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111000000006

第6章

进校不多久,阳城师专团委改选,需要一名专职团委书记,很多年轻教师一心扑在提升学历、做精专业、晋升职称上,大都不太愿意做团的工作,校领导马上就想到了冯开岭。平心而论,冯开岭本来就不喜欢做老师。他不习惯成年累月站在同一个讲台上,对着一帮几年不变样的老脸色,照本宣读着一套程式化语言。他喜欢新颖、变化、挑战,愿意每天面对不同的东西。因此,在团委书记的岗位上,他做得极其卖力,也非常得心应手。那时候,阳城团委一扫多年死气沉沉的阴霾之气,各种活动不断,每有活动又都能在报纸、电视上及时报道。冯开岭依然喜欢写文章,只是不再单纯写文艺评论之类,而是结合实际重新开拓思路,写些理论性较强的时评、述评,发表的阵地也不仅仅局限在阳城本地的报刊。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与一代伟人邓小平南巡讲话相呼应,全国范围内掀起第二次思想解放的高潮,《人民日报》搞了一个以青年为主题的征文竞赛,冯开岭有一篇理论文章被选用,提出的命题是当代青年应该自尊自强自立,文章刊登时注明了作者单位。应该说,那篇文章完全是激情所至有感而发,既写得激情澎湃,又充满思辨色彩。小小阳城的无名作者,能在中央顶级报纸发表那样有分量的理论文章,立即引起市委主要领导的注意,并一度在阳城市级机关引起热议。事后不久,市委书记即点名调他来身边做秘书,三四年后又随着书记到省城。在省里那几年,冯开岭一直没有再做领导贴身秘书,而是在综合处做信息工作,使他有了更多写作的时间。期间,他是省委《理论前沿》的特约撰稿人,在中央几个大型理论刊物上也发表了不少文章,其中一篇关于城市化浪潮中的农民工问题,是国内理论界首批关注此类问题的文章之一,当时主管农村工作的副总理亲自作了批示,引起高层决策部门的重视。也正是那篇文章,直接把他送到研究室主任的位置,令他至少提前两年完成了副处到正处的晋升。可千万别小看了那个两年,有些人在面临进退去留的关键时刻,不要说两年,就是两个月甚至两天,也许一辈子就卡在那里了。

回到阳城担任副市长之后,冯开岭写文章的频率就没有那么高了,一般选题的文章也不怎么愿意轻易动笔了,可是,每隔那么一年半载,或者是天下大势、身边环境、个人命运面临重大变革,他仍然会拿出一两篇分量不轻的文章,发表在省里《理论前沿》之类刊物上,以显示他与一般官员的不同之处。比如,在担任分管农业副市长的最后一年,省里组织省直机关、下辖各市农业主管领导到澳大利亚参观,十天行程其实也只是走马观花,其他人看了也就看了,听了也就听了,回来后除了带回大包小包化妆品之类,也就只有若干风景区留影聊以为证了。冯开岭却不同,虽然该玩的时候也玩,当买的东西也买,可参观时则留意向当地政府部门、农牧场主索要了很多外文材料,回来后通过网上翻译系统自动译成中文,又根据需要下载了一些介绍澳洲农业的历史资料,不久就写成一篇洋洋洒洒、足有两万多字的《澳洲现代农业启示录》。省农林厅作为文件呈送到分管农业的副省长案头,马上批转成为全省农业口干部的必读。同样花费的三万元人民币,冯开岭的性价比较之其他同行者,陡然高出无数倍。而且,此后不久,省里讨论阳城常务副市长人选,那位分管农业的副省长恰好刚刚荣升了省委副书记,当即力荐了冯开岭。

对自己以文章立身政坛,即使冯开岭本人也绝不讳言。尤其在与黄一平闲聊的时候,每每说到自己的人生轨迹,或是谈及如何把文章写得精彩,就总要说到关乎他命运转折的那几篇作品,自得之情不免溢于言表。

“当今官场,会做官的人不少,可是会做官又能写文章者又有几人呢?”冯开岭说这话的时候,往往眼睛放光。他还时常掰开手指,把历代人物一一指点过去,其中最让他佩服得五体投地者,当算开国领袖毛泽东主席。“文韬武略,多有经典传世之作,真是千古难得的一代伟人!”

