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0324900000002

第2章 汉魏晋名医(著)方(1)

张仲景方

太阳病

方一桂枝汤

【组成】桂枝9克(去皮),芍药9克,甘草6克(炙),生姜9克(切),大枣12枚(擘)。

【用法】上5味,以水1400毫升,微火煮取600毫升,去滓,适寒温,服200毫升,啜热稀粥200余毫升,以助药力。服后盖被1小时左右,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1服汗即出病情减弱,停后再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间隔一会再服,半日许令3服尽。若病重者,1日1夜服,随时观之。服1剂尽,病症犹在者,更作服。若不汗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黏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功效】解饥发表,调和营卫。

【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症见发热头痛、汗出恶风,或鼻鸣干呕、舌苔薄白、脉浮缓。

【来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中、下)》、《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伤寒论·辨霍乱病脉并治》。

方二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组成】桂枝(去皮)9克,甘草(炙)6克,生姜(切)9克,芍药9克,大枣12枚,厚朴(炙,去皮)6克,杏仁(去皮尖)50枚。

【用法】上7味药,以水1400毫升,微火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复取微似汗。

【功效】调和营卫,宣肺平喘。

【主治】营卫不和,肺气不利所致之发热,自汗出,恶风寒,气喘,苔薄白,咳嗽,咯白色痰,脉浮缓等。

【来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方三桂枝甘草汤

【组成】桂枝12克(去皮),甘草6克(炙)。

【用法】上药2味,以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顿服。

【功效】温补心阳。

【主治】心阳不足,心无所主。症见心下悸动,或空虚或有空悬感欲得按,短气,或略有心痛,脉微缓或结,苔白。

【来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方四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组成】桂枝3克(去皮),甘草6克(炙),牡蛎(熬)6克,龙骨6克。

【用法】上4味药,以水1000毫升,煮取500毫升,去滓,温服160毫升,日3服。

【功效】温补心阳,潜镇安神。

【主治】心阳虚所致烦躁。

【来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方五炙甘草汤(又名复脉汤)

【组成】甘草12克(炙),生姜9克(切),人参6克,干地黄30克,桂枝9克(去皮),阿胶6克,麦门冬15克(去心),麻仁15克,大枣30枚(擘)。

【用法】上9味药,以清酒1400毫升,水1600毫升,先煮8味,取600毫升,去滓,内胶烊消尽,温服200毫升,每日3服。

【功效】益气滋阴,补血复脉。

【主治】(1)气虚血少,脉结代,心悸动,虚羸少气,舌光少苔,或质干而萎者。

(2)虚热咳嗽,痰中有血丝,短气羸瘦,虚里筑筑动,虚烦不得眠,自汗或盗汗,咽干舌燥,大便难,脉虚数者。

【来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方六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

【组成】茯苓24克,桂枝9克,炙甘草6克,大枣12枚。

【用法】上药4味,以甘澜水2000毫升,先煮茯苓减400毫升,纳诸药,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每日3服。

【功效】温阳培土制水。

【主治】心阳受损,水停脐下所致脐下悸动,欲作奔豚,小便不利,心悸等。

【来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方七桂枝加附子汤

【组成】桂枝9克(去皮),芍药9克,甘草6克,生姜9克,大枣12枚,附子9克。

【用法】上6味药,以水14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

【功效】调和营卫,复阳固表。

【主治】表邪未尽,阳虚液脱。症见恶风,汗漏不止,四肢微急,难于屈伸,小便难,发热,或脉浮大而虚。

【来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方八甘草干姜汤

【组成】炙甘草12克,干姜6克。

【用法】上2味药,以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温再服。

【功效】辛甘化阳。

【主治】恶寒,自汗出,四肢不温,烦躁吐逆,咽干,脚挛急,小便数,脉浮虚(先复其阳,继复其阴)。

【来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

方九甘草附子汤

【组成】炙甘草6克,附子6克,白术6克,桂枝12克。

【用法】上4味药,以水12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日3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止复烦者,将服100毫升,恐200毫升多者,宜服120~140毫升为始。

【功效】解表祛风,温里化湿。

【主治】风温留注关节。症见骨节疼痛而烦,屈伸不利,痛处拒按,汗出恶风,短气,小便不利,苔白,脉沉细。

【来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方十桂枝附子汤

【组成】桂枝12克,附子9克,生姜9克,大枣12枚,炙甘草6克(去桂加白术汤即由上方去桂枝加白术12克)。

【用法】上5味药,以水1200毫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温3服。

【功效】温阳除湿(桂枝附子汤偏重于祛风胜湿,去桂加白术汤侧重于崇土化湿)。

【主治】风湿搏于肌表。症见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大便溏而小便不利,或大便溏而小便自利,脉浮虚而涩等。

