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319100000014

第14章 发明简史(13)

父子俩还在不断努力。儿子罗伯特·斯蒂芬孙于1841年研制成了“长锅炉”号机车,也是在锅炉胴体下安装了三根轮轴:一根承重轴和两根驱动轴。与“专利获得者”号相比,这辆机车的烟管长度从前者的2.75米增加到4米,从而大大减少了热能的损失。但机车的前后轮的距离却因为要适合已有的铁路和众多的转车盘而没有变化。

受“长锅炉”号机车的启发,英国人托马斯·拉塞尔·克兰普顿根据自己研究出来的原理,决心制造出一台高速机车,并能克服“长锅炉”号的不足,即因火箱安装在悬臂梁上而降低了机车的稳定性。克兰普顿把一对动轮移到火箱下方,而在锅炉胴体下方仅保留两对车轮。这样,1846年在比利时列日—那慕尔铁路线上,当他造出的克兰普顿机车投入运行时,就轻而易举地达到了100千米的时速。到1848年,应伦敦西北铁路公司的要求,他为伦敦—沃尔弗顿铁路线设计制造了一台超大型机车,时速达到了127千米。但遗憾的是,这台高速机车因很容易引起钢轨的疲劳而在运行不久就被迫“退役”。尽管如此,克兰普顿还是在欧洲大陆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比利时把引进的两台原型克兰普顿机车作为样机,造出了多台蒸汽机车。在法国,克兰普顿机车曾经称霸于整个第二帝国时期,只是在后来出现了更大功率的机车之后,它才被逐渐淘汰。

此后,高速载重机车的制造便成了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当时人们总认为高速机车的大直径车轮是不能互相联接的,因为这样会带来巨大的危险。法国人维克托·福尔格诺从1862年开始研究这一问题,终于找到了解决办法。他在轴箱里设计了一些倾斜平面,以便使前轴在铁路拐弯时产生位移,而在直线段恢复正常位置,这有效地避免了连杆和曲拐销发生断裂的危险。1864年,他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装有两副联动驱动轮对的高速机车。几年之后,福尔格诺又在火箱后方加装了一组承力轮对。这样,福尔格诺机车便获得了空前的成功。到1885年,行驶在各大铁路公司所属干线上的福尔格诺机车,已经有好几百辆了,尤其在法国西南部的巴黎—波尔多干线上,这种机车使列车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速度。

1875年,法国人阿纳托尔·马莱为巴约涔—比亚里茨铁路支线研制成世界上首批复胀蒸汽机车,这是一种适宜于低速行驶的牵引机车,根据双缸式蒸汽机的原理进行工作,具有更好的热效率。1881年,英国人韦布将马莱的这一成就用于高速机车,同样取得了成功。韦布的这辆“试验”号机车运行平稳,速度为每小时80千米~90千米,而耗煤量却比传统的机车降低了20%,达到了节约能量消耗的效果。

同时,提高蒸汽机车的功率和速度的研究在20世纪之初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905年,人们在1872年就首次在美国密苏里太平洋铁路线上运营的“太平洋”号机车上,进行了重大改进,使它所产生的功率达到2200马力,机车的运行速度又有了很大的提高。

大约在1900年前后,一种叫做“大西洋”号的新型蒸汽机车出现在美国费城—大西洋城之间的铁路线上。之后,人们又不断对它加以改进。从1901年开始,欧洲各国开始采用这种功率为1500马力的机车,虽然在1905年,2200马力的“太平洋”号机车对它造成了很大冲击,但它还是赢得了巨大成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法国巴黎—里昂—马赛铁路公司对它进行了流线型化改装,然后在巴黎—尼斯高速铁路线上继续运营。

在19世纪末,随着电气化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力得到了大规模的应用,把电力应用于机车的探索及铁路电气化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世界上第一台电力机车是1895年在美国巴尔的摩—俄亥俄铁路线上开始运营的,这台机车重96吨,采用550伏特的直流电源供电。1901年,法国巴黎—残老军人院铁路线实现了电气化。第二年,这条电气化铁路延长到了凡尔赛。1903年,巴黎市郊奥尔赛—巴黎—奥斯特利茨—儒维西铁路线也实现了电气化。在德国的措森—马林费尔德铁路上,一台电动机车于1902年就首次达到了200千米的时速。但是,由于电气化技术尚处于它的初级阶段,受到电厂功率和远距离输电技术的制约,铁路电气化并没有以理想的状态发展起来,人们仍在机车的制造上孜孜求索。