黄一平可以作证,像冯开岭这样至今仍时常阅读《矛盾论》、《实践论》、《论十大关系》之类著作的官员,可能已经不多了,至少在阳城政界当属绝无仅有。

10

冯开岭凭借手中一支笔,一举奠定了从政生涯的基石,并构成其日后不断晋升的重要阶梯。与此同时,冯开岭借助同一支笔,当年首先征服了岳父大人,而后俘获了夫人朱洁的芳心,成就了一段美好姻缘,同样在圈子里传为佳话。

当年,二十五六岁了的冯开岭,在阳城师专中文系担任助教兼管理员,由于老家在农村,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普通农民,兄弟姐妹又多,再加上本人相貌土气、性格内向,见了生人爱脸红,即便肚子里读了不少书,可总不能把学问挂在嘴上或贴在脸上吧,因此,找对象就成了个不小的问题。偏偏小伙子个人条件不行,自我要求还不低,找对象的第一标准是长得漂亮,其次必须是城市姑娘,再有就是文化水平不能低于中专。这些条件一来,好多原本热心的介绍人,纷纷摇头叹息而去,非但从此不再多事,而且背后还私下串通,结成了没有言明的某种同盟。

正如哲人所言:上帝在关闭一扇门的时候,往往会同时敞开另外一扇窗。婚姻恋爱问题不顺,冯开岭干脆一门心思读书写作,在《阳城日报》副刊上连连发表,连连获奖,一时弄得风生水起,在阳城业余作者圈子里有“获奖专业户”的美誉。

小伙子的才能,迅速得到一个关键人物的赏识,这个人便是冯开岭日后的泰山大人、当时《阳城日报》副刊部朱主任。

所有在《阳城日报》副刊上发表的稿件,统统由朱主任把关。冯开岭的第一篇稿子就在他手上编发。一个在大学里学过整整四年古典文学的高材生,同时又读了很多文艺评论方面的书籍,给一张地市级报纸副刊写些千儿八百字的小文章,岂不是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朱主任做报纸副刊编辑多年,每天桌上的来稿无数,打开一看,多是错别字连篇、大话空话成串,不要说直接发表,连修改意见都没法提。因此,偶然读到冯开岭文笔优美、思路清晰、观点鲜明的来稿,顿时如食甘饴,如饮佳酿,心里只一个字能形容与概括:爽!

好的报纸编辑,对优秀作者的培养与爱护,那是非常倾情、非常无私的。连续发表了冯开岭的几篇来稿,朱主任马上认定孺子可教,于是当即电话约见。等到在报社办公室里见了面,几句话一交流,冯开岭身上透出的那种质朴、诚实、灵气、聪明,更是让朱主任欣喜异常。联想到自己当年也是从农村孤身一人出来,由于家境贫寒,业余时间拼命打工,挣足学费后才敢坐到教室。后来在船上做水手,闲来无事给航运局的报纸写稿子,从火柴盒子大的文章开始,一路才写出今天的结局。如此一来,他竟然从冯开岭身上找到若干当年自己的影子。首次交谈,朱主任对冯开岭的好感顿时大增。

作者和编者一旦相互有了好感,马上就会热络起来,而热络的一个重要媒介或表现,就是作者的写稿积极性空前高涨,编者对作者的稿子也是钟爱有加,有时甚至到了偏爱的程度。这种偏爱,往往又不单纯体现在用稿或得奖频率的提高,而是相互间见面的次数也越来越多。有时,本来一个电话三五分钟就能说清楚的事,朱主任非得约了冯开岭过来面谈;又有时,本来把稿子往信箱里一投,或者往传真机里一塞,很方便就把稿子传到,可作者冯开岭也非得骑着那辆破自行车,大老远从东郊的师专赶到城市中心的报社。当然,有时正好赶上饭口儿,两人也在报社附近小酒馆,点几个小菜,要一壶小烧或一扎生啤,慢斟细饮一番。再后来,赶上那年中秋节,朱主任干脆发出邀请,让冯开岭到他家里吃团圆饭赏明月。

第一次走进朱主任家里,前来开门的恰好就是朱洁。虽然过去快二十年了,可当时见到朱洁的情景和感觉,冯开岭至今仍清晰如昨。大概是晚上六点左右,天色将黑未黑,朦胧门灯下,但见立在面前的美人高挑身材,椭圆脸形,鼻梁高挺,一双大眼睛盯紧人看令你如电击一般,白嫩光洁的皮肤于微暗中更加耀眼。从发型到服饰,完全是那种高雅、时尚的城市女孩中的佼佼者。那一瞬间,冯开岭甚至有些后悔和犹豫了,他希望是走错了人家,更希望能有个合适的理由赶紧逃离。当然,直到结婚之后细想起来,他才知道那种心态完全是自卑心理作祟。

