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322600000020

第20章 开始全面教育(1)

宝贝的早期教育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是眼下许多年轻家长的心态。有这样观念的父母们觉得,孩子将来的前途如何,在他们是婴幼儿时就已经决定了。于是各种各样的早教班出现了,铺天盖地的广告上面写着诱人条件,什么“帮您的孩子成为第二个爱因斯坦”“让您的孩子成为第二个朗朗”等等。名目繁多,让妈妈们都有些心驰神往,似乎进去的是一个呀呀学语的孩子,出来后就成为举世瞩目的神童了。但是,这些早教班真的有那么神奇的功能吗?花费了高昂的学费进去后,宝宝真的能提高吗?这些都是妈妈们最担忧的问题。在孩子的早教上,在丫妈和Andy妈那里又发生了一系列的趣事。

(一)丫妈的“早教”情结

丫丫一岁多的时候,丫妈抱着她在外面玩,一起玩耍的还有一个叫欣欣的女孩。

丫妈到的时候,一群大人和孩子正在围着欣欣逗着玩。这个两岁多的小女孩正在用稚嫩童音给大家背诵古诗,不时的获得大家的掌声。

丫妈也带着丫丫过去看。带欣欣的保姆李阿姨很是骄傲,不停的提醒欣欣:“给大家背诵个最长的诗吧?那首《长恨歌》怎么背的?”

欣欣想了想,说:“老师还没教完,我只会一点。”

李阿姨鼓励欣欣:“会多少背多少,你妈妈昨天回家不是还教了你一会儿吗?”于是欣欣就开始给周围的人背起了《长恨歌》。

欣欣背完了古诗,一个孩子开始给大家拉二胡,这个孩子大概有四岁的样子,二胡拉得有板有眼。

丫妈羡慕的不得了,赶紧打听情况。原来这两个孩子都在一个早教特长班学习。

回到家里,丫妈向丫爸说了这两个表现出色的孩子,并表明了自己也想让丫丫去早教班的心思。

丫爸对此哈哈一笑,对丫妈说:“你能保证那两个孩子不是早教班的托儿?据我粗略的了解,这个班那个班的,都是一些人为了赚钱忽悠家长的。”

丫妈不乐意了,瞪了丫爸一眼说:“你这人的思想够龌龊的啊!人家那么可爱的孩子,什么托儿不托儿的?你是没听人家背诗背的多好,哎!什么时候咱们女儿能这样该多好啊!”

丫爸看着神思恍惚的丫妈,无奈的苦笑了一下,说:“我们单位的老张,儿子上初三,成绩很不好,他们就送孩子去了一个什么提高班,还是一对一教学。结果怎么样?学了大半年了,愣是考了个全班倒数第一!孩子的妈妈气得去那个机构闹了一通。”

丫妈还是很不服气:“那情况不一样啊,他都上初三了,肯定是底子太差,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补上去的。早教班就是为孩子的将来打基础呢!那个老张要是早点把孩子送到早教班,现在就不用发愁去什么一对一提高班了。”

丫爸太了解自己老婆了,这下估计是被俩“神童”孩子刺激了,再说什么她也不会相信的。于是丫爸拍拍老婆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我知道你接下来要干什么了,啥也甭说了,明天咱们去逛逛商场,给你买双软底的运动鞋。”

丫妈一头雾水:“你发烧了?给我买什么鞋啊?”

丫爸盯着天花板,慢悠悠地说:“据本大仙推测,眼前这位伟大的母亲在近期跑遍所以的早教班。所以,我要送你一双舒服的鞋子。”

丫妈笑着打了老公下:“真讨厌,这是多重要的事儿啊,你这人,就会整天说些不靠谱的话!”

不过丫爸的判断是非常准确的,丫妈第二天就开始在网上找相关信息了。第三天,开始考察。第四天,丫妈开始和家人商量让丫丫学什么比较好。

丫妈觉得让丫丫上开心学字班,这样的话孩子可以认识汉字,为上学后的学习打下基础。这个建议得到了丫奶的认可,丫奶还认真地问儿媳那个学字班教不教孩子英语。

丫爸还是对此深表怀疑,并且觉得孩子过早的学习这些东西不太符合儿童生长的规律。丫爸说:“这些东西学起来时比较枯燥的,孩子不一定能受得了啊!”