1912年,瑞士一家工厂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柴油机车,这就是内燃机车,功率为1200马力,显然无法和当时的大功率蒸汽机车相比。在此之前,“汽车之父”——德国人戴姆勒已经造出了一辆柴油轨道车。只是当人们发现了将发动机和轮轴之间的机械传动改为电力传动的技术之后,传动更加猛烈的柴油机才被应用于列车的牵引。同年,由“大西洋”号原型机车改进而来的“大山”号蒸汽机车在美国正式投入运营,这是一种大功率高速机车,其功率为2700马力,自重112吨。从1930年起,“大山”号的多种改进型机车功率已达3200马力。在这期间,日本作为后起的工业化国家,也在机车制造上做出了优异成绩,其中的2-8-2日本天皇型机车,就是最优秀的货运机车。

铁轨的历史

最早的路轨并不是铁轨,也不是木轨。早在木轨之前,就出现了石轨。因为据史书记载,古代一些文明国家里,人们已经在道路上用石头砌出车辙,引导车轮前进。这种石轨直到中世纪才被逐渐废弃。而在1550年的史料中却发现了这样的记载,在法国阿尔萨斯地区勒贝尔塔尔煤矿使用木梁作矿车轨道。而在17世纪,木轨则被广泛应用于英国各地的煤矿之中。直到1738年,在英国的怀特黑文出现了钉有加强铁皮的木梁轨道。

世界上最早的铁轨是在1763年~1768年间安装在英国霍斯贝和科尔布鲁克代尔之间的,据说这是英国工业家、一家铁厂主亚伯拉罕·达比的女婿理查德·雷诺兹的杰作。但是,它不同于我们今天所使用的铁轨,而是一种用来承受无轮缘车轮的凹形铸铁铁轨。

这一系列的车辆导轨系统演变的必然结果,就是制造出我们现在使用的凸形铁轨,它是英国人杰索普于1785年设计的。之后,凸形铁轨又经过不断改进而日臻完善。到1820年,约翰·伯金肖制造出了锻铁轨。当普遍采用了蒸汽机车之后,锻铁轨就让位于钢轨了。还应注意的是,我们现在多条线路交汇处使用的活动道岔技术也是杰索普的发明。在1665年前后,人们曾在凹形铁轨上使用过多种固定式交汇设备,这是由木轨交汇设备——转车盘演变而来的。到1789年,杰索普发明了活动道岔设备,后来人们又在道岔手柄上加一配重,这使列车通过时,扳道员不必始终紧紧扳住手柄了。

在铁路建设史上,值得回味的还有这样两种铁路。一种是大气压力铁路,一种是有齿铁路。前者的原理是由丹麦人梅德赫斯特1827年提出来的,他设想以大气压力作为车辆的原动力。为此,他曾亲自试制了一条管道大气压力铁路,由于无法解决管道的密封和拉杆移动之间的矛盾而未获成功。1835年,英国人平卡斯首次进行了气压列车试验。1843年,冰岛人克莱格和萨曼达在冰岛修建了一条大气压力客运线路,但却从未完成过一次正常的客运任务。1847年,在法国巴黎建起一条长2200米的气压铁路,但因其高差竟达51米,尤其是经济效益极差而于1859年被迫关闭。气压铁路的探索便由此画上了句号。

有齿铁路是瑞士人里金巴赫为了适应坡度大于6%地段的火车运行而于1862年设计的,它受到了布伦金索普机车行走系统的启发。1868年,在修建美国华盛顿山铁路时,为使火车能爬上30%的坡路(即每米上升330毫米),西尔威斯特·马什采用了里金巴赫的设计。1870年,在瑞士里格伊开通了欧洲第一条有齿铁路。中间经过一系列的改进和完善,终于在1899年完成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有齿铁路——瑞士少女峰铁路,其坡度之大,每米竟上升480毫米。后来,人们多用穿凿隧道或挖平路基的方法尽可能保护轨道的水平,便不再使用有齿铁路技术。

至今,常用的铁路仍然是杰索普的凸形铁轨(钢轨),或是它的各种更完备的改进形式而已。

不同用途的火车型式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根据列车的不同用途而形成的火车的几种型式。

从1832年起,就在奥地利林茨—布德魏斯铁路线上运行着一辆可以称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铁路客运车辆。它是由弗兰茨·安东·冯·格斯特纳设计的,共有四只轮子,车体形状好像一辆驿站快车(马车),车上有两个车夫座位,一个在前,一个在后,以便从两头驾驭。实际上这并不是客运火车,不过是一种行走在轨道上的马车而已。但是,现在的客运火车正是由此演变而来的。

与此相关的还有通常被称为“铁路公共汽车”的轻型铁路客运车辆——“米许林娜”号,它是由法国米许林公司于1931年对传统铁路车辆的重大改进后而推出的一种铁路客车。它的特点是:因使用气压轮胎,乘客可免受车轮通过轨缝时产生的振动之苦;另外,它还轻便灵活,和传统的重型客车相比,它更适合于在启停频繁的铁路支线上运行,并且费用低廉。