【来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方十一茯苓甘草汤

【组成】茯苓6克,桂枝6克(去皮),甘草3克(炙),生姜9克(切)。

【用法】上4味药,以水800毫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温3服。

【功效】温阳和胃散水。

【主治】胃阳不足,不能输化水液所致心下悸,不渴,四肢欠温,或汗出,苔白滑,脉弦等症。

【来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症并治(中)》。

方十二麻黄汤

【组成】麻黄9克(去节),桂枝6克(去皮),甘草3克(炙),杏仁(70个去皮尖)9克。

【用法】上4味药,以水1800毫升,先煮麻黄减400毫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500毫升,去滓,温服160毫升。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功效】发汗散寒,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来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方十三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组成】麻黄12克(去节),杏仁(50个去皮尖)9克,甘草6克(炙),石膏24克(碎,绵裹)。

【用法】上4味药,以水1400毫升,煮麻黄减400毫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4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

【功效】辛凉宣泄,清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邪,身热不解,有汗或无汗,咳逆气急,甚或鼻煽,口渴,舌苔薄白或黄,脉浮滑而数者。

【来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方十四麻黄附子细辛汤

【组成】麻黄6克(去节),细辛6克,附子6克(炮,去皮)。

【用法】上3味药,以水2000毫升,先煮麻黄减400毫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日3服。

【功效】助阳解表。

【主治】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

【来源】《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方十五麻黄附子甘草汤

【组成】麻黄6克(去节),甘草6克(炙),附子6克(炮,去皮)。

【用法】上3味药,以水1400毫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每日3服。

【功效】助阳解表。

【主治】少阴病,恶寒身痛,无汗微发热,脉沉微者。或水气病,身面浮肿气短,小便不利,脉沉而小。

【来源】《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方十六麻黄连翘赤小豆汤

【组成】麻黄6克(去节),连翘6克,杏仁(40个去皮尖)9克,赤小豆30克,大枣12枚(擘),生桑白皮(切)15克,生姜6克(切),甘草6克(炙)。

【用法】上8味药,以潦水2000毫升,先煮麻黄再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600毫升,去滓,分温3服,半日服尽。

【功效】解表发汗,清热利湿。

【主治】湿热内郁,表证未解而发黄者。

【来源】《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方十七葛根汤

【组成】葛根12克,麻黄9克(去节),桂枝6克(去皮),生姜9克(切),甘草9克(炙),芍药6克,大枣12枚(擘)。

【用法】上7味药,以水2000毫升,先煮麻黄、葛根,减400毫升,去白沫,纳诸药,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功效】发汗解表,生津止痢。

【主治】发热,恶寒,无汗,身痛,项背,或下痢,苔薄白,脉浮紧。

【来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

方十八桂枝二麻黄一汤

【组成】桂枝6克(去皮),芍药3克,麻黄2克(去节),生姜3克,杏仁3克(去皮尖),甘草3克(炙),大枣5枚(擘)。

【用法】上7味药,以水1000毫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纳诸药,煮取4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日再服。

【功效】调和营卫,微发其汗。

【主治】风寒郁表(表郁较轻)。症见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若形似疟,1日数发,有汗出等。

【来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症并治(上)》。

方十九生姜泻心汤

【组成】生姜12克(切),甘草9克(炙),人参9克,干姜3克,黄芩9克,半夏9克(洗),黄连3克,大枣12枚(擘)。

【用法】上8味药,以水2000毫升,煮取1200毫升,去滓,再煎取600毫升,温服200毫升,每日3服。

【功效】补中和胃,宣散水气。

【主治】水热互结致痞,而见胃中不和,心不痞,干噫食臭,腋中雷鸣下痢等。

【来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方二十旋覆代赭汤

【组成】旋覆花9克,人参6克,生姜15克,代赭3克,甘草9克(炙),半夏9克(洗),大枣12枚(擘)。

【用法】上7味药,以水2000毫升,煮取1200毫升,去滓,再煎取600毫升,温服200毫升,日3服。

【功效】降逆化痰,益气和胃。

【主治】胃气虚弱,痰浊内阻,胃气上逆而致心下痞,噫气不除,反胃呕吐,吐涎沫,舌苔白滑,脉弦而虚者。

【来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方二十一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组成】顾朴24克(炙,去皮),生姜24克(切),半夏9克,甘草6克(炙),人参3克。