丫妈反驳说:“你没听,人家的名字就叫‘开心学字班’,肯定有办法让孩子开开心心的学习,你想想他们让交6000元的学费呢!差的话谁愿意去?”

丫爸瞪大了眼睛:“等会儿,你说多少钱?6000?学多久?”

丫妈伸三个手指说:“一个季度,仨月。”丫爸吐了一下舌头:“真够可以的!”

丫妈每天晚上七点准时去上课的地方,八点下课。学了几天,丫妈觉得丫爸似乎预言对了一些情况。

尽管这个班设计了很多新奇的东西来吸引孩子,可是这些方法只是对一些孩子有效,对另一些孩子来说,来这里和跟妈妈去菜市场差不多。更有甚者,一个胖乎乎的小男孩一到教室,不到十分钟准能呼呼的睡着,妈妈交了高额学费换来的只是该宝宝舒适的睡眠环境。

就这样过了一周,丫丫原来的新鲜好奇心也没有了,每次去学字班就变得有气无力。到了教室里,她也是软绵绵地躺在妈妈的怀里,懒洋洋地跟着老师读字、看画片。

丫妈觉得这样下去肯定会适得其反,不仅学不到什么,还会磨消孩子上学的积极性。经过一番讨论,丫妈很遗憾地向这个机构的老师提出了退学的要求。尽管被白白扣除了一部分学费,损失了几千块钱,但丫妈的“早教”想法并没有因此打消。

丫妈经过反思,觉得应该从女儿的兴趣出发来选择上什么样的早教班。

据丫奶提供的线索,丫丫比较喜欢玩泥巴。对土地怀有感情的丫奶为了让孩子知道什么是泥土,曾偷偷地从小区花坛里掘了些泥土回来给丫丫玩,谁知道丫丫整整玩了一下午,知道那块泥变得很硬了才丢掉。

这下丫妈觉得受到了启发,她决定给女儿报个手工班,培养孩子的审美趣味还能力。

于是,丫妈立即给丫丫报了一个偏重手工制作的早教班。事实证明,丫妈的这次决定时对的,丫丫果然很快喜欢上了各种手工制作,尤其是喜欢泥塑。

丫妈终于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二)固执的Andy妈

周末的早上,丫妈接到了Andy妈的电话,说她家的保姆今天休息,而碰巧她有一个重要的事情要独自去处理,问能不能把Andy放在丫妈家里。按计划,今天是丫妈要带丫丫去早教班的,于是丫妈向Andy妈说明她能照看Andy,但是必须把Andy带到丫丫上课的地方去。Andy妈把Andy送到丫丫家里,就慌慌张张地去办事情了。

Andy还随身带了一个小书包,丫丫在学泥塑的时候,Andy就在一边掏出自带的水彩和画本画画。

一个小朋友看到Andy画画,也搬着东西坐到了Andy旁边。丫妈看看这个小朋友学的是国画,正在画一株茂盛的葡萄树。

Andy很快对这幅国画产生了兴趣,他凑到近前看。一边的老师看到了,就过来指导小朋友画葡萄。毛笔在老师的手里变得很神奇,轻轻一点一勾,一颗晶莹的葡萄就落在了纸上。然后,老师又调色、换笔,一片片翠绿或墨绿的叶片出现在葡萄的周围。整幅画绿意盎然,十分漂亮。

Andy丢掉了水彩笔,指着国画的工具对丫妈说:“阿姨,我能用那个画吗?”

这里的老师和丫妈已经很熟了,于是就对Andy说:“当然可以啊,你来用这些画吧!”