客运火车上的卧铺车最早是在1836年开始在美国使用的。当时,在佐治亚州亚特兰大—奥古斯特线上运行的卧铺车有三张卧铺,白天行车时,可用做沙发。到1864年,乔治·M·普尔曼设计出了一种新型卧铺车。当时,这种以它的设计者的名字命名的卧铺车因乘坐舒适而闻名遐迩。1871年,比利时工程师乔治·内格尔麦克尔就组建了第一家国际卧铺车公司。

在现在的客运火车上,除了都有卧铺车厢外,同时还有餐车车厢。餐车最早出现于1840年的美国铁路线上,是专门为具有中间通道的旅客列车设计的。那时的客车,除了卧铺车厢和餐车厢,还有妇女专用车厢和黑人及吸烟者车厢。在1860年,与敖德萨—基辅线相连的沙俄皇家铁路线上添置了内部陈设豪华舒适的专用餐车。车内有可供16名客人用餐的餐桌,厨房里装有煤炉和贮存食物的冰柜。第一家国际卧铺车公司也于1871年之后为他们的列车加挂了餐车。1883年,在巴黎和维也纳之间正式开通了一列“东方特别快车”,里面有精美的餐车和卧铺车,硬座也很舒适,堪称世界上第一列豪华列车。

客运火车当然是很重要的,但对国民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的还有铁路货运。铁路的这一经济应用最早兴起于1801年的英国,当时的铁路马车,有固定的运价表。运费还会因货物不同而变化。在1826~1830年间,被称为“铁路之父”的乔治·斯蒂芬孙就是为了进行铁路货运才修建利物浦—曼彻斯特的铁路线的,那时几乎所有的富商都投入了一定的股份。在1825年,出现了一种货运平车,为防止车上的货物潮湿,人们在车上覆盖防水篷布。到1830年,运载家畜的运输车(简称“家畜车”)开始运营,大的家畜车为单层平车,两侧用栅栏状挡板。直到1844年,英国才开始使用铁皮篷车。而和现代货车相类似的铁路货运列车是在1848年才出现的。当然,现在的货车适应运送不同的货物(如煤、石油、木材及其他轻工产品或重化工产品等)而建成不同的形状,正因为有了各种各样的货运列车,我们的经济资源、生活用品才能在东西南北各地互通有无、自由流转。

随着各种车型的不断出现,火车自身的功能适用性的日益广泛,铁路运输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铁路建设亦是迅猛进行。到19世纪末,世界铁路已达65万千米长,到20世纪20年代,更多达127万千米。至此,世界各发达国的铁路网已基本建成,并已成为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的大动脉。这时,无论古老的还是新开的运河,无论弯曲的乡间小道还是马车道,都不得不为这工业化洪流的前锋浪潮让道或被它跨越。从此,火车和铁路就开始把全球范围的人和物卷入商品生产和工业化的世界浪潮之中了。

同类推荐
  • 走进科学丛书:不懈追求的大科学家

    走进科学丛书:不懈追求的大科学家

    本书包括观测天文学大师第谷、开创钢铁时代的发明家、一个新元素的诞生、不懈追求的科学伉俪、萨哥拉贫困潦倒、培根遭祸两次入狱以及布鲁诺至死不渝等内容。
  • 目击天安门-(二)

    目击天安门-(二)

    本书选择了中国政治变迁的聚焦点——天安门这一独特的视角,完整系统地记述了天安门历经的沧桑巨变,挖掘出中国100多年,特别是建国50年来天安门地区发生的政治事件的内幕秘闻,是一部中国的近现代史的展现。
  • 怎样做好网络管理员

    怎样做好网络管理员

    本书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网络的相关知识,内容包括:网络管理员的工作内容、网络服务器的管理、网络用户的管理、怎样选择合适的操作系统等。
  • 百科知识-科普新课堂:大脑探秘

    百科知识-科普新课堂:大脑探秘

    作为“万物之灵”的人,在形体上不如许多动物高大;也没有狮子、老虎那样的奔跑速度;人的嗅觉远远不如狗灵敏;人的眼睛没有鹰隼敏锐;即使是游泳世界冠军,在水里也不会像鱼儿那样游得自由自在;如果没有飞行器的帮助,人不能像鸟儿那样在空中高高飞翔……
  • 科学伴你行——忠诚的地球卫士

    科学伴你行——忠诚的地球卫士

    随着历史车轮的运转,时代的变迁,科学技术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本套书内容涉及科技、经济、环境和人类文明进步等与生活协调、发展密切相关的问题,既体现了高深的学术造诣,又具有坚实的人文底蕴,旨在促进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结会、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通。
热门推荐
  • 无限虚无物语

