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318800000017

第17章 化学大发明(3)

拉瓦锡把纯净的炭放进氧气中燃烧后产生了固定空气,肯定了固定空气是碳和氧组成的。他试验了固定空气的水溶液显酸性,错误地称它为碳酸气。因为它不是碳酸的气态。

在确定了固定空气的化学式后,它被命名为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虽然本身无毒,但会使人窒息致死。人们生活在含有0.03%(体积分数)二氧化碳的空气中是正常的。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达3%(体积分数)时,对人的不良影响明显起来,这时呼吸的次数增加了。这是因为随着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增加对中枢神经系统起了刺激作用的缘故。在人们吸入含二氧化碳更浓的空气时,就会引起身体机能的严重混乱。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达10%时,就会使人丧失知觉,并使呼吸停止而死亡。

由于一定量的二氧化碳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的刺激作用,因此医生们在治疗呼吸阻塞以及一些中毒症病人时,在供给病人呼吸的氧气中特地混入6%(体积分数)的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在某些情况下也能维持和促进人们呼吸。当人们戴着防毒面具在工作或作战的时候,当人们在高空的飞机中或深水的潜水艇里的时候,虽然可以用贮存氧气的氧气瓶来供给氧气,但是携带它是沉重的,于是就要用二氧化碳本身含有的氧来提供呼吸了。这是利用过氧化钠(Na2O2)的作用,它是一种淡黄色的粉末或颗粒,是金属钠在燃烧后生成的。过氧化钠能吸收二氧化碳,并同时放出氧气:

2Na2O2+2CO22Na2CO3+O2↑

这样,戴上装有过氧化钠的口罩就会使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转变成氧气供吸进了。

二氧化碳是一种化学性质不活泼的物质,它不会和燃着物或其附近的物质发生化学作用。它比空气重,会沉罩在火焰周围,把空气和燃烧物隔离开来,因此被用来灭火。我们现在的《化学》课本中展示了两种常用灭火器:

(1)泡沫灭火器。其内部结构是筒子里悬挂着一个小瓶,瓶里和瓶外分装着两种不同的溶液。使用时将灭火器倒转过来,两种溶液充分混合,进行化学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碳把全部溶液挤压出来,能够喷射得很高、很远。

这两种不同溶液可以有多种不同的配合。例如有硫酸(H2SO4)和小苏打(碳酸氢钠NaHCO3)的溶液:

H2SO4+2NaHCO3ΔNa2SO4+2H2O+2CO2↑

有明矾[硫酸钾铝K2SO4·Al2(SO4)3·24H2O]和小苏打的溶液:

K2SO4·Al2(SO4)3+6NaHCO3=2Al(OH)3↓+3Na2SO4+K2SO4+6CO2↑有盐酸(HCl)和碳酸钠(Na2CO3)的溶液:

2HCl+Na2CO3=2NaCl+H2O+CO2↑

为了使二氧化碳形成稳定的泡沫,常在溶液中添加起泡剂,如皂素等。

(2)干粉灭火器。其中的干粉主要是碳酸氢钠,它受热分解,放出二氧化碳:

2NaHCO3ΔNa2CO3+H2O+CO2↑

可以自制一个灭火器。在一个广口瓶里盛放大半瓶浓的碳酸氢钠溶液,另用一个小试管盛半管稀硫酸,小心把它放进瓶中,不要使两种溶液接触。在瓶口塞上带有尖嘴弯管的橡皮塞,就成了简单的灭火器。

碳酸氢钠就是我们家庭里发面做馒头时,为中和产生的酸所用的小苏打粉。蒸出来的馒头之所以松软可口,也是由于加热过程中产生大量二氧化碳的缘故。在自制灭火器中若没有硫酸,也可以用家庭里的醋代替试一试。

二氧化碳能够灭火,这也不是绝对的。把一镁条燃着,放进充满二氧化碳的烧杯中,燃烧着的镁条不仅没有熄灭,而且烧得更旺起来,只见冒出黑烟,在烧杯内壁出现黑色斑点。这是因为金属钾、镁等活泼金属和氧化合的能力比碳和氧化合的能力强,它们能夺取二氧化碳分子中的氧,把碳排挤出来,就冒出黑烟:

CO2+2Mg点燃2MgO+C

二氧化碳在我们生活中常常碰到,汽水里有它,啤酒里有它。这是把二氧化碳加压压进汽水和啤酒中的。它在工业中是生产纯碱(碳酸钠)、尿素、治感冒药阿司匹林等的原料。

二氧化碳在加压和降低温度时会变成无色透明的液体,甚至变成白色的固体。将温度降至31.1℃以下,压强加大到60.6×105Pa以上,二氧化碳就会变成液态,再降温,液态就变成固态了。

在美国的得克萨斯州,有一次几位地质勘探队员去勘探油矿。他们用钻探机往地下打孔,钻到很深很深的地方,突然喷出一大堆白色“雪花”。好奇的地质队员用手摸一摸,捏一捏,手指上立刻生出了水泡,甚至变黑。这个“雪花”就是固体二氧化碳。它在地层下受到强大的压强,喷出时压强突降,急剧吸热,使周围的温度下降,这样二氧化碳就由气态变成了固态。固态的二氧化碳通常在1.01×105Pa的压强下,在-78.5℃时升华,直接由固态变成气态,什么也没有留下,一点水也没有,所以把它叫做“干冰”。

把一块干冰紧紧握在手中并不感觉冷,是由于它升华产生的二氧化碳在干冰和手掌之间形成了一个隔离层,隔绝了热的传导。但是,如果用手捏一块干冰,将使皮肤冻伤,出现水泡或黑斑。

在实验室里,可仿照地下喷出“雪花”的情况制取干冰。在盛有液态二氧化碳钢筒的出口处系上一个纸圆筒,外面再套上一个布袋。打开活塞后,纸筒里就会充满雪花状的固态二氧化碳了。雪花状的固体再经压缩就成块状。

干冰可用于冷冻和保藏食品。它比普通的冰具有的优越性是明显的,温度可以降得更低,一点水也不会留下。

1945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一位青年技术人员谢弗(V.J.Schaefer)首先创造利用干冰人工降雨。用飞机把干冰从高空上撒出来后,空气里的水蒸气便凝结成微小的冰晶。微小的冰晶会聚集成较大的雪花,下沉后遇到地面热空气而熔化,落到地面就成为雨。1947年首先在干旱的澳大利亚地区试验成功,随后推广到世界各地。

干冰也可以用在开山筑路和采矿的爆破中。把干冰放在爆炸物的上面,它受到爆炸热的作用,瞬息变成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扩大了爆炸的有效面积。

干冰不仅能保藏食品,呼风造雨,开采矿山,而且还是舞台和影幕上的置景“人员”。利用它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布置出一幕白云的仙境,让“仙女”们从云层中走到人间。这是在隐蔽处放置一些干冰,浇上热水,或是送来一股蒸气。水蒸气迅速被冷凝,变成细小的水滴分散在气化了的二氧化碳中,就形成了雾,形似云。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让太阳的热辐射自由地射到地球上,但却强烈地阻止了地球的反射。这是因为被反射的阳光波长改变了,变成了红外线。这些红外线辐射不能透过二氧化碳气层。故此,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对于地球来说,像是温室的玻璃罩,能形成温室效应。因此,二氧化碳对于地球起着保暖作用。有人计算,如果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完全消失了,那么地球表面的温度将要比现在降低21℃;相反地,如果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加倍后,平均温度要上升4℃。

于是,一些科学家们提出了这样的论说: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60年代,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大约增加了1/10,其中一半左右是40年代以后增加的。目前,每年由工厂、汽车、飞机等排放的二氧化碳约120亿吨。因此工业愈发展,被烧掉的煤和汽油愈多,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就愈大。这将使地球表面的温度愈来愈高。这样,几十年后,地球将要热到使覆盖南、北两极的冰层熔化,使海洋水位升高,造成世界性的洪水泛滥,使人类重新回到洪荒时代。另一些科学家们认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每年确实在增加,但是气候一变暖,海水便会吸收大气的热量,使海水蒸发,于是云就增加。低空的云只要增加0.6%(质量分数),平均气温就要下降0.5℃。还有一些科学家说,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对农作物有利,生长较快,结的果实较多,从而使二氧化碳减少。众说纷纭,这引起了联合国专家们的注意。1989年11月在南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召开的联合国第四次气候变化会议上,会议决议要求工业化国家在2008~2012年,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降到1990年的水平。