Andy很兴奋地拿过调色板和毛笔颜料,开始按照刚才老师教的那样画起来。

一会儿,Andy和那个学画的小朋友都画好了,老师拿过来一看,尽管Andy第一次画,可是几乎和那个小朋友画的一样好。

丫妈看了,也觉得不可思议。Andy还要继续画,丫妈笑着说:“等晚上回去我告诉你妈妈,明天你也来这里学画吧。”

老师们也都说这个孩子不学国画太可惜了,他是有这方面的天赋的。

到了晚上回家后,Andy妈来接Andy,丫妈告诉了她这个事情,并且建议她把孩子送到那个早教班去学校中国画。

不料丫妈刚一说完,Andy妈就开始连连摇头。她对丫妈说:“我知道,有很多的教育幼儿的机构,在美国也有。但是我觉得我更了解我的孩子,我应该做孩子的老师。”

丫妈耐着性子说:“可是有些事情是你教不了的啊!孩子有那方面的天赋,你还是把他送到老师那里比较理智。”

Andy妈说:“事实上,我曾送Andy去过一个绘画班。只去了一个星期我就不再去了,因为Andy退步了,他的想象力在一点点消退。我那天去接他的时候,老师拿着他的画很认真的告诉我他画的画有些地方时错误的。我觉得那些画没问题,那是孩子自己的想象,没有什么对错。以后,我就再也没送他学过什么,还是让我们自己来吧!”

丫妈听了这番话,觉得自己这个邻居有时候还真是有点固执。于是丫妈就开始给她讲自己第一次送丫丫去早教班的失败经历,并告诉他孩子应该去接受一些训练,如果他们真的有某些方面的天赋。

丫妈还拿出了丫丫的泥塑作品,那充满传统色彩的小泥狗让Andy赞叹不已。丫妈又从包里抽出了Andy今天画的画给她看。Andy看着那幅画,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对丫妈说:“这个我要考虑考虑,看看Andy是否真的对这方面感兴趣。”

丫妈来了个很西方化的耸肩,那就是告诉这个固执的朋友说:随你吧!

过了一段时间,丫妈已经忘记这件事了,而Andy妈这个时候又找上门来。

Andy妈来的时候拿了很厚的一叠纸,一张张的展开给丫妈看。这些都是Andy这一段时间画的。

原来,Andy回到家里还是对那天接触到的中国画念念不忘,有空就要妈妈给他买画笔和颜料。Andy妈就给儿子买了一些画具和基本练习国画的书。她原以为Andy的热情过两天就会减弱,谁知道这个孩子还真的喜欢上了中国的毛笔画画,而且看似画的还不错。

等Andy需要指点的时候,但是这位土生土长的美国妈妈可是有点傻眼了,因为她对中国画真的是一窍不通,所以她带了Andy的作品,准备让丫妈帮忙看看。

丫妈笑着说:“这个我也是不大懂,到了周末丫丫上泥塑课的时候,我带去给那里的美术老师看看吧。”

丫妈问过的结果是这个美国小孩确实有学中国画的天赋。Andy妈自然也很高兴,每个母亲都希望得到肯定,这是举世皆一样的。但是Andy妈还是有很多的担心:孩子要关在一家屋子里学习吗?孩子有游戏的时间吗?孩子会不会觉得不自由?

她一串疑问简直把丫妈弄得要晕倒了,丫妈甚至觉得Andy妈这么多的顾虑是对中国传统艺术的不信任。出于礼貌和自小就接受的对待外宾的礼仪,丫妈还是耐着性子给她解释:“我知道要保持孩子的天性很重要,可是我并不觉得让孩子学习一些东西就遏制了他们天性的发展。他们也有喜欢和不喜欢的东西,在做喜欢的事情时,内心肯定是快乐的。我知道我的女儿在做泥塑的时候很快乐,所以我送她去学,这对她来说就是一种好玩的游戏。但这种游戏到了我们这里,我们叫它艺术,稍微严肃了一点而已。”

Andy妈看着丫妈的表情,认真的听着丫妈的话,她似乎看出了丫妈不大高兴和有点着急的心思。等丫妈发表完一番长篇大论,Andy妈有点不好意思的对丫妈说:“宋,你是不是生气了?真不应该让你为我个人的事情生气,对不起。”

丫妈突然觉得自己有点过于激动了,也不好意思的干咳两声,然后笑着说:“没有,没有生气,我这是为孩子着急了点。嘿嘿。”

Andy妈走过来抱抱丫妈,柔声说:“我最喜欢你们中国人这一点,对人热情,发自内心的关爱别人。宋,谢谢你。”

丫妈一边接受拥抱,一边在心里嘀咕:孩子真是天使啊,看看,就为了那个小Andy着急了一下,我就被人赋予这么大一个优点!

