和喷鼻气的声音表达对我们的热烈欢迎。年幼的象海豹为了将来能得到雄霸后宫的霸主地位而彼此较量着,家族其他成员则在沐浴着温暖的阳光……上千只国王企鹅围绕在我们身边。“哇哦!”我不由得感叹起来,这些庄严的“王者”真是太漂亮了:身材修长,脚掌也长,胸前黄色的绒毛就像是黄色的“领结”,耳朵处也罩着黄色的“耳罩”。那些不到1岁的毛茸茸的浅棕色企鹅宝宝仍在“托儿所”接受看护,企鹅幼崽们必须下一次水,才能真正开始海里的生活。我们由博物学者皮特带领着,在海滩上走动。他要求我们保持离这里的野生动物几米远的距离,因为此处生态环境很脆弱,必须把人类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我们当然会尽量做到,但这些土著动物有的实在是过于好奇,为了把我们这些人类看个清楚,它们非要凑到我们身边来不可。

这里的国王企鹅在陆地上没有天敌,对我们的出现也表现得很漠然。我实在是不能想象,在上上个世纪,猎人们因为受到贪念的驱使,出于对鲸油和海豹皮的需求,几乎将这个物种赶尽杀绝。

这片平原是地球上具有标志性的野生动物海滩之一。这里一年中有6个月都是夜晚,恶劣的气候成了这片大地上的主宰。从这一页的照片中,无法闻到刺鼻的臭味,无法听到无休止的噪声和幼年国王企鹅换毛时发出的痛苦叫喊,照片上也看不到企鹅的粪便、齐膝深的泥坑、棕色的泥潭。同样,诸如海鸥和贼鸥这些盘踞在空中的食腐鸟类紧张地看着我们这些游客时发出的叫声,仅凭看照片也是无从得知的。

从陆地和海洋捕食者口中赢得生机是首要任务,小心谨慎是其生存之道,只有幸运者才能活下去!

永恒的奇迹

金港湾

没事的,儿子。他只是英格兰来的游客而已……他很可爱,不会打扰我们的。

今天变天了,海风吹得猛烈,海面上白浪翻滚。我们的船长制订了一个新计划,要带领我们探访更为隐蔽的金港湾,这是个隐蔽得很好的小海湾。

登陆海滩的过程和昨天类似。一双淡额黑信天翁在我们的头顶上方鸣叫着,表达着对我们这些穿着红外套的人类入侵的紧张情绪。海岸弯曲着,还有些倾斜,约有一公里长,铺满沙粒大小的小石子,长着密密的草丛。海滩上,到处都卧着象海豹,它们身体闪烁着的金棕色很是显眼。海狗和一些忙忙叨叨的巴布亚企鹅非常急切地前来迎接上岸的我们。其他巴布亚企鹅和50000多只国王企鹅混在一起,将环绕山脚的海岸斜坡的下半部分填得满满当当。金港湾像是一个巨大的圆形露天剧场:雄伟的山峰上,有冰蓝色的冰川一泻而下,将险峻的黑色石头山峰切断。我们的小划艇启程了,穿过海湾朝对面划去。

威德尔海豹

威德尔海豹是以一位多年前的海豹猎手詹姆斯·威德尔命名的。这些海豹生活在位于南极半岛和罗斯海附近的威德尔海,它们是居住在南极洲最南端的哺乳动物。

在漫长黑暗的寒冬里,威德尔海豹会藏身在薄薄的海冰下面,靠锋利的牙齿啃冰钻洞,伸出头来进行呼吸。夏季,它们则跑到半融化状态的冰面上。这些大眼睛、胖乎乎的动物很喜欢小群小群地聚集在一起打发时间,有时它们也能够独自栖息。这头海豹对我打扰了它午休并没有很在意。它只是闭着一只眼,叹了口气,然后展露笑容说道:“想给我拍照吗?那就照吧!”

位于爱德华国王湾的捕鲸基地遗址

捕鲸基地

这个博物馆里讲述的,是在那个时代,在这个人类世界边缘的荒凉前哨上,人们的生活。而且这些故事多数都毫无意外地以悲剧结束。

格瑞特威肯为“锅之港”之意,是由一位瑞典勘探家命名的。这个瑞典人发现了古老的英国“炼油锅”(try pots),那是一个炼取海豹油的地方。格瑞特威肯的第一个正式捕鲸站是由挪威船长卡尔·拉尔森为他的公司(阿根廷渔业公司)建立的。拉尔森当年带领一艘蒸汽捕鲸船和两艘帆船来到这里。他和下属们花了5个星期,建立了一个滑台,一家工厂,并且开始对鲸进行加工,获取鱼油和鱼肉。这个行业利润非常可观,在接下来的6年里,有数十万只鲸在这里被加工。在工厂的鼎盛时期,有300名工人在这里工作和生活,但是到1965年,鲸几乎被捕杀殆尽,工厂也就随之遭到废弃。