二氧化碳不仅大量而广泛地存在地球的大气、水中和地下,更存在于宇宙,特别是在金星的大气中。

金星是一颗最接近地球的、太阳系星的行星。每当夕阳西下、天色渐昏的时候,我们常常在西方的天空看到一颗光华夺目的明星,那就是它。或是在黎明的时刻,在东方看到一颗最后隐没在和煦阳光里的明星,也是它。因此,它又被叫做昏星、晨星、长庚星或启明星。

早在1761年5月26日,金星发生了凌日现象。金星恰好走到太阳和地球的中间,从地球上看,金星恰好通过太阳的圆面,当时俄罗斯科学家罗蒙诺索夫观察到这个现象,并把它记录了下来。他发现当金星经过太阳圆面,从一边走到另一边时,在接触到的地方出现一个气泡,他断定金星周围有很厚的一层空气。苏联飞船“金星”7号在金星上着陆后,测量了金星大气的成分,主要是二氧化碳,占93%~97%(体积分数),其次是氮气,占2%~3%(体积分数)。

美国宇宙飞船阿波罗15号用仪器探知,有二氧化碳从月球内部释出。

化学元素概念的产生和发展

关于元素的学说,即把元素看成构成自然界中一切实在物体的最简单的组成部分的学说,早在远古就已经产生了。

不过,在古代把元素看作是物质的一种具体形式的这种近代观念并不存在。无论在我国古代的哲学中还是在印度或西方的古代哲学中,都把元素看作是抽象的、原始精神的一种表现形式,或是物质所具有的基本性质。这样的例子是很多的。

大约在公元前900年前后,我国西周时代的《易经》中有这样几句话:“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是一个以“太极”为中心的世界创造说。

到公元前403~公元前221年,我国战国时代又出现一些万物本源的论说,如《老子道德经》中写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又如《管子·水地》中说:“水者,何也?万物之本原也。”

我国的五行学说是具有实物意义的,但有时又表现为基本性质。我国的五行学说最早出现在战国末年的《尚书》中,原文是:“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曰)稼穑。”译成今天的语言是:“五行:一是水,二是火,三是木,四是金,五是土。水的性质润物而向下,火的性质燃烧而向上。木的性质可曲可直,金的性质可以熔铸改造,土的性质可以耕种收获。”在稍后的《国语》中,五行较明显地表示了万物原始的概念。原文是:“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生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译文是:“和谐才是创造事物的原则,同一是不能连续不断永远长有的。把许多不同的东西结合在一起而使它们得到平衡,这叫做和谐,所以能够使物质丰盛而成长起来。如果以相同的东西加合在一起,便会被抛弃了。所以,过去的帝王用土和金、木、水、火相互结合造成万物。”

在古印度哲学家的思想中也有和我国五行相似的所谓五大。这就是公元前7世纪~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学者卡皮拉(Kapila)提出来的地、水、火、风、空气。

西方自然哲学来自希腊。被尊为希腊七贤之一的唯物哲学家塔莱斯(Thales,约公元前624~公元前547)认为水是万物之母。希腊最早的思想家阿那克西米尼(Anaximenes,公元前585~公元前525)认为组成万物的是气。被称为辩证法奠基人之一的赫拉克利特(Heraclitos,公元前535~公元前475)认为万物由火而生。古希腊的自然科学家、医生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公元前490~公元前430)综合了以前的哲学家们的见解,在他们所指的水、气和火之外,又加上土,称为四元素。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公元前322)综合了但也歪曲了这些朴素的唯物主义的看法,提出“原性学说”。他认为自然界中是由4种相互对立的“基本性质”——热和冷、干和湿组成的。它们的不同组合,构成了火(热和干)、气(热和湿)、水(冷和湿)、土(冷和干)4种元素。“基本性质”可以从原始物质中取出或放进,从而引起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这样,宇宙的本源、世界的基础便不是物质实体,而且可以离开实物而独立存在的“性质”了,这就导向唯心主义了。

