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321800000020

第20章 自我认知——从外部控制下解脱

与任何其他科学家相比,心理学家更不能不对抗拒真理的怕事实作斗争。和任何其他类知识相比,他们更害怕关于我们自身的知识,害怕那种可能会改变他们的自尊和自我评价的知识。

一只猫可能觉得当一只猫并不难,它并不害怕当一只猫。但做一个丰满的人是困难的、令人生畏的、有疑问的。虽然人们热爱知识并寻求知识,他们很好奇,但他们又畏惧知识。越是切近个人的知识,他们也就越感畏惧。因此,人的知识很容易成为这种热爱和这种畏惧之间的辩证统一。

知识包括对自身的防御、压抑、不注意、遗忘。因此,任何有助于达到这种真知的方法必须包括某种形式的、精神分析学家称之为“对抵抗的分析”,一种解除对自我真知的畏惧的方法,使人能直接观察自已,赤裸裸地看自己,这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

对于一般知识也是同样的情形。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论是对人的自我的一大打击。哥白尼观察事物的方式也是如此。

但我们显然可以说,对知识的畏惧是有差别的,是存在畏惧梯度的:越是非人格的知识,越是和我们个人关心的事情,越是和我们的情绪及需要较少密切关系的知识,我们对它的抗拒也就越少。

这很象所谓的“知识总量法则”,我们可以说明如下:距离个人的知识越远,科学知识的量也就越大,有关主题的历史也就越长,研究也越安全,这种科学也就越成熟,等等。

因此,出现了这样的情况,科学地讲,我们对化学药品、金属和电的了解远比对性或偏见或剥削知道得更多。

在研究社会科学和心理学时,我们必须如上战场的战士一般武装自己,但此处的“武器”是勇敢道德、伦理战略和策略。心理学家或社会科学家必须为取得热门主题的真知而战。

作为知识的对象,人和事物截然不同,因为他不得不希望被理解,或至少不得不让他自已被理解。他必须接受并信赖理解他的人,在一定情况下甚至爱上他。他甚至可以说是屈服于理解者(就屈服一词的各种意义说都是如此),反过来说也一样。被理解是好事,甚至是高兴的事,而且有治疗的意义。

认识人的最终目的与认识事物与支配事物的最终目的是截然不同的。当我们说到分子或草履虫或家养动物时,把预测和控制作为绝对必需的问题来谈论是有一定意义的,尽管在这方面并非没有异议。

但怎么能够正式而严肃地说,我们认识人类也是为了预测和控制吗?最普通的就是反过来看,预测和控制的这种可能前景会使我们毛骨悚然。假如人本主义科学可以说除对人的神秘有浓厚兴趣以外还有别的什么目的,那就是要使人能从外部控制下解脱出来,并使他较少可能被观察者所预测,从而使他更自由,更有创造性,也更由内在因素决定,尽管对于他自己或许更可预测。

因此,自我认知的目的,更是一个典型的、复杂的问题。自我认知首先是为这一知识本身而不是为了什么别的。它具有根本性质的脱力。你会觉得这样很好,而且味道的确很好,至少长远角度考虑是如此。在我们的社会中,我们也已经确实弄清,尽管它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但我们仍然必须选择这条途径去排除病态。它是除掉不必要的忧虑、沮丧和畏惧的途径。它是达到美好感觉这一目的的一种手段。

我们已经懂得,19世纪自我控制的目的也正在被自发性这一观念所取代,那几乎是古老的自我控制概念的对立面。假如我们清楚地知道我们自己的生物本性,即内在自我是怎样的,这一知识就能指出我们个人的命运。它强调,我们要爱我们自己的本性,依从它,赞赏它,并充分表现它,只要我们对它的认识足够清楚。这又解释了对历史上关于美好生活的许多哲学的否定。

大多数西方哲学家和宗教家都认为,要想成为一个十全十美的人就要控制并压抑低级的、动物的生物本性。

但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的自发性理论却与此不同,它意味着一种深刻不同的图式。在这种理论中,最基本的冲动本身不被看作是必然邪恶或危险的,而它所表现和满足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策略问题,而不是是与非或善与恶的问题。

对需要的表现和需要的满足进行“控制”现在已变成怎样实现最佳满足,何时、何地及以何种方式满足。此种“太阳神式”的控制并不认为需要本身有什么问题。

眼光放得更长远一点,任何认为需要有问题的环境或文化,甚至把性、饥饿、爱、自尊等等作为一种永恒的伦理问题看待的观点,都可以被推断为是一种“不良”的社会。

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控制”对于人本主义者可以有一个不同的意义——与冲动协同而不是相互排斥。这种含意使我们能够说,自我认知的目的更接近我们称之为自由的东西,而不是更接近压抑性的自我控制。

可预测性也是如此。这似乎也在定义上经历着很大的改变,只要应用在关于自己或关于人的知识上。这一点便可以进行实证研究,如对治疗后人的研究,对人的丰满人性的时刻的研究,等等。