中秋的晚饭吃得毫无味觉,平常的谈笑自如也忽然没了踪影。一边是朱主任夫妇热情的声音,一边是朱洁高傲、清冷的表情,冯开岭如同遭遇了两股强大敌人的夹击,完全乱了方寸,失去了招架与防守之力。不过,事后的情况证明,那个晚饭的作用和效果非常之大。原来,朱主任从冯开岭的文章开始,渐渐喜欢上了他的才能,又通过几个月频繁的接触,逐步喜欢上了他这个人,自然就想起家里那个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宝贝女儿,心想女儿要是能和这样优秀的青年结成秦晋之好,那可真是郎才女貌天作之合啊!回家后便把想法和夫人说了。朱夫人在家里是决策性人物,本意是希望女儿找个城里门当户对的人家,免得像自己这样,找个农村出身、家境贫穷的丈夫,一辈子跟着受穷受苦。可是,经不住朱主任老是在家里鼓吹,又经常把冯开岭的作品带回来给她欣赏,朱夫人也就勉强同意先见一面再说,于是约定中秋节让小伙子顺便来吃个便饭,成或不成彼此都不尴尬。哪里知道,一顿饭吃下来,朱夫人立即就喜欢上了冯开岭,因为在整个吃饭交流的过程中,这个有些腼腆的小伙子,言行举止非常大方得体,说话也很诚实,一点不回避和掩饰自己的农村出身和贫寒家境,甚至说起小时候过中秋节,父母把整块月饼让给子女,自己只舍得捡食掉落的屑儿,冯开岭竟然哽咽住了。

自从那次中秋节晚宴之后,冯开岭就成了朱家的常客,频繁给他打电话的,不再是朱主任,而是朱夫人。到了朱家,冯开岭也很勤快,拖地、洗碗、抹桌子、搬煤气罐之类的力气活基本全包,一有空就陪准岳母聊天,有时还陪她上街买买东西。不消一个月,朱夫人就向女儿下达最高指示:这个女婿找定了,同意不同意都是他。

朱洁在看到冯开岭的第一眼,确实没有把他当回事,只当是敲错了门的陌生客,或者是众多专程来给朱主任送礼的普通通讯员。吃饭的时候,看着父母和他聊得非常投机、热络,妈妈又时不时向自己投来有些暧昧的目光,朱洁才开始感觉有点不对劲儿。再用眼睛余光认真打量对方,发觉这个阳城师专的老师身高、长相大体也还说得过去,一口普通话听着也顺耳,就是眉眼、骨子里总有股说不出来的乡土气,一眼就能看出来自某个偏僻乡村的普通农家。而当时的朱洁,也刚刚中专毕业不久,正在省属重点学校的阳城中学做会计,年龄比冯开岭小三岁。

刚开始,朱洁死命不肯和冯开岭谈,主要理由是土气,带不出去,再说如果像爸爸那样,家里总有一帮七大姑八大姨的上门,怎么受得了!可是,朱主任夫妇却不依。关于土气带不出去的问题,主要由朱主任出面化解,老人家亲自帮冯开岭把所有作品全部剪贴成册,摊放在女儿面前一一点评给她听,那些文章如何精彩耐读。“这样有才气的人未来前途肯定不可限量,现在的土气以后会随着地位变化而彻底改变,到那时带不出去的恐怕不是对方,而是你自己喽。”对乡下七大姑八大姨的担忧,则由朱夫人亲自出马。她收起以前抱怨丈夫的那些陈词,反过来劝说女儿:“乡下人怎么啦,乡下人纯朴善良,你有什么大事小情,他们保准第一个上门帮忙,你偶尔下趟乡,他们像接财神一样热情迎着你,哪像周围这些势利的城里人呢?”——真是此一时也,彼一时也。

架不住父母如此轮番攻击,更主要的是,朱洁毕竟也是个中专生,又在阳中那样的重点学校工作,自然对冯开岭的那些文章并不真的熟视无睹、无动于衷,她也从中看出对方是个爱读书、勤思考、有学问、有志向的人。于是,慢慢同意和冯开岭接触。男女恋爱之事,最难便是开头,一旦起了头,后边就是男人们的天下了,彻底由不得女孩儿了。何况,冯开岭可不是一个等闲之辈,凭他过人的心计,拿下美人指日可待。

如今,每每看着女婿步步高升如此长进,朱主任就要在女儿面前居功:“你看看,要不是老爸我报纸上慧眼识英雄,你能有今天的好日子?”朱夫人也不甘示弱:“都是我一锤定音嘛!”