13~14世纪,西方的炼金术士们对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元素又作了补充,增加了3种元素:水银、硫磺和盐。这就是炼金术士们所称的三本原。但是,他们所说的水银、硫磺、盐只是表现着物质的性质:水银——金属性质的体现物,硫磺——可燃性和非金属性质的体现物,盐——溶解性的体现物。

同类推荐
  • 探究式科普丛书-高速智能的计算机

    探究式科普丛书-高速智能的计算机

    本书详细介绍了计算机的构成、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及分类、计算机的应用与维修以及计算机网络与安全等知识,并配以相关插图,可以为青少年提供一个科学、实用的知识平台,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们更全面地了解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操作和应用。
  • 探究式科普丛书-破坏力极强的弹

    探究式科普丛书-破坏力极强的弹

    该套丛书是一套百科全书式的科普系列读物,共100本,分为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物理科学、现代科技4个系列。与其他科普类图书相比,该套丛书最大的特点是其全面性,几乎囊括了自然科学领域的各个方面,通过阅读这套丛书,可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 自然界未解之谜全集

    自然界未解之谜全集

    大自然美丽而神奇,无论是广阔的天空,还是浩瀚的海洋,无论是遥远的地球两极,还足近在身边熟悉的土地,总有那么一些现代科学努力探索却又无法清楚解释的未知事物和神秘现象。这些扑朔迷离的谜团既令人惊奇,又引人深思,勾起人们探索的兴致。当我们人类自豪地以为我们是这个世界的主宰时,突然发现大自然有那么多我们无法解释的事物。为什么动物之问会感应到它们相互的信息?它们除了是一种生命以外是不是也和我们一样有着思想?如果我们认为统治着这个世界,它们是不是也认为它们也有着这个能力呢?因为我们现在清醒地知道,我们根本没能力真正控制这个世界,也许我们在它们的眼里同样的可笑。
  • 少儿科普百问百答-珍奇绿色见识

    少儿科普百问百答-珍奇绿色见识

    生物世界是新奇的,少儿科普书籍带你走进一个科学的世界,带你认识各种新奇生物。
  • 探究式科普丛书-行星的卫星:人造卫星

    探究式科普丛书-行星的卫星:人造卫星

    本书主要介绍人造卫星的基本概念、种类、发射与回收以及中国与世界上著名的卫星发射中心等内容。本书旨在让广大青少年学习和了解一些航空航天的科普知识,为将来中国的航天事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热门推荐
  • 造灭主宰

    造灭主宰

    一个遗失之地的故事,一个少年的成长之路,两个主宰之间的碰撞。试炼之地燃战意战群雄灭灵之地看世界拜恩师造化殿中造化现系统出终焉之地血海流永恒出
  • 废柴嫡女傲行天下

    废柴嫡女傲行天下

    好悲催!她江冰凌咋穿越了呢,对哦,她是被亲妹妹推下悬崖,才穿越的。穿越也就算了,还穿到了一个废物身上,不仅如此,她还被一邪魅男子给缠上了,‘额,我不是你的青梅竹马!’‘不,你就是本太子小时候的情人。’‘。。。’大婚夜里,江冰凌要逃婚,结果,被自家相公太子殿下发现了。‘凌儿,这么晚了,上哪去啊?’额,江冰凌讪讪答:‘没。。。没啊,我就到。。。处逛逛,对,就是逛逛,嘿嘿。。。’‘原来娘子还有这等闲情雅致啊,要不为夫陪你?’‘不不不,我睡觉,我睡还不行吗’江冰凌在相公的注视下,终于睡下啦。怎么会这样!江冰凌哀嚎,怎么到哪里都被他吃死死的,呜呜。。。(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零伯爵