    无限虚无物语

    无限的世界有着无限的传奇,无论这是否是一场游戏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谁在参与。并非因为你是传奇所以你才强大,而是因为你强大所以你才是传奇。
  • 一辈子de蜜友

    一辈子de蜜友

    校园里美好的友谊,回首,她们是否会是一辈子的蜜友?且我慢慢说......
  • 轮回虚无

    轮回虚无

    零从小和亲人分离,一路历经风雨,眼看就能和亲人团聚,可是即将带来的浩劫可否度过,而且仅次于宇宙的最高权力者源的所说的另一个世界给零带来的是灭亡还是重生?最终能否打破那看似虚实的宇宙轮回规则,凌驾于这宏大的宇宙之上?
  • 末世之黑暗天际

    末世之黑暗天际

    当地球陷入一片黑暗,当你熟悉的人变得陌生,当生活被丧尸打乱。当里个当……书本很严肃,作者是逗比。新手试水作。
  • 万古大神主

    万古大神主

    寒门永世为奴,这是造化大陆压在无数生灵身上的枷锁,无人可以反抗!星河无疆,星辰之下皆是蝼蚁,唯有战神可凌驾于天,战袍凌冽,神芒盖天,吸尽天下信仰,长生于天地间,挥手可拘星辰,弹指可破十方!燕北川开启造化星魂,汲取星辰之力,征战天下,从此寒门永不为奴!
  • 还好爱着你

    还好爱着你

    女主筱晴微博上偶识龙飞,两人在网络头日渐熟悉,龙飞开始俘虏筱晴的芳心,龙飞一次别有用心的设计将筱晴骗进情网,龙飞便抛弃现女友(可恩),一次偶然的机会,可恩告诉她龙飞所有的事实,欺骗她的家庭背景,还酗酒暴力,仇家漫天,惹是生非,筱晴一心只有害怕,但又因为很多原因没办法离开他,直到有一天筱晴的前度(凛风)的一个信息,筱晴心中又燃起旧爱的火焰,相见的那天,筱晴将现状全部告诉了凛风,于是凛风便一度要求筱晴离开龙飞,筱晴犹豫不决,无法做下决定,龙飞闻势不对,便飞赶筱晴与凛风见面的地方,三人陷入尴尬的气氛,龙飞让筱晴在他和凛风中做一个选择,迟疑不决的筱晴究竟会选择过爱她的龙飞还是她爱的凛风呢......
  • 天下没有办不成的事

    天下没有办不成的事

    人生没有办不成的事,只有不会办成事的人。掌握了窍门,善于用心,你就会发现:难事可以办成易事,愁事可以办成喜事,不利之事可以办成有利之事,难堪之事可以办成愉悦之事,得罪人的事可以办成漂亮的事、任何事情都可以办得圆满,做得令人称绝。给你一个漂亮办事的思路,送你一个办事速成的工具,人人都能心想事成。什么才是办事的巧妙方法和成事的规律?怎样攻克办事过程中的最困难的关节?如何才能把事情办得称心如意、皆大欢喜?怎样提高西已的办事能力,如何成就自己的完美人生?《天下没有办不成的事》告诉你办好难事、愁事、难堪之事等的70个诀窍,告诉你办事的窍门!只要掌握了书中的技巧和诀窍,从此天下就没有办不到的事!
  • 历史不应忘记

    历史不应忘记

    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作者所经历的一些事,日本攻占上海后,宋庆龄转移到一个新的地点——香港去继续她的工作。在转移出去之前,她又得过一关,因为她的寓所虽在法租界(上海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归外国人管辖,在法理上是中立地带),但现在除在附近经常出没的密探外,又多了一些前来监视的日本特务。在国内事务方面,她的工作是保持、加强和推进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及其核心——国共两党的重新合作,这在抗战期间曾经几起几落。在国际上,她帮助建立和加强反法西斯阵线。
  • 加拿大概况

    加拿大概况

    北冰洋、极地地区、高原、西北海岸、东北林地和巨大而众多的湖泊都是加拿大生活多姿多彩的原因。西北的沿海地区由于经济发展稳定,很快就形成了等级社会,根据财富和门第就划分出来了首领、贵族和平民。这种等级社会在北方的印第安少数民族里,如特领吉族和海达族中尤其明显。在上述的三个阶层之外的就是奴隶,一般是战俘;还有的是那些失去了财产的人,例如因为债务而倾家荡产的人。不管情形怎样,这些人毫无权利可言。南部地区和内陆地区的撒利希人不是太关注财富与阶层;不过一个部落与另一个部落的差别也很大。然而总起来说,在加拿大的原居住民族中,礼仪最精细最繁琐的民族多生活在西海岸,而且他们的艺术特征明显。
  • 忆童趣

    忆童趣

    长大后才慢慢开始怀念当年,才明白无邪是真,无忧是多大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