【用法】上5味药,以水2000毫升,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每日3服。

【功效】健脾行滞,消补兼施。

【主治】脾虚不运,气滞不宣所致腹胀满,食欲不振,精神疲倦,四肢无力,苔薄白,脉缓等。

【来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症并治(中)》。

方二十二五苓散

【组成】猪苓9克,泽泻12克,白术9克,茯苓9克,桂枝6克(去皮)。

【用法】上5味药,捣为散,每服5克,每日3服,多饮暖水,汗出愈,如法将息。

【功效】利水渗湿,通阳化气。

【主治】(1)外有表证,内停水湿。症见头痛发热,烦渴欲饮,或水入即吐,小便不利,舌苔白、脉浮。

(2)水湿内停的水肿、泄泻、小便不利,以及霍乱吐泻等症。

(3)痰饮,脐下动悸,吐涎沫而头眩,或短气而咳者。

【来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下)》、《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伤寒论·辨霍乱病脉证并治》。

方二十三猪苓散

【组成】猪苓(去皮)、茯苓、泽泻、阿胶、滑石(碎)各9克。

【用法】上5味药,以水800毫升,先煮4味取400毫升,去滓,内阿胶烊消,温服140毫升,每日3服。

【功效】利水清热养阴。

【主治】水热互结,小便不利。症见发热,口渴欲饮,或见心烦不寐,或兼有咳嗽,呕恶,不利者。

【来源】《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伤寒论·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方二十四文蛤散

【组成】文蛤15克。

【用法】上1味为散,以沸汤和5毫升服,汤用1000毫升。

【功效】散水除烦。

【主治】水寒外侵,表阳郁遏。症见心烦,肌肤冷缩起栗,欲饮水反不渴等。

【来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方二十五牡蛎泽泻散

【组成】牡蛎(熬)、泽泻、蜀漆(暖水洗去腥)、葶苈子(熬)、商陆根(熬)、海藻(洗去咸)、栝楼根各等分。

【用法】上7味药,异捣,下筛为散,更于臼中治之。加水和服5毫升,日3服,小便利,止后服。

【功效】清热逐水,软坚散结。

【主治】下焦湿热壅滞,气化失司所致腰以下水肿,小便不利,或短赤黄涩,脉沉数有力,或大便秘结等。

【来源】《伤寒论·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方二十六桂枝人参汤

【组成】桂枝12克(别切),甘草12克(炙),白术9克,人参9克,干姜9克。

【用法】上5味药,以水1800毫升,先煮4味,取1000毫升,纳桂,煮取600毫升,去滓,温服200毫升,早、晚2次分服。

【功效】温中和表。

【主治】表证未解,脾胃虚寒所致下痢,心下痞,腹痛绵绵,口不渴,发热恶寒,头痛,苔白滑,脉浮虚。

【来源】《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

同类推荐
  • 常用临床检验标本采集手册

    常用临床检验标本采集手册

    《医学实验室认可参考书:临床检验标本采集手册》内容全面系统,是临床检验质量管理,特别是检验前质量管理,以及临床实验室申请和通过医学实验室认可的重要参考书;主要供临床检验专业技术人员、临床实验室管理人员、临床科室医护人员及实验室研究人员学习和参考。
  • 感冒的防治问答

    感冒的防治问答

    感冒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疾病,几乎每个人都难以避免,正常情况下,一年也会有1~2次的感冒发生,身体虚弱者,一年可有5~6次,甚至十余次,严重者经年累月,反复不愈。尤其是小儿、孕妇及老年人容易合并各种并发症,患有其他慢性疾病者容易诱发或加重,严重者可危及生命。由于普及知识不够,广大人民群众缺乏对本病的科学、系统的认识,大多依靠自身经验进行治疗,其中存在很多不足甚至是错误之处,尤其存在滥用抗生素的情况。
  • 重症肌无力诊疗与康复

    重症肌无力诊疗与康复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非常顽固的疾病,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但是目前广大患者及基层医疗工作者获得重症肌无力详细理论及治疗经验信息的渠道很少,对该病的认识不够,因而罹患该病后出现很多诊断、治疗及康复方面的疑问和误区。
  • 眼科病名家医案·妙方解析

    眼科病名家医案·妙方解析

    本书是中医临床案例教学系列丛书之一。以现代病名为纲,扼要阐述疾病特征与中医证属和经典辨证论治,并精选了古今著名中医医家临床案例,系统介绍了病史、辨证及诊治经过,重点对处方作了解析,指出了医案的精要之处,提示了名医独特的学术思想、知常达变的诊治技巧和遣方用药的特色。
  • (便携式)伤寒论学习记忆手册