一般而言,“可预测的”用来表示“可被科学家预测的”,且带有“受科学家控制”的涵义。有趣的是,当我们能预言一个人在某种环境下会怎样时,这个人却往往反对我们准确的预言感。不知什么缘故他总认为这暗含着对他不够尊重的意思,总觉得他不是他自己的主人,他不能主宰自己,他不过是一件东西。他的感觉往往是受人支配、控制、哄骗的。

对于这种反应,马斯洛曾经注意观察过,结果是,观察对象故意地颠覆这种预测仅仅是为了重新肯定他的不可预测性,以及他的自主和自我管理能力。

例如,有一个10岁的女孩,她是有名的好孩子,平素总是守规矩而且能尽职尽责,有一次却出人意料地破坏了课堂纪律,把法式炸土豆当作笔记本交出来。后来了解到,她的这种做法仅仅是因为每个人都把她的善行看成是理所当然的。

又如一个年轻的男子,听他的未婚妻说他的活动总是有秩序的,因而她总是能够期待他做些什么,于是便故意做一些出乎她预料的事。至于他为什么会觉得她的说法带有侮辱他的意思却很难说清楚。成为可预测的通常是严重病态的标志。

哥尔德斯坦的脑伤士兵能够很容易地受医生摆布,他们对某些刺激总是能够做出可预测的反应。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受刺激制约也意味着可预测和可控制。

但是我们也常常用这个词表示褒意:他在紧急情况时总是可信赖的;他往往能转危为安;我愿以生命担保他的诚实。我们似乎希望在人格的基本结构方面有连续性,但并不指望一切细节的一成不变。

可预测性的目的变得更为复杂,除非我们根本不考虑自我认知的问题。我想可以做出这样的类比:自知既能减轻来自个人外部的控制,也能增进来自个人内部的控制。

也就是说,减少“他人决定”,而增多“自我决定”。当自知增进时,自我可预测性也随之增强,至少在涉及重要的和基本的问题时是如此。这也就意味着在许多方面不容易被他人所预测。

再指出一点,也就是讨论我们所知的最高水平,即存在水平的预测、控制和理解的概念。在最高层次上,存在价值已被吸收到自我之中。这已变成自我的规定性特征。真、公正、善、美、秩序、统一、全面,等等,现已变成超越性需要。也正是因为这点,自私和不自私、个人的需要和非个人的必需之间的分歧完全被超越了。

自由现已变成了拥抱和热爱个人自我命运的自由,这种自由当然至少有一部分是决定于对个人是怎样的人,对真正自我的发现和理解,决定于对自我的热切顺依。这就是随真正自我控制,自由选择由它决定,因此这也是超越“自由与决定论”、“自由与控制”或“理解作为一种目的与预测、控制作为目的”之间的各种分歧。

事实上,这些概念的含义在一定意义上已经开始走向协调、融合,只不过其融合方式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总之,有一件事已经很明确,是关于“预测”和“控制”的简单化概念,虽然完全适合牛顿关于科学的“台球”(运动中的物质)概念,但当我们上升到科学的人本主义和超人本主义层次时,这些简单化的概念变显得有点过时了。

同类推荐
  • 求人不如求己:如何做一个会说话办事的人

    求人不如求己:如何做一个会说话办事的人

    言谈的力量是巨大的,它可以把两个陌生的人由陌生变为熟悉,由熟悉变成知己或亲密的朋友;它可以解救危机,打开通往坦途的顺利之门;它甚至可以叱咤风云,一句话抵得上千军万马。可以翻江倒海、气魄无穷。周恩来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曾激励了成千上万的青少年发愤读书;马丁·路德·金一次充满豪情杠志的演讲让美国黑人风起云涌寻求自由:贝多芬一句“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更是激发了许多人战胜困难的勇气。同样,周围的人给你一点小小的赞扬和鼓励,就能使你找回自信,完成一些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 给青年人的100个人生哲理

    给青年人的100个人生哲理

    舍弃应该舍去的,便是智者;舍弃不该舍去的,就是愚夫。当失去以为可以长久依赖的东西,自然会有难以割舍的痛苦,但其中却隐藏着无限的机会,将刺激出原本深藏在生命中的潜能。正如算盘为了算得快而舍去多余的算珠,仰慕奋斗者的成功,就必须舍弃闲散安...
  • 最震撼人心的声音

    最震撼人心的声音

    《最震撼人心的声音》收集了众多的名人演讲,跨越各行各业,具体包括乔布斯、比尔·盖茨、麦当娜、温丝莱特、阿诺徳·施瓦辛格等。这些演讲曾经震撼和影响了众多的人,仔细聆听巨人的声音,一定会让你的人生从此卓尔不群。
  • 你靠什么打动世界

    你靠什么打动世界

    比尔·盖茨根据自己创业过程中与最好、最杰出的员工相处的经验,归纳出一个优秀员工所应该具备的特征,如:拥有明确的职业目标、积极的心态和火热的激情,善于动脑思考和高效行动,善于抓住机会、创造机会,能够合理有效地利用时间,能够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关注公司的发展态势,能将自己融入到团队中,并懂得从竞争对手那里取经等。当然,一个优秀的员工还要具备一些不可或缺的职场品质,如责任心、忠诚、诚信、勤奋、节俭、敬业等。
  • 《论语》中的员工准则