今天,这家在历史上留下过重重一笔的捕鲸基地已经成为一处特色观光点,对游客开放,前来南极的船只也喜欢到此一游。从2003年到2005年夏天,为了确保游客安全,当地对这里作了很多修复。像石棉、燃油一类的有害物质全部被清走,工厂建筑物的波浪状铁皮覆盖物也都一一拆除了,因为在大风天,它们容易松动并被吹走,是个隐患。如今,这些建筑的外墙也被拆掉,那些用来处理鲸肉的内部设备——诸如离心机和压力炊具等全都暴露在外。

这里还有一些游客会感兴趣的地方,比如博物馆、邮局、教堂和墓地。博物馆建于1991年,记录并展示着了人类对这里的岛屿进行探索的过程和捕鲸业的历史,以及野生动物的生存状况。另外,欧内斯特·沙克尔顿爵士那史诗般惊心动魄的探险历程也清楚地记录在案。沙克尔顿的墓地也是游客们爱去的景点之一。1928年,一块花岗岩的墓碑在这里竖立起来,上面刻着沙克尔顿最喜欢的一句话,那是罗伯特·勃朗宁的诗句:我坚持认为,只有奋斗到最后一息的人才能得到生活的奖赏。

捕鲸人的教堂是这里唯一一栋仍保留原有功能的建筑。教堂是在挪威预制好后由船运到南乔治亚岛的,于1913年的圣诞节开始使用。虽然当时的教堂里偶尔也会举行婚礼和洗礼,但根据记录显示,更多的用途还是为捕鲸人进行葬礼。如今,教堂里还会不时举行礼拜。

鲸是大海的象征……但它们长久以来一直在遭受虐待。

被弃置的野蛮之物,现已锈迹斑斑

用文字和照片留住记忆

这次旅程刚开始时,我就意识到,相机实际上是我感官的延伸。它帮我留住了每天看到的影像,收藏了我的记忆。我还是一如既往地用我的佳能IX-APS和它配备的28-300mm镜头,使用的胶卷则是24毫米的200AS A Fuji’Nexia。这架相机一直表现出色,这是我的首次南极之旅,我希望在更为寒冷的地方它还是一样能胜任。

同类推荐
  • 在新疆

    在新疆

    《在新疆》是刘亮程的最新散文集,是其散文集大成之作,荣获《中华读书报》2012年度十大好书,被誉为《一个人的村庄》的姐妹篇。作者十年漫游新疆,将视野从村庄生活扩展到城镇乃至新疆南北各地,用深情的文字将更广阔、更质朴、更柔情的生活挽留于这部新疆之书。全书既有历史文化底蕴,又极具现实震撼力,被认为是新疆历史、现实与梦幻交融的结合体。
  • 陌上花开,谁念缓归眷春深

    陌上花开,谁念缓归眷春深

    这是一套民国才女经典作品系列,本册选录了民国才女林徽因的部分代表性经典作品。
  • 印度狂奔

    印度狂奔

    随着印度电影的迅猛流行,到印度去的中国游客越来越多,有关印度文化的论坛、贴吧、小组和Q群也在不断涌现。印度政府更是在中国加大旅游宣传力度。“去印度”现在已是一个热门和时髦话题。本书作者为印度文学专业毕业,他以一个背包客的身份,横穿印度,没有专走那些为众多人所知的大众景点,而是扎实深入到印度的最里层,选择的最为寻常的线路,走出了一份亲切、真实的感觉,体会印度最纯正的风情。九天九夜的“狂奔”加上丰厚学养作为调料,烹制出这道味道清新的印度奶茶。狂奔始于印尼边境的小镇苏瑙利,终于印巴边境的名城阿姆利则,像是一道刺穿南亚次大陆的铁线,串联起北印度的金三角,用最短的行程将北印精华一网打尽。
  • 乘着火车游西藏

    乘着火车游西藏

    从未到过西藏的人,提起那片热土,脑海中常常会根据传说浮现这样一串的景象:谌蓝的天空,幽绿的湖水,五色的玛尼堆,虔诚的朝拜者,深居简出的喇嘛僧人,载歌载舞的雪顿盛会,一望天际、天地相接的荒原大地,高高耸立、人迹罕至的圣水神山……其实,这些只是西藏风光极少的一部分而已,还有数不胜数的秀丽景观、民俗风情和宗教圣地,不身临其境是无法想象的。曾几何时,西藏之行因交通不便,山高路远,而让很多游客望而却步。
  • 逃逸的引力