(三)全家总动员

过了几天,丫妈在早教班的一个讲座里听到专家讲关于孩子的早教问题。

那个一脸严肃的老爷子用极为专业的口气说:儿童早期教育千万不要和孩子的智力开发划等号,而早期教育也不是学前教育的前奏。不论是那种教育,都应该注重孩子生理的成熟程度,如果孩子的身体发育成熟,就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对孩子进行一定程度的训练,这样的做法也符合孩子成长的规律。早期教育的内容是很多的,比方说孩子好习惯的养成,情感发育的健全,创造能力训练等等,都可以作为早期教育的内容来进行,总之,早教应该是一种非常全面的教育而不是狭隘的智力开发。

这一番话给丫妈一个新的启示,孩子有全面的发展才是最好的教育,自己只是让丫丫学习泥塑,是不是浪费了她学习其它内容的好机会?

丫妈回家和丫爸他们商量,想要给丫丫再找一家训练课程不同的机构。丫爸第一个反对:“这不行,孩子那么小,上那么多课干嘛?她学泥塑就很不错了。”

丫妈说:“我听那些专家讲了,孩子不仅要学习一些很专业的技能,还要通过一些训练得到全面的发展。”

丫爸说:“有她优秀的老爸老妈整天教育陪伴着,她什么都能学会,那还用花那么多的钱去上什么课啊!”

丫奶也表示赞同儿子的意见,她主要是考虑到孩子太小了,来回的折腾不大好。

丫妈听了他们的话,开始为难起来,但是自从听了专家的建议,丫妈总觉得对丫丫的教育做的还不够。丫妈又开始辗转反侧睡不着觉了。

哭笑不得的丫爸拍拍睡不着的老婆,梦呓一样的说:“老婆,你有完没完啊?再不睡我明天上班肯定要挨批了。不是不让你给孩子报班,只是这完全没必要,有我们来教就好了,我看过很多信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还是咱们自己来吧,就甭‘斥巨资’麻烦别人了。”

同类推荐
  • 亲爱的孩子:感动千万爸妈的教子“小情书”

    亲爱的孩子:感动千万爸妈的教子“小情书”

    本书为吴淡如的真情释放,巅峰之作。它不仅是写给孩子的“小情书”,更是深谙儿童教育心理学,具备现代教育理念的家教书和儿童成长励志书。它由吴淡如写给孩子的几十篇书信组成,书中内容不仅充满了对孩子的爱与期待,还闪烁着对当前各种教育方式的深切反思和真知灼见。本书主题涉及家庭教育及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例如《输在起跑线上也不怕》、《如果这样妈妈就失败了》、《爱读书有什么困难》、《当世界充满大小灾难》、《愿你有多汁的人生》等,让人读后唏嘘不已,深受启发。
  • 世上没有好养的孩子6岁

    世上没有好养的孩子6岁

    哈佛教育学博士王涛赞其为:最有用的实操手册!多家幼教机构称其为:最好的“家-园”共建手册!300万粉丝一致评其为:一语道尽父母心声!世上没有好养的孩子!育儿路上有太多左右为难!
  • 捕捉儿童敏感期专家教你玩游戏

    捕捉儿童敏感期专家教你玩游戏

    《捕捉儿童敏感期:专家教你玩游戏(0~6岁)》在蒙台梭利九大敏感期的理论基础上,结合各种先进、科学的早教理论,根据每个敏感期孩子的不同行为表现,分别收录了100多个孩子敏感期的真实案例,并由资深早教专家进行深度解析,同时还针对每个敏感期孩子的不同需求,配合案例精心设计了100多个经典益智亲子游戏,并辅以精美的插图,帮助年轻父母把握关键,在了解孩子身心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引导孩子,为孩子将来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些游戏方案别出心裁,其道具容易得到,难易程度适合相应年龄段的孩子,父母还可以根据书中提供的相关知识观察、评测自己的孩子,进一步开发和发展孩子的各项能力。
  • 产孕妇宜忌全书