    《论语》中的员工准则

    一道润泽员工心灵与幸福人生的智慧鸡汤!一部砥砺员工品性与职业操守的道德经典!本书将传统国学中所蕴涵的经典智慧和人文精神与现代企业管理的实际需要创新地结合在一起,让员工从《论语》中砥砺德行,修炼品性,实现自身发展与企业需要的完美契合,达到与企业发展“共和共赢”的境界!
热门推荐
  • 神经终输,欠仉还情,

    神经终输,欠仉还情,

    “脑袋已经来了,心脏还会远吗?”带有免欠揍光环的某渣渣向来祸害人世,总傲娇地抬起挂有免欠揍牌子的脸.终于,‘有人为广大的人民群众除害了!’某天,该渣渣带着她的令牌很高兴的在外面溜达,却遇到了某位劫犯.可他的与众不同让渣渣额上的青筋猛跳······你劫财劫色还好说,窝倒有这潜力······你劫脑袋我就理解不了了···好好好!就算我勉强理解为你羡慕嫉妒恨我的才智~可、你劫我的心就这么着也说不过去了吧~你不能顺道拐了它吖······喂喂喂,别跑!把我的心给留下!
  • 废柴女小逗逼闯异界

    废柴女小逗逼闯异界

    因为一个礼包穿了?玄幻?没事儿!这不有外挂吗?=3=外挂带我装逼带我飞!惹老娘?一根水晶针飞过去,容嬷嬷附体,扎不死你!阿西吧!那颗灵兽蛋怎么破?(○?○‖‖啥?我是炼器菜鸟?No,我要重振雄风!简简单单跟个高手师傅就OK了~喜NP进!设男主的个数为n,则4≤n≤7。介个。。。因为老奶不知道会发展成啥样,等那时候根据读者们的意见再定n的值吧~
  • 暗裔空间

    暗裔空间

    永恒玄界,我随为魔,心确向善,谁说魔族必须凶残,光暗共存。暗裔原神的传承,玄界各族同战,共迎强敌……光暗系列重归
  • 异世之人生

    异世之人生

    一个修真者转世到异世界大陆重新修炼过程中的故事,他会给这个世界带来什么呢?战争还是和平?还是其他的东西?本人第一次写作,望书友评论!
  • 乱世走天涯

    乱世走天涯

    相逢乱世,七国争雄,成仙成神阴谋下的他,身为凡人,经历情感与生死考验,在这场以天下为棋局中,他是牺牲品还是棋局的主宰者?
  • 暮生舞花

    暮生舞花

    天边黑色海棠花开一独自绽放,海中美丽强大的少年悲哀得无助,云端神色黯淡的少女被黄金锁链紧紧束缚。冥星与孤星在夜空的轨道交汇,碧沧的战乱已起。赤瞳女孩在寻找能拯救一切的圣主,诡异虚弱的少年没有活人的气息,不愿睁开双眼的医者寻觅着自己遗失的心,清丽孤独的戏子浅唱着繁华如梦……七十年前的罪孽,七十年后的大雪掩埋一切。“我愿与你相遇,让手中的雪化为红莲烈焰,燃尽所有痴念!”命运已编织成网,注定谁也不能逃脱……
  • 云墓仙歌

    云墓仙歌

    天启十二年,赤帝云墓现于楚国境内,各方高手纷纷进入云墓探寻赤帝遗宝,却意外触发了云墓之中的天火大阵......这一年,陆飞尘十二岁,他来到这个陌生的世界,故事便从这里开始......
  • 洪荒冥王

    洪荒冥王

    在这人吃人的世界,主角凭着一把噬魂剑和一本噬魂九天诀,在这强者为尊大陆,血杀出一方净土。若有人:辱我家人者欺我兄弟女人者‘我屠尽你满门’‘灭你一座城’神来诛神佛来屠佛与整个大陆世界天神为敌又有何惧。那些所谓的什么’天才‘什么‘天骄’你们统统跪倒臣服于我的脚下。你们只能抬头仰视本冥王。。。吾名:姬无伤
  • 神秘的太空世界丛书:神奇的宇宙空间探测器

    神秘的太空世界丛书:神奇的宇宙空间探测器

    星河灿烂,深空路遥。当第一颗人造卫星进入地球轨道飞行之后不久,人类向地外星球进军就提上了日程。现在,人类制造的宇宙探测器不仅为人类登上月球开辟了道路,而且已经遍访了太阳系的各大行星,同时正在向太阳系外更遥远的星球跋涉。
  • 心灵驿站

    心灵驿站

    生活的每一天,不要把自己折腾的很累,让美好的思絮乱成一团麻,应该给自己的心情放假,为自己寻找到一处供心灵休憩的驿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