    (便携式)伤寒论学习记忆手册

    《伤寒论》中的112方代表了112个汤方证,这些汤方证是《伤寒论》的主要内容,亦是学习掌握的关键之处。本书即以《伤寒论》112个汤方证为主线编写。由于各汤方证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的联系,具有主从、组合、相关等关系,包含着临床辨证思维、汤方加减灵活运用等内容,故将112方划归为17大类阐述,以便学习领会。每一个汤方证下,一般设[原文]、[名词解释]、[辨证提要]、[论治归纳]、[相关证析]、[背诵要诀]等6个栏目。
热门推荐
  • 许你听我说

    许你听我说

    她爱他他是她的老师,她是他的徒弟,但这没关系。她爱极了他站在舞台上的那双眸。他们在一起过,没有人知道。他们分开了,全世界人都知道。他是她心目中的主角。但是她忘了。有一个人一直陪在她身边的,那才是故事的主角。
  • 仙亦有泪

    仙亦有泪

    仙凡有别。凡人百年红尘种种,爱恨情仇转眼成空化黄土。仙人长生路漫漫。血与骨铸就辉煌光耀诸天,谁人知?仙亦有泪故事起始于东阳大陆,青阳宗太上长老外出探秘途中,救下即将丧生蛇腹的小男孩。取名林凡。资质一般的林凡。与世无争。直至红颜陨落,深感修为才是王道的真理。执念崛起踏上绝颠,证道称帝创不朽传说。
  • 冷魅优雅妃

    冷魅优雅妃

    从小就发现自己和别人不一样,没想到在自己十五岁掉下楼的那一刻,念出了口诀(一直是自己的禁忌)穿越了!而且口诀不管用了!还掉到了世外桃源!让自己捡了个便宜,金银珠宝绸缎,应有尽有。
  • 丹甲无敌

    丹甲无敌

    天才无数,不怕,有逆天少年踩踏!阴谋诡计,不怕,有热血少年粉碎!星河艰险,不怕,有战甲少年打穿!一粒至阳丹,一部《战甲诀》,造就一个废物少年方元合的逆天崛起,从此踏上热血征途!
  • 半是蜜糖半是伤

    半是蜜糖半是伤

    你要相信,这世间总有一段情会让你刻骨铭心,哪怕是要经历八十一难的暗恋。她是职场上的女王,生活上的傲娇妹子,外型上的霸气御姐,心理上的变形金刚。他是职场上的霸王,生活上的毒舌汉子,外型上的不羁爷们,心理上的无敌超人。他们“两小无嫌猜”,她却与别人相恋。而他作为默默无闻的暗恋者,心中有万千痛楚却无处诉,也不敢向她表露爱意。他心生一计,试图拆散他们,夺回心中的唯一。他的小小计谋会得逞吗?当她得知他曾经这么做后,是否还能原谅他?她刻意远离,他却步步紧逼。她是他的那根肋骨,经历过了,挣扎过了,爱能如期而至吗?爱情这东西,半是蜜糖半是伤。
  • 雪暗凋旗画:一代女将的史诗

    雪暗凋旗画:一代女将的史诗

    她与他青梅竹马,结为眷侣,但却年轻气盛因小事决然分别,世道离乱,沧海桑田,他们竟从自此不曾相见,她由此开始了血与火的涅槃之旅,加入飞骑军成为威震一方的女将军,而后嫁入王府成为小王爷的爱妃,他继承家业富甲一方,却终身未娶。二十年后,终相见,她带着六岁的爱子,问道:你和夫人都安好么?他凄然一笑,安好。
  • 花意浓

    花意浓

    微风淡墨诗情浅,春色撩人花意浓。她想解开自己身上的谜团,结束满是血腥的生活,可每一步都是如此的艰难。软弱多病的他,爱上她却发现自己已经一无所有,雨夜醉酒,能否挽留住那抹火红......
  • 龙与骑士

    龙与骑士

    曾有一位苍发金眼的女神,她创造了诸多世界,这些世界有着不同的名字,其中的一块则叫做艾罗亚。艾罗亚大陆的历史从何开始,女神从何处来,我们已不清楚。艾罗亚的终结呢?终结也还没到来。艾罗亚的故事何时终结,恐怕我们也不会知道。我们只知道在那块名为艾罗亚的大陆上,有一些令人广为传唱的故事,有一些英雄努力奋战的故事,有一些阴谋或是复仇的故事,有一些名为爱和守护的故事。现在,我们的就从一位名为罗德的青年身上开始,讲述下他从一名平凡的士兵,如何成长为强大的龙骑士的故事。
  • 天使王国的战斗

    天使王国的战斗

    在天使王国的战斗平台上,一名绝色女子手持着皇家天使的本命之剑,单膝跪在平台上……
  • 爱可

    爱可

    没有一种感情是应该受到束缚的,没有一个人是不被允许得到幸福的。结局好不好又有什么重要,跟随内心至少不要留下遗憾。