    逃逸的引力

    赤道南纬5度、马埃岛,一条鱼的距离、游荡在东部高地、踏入世界马都的心脏、神与人立约的记号、赞比西河的落日和琴声、波本酒、KFC、猛犸洞的尖叫、ITSFIJITIME!慢慢来、这一次,“我的肯塔基故乡”、圣经中的五月谷、站岗的男人穿裙子、在黑色的光辉里欢喜……
热门推荐
  • 人道妖尊

    人道妖尊

    秦奋,百煞宗外门有名的废材。六年来,他勤奋苦练,却只是卑微的一阶武徒。六年来,他深深自责,为辜负母亲的期望痛恨自己。六年来,他谦卑自守,忍受着从四面八方袭来的欺凌。他承受着足以让人崩溃的痛苦,却从未放弃努力。他只有一个信念,好好活着,成为武士,不辜负母亲的期望。当至尊妖血觉醒,巅峰之路悄然开启。通往至尊的道路,由热血和尸骸铸就。他说:昔日谤我、辱我、轻我、笑我、欺我、贱我者,我必辱之、轻之、笑之、欺之、贱之、杀之。(求推荐、收藏、打赏、评论……)
  • 猎明

    猎明

    大明的锦衣卫与忠勇将士、朝鲜的僧人与青楼义女、日本的忍者与武士,共同激荡在四百多年前的东北亚战场上,万历皇帝、丰臣秀吉、朝鲜王子、努尔哈赤、西洋传教士等各大派别人物陆续登场。忠与义、刀与火、野心与权谋、智略与武勇,爱恨情仇交织在一起!三尺寒锋开天地,一腔热血为谁流?!
  • 魔法女仆:我与主人互换了身体

    魔法女仆:我与主人互换了身体

    如果你从小被人欺负,是一个人人打压的弱者女仆,有朝一日你和天之骄子人人尊敬的主人互换了身体,你会怎么做?对以前欺负自己的同学报仇?用主人身体的力量秒杀他们?用主人的权势震慑他们?用主人身份的闪耀刺瞎他们的眼睛?赵星辰表示,打打杀杀多不利于世界和平,只要可以睡着主人的床,抱着主人的女朋友,玩弄着主人的宠物,使唤主人来服务自己就可以。至于那群欺负自己的人,交给主人去对付吧,这互换身体后的日子滋味怎么就这么爽呢!如果可以赵星辰表示一辈子都不要换回来了,只是这互换身体的背后是一场惊天阴谋!
  • 手到擒来

    手到擒来

    (书名“手到擒来”亦译为“守到情来”,对此书有深刻含义)人们不详其姓名称呼她为“寒姬殿下”为了巩固皇权,为了成就她心中的霸业成为大陆上第一个“女王”她留下了很多的孽缘腹黑质子、阴狠“王后”、复仇王爷……究竟谁是她的真命天子?就让黑后我开启这个传奇女人的一生
  • 邪王盛宠:武林萌妃别搞事

    邪王盛宠:武林萌妃别搞事

    第一次见面,她取笑他是耗子,殊不知被她叫为耗子的是个腹黑王爷;第二次见面,她看着他妖孽的脸,大喊:“谁家的小白脸?”那语气就像捡了一条小狗问是谁家丢的;第三次见面,某女终于按耐不住了,管他是王爷还是小白脸,先扑倒再说,某王一脸黑线,“放开本王!”“乖乖!等我吃干抹净后一定放!”……被吃干抹净后,某男变得很温顺,某女对她勾了勾手,“歆歆是口渴了吗?”“不是”“饿了吗?”“不是”“那您有何吩咐呢?”“我想当皇帝!”“可以!但有个条件。”“嗯?”“把我养在后宫呗!”“……”第二天,宫中进了一大批秀男,某人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于是乎,我们的新帝三天上不了早朝……
  • 二货悲情古代

    二货悲情古代

    一个二货在古代的悲情历史和她女儿的爱情史
  • 灵虚记

    灵虚记

    可笑,真的很可笑,从幼稚的自己到成熟的自己,然后经过了一段段刻苦铭心,失去了最珍贵的东西才感悟到属于自己的大道,到头来,不过是一个新的开始而已
  • 我的霸道男友是校草

    我的霸道男友是校草

    霸道伪娘不良少年遇上呆萌清纯学圣,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呢?他从她背后紧紧的抱住她,用他冰冷口吻说:“用尽我一生的时间,来弥补当初我所犯下的错,那就是太过于爱你。”
  • 天狐传奇

    天狐传奇

    上古传说已久远,人妖魔仙已是定局,且看本书箫石如何一步步,逆反三界,跳出五行。
  • 世界上的三种人

    世界上的三种人

    罗伟章,1967年生于四川宣汉县,毕业于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上海作家研究生班。曾获人民文学奖、小说选刊奖、中篇小说选刊奖、小说月报百花奖、四川文学奖等,巴金文学院签约作家,被有关专家称为“活跃的同辈当中分量最重、最突出、最值得关注的作家之一”。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居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