    产孕妇宜忌全书

    了解孕产过程中的宜与忌,对优生优育非常重要,既有助于保证母体健康,也有助于保证婴儿的平安。分娩既是一个新生命诞生的时刻,也是每一位准妈妈大功告成的时刻。在这关键时刻,准妈妈需要注意分娩方面的宜忌。因为,分娩的过程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胎儿是否能够顺利地娩出有很大的可变性。
  • 这样培养孩子最有竞争力

    这样培养孩子最有竞争力

    作者精心挑选自己工作、生活中具有代表性的40多个案例,以轻松智慧的语言道出现代家庭教育中的一些问题,并提出指导性的建议,帮助家长在轻松和谐的家庭环境中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书中有丰富的案例,又有深入的思考,是一本有思想、有智慧、颇具指导性的实证类家教读本。
热门推荐
  • 我们的:青春

    我们的:青春

    还记得你我初识,也记得我们之间的故事;还记得我们每一次打架,与吵闹.......很多很多我都记得,可就是想不起来,我,究竟是什么时候喜欢上你的.......或许在你的眼里又或者在他们的眼里,我从来都喜欢你,可是,我却一点都不想承认.......
  • 少年儿童常见病诊疗调护禁忌

    少年儿童常见病诊疗调护禁忌

    儿童是国家的未来和家长的企盼,儿童的健康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和自身的成长。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每家每户和全社会愈加关心下一代的健康问题,对疾病的认识和防治也有了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儿童常见病的家庭应急救治、自诊自疗,由于其便捷、简易和及时,而越来越受到幼教老师、社区工作者和家长们的重视。
  • 50个决定你一生的做人法则

    50个决定你一生的做人法则

    做事先做人,这是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无论是成功企业家、知名学者,还是普通老百姓,都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为什么做事先做人?到底做事为先还是做人在前?这本书从一个人如何成功的角度,仔细分析了做事和做人之间的关系。
  • TFBOYS之我还会爱你

    TFBOYS之我还会爱你

    我们还会再爱你吗?我们长大了,你们还记不记得我?
  • 隐匿的失落千金

    隐匿的失落千金

    还记得我在学校经常因为你受到欺负吗?还记得我们舞会的时候奇迹般的走到了一起吗?还记得我同意别人的求婚,而你跟我赌气和一个你并不喜欢的女孩订婚吗?还记得我大闹你的订婚典礼,你却没有生气吗?虽有很多巧合的事情,但我们的相识不是巧合,是缘分。一个高冷逗比的大小姐会和三个性格完全不同的花美男擦出什么爱情的火花呢?我们拭目以待......
  • 非丑不可

    非丑不可

    原名《丑,怪我咯》这是一个毫无逻辑的故事。俗话说的好,长得丑不是你的错,出来吓人就是你的不对了!苏酥很想说一句:“劳资信了你的邪”!这就是一个女主踏向有病之路,没有更懵逼,只有最懵逼!
  • 迷踪之绝密计划

    迷踪之绝密计划

    说话时,那人的脸上此刻也不免升腾起几丝得意的神色。彪子侧过头看了眼前这个被自己称作大哥的人一眼,也许是被此刻眼前人脸上诡异的神色...谜案追踪,故事的主角是几个少年。结果如何,满树和你一起拭目以待。
  • 胖子异闻录

    胖子异闻录

    本书讲述胖子经历的一些奇异的事情,包括胡黄常莽,山精野鬼,探险遗迹,等一系列精彩的故事作者是新人文笔有限但不断地在学习,希望给大家带来一段精彩的故事秋大家支持哦
  • 东野二传

    东野二传

    现代丐帮故事,有关都市与兄弟,梦境与现实,混二搞笑,认真幽默。
  • 星辰若千玺

    星辰若千玺

    千玺,少年!彼岸!相信我会成功的!总有那么一天!我会和你肩并肩!虽然不是很现实!可我相信只要努力总有一天会站在你身前!大声说出:“我爱你!”这三个字,可是等到梦真的成真时!我为什么会害怕,会退缩!我恨自己的软弱!恨自己差你差的那么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