11

杨副秘书长前脚离开阳城,冯开岭和黄一平马上就着手研究文章方面的事情。

大凡懂些写作之道的人都清楚,文章之首要,在于主题与立意。

“这篇文章不同于以往的那些东西。发表出来是一回事,主要是要有影响,收到奇效,而其中最关键之处是要引起省委龚书记的注意。这种注意,又不是一般的注意,而必须是高度关注。”冯开岭进一步为文章的立意奠定基调。

同类推荐
  • 炒房撞上鬼:凶宅笔记1

    炒房撞上鬼:凶宅笔记1

    每座凶宅都有一个超级可怕的故事!炒房者买卖凶宅的诡异经历!南派三叔激赏推荐!所谓凶宅,就是里面曾经有人横死过的房子。传说这样死去的人因为阳寿并没有过完,所以会死得很不甘心。通常会阴魂不散,所以多数的凶宅一般都会有怪事发生。江烁和秦一恒是一对神秘的炒房客,他们低价购买远近闻名的凶宅,经过驱鬼辟邪之后,再转手把房子卖出去,每一次都能大赚一笔,生意出奇地好!不料,这对黄金搭档却被不明来路的人盯上。一场巨大阴谋悄悄在他们身边酝酿,神秘的炒房合作者六指、“不是人”的合作者袁阵纷至沓来,各种凶险无比的凶宅不断出现,他们发现自己已经很难搞定,几次濒临死亡线。此时,他们发现,自己被套进一张杀机四伏的网内!这其中,究竟隐藏着什么巨大的阴谋?无法破解的凶宅恶鬼和风水局,到底会不会要了他们的命?谁,才是幕后操控这一切的高人?
  • 龙潭

    龙潭

    曹永,1984年出生于贵州省威宁县。已在《人民文学》《中篇小说选刊》《中篇小说月报》《山花》《江南》《长城》《作品》《滇池》《星火》《雨花》《文学界》等刊物发表小说若干,有作品被翻译到俄罗斯。贵州省作家协会理事,鲁迅文学院第十五届青年作家班学员。
  • 30年文学典藏小说卷(一)

    30年文学典藏小说卷(一)

    为了纪念《百花洲》创刊三十周年,隆重推出《30年文学典藏》四卷本,众多名家倾力打造,三十年的沉淀,三十年的精粹,凸显出《百花洲》的流变轨迹,也折射出三十年社会生活和文化的变迁。这些让人熟知和亲近的文字在当下与历史间建立了一种恒久的联系,对于今天的文学阅读与写作而言,无疑是心灵不可复制的参照。
  • 古龙文集:名剑风流(下)

    古龙文集:名剑风流(下)

    江湖名门“先天无极派”掌门人俞放鹤于家中遭人毒手,其子俞佩玉亲眼目睹父亲惨死却无力相助;后遇未婚妻林黛羽才得知父亲的好友也一一被人杀害。而最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就在同一天晚上,这些人却又奇迹般的“起死回生”。是有人恶意的玩笑,还是这“复生”背后隐藏了不为人知的阴谋?
  • 童年

    童年

    《童年》中的阿廖沙·彼什科夫即是童年高尔基的缩影,3岁丧父后由母亲和外祖母带到外祖父家。外祖父是一个小染坊主,已濒临破产。他性情暴躁、贪婪、自私,两个舅舅米哈伊尔和雅科夫也是粗野自私的市侩,甚至第三代也受到很坏的影响,这是一个典型的俄罗斯小市民家庭。外祖父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为一件小事竟把幼小的阿廖沙打得失去了知觉;有一次疯狂地殴打外祖母的脑袋,致使头发上的发针都扎进了头皮里。外祖父十分贪财,暗地里放高利贷、秘密接受典当,甚至怂恿养子茨冈去集市上偷东西……
热门推荐
  • 相顾而言

    相顾而言

    最好的我们,最坏的我们。为何你要放弃我。当初说好的结局呢。
  • 长女之归去如来

    长女之归去如来

    都说自己是自由的无上的,可无论神佛或修罗或人或鬼,没有谁的命运是真的受控在自己手里。
  • 药本是道

    药本是道

    天道无情,天道无常,容纳世间万物,却无人道其源。仙道是道,魔道是道,妖道是道,佛本是道,药也有道。一中医药世家后代穿越到异界,意外发现这异界的灵药跟地球的中药如出一辙,且看猪脚如何运用他的中医药知识闯出一片天地……每一个收藏、推荐票对新书都很重要,还望各位大大看书时不忘给个收藏、推荐票支持一下,谢谢大大们的支持!
  • 在那一角落下的哀伤