    零伯爵

    未来世界,科技为王。马斯和保坂,两家巨人企业,势力庞大、各据一方。天才科学家们和这些跨国集团签下了无限期的卖身契,沦为收入奇高的囚徒。直到死亡,雇佣关系才会解除。科学家克里斯托弗·米切尔,发明了一种蕴藏巨大潜能的新型生物芯片,涉及利益无数,牵动了各方人马。与此同时,米切尔决定携带生物芯片叛变,从马斯出走,投靠保坂。特纳,全球顶尖的雇佣兵,被指定去执行这个极度危险的任务,而他自己刚刚从一场粉身碎骨的爆炸里醒来……
  • 紫辰

    紫辰

    紫辰大陆,漂浮于天空的诡异大陆。北辰笑,北辰家族族长之女,被人称作废柴,却因一次刺杀而苏醒,从此令众人刮目相看。族内长老说她是废柴,她却以九星师的身份归来,银发绿眸,邪魅暴虐,欺她者她必欺之,害她者她必报之,且看她如何风行紫宸大陆!
  • 问道之天穹变

    问道之天穹变

    离奇的穿越,神秘的古玉,青云峰的起缘,让现代少年从此踏上回归故里的征程。是阴谋,阳谋,还纯粹只是无数巧合的变化,让归途变得坎坷。苍穹宇宙,有人的地方就有纷争,茫茫仙路,何人站其峰?我欲坚持我的信念,破开法道的枷锁,冲开禁锢,傲立苍穹,开辟出新的秩序。
  • 魔女嫁到:BOSS请注意

    魔女嫁到:BOSS请注意

    桃花什么滴统统斩断;情敌什么滴一一踢飞,当务之急,就是要搞定她看上的男人。虾米?她一腔真情地付出,他居然敢不鸟她!炸毛的她干脆动武,一追二抢三推倒。
  • 人生是场旅行,我们需要修行

    人生是场旅行,我们需要修行

    人生有五宝:出生有把,快乐长大,幸福成家,孝敬爸妈,开着小车勇闯天涯!人生是场旅行,我们需要修行,修行换来了领悟,领悟就是一种财富,它看不见、摸不着,却可以说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我们每个人都是人生路上的行者,生活是一团麻,总有那解不开的小疙瘩。生活有压力,我们需要给力,相信大力才会出奇迹!我相信不论写的怎么样,至少会有那么几个读者会因为读到了某些章节中的内容而受到一些启发,少走一些弯路,少一些偏见,多一份执着,多一份勇敢,这就是分享的快乐,我们一起寻找生活,一起成长,一起分享,好戏即将登场……
  • 男神站住,我要给你生猴子

    男神站住,我要给你生猴子

    是谁说大唐双龙传里的婠婠是唯爱徐子陵的?是谁说的,粗来,我保证不打死你!!该死的顾男神,我的清白,你赔我,呜呜~~某婠面无表情的拧着跪在键盘的顾以宸:“顾以宸,你昨晚去了哪里?”可怜的小宸宸眨巴着大眼睛,蠢萌蠢萌的认错,“老婆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某婠继续面无表情:“夜不归宿,知错不改,罚你一个月不许上我的床…”“不要哇,我真的错了…”小肉包走过来,奶声奶气的说:“爸比你太让我失望了,你居然和我抢男人,算了,我还是去找娘亲吧…”风中凌乱的顾以宸……
  • 重生公主为王

    重生公主为王

    她被自己的未婚夫及闺蜜出卖致死,不想却借着擎苍国公主夏候沁璃公主的身体复活。她虽贵为公主,却是先帝之女,与母后过着连奴婢都不如的生活。既然上天给了她这次机会,那么她就要拿回本该属于她和母后的尊荣。
  • 君氏有女:帝少,太傲娇!

    君氏有女:帝少,太傲娇!

    身为帝宫帝女的她,之所以会来到人界其实是为了躲避一个婚约:嫁给一个从未谋面的男人;身为帝宫帝少的他,之所以会来到人界,其实是为了完成一个自己并不想完成的任务:娶一个从未谋面的女人。当她发现他有婚约的时候,强势扑到,坐在男人身上,眯着眼邪气地说:"听说,你背着我有婚约了?""娘子求明查,为夫对你真心天地可鉴!"而当他发现她有婚约的时候,毫不犹豫地吃抹干净,"听说,你也有婚约了,对象还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