    在那一角落下的哀伤

    她是一名普通的大学女生,为了所谓的梦想缀学,从事乏味的工作。他是一名霍家子弟,他痴情,爱她多年不变,对她百般宠爱,像普通年轻人一样恋爱,平淡、温馨,像丈夫一样宠着她、爱着她,只要是她想要的都会帮她得到。她把自己都给了他,他把自己的心给了她,夜夜温存,谁知,就在两人打算步入婚姻前,她得知了一个天大的“真相”,一步步陷入阴谋中......可是又是什么原因?让她含泪为了钱抛弃他,成为他的杀父仇人,而他却派人一直追杀她???她经过了车祸、流产,曾经以为会地久天长的两个人痛失爱人,怀着恨意各自隐隐离去......★★★三年后-------再见她,她居然把他当陌生人???他身边一直留着一个属于她的位置,等她回来,而她却即将步入礼堂,携手的不是他......不允许!他不允许自己痛苦了这么多年,她却幸福的跟别的男人过日子。★★★“宝贝,你休想摆脱我!”他眼睛红红的,像是要把她揉进身体一样抱着她。“不可能了,我们之间有永远不可跨越的界限,放手吧,正熙!”她哭得撕心裂肺,死命推开他。“我爱你就够了~~”他低吼一声,霸道地宣布着,下一秒把她推倒,如野兽般压过去,像是在宣布所有权般霸占她......--------“朴正熙,回不去了就是回不去了,你有你的世界,我也有我的生活,从此我们互不相欠,各自安好。”爱她就随她的意,说得好听,却怎么可能做得到呢?到底要怎样卑微的爱情,才能挽回等了十多年相守的爱情呢???新手一枚,望支持,喜欢小陌文的亲们,望鲜花。给我点力量吧!!!收藏人数每日递增10个加5更,冲了~~~~~~
  • 谁知你的心

    谁知你的心

    古代言情历史战争宫斗尽显其中。你的痴恋,我的迷茫,我的痴情,你的痛苦。爱情剧作三部曲《我是木星阿木木》《这个杀手很暖》后最具有代表的作品,值得一看。作者强推。
  • 血染刀锋

    血染刀锋

    为了兄弟义气,堕入社会深渊。看场、泡妞、砍人、收股、跑路,糜烂的生活他习以为常。犯罪前欺凌弱小,使他自以为是。犯罪后锒铛入狱,使他自以为豪。当他悔悟之时,却已深陷社会洪流之中无法自拔,刀锋已被鲜血染红,人性已被罪恶占据。身边的兄弟或反目成仇,或锒铛入狱,爱人或毅然离去,或利用自己。他身心俱惫,却无能为力。他拖着羸弱的身体,能否改变现状?人世险恶,尔虞我诈,他又能否抽身而出?自己选择的路,即使跪着也要走完,看曾经风光无限的混混,落得何种悲惨的下场!
  • 美人鱼脚尖的舞

    美人鱼脚尖的舞

    为了爱你,放弃了自己的朋友、欺骗了自己的家人、丢下了自己的学业,甚至,磨去了自己性格里所有他看不惯的成分,直到不再认识自己。可是沈睿谦的爱却越来越霸道,直到两人痛苦分手。深谙人心的她变得成熟、稳重,开始对付沈睿谦身边的新欢。步步紧逼,是报复?还是夺回自己的爱?
  • 全能教官

    全能教官

    他是世界最强的兵王,也是世界排名第二的佣兵团首领,他被世界各国元首称为“教皇”!一代兵王重回都市,只为了那曾经的梦想。为了那个被他称为“绝代妖姬”的女人,为了那个他第一眼看到便爱的无法自拔的女人。同时,教官生涯中。校花、警花、军花、师花、医花......各种佳丽,她们如约而至的来到他的身边,他该作何选择?是照单全收?还是溺水三千只取一瓢?
  • 纯情赫少

    纯情赫少

    盖亚星999年,人类开发出了第一部时光穿梭机,开启了穿越者的潮流先锋!盖亚星3999年,三千年的光阴流逝,演变,终于第N部时空穿梭门问世了!这一项惊天的终极发明,震惊全世界,因为,它可以无限制的穿越,并且可以选择穿越的位面地点,坐标。它掀起了盖亚星全国人民的热潮!它的发明者来自于神州大地!白领青年陈赫,被老板开除,丧气地回到家中,一个奇怪的快递员,让陈赫签收了一个神秘的包裹!当陈赫打开这个包裹,发现里面的秘密时,陈赫居然无意间,踏上了属于自己的穿越之旅……
  • 曾经的她,现在的他

    曾经的她,现在的他

    她本是个棋子,失踪之后,他却才发现他爱她,而不是爱她。利用便利用了,我不爱你,我也不恨你,我只想一个人好好活着,放过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